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5174B -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检测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检测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5174B
CN109845174B CN201780064854.8A CN201780064854A CN109845174B CN 109845174 B CN109845174 B CN 109845174B CN 201780064854 A CN201780064854 A CN 201780064854A CN 109845174 B CN109845174 B CN 1098451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ci
base station
timing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48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5174A (zh
Inventor
吕贞镐
吴振荣
朴成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45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5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5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5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技术以及用于该技术的一种系统,该技术是IoT技术和5G通信系统的融合,该5G通信系统用于支持超过4G系统的更高数据传送速率。本发明可以在5G通信技术和IoT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应用于智能服务(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零售业务、安全和安保相关服务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延迟时间减少模式终端被设置为延迟减小模式时检测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

Description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检测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检测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当为支持延迟减少模式操作的终端配置延迟减少模式时检测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4G通信系统的商业部署以来,已经努力开发改进的5G或5G前通信系统以满足对无线数据业务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5G或5G前通信系统也称为“超4G网络”或“后LTE系统”。为了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5G通信系统考虑使用mmWave(毫米波)频带(例如60GHz频带)。
为了减少mmWave波段的路径损耗和增加传送距离,为5G通信系统考虑了包括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大规模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和大规模天线的各种技术。为了改善5G通信系统中的系统网络,正在进行有关演进小型小区、高级小型蜂窝、云无线电接入网络(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作多点(CoMP)、接收干扰消除等的技术开发。
此外,也在为5G通信系统开发诸如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的先进的编码和调制(ACM)方案以及诸如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码多址(SCMA)的先进接入技术。
同时,互联网正在从以人为中心的网络(人类创建和消耗信息)进化到物联网(IoT),在物联网中分布式元素或事物处理和交换信息。还出现了万物互联(IoE)技术,该技术通过与云服务器的连接将IoT技术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要实现IoT服务,需要与传感、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和安全相关的基础技术,以及正在开发互连事物的技术,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2M)或机器型通信(MTC)。
在IoT环境中,可能提供智能互联网技术服务,该服务收集和分析互联事物创建的数据以便为人类生活增添新的价值。通过现有信息技术与各种领域技术的融合和结合,IoT技术可应用于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或联网汽车、智能电网、医疗保健、智能消费电子和先进医疗服务等的各种领域。
因此,正在进行各种尝试以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网络。例如,通过使用包括波束成形、MIMO和阵列天线的5G通信技术来实现传感器网络和机器到机器或机器型通信。云RAN在上述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可以是5G通信技术和IoT技术的融合的实例。
如上所述,可以在通信系统中向用户提供多个服务。为了向用户提供多个服务,需要一种方法和装置,其可以根据服务的特性在相同的时间间隔期间提供多个服务。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特别是在现有LTE系统中,在从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起3毫秒之后,指示数据传送成功或失败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或否定确认(ACK或NACK)信息在上行链路中被发送到基站。
例如,对于终端从基站在子帧n处接收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数据,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HARQ ACK/NACK信息在子帧n+4处被传送到基站。另外,在频分双工(FDD)LTE系统中,基站可以向终端传送包括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或通过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传送重传请求。当终端在子帧n处接收上行链路数据传送调度时,终端在子帧n+4处执行上行链路数据传送。也就是说,在子帧n+4处执行PUSCH传送。
以上示例是与FDD LTE系统相关的描述。在时分双工(TDD)LTE系统的情况下,根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子帧配置来改变HARQ ACK/NACK传送定时和PUSCH传送定时,并且根据预设规则来执行HARQ ACK/NACK传送定时和PUSCH传送定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FDD或TDD LTE系统中,根据基站和终端所需的信号处理时间约为3ms的情况预设HARQ ACK/NACK传送定时和PUSCH传送定时。如果LTE基站和终端的信号处理时间减少到1ms或2ms,则可以减少数据传送的延迟时间。
换句话说,由于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DCI格式可以根据定时设置而不同,所以支持这种延迟减少传送的终端需要有效地执行控制信号检测操作。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使得终端能够根据诸如正常模式和延迟减少模式的定时相关设置来检测下行链路控制信号。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从基站接收用于为终端配置特定传送定时的配置信息;以及基于配置信息,使用包括HARQ过程标识信息的控制信息格式来监视从基站传送的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向终端传送用于为终端配置特定传送定时的配置信息;以及向终端传送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标识信息的用于终端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该终端可以包括:收发器;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收发器从基站接收用于为所述终端配置特定传送定时的配置信息,并基于配置信息使用包括用于HARQ过程标识信息和冗余版本(RV)信息的比特字段的控制信息格式来监控从基站传送的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该基站可以包括:收发器;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收发器向终端传送用于为所述终端配置特定传送定时的配置信息,并控制收发器向终端传送包括HARQ过程标识信息的控制信息。
