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7607A - 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7607A
CN109847607A CN201910309241.7A CN201910309241A CN109847607A CN 109847607 A CN109847607 A CN 109847607A CN 201910309241 A CN201910309241 A CN 201910309241A CN 109847607 A CN109847607 A CN 109847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ubble
layer sieve
outside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92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7607B (zh
Inventor
高栋正
张百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3092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47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47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7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7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7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omestic Plumbing Install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圆形筒身,圆形筒身上端为进水口,下端为出水口,外壳内侧从进水口至出水口依次设置有分流阀芯、气泡微细化网组和固定机构,分流阀芯为圆凸形柱体,圆凸形柱体包括平部和凸部,平部朝向进水口,凸部朝向出水口,平部外侧与外壳内侧卡接固定,平部设有贯穿开口,贯穿开口由凸部外侧开口至平部外侧,或封闭于凸部外侧与平部外侧之间,贯穿开口与外壳内侧构成贯穿通道,凸部与外壳内侧构成凹形腔室,贯穿通道位于凹形腔室外侧窄腔上方,外壳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连通外壳内外侧;气泡微细化网组固定在固定机构上侧,固定机构位于凹形腔室底部宽腔下方。

Description

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细气泡发生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动力微细气泡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全球对于存在水体中的微细气泡应用相当关注,如:精密工业对于洗涤洁净的需求、环境产业对于污水浮除和水体溶氧的应用、农业渔业对于灌溉和养殖的增氧措施、医疗产业对于治疗诊断和投药载体的研究、民生产业对于生活所需的日常清洁等,所以就如何产生微细气泡的各种设备开发,亦日渐多元化。
目前,在水体中制造出微细气泡的方法很多,如:加压溶解、高速旋回剪切、超声波空化、微细孔膜滤出、混合射流、电化学等方法,而不同方法对于微细气泡产出的粒径大小与数量多寡不同,故各有其合适的应用领域。一般而言,学界和产业界对于存在水体中的微细气泡规格普遍定义,主要取决于微细气泡的粒径,就可具备上述相关效益的微细气泡而言,其气泡粒径则是以微米级气泡、纳米级气泡为主,因为当存在水体中的微细气泡粒径小于一定尺寸时,所表现出的气泡特性与常见水中的气泡相比,有相当大的差异,如上升缓慢、可于水中横向流动,甚至是在水体中呈现逐渐缩小,直至溶解消失,而在溶解消失的当下,微细气泡则会产生微小能量的瞬间高温与冲击波动。
纵观民生用品市场,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如牛奶浴机、宠物清洁气泡机、水龙头起泡器、淋浴花洒等装置,其制造微细气泡的方法不外乎是使用高速旋回剪切与混合射流,又或是进行搭配应用,若再加以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动力需求与否,则可分为辅以外部加压动力,如加压泵,或无需外部动力,仅仅利用机构设计,改变水流相关条件。而这些类型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运作方式主要都是先借由水体流速与气体界面形成负压现象,自行吸入气体形成气液混合体,再将该气液混合体中的气泡,经由压力变化加以微细化,更进一步说明,是因为自行吸入气体所形成的气液混合体,其气泡粒径较大,若大气泡本身再受到外部水体流动的压力变化,即可自行破裂崩解成微细气泡,而破裂崩解后的微细气泡,其粒径则可达微米、甚至是纳米尺寸。
