CN109856840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56840B CN109856840B CN201910230990.0A CN201910230990A CN109856840B CN 109856840 B CN109856840 B CN 109856840B CN 201910230990 A CN201910230990 A CN 201910230990A CN 109856840 B CN109856840 B CN 1098568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hole
- display panel
- area
- s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4—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spacers regularly patterned on the cell subtrate, e.g. walls, pilla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6—Substrates having a particular shape, e.g. non-rectangula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置孔支撑结构,且将孔支撑结构至少设置在各第一间距中最大的第一间距对应的子区域内,即将孔支撑结构至少设置在触控信号线中的连接段排布最稀疏的子区域内。如此,可以使得孔区域在目视效果上所呈现出的形状更加接近于孔区域的实际形状,以增加孔区域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高屏占比、窄边框设计的显示器应运而生。其中,参见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将摄像头等具有较大尺寸的器件设置在孔区域内,且显示区域包围孔区域,边框区域包围显示区域,如此,可以大大减少边框区域的占用面积,从而实现高屏占比和窄边框的设计。
然而,对于具有孔区域的显示面板而言,将孔区域设置在显示区域的范围内,会对显示区域内的布线和像素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该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提高具有孔区域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孔区域、围绕所述孔区域的走线区域、以及围绕所述走线区域的显示区域;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在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触控信号线,至少部分所述触控信号线包括:位于所述走线区域内的连接段;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孔支撑结构,所述孔支撑结构至少位于各第一间距中最大的第一间距对应的子区域内;其中,所述走线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所述第一间距为:所述子区域内各相邻两条所述连接段之间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中的最大间距,不同所述第一间距对应不同的所述子区域。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置孔支撑结构,且将孔支撑结构至少设置在各第一间距中最大的第一间距对应的子区域内,即将孔支撑结构至少设置在触控信号线中的连接段排布最稀疏的子区域内。如此,可以使得孔区域在目视效果上所呈现出的形状更加接近于孔区域的实际形状,以增加孔区域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着图2中的n1-n1’方向所示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走线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各子区域内的孔支撑结构的分布密度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各子区域内的孔支撑结构在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各孔支撑结构在沿着孔区域的边缘设置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在按照不同的子区域划分方式时各孔支撑结构沿着孔区域的边缘设置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各孔支撑结构构成包围孔区域的一环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沿着图2中的n1-n1’方向所示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层结构和支撑结构均设置为包围孔区域的环形结构时的示意图;
图12为沿着图7中的n2-n2’方向所示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层结构与色阻块同层设置时对层结构进行旋转设计时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K-孔区域,Z-走线区域,A-显示区域,B-边框区域,10-触控信号线,11-连接段,11a-第一段,11b-第二段,12-常规段,20-孔支撑结构,01-第一基板,02-第二基板,50-隔垫物,60-像素电极,70-液晶,80-色阻块,20h-环形结构,21-层结构,22-支撑结构,b1-走线区域与显示区域的交界,d、d’、d1、d2、d3、d4、d5、d6、d7-第一间距,Z1、Z2、Z3、Z4、Z5、Z6、Z7、Z8、Z9、Z10、Z11、Z12、Z13、Z14-子区域,m-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如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包括:孔区域K、围绕孔区域K的走线区域Z、围绕走线区域Z的显示区域A、以及围绕显示区域A的边框区域B;其中孔区域K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如图1所示,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下面均是以孔区域K的形状为圆形为例进行说明的。并且,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而置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阵列基板在面向对向基板的一侧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10,至少部分触控信号线10贯穿走线区域Z,即贯穿走线区域Z的触控信号线10包括:位于走线区域Z内的连接段11,以及位于显示区域A内的常规段12;其中,常规段12沿列方向(即图1中的Y方向)延伸,连接段11用于连接位于孔区域K两侧的常规段12,以保证触控信号的正常传输。