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特征中,提供了一种控制信号解码方法,其使得基站和终端能够在延迟减少模式操作中有效地执行控制信号解码。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用于LTE或LTE-A系统中的下行链路传送的时频域结构。
图1b示出了用于LTE或LTE-A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传送的时频域结构。
图1c示出了在通信系统中在时频资源中分配的用于eMBB、URLLC和mMTC的数据。
图1d示出了在通信系统中在时频资源中分配的用于eMBB、URLLC和mMTC的数据。
图1e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一个结构,其中一个传输块被分成几个代码块并且添加了CRC。
图1f示出了终端执行上行链路传送的方法。
图1g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
图1h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
图1i描绘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控制信号解码方法。
图1j描绘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控制信号解码方法。
图1k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图1l是根据各种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省略对这里包含的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以避免模糊本发明的主题。可以定义具体术语来以最佳方式描述本发明。因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特定术语或词语的含义应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来解释。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各种实施例的描述仅被解释为示例性的,并未描述本发明的每个可能的实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提供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用于说明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目的。在整个说明书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部件。
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流程图(或序列图)的框和流程图的组合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表示和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加载在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上。当处理器执行加载的程序指令时,它们创建用于执行流程图中描述的功能的装置。
由于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存储在可在专用计算机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中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因此还可以创建执行流程图中描述的功能的制品。
由于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加载在计算机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当作为过程执行时,它们可以执行流程图中描述的功能的步骤。
流程图的框可以对应于包含实现一个或多个逻辑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的模块、段或代码或者其一部分。在一些情况下,由框描述的功能可以以与列出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例如,顺序列出的两个块可以同时执行或以相反的顺序执行。
在描述中,词语“单元”、“模块”等可以指代能够执行功能或操作的软件组件或硬件组件,诸如FPGA或ASIC。然而,“单元”等不限于硬件或软件。可以配置“单元”等以便驻留在可寻址存储介质中或驱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单元等可以指代软件组件、面向对象的软件组件、类组件、任务组件、过程、功能、属性、例程、子例程、程序代码段、驱动程序、固件、微代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结构、表、数组或变量。
由组件和单元提供的功能可以是较小组件和单元的组合,并且可以与其他组合以组成大型组件和单元。组件和单元可以被配置用于驱动安全多媒体卡中的设备或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某个实施例中,单元等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与仅提供语音导向服务的早期无线通信系统相比,诸如3GPP高速分组接入(HSPA)系统、长期演进(LTE)或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接入(E-UTRA)系统、LTE高级(LTE-A)系统、3GPP2高速分组数据(HRPD)系统、超移动宽带(UMB)系统和基于IEEE 802.16e的系统的高级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提供高速和高质量的分组数据服务。此外,正在为作为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的5G或NR(新无线电)系统开发通信标准。
在诸如5G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向终端提供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型通信(mMTC)以及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服务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间隔期间将这些服务提供给同一终端。
这里,eMBB可以是旨在高速传送高容量数据的服务,mMTC可以是旨在最小化终端功率并连接许多终端的服务,而URLLC可以是旨在高可靠性和低延迟的服务。这三种服务可以对应于LTE或后LTE系统之后的5G或NR(新无线电、下一无线电)系统中的主要场景。在实施例中,描述了用于eMBB和URLLC共存或mMTC和URLLC共存的方法和装置。
当基站在特定传送时间间隔(TTI)中将eMBB数据调度到终端时,可能发生在该TTI中要传送URLLC数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在已经调度和传送eMBB数据的频带中传送eMBB数据的一部分,而是可以在该频带中传送所生成的URLLC数据。这里,在其上已经调度eMBB数据的终端和在其上已经调度URLLC数据的终端可以是同一终端也可以是不同的终端。
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因为未传送一部分已经调度和传送的eMBB数据而损坏eMBB数据。因此,有必要确定一种信号处理和信号接收方法,该方法用于其上已经调度eMBB数据的终端或者用于其上已经调度URLLC数据的终端。
在以下实施例中,描述了当同时调度eMBB信息和URLLC信息时、当同时调度mMTC信息和URLLC信息时、当同时调度mMTC信息和eMBB信息时或者当同时调度eMBB信息、URLLC信息和mMTC信息时,以共享一些或所有频带的方式,在能够传送每个服务信息的异构服务之间共存的方法。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省略对这里包含的相关功能和结构的描述,以避免模糊本发明的主题。可以定义具体术语来以最佳方式描述本发明。因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特定术语或词语的含义应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来解释。
在以下描述中,术语“基站”指代向终端分配资源的主代理,并且可以是eNode B、节点B、BS、无线电接入单元、基站控制器和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个。术语“用户设备(UE)”可以指代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站(MS)、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计算机和多媒体系统中的至少一个。术语“下行链路(DL)”指的是基站通过其向终端发送信号的无线传送路径,而术语“上行链路(UL)”指的是终端通过其向基站发送信号的无线传送路径。
对实施例的以下描述集中于LTE或LTE-A系统。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显著修改的情况下可应用于具有类似技术背景和信道配置的其他通信系统。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在LTE-A之后开发的5G移动通信技术(5G、新无线电、NR)。
