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5281U - 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5281U
CN216535281U CN202122704838.7U CN202122704838U CN216535281U CN 216535281 U CN216535281 U CN 216535281U CN 202122704838 U CN202122704838 U CN 202122704838U CN 216535281 U CN216535281 U CN 216535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ide wall
prone position
chin
magnetic reso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48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伏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ted Imag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novative Medical Equipment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ted Imag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novative Medical Equip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ted Imag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novative Medical Equipment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ted Imag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novative Medical Equipment
Priority to CN2021227048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5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5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5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属于医疗影像技术领域。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上开设有至少贯穿所述支撑垫一端端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贯穿端形成有用于支撑下颚的第一支撑面以及用于支撑下颚两侧脸颊的第二支撑面。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能够在磁共振等影像设备在扫描中对患者在俯卧位时进行头部支撑的同时最大限度露出面部器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同时实现俯卧位磁共振等影像扫描设备对患者的头部支撑和对面部器官扫描得到清晰图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影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影响扫描在俯卧时的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
背景技术
临床上常常利用影像扫描设备对患者的待成像部位进行扫描,通过得到患者待成像部位的图像可辅助医生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以磁共振设备为例,在磁共振设备进行扫描时,需要不同的体位来满足不同的扫描需求。其中,在扫描头部时一般为仰卧,而在俯卧时,如果让患者直接趴在磁共振设备的床板上,由于患者面部器官的原因,头部很难找到支撑位置,不能满足较长时间的扫描过程;并且对于需要将患者面部大部分外漏以方便对面部器官进行扫描的情况,上述姿势会使得面部器官被床板遮挡或粘在枕头上,导致扫描困难、进而导致无法呈现清晰的影像而影响诊断结果。
目前,并没有能够解决上述磁共振等影像设备在俯卧位时对患者面部器官扫描困难的技术方案,相类似的情况,比如用于乳腺扫描时使用的类似面部支撑的垫子、或者是用于手术用的俯卧位头枕等都是一种U型垫子,在使用时将整个面部埋入U型垫子的中部空间中;再比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620321445.4公开的一种磁共振俯卧位检查体部固定装置,是一种专门针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设计的固定装置,目的是确保幽闭恐惧症患者磁共振检查的顺利进行,该固定装置由底板、绑带、U型头枕和供热装置组成,其用于承托头部的依然是U型头枕,该固定装置与上述U型垫子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在使用时将整个面部埋入U型垫子中,而这些装置虽然起到了支撑头部的作用,但面部器官均不能露出,导致无法实现扫描面部器官的目的,因此,上述装置也不适用于影像扫描设备在俯卧位时对面部器官的扫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该支撑装置能够在磁共振等影像扫描中对患者在俯卧位时进行头部支撑的同时露出面部器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患者的面部器官不能进行俯卧位扫描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所述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用于磁共振扫描,包括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上开设有至少贯穿所述支撑垫一端端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贯穿端形成有用于支撑下颚的第一支撑面以及用于支撑下颚两侧脸颊的第二支撑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形成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三侧壁构成所述第二支撑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的距离由所述凹槽的槽口侧至其槽底侧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为与下颚形状适配的弧形面,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为曲面,所