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3222B - 稳定侧面垂直扩张融合笼系统 - Google Patents

稳定侧面垂直扩张融合笼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43222B
CN109843222B CN201780064417.6A CN201780064417A CN109843222B CN 109843222 B CN109843222 B CN 109843222B CN 201780064417 A CN201780064417 A CN 201780064417A CN 109843222 B CN109843222 B CN 1098432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expansion
cage
frame
stab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44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43222A (zh
Inventor
J·多
J·J·弗林
J·索萨
A·沃尔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listic Impla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listic Im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listic Im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listic Impl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90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520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43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43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43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4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 A61F2/442Intervertebral or spinal discs, e.g. resil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4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 A61F2/4455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the fusion of spinal bodies, e.g. intervertebral fusion of adjacent spinal bodies, e.g. fusion c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4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 A61F2/4455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the fusion of spinal bodies, e.g. intervertebral fusion of adjacent spinal bodies, e.g. fusion cages
    • A61F2/446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the fusion of spinal bodies, e.g. intervertebral fusion of adjacent spinal bodies, e.g. fusion cages having a circular or elliptical cross-section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the spine, e.g. cylinders or frustoc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4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 A61F2/4455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the fusion of spinal bodies, e.g. intervertebral fusion of adjacent spinal bodies, e.g. fusion cages
    • A61F2/4465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the fusion of spinal bodies, e.g. intervertebral fusion of adjacent spinal bodies, e.g. fusion cages having a circular or kidney shaped cross-section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sp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4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 A61F2/4455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the fusion of spinal bodies, e.g. intervertebral fusion of adjacent spinal bodies, e.g. fusion cages
    • A61F2/447Joints for the spine, e.g. vertebrae, spinal discs for the fusion of spinal bodies, e.g. intervertebral fusion of adjacent spinal bodies, e.g. fusion cages substantially parallelepipedal, e.g. having a rectangular or trapezoidal cross-s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6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 A61F2/4603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 A61F2/4611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of spinal prosthe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002/30001Additional features of subject-matter classified in A61F2/28, A61F2/30 and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002/30316The prosthesis having different structural feature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in the same prosthesis; Connections between prosthetic parts; Speci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ne or joint prosthe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F2002/30329Connections or couplings between prosthetic parts, e.g. between modular parts; Connecting elements
    • A61F2002/30476Connections or couplings between prosthetic parts, e.g. between modular parts; Connecting elements locked by an additional locking mechanism
    • A61F2002/30515Connections or couplings between prosthetic parts, e.g. between modular parts; Connecting elements locked by an additional locking mechanism using a locking wedge or blo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002/30001Additional features of subject-matter classified in A61F2/28, A61F2/30 and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002/30316The prosthesis having different structural feature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in the same prosthesis; Connections between prosthetic parts; Speci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ne or joint prosthe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F2002/30535Speci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ne or joint prosthe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F2002/30537Speci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ne or joint prosthe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djustable
