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6482A - 头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头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6482A
CN109846482A CN201910168382.1A CN201910168382A CN109846482A CN 109846482 A CN109846482 A CN 109846482A CN 201910168382 A CN201910168382 A CN 201910168382A CN 109846482 A CN109846482 A CN 109846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head
fixing device
head fixing
air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83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洪卫
连建宇
张春光
李杰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Rigat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Rigat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Rigat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Rigato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46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64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头部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托板、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其中,托板用于与床体相连接;第一连接体设置于托板,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可拆卸地扣合连接且扣合后形成用于容置头部的腔体。本发明中,通过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扣合后形成的腔体来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固定,有效地避免了使用者头部的移动和晃动,便于对使用者头部的控制,当应用于磁共振成像中,使用者头部的固定能够保证产生的图像清晰,提高了图像的质量,避免头部移动造成的伪影。

Description

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床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头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磁共振中,对于不配合的患者一般通过简单的填充编织物等方式将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对于特殊场景应用的磁共振,尤其是急诊、重症等情况,患者可能会因为脑后部受伤或者没有自主意识等状况,不配合扫描,甚至在扫描过程中进行移动。然而,头部的任何移动都会造成磁共振图像在相位编码方向上严重的伪影,从而影响图像的质量。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头部固定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患者头部扫描时移动影响图像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头部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托板、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其中,托板用于与床体相连接;第一连接体设置于托板,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可拆卸地扣合连接且扣合后形成用于容置头部的腔体。
进一步地,上述头部固定装置中,第一连接体的端面设置有卡扣,第二连接体的端面开设有卡槽,卡扣与卡槽相卡接以使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相扣合。
进一步地,上述头部固定装置中,第一连接体在对应于头部的后脑处设置有开口;和/或,第二连接体设置有镂空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头部固定装置还包括:可充放气的第一气垫,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连接体且对应于第一连接体的中间部位;第一气垫为完整的气垫或者第一气垫设置有镂空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头部固定装置还包括:夹紧机构,设置于第一连接体,用于对头部进行夹紧。
进一步地,上述头部固定装置中,夹紧机构包括:两个夹紧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均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连接体的内壁,用于对头部进行夹紧。
进一步地,上述头部固定装置中,每个夹紧件均为可充放气的第二气垫。
进一步地,上述头部固定装置中,第一连接体与托板可转动地连接,以使第一连接体可在预设范围内转动。
进一步地,上述头部固定装置中,第一连接体至少设置有一条滑轨,托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具有预设长度的滑道,各滑轨一一对应且可滑动地置于各滑道内。
进一步地,上述头部固定装置中,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均设置有线圈。
本发明中,通过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扣合后形成的腔体来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固定,有效地避免了使用者头部的移动和晃动,便于对使用者头部的控制,当应用于磁共振成像中,使用者头部的固定能够保证产生的图像清晰,提高了图像的质量,避免头部移动造成的伪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头部扫描时移动影响图像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部固定装置处于倾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部固定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部固定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部固定装置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头部固定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托板1、第一连接体2和第二连接体3。