述曲面为向所述凹槽内凸出的外凸曲面,且所述外凸曲面与所述弧形面平滑过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第三侧壁均贯穿于所述支撑垫的两端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垫的贯穿端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弧形接触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垫包括外形一致的外层保护部件和内层支撑部件,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外层保护部件上表面,所述外层保护部件具有容纳腔,所述内层支撑部件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内层支撑部件用于磁共振扫描在俯卧位时对下颚的支撑和重复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层支撑部件为柔性材料填充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层支撑部件为内部填充有气体的充气袋,所述充气袋上连接有为其充气的充气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层保护部件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内层支撑部件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连通所述容纳腔。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磁共振扫描系统,包括了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包括支撑垫,使用时将支撑垫放置在磁共振等影像扫描设备上,当患者以俯卧位姿势趴在设备上后,将支撑垫移至患者的下颚处,此时,患者可将下颚放置在支撑垫上,通过支撑垫能够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很好地支撑;同时,由于该支撑垫是将下颚放置在支撑垫的凹槽中,因此,患者的面部器官可最大限度地露出,实现了磁共振等影像扫描设备对面部器官扫描的要求,以获得清晰的影像,进而有助于医生对病痛的诊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颚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下颚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颚支撑装置在使用时的状态图。
图中所示:
100-支撑垫,110-凹槽,111-第一侧壁,112-第二侧壁,113-平第三侧壁,120-弧形接触面,130-外层保护部件,140-内层支撑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影像扫描设备在俯卧位对患者的头部支撑的同时进行面部器官扫描比较困难这一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该支撑装置设置在患者的下颚处,在支撑患者头部的同时能够将患者的面部器官露出,以便影像扫描设备对患者的面部器官进行扫描,减少伪影,从而得到患者面部器官待成像部位的清晰图像,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成像图像对患者进行诊断。下面以将本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用于磁共振扫描为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
请参阅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磁共振扫描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垫100,该支撑垫100上开设有至少贯穿支撑垫100一端端面的凹槽 110,并且凹槽110上形成有用于支撑下颚的第一支撑面以及用于支撑下颚两侧脸颊的第二支撑面。在使用时,将患者的下颚放置在支撑垫100贯穿端上的凹槽110处,则第一支撑面可将下颚支撑,第二支撑面可将下颚两侧的脸颊支撑,能够在支撑头部的同时露出面部器官,以便于磁共振设备进行扫描。
在一实施例中,凹槽1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 和第三侧壁113,其中的第二侧壁112形成支撑垫100的第一支撑面,第一侧壁111以及第三侧壁113构成了支撑垫100的第二支撑面,第一支撑面用于支撑下颚,是头部承重的主要部分;第二支撑面用于固定两侧的脸颊,防止其左右摆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使用中,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的面积是可以调节的,比如增加第一支撑面的弧形面积能够增加整个头部的支撑面积,以避免下颚单独支撑整个头部而导致受力过大、舒适性差。
优选的,第二侧壁112位于凹槽110的最低处,第一侧壁111以及第三侧壁113位于第二侧壁112的两侧,第一侧壁111与所述第三侧壁113 之间的距离由凹槽110的槽口侧向其槽底侧逐渐减小,这种逐渐减小的设置正好匹配人体下颚的变化,符合人体工程学,以提供更舒适的支撑力度。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侧壁112为与下颚形状适配的弧形面,第一侧壁111和第三侧壁113均为曲面,该曲面为向凹槽110内凸出的外凸曲面,且外凸曲面与弧形面平滑过渡连接,如此设置,可增加下颚放置在凹槽110上的舒适度,而且第一侧壁111和第三侧壁113能够最大程度的贴合患者脸部,方便进行磁共振扫描。可选的,第一侧壁111由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组成,第三侧壁113由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组成,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组成拱形,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也组成拱形,如此在第一侧壁111 和第三侧壁113夹持下颚两侧时,在完成夹持的功能的基础上不会太紧,保证支撑垫的舒适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也可以是一体结构,同样的,第三曲面和第四曲面也可以是一体结构。