    • A61F2002/30556Speci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ne or joint prosthe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djustable for adjusting thickne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002/30001Additional features of subject-matter classified in A61F2/28, A61F2/30 and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002/30316The prosthesis having different structural feature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in the same prosthesis; Connections between prosthetic parts; Speci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ne or joint prosthe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F2002/30535Speci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ne or joint prosthe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F2002/30579Speci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ne or joint prosthe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mechanically expandable devices, e.g. fixation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002/30001Additional features of subject-matter classified in A61F2/28, A61F2/30 and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002/30316The prosthesis having different structural feature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within the same prosthesis; Connections between prosthetic parts; Speci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ne or joint prosthe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F2002/30535Speci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ne or joint prosthe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F2002/30593Speci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ne or joint prosthe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ol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30Joints
    • A61F2/46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 A61F2/4603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 A61F2002/4625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with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parts of the instrument during use
    • A61F2002/4627Special tools or methods for implanting or extracting artificial joints, accessories, bone grafts or substitutes, or particular adaptations therefor for insertion or extraction of endoprosthetic joints or of accessories thereof with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parts of the instrument during use with linear motion along or rotating motion about the instrument axis or the implantation direction, e.g. telescopic, along a guiding rod, screwing inside the instrument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椎间支架系统,该椎间支架系统具有可从扩张状态可逆缩回收缩状态的侧面垂直扩张框架,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具有:稳定器、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或稳定器与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的组合。稳定器与侧面垂直扩张框架的远区可滑动地接合,并且稳定器和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都构造成使侧面垂直扩张框架保持不超过所述扩张状态的横向运动,并且稳定器能够包括锁定元件,当扩张件完全插入框架内时,该锁定元件与扩张件接合,以将扩张件锁定到稳定器。例如,扩张状态能够构造成具有打开移植物分布窗口,在可逆收缩时,该打开移植物分布窗口至少基本上关闭。

Description

稳定侧面垂直扩张融合笼系统
有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6年9月21日提交的第15/271、741号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此兹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案中。
技术领域
本教导涉及具有稳定器和张紧器的组合的椎间支架系统,当椎间盘空间中的支架扩张时,该组合使支承梁稳定并且/或者保持支承梁。
背景技术
骨移植物用于脊柱融合术中,例如,脊柱融合术是一种用于使脊柱骨或椎骨稳定的技术,并且目的是在两个或者多个椎骨之间建立固体桥。融合术包括“关节固定术”,可将“关节固定术”看作将椎关节空间中的两个骨修复或焊接在一起,非常类似于断臂或腿打上石膏愈合。可建议脊柱融合术用于各种病症,例如,包括脊柱前移、椎间盘变性病、复发性椎间盘突出,也许用于术前校正。
推出用于融合的骨移植物材料,并且能够插入融合笼,从而在进行融合术时,有助于支承椎间盘空间。实际上,融合笼在这些手术中常常用于支承椎间盘空间并且使椎间盘空间稳定,直到骨移植物与椎间盘空间中的对置椎骨终板的骨结合。例如,经椎间孔腰椎介体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包括将后路器械(螺钉和螺杆)置于脊柱内,并且能够将装有骨移植物的融合笼插入椎间盘空间内。骨移植物材料能够预装进椎间盘空间中,也能够在插入笼之后装进椎间盘空间中。TLIF能够用于促进腰脊柱的前部和后部中的稳定性,从而促进脊柱的前路部中的介体融合。该区中的融合是有益的,因为前路介体空间包括增大区域,便于骨愈合,并且承受遍布该区域分布的增大力。
不幸的是,这正是在此提供的教导解决的问题。当前可用的系统可能存在问题,因为引入融合笼和骨移植物材料在椎间空间的未填充骨移植物材料的区中、在为了结构支承要求融合的区中留下囊。这些囊可能导致融合椎间空间早发故障,因为当患者直立和行走时,力遍布含有囊的区分布。
诸如Medtronic CAPS至NE笼的传统融合笼相对于椎间盘空间设计得过大,当插入整个笼时,将椎间盘空间撑开。然而,这样导致难以插入和准确定位。针对这些问题,本技术领域中开发了许多新型融合笼,诸如,Globus CALIBER笼,其能够以低高度插入并且在垂直方向上扩张而将椎间盘空间撑开。不幸的是,这些类型的器件存在上面讨论的典型移植物分布问题,因为其未对要插入并且填充于笼周围或笼内的空间中的骨移植物提供路径。它们还具有其他问题,包括环形切口必需大到能接纳为稳定而足够大的笼,并且这个大切口必然对患者形成较大创伤。此外,它们还可能产生“脱出”的额外问题,因为它们在横向上不能扩张到超过环形切口,从而相对于环形切口的横向尺寸增大笼的横向脚印。由于在患者体内从发生融合到完成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所以该器件有大量时间通过该大环形切口从该空间退出。
在椎间空间中的要求扩张构造中,支架系统也可能缺少确定性并且/或者结构件缺少固位性。这样,多部件主机系统令人能够从改进型设计受益,该改进型设计通过例如(i)在扩张时增加支架部件之间的接触量;并且/或者(ii)限制扩张量,或者限制在扩张时在部件之间发生的或者在扩张后在椎间空间中发生的相对运动来增加稳定性。考虑到这些设计因素能够例如解决因为例如扩张时在椎间空间中出现的可变应力或在扩张之后椎间空间中的支架系统的至少一部分故障产生的应力引起的一个部件相对于另一个部件过度扩张的问题。
因此,并且至少出于上述原因,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想到促进改善移植物材料遍布椎间空间分布的骨移植物分布系统。在此提供这种系统,这种系统配置成(i)从该系统并且围绕该系统有效分布骨移植物材料,以改善融合强度和完整性;(ii)减少或者消除因为不良骨移植物分布导致的故障;(iii)在收缩状态下,最大尺寸小,从而以微创方式,以小轮廓插入环切口内,而无论是仅采用单边方式还是采用双边方式;(iv)在椎间空间内横向扩张,以避免该系统通过环形切口退出;(v)在垂直方向上扩张,以撑开椎间空间;(vi)在不缩小系统的长度的情况下,在椎间空间中扩张,以保持大脚印和与内前路环壁相邻的前路位置、在前路上对着终板的较大面积上分布的负荷;(vii)以及加入稳定器,以在支架在椎间盘空间中扩张时使支承梁稳定并且/或者保持支承梁。
发明内容
本文的教导涉及椎间支架系统,该椎间支架系统具有稳定器和/或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的组合,在支架在椎间盘空间内扩张时,用于使支承梁稳定并且/或者保持该支承梁。因此,本文的教导通常涉及椎间支架系统。
在此提供的系统能够包括例如中心梁,该中心梁具有中心梁轴线;近部和远部;顶表面,具有第一顶横向表面和第二顶横向表面;底表面,具有第一底横向表面和第二底横向表面;第一侧表面,具有第一顶侧表面127和第一底侧表面;以及第二侧表面,具有第二顶侧表面和第二底侧表面。该系统还能够包括侧面垂直扩张框架,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构造成可操作地接触中心梁,以在体内形成椎间支架系统。该框架能够具有:收缩状态和扩张状态,在椎间空间中,该扩张状态可操作地接触中心梁;具有端部的近部、具有端部的远部、以及扩张状态的中心框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能够构建成具有:第一顶梁,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和具有端部的远部,第一顶梁构造成在扩张状态下接触中心梁的第一顶横向表面和中心梁的第一顶侧表面,第一顶梁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含有第一顶梁的中轴线和第二顶梁的中轴线的顶平面上和(ii)含有第一顶梁的中轴线和第一底梁的中轴线的第一侧平面上;第二顶梁,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和具有端部的远部,第二顶梁构造成在扩张状态下接触中心梁的第一顶横向表面和中心梁的第一顶侧表面,第二顶梁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顶平面上和(ii)含有第二顶梁的中轴线和第二底梁的中轴线的第二侧平面上;第一底梁,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和具有端部的远部,第一底梁构造成在扩张状态下接触中心梁的第一底横向表面和中心梁的第一底侧表面,第一底梁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含有第一底梁的中轴线和第二顶梁的中轴线的底平面上和(ii)第一侧平面上;第二底梁,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和具有端部的远部,第二底梁构造成在扩张状态下接触中心梁的第二底横向表面和中心梁的第二底侧表面,第二底梁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底平面上和(ii)含有所述第二底梁的中轴线和第二顶梁的中轴线的第二侧平面上.