作为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代表性示例的LTE系统中,正交频分复用(OFDM)用于下行链路(DL),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用于上行链路(UL)。上行链路指的是终端(用户设备(UE)或移动站(MS))通过其向基站(BS或eNode B)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电链路,而下行链路指的是基站通过其向终端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电链路。在这种多址方案中,分配用于携带用户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使其不相互重叠(即保持正交性),从而识别特定用户的数据或控制信息。
当在初始传送中发生解码错误时,LTE系统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来在物理层重传数据。HARQ是这样一种方案,该方案使解码数据失败的接收器能够向发送器发送指示解码失败的信息(否定确认(NACK))以便发送器可以在物理层重传对应数据。接收器可以将重传的数据与先前接收的解码失败的数据组合,从而提高数据接收性能。当数据被正确解码时,接收器可以向发送器发送指示成功解码的信息(确认(ACK)),以便发送器可以发送新数据。
图1a示出了用作在LTE系统或类似系统的下行链路中传送数据或控制信道的无线电资源的时频域的基本结构。
在图1a中,横轴表示时域,而纵轴表示频域。在时域中,用于传送的最小单元是OFDM符号,Nsymb个OFDM符号1a02构成一个时隙1a06,并且两个时隙构成一个子帧1a05。时隙的长度是0.5ms,子帧的长度是1.0ms。无线电帧1a14是由10个子帧组成的时域单元。在频域中,用于传送的最小单元是子载波,并且总系统传送带宽由总共NBW个子载波1a04组成。但是,可以可变地应用这些值。
时频域中的基本资源单元是资源元素(RE)1a12,并且RE可以由OFDM符号索引和子载波索引表示。资源块(RB或物理资源块(PRB))1a08由时域中的Nsymb个连续OFDM符号1a02和频域中的NRB个连续子载波1a10定义。因此,一个RB 1a08由NsymbxNRB个RE 1a12组成。通常,频域中数据的最小分配单位是RB。通常,在LTE系统中,Nsymb=7且NRB=12,并且NBW和NRB可以与系统传送频带的带宽成比例。
数据速率可以与为终端调度的资源块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LTE系统定义并操作六个传送带宽。在分别使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频率的FDD系统的情况下,下行链路传送带宽可以与上行链路传送带宽不同。信道带宽表示对应于系统传送带宽的RF带宽。表1示出了LTE系统中定义的系统传送带宽与信道带宽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具有10MHz的信道带宽的LTE系统的传送带宽可以由50个资源块组成。
[表1]
Figure BDA0002033407370000081
在子帧中,N个初始OFDM符号用于传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通常,N={1,2,3}。根据要在当前子帧发送的控制信息量,N的值针对每个子帧而变化。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控制信道传送间隔指示符,该指示符指示携带控制信息、用于下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以及HARQ ACK/NACK信息的OFDM符号的数量。
在LTE系统中,用于下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由基站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发送到终端。定义了各种DCI格式。要使用的DCI格式可以根据与用于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UL许可)、用于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DL许可)、小尺寸的紧凑DCI、使用多个天线的空间复用和功率控制DCI相关的各种参数来确定。例如,用于调度下行链路数据的信息(DL许可)的DCI格式1被配置为包括以下多条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资源分配类型0/1标志:这指示资源分配方案是类型0还是类型1。类型0指示通过使用位图(bitmap)以资源块组(RBG)为单元的资源分配。在LTE系统中,基本调度单元是表示为时频域资源的资源块(RB)。包括多个RB的RBG是用于类型0的基本调度单元。类型1指示分配一个RBG中的特定RB。
-资源块指派:这指示分配用于数据传送的RB。资源块指派所代表的资源是根据系统带宽和资源分配类型确定的。
-调制和编码方案(MCS):这指示应用于数据传送的调制方案和要发送的数据的传送块(TB)大小。
-HARQ过程号:这指示相应的HARQ过程的过程号。
-新数据指示符:这指示HARQ的初始传送或重传。
-冗余版本:这指示HARQ的冗余版本。
-用于PUCCH的TPC(传送功率控制)命令:这指示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TPC命令是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可以对DCI进行信道编码、调制并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控制信息)或EPDCCH(增强的PDCCH或增强的控制信息)发送。
通常,对于每个终端,DCI用特定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或终端ID)加扰、附加循环冗余校验(CRC)值、信道编码并经由独立PDCCH传送。在时域中,在控制信道传送间隔期间映射和传送PDCCH。在频域中,PDCCH的映射位置由每个终端的标识符(ID)确定,并且PDCCH可以分散在整个系统传送带宽上。
可以经由用作共享物理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发送下行链路数据。可以在控制信道传送间隔之后发送PDSCH。基于在PDCCH上传送的DCI来确定用于PDSCH的调度信息,诸如频域中的映射位置或调制方案。
基站使用构成DCI的控制信息的MCS字段来向终端通知应用于PDSCH(将被发送到UE)的调制方案和要发送的数据的大小(传输块大小(TBS))。在一个实施例中,MCS字段可以由大约5比特组成。TBS指示在将信道编码应用于纠错之前传输块(TB)的大小。
LTE系统支持的调制方案包括QPSK(正交相移键控)、16QAM(正交幅度调制)和64QAM,它们的调制阶数(Qm)分别为2、4和6。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分别使用QPSK、16QAM和64QAM来传送每符号2、4和6比特。取决于系统变型,可以使用256QAM或更高的调制方案。
图1b示出了用作在LTE-A系统的上行链路中传送数据或控制信道的无线电资源的时频域的基本结构。
在图1b中,横轴表示时域,而纵轴表示频域。在时域中,用于传送的最小单元是SC-FDMA符号1b02,Nsymb UL个SC-FDMA符号构成一个时隙1b06,并且两个时隙构成一个子帧1b06。在频域中,用于传送的最小单元是子载波,并且总系统传送带宽1b04由总共NBW个子载波组成。NBW的值与系统传送带宽成比例。
时频域中的基本资源单元是资源元素(RE)1b12。RE可以由SC-FDMA符号索引和子载波索引表示。资源块(RB)对1b08可以由时域中的Nsymb UL个连续SC-FDMA符号和频域中的Nsc RB个连续子载波来定义。因此,一个RB由Nsymb ULxNsc RB个RE组成。通常,用于传送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最小单元是资源块。PUCCH被映射到频域中的一个RB并且针对一个子帧传送。
在LTE系统中,对于包含半持久调度(SPS)释放的PDCCH/EPDDCH或PDSCH(用于下行链路数据传送的物理层信道),PUCCH或PUSCH(上行链路物理层信道发送HARQ ACK/NACK)的定时可能是固定的。例如,在以频分双工(FDD)模式操作的LTE系统中,对于在子帧n-4处传送的包含SPS释放的PDCCH/EPDCCH或PDSCH,在子帧n处通过PUCCH或PUSCH发送HARQ ACK/NACK。
LTE系统在下行链路中采用异步HARQ方案,其中数据重传定时不固定。也就是说,当终端响应于来自基站的初始数据传送反馈HARQ NACK时,基站可以根据调度操作而自由地确定重传定时。对于HARQ操作,终端可以缓冲导致解码错误的数据,并将缓冲的数据与下一个重发数据组合。
对于在子帧n-k处传送的PDSCH,HARQ ACK/NACK信息由终端在子帧n处通过PUCCH或PUSCH发送到基站。这里,对于FDD或TDD(时分双工)模式及其子帧配置,k的值被不同地指定。例如,对于FDD LTE系统,k固定为4。
对于TDD LTE系统,k的值可以根据子帧配置和子帧号而变化。当通过多个载波传送数据时,可以根据每个载波的TDD配置不同地应用k的值。对于TDD LTE系统,k的值根据TDD UL-DL配置而变化,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033407370000101