可选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的宽度相同或不同。一般来说,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的宽度是相同的,有利于贴合下颚;在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的宽度不相同时,可以是第一曲面的宽度大,也可以是第二曲面的宽度大,原则上能够满足与下颚的贴合即可,至于是第一曲面的宽度大还是第二曲面的宽度大可视具体情况调节。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以及第三侧壁113 均贯穿于所述支撑垫100的两端设置,也就是说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 112和第三侧壁113的长度与支撑垫100的长度是相同的,这样可保证下颚放置在凹槽110上的舒适性,而且可以最大程度的将患者的面部露出。此外,由于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和第三侧壁113的长度较长,因此,不会对患者下颚的放置位置限定,可适配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垫100的贯穿端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弧形接触面120,该弧形接触面120为从凹槽110的一侧立面向其对立面延伸的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可以设置在患者的颈部,也可以设置在患者的口鼻处。当设置在颈部时,弧形凹槽正好与患者颈部的圆弧轮廓贴合,而两侧则与患者的双肩贴合,如图3所示,如此可将患者的下颚更加向前的放置在凹槽110上,使得患者的面部器官能够更容易地露出,可在磁共振设备对面部器官进行扫描时减少伪影;当设置在患者的口鼻处时,患者的口鼻可很好地露出,如此不但有利于患者呼吸,也达到了便于磁共振设备对面部器官进行扫描、减少伪影的目的。
为了保证下颚放置的舒适性,对于支撑垫100来说,支撑垫100为优选为具有一定厚度并具有慢回弹力学性能的软垫。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垫100整体可采用海绵等具有回弹性能的软质材料组成,支撑垫100可为一体成型结构,方便制作,而且舒适度较高,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垫100还可采用记忆海面或柔软的非记忆海面材料,舒适透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其具体材质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垫100包括外形一致的外层保护部件130和内层支撑部件140,所述凹槽110设置在所述外层保护部件130上表面,所述外层保护部件130具有容纳腔,所述内层支撑部件140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内层支撑部件140具有慢回弹力学性能,以用于磁共振扫描在俯卧位时对下颚的支撑和方便重复使用。
外层保护部件130起防护作用,用于保护内层支撑部件140,避免内层支撑部件140外露磨损,保证使用性能。具体的,外层保护部件130具有容纳腔,也就是外层保护部件130为中空结构,内层支撑部件140的外形与外层保护部件130的外形保持一致,以便于内层支撑部件140能够正好放入外层保护部件130的中空结构中;内层支撑部件140的体积比外层保护部件130的体积略小,以刚好可以放入外层保护部件130中为宜,避免内层支撑部件140在外层保护部件130内部发生窜动。放入后,内层支撑部件140将外层保护部件1130完全撑起形成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在磁共振俯卧位扫描时放置在患者的下颚处,可以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支撑,同时,下颚底部的圆弧部分相吻合地放置在支撑装置的凹槽110中,可使得患者头部的面部器官露出,实现对面部器官的清晰扫描,减少伪影。
可选的,外层保护部件130为方形,其长和宽应具有一定的尺寸,以防止倾倒;比较适宜的长度为由患者下颚的前边缘处到患者两肩的距离,比较适宜的宽度为在当支撑装置被患者的下颚向下压迫后,支撑装置的两边向上卷起,以向上卷起后两边能承托下颚为最适宜;此外,外层保护部件130应具有足够的厚度,避免在患者的下颚放置到支撑装置上后,支撑装置被压迫不至于变得很薄,以满足长时间舒适的俯卧支撑。
可选的,外层保护部件130采用涤纶、棉质等材料制成。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层保护部件130还可以为其他能够与内层支撑部件140配合保证柔软度的外表皮结构,比如PU皮或者人造革等等,这样能够使得外层保护部件130具有较高的柔软度,提高支撑装置与患者下颚接触时的舒适度。
可选的,内层支撑部件140设置在外层保护部件130的容纳腔中,以支撑外层保护部件130,提高外层保护部件130的支撑性能,使得外层保护部件130膨胀,以用于支撑;同时,内层支撑部件140需具有慢回弹力学性能,在患者下颚离开支撑装置后,可慢慢恢复原始状态,为下一次的使用做好准备。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内层支撑部件140为柔性材料填充体,该柔性材料填充体被制作成与外层保护部件130形状一致的整体结构,放入外层保护部件130中对其填充,比如记忆海绵、弹性橡胶垫等。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内层支撑部件140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柔性材料支撑。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内层支撑部件140为内部填充有气体或液体的充气袋,将充气袋制作成与外层保护部件130形状一致的结构,并且在充气袋上应设有充气孔,通过充气孔连接有为该充气袋进行充气或充入液体的充气组件。气体或液体充入充气袋后,充气袋膨胀,形成内层支撑部件 140。可以理解的是,充气组件可以是充气管和充气球阀的组合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只要满足能够将气体或液体填充至充气袋中即可,并且该充气组件对充气袋充气的充气量是可以调节的,也就是说,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比如年龄、性别、体重等来具体确定充气袋中气体或液体的填充量,使得内层支撑部件140不至于过硬或过软,保证内层支撑部件130的舒适性。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充气组件包括充气泵、充气管和调节阀,将充气管的一端连接在充气孔上,另一端连接在充气泵上,则充气袋和充气泵连通,调节阀安装于充气管上,通过开启调节阀,充气泵可调节充气袋的充气量,使充气袋内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充气,从而使充气袋呈现质地柔软的效果,使患者在俯卧时更加舒适安心。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充气组件包括打气筒和气针,将气针插入充气袋的充气孔中,气针的另一端连接在打气筒上,则通过打气筒可为充气袋进行充气,所充气的量可通过手动控制打气筒来控制,使充气袋内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充气。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充气组件来说,其只需实现对充气袋充气并且充气袋中的气体填充量可调节的功能即可,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充气组件还可采用其它进行充气和气量调节的机构,本实用新型对其具体结构不做限定,能够实现充气以及气量调节功能的结构均能用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