该框架还能够构建成例如具有:多个顶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第一顶梁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二顶梁,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顶平面上的挠曲实现;多个底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第一底梁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二底梁,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底平面上的挠曲实现;多个第一侧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第一顶梁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一底梁,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第一侧平面上的挠曲实现;以及多个第二侧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第二顶梁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二底梁,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第二侧平面上的挠曲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稳定器,该稳定器与第一顶梁、第一底梁、第二顶梁、第二底梁或它们的组合的远区可滑动地接合。该稳定器能够构造成用于使第一顶梁、第一底梁、第二顶梁、第二底梁或它们的组合保持不超过扩张状态的横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框架结构能够构造成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例如,顶张紧器,将第一顶梁可操作地装接于第二顶梁上;和底张紧器,将第一底梁可操作地装接于第二底梁上。该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能够与稳定器组合使用。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框架结构能够构造成在体内与中心梁接合,以在扩张状态下支承框架结构。此外,连接器元件可以是支柱,该支柱构造成具有在1:2至1:8范围内的纵向厚度与横向厚度的截面宽高比,该支柱适配成在垂直于框架的扩张状态下的框架中轴线的方向上保持侧面垂直扩张框架的结构刚性。
该稳定器能够是X形构造。在一些实施例中,X形构造能够具有:第一顶分支,以与第一顶梁的横向运动成角度ϴ1T与第一顶梁可滑动地接合;第一底分支,以与第一底梁的横向运动成角度ϴ1B与第一底梁可滑动地接合;第二顶分支,以与第二顶梁的横向运动成角度ϴ2T与第二顶梁可滑动地接合;以及第二底分支,与第二底梁的横向运动成角度ϴ2B与第二底梁可滑动地接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角度ϴ1T、ϴ1B、ϴ2T、ϴ2B中的每个分别提供张力,以抵抗第一顶梁、第一底梁、第二顶梁和第二底梁超过扩张状态的横向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器还包括装接点,用于可释放地装接导丝,该导丝用于将扩张件导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顶分支、第一底分支、第二顶分支、以及第二底分支汇合,以形成汇点,该汇点具有装接点,该装接点用于可释放地装接导丝,该导丝用于将中心梁导入所述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
稳定器能够是H形构造。该H形构造具有:第一垂直分支;第二垂直分支;以及横构件,该横构件用于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垂直分支连接第一垂直分支,第一垂直分支包括与第一顶梁和第一底梁接合的保持面,第二垂直分支包括与第二顶梁和第二底梁接合的保持面,而横构件提供张力,以抵抗第一顶梁、第一底梁、第二顶梁和第二底梁超过扩张状态的横向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梁具有水平沟槽,该水平沟槽构造成与稳定器的横构件互补,并且在扩张状态下,中心梁的水平沟槽与横构件可滑动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构件还包括垂直支承件,并且中心梁具有垂直沟槽,该垂直沟槽构造成与稳定器的垂直支承件互补,并且在扩张状态下,中心梁的垂直沟槽与垂直支承件可滑动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器还包括装接点,用于可释放地装接导丝,该导丝适配成用于将中心梁导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构件包括可操作地连接于汇点处的第一柱座和第二柱座,该汇点具有用于可释放地装接导丝的装接点,该导丝用于将中心梁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是骨移植物分布系统。在这些实施例中,中心梁还能够包括移植端口。同样,在扩张时,扩张框架能够在其顶、底、侧面或它们的组合上打开骨移植物分布端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整体地形成框架。在这些实施例中,多个连接器元件中的每个都能够是支柱;其中,顶支柱构造成与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整体地成为一体;以及底支柱构造成与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侧面垂直扩张框架的顶支柱和底支柱中的每个都构造成在扩张时打开移植物分布窗口,从第一顶梁扩张到第二顶梁,从第一顶梁扩张到第一底梁、从第二顶梁扩张到第二底梁,或者从第一底梁扩张到第二底梁。同样,在一些实施例中,顶连接器支柱构造成与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底支柱构造成与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第一侧支柱构造成与第一顶梁和第一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第二侧支柱构造成与第二顶梁和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应当明白,在这些实施例中,侧面垂直扩张框架的顶、底、第一侧、和第二侧能够形成整体的一体框架。
实际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器能够包括锁定元件,当扩张件完全插入框架内时,锁定元件与扩张件接合,以将扩张件锁定到稳定器。因此,椎间支架系统能够包括:侧面垂直扩张框架,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构造成在体内产生椎间支架系统,该框架具有收缩状态和扩张状态,扩张状态可操作地接触椎间空间;稳定器,可滑动地接合框架的远区,并且构造成用于使框架保持不超过扩张状态的横向运动;以及扩张件,构造成当框架处于收缩状态时在体内引入框架内,并且此后使框架扩张到扩张状态;其中稳定器包括锁定元件,当扩张件完全插入框架内时,锁定元件与扩张件接合,以将扩张件锁定到稳定器。
此外,稳定器能够具有H形构造,该H形构造具有:第一垂直分支;第二垂直分支;横构件,该横构件用于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垂直分支连接第一垂直分支,横构件具有垂直支承件,该垂直支承件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垂直分支和第二垂直分支延伸,并且扩张件包括垂直切口,该垂直切口完全通过扩张件的远端延伸并且将扩张件的远端分割为第一部和第二部,垂直切口使第一部与第二部分离,垂直切口构造成与垂直支承件互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和第二部可在横向上互相相对位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和第二部可在横向上互相相对位移使扩张件与锁定元件断开。
同样,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椎间支架系统能够包括:侧面垂直扩张框架,构造成在体内产生椎间支架系统,所述框架具有:收缩状态和扩张状态,扩张状态可操作地接触椎间空间;具有端部的近部,具有端部的远部,以及扩张状态的框架中轴线;第一顶梁,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和具有端部的远部,第一顶梁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含有第一顶梁的中轴线和第二顶梁的中轴线的顶平面上和(ii)含有第一顶梁的中轴线和第一底梁的中轴线的第一侧平面上;第二顶梁,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和具有端部的远部,第二顶梁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顶平面和(ii)含有第二顶梁的中轴线和第二底梁的中轴线的第二侧平面上;第一底梁,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和具有端部的远部,第一底梁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含有第一底梁的中轴线和第二顶梁的中轴线的底平面和(ii)第一侧平面上;第二底梁,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和具有端部的远区,第二底梁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底平面和(ii)含有第二底梁的中轴线和第二顶梁的中轴线的第二侧平面上;多个顶连接器元件,顶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第一顶梁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二顶梁,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顶平面上的挠曲实现;多个底连接器元件,底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第一底梁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二底梁,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底平面上的挠曲实现;多个第一侧连接器元件,该第一侧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第一顶梁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一底梁,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第一侧平面上的挠曲实现;多个第二侧连接器元件,该第二侧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第二顶梁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二底梁,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第二侧平面上的挠曲实现;扩张件,构造成当框架处于收缩状态时在体内引入框架内,并且此后使所述框架扩张到扩张状态;以及稳定器,可滑动地接合第一顶梁、第一底梁、第二顶梁、第二底梁或它们的组合的远区,并且构造成用于使第一顶梁、第一底梁、第二顶梁、第二底梁或它们的组合保持不超过扩张状态的横向运动;其中稳定器包括锁定元件,当扩张件完全插入框架内时,锁定元件与扩张件接合,以将扩张件锁定到稳定器。