但是目前市场上,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尤其是无需外部动力一类,其机构设计过于依赖高速旋回流或混合射流的有形形制,导致装置体积过大,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全球市场现有应用于家庭水龙头的微细气泡起泡器,其装置纵身尺寸过长,若使用在厨房清洗池或浴室面盆那样有限的空间里,除使用类似鹅颈管一类产品,延伸水龙头的出水高度,或加深厨房清洗池与浴室面盆深度,又或者接受洗涤空间变小之外,实在难有其它选择。
另一方面,大部分使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进水来源大多直接就是住家的自来水系统,而住家水龙头的供水条件,并不具备微细气泡产生的要素,故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若要使装置产生微细气泡,仅能大幅度的改变水流的横截面积,又或增设加压系统,使得水流的流速达到微细气泡产生所需的压力变化,而为了能让装置表现出更好的微细气泡产生效果,大部分装置的机构设计重心,仍放在思考该如何缩小水流的横截面积。
虽然,这是在有限环境条件下最好的方法,但却导致大部分微细气泡发生装置中的气泡微细化核心机构设计更为严密,才可令流道横截面积相对缩小,如此一来,大部分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相较于其它民生用水的产品,更容易发生堵塞的现象,使得装置本身的使用生命周期缩短,毕竟住家水塔的定期清洗、管路故障维修、或一段时间外出没有使用自来水,都会造成水质临时性的异常变差,而水中的杂质不只是存在肉眼看得见的悬浮物质,更存在其它看不见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及溶解物质,长久下来亦会形成不易脱落的堵塞物,造成永久性的堵塞。其次,使用在厨房或浴室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其气体选择大多是为装置外部的自然空气,而空气中的油烟或相关洗涤清洁物品的使用,也会导致装置进气孔的堵塞,就在日渐堵塞的过程中,微细气泡产生效果逐渐降低,加上大部份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气泡微细化核心机构设计严密,无法让使用者进行有效的清洁保养,最终也只有选择换新整套装置的选项。
故急需一种体积小、气泡微细化效果佳,且能有效清洁进气孔与可更换气泡微细化核心机构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小、气泡微细化效果佳,且能有效清洁进气孔与可更换气泡微细化核心机构的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
本发明中的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圆形筒身,所述圆形筒身上端为进水口,下端为出水口,所述外壳内侧从进水口至出水口依次设置有分流阀芯、气泡微细化网组和固定机构,所述分流阀芯为圆凸形柱体,所述圆凸形柱体包括平部和凸部,所述平部朝向进水口,所述凸部朝向出水口,所述平部外侧与外壳内侧卡接固定,所述平部设有贯穿开口,所述贯穿开口由凸部外侧开口至平部外侧,或封闭于所述凸部外侧与平部外侧之间,所述贯穿开口与外壳内侧构成贯穿通道,所述凸部与外壳内侧构成凹形腔室,所述贯穿通道位于凹形腔室外侧窄腔上方,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连通外壳内外侧;所述气泡微细化网组固定在固定机构上侧,所述固定机构位于凹形腔室底部宽腔下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气泡微细化网组包括第一层筛网、第二层筛网和第三层筛网,所述第一层筛网与第二层筛网、第二层筛网与第三层筛网之间的隔离间距采用等间距或不等间距,所述第一层筛网的目数与第三层筛网的目数相等,所述第一层筛网的目数小于第二层筛网的目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层筛网的孔宽尺寸大于第二层筛网的孔宽尺寸,所述第二层筛网的孔宽尺寸小于第三层筛网的孔宽尺寸;所述第一层筛网的有效滤筛面积大于第二层筛网的有效滤筛面积,所述第二层筛网的有效滤筛面积小于第三层筛网的有效滤筛面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层筛网、第二层筛网与第三层筛网分层隔离空间的过流断面截面积大于凹形腔室底部宽腔的过流断面截面积。
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机构为锁紧环,所述锁紧环为中空环状体,所述锁紧环外侧设有螺牙,所述锁紧环螺牙与外壳出水口的螺牙相匹配,所述锁紧环远离第三层筛网的一面设有第一内陷弧形缺口和第二内陷弧形缺口,所述第一内陷弧形缺口和第二内陷弧形缺口呈180度分布。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壳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进水口设置在上外壳上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下外壳下端,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均为圆形筒身,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连接,所述上外壳底部向上外壳顶部延伸处外侧设有缩径区间,所述进气孔位于上外壳底部向上外壳顶部延伸处的缩径区间,所述分流阀芯位于上外壳内侧,所述分流阀芯凸部柱体底部高于上外壳底部,所述气泡微细化网组设置在下外壳内侧,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下外壳内侧,所述气泡微细化网组固定在固定机构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机构为突出挡部,所述突出挡部位于下外壳内侧,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连接后,所述上外壳底部抵住气泡微细化网组上端,所述气泡微细化网组下端固定在突出挡部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分流阀芯的凸部为圆柱体或圆锥体,所述分流阀芯的平部的贯穿开口至少有一处。
