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5203A - 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55203A
CN109855203A CN201810996346.XA CN201810996346A CN109855203A CN 109855203 A CN109855203 A CN 109855203A CN 201810996346 A CN201810996346 A CN 201810996346A CN 109855203 A CN109855203 A CN 109855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on
movable part
switching device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9634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晓旭
伏冰峰
左喜庆
蔡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an Kai 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an Kai 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an Kai 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an Kai 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9634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552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55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52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用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壳体,具有一收容部;风道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收容部内,包括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配合且可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一位置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形成与室外新风源连通的新风通道,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二位置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形成与室内空间连通的循环风通道;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内,用于输送壳体内的气流;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风机远离所述活动部的一端,所述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包括离子片,所述离子片用于生成双极离子并对室内空气中的物质进行分解和沉降净化,可以主动清洁室内的气态污染物,营造健康环境。

Description

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城市中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影响居室空气质量的污染物除了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和常见的有毒气体,还有微生物污染物,如细菌、病毒和尘螨等。尤其在室内容易滋生真菌,造成微生物污染室内空气;而真菌在大量繁殖的过程中,还会散发出令人讨厌的特殊臭气,进一步污染居室空气,引发室内人员过敏性疾病及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
目前,越来越多的商业楼宇或住宅通过设置新风系统并在新风系统来为每个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减少室内空气污染,这种新风系统大部分只提供通风换气的基本功能,缺乏主动清洁室内空气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提供一种应用于新风系统中的能够清洁室内空气的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用的空气净化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收容部;
风道切换装置,所述风道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收容部内,包括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配合且可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一位置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形成与室外新风源连通的新风通道,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二位置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形成与室内空间连通的循环风通道;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内,用于输送壳体内的气流;
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风机远离所述活动部的一端,所述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包括离子片,所述离子片用于生成双极离子并对室内空气中的物质进行分解和沉降净化。
可选地,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部底面与所述活动部底面配合形成有第一贯穿孔,以使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形成与室外新风源连通的新风通道。
可选地,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二位置时,所述固定部侧面与所述活动部侧面配合形成有第二贯穿孔,以使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形成与室内空间连通的循环风通道。
可选地,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底部设置有用于开启新风通道的第一感应开关和用于开启循环风通道的第二感应开关,所述第一感应开关和所述第二感应开关交替打开。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具有用于与室外新风源连通的第一入风口,所述第一入风口处设置有风控感应器,所述风控感应器与所述第一感应开关电连接,当所述风控感应器检测到具有新风源流经所述第一入风口时打开所述第一感应开关。
可选地,所述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还包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风机同轴设置,且其环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用于固定所述离子片。
可选地,所述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中设置有多个离子片,所述多个离子片沿着所述连接件环向方向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离子片用于释放双极离子的表面与所述风机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具有导电功能,所述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还包括有为所述离子片供电的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离子片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离子片依次由接地极板、介质阻挡板、多孔发射极板叠合组成。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通过在扇叶下侧设置用于生成双极离子的离子片,以向室内空间注入双极离子的方式来去除室内的各种细菌和微生物、抑制病毒滋生,实现主动清洁室内中的气态污染物,给用户营造健康的环境。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中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中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中用于均匀布置离子片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连通”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连通,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请一并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的结构分解图。
如图1所示,所述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壳体10、风道切换装置20、风机30以及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40。