其中,托板1用于与床体4相连接,其中,托板1与床体4之间的连接可以为固定连接,如焊接连接等,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如螺栓连接等,还可以是,托板1与床体4还可以为一体成型,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第一连接体2设置于托板1,第一连接体2与第二连接体3可拆卸地扣合连接,并且,第一连接体2与第二连接体3扣合后形成一腔体,该腔体用于容置使用者的头部10。具体地,托板1的上表面设置第一连接体2,第一连接体2与第二连接体3之间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第一连接体2的端面设置有卡扣11,第二连接体3的端面开设有卡槽(图中未示出),卡扣11与卡槽相卡接以使第一连接体2与第二连接体3相扣合,具体地,第一连接体2的厚度端面与第二连接体3的厚度端面相扣合,则卡扣11设置于第一连接体2的厚度端面,卡槽开设于第二连接体3的厚度端面。当然,第一连接体2与第二连接体3之间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也可以为其他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时,第一连接体2和第二连接体3均可以呈弧形,则腔体呈圆形或者椭圆形。当然,第一连接体2和第二连接体3均可以为截面呈长方形状的槽体,则腔体的截面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本实施例对于第一连接体2和第二连接体3的形状不作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时,第一连接体2和第二连接体3均可以为金属件或者碳纤维件。
具体实施时,头部固定装置可以应用于普通床体,也可以应用于所需要对使用者头部10进行固定的床体,例如:磁共振成像,本实施例对于头部固定装置的应用环境不作任何限制。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连接体2与第二连接体3扣合后形成的腔体来对使用者的头部10进行固定,有效地避免了使用者头部10的移动和晃动,便于对使用者头部10的控制,当应用于磁共振成像中,使用者头部10的固定能够保证产生的图像清晰,提高了图像的质量,避免头部10移动造成的伪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患者头部扫描时移动影响图像质量的问题。
参见图2和图3,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2在对应于使用者头部10的后脑处设置有开口21,具体地,第一连接体2在对应于中间部位呈镂空状态。这样,能够更好地适用于使用者头部的状态,使得使用者更为舒适,尤其适用于使用者头部10后脑受伤不易仰卧接触第一连接体2的情况,开口21的设置能够使得头部10的后脑处悬空,防止对头部10的后脑进行挤压。
第二连接体3设置有镂空结构,具体地,第二连接体3开设有多个开口使其形成镂空状态。第二连接体3对应于使用者头部10的脸部处,则第二连接体3呈镂空状态能够保证使用者的脸部暴露出来,使得使用者更为舒适。
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2在对应于头部10的后脑处设置有开口21;和/或,第二连接体3设置有镂空结构。也就是说,可以仅仅是,第一连接体2在对应于头部10的后脑处设置有开口21;也可以仅仅是,第二连接体3设置有镂空结构;还可以是,第一连接体2在对应于头部10的后脑处设置有开口21,并且,第二连接体3设置有镂空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参见图3,上述实施例中,头部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气垫5。其中,第一气垫5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连接体2,并且,第一气垫5对应于第一连接体2的中间部位。具体地,第一气垫5与第一连接体2的内壁可拆卸地连接,该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连接,即通过魔术贴9将第一气垫5粘接于第一连接体2的内壁,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第一气垫5对应于使用者头部10的后脑处,避免头部10直接置于第一连接体2而使使用者不舒服。
第一气垫5为可充放气的气垫,具体地,第一气垫5开设有气体出口,该气体出口用于向第一气垫5内充气或者放气。
具体实施时,第一气垫5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气垫5内的压力,进而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向第一气垫5内充气或者放气。
第一气垫5可以为完整的气垫,或者,第一气垫5设置有镂空结构,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气垫5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开口,使得第一气垫5的中间部位呈镂空状态。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来更换成完整的第一气垫5或者有镂空结构的第一气垫5,以使使用者的头部10更为舒适。当头部固定装置应用于磁共振成像时,若患者头部10受伤,可以更换为有镂空结构的第一气垫5,避免受伤处直接接触第一连接体2,使得使用者的头部10更为舒适。若患者头部10没有受伤,可以更换为完整的第一气垫5。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垫5的设置能够使得使用者的头部10更为舒适,避免使用者的头部10直接接触第一连接体2而不舒服,并且,第一气垫5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连接体2,则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选择使用或不使用第一气垫5,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参见图3,上述实施例中,头部固定装置还可以包括:夹紧机构。其中,夹紧机构设置于第一连接体2,夹紧机构用于对使用者的头部10进行夹紧,以使使用者的头部10保持不动,避免使用者头部10的移动或者晃动等。
夹紧机构可以包括:两个夹紧件6。其中,两个夹紧件6均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连接体2的内壁,并且,两个夹紧件6相对于第一连接体2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两个夹紧件6共同作用用于对使用者的头部10进行夹紧。具体地,两个夹紧件6设置于第一连接体2的两侧,两个夹紧件6分别对应于使用者头部10的左右两侧,从使用者头部10的两侧来对头部10进行夹紧。
具体实施时,第一气垫5设置于第一连接体2的中间部位,两个夹紧件6设置于第一连接体2的左右两侧,即两个夹紧件6分别置于第一气垫5位置处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每个夹紧件6均为可充放气的第二气垫,具体地,每个第二气垫均开设有气体出口,该气体出口用于向第二气垫内充气或者放气。通过两个第二气垫对使用者的头部10进行夹紧,在避免头部10移动和晃动的同时还能够使得使用者更为舒适。