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气孔至少有一个,所述进气孔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贯穿开口的数量,所述进气孔位于贯穿开口与外壳内侧构成的贯穿通道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凸部与外壳内侧构成的凹形腔室外侧窄腔高度之间,所述进气孔的孔径小于贯穿通道的宽度。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因着重于水体流动对于气泡外部的压力变化,而不受限于混合射流喉型管的有形形制,故与现有的微细气泡发生装置体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体积明显缩小;
(2)在无外部动力的情况下,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其微细气泡产出的气泡粒径小、数量多,若再辅以外部加压动力运行,微细气泡产生效果更佳;
(3)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其机构简单且采可拆式设计,使用者除可自行有效清洁装置的进气孔外,亦提供了易于更换气泡微细化网组的方式,可大幅度延长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的使用生命周期;
(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气泡微细化网组,可单独与其它微细气泡发生装置的机构搭配,设置于该装置的出水口,亦可将其气液混合体中的气泡加以微细化,有效缩小其微细气泡发生装置体积与优化气泡微细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外壳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流阀芯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流阀芯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流阀芯的封闭式贯穿开口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气泡微细化网组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气泡微细化网组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锁紧环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锁紧环的仰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仰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上外壳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下外壳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1、外壳 10、进气孔 11、上外壳 111、缩径区间 12、下外壳
121、突出挡部 13、平边 2、分流阀芯 21、平部 211、贯穿开口
22、凸部 3、气泡微细化网组 31、第一层筛网 32、第二层筛网
33、第三层筛网 4、锁紧环 41、第一内陷弧形缺口
42、第二内陷弧形缺口 5、进水口 6、贯穿通道 7、凹形腔室
8、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11、图18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为一件式,外壳1为圆形筒身,其上端为进水口5,下端为出水口8,俯视外壳1外侧切有至少有一边为平边13,令圆形筒身形成平面与弧面相接,外壳1的进水口5和出水口8上均设有螺牙,螺牙规格对应进水口5和出水口8连接外部装置螺牙的规格,若出水口8不需与外部装置连接,可切平至固定机构锁紧环4下侧,外壳1内侧为不同直径长度的圆形空间,从进水口5至出水口8依序设置有分流阀芯2、气泡微细化网组3和固定机构;分流阀芯2为圆凸形柱体,圆凸形柱体包括平部21和凸部22,平部21朝向进水口5,凸部22朝向出水口8,平部21外侧与外壳1内侧卡接固定,外壳1内侧卡接处可为阶梯状或直径长度略小于平部21外侧,卡接固定尺寸采用过盈配合设计,令平部21外侧以强硬挤压卡入固定于外壳1内侧;平部21设有贯穿开口211,贯穿开口211数量至少有一处,贯穿开口211可由凸部22外侧开口至平部21外侧,或封闭于凸部22外侧与平部21外侧之间,平部21外侧与外壳1内侧卡接固定后,其贯穿开口211与外壳1内侧构成贯穿通道6,其凸部22与外壳1内侧构成凹形腔室7,贯穿通道6位于凹形腔室7外侧窄腔上方;外壳1上设有进气孔10,进气孔10连通外壳1内外侧,其进气孔10角度位置对准分流阀芯2平部21贯穿开口211,即平部21贯穿开口211与外壳1内侧构成的贯穿通道6的下方,高度位置位于分流阀芯2凸部22高度之间,即凸部22与外壳1内侧构成的凹形腔室7外侧窄腔高度之间;气泡微细化网组3固定在固定机构上侧,固定机构位于凹形腔室7底部宽腔下方。