此外,稳定器能够是H形构造,该H形构造具有:第一垂直分支;第二垂直分支;以及横构件,该横构件用于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垂直分支连接第一垂直分支,第一垂直分支包括与第一顶梁和第一底梁接合的保持面,第二垂直分支包括与第二顶梁和第二底梁接合的保持面,而横构件提供张力,以抵抗第一顶梁、第一底梁、第二顶梁和第二底梁超过扩张状态的横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张件还包括水平沟槽,该水平沟槽构造成与稳定器的横构件互补,并且在扩张状态下,扩张件的水平沟槽与横构件可滑动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构件还包括垂直支承件,扩张件具有垂直切口,垂直切口完全通过扩张件的远端延伸并且将扩张件的远端分割为第一部和第二部,垂直切口使第一部与第二部分离,垂直切口构造成与垂直支承件互补,并且在扩张状态下,扩张件的垂直切口与垂直支承件可滑动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张件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可在横向上互相相对位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和第二部在横向上互相相对位移使扩张件与所述锁定元件断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稳定器还包括装接点,用于可释放地装接导丝,导丝适配成用于将扩张件导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构件包括可操作地连接于汇点处的第一柱座和第二柱座,该汇点具有用于可释放地装接导丝的装接点,导丝用于将扩张件导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系统还能够包括移植端口。在一些实施例中,
支架系统还能够包括:顶张紧器,用于将第一顶梁可操作地装接于第二顶梁上;以及底张紧器,用于将第一底梁可操作地装接于第二底梁上,其中多个连接器元件中的每个都是支柱;并且其中,顶支柱构造成与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底支柱构造成与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顶张紧器构造成与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底张紧器构造成与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其中,侧面垂直扩张框架的顶支柱和底支柱中的每个都构造成在扩张时打开移植物分布窗口,从第一顶梁扩张到第二顶梁,从第一顶梁扩张到第一底梁、从第二顶梁扩张到第二底梁,或者从第一底梁扩张到第二底梁。
同样,该支架系统还能够包括:顶张紧器,用于将第一顶梁可操作地装接于第二顶梁上;以及底张紧器,用于将第一底梁可操作地装接于第二底梁上,并且其中,顶连接器支柱构造成与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底支柱构造成与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第一侧支柱构造成与第一顶梁和第一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第二侧支柱构造成与第二顶梁和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顶张紧器构造成与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底张紧器构造成与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其中,侧面垂直扩张框架的顶、底、第一侧和第二侧形成整体的一体框架。
本教导还涉及融合椎间空间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使用本文教导的支架系统。例如,该方法能够包括:产生进入椎间盘内的入口点,椎间盘具有由纤维化环包围的髓核;通过入口点从椎间盘内取出髓核,在纤维化环内留下供本文教导的支架系统扩张的椎间空间,椎间空间具有顶椎骨板和底椎骨板;通过入口点将收缩状态的侧面垂直扩张框架插入椎间空间内;将中心梁插入框架内,以形成支架系统;并且将移植材料加入所述椎间空间。
产生入口点的步骤能够包括产生横向尺寸在约5 mm至约15 mm范围内的所述入口点,并且能够选择超过入口点的横向尺寸的横向扩张量。扩张步骤能够包括:使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在横向上扩张到超过入口点的宽度的宽度;并且插入中心梁,以使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在垂直方向上扩张,以在扩张状态下支承框架。将中心梁插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的步骤包括与用于在扩张后防止中心梁从侧面垂直扩张框架脱出的装置接合。
本教导还涉及一种套件,包括本文教导的支架系统。该系统能够包括:套管,用于将支架系统插入椎间空间内;以及导丝,适配成用于将中心梁导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
附图说明
图1A-1I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移植物分布系统的部件。
图2A-2F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使用双向扩张笼的方法。
图3A-3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融合椎间盘空间的双向扩张笼。
图4A和4B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在每个壁上具有骨移植物窗口用于融合椎间盘空间的双向扩张笼的收缩图和扩张图。
图5A-5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融合椎间盘空间的系统。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使用双向扩张笼的方法的图。
图7A-7F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移植物分布系统的一些附加特征。
图8A-8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移植物分布套件的部件。
图9A-9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在椎间空间中的扩张。
图10A-10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为了突出示出出口端口和骨移植物窗口而示出的扩张移植物分布系统的轮廓。
图11A和11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将就位时移植物分布示意图与尸体中的测试布置进行比较以显示相对尺寸。
图12A-12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布置于尸体中的x射线。
图13A-13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顶梁相对于第二顶梁、第一底梁相对于第二底梁、第一顶梁相对于第一底梁、以及第二顶梁相对于第二底梁的取向。
图14A-14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具有稳定器的系统的部件,其中稳定器是X形构造。
图15A-15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具有稳定器的系统的部件,其中稳定器是H形构造。
图16A-16I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具有带稳定器和张紧器的组合的笼以及中心梁的的系统的部件,并且该中心梁构造成用于使笼扩张。
图17A和17B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处于收缩构造的图16A-16I的笼。
图18A-18I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具有带张紧器的笼、中心梁或填片以及锁定稳定器的系统的部件,该中心梁或填片具有垂直裂口、构造成用于使笼扩张。
图19A-19F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锁定稳定器的示例,其中稳定器是H形构造的。
图20A-20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与图19A-19F所示锁定稳定器耦连的导杆的示例。
图21A-21F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具有带加固稳定器和张紧器的组合的笼以及中心梁的系统的部件,并且该中心梁构造成用于使笼扩张。
图22A-22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具有带稳定器和张紧器的组合的笼以及中心梁的系统的部件,并且该中心梁构造成用于使笼扩张。
图23A-23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中心梁取出工具的部件。
图24A-24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个中心梁取出工具的部件。
图25A-25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包括限深规/深度规的另一个中心梁取出工具的部件。
图26A-26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与具有笼和中心梁的系统一起使用的插入工具的部件,该笼带驱动器,该中心梁构造成用于使笼扩张,该插入工具包括笼固位套筒。
图27A-27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与具有笼和中心梁的系统一起使用的插入工具的部件,该笼带稳定器,该中心梁构造成用于使笼扩张,该插入工具包括可伸缩笼固位套筒。
图28A-28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与具有笼和中心梁的系统一起使用的插入工具的部件,该笼带稳定器,该中心梁构造成用于使笼扩张。
图29A-29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具有套管和扩张闭塞器的系统的部件。
图30A-30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与具有笼和中心梁的系统一起使用的另一个插入工具的部件,该笼带稳定器,该中心梁构造成用于使笼扩张。
图30D是插入工具的远端的透视图。
图30E是平移元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教导涉及具有稳定器的椎间支架系统,在支架在椎间盘空间中扩张时,该稳定器使支承梁稳定并且保持该支承梁。该系统能够具有例如中心梁,该中心梁具有:带端部的近部;具有顶部和底部的移植部;具有端部的远部;中心梁轴线;在近部的端部处具有入口端口的移植物分布通道;位于移植部的顶部处的顶出口端口;以及位于移植部的底部处的底出口端口。这些系统还可包括侧面垂直扩张框架,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具有内腔、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都具有近部和远部并且在各自近部和远部通过连接器元件可操作地互相连接在一起形成侧面垂直扩张框架,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可从扩张状态可逆缩回收缩状态。扩张状态例如能够构造成具有打开移植物分布窗口,在可逆缩回时,该打开移植物分布窗口基本上是关闭的。在这些实施例中,侧面垂直扩张框架适配成容纳中心梁的插入件,以形成移植物分布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可包括侧面垂直扩张框架,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具有: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其中至少基本上互相平行地布置各梁,每个梁都具有:近部、移植部和远部,并且在各自近部和远部可操作地互相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方筒侧面垂直扩张框架,该方筒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可从扩张状态可逆缩回收缩状态。扩张状态例如能够构造成具有打开移植物分布窗口,在可逆缩回时,该打开移植物分布窗口至少基本上关闭。在这些实施例中,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适配成容纳中心梁的插入件,以形成移植物分布系统。