由于连接段11位于走线区域Z内,且至少部分沿着孔区域K的边缘延伸,在将位于虚线框a和b内的各连接段11之间的最大间距(最大间距是指各连接段11之间在沿着触控信号线10的排列方向上的间距中的最大的间距)称之为第一间距时,使得位于虚线框a内的第一间距(如d’)小于虚线框b内的第一间距(如d),进而使得在走线区域Z内的各连接段11在整体上呈现出椭圆状,即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呈椭圆状,而非孔区域K实际的圆形形状,最终降低了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降低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用以提高具有孔区域K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图2为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沿着图2中的n1-n1’方向所示的剖视图。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孔区域K、围绕孔区域K的走线区域Z、以及围绕走线区域Z的显示区域A;在图2中,所示的孔区域K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但在具体实施时并不限于圆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在此并不限定。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2,第一基板01在面向第二基板02的一侧设置有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触控信号线10,至少部分触控信号线10包括:位于走线区域Z内的连接段11;并且,至少部分触控信号线10还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区域A内的常规段12。
其中,第一方向可以是X方向,此时常规段12的延伸方向为Y方向,参见图2所示;或者,第一方向还可以是Y方向,此时常规段12的延伸方向为X方向;又或者,第一方向是除X方向和Y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此时常规段12的延伸方向也为除X方向和Y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且保持常规段12的延伸方向与排列方向相互垂直即可,在此并不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均是以触控信号线10沿着Y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为X方向为例进行说明的。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显示面板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2之间的孔支撑结构20,孔支撑结构20至少位于各第一间距(如图2中所示的d1、d2、d3、d4)中最大的第一间距对应的子区域内;其中,走线区域Z包括多个子区域(如Z1、Z2、Z3、Z4),第一间距为:子区域内各相邻两条连接段11之间在沿着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中的最大间距,不同第一间距对应不同的子区域。
例如,如图2所示,走线区域Z包括四个子区域,分别标记为Z1-Z4,四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间距分别标记为d1-d4,其中,第一间距为子区域内各相邻连接段11在X方向上的间距中的最大间距。若d2=d4,且d2>d1,d2>d3时,说明在四个第一间距中,d2和d4相等且为最大的第一间距,所以可以至少在d2和d4对应的两个子区域Z2和Z4内设置孔支撑结构20,或者如图2所示仅在d2和d4对应的两个子区域Z2和Z4内设置孔支撑结构20。
也就是说,通过在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2之间设置孔支撑结构20,且将孔支撑结构20至少设置在各第一间距中最大的第一间距对应的子区域内,即将孔支撑结构20至少设置在触控信号线10中的连接段11排布最稀疏的子区域内,如此,可以使得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所呈现出的形状更加接近于孔区域K的实际形状,以增加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该图为图2中的走线区域Z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在连接段11中可以包括第一段11a和第二段11b,其中,第一段11a可以沿着孔区域K的边缘延伸设置,第二段11b则可以与常规段12平行设置,第一段11a用于连接两个第二段11b,两个第二段11b又分别与两个常规段12连接。如此,可以保证触控信号线10在走线区域Z内不断开,使得触控信号可以正常地传输,从而实现触控功能。
其中,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段11a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形状可以是弧形,如图4所示,当然还可以是台阶状,或者是其他可以沿着孔区域K的边缘延伸设置的形状,在此并不限定。并且,连接段11的具体设置形式并不限于图4所示,此时只是举例说明,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可以保证触控信号线不断开的任意形状,在此并不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走线区域Z内既设置有孔支撑结构20,还设置有连接段11,此时可以将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与连接段11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设置为无交叠(如图3所示)。也就是说,孔支撑结构20与连接段11是错开设置的。
如此,可以避免在孔支撑结构20与连接段11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交叠时造成的显示面板的厚度增加,从而实现显示面板的薄化设计,提高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走线区域Z中可以设置有多个孔支撑结构20,且在多个子区域内设置有孔支撑结构20时,孔支撑结构20的分布和设置情况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1、若将各第一间距中最大的第一间距对应的子区域称之为第一子区域,在至少部分子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内设置有孔支撑结构20,且在各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均相同时,孔支撑结构20的分布密度与该孔支撑结构20所在的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间距正相关。
也就是说,在各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均相同时,孔支撑结构20所在的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间距越大,说明该孔支撑结构20所在的子区域内连接段11分布的较稀疏,此时有较多的空间来设置孔支撑结构20,所以该孔支撑结构20的分布密度可以越大;或者,孔支撑结构20所在的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间距越小,说明该孔支撑结构20所在的子区域内连接段11分布的较密集,此时用于设置孔支撑结构20的空间较少,所以该孔支撑结构20的分布密度可以越小。