进一步的,气泡微细化网组3为三层式组合筛网,气泡微细化网组3固定在分流阀芯2凸部22与外壳1内侧构成的凹形腔室7底部宽腔的下方,其三层筛网采用不同目数配置,采用A和B两种筛网,筛网A目数小于筛网B目数,气泡微细化网组3包括第一层筛网31、第二层筛网32和第三层筛网33,第一层筛网31采用筛网A,第二层筛网32采用筛网B,第三层筛网33采用筛网A;第一层筛网31与第二层筛网32、第二层筛网32与第三层筛网33之间的隔离间距采用等间距或不等间距;第一层筛网31的目数与第三层筛网33的目数相等,第一层筛网31的目数小于第二层筛网32的目数;第一层筛网31的孔宽尺寸大于第二层筛网32的孔宽尺寸,第二层筛网32的孔宽尺寸小于第三层筛网33的孔宽尺寸;第一层筛网31的有效滤筛面积大于第二层筛网32的有效滤筛面积,第二层筛网32的有效滤筛面积小于第三层筛网33的有效滤筛面积;第一层筛网31、第二层筛网32与第三层筛网33分层隔离空间的过流断面截面积大于凹形腔室7底部宽腔的过流断面截面积。
进一步的,固定机构为锁紧环4,锁紧环4为中空环状体,锁紧环4外侧设有螺牙,锁紧环4螺牙与外壳1出水口8的螺牙相匹配,可旋紧固定气泡微细化网组3于凹形腔室7底部宽腔下方,锁紧环4远离第三层筛网33的一面设有第一内陷弧形缺口41和第二内陷弧形缺口42,第一内陷弧形缺口41和第二内陷弧形缺口42呈180度分布。
具体的,分流阀芯2的凸部22可为圆柱体或圆锥体,分流阀芯2的平部21贯穿开口211至少有一处。
具体的,进气孔10至少有一个,进气孔10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平部21贯穿开口211的数量,进气孔10位于平部21贯穿开口211与外壳1内侧构成的贯穿通道6的下方,且位于凸部22与外壳1内侧构成的凹形腔室7外侧窄腔高度之间,进气孔10的孔径小于贯穿通道6的宽度。
实施例二:
如图5-图9、图12-图14及图19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为两件式连接而成,外壳1为圆形筒身,其上端为进水口5,下端为出水口8,俯视外壳1外侧切有至少有一边为平边13,令圆形筒身形成平面与弧面相接,外壳1的进水口5和出水口8上均设有螺牙,螺牙规格对应进水口5和出水口8连接外部装置螺牙的规格,若出水口8不需与外部装置连接,可切平至固定机构突出挡部121下侧,外壳1内侧为不同直径长度的圆形空间,从进水口5至出水口8依序设置有分流阀芯2、气泡微细化网组3和固定机构;分流阀芯2为圆凸形柱体,圆凸形柱体包括平部21和凸部22,平部21朝向进水口5,凸部22朝向出水口8,平部21外侧与外壳1内侧卡接固定,外壳1内侧卡接处可为阶梯状或直径长度略小于平部21外侧,卡接固定尺寸采用过盈配合设计,令平部21外侧以强硬挤压卡入固定于外壳1内侧;平部21设有贯穿开口211,贯穿开口211数量至少有一处,贯穿开口211可由凸部22外侧开口至平部21外侧,或封闭于凸部22外侧与平部21外侧之间,平部21外侧与外壳1内侧卡接固定后,其贯穿开口211与外壳1内侧构成贯穿通道6,其凸部22与外壳1内侧构成凹形腔室7,贯穿通道6位于凹形腔室7外侧窄腔上方;外壳1上设有进气孔10,进气孔10连通外壳1内外侧,其进气孔10角度位置对准分流阀芯2平部21贯穿开口211,即平部21贯穿开口211与外壳1内侧构成的贯穿通道6的下方,高度位置位于分流阀芯2凸部22高度之间,即凸部22与外壳1内侧构成的凹形腔室7外侧窄腔高度之间;气泡微细化网组3固定在固定机构上侧,固定机构位于凹形腔室7底部宽腔下方。
进一步的,气泡微细化网组3为三层式组合筛网,气泡微细化网组3固定在分流阀芯2凸部22与外壳1内侧构成的凹形腔室7底部宽腔的下方,其三层筛网采用不同目数配置,采用A和B两种筛网,筛网A目数小于筛网B目数,气泡微细化网组3包括第一层筛网31、第二层筛网32和第三层筛网33,第一层筛网31采用筛网A,第二层筛网32采用筛网B,第三层筛网33采用筛网A;第一层筛网31与第二层筛网32、第二层筛网32与第三层筛网33之间的隔离间距采用等间距或不等间距;第一层筛网31的目数与第三层筛网33的目数相等,第一层筛网31的目数小于第二层筛网32的目数;第一层筛网31的孔宽尺寸大于第二层筛网32的孔宽尺寸,第二层筛网32的孔宽尺寸小于第三层筛网33的孔宽尺寸;第一层筛网31的有效滤筛面积大于第二层筛网32的有效滤筛面积,第二层筛网32的有效滤筛面积小于第三层筛网33的有效滤筛面积;第一层筛网31、第二层筛网32与第三层筛网33分层隔离空间的过流断面截面积大于凹形腔室7底部宽腔的过流断面截面积。