更为优选的,每个第二气垫均是粘接于第一连接体2的内壁,更为具体地,每个第二气垫均是通过魔术贴粘接于第一连接体2的内壁。
使用时,两个第二气垫内均充有气体,对头部10的两侧进行夹紧从而夹紧头部10。当无需对头部10进行夹紧时,可以将第二气垫内的气体放掉,使得使用者更为舒适,还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具体实施时,每个第二气垫内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气垫内的压力,进而根据检测到的压力向第二气垫内充气或者放气。在充气当达到一定压力时,停止加压,防止对使用者的头部10进行伤害,尤其是头部10受伤的患者,避免造成第二次损伤。
具体实施时,为了保证两个第一气垫5对使用者头部10进行夹紧,则两个第二气垫的尺寸较大,两个第二气垫部分置于第一连接体2处且与第一连接体2相粘接,部分置于扣合后的第二连接体3处,但是两个第二气垫与第二连接体3并未连接仅仅接触即可。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夹紧机构的设置能够有效地保证使用者头部10的固定,避免头部10的移动,并且,夹紧机构通过两个夹紧件6从头部10的两侧对头部10进行夹紧,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参见图3至图5,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2与托板1可转动地连接,以使第一连接体2可在预设范围内转动。具体地,第一连接体2的外壁与托板1可转动地连接,并且,对第一连接体2相对于托板1转动的范围进行限定,使得第一连接体2的转动范围正负60°。这样,通过第一连接体2相对于托板1的转动,带动第二连接体3一起转动,从而实现了使用者头部10的偏转,保证了使用者头部10能够稳定地置于腔体内。尤其是当第一连接体2设置有第一气垫5和两个夹紧件6时,头部10偏转的同时第一气垫5仍能托住头部10,两个夹紧件6仍能保持对头部10进行夹紧,避免了仅仅头部10偏转而第一连接体2不转动导致的第一气垫5无法托住头部10,两个夹紧件6错位而无法夹紧头部10,进而造成使用者头部10的损伤。
第一连接体2与托板1可转动连接的方式有很多种,本实施例中仅仅介绍了其中一种,但并不限于此,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第一连接体2的外壁至少设置有一条滑轨7,托板1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滑道8,各滑轨7一一对应且可滑动地置于各滑道8内,则每条滑轨7在对应滑道8内的滑动转化为第一连接体2相对于托板1的转动。具体地,第一连接体2的外壁可以仅仅设置一条滑轨7,对应的,托板1上的滑道8也为一个,滑轨7可滑动地置于滑道8内。其中,为了保证第一连接体2与托板1之间稳定地转动,一条滑轨7应对应于第一连接体2的中间部位,托板1上的滑到8的位置与滑轨7的位置相对应。滑轨7也可以为两条、三条或者多条,滑道8设置的数量与滑轨7的数量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滑轨7为两条,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体2外壁的顶部和底部处。相对应的,滑道8也为两个,两个滑道8的位置与两条滑轨7的位置一一对应。
每个滑道8均具有预设长度,以使得第一连接体2在预设范围内转动。
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体2与第二连接体3均设置有线圈,这样,便于对使用者的头部10进行相应的电学操作,例如,当头部固定装置应用于磁共振成像时,线圈可以为射频脉冲的激发线圈和/或磁共振信号的接收线圈,此设置能够对使用者的头部10进行扫描以形成图像。
综上,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连接体2与第二连接体3扣合后形成的腔体来对使用者的头部10进行固定,有效地避免了使用者头部10的移动和晃动,便于对使用者头部10的控制,当应用于磁共振成像中,使用者头部10的固定能够保证产生的图像清晰,提高了图像的质量,避免头部10移动造成的伪影。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板(1)、第一连接体(2)和第二连接体(3);其中,
所述托板(1)用于与床体(4)相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体(2)设置于所述托板(1),所述第一连接体(2)与所述第二连接体(3)可拆卸地扣合连接且扣合后形成用于容置头部(10)的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2)的端面设置有卡扣(11),所述第二连接体(3)的端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扣(11)与所述卡槽相卡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体(2)与所述第二连接体(3)相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体(2)在对应于所述头部的后脑处设置有开口(21);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体(3)设置有镂空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可充放气的第一气垫(5),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2)且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体(2)的中间部位;
所述第一气垫(5)为完整的气垫或者所述第一气垫(5)设置有镂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夹紧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体(2),用于对头部(10)进行夹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
两个夹紧件(6),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体(2)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2)的内壁,用于对头部(10)进行夹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夹紧件(6)均为可充放气的第二气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2)与所述托板(1)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体(2)可在预设范围内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2)至少设置有一条滑轨(7),所述托板(1)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具有预设长度的滑道(8),各所述滑轨(7)一一对应且可滑动地置于各所述滑道(8)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体(2)与所述第二连接体(3)均设置有线圈。
