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7537A -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7537A
CN109847537A CN201811583984.5A CN201811583984A CN109847537A CN 109847537 A CN109847537 A CN 109847537A CN 201811583984 A CN201811583984 A CN 201811583984A CN 109847537 A CN109847537 A CN 109847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room
emission
gas treatment
contro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39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建峰
张胜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MING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MING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MING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MINGSH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839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475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47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75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在废气通过水喷淋处理之后进入下一道处理室的连接处,设置一个防火阀,当设置在处理室内部与防火阀连接的感应装置感应到处理时温度到达70℃时,就关闭防火阀,防止处理时起火引起前端送气管道和工厂内部的起火。避免引起更大的损失。另外在处理室顶部设置有自动喷淋装置,当处理室温度高于60℃时,喷淋装置触发,开始向处理室喷水,降低处理室的温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去除油雾以及异味,确保排出的空气中不含油雾和异味,从而避免污染大气环境和威胁人体健康;并且具备良好的防火处理装置,避免火灾产生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火灾的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性喷涂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例如乙酸乙酯、二甲苯、乙苯、甲苯等,且气体在处理过程中跟活性炭产生摩擦,使气体温度很高,而且气体可燃,现有处理过程中没有较好的降温装置,当处理室温度过高时,没有及时调节,造成外围设备的受损,甚至造成设备燃烧引发火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气处理设备降温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
水洗室,所述水洗室内设有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百叶窗;
防火管,连接所述水洗室和废气处理室,所述防火管内设有防火阀;
废气处理室,内部设有用于吸收废气中粉尘的过滤棉,所述废气处理室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活性炭吸附室,与所述废气处理室连通,内部具有若干排活性炭;
排废水道,设置在所述水洗室、废气处理室、活性炭吸附室的下方,与所述水洗室、废气处理室、活性炭吸附室均连通;
水油分离装置,能够将水和油液分离,所述水油分离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排废水道,输出端连接用于储存分离后的油液的油液仓和用于储存水的蓄水池;
燃烧室,输入端连接所述油液仓,输出端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室;
排风室,内部具有排风机,输入端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室连接,输出端与排气管连接;
排气管;
喷淋装置,安装于所述水洗室、废气处理室、活性炭吸附室顶部,所述喷淋装置的供水端连接所述蓄水池和/或自来水;
所述防火阀和所述喷淋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温度开启或关闭。
优选地,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百叶窗设有相互对称的两扇。
优选地,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百叶窗与水平面成45°。
优选地,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室共有依次连接的3间。
优选地,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过滤棉和所述活性炭均为可拆卸的。
优选地,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活性炭安装于若干排抽屉内。
优选地,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大于70度,则所述防火阀关闭。
优选地,本发明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大于60度,则所述废气处理室内的喷淋装置开始喷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去除油雾以及异味,确保排出的空气中不含油雾和异味,从而避免污染大气环境和威胁人体健康;并且具备良好的防火处理装置,避免火灾产生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废气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1 水洗室
2 防火管
3 废气处理室
4 活性炭吸附室
5 排废水道
6 水油分离装置
7 燃烧室
8 排风室
9 排气管
10 喷淋装置
11 百叶窗
21 防火阀
31 过滤棉
61 油液仓
62 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水洗室1,所述水洗室1内设有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百叶窗11;
防火管2,连接所述水洗室1和废气处理室3,所述防火管2内设有防火阀21;
废气处理室3,内部设有用于吸收废气中粉尘的过滤棉31,所述废气处理室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活性炭吸附室4,与所述废气处理室3连通,内部具有若干排活性炭;
排废水道5,设置在所述水洗室1、废气处理室3、活性炭吸附室4的下方,与所述水洗室1、废气处理室3、活性炭吸附室4均连通;