例如,参见图5所示,该图为各子区域内的孔支撑结构的分布密度的示意图,走线区域Z被划分出了四个子区域,分别标记为Z5-Z8,子区域Z5对应的第一间距记为d5,子区域Z6对应的第一间距记为d6,子区域Z7对应的第一间距记为d7,子区域Z8对应的第一间距记为d8。其中,在四个子区域中均设置有孔支撑结构20,因第一间距d6与第一间距d8相等,且第一间距d6大于第一间距d5,第一间距d6大于第一间距d7,说明子区域Z6和子区域Z8中连接段11的分布较稀疏,用于设置孔支撑结构20的剩余空间较多,此时可以将子区域Z6和子区域Z8均称之为第一子区域,所以在子区域Z6和子区域Z8内的孔支撑结构20的分布密度,大于在子区域Z5和子区域Z7内的孔支撑结构20的分布密度。
如此,通过孔支撑结构20填补子区域,可以均衡围绕孔区域K的结构的均一性,从而增加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并且,因各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面积均相同,可以减少掩模版的制作难度,从而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各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均相同时,若多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间距相等时,那么在这些子区域中,不同子区域内的孔支撑结构20的分布密度可以设置为相同。
例如,参见图5所示,因第一间距d6与第一间距d8相等,第一间距d5与第一间距d7相等,所以在子区域Z6和子区域Z8内的孔支撑结构20的分布密度相等,在子区域Z5和子区域Z7内的孔支撑结构20的分布密度相等。
如此,可以有效地均衡围绕孔区域K的结构的均一性,从而增加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还可以简化孔支撑结构20的设置的复杂度,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可选地,各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形状可以设置为相同,如图5中正投影的形状均设置为方形,当然并不限于方形,还可以是圆形或多边形等形状,可以根据走线区域Z内的剩余空间而定,以提高孔支撑结构20设计的灵活性。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连接段11与孔区域K的边缘之间的区域内无孔支撑结构20,如图5中虚线环c1与孔区域K的边缘之间的区域无孔支撑结构20设置,也就是说,孔支撑结构20设置在各连接段11之间,或设置在走线区域Z和显示区域A的交界(如图5中的b1所示)与连接段11之间。如此,可以避免恶化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增加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并且,还可以减少孔支撑结构20的设置数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情况2、在至少部分子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内设置有孔支撑结构20时,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与该孔支撑结构20所在的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间距正相关。
也就是说,孔支撑结构20所在的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间距越大,说明该孔支撑结构20所在的子区域内连接段11分布的较稀疏,此时有较多的空间来设置孔支撑结构20,所以该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可以越大;若孔支撑结构20所在的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间距越小,说明该孔支撑结构20所在的子区域内连接段11分布的较密集,此时用于设置孔支撑结构20的空间较少,所以该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可以越小。
例如,参见图6所示,该图为各子区域内的孔支撑结构在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的示意图,走线区域Z被划分出了四个子区域,分别标记为Z5-Z8,子区域Z5对应的第一间距记为d5,子区域Z6对应的第一间距记为d6,子区域Z7对应的第一间距记为d7,子区域Z8对应的第一间距记为d8。其中,在四个子区域中均设置有孔支撑结构20,因第一间距d6与第一间距d8相等,且第一间距d6大于第一间距d5,第一间距d6大于第一间距d7,说明子区域Z6和子区域Z8中连接段11的分布较稀疏,用于设置孔支撑结构20的剩余空间较多,此时可以将子区域Z6和子区域Z8均称之为第一子区域,所以在子区域Z6和子区域Z8内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要大于在子区域Z5和子区域Z7内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如此,通过孔支撑结构20填补子区域,可以均衡围绕孔区域K的结构的均一性,从而增加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并且,因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与该孔支撑结构20所在的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间距正相关,使得在子区域内有较多的剩余空间时,可以将孔支撑结构20制作的尺寸较大,从而降低孔支撑结构20的制作难度,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多个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间距相等时,那么在这些子区域中,不同子区域内的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均设置为相同。
例如,参见图6所示,因第一间距d6与第一间距d8相等,第一间距d5与第一间距d7相等,所以在子区域Z6和子区域Z8内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相等,在子区域Z5和子区域Z7内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相等。