进一步的,如图15和图16所示,外壳1包括上外壳11和下外壳12,进水口5设置在上外壳11上端,进水口5上设有螺牙用于连接外部装置,出水口8设置在下外壳12下端,出水口8上设有螺牙用于连接外部装置,若出水口8不需与外部装置连接,可切平至固定机构突出挡部121下侧,上外壳11和下外壳12均为圆形筒身,俯视圆形筒身外侧切有至少有一边为平边13,令圆形筒身形成平面与弧面相接,上外壳11与下外壳12连接,即上外壳11底部有与下外壳12顶部设有对应螺牙,上外壳11底部向上外壳11顶部延伸处外侧设有缩径区间111,进气孔10位于上外壳11底部向上外壳11顶部延伸处的缩径区间111之间,分流阀芯2位于上外壳11内侧,分流阀芯2凸部22柱体底部高于上外壳11底部,气泡微细化网组3设置在下外壳12内侧,固定机构设置在下外壳12内侧,气泡微细化网组3固定在固定机构上。
进一步的,固定机构为突出挡部121,突出挡部121位于下外壳12内侧,上外壳11与下外壳12连接后,上外壳11底部抵住气泡微细化网组3上端,气泡微细化网组3下端固定在突出挡部121上。
具体的,分流阀芯2的凸部22为圆柱体或圆锥体,分流阀芯2的平部21贯穿开口211至少有一处。
具体的,进气孔10至少有一个,进气孔10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平部21贯穿开口211的数量,进气孔10位于平部21贯穿开口211与上外壳11内侧构成的贯穿通道6的下方,且位于凸部22与上外壳11内侧构成的凹形腔室7外侧窄腔高度之间,进气孔10的孔径小于贯穿通道6的宽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1、工作过程
如图17所示,将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的进水口5以螺牙与外部装置出水端旋紧固定,开启外部装置,开始供水至进水口5,水体经由进水口5流向分流阀芯2平部21贯穿开口211与外壳1内侧构成的贯穿通道6,因贯穿通道6的过流断面截面积小于进水口5的过流断面截面积,此时水体流经贯穿通道6,据流体连续性方程知水体流速加快。进水口5水体经由贯穿通道6加速流出,进入分流阀芯2凸部22与外壳1内侧构成的凹形腔室7外侧窄腔,因水体受分流阀芯2平部21贯穿开口211形状及分流阀芯2凸部22柱体外侧限制,形成一股向下流往凹形腔室7底部宽腔的强力水流,该强力水流会快速流过位于分流阀芯2凸部22高度与凹形腔室7外侧窄腔之间的进气孔10,而进气孔10的角度位置是对准分流阀芯2平部21贯穿开口211与外壳1内侧构成的贯穿通道6,故强力水流的水体会平行快速流过进气孔10的气孔断面,向下流往凹形腔室7底部宽腔。因强力水流平行快速流过进气孔10的气孔断面时,据伯努利方程知其流体流速快,则会在进气孔10的气孔断面处产生低压,令强力水流流过进气孔10的气孔断面时,形成吸附作用,即可将进气孔10外部气体吸入凹形腔室7外侧窄腔与强力水流水体混合,而在凹形腔室7形成气液混合体,向下流往气泡微细化网组3。存在于凹形腔室7的气液混合体,其所含气泡的粒径较大,而在流向气泡微细化网组3的第一层筛网31,第一层筛网31的网线会对气液混合体中的大气泡发生剪切作用,将大气泡剪切成小气泡,形成较小气泡的气液混合体。
另一方面,气液混合体流经第一层筛网31时,气液混合体在进出筛网两侧的压力变化,即:进筛网面,其流速快、流体对气泡外部的压力小;出筛网面,其流速慢、流体对气泡外部的压力大,亦会对流过筛网网孔的某些粒径气泡形成自行破裂崩解的压力分界线,导致流过筛网网孔的气泡自行破裂崩解成小气泡,但第一层筛网31对于气液混合体的大气泡,其剪切作用大于进出筛网的压力变化作用,为什么会说是某些粒径的气泡,因为自行破裂崩解的气泡粒径大小不可控制,而不同粒径的气泡,对于外部压力变化的承受能力也有所不同。而流过第一层筛网31的较小气泡气液混合体,因气泡微细化网组3为分层隔离配置,每层筛网之间都有明显的隔离间距,故在流过第一层筛网31后,其较小气泡气液混合体会因隔离间距的过流断面截面积瞬间变大,其流速也会随之放缓,令某些粒径的较小气泡承受压力又变大,又一次的自行破裂崩解,再向下流往气泡微细化网组3的第二层筛网32。流过第一层筛网31的较小气泡气液混合体,因第二层筛网32的筛网孔宽小于第一层筛网31,所以会再将较小气泡进行第二次剪切,但也由于第二层筛网32的筛网孔宽更小,较小气泡流向第二层筛网32时,进出筛网两侧的压力变化会更大,对于粒径已经变小的较小气泡,才可以提供较小气泡所需要的较高压力变化条件,如此才可令更多的较小气泡自行破裂崩解成更小的气泡。
流过第二层筛网32的更小气泡气液混合体,因气泡微细化网组3为分层隔离配置,每层筛网之间都有明显的隔离间距,故在流过第二层筛网32后,其更小气泡的气液混合体会因隔离间距的过流断面截面积瞬间变大,其流速亦会随之放缓,令某些粒径更小气泡的承受压力又变大,又一次的自行破裂崩解,再向下流往气泡微细化网组3的第三层筛网33。流过第二层筛网32的更小气泡气液混合体,因第三层筛网33的筛网孔宽大于第二层筛网32,虽然有少部分的更小气泡会再结合成粒径较大的气泡,但第三层筛网33的剪切作用,对于再令更小气泡气液混合体的气泡剪切效益已不明显,所以第三层筛网33的作用主要是对于流过第二层筛网32的更小气泡气液混合体,形成一增阻作用,令其在第二层筛网32与第三层筛网33的隔离间距中流速放缓,提供某些粒径的更小气泡还有自行破裂崩解的压力变化条件与空间,并让某些粒径的更小气泡,再因最后一次进出第三层筛网33的压力变化,进行最后一次的自行破裂崩解,最终与水体一起流出出水口8,以提供具有绵密微细气泡效果的微细气泡水。
2、进气孔清洁与更换气泡微细化网组部分
因进气孔10为贯穿外壳1内外侧设计,且进气孔10的气孔断面与分流阀芯2平部21贯穿开口211形状及分流阀芯2凸部22柱体所形成的强力水流的水体直接接触,故可在松开锁紧环4后,取下气泡微细化网组3,以针状物体清洁进气孔10的气孔通道,并同时开启外部装置供水,以强力水流带走进气孔10的堵塞物,完成进气孔10清洁后,再装回气泡微细化网组3。因为气泡微细化网组3为一体化的复合式筛网组合件,可在松开锁紧环4后,轻易取下进行更换,即可完全恢复对气液混合体的气泡微细化效果,以延长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的使用生命周期。另一方面,因气泡微细化网组3的筛网目数配置方式,采用外层筛网孔宽大于中间层筛网孔宽设计,故亦能反向冲洗可脱落的堵塞物,有一定程度改善原有气泡微细化网组3的气泡微细化效果,再重覆使用,亦可有效降低气泡微细化网组3的更换频率。