术语“受治疗者”和“患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可互换地使用,并且指诸如哺乳动物的动物,包括但并不局限于:非灵长类动物,诸如,例如,牛、猪、马、猫、狗;以及灵长类动物,诸如,例如,猴子或人。因此,术语“受治疗者”和“患者”还能够应用于非人生物应用,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兽医、伴侣动物、商业牲畜等。此外,在此利用程度术语表示本文教导的系统的部件的位置和/或运动之间的相对关系。例如,短语“至少基本上平行”用于指一个部件相对于另一个部件的位置。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另一个轴线的轴线指旨在的取向,实际上是平行,但是应当明白,这仅是便于理解这么说,而且可能因为系统内的应力以及器件和系统的不完善发生变化。同样,短语“至少基本上位于……平面上”指旨在的取向或运动,实际上为了便于测量该取向或运动而位于或接近位于该平面上,但是应当明白,这仅是便于理解这么说,而且可能因为系统内的应力以及器件和系统的不完善发生变化。同样,短语“至少基本上一致”指旨在的取向或运动,实际上为了便于测量该取向或运动而位于或接近位于例如该轴线或平面上,但是应当明白,这仅是便于理解这么说,而且可能因为系统内的应力以及器件和系统的不完善发生变化。
图1A-1I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系统的部件。如图1A所示,移植物分布系统100能够具有:具有中心梁轴线105的中心梁101;具有与顶出口端口140液体连通的入口端口135的移植物分布通路;以及底出口端口141。中心梁101还能够具有:近部111,具有带入口端口135的端部;移植部112,具有顶出口端口140和底出口端口141;以及远部(未示出)。还能够确定中心梁101的尺寸,以具有横截面110,该横截面110具有5 mm至15 mm的最大尺寸,以通过最大横向尺寸为5 mm至15 mm的环形开口将中心梁101放置于椎间空间内,该椎间空间具有顶椎板和底椎板。中心梁101还能够具有:顶表面115,具有第一顶横向表面117和第二顶横向表面119;底表面120,具有第一底横向表面122和第二底横向表面124;第一侧表面125,具有第一顶侧表面127和第一底侧表面129;以及第二侧表面130,具有第二顶侧表面132和第二底侧表面134。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梁能够具有横向尺寸为约5 mm至15 mm的横截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梁的垂直尺寸能够在下列范围内:约4 mm至约12 mm、约5mm至约11 mm、约6mm至约10 mm、以及约7mm至约9 mm、约6mm至约8 mm、约6mm、或在任何范围或其内以1 mm为增量的任何量。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梁的横向尺寸能够在下列范围内:约5 mm至约15 mm、约6 mm至约14 mm、约7 mm至约13 mm、约8 mm至约12 mm、约10 mm、或任何范围或其内以1 mm为增量的量。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梁的横截面具有有效直径在下列范围内的面积:约2 mm至约20 mm、约3 mm至约18 mm、约4 mm至约16 mm、约5 mm至约14 mm、约6 mm至约12 mm、约7mm至约10 mm、或其内的任意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小轮廓具有下列直径的面积:2 mm、4mm、6 mm、8 mm、10 mm、12 mm、14 mm、16 mm、18 mm、或其内的任何范围,包括其内以1 mm为增量的任何直径或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梁的宽度(mm)×高度(mm)能够是9.0x5.0、9.0x6.0、9.0x7.0、9.0x8.0、9.0x9.0、以及9.0x10.0,或者其内的尺寸以+/- 0.1mm为增量任何偏差。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梁能够具有横向尺寸或垂直尺寸在6.5mm至14.0mm范围内的横截面。
如图1B和1C所示,系统100还能够包括侧面垂直扩张框架149,侧面垂直扩张框架149构造成可操作地接触中心梁101,以在体内形成移植物分布系统100,框架149具有收缩状态149c,缩回状态149c具有横截面149ct,横截面149ct具有5 mm至15 mm的最大尺寸,以通过环形开口将框架149放置于椎间空间中,以便扩张。同样,框架149还能够具有扩张状态149e,扩张状态149e具有横截面149et,横截面149et具有6.5 mm至18 mm的最大尺寸,以使框架149保持于椎间空间中,扩张状态与椎间空间中的中心梁101可操作地接触。能够限定框架149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111、移植部112、具有端部的远部(未示出)、以及扩张状态149e的中心框架轴线113。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框架在收缩状态下具有横向尺寸在约5mm至约15mm范围内的横截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收缩状态下,框架的垂直尺寸能够在下列范围内:约4mm至约12mm、约5mm至约11mm、约6mm至约10mm、and 约7mm至约9mm、约6mm至约8mm、约6mm、或者任何范围或其内以1mm为增量的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收缩状态下,框架的横向尺寸能够在下列范围内:约5 mm至约15 mm、约6mm至约14mm、约7mm至约13mm、约8mm至约12mm、约10mm、或者任何范围内或者其内以1mm 为增量的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收缩状态下,框架的横截面具有有效直径在下列范围内的面积:约2mm至约20 mm、约3 mm至约18 mm、约4 mm至约16mm、约5 mm至约14 mm、约6 mm至约12 mm、约7 mm至约10 mm或其内的任何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小轮廓具有如下直径的面积:2 mm、4 mm、6 mm、8 mm、10 mm、12 mm、14 mm、16 mm、18mm、或其内的任何范围,包括其内的任意这种直径或范围内的以1 mm增量的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收缩状态下,框架的宽度(mm)×高度(mm)能够是:9.0x5.0、9.0x6.0、9.0x7.0、9.0x8.0、9.0x9.0、and 9.0x10.0、或者其内的尺寸以+/- 0.1mm为增量任何偏差。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扩张状态下,框架能够在横向或垂直方向上具有下列范围内的横截面尺寸:4.0mm至18mm、5.0mm至19.0mm、6.0mm至17.5mm、7.0mm至17.0mm、8.0mm至16.5mm、9.0mm至16.0mm、9.0mm至15.5mm、6.5mm至15.5 mm、或者任何范围或者其内的量以+/- 0.1mm为增量。
术语“收缩状态”能够用于指框架的一种构造,在该构造中,横截面面积或轮廓至少基本上处于其最小值,而术语“扩张状态”能够用于指扩张到至少基本上超过收缩状态的框架的一种构造。在这种情况下,当框架的骨移植物窗口从关闭构造打开至少为收缩状态的骨移植物窗口的面积的20%时,框架扩张到至少“基本上”超过收缩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与收缩状态的骨移植物窗口比较时,当框架的骨移植物窗口至少打开15%、20%、25%、30%、35%、40%、45%、50%、60%、70%、80%、90%、100%、150%、200%、250%、300%、或者更多时,框架扩张到至少“基本上”超过收缩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与收缩状态的骨移植物窗口比较时,当框架的骨移植物窗口至少打开2倍、3倍、5倍、10倍、15倍、20倍、或者更多时,框架扩张到至少“基本上”超过收缩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扩张状态下创建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并且扩张状态能够包括是全扩张的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或至少95%的状态。术语“全扩张”能够用于指上面的连接器元件开始疲劳、发生故障或破裂时的,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变形超过10%、20%、或30%时的扩张程度。
框架149能够构造成具有第一顶梁150,第一顶梁150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111、移植部112和具有端部的远部(未示出),该第一顶梁150构造成用于在扩张状态149e下接触中心梁的第一底横向表面117和中心梁101的第一顶侧表面127,第一顶梁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含有第一顶梁的中轴线和第二顶梁的中轴线的顶平面上和(ii)含有第一顶梁的中轴线和第一底梁的中轴线的第一侧平面上。同样,框架149能够构造成具有第二顶梁160,第二顶梁160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111、具有端部的移植部122、以及具有端部的远部(未示出),第二顶梁160构造成用于在扩张状态149e状态下接触中心梁101的第二顶横向表面119和中心梁101的第二顶侧表面132,第二顶梁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顶平面和(ii)含有第二顶梁的中轴线和第二底梁的中轴线的第二侧平面上。同样,框架149能够构造成具有第一底梁170,第一底梁170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111、移植部112、以及具有端部的远部(未示出),第一底梁170构造成在扩张状态149e下接触中心梁101的第一底横向表面122和中心梁101的第一底横向表面129,第一底梁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含有第一底梁的中轴线和第二顶梁的中轴线的底平面和(ii)第一侧平面上。同样,框架149能够构造成具有第二底梁180,第二底梁180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111、具有端部的移植部112、以及具有端部的远区(未示出),第二底梁160构造成在扩张状态149e下接触中心梁101的第二底横向表面124和中心梁101的第二底横向表面134,第二底梁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底平面和(ii)含有第二底梁的中轴线和第二顶梁的中轴线的第二侧平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顶梁150的中轴线能够至少基本上平行于中心梁轴线105。同样,框架149能够构造成具有第二顶梁160,第二顶梁160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111、具有端部的移植部112、以及具有端部的远部(无数次),第二顶梁160构造成在扩张状态149e下接触中心梁101的第二顶横向表面119和中心梁101的第二顶横向表面132,第二顶梁160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平行于中心梁轴线105。同样,框架149能够构造成具有第一底梁170,第一底梁170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111、移植部112、以及具有端部的远部(未示出),第一底梁170构造成在扩张状态149e下接触中心梁101的第一底横向表面122和中心梁101的第一底横向表面129,第一底梁170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平行于中心梁轴线105。框架149能够构造成具有第二底梁180,第二底梁180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111、具有端部的移植部112、以及具有端部的远区(未示出),第二底梁160构造成在扩张状态149e下接触中心梁101的第二底横向表面124和中心梁101的第二底横向表面134,第二底梁180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平行于中心梁轴线105。