所述壳体10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所述上壳体11与所述下壳体12配合形成一收容部13,且所述上壳体11上具有第一入风口111,所述第一入风口111用于连通室外与所述收容部13,以使新风源可从所述第一入风口111进入所述收容部13内。所述下壳体12上具有第二入风口121,所述第二入风口121用于连通室内与所述收容部13,以使室内形成的循环空气流可从所述第二入风口121进入所述收容部13内。所述下壳体12上还具有一出风口122,所述出风口122与所述风道切换装置20连通,以使得进入所述收容部13内的新风源从所述出风口122进入室内或进入所述收容部13内的循环空气流从所述出风口122再次进入室内。
所述风道切换装置20设置在所述收容部13内,所述风道切换装置20包括有固体部21以及与所述固体部21配合的活动部2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体部21与所述活动部22配合时形成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对着所述下壳体12上的出风口122设置,用于形成风道。所述活动部22可相对于所述固体部21转动,当所述活动部22转动至所述固定部21的第一位置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20形成与室外新风源连通的新风通道,所述活动部22转动至所述固定部21的第二位置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20形成与室内空间连通的循环风通道。
所述风机30设置在所述风道切换装置20中固定部21与活动部22配合形成的中空结构内,用于输送壳体10的收容部13内的气流,以使流经所述收容部13内的气流可以快速地流动。其中,所述流经所述收容部13内的气流包括从所述第一入风口111进入所述收容部13内的新风源以及从所述第二入风口121进入所述收容部13内的循环空气流。例如,所述风机30设置为鼓风装置,包括有叶轮31,所述叶轮31设置在所述风道切换装置20靠近所述下壳体12的一端且正对着所述下壳体12的出风口122设置,从而将所述收容部13内的气流沿着所述风机30的轴向方向鼓入室内。
所述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40设置在所述风机30远离所述活动部22的一端,所述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40包括有离子片41,所述离子片41通过与一保护罩42配合固定在所述上壳体12上并且位于所述出风口122处。所述离子片41与所述保护罩42配合时,所述离子片41用于释放双极离子的表面411裸露设置,以使得所述离子片41中用于释放双极离子的表面411可以与新风源或循环空气流进行接触。当所述新风源或循环空气流流经所述离子片41时,与所述离子片41中用于释放双极离子的表面411接触,以将所述离子片41生成的双极离子带到室内并对室内空气中的物质进行分解和沉降净化。进一步地,离子片41顺次由接地极板、介质阻挡板和多孔发射极板叠合组成。离子发生器可以产生大量非平衡正负氧离子,在正负离子的作用下可以使空气中的漂浮颗粒物荷电沉降,也可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分解挥发性有机物和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从而来对汽车内的空气进行除菌、除臭。
上述实施例一方面通过在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出设置离子片,以使得从所述出风口进入室内的新风源或者从所述出风口再次进入室内的循环空气流流经所述离子片用于释放双极离子的表面并将所述离子片生成的双极离子带入室内,由所述双极离子与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微生物、病毒、有害气体等进行急剧碰撞并发生反应的方式主动清洁室内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给用户营造健康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设置风道切换装置,所述风道切换装置通过其固定部与活动部配合形成与室外连通的新风通道或者与室内连通的循环风通道,且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循环风通道之间互不干扰,在所述循环风通道开启时避免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到室内,以使得室内空气循环净化效果更佳。
请一并参阅图2以及图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中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中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以及图3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风道切换装置20中,所述固定部21的底面以及所述活动部22的底面上均具有第一开口,当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21的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部底面上的第一开口与所述活动部22底面上的第一开口重合,以使所述固定部21底面与所述活动部22底面配合形成有第一贯穿孔23,从而形成与室外新风源连通的新风通道。所述固定部21的侧面以及所述活动部22的侧面上均具有第二开口,当所述活动部22转动至所述固定部21的第二位置时,所述固定部21侧面上的第二开口与所述活动部22侧面上的第二开口重合,以使所述固定部21侧面与所述活动部22侧面配合形成有第二贯穿孔24,从而形成与室内连通的循环风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部22底面与所述上壳体11的第一入风口111之间通过一连接管25密封连接,以将所述收容部13隔开形成管内和管外两个空间,所述第一入风口111对着所述管内空间,所述第二入风口121对着所述管外空间。当所述新风通道开启时,新风源从所述第一入风口111进入所述连接管25的管内空间,进而流经所述风道切换装置20并进入室内;而当所述循环风通道开启时,室内循环空气流从所述第二入风口121进入所述连接管25的管外空间,进而流经所述风道切换装置20并进入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切换装置20底部还设置有第一感应开关26和第二感应开关27,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6和所述第二感应开关27交替打开。例如,当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6打开时,所述第二感应开关27关闭,此时开启新风通道;当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6关闭时,所述第二感应开关27打开,此时开启循环风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入风口处111设置有风控感应器50,所述风控感应器50与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6电连接,当所述风控感应器50检测到有新风源流经所述第一入风口111时打开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6,否则,关闭所述第一感应开关26。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新风通道与所述循环风通道分隔开,使得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循环风通道之间互不干扰,可以避免在新风通道开启时新风源从所述第二入风口121进入室内而影响对新风源进行清洁的效果。或者,避免在循环风通道开启时从所述第一入风口111吸入室外的气体而影响室内循环风清洁的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中用于均匀布置离子片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40还包括一连接件43,所述连接件43与所述风机30同轴设置,且所述连接件43环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支杆431,所述离子片41固定在所述支杆431上。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40中设置有多个离子片41,所述连接件43上设置的支杆431与所述多个离子片41一一对应。所述离子片41的数量可以根据所述风机30出风量的大小要求以及离子片41对风机30造成的风阻影响进行设定,例如三片、四片、五片等。所述多个离子片41沿着所述连接件43的环向方向均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43具有导电功能,所述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40还包括有为所述离子片41供电的第一电源44,所述第一电源44与所述离子片4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43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44用于产生高压交流电,以给所述离子片41提供高压交流电,使得所述离子片41通入高压交流电后交替生成双极离子。
上述实施例一方面通过设置具有导电功能的连接件连接离子片与为所述离子片提供高压交流电的第一电源,安装简便,避免了通过电线连接时容易缠绕到所述风机上而影响风机工作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单独的高压交流电源为所述离子片供电,可以使得所述离子片更高效地生成双极离子,从而更有效地去除室内的气态污染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子片41中用于释放双极离子的表面411与所述风机30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以使得所述新风源或室内的循环空气沿着风机30的轴向方向流动时从所述离子片41中用于释放双极离子的表面411经过并将溢出于所述离子片41的双极离子带出,以吹向室内空间,从而使得所述双极离子与室内空气中的细菌、微生物、病毒、有害气体等进行急剧碰撞并发生反应的方式主动清洁室内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