如此,可以有效地均衡围绕孔区域K的结构的均一性,从而增加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还可以简化孔支撑结构20的设置的复杂度,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同一子区域内各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均相同。例如,如图6所示,在子区域Z8中设置有8个孔支撑结构20,这些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均相同。如此,可以降低制作孔支撑结构20的掩模版的制作难度,从而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同一个子区域内,各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可以设置为不同,如图2所示,在子区域Z2中,标记为20a和20b的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不同,且标记为20a的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要小于标记为20b的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如此,可以根据子区域内剩余空间的分布情况来设置孔支撑结构20,从而增加孔支撑结构20设计的灵活性。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连接段11与孔区域K的边缘之间的区域内无孔支撑结构20,如图6中虚线环c1与孔区域K的边缘之间的区域无孔支撑结构20设置,也就是说,孔支撑结构20设置在各连接段11之间,或设置在走线区域Z和显示区域A的交界(如图6中的b1所示)与连接段11之间。如此,可以避免恶化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增加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并且,还可以减少孔支撑结构20的设置数量,从而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情况3、同样是在各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均相同时,若全部子区域中至少部分子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与孔区域K连接,且与孔区域K连接的各子区域之间彼此连接构成一闭和区域,即该闭合区域与孔区域K具有交界,该交界即为孔区域K的边界,此时,位于闭合区域内的各孔支撑结构20可以沿着孔区域K的边缘均匀分布。
例如,如图7所示,该图为各孔支撑结构在沿着孔区域的边缘设置时的示意图,走线区域Z被划分出了四个子区域,分别标记为Z5-Z8,这四个子区域均与孔区域K连接,且四个子区域之间也彼此连接,所以四个子区域通过彼此连接构成的闭合区域即为走线区域Z,也就是说,每个子区域内均设置有孔支撑结构20,此时,各孔支撑结构20可以沿着孔区域K的边缘均匀分布。
又例如,如图8所示,该为在按照不同的子区域划分方式时各孔支撑结构沿着孔区域的边缘设置时的示意图,走线区域Z被划分出了六个子区域,分别标记为Z9-Z14,其中,仅有四个子区域与孔区域K连接,即子区域Z10、子区域Z11、子区域Z13、子区域Z14与孔区域K连接,子区域Z9和子区域Z12并没有与孔区域K连接,并且,与孔区域K连接的子区域Z10、子区域Z11、子区域Z13、子区域Z14构成了一闭合区域,虽然该闭合并不是一个具有规则形状的区域,但该闭合区域是与孔区域K具有交界的,且该交界即为孔区域K的边界,所以闭合区域内的各孔支撑结构20可以沿着孔区域K的边缘均匀分布,即子区域Z10、子区域Z11、子区域Z13、子区域Z14内的各孔支撑结构20可以沿着孔区域K的边缘均匀分布。
如此,在靠近孔区域K的边缘围绕着孔区域K设置了一圈孔支撑结构20,通过该圈孔支撑结构20可以有效增加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并且,因各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均相同,如图7和图8所示,可以降低制作孔支撑结构20的掩模版的制作难度,从而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可选地,为了便于制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孔支撑结构20之间彼此连接构成包围孔区域K的环形结构20h,如图9所示,该图为各孔支撑结构构成包围孔区域的一环形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可以理解为在靠近孔区域K的边缘位置处设置了一包围孔区域K的环形结构20h,该环形结构20h加强了孔区域K的圆形形状,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说明一点,为了避免增加显示面板的厚度,孔支撑结构20与连接段11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无交叠,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环形结构20h的宽度可以设置为小于或等于第一宽度,其中第一宽度可以为:各连接段11中最靠近孔区域K的连接段11与孔区域K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如图9中所示,h1表示第一宽度,环形结构20h的宽度为h2,h2<h1。如此,可以保证环形结构20h与连接段11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无交叠,即保证孔支撑结构20与连接段11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无交叠,从而避免增加显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薄化设计。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实现孔支撑结构20的作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2所示,图10为沿着图2中的n1-n1’方向所示的另一种剖视图,图12为沿着图7中的n2-n2’方向所示的剖视图,孔支撑结构20可以包括叠层设置的层结构21和支撑结构22,其中,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与层结构21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也就是说,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与层结构21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可以部分重叠,如图10所示,如此,使得层结构21可以对支撑结构22产生支撑作用,从而使得支撑结构22可以稳定地设置在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2之间,提高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稳定性。
或者,孔支撑结构2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与层结构21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还可以完全重叠,即支撑结构22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落入层结构21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内,如图12所示。如此,使得层结构21可以对支撑结构22产生有效地支撑作用,避免支撑结构22的支撑不稳定而出现的偏移,进而避免对支撑结构22周围的其他结构产生影响,从而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结构的稳定性。
具体地,对于显示面板而言,为了实现显示功能,通常包括相对而置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其中,第一基板01可以为阵列基板中的衬底基板,第二基板02可以为对向基板中的衬底基板;或者,第二基板02可以为阵列基板中的衬底基板,第一基板01可以为对向基板中的衬底基板。