水油分离装置6,能够将水和油液分离,所述水油分离装置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排废水道5,输出端连接用于储存分离后的油液的油液仓61和用于储存水的蓄水池62;
燃烧室7,输入端连接所述油液仓61,输出端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室4;(燃烧室7的输出端连接在活性炭吸附室4的侧面或顶面,图中燃烧室7位置仅为示意,并不代表燃烧室7在活性炭吸附室4下方)
排风室8,内部具有排风机,输入端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室4连接,输出端与排气管9连接;
排气管9;
喷淋装置10,安装于所述水洗室1、废气处理室3、活性炭吸附室4顶部,所述喷淋装置10的供水端连接所述蓄水池62和/或自来水;
所述防火阀21和所述喷淋装置10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温度开启或关闭。
本实施例的废气处理装置运作模式为:如图1所示,厂区废气首先通入水洗室1内,经过百叶窗11均分,喷淋装置10喷水进行冷却和吸附,使废气大幅降温,同时使废气中的部分成分液化混与水中;之后,废气通过防火管2,继续经过废气处理室3,经过过滤棉31的吸附,废气处理室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一旦温度超过设定的额定温度,喷淋装置10开启喷淋降温,防止起火,万一喷淋装置10降温不足,室内温度继续升高达到另一设定温度,则防火阀21关闭,封闭防火管2,防止处理时起火引起前端送气管道和工厂内部的起火。排废水道5内为喷淋用水和废气液化后的油液混合液,经过水油分离装置6处理后一部分油液通入燃烧室7燃烧分解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室4吸附,另一部分水储存在蓄水池62内,这部分水可以用于供喷淋装置10充分利用;最后,排风室8从活性炭吸附室4内抽走处理完成的废气从排气管9中排出。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百叶窗11设有相互对称的两扇。使废气与喷淋的水的混合更加均匀。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百叶窗11与水平面成45°。使废气与喷淋的水的混合更加均匀。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室3共有依次连接的3间。多次处理,效果更好。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过滤棉31和所述活性炭均为可拆卸的。方便更换。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活性炭安装于若干排抽屉内。方便更换。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水洗室1内设有的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大于70度,则所述水洗室1内的喷淋装置10开始喷淋。温度大于70度时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急剧增大。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室3内设有的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大于60度,则所述废气处理室3内的喷淋装置10开始喷淋。温度大于60度后降温困难。
以上述依据本申请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申请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申请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洗室(1),所述水洗室(1)内设有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百叶窗(11);
防火管(2),连接所述水洗室(1)和废气处理室(3),所述防火管(2)内设有防火阀(21);
废气处理室(3),内部设有用于吸收废气中粉尘的过滤棉(31),所述废气处理室(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活性炭吸附室(4),与所述废气处理室(3)连通,内部具有若干排活性炭;
排废水道(5),设置在所述水洗室(1)、废气处理室(3)、活性炭吸附室(4)的下方,与所述水洗室(1)、废气处理室(3)、活性炭吸附室(4)均连通;
水油分离装置(6),能够将水和油液分离,所述水油分离装置(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排废水道(5),输出端连接用于储存分离后的油液的油液仓(61)和用于储存水的蓄水池(62);
燃烧室(7),输入端连接所述油液仓(61),输出端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室(4);
排风室(8),内部具有排风机,输入端与所述活性炭吸附室(4)连接,输出端与排气管(9)连接;
排气管(9);
喷淋装置(10),安装于所述水洗室(1)、废气处理室(3)、活性炭吸附室(4)顶部,所述喷淋装置(10)的供水端连接所述蓄水池(62)和/或自来水;
所述防火阀(21)和所述喷淋装置(10)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温度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11)设有相互对称的两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11)与水平面成4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室(3)共有依次连接的3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棉(31)和所述活性炭均为可拆卸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安装于若干排抽屉内。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大于70度,则所述防火阀(21)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大于60度,则所述废气处理室(3)内的喷淋装置(10)开始喷淋。
CN201811583984.5A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Pending CN1098475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3984.5A CN109847537A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3984.5A CN109847537A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7537A true CN109847537A (zh) 2019-06-07

Family

