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0168A - 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50168A
CN109850168A CN201811651595.1A CN201811651595A CN109850168A CN 109850168 A CN109850168 A CN 109850168A CN 201811651595 A CN201811651595 A CN 201811651595A CN 109850168 A CN109850168 A CN 109850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ao
temperature
fuel tank
temperat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515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50168B (zh
Inventor
李运泽
毛羽丰
王霁翔
李佳欣
蔡本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6515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501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50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01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501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01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针对新一代高性能超声速飞机的一种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该新型飞机热管理系统通过低温PAO冷却回路将蒸发器与储油箱串联,利用蒸汽压缩制冷机组为燃油热沉冷却,避免燃油热沉温度升高带来的难题;蒸汽压缩制冷机组会根据二次能源系统的功率负载状况调节制冷量,合理利用二次能源系统的富余功率输出,避免二次能源系统能量过载;在发动机风道空气串联入高温PAO冷却回路中,减少热管理系统对燃油热沉的依赖,合理的利用各种机载冷源,增加整机的热沉冷却能力;油箱冷却回路利用并联分布的浸没式盘管换热器为油箱系统中各子油箱冷却,其结构简单,能根据各子油箱温度差异控制PAO冷却工质的流量,使冷却效率最大化。

Description

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飞机热管理系统及环控系统领域,尤其涉及新一代高性能超声速飞机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飞机热管理系统通常以燃油冷却回路为主体,燃油同时作为热沉和冷却工质为整机热载荷部件冷却,升温后的燃油一部分送往发动机燃烧,另一部分通过回流管路返回油箱。而冲压空气、蒙皮等环境热沉通常不直接对热载荷部件冷却,而是在回流管路中对高温燃油进行冷却,间接的实现热沉目标。
新一代超声速飞机中,冲压空气、蒙皮换热器等传统热沉的总温随着马赫数的上升迅速提高,使冷却能力大幅下降;同时由于气动、隐身设计方面的考虑,环境热沉也变得越来越难以获取。这些都使得燃油热沉的地位越来越高,热管理系统越来越依赖于充足、稳定的燃油热沉。
新一代高性能飞机增加了很多大功率功能性设备,大大增加整机热载荷,导致燃油温度越来越高,回流流量也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环境热沉冷却能力的大幅下降,不足以冷却全部的回流热油。上述的原因导致大量未经冷却的热油直接回流到油箱中使存储燃油温度不断提升。
高性能超声速飞机热管理系统越来越依赖于燃油的冷却能力,而燃油热沉温度的不断提升使其逐渐丧失热沉冷却能力,给热管理系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特别是在飞行任务的后期,热管理系统没有足够的低温燃油热沉支撑时,将无法有效地将整机热载荷散去,威胁飞行安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低温PAO回路,
高温PAO回路,以及
油箱冷却回路;,
其中:
低温PAO回路包括并联的电子设备PAO冷却旁路和油箱PAO冷却旁路,用于利用蒸汽压缩制冷机组为热载荷提供冷却,其中:所述的电子设备PAO冷却旁路始于蒸发器的出口,顺次串联连接有PAO驱动泵、分流阀、电子设备散热器,其末端与蒸发器入口连通;所述的油箱PAO冷却旁路始于蒸发器出口,顺次连接有PAO驱动泵、分流阀、油箱冷却系统,其末端与蒸发器入口连通;
高温PAO回路用于将蒸汽压缩制冷机组的热量排散到热沉中,高温 PAO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冷凝器、PAO驱动泵、三通流量阀、发动机风道换热器、燃油热管理系统;
油箱冷却回路利用PAO冷却工质,通过浸没式盘管换热器为其中每个子油箱冷却,
油箱冷却回路包括多个浸没式盘管换热器,每一个浸没式盘管换热器的换热器入口端分别配备有三通流量控制阀;
所述的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中,分布多个控制器,包括分流阀控制器用于控制分流阀、分流阀控制器用于控制分流阀、泵控制器用于控制PAO驱动泵、三通阀控制器用于控制三通流量阀、油箱冷却控制器用于控制三通流量阀,
进一步包括:
电子设备散热器出口位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油箱冷却回路出口位置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高温PAO回路中冷凝器出口处的第三温度传感器,
发动机风道散热器内置的第四温度传感器,
发动机风道散热器的出口处的第五温度传感器,