对于支撑结构22而言,不管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2是哪个结构中的衬底基板,支撑结构22都是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的,如图10和图12所示。在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液晶显示面板中设置有用于支撑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的隔垫物(如图10中的50所示),以及用于实现显示功能的液晶(如图10中的70所示),且液晶70设置在显示区域A内,所以将支撑结构22设置在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之间,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和空间,以避免增加显示面板的厚度,从而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薄化的设计。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2与隔垫物50的形状和制作材质可以设置为均相同。也就是说,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即可同时制作出支撑结构22和隔垫物50,从而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其中,支撑结构22与隔垫物50的形状可以均设置为圆柱状(如图10所示),但并不限于圆柱状,还可以是其他可以实现支撑和隔垫作用的形状。并且,支撑结构22与隔垫物50的制作材质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意可以实现支撑和隔垫作用的材料,在此并不限定。
说明一点,为了简化支撑结构22的制作难度,可以设置为:支撑结构22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隔垫物5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面积,如图10所示,若支撑结构22与隔垫物50均为圆柱状时,支撑结构22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形状为圆形,且该圆形的直径用h3表示,隔垫物5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形状为圆形,且该圆形的直径用h4表示,其中,h3是大于h4的。如此,可以大大降低支撑结构22的制作难度,从而大大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当然,h3和h4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的显示面板的结构而定,在此并不限定。
并且,在液晶显示面板中,隔垫物50一般可以包括主隔垫物和辅隔垫物,其中,主隔垫物和辅隔垫物的设置方式和制作材料具体可参见目前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而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内容中提及的隔垫物50可以理解为主隔垫物,即支撑结构22与主隔垫物的形状和制作材质可以设置为均相同,以及支撑结构22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主隔垫物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面积。
对于层结构21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其设置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层结构21可以位于对向基板中,并且对向基板可以包括面向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的色阻块80,此时,层结构21可以与色阻块80同层设置。
例如,如图10所示,以第一基板01为阵列基板中的衬底基板,第二基板02为对向基板中的衬底基板为例,为了实现彩色显示,一般在对向基板在面向阵列基板的一侧包括有色阻块80,而在阵列基板在面向对向基板的一侧包括有像素单元(图中未示出),色阻块80一般与像素单元相对应设置,以用于实现彩色显示功能。也就是说,色阻块80设置在第二基板02面向第一基板01的一侧之上,触控信号线10设置在第一基板01面向第二基板02的一侧之上。此时,可以利用对向基板中的色阻块80来设置层结构21,即使得层结构21与色阻块80同层设置。
如此,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即可同时制作出层结构21和色阻块80,以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可选地,色阻块80一般可以包括红色色阻块(如R)、绿色色阻块(如G)、蓝色色阻块(如B),对于这三种色阻块而言,红色色阻块R的透光亮度是最小的,其次是蓝色色阻块B,绿色色阻块G的透光亮度最大,所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制作层结构21时,可以使得层结构21与红色的色阻块R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而成,如图10所示,在图10中仅示出了色阻块80中的部分结构。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制作层结构21时,还可以使得层结构21与蓝色的色阻块B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而成,未给出图示。
说明一点,在具体实施时,在不同颜色的色阻块之间一般设置有黑矩阵,用于对位于不同颜色的色阻块之间的信号线等结构进行遮挡,以免影响显示效果,而在图10中,为了清楚地说明层结构21、色阻块80、以及支撑结构2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以图10中并没有示出黑矩阵。
由于在制作连接段11时所采用的制作材料通常为导电的金属材料,该金属材料透光率极低,所以采用红色色阻块R或蓝色的色阻块B的制作材料来制作层结构21,可以使得孔支撑结构20的透光率与连接段11的透光率更加接近,从而有利于增加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层结构21时,可以在走线区域Z内沿着孔区域K的边缘设置一圈与色阻块80同层设置的层结构21,即使得层结构21为一包围孔区域K的环形结构(如图11中的21h,该图为层结构和支撑结构均设置为包围孔区域的环形结构时的示意图);相应地,支撑结构22也可以设置为一包围孔区域K的环形结构(如图11中的22h),两个环形结构叠层对应设置,如图11所示;或者,支撑结构22可以设置为多个,且均匀地环绕孔区域K的边缘设置,未给出图示。如此,在简化层结构21的制作难度,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第二种,层结构21同样可以位于对向基板中,且层结构21同样可以与色阻块80同层设置,但与第一种设置方式不同的是,在色阻块80包括红色色阻块(如R)、绿色色阻块(如G)、蓝色色阻块(如B)时,层结构21可以与色阻块80的尺寸大小相同,如图12所示。
也就是说,层结构21并不是与色阻块80中的某一个颜色的色阻块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而成,而是将层结构21制作为与色阻块80的尺寸大小相同,且包括红色色阻块R、绿色色阻块G、蓝色色阻块B。换句话说,一个层结构21与一个色阻块80的结构完全相同,即均包括红色色阻块R、绿色色阻块G、蓝色色阻块B,如图12所示。