LTE系统在上行链路中采用具有固定数据传送点的同步HARQ方案,与下行链路HARQ不同。也就是说,根据下述规则固定用于数据传送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后接PUSCH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携带与PUSCH对应的下行链路HARQ ACK/NACK的物理混合指示符信道(PHICH)间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定时关系。
当在子帧n从基站接收到携带上行链路调度控制信息的PDCCH或携带下行链路HARQ ACK/NACK的PHICH时,终端在子帧n+k传送携带与控制信息对应的上行链路数据的PUSCH。这里,可以针对FDD模式或TDD模式及其配置不同地指定k的值。例如,对于FDD LTE系统,k可以固定为4。
对于TDD LTE系统,k的值可以根据子帧配置和子帧号而变化。当通过多个载波传送数据时,可以根据每个载波的TDD配置不同地应用k的值。对于TDD,根据TDD UL/DL配置确定k的值,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2033407370000111
同时,由在子帧i处传送的PHICH携带的HARQ ACK信息与在子帧i-k处传送的PUSCH相关联。对于FDD系统,k的值被给出为4。即,在FDD系统中,由在子帧i处传送的PHICH携带的HARQ ACK信息与在子帧i-4处传送的PUSCH相关联。在TDD系统的情况下,对于未设置EIMTA(增强干扰管理和业务适应)的终端,当仅配置一个服务小区或设置相同的TDD UL/DL配置时,可以对于TDD UL/DL配置1至6根据下面的表4给出k的值。
[表4]
Figure BDA0002033407370000112
Figure BDA0002033407370000121
例如,对于TDD UL/DL配置1,在子帧6处传送的PHICH可以是在子帧2处传送的PUSCH的HARQ ACK信息,子帧2比子帧6早四个子帧。
对于TDD UL/DL配置0,如果经由对应于IPHICH=0的PHICH资源接收到HARQ ACK,则在子帧i-k处传送与HARQ ACK信息相关联的PUSCH,并且根据上述表4给出k的值。对于TDDUL/DL配置0,如果经由对应于IPHICH=1的PHICH资源接收到HARQ ACK,则在子帧i-6处传送与HARQACK信息相关联的PUSCH。
对无线通信系统的以上描述基于LTE系统,并且本发明不仅限于LTE系统,而是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NR(新无线电)和5G系统。当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另一无线通信系统时,可以改变k的值并将其应用于使用对应于FDD的调制方案的系统。
图1c和图1d示出了在时频资源中分配与5G或NR系统中考虑的服务相关的eMBB数据、URLLC数据和mMTC数据。
图1c和图1d示出了为每个系统中的信息传送分配频率和时间资源的方法。
在图1c中,eMBB数据、URLLC数据和mMTC数据被分配在整个系统频带1c00中。当已经在特定频带中分配和传送eMBB数据1c01和mMTC数据1c09时,生成并且需要传送多条URLLC数据1c03、1c05和1c07。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清空或不传送已经分配eMBB数据1c01和mMTC数据1c09的部分之后传送URLLC数据1c03、1c05和1c07。在上述服务中,由于URLLC需要减少延迟时间,因此可以将URLLC数据1c03、1c05和1c07分配给分配了eMBB数据的资源1c01的部分。这里,当URLLC数据被另外分配给已经分配eMBB数据的资源时,eMBB数据可能不在重叠的频率-时间资源中传送,因此可能降低eMBB数据的传送性能。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URLLC数据的分配,eMBB数据传送可能失败。
在图1d中,整个系统频带1d00可以被分成子带1d02、1d04和1d06以传送服务和数据。可以预设与子带配置相关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高层信令将该信息从基站传送到终端。替代地,可以在基站和网络节点之间分布与子带相关的信息,并且可以在不单独传送子带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将服务提供给终端。在图1d中,子带1d02用于eMBB数据传送,子带404用于URLLC数据传送,而子带1d06用于mMTC数据传送。
在各种实施例中,用于URLLC传送的传送时间间隔(TTI)的长度可以短于用于eMBB或mMTC传送的TTI的长度。此外,针对URLLC信息的响应可以比eMBB或mMTC数据更快地传送,从而可以以低延迟传送和接收URLLC信息。
图1e示出了一个过程,其中一个传输块被分成几个代码块并且添加了CRC。
参考图1e,CRC 1e03可以被添加到要在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中传送的一个传输块(TB)1e01的最后部分或第一部分。取决于信道条件,CRC可以具有16或24比特、预设数量的比特或可变数量的比特,并且可以用于确定信道编码是否成功。
包括TB CRC(1e01、1e03)的TB可以被分成几个代码块(CB)1e07、1e09、1e11和1e13(1e05)。可以预定义代码块的最大大小。在这种情况下,最后的代码块1e13可以小于其他代码块,或者可以通过在代码块中填充0、随机值或1来设置为具有与其他代码块相同的长度。可以将CRC 1e17、1e19、1e21和1e23分别添加到分成的代码块(1e15)。CB CRC可以具有16或24比特或预设数量的比特,并且可以用于确定信道编码是否成功。
取决于要应用于代码块的信道代码的类型,添加到TB的CRC 1e03和添加到代码块的CRC 1e17、1e19、1e21和1e23可以被省略。例如,当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代码而不是turbo代码被应用于代码块时,可以省略要添加到各个代码块的CRC 1e17、1e19、1e21和1e23。然而,即使当应用LDPC代码时,仍然可以将CRC 1e17、1e19、1e21和1e23添加到代码块。此外,当应用极性代码时,可以添加或省略CB CRC。
在以下描述中,eMBB服务被称为第一类型服务,eMBB数据被称为第一类型数据。第一类型服务或第一类型数据不仅限于eMBB,而是可以应用于需要高速数据传送或执行宽带传送的情况。
URLLC服务被称为第二类型服务,URLLC数据被称为第二类型数据。第二类型服务或第二类型数据不仅限于URLLC,而是可以适用于需要低延迟、需要高可靠性传送或同时需要低延迟和高可靠性两者的其他系统。
mMTC服务被称为第三类型服务,mMTC数据被称为第三类型数据。第三类型服务或第三类型数据不仅限于mMTC,而是可以应用于需要低速、宽覆盖或低功率的情况。另外,在实施例的描述中,可以理解第一类型服务包括或不包括第三类型服务。
为了传送上述三种类型的服务或数据,用于每种类型的物理层信道的结构可以是不同的。例如,TTI长度、频率资源分配单元、控制信道结构和数据映射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它们之间不同。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三个服务和三个数据,但是可以存在更多类型的服务和对应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内容。
现有LTE或LTE-A系统中的术语“物理信道”和“信号”可用于描述实施例中提出的方法和装置。然而,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除LTE和LTE-A系统之外的无线通信系统。
实施例指定用于终端和基站传送第一、第二和第三类型服务或数据的传送和接收操作,并提出用于操作在同一系统中一起接收不同类型的服务或数据调度的终端的方法。在本描述中,第一类型终端、第二类型终端和第三类型终端分别指的是接收第一类型、第二类型和第三类型服务或数据调度的终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类型终端、第二类型终端和第三类型终端可以是相同的终端也可以是不同的终端。
在各种实施例中,PHICH、上行链路调度许可信号和下行链路数据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被称为第一信号。用于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的上行链路数据信号和用于下行链路数据信号的HARQ 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被称为第二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从基站传送到终端的信号中,期望来自终端的响应的信号可以是第一信号,对应于第一信号的终端的响应信号可以是第二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可以对应于eMBB服务、URLLC服务和mMTC服务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信号也可以对应于这些服务中的至少一个。
例如,在LTE和LTE-A系统中,PUCCH格式0或4和PHICH可以是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二信号可以是PUSCH。作为另一示例,在LTE和LTE-A系统中,PDSCH可以是第一信号,携带用于PDSCH的HARQ ACK/NACK信息的PUCCH或PUSCH可以是第二信号。携带非周期性CSI触发的PDCCH或EPDCCH可以是第一信号,对应的第二信号可以是携带信道测量信息的PUSCH。