各所述浸没式盘管换热器的出口端的温度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燃油冷却回路的结构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油箱冷却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油箱中浸没式盘管换热器的图示。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器23的控制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器25的控制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器26的控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高性能超声速飞机热管理系统面临的热沉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通过环控系统中的蒸汽压缩制冷机组为油箱中的燃油热沉进行冷却,将二次能源系统富余的输出功率转化为燃油热沉,增加热管理系统的热排散能力。根据本发明的油箱冷却子系统包括低温PAO冷却回路、高温PAO冷却回路、以及油箱冷却回路,其中
所述的低温PAO回路包括并联的电子设备PAO冷却旁路和油箱PAO 冷去旁路;电子设备PAO冷却旁路用于实现机载航电设备的冷却,实现低温PAO冷却回路的传统功能;油箱PAO冷却旁路用于冷却油箱中的燃油热沉,通过对旁路流量的控制调节对油箱燃油热沉的冷却量以及蒸汽压缩制冷机组的制冷量,使蒸发制冷机组的能耗符合二次能源系统的富余输出功率,避免系统能量过载;
所述的高温PAO回路将蒸汽压缩制冷机组的热量排散到热沉中去,在高温PAO回路中串入了发动机风道换热器为辅助的热沉;发动机风道空气较冲压空气更加容易获得、具有更大的流量、且不影响气动、隐身布局,缺点是温度稍高,因此非常适用于高温PAO循环中,为高温的PAO 工质冷却;在高温PAO回路中串入发动机风道换热器还降低了燃油热沉的负担,减少了热管理系统对燃油热沉的依赖,增加热管理系统的热排散能力;
所述的油箱冷却回路与冷PAO回路连通,利用低温的PAO冷却工质为油箱中的燃油热沉冷却;油箱冷却回路通过并联排布的浸没式盘管换热器为油箱系统中各子油箱冷却,低温的PAO工质流经盘管换热器通过管壁与油箱中的燃油换热完成冷却任务;在与各子油箱对应的盘管式换热器入口位置分别设置有三通流量阀,用于控制经过各换热器的PAO冷却工质的流量,调节对每个子油箱的冷却量,能够根据需求合理的利用低温冷源。
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油箱冷却子系统的飞机热管理系统的优点包括:
蒸汽压缩制冷机组、低温PAO回路、以及高温PAO回路属于传统环控系统的一部分,除增加的管路和阀组外不会增加额外起飞重量;
所采用的蒸汽压缩循环利用二次能源系统输出的富余能量为燃油热沉冷却;二次能源系统所能提供的功率输出与发动机的推力水平成正比,而整机对二次能源的需求并不一定与发动机功率输出成正比,按照目前多数飞机峰值能量需求的二次能源系统设计方法,势必会导致很大一部分能量的浪费;利用这部分能量用于燃油制冷可以增加热管理系统的冷却能力,能够避免二次能源系统能量过载,充分利用二次能源系统的发电能力;
本发明将发动机风道换热器串联在高温PAO回路中,为热管理系统增加了额外的热沉,其具有较强的冷却能力且不影响飞机气动、隐身布局,减少了燃油热沉的负担,增加了热管理系统的热排散能力;
采用分散控制系统,且只基于温度测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包括低温PAO回路、高温PAO回路、以及油箱冷却回路。
低温PAO回路利用蒸汽压缩制冷机组(100)的制冷量为电子设备及燃油热沉冷却,包括并联的电子设备PAO冷却旁路和油箱PAO冷却旁路,即:蒸发器(101)出口的低温PAO工质被驱动泵1抽出后,经分流阀2/4分流为两路,分别流经电子设备散热器3,以及油箱冷却回路;
高温PAO回路将蒸汽压缩制冷机组(100)抽运及自身产生的热量排散至热沉中,其中顺次串联有驱动泵5、冷凝器102、三通分流阀6、发动机风道换热器7、以及燃油热管理系统200。
如图2所示,油箱冷却回路与低温PAO回路连通,通过并联分布的浸没式盘管换热器为油箱中的燃油热沉冷却。并联分布的浸没式盘管换热器与油箱系统中各子油箱一一对应,包括换热器8、9、10,在每个换热器入口位置分别配备有三通流量阀11、12、13,用于调节流经每个换热器的冷却工质的流量。
如图3所示为浸没式盘管换热器的剖面图示,浸没式盘管换热器被安置于对应油箱的内部,通过管壁与存储燃油热沉的接触换热,利用管道中流动的低温的PAO工质将燃油热沉的热量带走,为其提供冷却。
如图1和2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燃油冷却回路中,控制对象包括:
第一分流阀控制器22,用于第一控制分流阀(2),
第二分流阀控制器23,用于控制分流阀4,
泵控制器24,用于控制PAO驱动泵5,
三通阀控制器25,用于控制三通流量阀6,
油箱冷却控制器26,用于控制三通流量阀11、12、13;
系统中分布的若干用于控制的温度传感器,包括:低温PAO回路中电子设备散热器3出口位置的温度传感器14、油箱冷却回路出口位置的温度传感器15、高温PAO回路中冷凝器102出口的温度传感器16、发动机风道散热器7内置的温度传感器17、发动机风道散热器7出口的温度传感器18、油箱冷却回路中各浸没式盘管换热器8、9、10出口端的温度传感器19、20、21。
低温PAO回路中,PAO驱动泵1的压头在任意时刻保持稳定,流量控制器2根据温度传感器14的温度测量数据T14控制分流阀2的开度v2,调整电子设备PAO冷却旁路的流量,控制目标是将电子设备散热器3的出口温度,即温度传感器14的测量温度T14,稳定在要求的温度T14→TAvi,通常TAvi在30℃左右,即满足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又避免了冷源的浪费。
此外,如图4所示,在低温PAO回路中,控制器23根据二次能源系统300的能量负载状况δ(%)控制分流阀4的开度,调整油箱PAO冷却旁路的流量。由于蒸汽压缩制冷机组100能够根据冷PAO回路的流量和温度自适应的调节制冷量,满足蒸发器出口温度稳定在较低的温度状态(10 ℃左右),因此通过调节油箱PAO冷却旁路的流量可以直接影响到蒸汽压缩制冷机组100的能耗。当二次能源系统300的能量负载未达到满负荷(δ<100%)时,则增加分流阀4的开度v4,加强蒸汽压缩制冷机组100 的制冷量,控制目标是利用二次能源系统富余的功率输出δ→100%,将其转化为燃油热沉能力。
高温PAO回路中,泵控制器24根据温度传感器16测量的冷凝器102 出口的PAO工质温度T16控制驱动泵5的压头P5,调整高温PAO回路的工质流量,控制目标是将其出口温度稳定在合适的温度T16→ThotPAO。ThotPAO应当满足蒸汽压缩制冷机组冷凝器102(通常80℃以上)的冷却需求,同时尽量提升温度利用下游发动机风道换热器7对其冷却。
此外,如图5所示,高温PAO回路中控制器25根据温度传感器16、 18测量的风道换热器7进出口工质温度T16、T18以及温度传感器17测量的风道空气热沉温度T18,控制三通流量阀6通往换热器方向的开度v6,调整通过换热器被冷却PAO工质的流量。当风道空气热沉温度低于换热器入口PAO温度T17<T16时,调节三通流量阀6通往换热器方向的开度,满足出口温度:
即风道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达到80%;当风道空气热沉温度高于换热器入口PAO温度T17>T16时,闭合三通流量阀6通往换热器方向的开度。
如图6所示,控制器26根据温度传感器15测量的PAO冷却工质入口温度T15,以及温度传感器19、20、21测量的换热器8、9、10出口PAO 工质温度T19、T20、T21控制三通流量阀11、12、13的开度,调整通往各油箱的冷却工质流量,控制目标是冷却工质的最大化利用。易知当所有换热器出口冷却工质温度一致时,混合后的出口工质温度能达到最高,因此阀11、12、13的控制策略如下:
v11:T19→ave(T19,T20,T21)
v12:T20→ave(T19,T20,T21)
v13:T21→ave(T19,T20,T21)。

Claims (10)

1.一种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低温PAO回路,
高温PAO回路,以及
油箱冷却回路;,
其中:
低温PAO回路包括并联的电子设备PAO冷却旁路和油箱PAO冷却旁路,用于利用蒸汽压缩制冷机组(100)为热载荷提供冷却,其中:所述的电子设备PAO冷却旁路始于蒸发器(101)的出口,顺次串联连接有PAO驱动泵(1)、分流阀(2)、电子设备散热器(3),其末端与蒸发器(101)入口连通;所述的油箱PAO冷却旁路始于蒸发器(101)出口,顺次连接有PAO驱动泵(1)、分流阀(4)、油箱冷却系统,其末端与蒸发器(101)入口连通;
高温PAO回路用于将蒸汽压缩制冷机组(100)的热量排散到热沉中,高温PAO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冷凝器(102)、PAO驱动泵(5)、三通流量阀(6)、发动机风道换热器(7)、燃油热管理系统(200);
油箱冷却回路利用PAO冷却工质,通过浸没式盘管换热器为其中每个子油箱冷却,
油箱冷却回路包括多个浸没式盘管换热器(8、9、10),每一个浸没式盘管换热器的换热器入口端分别配备有三通流量控制阀(11、12、13);
所述的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中,分布多个控制器,包括分流阀控制器(22)用于控制分流阀(2)、分流阀控制器(23)用于控制分流阀(4)、泵控制器(24)用于控制PAO驱动泵(5)、三通阀控制器(25)用于控制三通流量阀(6)、油箱冷却控制器(26)用于控制三通流量阀(11、12、13),
进一步包括:
电子设备散热器(3)出口位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4),
油箱冷却回路出口位置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5),
高温PAO回路中冷凝器(102)出口处的第三温度传感器(16),
发动机风道散热器(7)内置的第四温度传感器(17),
发动机风道散热器(7)的出口处的第五温度传感器(18),
各所述浸没式盘管换热器(8、9、10)的出口端的温度传感器(19、20、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冷却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蒸汽压缩制冷机组(100)属于飞机环控系统的一部分,能够自动适应制冷量与功耗,控制PAO冷却工质出口温度稳定在一个第一预定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冷却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分流控制器(22)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14)测量的温度数据控制分流阀(2)开度,以满足电子设备散热器(3)的冷却需求;
所述的分流控制器(23)用于根据二次能源系统(300)的功率负载情况控制分流阀(4)的开度,从而调节油箱PAO冷却回路流量,以通过调节冷却工质的流量进一步控制蒸汽压缩制冷机组(100)的能耗,利用二次能源系统(300)富余功率制冷;
所述的泵控制器(24)根据温度传感器(16)测量的温度数据控制PAO驱动泵(5)的压头,从而调节高温PAO回路流量,其控制目标是将温度传感器(16)的温度稳定在一个第二预定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冷却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动机风道换热器(7)是环形散热器,位于发动机外涵风道中,
三通阀控制器(25)根据第四温度传感器(17)及第五温度传感器(18)测量的温度数据控制三通流量阀(6)的开度,调节流经风道散热器的被冷却PAO工质流量,控制目标是满足风道换热器(7)的散热效率不低于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冷却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油箱冷却控制器(26)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15)以及所述浸没式盘管换热器(8、9、10)的出口端的温度传感器(19、20、21)的温度测量数据,控制各所述三通流量阀(11、12、13)的分流比例,其控制目标是使得PAO冷却工质在出口温度最高,从而达到PAO冷却工质的最大化利用。
6.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冷却子系统的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所述分流控制器(22),根据温度传感器(14)测量的温度数据控制分流阀(2)开度,从而满足电子设备散热器(3)的冷却需求;
利用所述分流控制器(23),根据二次能源系统(300)的功率负载情况,控制分流阀(4)的开度,从而调节油箱PAO冷却回路流量,以通过调节冷却工质的流量进一步控制蒸汽压缩制冷机组(100)的能耗,利用二次能源系统(300)富余功率制冷;
利用所述泵控制器(24),根据温度传感器(16)测量的温度数据控制PAO驱动泵(5)的压头,从而调节高温PAO回路流量,其控制目标是将温度传感器(16)的温度稳定在一个第二预定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箱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利用三通阀控制器(25),根据第四温度传感器(17)及第五温度传感器(18)测量的温度数据,控制三通流量阀(6)的开度,调节流经风道散热器的被冷却PAO工质流量,其控制目标是满足风道换热器(7)的散热效率不低于80%,