当然,在具体实施时,一个层结构21的尺寸并不限于一个色阻块80的尺寸,一个层结构21的尺寸还可以是多个色阻块80的尺寸之和,只要能够保证层结构21可以对支撑结构22起到支撑作用即可,所以对于一个层结构21的尺寸并不做具体限定。
如此,位于走线区的层结构21和位于显示区的色阻块80尺寸相同,则不需单独设置位于走线区的层结构21的尺寸,可以降低制作层结构21的掩模版的复杂程度,从而降低制作难度。同时,由于层结构21与一个色阻块80的尺寸相同,则层结构21的尺寸较大,可以对支撑结构22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以有效增强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并且,如此设置,还可以有利于使得显示面板的盒厚保持一致,提高显示面板的质量。
可选地,在此种设置方式中,对于支撑结构22而言,可以将其设置为沿着孔区域K的边缘设置的一环形结构,此时该环形结构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可能会与层结构21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任意位置交叠,但只要保证层结构21可以对支撑结构22起到支撑作用即可,从而可以增加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当然,对于支撑结构22而言,还可以设置为沿着孔区域K的边缘设置的多个独立的支撑结构22,每一个支撑结构22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与每一个层结构21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交叠。如此,可以简化支撑结构22的制作难度,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并且,可选地,每一个支撑结构22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与每一个层结构21中的绿色的色阻块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中间区域交叠,如图12所示;或者,每一个支撑结构22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与每一个层结构21中的红色的色阻块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中间区域交叠,未给出图示;又或者,每一个支撑结构22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与每一个层结构21中的蓝色的色阻块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的中间区域交叠,未给出图示。如此,层结构21可以对支撑结构22产生有效地支撑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增加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以一个层结构21可以与一个色阻块80的尺寸大小相同为例,在设置层结构21时,参见图13所示,该图为层结构与色阻块同层设置时对层结构进行旋转设计时的示意图,图中仅示出了层结构21、支撑结构22、触控信号线、孔区域K和走线区域Z,可以调整各层结构21的位置,即使得各层结构21沿着孔区域K的边缘旋转设计,各层结构21之间可以彼此连接,或者在不增加显示面板的厚度的基础上,可以使得相邻两个层结构21的边缘之间彼此交叠,以有利于包围孔区域K,对支撑结构22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在简化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加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当然,在设置层结构21时,还可以对层结构21不做旋转设计,即使得层结构21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形状,与色阻块80在第二基板02上的正投影形状完全相同。如此,可以降低层结构21的制作难度,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第三种,层结构21可以位于阵列基板中,在阵列基板面向对向基板的一侧一般包括有多个膜层,所以在设置层结构21时,可以利用阵列基板中的这些膜层来制作层结构21,以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采用阵列基板中的哪个膜层或哪些膜层来制作层结构21,在此并不限定,只要制作出的层结构21可以对支撑结构22起到支撑作用,增强孔区域K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提高显示效果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孔区域K可以是被挖掉的,即在孔区域K设置为一个贯穿显示面板的通孔,或者在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2上对应孔区域K的位置是保留的,即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2并没有设置孔,只是在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2表面对应孔区域K的位置未设置膜层结构21,或在第一基板01和第二基板02表面对应孔区域K的位置保留具有较高透光率的膜层,以保证孔区域K具有较高的透光率,从而有利于功能器件(如摄像头等)的设置,以实现功能器件的基本功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4所示,该图为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m。
在具体实施时,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如图14所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置孔支撑结构,且将孔支撑结构至少设置在各第一间距中最大的第一间距对应的子区域内,即将孔支撑结构至少设置在触控信号线中的连接段排布最稀疏的子区域内。如此,可以使得孔区域在目视效果上所呈现出的形状更加接近于孔区域的实际形状,以增加孔区域在目视效果上的均一性,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孔区域、围绕所述孔区域的走线区域、以及围绕所述走线区域的显示区域;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在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触控信号线,至少部分所述触控信号线包括:位于所述走线区域内的连接段;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孔支撑结构,所述孔支撑结构至少位于各第一间距中最大的第一间距对应的子区域内;其中,所述走线区域包括多个子区域,所述第一间距为:所述子区域内各相邻两条所述连接段之间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距中的最大间距,不同所述第一间距对应不同的所述子区域;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孔支撑结构,且至少部分所述子区域内设置有所述孔支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支撑结构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连接段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孔支撑结构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均相同,所述孔支撑结构的分布密度与该所述孔支撑结构所在的所述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间距正相关;