在各种实施例中,假设基站在第n个TTI中传送第一信号,并且终端在第n+k个TTI处传送第二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向终端通知传送第二信号的定时的事实对应于基站向终端通知k值的事实。假设基站在第n个TTI处传送第一信号,终端在n+4+a个TTI处传送第二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向终端通知传送第二信号的定时的事实对应于基站向终端通知偏移a的事实。这里,可以以各种方式定义偏移,诸如n+3+a和n+5+a而不是n+4+a。与在本发明中提到的n+4+a的情况一样,可以以各种方式定义偏移a。
本发明的描述集中于FDD LTE系统,但是它也可以应用于TDD LTE系统和NR系统。
在本描述中,高层信令指示使用物理层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从基站向终端传送信号或者使用物理层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从终端向基站传送信号,并且它可以被称为RRC信令或PDCP信令或MAC控制元素(MAC CE)。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在终端或基站接收第一信号之后确定传送第二信号的定时的方法,但是可以以各种方式传送第二信号。例如,终端在接收到作为下行链路数据的PDSCH后,可以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确定向基站发送与PDSCH对应的HARQ ACK/NACK信息的定时,但终端可以根据现有LTE系统的方法选择要使用的PUCCH格式、选择PUCCH资源或者将HARQ ACK/NACK信息映射到PUSCH。
在本发明中,正常模式是使用在现有LTE和LTE-A系统中为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设置的传送定时的模式。在正常模式中,可能确保包括TA(定时提前)的大约3ms的信号处理时间。例如,在正常模式下操作的FDD LTE系统中,对于在子帧n处由终端接收的第一信号,终端在子帧n+4处传送第二信号。在本描述中,此种传送可以称为定时n+4传送。如果已经调度了针对在子帧n+k处传送的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要以定时n+4传送,则这意味着在子帧n+k+4处传送第二信号。
同时,在本发明中,延迟减少模式是使针对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的传送定时能够早于或等于正常模式的传送定时的模式,并且可以减少延迟时间。在延迟减少模式中,可以以各种方式控制定时。在本描述中,延迟减少模式可以与减少处理时间模式互换地使用。
可以经由高层信令为支持延迟减少模式的终端配置延迟减少模式。对于在子帧n处传送的第一信号,处于延迟减少模式的终端可以以比子帧n+4更早的定时传送第二信号。例如,对于在子帧n处传送的第一信号,处于延迟减少模式的终端可以在子帧n+3处传送第二信号。在本描述中,此种传送可以称为定时n+3传送。如果已经调度针对在子帧n+1处传送的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要以定时n+3传送,则这意味着在子帧n+4处传送第二信号。例如,如果已经调度针对在子帧n+2处传送的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要以定时n+3传送,则这意味着在子帧n+5处传送第二信号。
也就是说,如果已经调度针对在子帧n+k处传送的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要以定时n+3传送,则这意味着在子帧n+k+3处传送第二信号。
以下描述集中于在正常模式和延迟减少模式中使用的传送时间间隔(TTI)相同的情况。然而,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正常模式中的TTI长度与延迟减少模式中的TTI长度不同的情况。
在各种实施例中,如果第一信号是PDSCH,则第二信号可以是携带针对PDSCH的HARQ ACK信息的PUCCH或PUSCH。如果第一信号是PHICH或携带上行链路调度信息的PDCCH或EPDCCH,则第二信号可以是用于上行链路调度的PUSCH。如果第一信号是携带非周期性CSI触发的PDCCH或EPDCCH,则第二信号可以是携带信道测量信息的PUSCH。
当经由高层信令为终端配置延迟减少模式时,由于存在关于何时将高层信令传递到终端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需要允许始终以预设定时传送第二信号而不论基站设置的配置如何的方法。例如,尽管基站以延迟减少模式配置终端以执行定时n+3传送,但是基站不能确切地知道延迟减少模式何时对终端有效。
因此,可能需要一种方法,其使得基站能够在模式设置期间指导终端执行定时n+4传送。也就是说,不考虑延迟减少模式配置如何,可能需要一种执行定时n+4传送的方法。在本描述中,不管延迟减少模式设置如何而执行定时n+4传送的方法可以与后退(fallback)模式传送互换地使用。因此,当执行后退模式传送时,在假设第二信号以定时n+4而不是定时n+3或n+2传送的前提下基站执行上行链路接收操作。
可以在1)当以特定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传递第一信号时,2)当在特定搜索空间中传递针对第一信号的DCI时,以及3)当使用预先设置的特定RNTI值传递DCI时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执行后退模式传送。
搜索空间可以是小区特定搜索空间(CSS)或UE特定搜索空间(USS),并且可以如下定义。在子帧k处,对于聚合等级L,可以如下计算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和控制信道可以被映射到的控制信道元素(CCE)号。
Figure BDA0002033407370000171
对于聚合等级4和8,在CSS中将Yk设置为0。在USS中,Yk=(A*Yk-1)mod D,Y-1=nRNTI(非零),A=39827,D=65537,
Figure BDA0002033407370000172
其中ns是时隙号。这里,x mod y可以指x除以y的余数,M(L)表示针对聚合等级L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数量。另外,m可以是从0到M(L)的自然数,CSS中的m'=m,USS中的m'=m+M(L)*nCI,并且nCI可以是载波指示符字段值。
在情况1)中,使用以特定DCI格式的第一信号的传递作为后退模式传送。例如,当在现有LTE系统中以DCI格式1A执行下行链路调度时,无论基站配置的延迟减少模式如何,都可以始终以定时n+4传送第二信号。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终端被配置为以定时n+3传送第二信号,但是如果以DCI格式1A执行下行链路调度,则终端以定时n+4传送第二信号。
在情况2)中,将特定搜索空间中的针对第一信号的DCI的传递用作后退模式传送。例如,当DCI在被设置为小区公共搜索空间的区域中被传递时,可以总是以定时n+4传送第二信号,而不管基站配置的关于与DCI关联的第一信号的延迟减少模式如何。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终端被配置为以定时n+3传送第二信号,但是如果在小区公共搜索空间中传递DCI,则终端以定时n+4传送第二信号。
在情况3)中,使用预设RNTI值的DCI的传递被用作后退模式传送。例如,当基站预先配置用于后退模式传送的RNTI时,使用RNTI生成PDCCH或EPDCCH,并将DCI传递到终端,则第二信号可以总是以定时n+4传送而不管由基站配置的关于与DCI关联的第一信号的延迟减少模式如何。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尽管终端被配置为以定时n+3传送第二信号,但是如果使用上述RNTI值成功解码PDCCH或EPDCCH,则终端以定时n+4传送第二信号。
图1f描绘了当基站以延迟减少模式配置终端并且传送第一信号(1f01)时终端执行上行链路传送的方法。当从基站接收到第一信号时(1f01),终端识别第一信号的传送是否是后退模式调度(1f03)。如果是后退模式调度,则终端以定时n+4传送第二信号而不管延迟减少模式配置如何(1f05)。如果不是后退模式调度,则终端在延迟减少模式中配置的定时传送第二信号(1f07),例如定时n+3或定时n+2。
在本描述中,可以通过诸如1)、2)和3)的标记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其中针对在子帧n处传送的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的最早传送定时是子帧n+4的传送模式可以被称为正常模式,以及其中针对在子帧n处传送的第一信号的第二信号的最早传送定时是子帧n+2或子帧n+3的传送模式可以被称为延迟减少模式或减少处理时间模式。这里,子帧n+4是用于区分正常模式和延迟减少模式的参考传送定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考传送定时可以改变为不同的定时。
<实施例1>
在第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g、图1h和图1i给出对终端检测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的描述。
基站和终端可以预先同意或配置在其中可以传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资源区域。可以将其中可以传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资源区域称为搜索空间。搜索空间可以分为第一搜索空间和第二搜索空间;用于延迟减少模式传送(诸如定时n+2或定时n+3传送)的控制信号可以经由第一搜索空间传送,用于正常模式传送(诸如定时n+4传送)的控制信号可以经由第二搜索空间传送。也就是说,针对第一搜索空间中找到的在子帧n处的控制信号的第二信号在子帧n+2或n+3处传送,并且针对在第二搜索空间中找到的在子帧n处的控制信号的第二信号在子帧n+4处传送。