如图1D所示,在此提供的系统具有由框架对中心梁产生的分层效应,中心梁既在横向上又在垂直方向上提供叠加尺寸。叠加尺寸使得系统以小轮廓进入椎间盘空间,在体内扩张后的宽横向轮廓使得避免脱出,并且套筒用于使中心梁安全地插在椎间空间中的顶部终板与底部终板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能够分别使横截面壁厚与各自的中心梁尺寸相加,该厚度在下列范围内:约0.5mm至约5.0mm、约0.75mm至约4.75mm、约1.0mm至约4.5mm、约1.25mm至约4.25mm、约1.5mm至约4.0mm、约1.75mm至约3.75mm、约2.0mm至约3.5mm、约2.25mm至约3.25mm、或者其内以0.05mm为增量的任意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能够分别使横截面壁厚与各自的中心梁尺寸相加,该厚度在下列范围内:约1.5mm至约2.5mm、including 1.5、1.75、2.0、2.25、2.5、或者其内以0.05mm为增量的量。
通过连接器元件能够可操作地连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149的梁。因此,框架149能够包括多个近顶连接器元件191,该近顶连接器元件191构造成将第一顶梁150的近部111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二顶梁160的近部111,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顶平面上的挠曲实现,该顶平面含有第一顶梁150的中轴线和第二顶梁160的中轴线。同样,框架149能够构造成具有多个远顶连接器元件(未示出),该远顶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第一顶梁150的远部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二顶梁160的远部,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顶平面上的挠曲实现。
同样,框架149能够构造成具有多个近底连接器元件193,该近底连接器元件193构造成将第一底梁170的近部111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二底梁180的近部111,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底平面上的挠曲实现,该底平面含有第一底梁170的中轴线和第二底梁180的中轴线。同样,框架149能够构造成具有多个远底连接器元件(未示出),该远底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第一底梁170的远部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二底梁180的远部,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底平面上的挠曲实现。
同样,框架149能够构造成具有:多个近第一侧连接器元件195,该近第一侧连接器元件195构造成将第一顶梁150的近部111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一底梁170的近部111,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第一侧平面上的挠曲实现,该第一侧平面含有第一顶梁150的中轴线和第一底梁170的中轴线;多个远第一侧连接器元件(未示出),该远第一侧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第一顶梁150的远部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一底梁170的远部,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第一侧平面上的挠曲实现。同样,框架149能够构造成具有:多个近第二侧连接器元件197,该近第二侧连接器元件197构造成将第二顶梁160的近部111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二底梁170的近部111,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第二侧平面上的挠曲实现,该第二侧平面含有第二顶梁160的中轴线和第二底梁180的中轴线;多个远第二侧连接器元件(未示出),该远第二侧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第二顶梁160的远部可扩张地连接到第二底梁180的远部,该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第二侧平面上的挠曲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近连接器元件中的每个都能够构造为近支柱,在扩张状态和收缩状态下,该近支柱至少基本上平行地对齐,并且多个远连接器元件中的每个是远支柱,该远支柱能够构造成在扩张状态和收缩状态下至少基本上平行地对齐。因此,近顶支柱能够构造成与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整体地成为一体,从而在收缩时,向远顶支柱挠曲;并且远顶支柱能够构造成与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适配成在收缩时向近顶支柱挠曲。同样,近底支柱能够构造成与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适配成在收缩时向远底支柱挠曲;并且远底支柱能够构造成与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适配成在收缩时向近底支柱挠曲。同样,近第一侧支柱能够构造成与第一顶梁和第一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适配成在收缩时向远第一侧支柱挠曲;并且远第一侧支柱能够构造成与第一顶梁和第一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适配成在收缩时向近第一侧支柱挠曲。同样,近第二侧支柱能够构造成与第二顶梁和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适配成在收缩时向远第二侧支柱挠曲;并且远第二侧支柱能够构造成与第二顶梁和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适配成在收缩时向近第二侧支柱挠曲。
如图1D所示,框架149能够配置成在通过环形开口将中心梁101布置于椎间空间中后体内与中心梁101可滑动地接合,可滑动地接合包括使中心梁101在体内从框架149的近端11向着框架149的远端位移到框架149内;该位移包括在通过环形开口在体内位移到建立移植物分布系统100时使中心梁轴线105至少基本上与中心框架轴线113重合。系统100还能够构造成在内部在中心梁101的顶表面115与顶椎骨终板之间形成顶移植物层深度199t;和在体内在中心梁101的底表面120与底椎骨终板之间形成底移植物层深度199b(未示出)。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脱出,系统100在体内的横截面110大于环形开口的最大横向尺寸。
技术人员将明白中心梁能够具有在此提供的教导切实可行的任何构造。在一些实施例中,适当中心梁的判据可包括提供适当刚性的材料和构造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梁能够包括I形梁。I形梁构造和互补侧面垂直扩张笼的示例示于图1E和1F中。
技术人员还将明白中心梁能够具有在此提供的教导切实可行的任何一种移植物端口构造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适当移植物端口构造的判据可包括端口尺寸、端口数量和端口的布置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梁能够包括侧面移植物端口。
技术人员还将明白连接器元件能够改变设计,但是应当满足本文教导的约束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连接器元件191、193、195、197中的每个能够具有在1:2至1:8范围内的纵向厚度与横向厚度的截面高宽比。连接器元件的一部分示于图1G中。
因此,该系统还能够包括双向扩张的改进型、小轮廓、椎间盘笼。根据在此提供的教导,该笼对现有技术提供几方面的改进,例如,包括在椎间盘空间中扩张之后防止笼从纤维化环脱出。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术语“笼”、“支架”和“放支架”能够与“侧面垂直扩张框架”、“扩张框架”或“框架”互换地使用。笼至少有下列能力:(i)在椎间空间内在横向上扩张,以避免器件通过环形切口脱出;(ii)垂直地扩张,以撑开椎间空间;(iii)在环中的器件内提供额外空间,用于引入移植物材料;(iv)保持大脚印,从而不通过缩小长度,对终板遍及较大面积分布负荷,来扩张长度和/或宽度;以及(v)仅利用单向方式,以微创形式,插入环内。
图2A-2F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使用双向扩张笼的方法。如图图2A-2B所示,对环205准备用作单入口点210的环形切口和椎间空间215,用于插入双向扩张笼系统250。如图2C-2F所示,系统250具有:笼255,笼255具有近端256、远端257、以及内腔258,该内腔258通过扩张/收缩骨移植物窗口259与椎间空间215连通;填片芯260,在填片芯260的远端具有锥形凸头262;可释放地装接的轨梁265;推杆270,在填片芯260和轨梁265上可滑动地位移;试填片275,具有肩部277并且在轨梁265和填片芯260上可滑动地位移到笼255的内腔258内;以及永久填片280,具有肩部282并且在轨梁265和填片芯260上可滑动地位移到笼255的内腔258内。
在图2A中,植入笼255的过程开始,包括通过单入口点210在椎间盘空间215内插入带圆头闭塞器的套管(未示出)直到接触环205的对置壁。套管(未示出)的深度用于选择笼的要求深度。对填片芯260装上骨移植物材料,并且轨梁265可释放地装接于填片芯260上。笼255装载于轨梁265上,并且利用推杆270推填片芯260并且将其推入套管(未示出)内,直到笼255的远端257接触填片芯260的锥形凸头262的背面,如图2A所示。将填片芯260和笼255的组件插入椎间空间215内,并且取出套管(未示出),如图2B所示。对笼255的内腔258装上骨移植物材料,并且在轨梁265和填片芯260上使试填片275可滑动地位移到笼255的内腔258内,如图2C所示。能够测试各种尺寸的试填片275,直到找到其将装配的最大试填片275,或者直到使用扩张时具有要求的垂直尺寸和横向尺寸的试填片,从而根据要求,使笼255侧面垂直扩张。然后,取出试填片275,并且在填片芯260保持原位的情况下,用骨移植物材料填充笼255的内腔258,如图2D所示。然后,利用推杆270使永久填片280沿轨梁265和填片芯260可滑动地位移到椎间空间215内,直到笼255的远端257接触填片芯260的锥形凸头262的背面,从而使笼255保持要求的侧面垂直扩张,如图2E所示。然后,使轨梁265与填片芯260断开,如图2F所示。