上述实施例一方面可以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给用户营造健康环境的目的,另一方面将所述离子片用于释放双极离子的表面与所述风机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可以减少其占用所述出风口的横截面积,从而减少所述离子片对所述风机造成的风阻影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室内用的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一收容部;
风道切换装置,所述风道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收容部内,包括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配合且可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一位置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形成与室外新风源连通的新风通道,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二位置时,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形成与室内空间连通的循环风通道;
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内,用于输送壳体内的气流;
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设置在所述风机远离所述活动部的一端,所述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包括离子片,所述离子片用于生成双极离子并对室内空气中的物质进行分解和沉降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一位置时,所述固定部底面与所述活动部底面配合形成有第一贯穿孔,以使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形成与室外新风源连通的新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转动至所述固定部的第二位置时,所述固定部侧面与所述活动部侧面配合形成有第二贯穿孔,以使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形成与室内空间连通的循环风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装置底部设置有用于开启新风通道的第一感应开关和用于开启循环风通道的第二感应开关,所述第一感应开关和所述第二感应开关交替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具有用于与室外新风源连通的第一入风口,所述第一入风口处设置有风控感应器,所述风控感应器与所述第一感应开关电连接,当所述风控感应器检测到具有新风源流经所述第一入风口时打开所述第一感应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还包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风机同轴设置,且其环向方向向外延伸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用于固定所述离子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中设置有多个离子片,所述多个离子片沿着所述连接件环向方向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片用于释放双极离子的表面与所述风机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有导电功能,所述双极交替离子发生器还包括有为所述离子片供电的第一电源,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离子片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片依次由接地极板、介质阻挡板、多孔发射极板叠合组成。
CN201810996346.XA 2018-08-29 2018-08-29 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 Pending CN1098552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96346.XA CN109855203A (zh) 2018-08-29 2018-08-29 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96346.XA CN109855203A (zh) 2018-08-29 2018-08-29 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5203A true CN109855203A (zh) 2019-06-07

Family

ID=66889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96346.XA Pending CN109855203A (zh) 2018-08-29 2018-08-29 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552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1386A (zh) * 2019-12-10 2021-06-29 清华大学 基于多孔介质放电等离子体杀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9688Y1 (ko) * 2005-10-17 2006-03-03 (주)어플라이드플라즈마 플라즈마 살균정화기가 부착된 폐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CN204494652U (zh) * 2015-03-12 2015-07-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
CN105987441A (zh) * 2015-01-22 2016-10-05 李志文 室内和室外空气双净化空气净化装置
WO2018018989A1 (zh) * 2016-07-25 2018-02-01 邹剑寒 一种双循环式新风系统和新风机
CN208832619U (zh) * 2018-08-29 2019-05-07 深圳元启环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9688Y1 (ko) * 2005-10-17 2006-03-03 (주)어플라이드플라즈마 플라즈마 살균정화기가 부착된 폐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CN105987441A (zh) * 2015-01-22 2016-10-05 李志文 室内和室外空气双净化空气净化装置
CN204494652U (zh) * 2015-03-12 2015-07-22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
WO2018018989A1 (zh) * 2016-07-25 2018-02-01 邹剑寒 一种双循环式新风系统和新风机
CN208832619U (zh) * 2018-08-29 2019-05-07 深圳元启环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1386A (zh) * 2019-12-10 2021-06-29 清华大学 基于多孔介质放电等离子体杀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23979A1 (ja) イオン検出装置及びイオン発生装置
CN208832619U (zh) 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
CN107435964B (zh) 一种防止油烟逃逸的风幕系统
US20230241280A1 (en) Multi-function air purifing and sterilizing system
RU2286271C1 (ru) Система вентиляции и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вагона
CN212997586U (zh) 一种空气感染源防护机
CN107435962B (zh) 一种开放式厨房空气环境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698597A (zh) 具有静电分离器的空气洗涤器
US10744515B2 (en) Gas purifying apparatus
CN109855203A (zh) 室内用空气净化设备
CN208124469U (zh) 基于微粒的空气净化器
JP2006280787A (ja) 空気イオン搬送装置
US20040251125A1 (en) Breathing air refreshing arrangement
CN108442483A (zh) 抽水马桶
EP3743196B1 (en) A method of air disinfection and an air disinfect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an unipolar corona discharge zone and an electrical field
CN202086827U (zh) 一种点环放电单元式空气净化器
KR102089094B1 (ko) 살균 집진 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홈 어플라이언스
CN111306663A (zh) 基于细菌、病毒存在和传播状态的空气净化系统和空气净化方法
CN107435959B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EP3957334A1 (en) Mobile air purifying device
JP6931269B2 (ja) 除電除塵方法、及びエアシャワー装置
CN208379709U (zh) 抽水马桶
CN208309730U (zh) 一种蹲便器除臭系统
CN204153901U (zh) 新型负离子空气净化装置
CN107435960B (zh) 厨房空气净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