替代地,经由第一搜索空间传送的DCI格式(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格式)和经由第二搜索空间传送的DCI格式可以彼此不同。例如,在用于上行链路调度的DCI格式的情况下,可以经由第一搜索空间传送DCI格式0或4,可以经由第二搜索空间传送DCI格式0C或4C。这里,DCI格式0C可以是其中将指示HARQ过程ID和RV(冗余版本)的比特添加到DCI格式0的格式,而DCI格式4C可以是其中向DCI格式4添加指示HARQ过程ID和RV的比特的格式。
当解码DCI格式0或4并且解码DCI格式0C或4C时,传送相关联的第二信号的定时可以不同,并且也可以取决于设置而不同。也就是说,当解码DCI格式0或4时,终端可以在正常模式下操作,并且当解码DCI格式0C或4C时,终端可以根据延迟减少模式设置进行操作。
在描述中,用于正常模式传送的控制信号格式可以被称为第一DCI格式,用于延迟减少模式操作的控制信号格式可以被称为第二DCI格式。在以上示例中,DCI格式0或4是第一DCI格式,而DCI格式0C或4C是第二DCI格式。
在本描述中,例如,第一搜索空间可以是小区特定搜索空间(CSS),而第二搜索空间可以是UE特定搜索空间(USS)。
图1g是示出基站根据控制信号格式选择和映射搜索空间并传送控制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基站对要传送到特定终端的控制信号进行编码(1g01)。基站确定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DCI格式是否是第一DCI格式(1g03)。如果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DCI格式是第一DCI格式,则基站将控制信号映射到第一搜索空间(1g05)。如果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DCI格式是第二DCI格式,则基站将控制信号映射到第二搜索空间(1g07)。在映射到搜索空间之后,基站传送控制信号(1g09)。控制信号的传送可以涉及傅里叶变换和传送滤波。
图1h是示出终端根据搜索空间确定要解码的DCI格式并执行控制信号解码的方法的流程图。
终端在对应的子帧、时隙或迷你时隙接收信号,并准备进行控制信号解码(1h01)。终端识别用于控制信号解码的搜索空间是否是第一搜索空间(1h03)。如果搜索空间是第一搜索空间,则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中针对第一DCI格式执行控制信号解码(1h05)。如果搜索空间不是第一搜索空间,则终端在第二搜索空间中针对第二DCI格式执行控制信号解码(1h07)。如果在搜索空间中检测到控制信号,则终端执行与检测到的控制信号对应的操作(1h09)。对应于控制信号的操作可以是下行链路数据接收和相关联的HARQ反馈传送或上行链路数据传送。
图1i描绘了终端中随时间的延迟减少模式设置和控制信号检测的示例。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站可以使终端在正常模式和延迟减少模式(1i01、1i03、1i05)之间切换。该配置改变可以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1i11、1i13)。终端可以根据来自基站的配置来改变设置(1i15、1i17)。如上所述,当设置延迟减少模式(1i03)时,终端基于第一搜索空间中的第一DCI格式执行控制信号解码,并且基于第二DCI格式执行控制信号解码。
<实施例2>
在第二实施例中,参考图1j给出了对一种方法的描述,其中尝试检测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终端在从延迟减少模式的配置起的给定时间之后不对特定DCI格式执行解码。
用于在正常模式下进行检测的DCI格式可以与用于在延迟减少模式中进行检测的DCI格式不同。例如,在用于上行链路调度的DCI格式的情况下,可以假设使用DCI格式0或4来在正常模式下传送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并且使用DCI格式0C或4C来在延迟减少模式下传送上行链路调度信息。
当基站通过RRC信令将终端的配置从正常模式改变为延迟减少模式时,基站和终端可能不确切地知道何时应用新配置。因此,当配置从正常模式改变到延迟减少模式时,即使终端已将其配置改变为延迟减少模式,基站也可以在正常模式下使用该调度方案一段给定时间。
例如,在用于上行链路调度的DCI格式的情况下,尽管配置改变为延迟减少模式,但是在一段给定时间内,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可以以DCI格式0或4传送给终端。因此,在接收到用于配置延迟减少模式的RRC信令之后,终端可以在一段给定时间内尝试既解码用于正常模式的DCI格式也解码用于延迟减少模式的DCI格式。
例如,在用于上行链路调度的DCI格式的情况下,在接收到用于配置延迟减少模式的RRC信令时,终端可以尝试在一段给定时间内既解码DCI格式0或4也解码DCI格式0C或4C。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使用计时器来确定一段给定时间是否已经过去,或者当从基站接收到物理层信号时可以确定一段给定时间已经过去。
图1j描绘了在终端中随着时间的延迟减少模式设置和控制信号检测的示例。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站可以使终端在正常模式和延迟减少模式(1j01、1j03、1j05)之间切换。该配置改变可以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1j11、1j13)。终端可以根据来自基站的配置来改变设置(1j15、1j17)。
如上所述,当设置延迟减少模式(1j03)时,终端尝试在一段给定时间期间解码第一DCI格式和第二DCI格式(1j21)。在从延迟减少模式的配置起的一段给定时间之后,终端可以尝试仅解码针对第二DCI格式的控制信号(1j23)。此后,当再次配置正常模式时(1j05),终端尝试在一段给定时间内解码第一DCI格式和第二DCI格式(1j25)。在从正常模式的配置起的一段给定时间之后,终端可以尝试仅解码针对第一DCI格式的控制信号(1j27)。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图1k中示出了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和处理器的终端,图1l中示出了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和处理器的基站。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描述了基站和终端的发送和接收操作,以便基于搜索空间执行控制信号检测方法。为了执行该方法,基站和终端应该根据实施例操作它们的发送器、接收器和处理器。
具体而言,图1k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如图1k所示,终端可以包括接收器1k00、发送器1k04和处理器1k02。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器1k00和发送器1k04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终端的收发器可以向基站传送信号和从基站接收信号。该信号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器可以包括RF(射频)发送器和RF接收器,RF发送器用于上变频和放大要传送的信号的频率,RF接收器用于低噪声放大接收信号并下变频接收信号的频率。另外,收发器可以通过无线信道接收信号并将其转发到处理器1k02,并且通过无线信道发送从处理器1k02输出的信号。
终端的处理器1k02可以控制一系列操作,使得终端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操作。例如,处理器1k02可以控制接收器1k00以接收包括控制信号的信号,并且通过根据搜索空间确定用于执行解码的DCI格式来控制解码操作。此后,如果需要发送与控制信号有关的第二信号,则处理器1k02可以控制发送器1k04以确定的定时传送第二信号。
图1l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如图1l所示,基站可以包括接收器1l01、发送器1l05和处理器1l03。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器1l01和发送器1l05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基站的收发器可以向终端传送信号和从终端接收信号。该信号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收发器可以包括:RF发送器和RF接收器,RF发送器用于上变频和放大要发送的信号的频率,RF接收器用于低噪声放大接收信号并下变频接收信号的频率。
另外,收发器可以通过无线信道接收信号并将其转发到处理器1l03,并且通过无线信道发送从处理器1l03输出的信号。基站的处理器1l03可以控制一系列操作,使得基站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操作。
在上文中,已经出于说明的目的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而不限制本发明的主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文所述方法和装置的许多变化和修改仍将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另外,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需要相互组合。例如,基站和终端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特定部分的组合来操作。尽管基于LTE或LTE-A系统描述了上述实施例,但是基于主题的它们的变体可以适用于诸如5G和NR系统的其他系统。