在一实施例中,外层保护部件130设有安装口,该安装口与容纳腔连通,用于安装内层支撑部件140。一般情况下,安装口开设在外层保护部件 130的侧边,且安装口要足够长,以便能够将内层支撑部件140放入到外层保护部130中,在内层支撑部件140放入到外层保护部件130后,可以通过拉链的形式进行封口处理,避免内层支撑部件140外露。
综上,磁共振设备在俯卧位对患者的面部器官进行扫描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下颚支撑装置,能够实现在支撑头部的同时将患者的面部器官全部露出,保证了磁共振设备对待成像面部器官部位的顺利扫描,从而得到清晰、可靠的成像图像,为医护人员对患者病症的判断提供了有力依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主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上开设有至少贯穿所述支撑垫一端端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贯穿端形成有用于支撑下颚的第一支撑面以及用于支撑下颚两侧脸颊的第二支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形成所述第一支撑面,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三侧壁构成所述第二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的距离由所述凹槽的槽口侧向其槽底侧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为与下颚形状适配的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为曲面,所述曲面为向所述凹槽内凸出的外凸曲面,且所述外凸曲面与所述弧形面平滑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第三侧壁均贯穿于所述支撑垫的两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的贯穿端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弧形接触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包括外形一致的外层保护部件和内层支撑部件,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外层保护部件上表面,所述外层保护部件具有容纳腔,所述内层支撑部件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内层支撑部件用于磁共振扫描在俯卧位时对下颚的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支撑部件为柔性材料填充体,或所述内层支撑部件为内部填充有气体的充气袋。
10.一种磁共振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
CN202122704838.7U 2021-11-05 2021-11-05 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 Active CN216535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4838.7U CN216535281U (zh) 2021-11-05 2021-11-05 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4838.7U CN216535281U (zh) 2021-11-05 2021-11-05 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5281U true CN216535281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1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4838.7U Active CN216535281U (zh) 2021-11-05 2021-11-05 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5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82878B2 (en) Restrai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imaging procedures
US6704957B2 (en) Patient support pad for medical imaging equipment
US6725481B1 (en) Body positioner
CN110916709B (zh) 提高在医学影像检查过程中被检部位稳定性的方法及装置
CN216535281U (zh) 俯卧位下颚支撑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磁共振扫描系统
CN204995672U (zh) 一种核磁共振检查用担架
CN212118165U (zh) 一种乳腺锥光束ct检查专用垫
CN213373473U (zh) 甲状腺手术体位垫
US20130042874A1 (en) Kyphopad and methods thereof
CN217091300U (zh) 分体式胃镜头枕
CN211675128U (zh) 一种内镜检查体位垫
CN215017377U (zh) 磁共振乳腺检查辅助体架
CN220714301U (zh) 一种颈椎前路手术体位垫
CN217525158U (zh) 一种驼背畸形患者ct检查用充气垫
CN220632095U (zh) 一种可调节式充气垫
CN211609789U (zh) 一种核磁共振检查用体位固定垫
CN218852721U (zh) 一种3d多功能头颈部固定器
CN219557349U (zh) 头托垫、头臂托及医疗设备
CN215821569U (zh) 一种胃镜检查用枕头
CN217852966U (zh) 一种驼背患者磁共振头颈部检查的辅助装置
CN216628568U (zh) 一种用于ct设备的头部固定装置
CN218636260U (zh) 一种用于颈椎术后的自动感应式充气护颈枕
CN217219044U (zh) 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头托
CN218165556U (zh) 用于胃肠镜诊疗的体位垫
CN215914586U (zh) 头颅磁共振检查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