应当明白,环形切口几乎可具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认为理想的任何尺寸。环形切口能够具有例如等于顶椎骨板与底椎骨板之间的距离的垂直尺寸,顶椎骨板和底椎骨板限定椎间盘空间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垂直尺寸能够在下列范围内:约4mm至约12mm、约5mm至约11mm、约6mm至约10mm、以及约7mm至约9mm、约6mm至约8mm、约6mm、或任何范围或其内以1mm为增量的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个进入点的横向尺寸能够在下列范围内:约5 mm至约15 mm、约6mm至约14mm、约7mm至约13mm、约8mm至约12mm、约10mm、或任何范围或其内以1mm为增量的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单个进入点具有直径在下列范围内的面积:约2mm至约20 mm、约3 mm至约18 mm、约4 mm至约16 mm、约5 mm至约14 mm、约6 mm至约12 mm、约7 mm至约10 mm、或其内的任何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小轮廓具有下列直径的面积:2 mm、4 mm、6 mm、8 mm、10 mm、12 mm、14 mm、16 mm、18 mm、或者其内的任何范围,包括其内以1 mm为增量的任何直径或者范围。本文教导的小轮廓尺寸的笼设计成在这些尺寸范围内。
技术人员还明白有几种方法和器件可用于使笼扩张。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张包括利用装置(i)使笼侧面垂直扩张和(ii)产生至少基本上与接触顶梁对或底梁对的椎骨终板的表面的凹度互补的凸面。
技术人员还明白撑开椎间空间并且为了避免脱出而使笼横向扩张的方法。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张包括通过单入口点将侧面垂直扩张件引入椎间空间内并且引入笼内,侧面垂直扩张件构造成通过笼提供垂直力,并且使该垂直力进入顶垂直终板和底垂直终板,以撑开椎间空间;并且将横向力施加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以使笼扩张到大于单入口点的横向尺寸的宽度,从而在扩张之后防止双向扩张的笼从纤维化环脱出。
技术人员还将明白具有将骨移植材料送入椎间空间内的方法。因此,侧面垂直扩张件能够包括用于将移植材料引入椎间空间内的端口。在此提供的方法和系统包括使用技术人员已知的骨移植材料。可置入或者注入椎间空间内的材料包括:固体或半固体移植材料、从患者的骨面取出的骨、来自患者的髂嵴采集物、以及诸如羟基磷灰石、去矿化骨基质和骨形态生成蛋白的骨移植物膨胀剂。固体或半固体移植材料成分的示例包括固体纤维胶原或其他适当硬质亲水性生物相容材料。一些材料还可包括溶胀性,以使椎间盘空间进一步垂直扩张。
技术人员还将明白有使侧面垂直扩张件保持于笼中的方法。因此,引入能够包括接合棘轮机构,该棘轮机构包括侧面垂直扩张件上的隆起,该隆起与笼的支柱接合,以在扩张后防止笼从纤维化环脱出。该棘轮机构能够例如类似于具有齿轮部件和棘爪部件的束线带棘轮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笼具有例如包括支柱的齿轮部件;并且侧面垂直扩张件是具有例如凸起的棘爪部件的填片器件,该凸起能够向扩张件的近端倾斜或偏离填片器件的插入方向倾斜。在一些实施例中,笼具有例如包括支柱的棘爪部件;并且侧面垂直扩张件是具有例如一系列凸起的齿轮部件的填片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能够向扩张件的近端倾斜或者偏离填片器件的插入方向约5o至约75o
技术人员还将明白具有设计笼扩张时的形状的方法。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张包括选择填片,该填片构造成在顶壁的顶表面上形成凸面,从而至少基本上与各自的顶椎骨板的凹度互补,并且/或者产生底壁的底表面,从而至少基本上与各自的底椎骨板的凹度互补。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张包括选择填片,该填片构造成使笼的远端垂直地扩张得大于笼的近端。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张包括选择填片,该填片构造成使笼的远端扩张得大于笼的近端。
图3A-3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融合椎间盘空间的双向扩张笼的收缩图和扩张图。图3A和3C示出扩张构造,而图3B和3D示出收缩构造。笼300能够包括至少4个壁302、304、306、308,这至少4个壁302、304、306、308形成具有长轴线309的筒,至少4个壁302、304、306、308包括:顶壁302,形成顶平面,并且具有带隆起(未示出)的顶表面,该隆起(未示出)适配成接触顶椎骨板(未示出);底壁304,形成底平面并且具有带隆起(未示出)的底表面,该隆起(未示出)适配成接触底椎骨板(未示出);第一侧壁306,形成第一侧壁平面;以及第二侧壁308,形成第二侧壁平面。在这些实施例中,壁302、304、306、308中的每个都能够具有至少2个纵梁,使得方筒能够具有总共4个纵梁312、314、316、318;和多个支柱333,多个支柱333(i)在笼300的收缩状态下堆叠在一起,如图3B和3D所示,以最小化在垂直方向和横向上都进入单入口点(未示出)从而进入椎间盘空间(未示出)内的小轮廓进入体的笼300在其各自的壁中的空空间,并且(ii)在扩张时偏转,以使方筒中的总共4个纵梁312、314、316、318中的至少2个纵梁在其各自壁302、304、306、308中分离。此外,笼300能够构造成在椎间空间(未示出)中在横向上扩张到大于单入口点(未示出)的横向尺寸的尺寸,以在图3A和3C所示的扩张后防止双向扩张的笼300从纤维化环(未示出)脱出。
应当明白,考虑到微创手术,收缩构造包括通过纤维化环的小轮廓进入体设计。为了便于采用微创手术,对于通过纤维化环的单入口点,收缩构造的小轮廓进入体应当是具有例如约5 mm至约12 mm范围内的直径的非常小的面积的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小轮廓具有直径在下列范围内的面积:约2mm至约20 mm、约3 mm至约18 mm、约4 mm至约16 mm、约5mm至约14 mm、约6 mm至约12 mm、约7 mm至约10 mm、或其内的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小轮廓具有下列直径的面积:2 mm、4 mm、6 mm、8 mm、10 mm、12 mm、14 mm、16 mm、18 mm、或其内的任何范围,包括其内以1 mm为增量的任何直径或范围。
技术人员将明白,可设想各种支柱构造,以最小化进入椎间空间内的小轮廓进入体的笼的空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笼的每个壁具有一系列V形支柱333,该V形支柱333(i)在收缩状态下以关闭互补构造344的方式堆叠,以最小化在垂直方向和横向上都进入单入口点(未示出)从而进入椎间盘空间内的小轮廓进入体的笼300在其各自的壁中的空空间,并且(ii)在扩张时在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其各自壁的平面的平面中偏转到打开互补构造355,以使方筒中的总共4个纵梁312、314、316、318中的至少2个纵梁在其各自的壁中的分离,并且打开骨移植物窗口366,以在扩张构造中,将骨移植物材料输送到椎间空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笼300构造成容纳在约5 mm至约15 mm范围内的单入口点的横向尺寸。
V形支柱能够是“V”形切槽,该“V”形切槽通过离开笼的每个角部2 mm的距离处开始(.5-4)的每个笼壁凸出,以在该壁面的中部区中有效提供“V”形支柱,在该壁面中,支柱能够加工成与角部上的L形梁连续。能够切割该切槽,使得其垂直于壁面或者从笼的外侧到笼的内侧远向倾斜。远向倾斜的凸起能够促进插入本文教导的填片。此外,梁的角部的近面也能够具有远向内倾的沟,从而有助于插入本文教导的填片。在近端-远端方向上,支柱能够具有均匀的厚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柱的厚度在下列范围内:约0.2mm至约1.0mm、约0.3mm至约0.9mm、约0.4mm至约0.8mm、约0.5mm至约0.7mm,或者在其内以约0.1mm为增量的任何范围内。“V”形支柱的顶端能够沿每个侧面的中轴线移动,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形成尺寸为.031” (.005-.062”)的圆角,以防止形成应力裂纹。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柱或切槽凸起的形状还能够是C、U或W形的。支柱在垂直于笼的长轴线的方向上的厚度是在笼的长轴线方向上的厚度的4倍。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厚度比能够在下列范围内:约2倍至约8倍、约3倍至约7倍、约4倍至约6倍、约5倍、或其内以1倍为增量的任何范围。该厚度能够帮助在垂直于近端-远端方向的方向上保持高结构刚性和强度,使得在将笼插入椎间盘空间内时或之后,保持横截面(垂直于近端-远端方向)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支柱的角度能够在无应力的状态下在顶端测量的约140o -170o的范围内。在这些实施例中,该角度有助于每个支柱的分支在适度内压时相向挠曲,以使笼收缩,从而插入椎间盘空间内。此外,倾斜支柱位于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其各自壁的平面的,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笼的长轴线的平面中,使得挠曲不改变侧壁的厚度。这有助于保持小轮廓,以便插入,同时最大化内腔尺寸。当在垂直方向上和/或水平方向上扩张大于20%时,这种几何结构与角部上的固体梁组合有助于确保植入物具有最小的长度变化,当沿长轴线测量时,长度的减小小于15%。因此,支持椎骨的笼的顶和底的长度至少基本上保持恒定,而与扩张无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笼300具有v形支柱333和骨移植物窗口366,骨移植物窗口366(i)在收缩构造中与v形支柱333互补,并且(ii)在扩张时打开,以在打开互补构造365中,将骨移植物材料输送到椎间空间内,还可将打开互补构造365称为扩张构造。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笼300具有:近区311、近端322、远区388、远端399、以及至少4个壁302、304、306、308中具有第一系列v形支柱333的至少一个壁,第一系列v形支柱333构造成在收缩状态下以关闭互补构造344的方式堆叠,以最小化进入椎间空间内的小轮廓进入体的笼300的空空间,并且在扩张时,偏转到打开互补构造355,以使方筒中的总共4个纵梁312、314、316、318中的至少2个纵梁在其各自壁302、304、306、308中分离,并且打开骨移植物窗口366,在扩张构造中,该骨移植物窗口366适配成将骨移植物材料输送到椎间空间内,其中第一系列v形支柱333F安置于笼的近区中,第一系列v形支柱333F的顶端与笼300的近端322背离而朝向笼300的远端399。在一些实施例中,笼300还能够包括第二系列v形支柱333S,第二系列v形支柱333S在收缩状态下以关闭互补构造344的方式堆叠,以最小化进入椎间空间内的小轮廓进入体的笼300的空空间;并且在扩张时,偏转到打开互补构造355,以使方筒中的总共4个纵梁312、314、316、318中的至少2个纵梁在其各自的壁中分离,并且打开骨移植物窗口366,在扩张构造中,该骨移植物窗口366适配成将骨移植物材料输送到椎间空间内,其中第二系列v形支柱333S安置于笼300的近区388中,第二系列v形支柱333S的顶端与笼300的远端399背离而朝向笼300的近端322。在这种实施例中,支柱构造能够使第一系列v形支柱333F和第二系列v形支柱扩张,产生骨移植物窗口366,该骨移植物窗口366打开成为蝴蝶结(bow-tie)构造,如图3A和3C所示。
技术人员还将明白,该笼设计对横向扩张和垂直扩张的相对量以及在横向扩张或垂直扩张中通过笼近向和远向扩张的相对量提供灵活性。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笼构造成横向扩张量与垂直扩张量之比可变。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横向扩张或垂直扩张,笼构造成近端扩张量和远端扩张量之比可变。
图4A和4B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在每个壁上具有骨移植物窗口用于融合椎间盘空间的双向扩张笼的收缩图和扩张图。图4A示出收缩构造的笼400以小轮廓进入体405单入口点从而进入椎间盘空间内,而图4B示出扩张构造的笼400,撑开椎间盘空间并且在扩张之后避免笼通过单入口点脱出。如图所示,每个壁含有骨移植物窗口466,用于将骨移植物材料输送到椎间盘空间内。