Claims (8)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用于配置具有比正常模式减少的处理时间的延迟减少模式的配置信息;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监视从所述基站传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该DCI包括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送的调度信息;
在终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用于对DCI解码的情况下,根据延迟减少模式在第一定时处传送基于DCI的上行链路数据;以及
在与所述RNTI不同的预设RNTI用于对DCI解码的情况下,根据正常模式在第二定时处传送基于DCI的上行链路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比所述第二定时更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预设RNTI由基站配置。
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向终端传送用于配置具有比正常模式减少的处理时间的延迟减少模式的配置信息;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向终端传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该DCI包括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送的调度信息;
在终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用于生成DCI的情况下,从终端接收根据延迟减少模式在第一定时处传送的基于DCI的上行链路数据;以及
在与所述RNTI不同的预设RNTI用于生成DCI的情况下,从终端接收根据正常模式在第二定时处传送的基于DCI的上行链路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比所述第二定时更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中,预设RNTI由基站配置。
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该终端包括:
收发器;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收发器从基站接收用于配置具有比正常模式减少的处理时间的延迟减少模式的配置信息,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监视从基站传送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该DCI包括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送的调度信息,
控制所述收发器以在终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用于对DCI解码的情况下,根据延迟减少模式在第一定时处传送基于DCI的上行链路数据;以及
控制所述收发器以在与所述RNTI不同的预设RNTI用于对DCI解码的情况下,根据正常模式在第二定时处传送基于DCI的上行链路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比所述第二定时更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
其中,预设RNTI由基站配置。
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该基站包括:
收发器;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收发器向终端传送用于配置具有比正常模式减少的处理时间的延迟减少模式的配置信息,
控制所述收发器以基于所送配置信息向终端传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该DCI包括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送的调度信息,
控制所述收发器以在终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用于生成DCI的情况下,从终端接收根据延迟减少模式在第一定时处传送的基于DCI的上行链路数据;以及
控制所述收发器以在与所述RNTI不同的预设RNTI用于生成DCI的情况下,从终端接收根据正常模式在第二定时处传送的基于DCI的上行链路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比所述第二定时更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
其中,预设RNTI由基站配置。
CN201780064854.8A 2016-11-03 2017-10-31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检测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98451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46068A KR20180049748A (ko) 2016-11-03 2016-11-03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16-0146068 2016-11-03
PCT/KR2017/012124 WO2018084521A1 (ko) 2016-11-03 2017-10-31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신호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5174A CN109845174A (zh) 2019-06-04
CN109845174B true CN109845174B (zh) 2022-06-14

Family

ID=62076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4854.8A Active CN109845174B (zh) 2016-11-03 2017-10-31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检测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8411B2 (zh)
EP (1) EP3522429B1 (zh)
KR (1) KR20180049748A (zh)
CN (1) CN109845174B (zh)
WO (1) WO20180845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3896A1 (ko) * 2016-04-22 2017-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ack/nack 신호를 전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9157639A1 (zh) * 2018-02-13 2019-08-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harq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2522568B1 (ko) * 2018-08-03 2023-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점유 시간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US11070254B2 (en) 2018-09-28 2021-07-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ecoding data in new radio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US11647553B2 (en) * 2019-08-08 2023-05-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ual connectivity for 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10081931A (ko) 2019-12-24 2021-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전력 소모 감소 방법 및 장치
CN111935771B (zh) * 2020-08-28 2021-02-09 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4g与5g链路高效融合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760A (zh) * 2009-08-10 2012-05-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节点资源请求流水线技术
CN102726112A (zh) * 2010-01-26 2012-10-10 夏普株式会社 处理方法以及移动站装置