CN201910168382.1A 2019-01-31 2019-03-06 头部固定装置 Pending CN1098464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7593 2019-01-31
CN2019100975930 2019-01-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6482A true CN109846482A (zh) 2019-06-07

Family

ID=66899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8382.1A Pending CN109846482A (zh) 2019-01-31 2019-03-06 头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4648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5991A (zh) * 2020-11-02 2021-02-09 上海交通大学 磁共振弹性成像激发装置与磁共振弹性成像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61972A1 (en) * 2005-09-20 2007-03-22 Brown Micah B Device to facilitate controlled rot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US7489133B1 (en) * 2007-02-28 2009-02-10 Midwest Composite Technologies, Inc. Tray for positioning an object within an imaging coil
CN206586961U (zh) * 2016-12-21 2017-10-27 昆明市中医医院 具有可调型头部固定装置的ct扫描床
CN206822626U (zh) * 2016-12-09 2018-01-02 张洁 核磁共振头部检查用的充气固定装置
CN206880689U (zh) * 2017-01-13 2018-01-16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头部固定组件及头部固定装置
CN108095723A (zh) * 2018-02-05 2018-06-01 安徽大中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神经介入术用头部定位装置
CN210044001U (zh) * 2019-01-31 2020-02-11 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头部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61972A1 (en) * 2005-09-20 2007-03-22 Brown Micah B Device to facilitate controlled rot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US7489133B1 (en) * 2007-02-28 2009-02-10 Midwest Composite Technologies, Inc. Tray for positioning an object within an imaging coil
CN206822626U (zh) * 2016-12-09 2018-01-02 张洁 核磁共振头部检查用的充气固定装置
CN206586961U (zh) * 2016-12-21 2017-10-27 昆明市中医医院 具有可调型头部固定装置的ct扫描床
CN206880689U (zh) * 2017-01-13 2018-01-16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头部固定组件及头部固定装置
CN108095723A (zh) * 2018-02-05 2018-06-01 安徽大中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神经介入术用头部定位装置
CN210044001U (zh) * 2019-01-31 2020-02-11 佛山瑞加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头部固定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5991A (zh) * 2020-11-02 2021-02-09 上海交通大学 磁共振弹性成像激发装置与磁共振弹性成像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82878B2 (en) Restrai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imaging procedures
EP1908403A1 (en) Posture changing device of medical image diagnosing device
US20110035882A1 (en) Medical head restraint and medical bed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9846482A (zh) 头部固定装置
JP3497953B2 (ja) Mri用ボディープローブ及びmri装置
US7082631B2 (en) Imaging table protective cover
CN210044001U (zh) 头部固定装置
CN211213149U (zh)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头部辅助承托装置
CN210330594U (zh) 一种ct检查头部固定装置
CN114397611A (zh) 一种磁共振用线圈支撑装置及磁共振设备
CN210170049U (zh) 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
CN110840478A (zh) 用于pet检查的头部固定装置
JPS63260543A (ja) 核磁気共鳴画像診断装置の頭部プロ−ブ
CN213588582U (zh) 动物诊疗与检测固定装置
JP2000279460A (ja) 被検体固定装置
CN219000332U (zh) 一种医学检查用头部辅助固定结构
CN219374648U (zh) 一种核磁共振仪的头部固定装置
CN218552632U (zh) 一种用于术中上肢固定的可拆卸手术床板
CN219048487U (zh) 气囊式核磁共振头部约束装置
CN211985462U (zh) 一种ct检查头部固定盖
JP4208354B2 (ja) 頭部用マット
CN211213572U (zh) 头颈部固定装置
CN216535281U (zh) 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
CN216754878U (zh) 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设备的快速扫描定位装置
CN213606446U (zh) 一种胸部ct扫描辅助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