本发明的优点和保护点:
(1)本发明的外壳内侧与分流阀芯所构成水体向外分流的方式;
(2)本发明的外壳内侧与分流阀芯凸部所构成的凹形腔室,且于凹形腔室外侧窄腔区间设置至少有一个进气孔,并以分流阀芯平部贯穿开口引导水体流向,令分流后的强力水流可直接在气孔断面产生低压,形成对气体的吸附作用,自行吸入气体混入水体,形成气液混合体;
(3)气孔断面与分流后的强力水流直接接触,除了能够提高水体对气体的吸附效率外,亦可有效清洁气孔通道,同时经由强力水流排污;
(4)本发明的气泡微细化网组由三层不同筛网目数,采用分层隔离配置的方式组成,完全发挥筛网对于流体的增阻特性,而有效创造出多重的压力变化,达到气泡微细化的绵密效果;
(5)本发明的一体化气泡微细化网组,除了可以整件更换外,其三层筛网孔宽的对称配置方式,令气泡微细化网组亦可以反向冲洗重覆使用,有效减少气泡微细化网组的更换频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圆形筒身,所述圆形筒身上端为进水口,下端为出水口,所述外壳内侧从进水口至出水口依次设置有分流阀芯、气泡微细化网组和固定机构,所述分流阀芯为圆凸形柱体,所述圆凸形柱体包括平部和凸部,所述平部朝向进水口,所述凸部朝向出水口,所述平部外侧与外壳内侧卡接固定,所述平部设有贯穿开口,所述贯穿开口由凸部外侧开口至平部外侧,或封闭于所述凸部外侧与平部外侧之间,所述贯穿开口与外壳内侧构成贯穿通道,所述凸部与外壳内侧构成凹形腔室,所述贯穿通道位于凹形腔室外侧窄腔上方,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连通外壳内外侧;所述气泡微细化网组固定在固定机构上侧,所述固定机构位于凹形腔室底部宽腔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微细化网组包括第一层筛网、第二层筛网和第三层筛网,所述第一层筛网与第二层筛网、第二层筛网与第三层筛网之间的隔离间距采用等间距或不等间距,所述第一层筛网的目数与第三层筛网的目数相等,所述第一层筛网的目数小于第二层筛网的目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筛网的孔宽尺寸大于第二层筛网的孔宽尺寸,所述第二层筛网的孔宽尺寸小于第三层筛网的孔宽尺寸;所述第一层筛网的有效滤筛面积大于第二层筛网的有效滤筛面积,所述第二层筛网的有效滤筛面积小于第三层筛网的有效滤筛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筛网、第二层筛网与第三层筛网分层隔离空间的过流断面截面积大于凹形腔室底部宽腔的过流断面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为锁紧环,所述锁紧环为中空环状体,所述锁紧环外侧设有螺牙,所述锁紧环螺牙与外壳出水口的螺牙相匹配,所述锁紧环远离第三层筛网的一面设有第一内陷弧形缺口和第二内陷弧形缺口,所述第一内陷弧形缺口和第二内陷弧形缺口呈180度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进水口设置在上外壳上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下外壳下端,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均为圆形筒身,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连接,所述上外壳底部向上外壳顶部延伸处外侧设有缩径区间,所述进气孔位于上外壳底部向上外壳顶部延伸处的缩径区间,所述分流阀芯位于上外壳内侧,所述分流阀芯凸部柱体底部高于上外壳底部,所述气泡微细化网组设置在下外壳内侧,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下外壳内侧,所述气泡微细化网组固定在固定机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为突出挡部,所述突出挡部位于下外壳内侧,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连接后,所述上外壳底部抵住气泡微细化网组上端,所述气泡微细化网组下端固定在突出挡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阀芯的凸部为圆柱体或圆锥体,所述分流阀芯的平部的贯穿开口至少有一处。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至少有一个,所述进气孔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贯穿开口的数量,所述进气孔位于贯穿开口与外壳内侧构成的贯穿通道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凸部与外壳内侧构成的凹形腔室外侧窄腔高度之间,所述进气孔的孔径小于贯穿通道的宽度。