WO2013144905A1 (en) * 2012-03-29 2013-10-03 Sckipio Technologies S.I Ltd Framing scheme and method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overhead and latency reduction
CN103503350A (zh) * 2011-05-06 2014-01-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接入系统中调节传输定时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24294B1 (en) * 2007-08-22 2018-06-06 LG Electronics, Inc.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001462B2 (ja) * 2008-09-19 2012-08-15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方法及び構成
WO2011011566A2 (en) * 2009-07-24 2011-01-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ort index information
KR101948348B1 (ko) * 2011-04-01 2019-02-14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네트워크에 대한 연결성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2138179A2 (ko) * 2011-04-08 2012-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기지국
JP5314779B2 (ja) * 2012-03-14 2013-10-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10149318B2 (en) * 2014-09-02 2018-1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a set of NOMA downlink transmissions
US20160165577A1 (en) * 2014-12-03 2016-06-09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transmission for mtc using convolutional coding
WO2016119209A1 (en) * 2015-01-30 2016-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feedback for point-to-multipoint transmissions
WO2016163464A1 (ja) * 2015-04-10 2016-10-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117235B2 (en) * 2015-04-10 2018-10-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HARQ in unlicensed band
JP6769968B2 (ja) * 2015-08-21 2020-10-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2135351B (zh) * 2016-01-25 2022-04-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
KR102638922B1 (ko) 2016-10-10 2024-02-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타이밍 전송 기술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760A (zh) * 2009-08-10 2012-05-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节点资源请求流水线技术
CN102726112A (zh) * 2010-01-26 2012-10-10 夏普株式会社 处理方法以及移动站装置
CN103503350A (zh) * 2011-05-06 2014-01-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接入系统中调节传输定时的方法和设备
WO2013144905A1 (en) * 2012-03-29 2013-10-03 Sckipio Technologies S.I Ltd Framing scheme and method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overhead and latency reduc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609131 DCI contents".《3GPP》.2016, *
"R1-1609211 Reaminig issues on shortened processing time for 1ms TTI";LG Electronics;《3GPP》;20160930;参见第1、2.2部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22429A4 (en) 2019-10-16
CN109845174A (zh) 2019-06-04
EP3522429B1 (en) 2022-10-05
EP3522429A1 (en) 2019-08-07
US20190280825A1 (en) 2019-09-12
WO2018084521A1 (ko) 2018-05-11
KR20180049748A (ko) 2018-05-11
US11128411B2 (en)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8308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99949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置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接收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45174B (zh)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检测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KR10240220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전송시간 식별 방법 및 장치
CN109586882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和接收数据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20190095326A (ko)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20038926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plurality of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3569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80039504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타이밍 전송 기술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3541868A (zh) 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基站及其执行的方法
CN114128189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20190001888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447271B (zh) 用于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KR10243954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5242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7469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uplink transmission ti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050430B (zh) 用于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解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007361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짧은 전송 시간 구간을 이용한 제어 및 데이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