其中,所述的发动机风道换热器(7)是环形散热器,位于发动机外涵风道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箱冷却子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油箱冷却控制器(26),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15)以及所述浸没式盘管换热器(8、9、10)的出口端的温度传感器(19、20、21)的温度测量数据,控制各所述三通流量阀(11、12、13)的分流比例,其控制目标是使得PAO冷却工质在出口温度最高,从而达到PAO冷却工质的最大化利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箱冷却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蒸汽压缩制冷机组(100)属于飞机环控系统的一部分,能够自动适应制冷量与功耗,控制PAO冷却工质出口温度稳定在一个第一预定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箱冷却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定温度是10℃,
所述第二预定温度是70℃。
CN201811651595.1A 2018-12-31 2018-12-31 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 Active CN1098501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51595.1A CN109850168B (zh) 2018-12-31 2018-12-31 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51595.1A CN109850168B (zh) 2018-12-31 2018-12-31 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0168A true CN109850168A (zh) 2019-06-07
CN109850168B CN109850168B (zh) 2020-12-01

Family

ID=66893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51595.1A Active CN109850168B (zh) 2018-12-31 2018-12-31 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5016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0915A (zh) * 2019-12-17 2020-03-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飞机燃油系统自适应热管理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0920914A (zh) * 2019-12-06 2020-03-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飞机综合热管理调节系统
CN112879788A (zh) * 2021-01-22 2021-06-01 宁波云德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式的石英加工中心润滑液冷却系统装置
CN114562839A (zh) * 2021-11-17 2022-05-3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飞机周期性热载荷的环控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5124A (en) * 1983-09-22 1985-03-1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Hea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ircraft
JPH07315299A (ja) * 1994-05-27 1995-12-05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宇宙往還機のリソース供給装置
US20120312037A1 (en) * 2011-06-08 2012-12-13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Vapor cycle system with de-superheater
US20160273529A1 (en) * 2009-06-29 2016-09-22 Lightsail Energy, In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utilizing two-phase flow to facilitate heat exchange
CN106445037A (zh) * 2016-11-29 2017-02-22 广东合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部分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冷却系统
EP3279092A1 (en) * 2016-08-03 2018-02-07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Catalytic fuel tank inerting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N108974371A (zh) * 2018-07-13 2018-12-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机富余液压能储存利用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05124A (en) * 1983-09-22 1985-03-1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Hea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ircraft