CN201910309241.7A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 Active CN109847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9241.7A CN109847607B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9241.7A CN109847607B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7607A true CN109847607A (zh) 2019-06-07
CN109847607B CN109847607B (zh) 2023-11-07

Family

ID=66889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9241.7A Active CN109847607B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4760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2417A (zh) * 2021-08-16 2021-11-02 中氢云(浙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机
TWI764263B (zh) * 2020-09-04 2022-05-11 顏穩保 微氣泡產生器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1290A (zh) * 2005-02-18 2006-08-23 高栋正 废弃发泡聚苯乙烯塑料凝胶化消泡液复合配方体系及应用
JP2006326565A (ja) * 2005-05-27 2006-12-07 Seize Japan:Kk 微細な泡を含む流動体生成装置
CN101484233A (zh) * 2006-05-05 2009-07-15 泽农技术合伙公司 反向充气浸没式过滤筛、过滤组件和操作方法
CN201495583U (zh) * 2009-08-26 2010-06-02 李笑兰 一种可调节出水角度的水龙头起泡器
CN101909730A (zh) * 2008-01-10 2010-12-08 株式会社盛长 静止型流体混合装置
CN201809819U (zh) * 2010-07-28 2011-04-27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起泡器
CN202224079U (zh) * 2011-08-04 2012-05-23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水混合起泡器
KR20120114734A (ko) * 2011-04-08 2012-10-17 박용갑 사골 곰탕 제조장치
KR101448280B1 (ko) * 2014-06-09 2014-10-13 김택중 수소 또는 산수소의 초미세기포가 혼합된 혼합연료 제조장치
CN206676257U (zh) * 2017-03-02 2017-11-28 淮南市知产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球型锥孔微细气泡产生机构
CN207591642U (zh) * 2017-09-22 2018-07-10 乔登卫浴(江门)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应用该发生器的喷淋装置
CN108285208A (zh) * 2018-03-27 2018-07-1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用水终端
CN108380067A (zh) * 2018-05-10 2018-08-10 乔登卫浴(江门)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结构
CN108607484A (zh) * 2018-05-10 2018-10-02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表面摩擦更新静态混合反应器
CN109351215A (zh) * 2018-11-07 2019-02-19 江门市蓬江区硕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微气泡生成装置
US20190060846A1 (en) * 2017-08-22 2019-02-28 Ching-Yuan Juan Micro-bubble generator
CN209985236U (zh) * 2019-04-17 2020-01-24 高栋正 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1290A (zh) * 2005-02-18 2006-08-23 高栋正 废弃发泡聚苯乙烯塑料凝胶化消泡液复合配方体系及应用
JP2006326565A (ja) * 2005-05-27 2006-12-07 Seize Japan:Kk 微細な泡を含む流動体生成装置
CN101484233A (zh) * 2006-05-05 2009-07-15 泽农技术合伙公司 反向充气浸没式过滤筛、过滤组件和操作方法
CN101909730A (zh) * 2008-01-10 2010-12-08 株式会社盛长 静止型流体混合装置