或,所述孔支撑结构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与该所述孔支撑结构所在的所述子区域对应的第一间距正相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孔支撑结构,且各所述孔支撑结构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均相同;
全部所述子区域中至少部分所述子区域与所述孔区域连接,且与所述孔区域连接的各所述子区域之间彼此连接构成一闭合区域,位于所述闭合区域内的各所述孔支撑结构沿着所述孔区域的边缘均匀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孔支撑结构之间彼此连接构成包围所述孔区域的环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支撑结构包括叠层设置的层结构和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层结构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层结构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而置的阵列基板和对向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为所述阵列基板中的衬底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所述对向基板中的衬底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为所述阵列基板中的衬底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为所述对向基板中的衬底基板;
所述支撑结构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对向基板之间,所述层结构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中或位于所述对向基板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对向基板之间的隔垫物;
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隔垫物的形状和制作材质均相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结构位于所述对向基板中;
所述对向基板包括面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的色阻块,所述层结构与所述色阻块同层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块包括红色的色阻块、蓝色的色阻块、绿色的色阻块;
所述层结构与所述红色的色阻块、所述蓝色的色阻块、所述绿色的色阻块中的至少一种采用相同的材料制作而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结构与所述色阻块的尺寸大小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结构为包围所述孔区域的环形结构。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30990.0A CN109856840B (zh) | 2019-03-26 | 2019-03-26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6/708,450 US10901257B2 (en) | 2019-03-26 | 2019-12-10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30990.0A CN109856840B (zh) | 2019-03-26 | 2019-03-26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56840A CN109856840A (zh) | 2019-06-07 |
CN109856840B true CN109856840B (zh) | 2021-11-16 |
Family
ID=66901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30990.0A Active CN109856840B (zh) | 2019-03-26 | 2019-03-26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01257B2 (zh) |
CN (1) | CN10985684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671313B1 (ko) * | 2019-04-23 | 2024-06-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CN110515243B (zh) * | 2019-08-15 | 2020-08-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屏、电子设备 |
CN110737308B (zh) * | 2019-10-16 | 2021-10-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12863414A (zh) * | 2019-11-26 | 2021-05-28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CN110967857B (zh) * | 2019-12-16 | 2022-05-3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 |