ID=66891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3984.5A Pending CN109847537A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4753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8621A (zh) * 2019-12-06 2020-03-24 东莞励国照明有限公司 油化空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CN114993030A (zh) * 2022-07-05 2022-09-02 北京中兴洁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管束干燥机废汽异味的系统及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7393A1 (de) * 1996-07-06 1998-01-08 Erwin Dr Oser Verfahren zur kombinierten Abluftreinigung und Energieerzeugung an Behandlungsanlagen für bahn- und tafelförmige Materialien unter Einsatz von organischen Lösemitteln durch Verbrennen der Lösemittelemissionen im Motor eines BHKW-Moduls
CN102229459B (zh) * 2011-04-14 2013-01-02 沈福昌 一种储油罐罐底油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CN104474891A (zh) * 2014-12-04 2015-04-01 北京科太亚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06229126U (zh) * 2016-10-18 2017-06-09 浙江晟东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定型机尾气处理装置
CN108159833A (zh) * 2018-01-15 2018-06-15 东莞市良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27393A1 (de) * 1996-07-06 1998-01-08 Erwin Dr Oser Verfahren zur kombinierten Abluftreinigung und Energieerzeugung an Behandlungsanlagen für bahn- und tafelförmige Materialien unter Einsatz von organischen Lösemitteln durch Verbrennen der Lösemittelemissionen im Motor eines BHKW-Moduls
CN102229459B (zh) * 2011-04-14 2013-01-02 沈福昌 一种储油罐罐底油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CN104474891A (zh) * 2014-12-04 2015-04-01 北京科太亚洲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06229126U (zh) * 2016-10-18 2017-06-09 浙江晟东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定型机尾气处理装置
CN108159833A (zh) * 2018-01-15 2018-06-15 东莞市良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井上宇市著,范存养等: "《空气调节手册》", 30 September 198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王琼等: "《全国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统编教材 环境工程实验 第2版》", 31 March 2018,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8621A (zh) * 2019-12-06 2020-03-24 东莞励国照明有限公司 油化空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CN110898621B (zh) * 2019-12-06 2022-05-17 东莞励国照明有限公司 油化空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CN114993030A (zh) * 2022-07-05 2022-09-02 北京中兴洁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管束干燥机废汽异味的系统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7537A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104832965A (zh) 一种吸油烟机系统
US20200340679A1 (en) Ozone injection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of for injecting ozone into a kitchen exhaust system
CN104165364B (zh) 一种环保节能的垃圾焚烧处理装置
CN107726337B (zh) 一种垃圾处理炉的烟气处理系统
CN108072036A (zh) 一种垃圾燃烧设备
CN112169457A (zh) 一种带有风管防爆功能的喷淋灭火式滤芯除尘装置
KR101586379B1 (ko) 인덕션 수·유증기 포집이 가능한 배출장치
CN211503132U (zh) 一种带有温度控制装置的实验室新风装置
CN108061304A (zh) 一种催化燃烧用的废气净化装置
CN109210547B (zh) 热空气自回收焚烧炉设备
CN110237700A (zh) 一种家具加工漆房废气处理装置
CN108889082A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112378016B (zh) 一种车间智能化送风系统
JP2010071551A (ja) 喫煙コーナー用空気清浄化スタンド
CN209696600U (zh) 一种处理焚烧炉烟气中二噁英气体的装置
CN208901408U (zh) 一种环保型化工废液焚烧设备
CN208920074U (zh) 热空气自回收焚烧炉设备
CN108224522A (zh) 一种厨房用高效吸油烟机
KR101642369B1 (ko) 주방용 후드의 미세 기름 및 냄새 제거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07622036U (zh) 一种垃圾处理炉的烟气处理系统
CN203354900U (zh) 一种无烟艾灸器
CN106642183A (zh) 一种锅炉烟气处理装置
CN208260478U (zh) 火化机专用全干法尾气处理系统
CN108488805A (zh) 一种封闭式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