CN201495583U (zh) * 2009-08-26 2010-06-02 李笑兰 一种可调节出水角度的水龙头起泡器
CN201809819U (zh) * 2010-07-28 2011-04-27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起泡器
KR20120114734A (ko) * 2011-04-08 2012-10-17 박용갑 사골 곰탕 제조장치
CN202224079U (zh) * 2011-08-04 2012-05-23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水混合起泡器
KR101448280B1 (ko) * 2014-06-09 2014-10-13 김택중 수소 또는 산수소의 초미세기포가 혼합된 혼합연료 제조장치
CN206676257U (zh) * 2017-03-02 2017-11-28 淮南市知产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球型锥孔微细气泡产生机构
US20190060846A1 (en) * 2017-08-22 2019-02-28 Ching-Yuan Juan Micro-bubble generator
CN207591642U (zh) * 2017-09-22 2018-07-10 乔登卫浴(江门)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应用该发生器的喷淋装置
CN108285208A (zh) * 2018-03-27 2018-07-17 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微纳米气泡水发生装置及用水终端
CN108380067A (zh) * 2018-05-10 2018-08-10 乔登卫浴(江门)有限公司 一种微纳米气泡结构
CN108607484A (zh) * 2018-05-10 2018-10-02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新型表面摩擦更新静态混合反应器
CN109351215A (zh) * 2018-11-07 2019-02-19 江门市蓬江区硕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微气泡生成装置
CN209985236U (zh) * 2019-04-17 2020-01-24 高栋正 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谢波;翁葵平;侯建平;古梅;: "聚变堆液态包层提氚鼓泡器的概念设计",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no. 01, pages 35 - 4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64263B (zh) * 2020-09-04 2022-05-11 顏穩保 微氣泡產生器
CN113582417A (zh) * 2021-08-16 2021-11-02 中氢云(浙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7607B (zh) 2023-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7007C (zh) 微细气泡含有液生成方法和装置以及装入该装置的微细气泡发生器
CN109847607A (zh) 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
JP2019025451A (ja) 微細気泡水生成器
JP2018008193A (ja) 蛇口用マイクロバブル生成器及びマイクロバブル生成器を内蔵した蛇口
CN106284572A (zh) 一种泡沫发生装置
CN207970706U (zh) 微气泡发生器和具有其的微气泡发生装置、家用电器
KR200449102Y1 (ko) 마이크로 버블 노즐
CN209985236U (zh) 一种无动力气泡微细化装置
CN201779327U (zh) 一种饮用和洗涤两用菜盆龙头
CN101900215B (zh) 一种饮用和洗涤两用菜盆龙头
CN211329879U (zh) 一种两功能出水组件及具有该出水组件的花洒
KR101512318B1 (ko) 샤워기
CN203411400U (zh) 一种圆形防堵曝气器
CN201880616U (zh) 海绵擦洗花洒
CN210932675U (zh) 一种纳米超氧离子水疗机
CN211946654U (zh) 一种带清洗发泡的龙头型净水器
CN212942329U (zh) 一种气液溶合装置
CN201683801U (zh) 一种双盘高效混气节水淋浴装置
CN208678843U (zh) 一种高浓度臭氧水的制造设备
CN209242727U (zh) 密排小孔旋流喷嘴分离器
CN206082883U (zh) 一种新型花洒喷头
EP0502890B1 (en) A mouthpiece for a water tapping point
CN211037157U (zh) 可持续产生微纳米气泡水的发生装置及包含其的清洁设备
CN219024653U (zh) 一种一体化嵌入式微纳米气泡水莲蓬头
CN215842530U (zh) 一种起泡器、水路系统及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