JPH07315299A (ja) * 1994-05-27 1995-12-05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宇宙往還機のリソース供給装置
US20160273529A1 (en) * 2009-06-29 2016-09-22 Lightsail Energy, In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utilizing two-phase flow to facilitate heat exchange
US20120312037A1 (en) * 2011-06-08 2012-12-13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Vapor cycle system with de-superheater
EP3279092A1 (en) * 2016-08-03 2018-02-07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Catalytic fuel tank inerting apparatus for aircraft
CN106445037A (zh) * 2016-11-29 2017-02-22 广东合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部分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冷却系统
CN108974371A (zh) * 2018-07-13 2018-12-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机富余液压能储存利用系统和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0914A (zh) * 2019-12-06 2020-03-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飞机综合热管理调节系统
CN110920915A (zh) * 2019-12-17 2020-03-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飞机燃油系统自适应热管理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2879788A (zh) * 2021-01-22 2021-06-01 宁波云德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式的石英加工中心润滑液冷却系统装置
CN114562839A (zh) * 2021-11-17 2022-05-3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飞机周期性热载荷的环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0168B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0168A (zh) 飞机热管理系统的油箱冷却子系统
CN109969411B (zh) 一种具有蓄冷能力的飞机燃油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US9869232B2 (en) Variable-speed pump control for engine coolant system with variable restriction
CN109515728A (zh) 带有辅助热油箱回路的飞机热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4735959B (zh) 机柜的散热系统
CN107454797B (zh) 一种用于高热流电子器件散热的泵驱两相回路装置
CN209402944U (zh) 冷却液分布系统
US20170248065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20170241324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with heat recovery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09731624A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热泵的科学实验柜高精度双级控温系统
CN104329156B (zh) 混合动力车用发动机电机一体冷却装置及混合动力车
CN111457766B (zh) 一种基于沸腾传热的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
US20140000859A1 (en) Variable-speed pump control for combustion engine coolant system
EP2881328B1 (en) Aircraft fuel system with heating of stored fuel
CN106931058A (zh) 一种匹配液力缓速器的冷却系统
CN109441740A (zh) 冷却系统、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319620A (zh) 机床冷却机组及机床冷却机组的控制方法
CN204598537U (zh) 一种机柜的散热系统
CN109519360A (zh) 一种化工循环冷却水系统水泵机组最优运行方案比较确定方法
CN107905882A (zh) 一种发动机逆流式冷却系统
CN108104941A (zh) 一种高空两级涡轮增压器冷却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CN110351986A (zh) 具有复合冷源的分区内冷型机柜散热系统
CN103867285A (zh) 缓速器冷却系统
CN207065759U (zh) 一种带热回收/全自然冷却的机房散热系统
CN112428766B (zh) 混合动力车热量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