CN111025734A (zh) * | 2019-12-16 | 2020-04-17 | 友达光电(昆山)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US12014014B2 (en) | 2020-02-12 | 2024-06-18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Touch display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US20240077981A1 (en) * | 2022-09-06 | 2024-03-07 | Apple Inc. | Touch electrode architecture for touch screen including touch electrode-free region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39493A (zh) * | 2015-12-04 | 2017-08-1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CN108735094A (zh) * | 2018-07-25 | 2018-11-0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08873512A (zh) * | 2018-06-06 | 2018-11-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919545A (zh) * | 2018-06-28 | 2018-11-3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957868A (zh) * | 2018-07-27 | 2018-12-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47902A (ja) * | 2007-08-20 | 2009-03-05 | Hitachi Displays Ltd | 表示装置 |
US10191577B2 (en) * | 2016-02-16 | 2019-01-2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
CN207636882U (zh) | 2018-01-03 | 2018-07-20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US20190235668A1 (en) * | 2018-01-31 | 2019-08-01 | Wuhan Chia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Touch screen and mobile terminal |
CN109061934B (zh) | 2018-09-30 | 2021-04-3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KR102626939B1 (ko) * | 2018-10-05 | 2024-01-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
2019
- 2019-03-26 CN CN201910230990.0A patent/CN109856840B/zh active Active
- 2019-12-10 US US16/708,450 patent/US1090125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39493A (zh) * | 2015-12-04 | 2017-08-11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CN108873512A (zh) * | 2018-06-06 | 2018-11-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919545A (zh) * | 2018-06-28 | 2018-11-3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735094A (zh) * | 2018-07-25 | 2018-11-0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08957868A (zh) * | 2018-07-27 | 2018-12-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901257B2 (en) | 2021-01-26 |
CN109856840A (zh) | 2019-06-07 |
US20200110298A1 (en) | 2020-04-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56840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844263B2 (en) | Display panel having one display region surrounding another displayer region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CN110824786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EP4036979B1 (en) | Transparent display substrate,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0871673B2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7703689B (zh) |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767706B (zh) | 显示基板以及其显示优化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17049837A1 (zh) | 一种光触控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8803154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18201776A1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9976566B (zh) | 触控结构、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8681137B (zh)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CN109633971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2233560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208795983U (zh)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596936A (zh) |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376523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7272289B (zh)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8563364A (zh) | 一种触摸屏、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2201681B (zh) | 像素排布结构、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掩模板 | |
CN110767678B (zh) |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 |
WO2024152882A1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5974701B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 |
CN113009735A (zh) | 一种彩膜基板及显示面板 | |
CN106843558A (zh) | 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