图5A-5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融合椎间盘空间的系统。如图所示,系统550具有:笼555,具有可扩张/可收缩骨移植物窗口566;填片芯560,具有位于填片芯560的远端的锥形凸头562和骨移植物窗口566;可释放地装接的轨梁565;试填片575,具有肩部577并且在轨梁565和填片芯560上可滑动地位移到笼555内;以及永久填片580,具有肩部582,并且在轨梁565和填片芯560上可滑动地位移到笼555内。该系统能够包括具有至少4个壁的双向扩张笼,至少4个壁形成具有长轴线的筒。至少4个壁能够包括例如:顶壁,形成顶平面并且具有带隆起的顶表面,该隆起适配成接触顶椎骨板;底壁,形成底平面并且具有带隆起的底表面,该隆起适配成接触底椎骨板;以及第一侧壁,形成第一侧壁平面;和第二侧壁,形成第二侧壁平面。每个壁能够具有至少2个纵梁和多个支柱,多个支柱(i)以收缩状态堆叠,以最小化在垂直方向上和横向上都进入单入口点从而进入椎间盘空间内的小轮廓进入体的笼在其各自的壁中的空空间,并且(ii)在扩张时偏转,以使其各自的壁中的至少2个纵梁分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笼能够构造成在椎间空间中在横向上扩张到大于单入口点的横向尺寸的尺寸,以在扩张之后防止双向扩张笼从纤维化环脱出。此外,该系统能够包括:侧面垂直扩张件,该侧面垂直扩张件构造成引发笼的横向扩张和垂直扩张;以及芯,该芯构造成将侧面垂直扩张件引导到笼内,以引发笼横向扩张和垂直扩张。
技术人员将明白侧面垂直扩张件还能够构造成与芯可滑动地接合,从而沿笼的长轴线平移低进入笼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扩张能够与垂直扩张同时发生,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扩张能够在垂直扩张之前发生,例如,以在横向扩张时减小对笼的摩擦力。能够使用两级填片。能够在插入第二级填片而使笼垂直扩张之前,插入第一级填片来使笼横向扩张。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级填片能够沿第一级填片可滑动地位移。填片能够由技术人员认为理想的任何材料制成,例如,金属或聚合物。在一些实施例中,填片能够包括可吸收聚合物材料、无机材料、金属、合金、或骨。
技术人员将明白该系统能够包括上述中的全部组合或任意组合。因此,本教导还包括用于融合椎间盘空间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双向扩张笼,该双向扩张笼具有:近区、近端、远区、远端和至少4个壁,该笼制造成连续单体。在这些实施例中,至少4个壁形成筒,该筒具有长轴线,并且至少4个壁包括:顶壁,形成顶平面并且具有带隆起的顶表面,该隆起适配成接触顶椎骨板;底壁,形成底平面,并且具有带隆起的底表面,该隆起适配成接触底椎骨板;以及第一侧壁,形成第一侧壁平面;以及第二侧壁,形成第二侧壁平面。每个壁能够具有至少2个纵梁和多个支柱。
至少一个壁能够具有第一系列v形支柱,第一系列v形支柱构造成在收缩状态下,以关闭互补构造的方式堆叠,以最小化通过单入口点进入椎间盘空间内的小轮廓进入体的笼的空空间,并且在扩张时偏转到打开互补构造,以使其各自的壁中的至少2个纵梁分离,并且打开骨移植物窗口,该骨移植物窗口适配成在扩张构造中将骨移植物材料输送到椎间空间内。第一系列v形支柱能够安置于笼的近区中,该第一系列v形支柱的顶端与笼的近端背离而朝向笼的远端;并且笼能够构造成在椎间空间中在横向上扩张到大于单入口点的横向尺寸的尺寸,以在扩张之后防止双向扩张笼从纤维化环脱出。侧面垂直扩张件能够构造成引发笼横向扩张和垂直扩张;并且芯能够构造成将侧面垂直扩张件引导到笼的远端内,并且沿笼的长轴线移动,以在横向上和垂直方向上使笼扩张。此外,侧面垂直扩张件能够可滑动地与芯接合,从而沿笼的长轴线平移地进入笼内。
技术人员将明白利用制造这种复杂金属和/或聚合物部件的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能够制造系统和系统部件。例如,能够在部分扩张状态下或完全扩张状态下加工笼。此外,能够将笼制造成当不施加外负荷时在部分或完全扩张状态下不具有内应力或者应变。
系统部件能够包括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适当材料或适当材料的任意组合。例如,所有部件可以是金属、所有部件可以是塑料,或者部件可以是金属和塑料的组合。技术人员将明白笼能够具有接近骨结构的性能特性的性能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使得支架不太具刚性或不太硬,产生支架对天然骨组织施加太大压力的局部负荷加载问题,并且同样,使得支架太柔韧或柔软,产生骨组织对支架施加太大压力的局部负荷加载问题。可利用不透射线材料来促进识别支架在椎间盘空间中的点位和位置。这种材料的示例能够包括但并不局限于:铂、钨、铱、金、或铋。
技术人员能够基于要求的材料性能特性选择材料。例如,技术人员考虑能够包括静态压力负荷加载、动态压力负荷加载、静态扭力负荷加载、动态扭力负荷加载、静态剪力负荷加载、动态剪力负荷加载、排出测试、以及下沉测试。这些特性的性能的上限和下限参数能够落入在使用时承受相同或类似环境条件的这类现有脊柱器件的范围内。例如,要求的静态压力负荷加载能够接近5000N。要求的动态压力负荷加载能够在5x106周期下≥3000N ,或者在10x106周期下≥1500N。要求的负荷水平能够例如在椎体压力强度的下列倍数的范围内:约1.0倍至约2.0倍、约1.25倍至约1.75倍、或其内以0.1倍为增量的任何范围内。用于测试这种性能特性的标准过程的示例包括ASTM F2077和ASTM F2624。
适当材料的示例能够包括:非增强型聚合物、碳增强型聚合物复合材料、PEEK(聚醚酮)和PEEK复合材料、聚醚酰亚胺(ULTEM)、聚砜、聚酰亚胺、聚酰胺、或碳纤维。其他示例包括金属和合金,合金包括任何一个或者多个成分,该一个或者多个成分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形状记忆合金、镍、钛、钛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陶瓷以及它们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成分是全钛或钛合金;全PEEK;或者钛或钛合金和PEEK的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笼包括钛或钛合金,而填片包括PEEK。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架能够包括金属框架和由PEEK或ULTEM制成的盖子。钛合金的示例能够包括钛、铝、和钒的合金,诸如一些实施例中的Ti6Al4V。
在一些实施例中,笼能够由拉伸模量为约400,000 psi或者更大而拉伸强度为约14,000 psi或者更高的强延性聚合物加工。在一些实施例中,这种聚合物还具有断裂应变不大于4%的能力,并且也许至少20%的断裂应变。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填入玻璃纤维或碳纤维,能够对该材料加劲。
在许多实施例中,希望骨向内生长。因此,为了考虑到这种骨向内生长,支架能够包括含有孔或切槽的材料。支架能够一致性地涂敷羟基磷灰石或者其他骨导表面,例如,骨形态生成蛋白,从而促进骨向内生长。此外,支架的表面能够形成为带技术人员已知类型的诸如齿状物或棱锥体的隆起、镶嵌或凸起的粗糙表面,以例如夹紧椎骨终板、避免支架移位,并且促进开始骨向内生长。
在此提供的方法和系统包括使用技术人员已知的骨移植物材料。可置入或者注入椎间空间内的材料包括:固体或半固体移植材料、从患者的骨面取出的骨、来自患者的髂嵴采集物、以及诸如羟基磷灰石、去矿化骨基质和骨形态生成蛋白的骨移植物膨胀剂。固体或半固体移植材料成分的示例包括固体纤维胶原或其他适当硬质亲水性生物相容材料。一些材料还可包括溶胀性,以使椎间盘空间进一步垂直扩张。
能够对本文教导的系统提供套件形式的制品。套件能够含有例如:笼、垂直扩张件、以及骨移植物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套件含有使用说明书。垂直扩张件能够是本文教导的任何垂直扩张机构或装置。例如,垂直扩张件可以是填片。在一些实施例中,套件包括用于临时撑开椎间空间的移植物注入填片,移植物注入填片具有用于接收骨移植物材料并且将骨移植物材料分布于椎间空间中的端口。在这些实施例中,移植物注入填片能够作为永久填片留在椎间空间中,也能够取出并且利用永久填片代替。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使用双向扩张笼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能够包括产生进入椎间盘内的单入口点,椎间盘具有由纤维化环包围的髓核,而单入口点具有通过纤维化环形成的横向尺寸。该方法还可包括通过单入口点从椎间内取出615髓核,在纤维化环内留下供双向扩张笼扩张的椎间空间,椎间空间具有顶椎骨板和底椎骨板。该方法还可包括通过单入口点将双向扩张笼插入625椎间空间内。此外,该方法可包括既在横向上又在垂直方向上使笼在椎间空间中扩张635,通过单入口点将移植材料加入645椎间空间中,并且将永久填片插入665笼内。
技术人员将明白有能力控制笼的垂直扩张量和横向扩张量,以适应各种应用,例如,适应用于单入口点的各种环形切口。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张635包括独立于垂直扩张选择横向扩张量。能够选择笼的横向扩张,例如,以超过通过环形切口的单入口点的横向尺寸要求的量,从而在扩张之后避免或防止笼从椎间空间脱出。
因此,在此提供利用本文教导的移植物分布系统融合椎间空间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形成进入椎间盘内的单入口点,椎间盘具有由纤维化环包围的髓核,而单入口点具有通过纤维化环形成的最大横向尺寸。该方法还可包括通过单入口点从椎间盘内取出髓核,在纤维化环内留下供移植物分布系统扩张的椎间空间,椎间空间具有顶椎骨板和底椎骨板。该方法还可包括:通过单入口点,将收缩状态的侧面垂直扩张框架插入椎间空间内;以及将中心梁插入该框架,以形成移植物分布系统。此外,该方法还可包括通过入口端口将移植材料加入椎间空间。
图7A-7F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移植物分布系统的一些附加特征。在此提供的移植物分布系统700在中心梁701的移植部中至少具有顶出口端口740和底出口端口741,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它们还能够含有侧端口742、743,使得存在至少4个移植物分布端口。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位于中心梁的近端处的锁定夹702,中心梁701还包括第一侧移植物端口742和第二侧移植物端口743。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面垂直扩张框架749能够是整体的一体框架,在框架的远端选择性地具有“圆头”703,以在体内相对于前路内环安全定位笼,并且侧面垂直扩张框架749适配成当连接器元件扩张时,打开至少位于顶侧和底侧上以及在一些实施例中含有侧端口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上的移植物分布窗口788,有助于椎间空间内的移植物分布。
框架749的远端能够构造成与导板707侧面垂直地连接,当框架在体内从收缩状态转换为扩张状态时,该导板707限制第一顶梁、第一底梁、第二顶梁和第二底梁相对于导板侧面垂直地运动。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具有内腔,并且导板具有带连接器708的内腔侧,用于可逆接纳用于将侧面垂直扩张框架插入椎间空间内的导丝。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在框架梁的近端内具有室,从而有助于插入中心梁。此外,在许多实施例中,框架具有在椎骨终板与框架之间产生摩擦的装置,诸如,隆起,条板型结构704,以进一步避免脱出。
至少在图7中能够看出,在此提供的骨移植物分布系统包括由连接器元件限定的骨移植物窗口,当侧面垂直扩张框架扩张时,骨移植物窗口打开。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打开骨移植物窗口,其中连接器元件包括v形支柱,该v形支柱(i)在收缩状态下以关闭互补构造方式或者近向或者远向堆叠,以最小化在垂直方向和横向上都进入椎间盘空间内的小轮廓进入体的系统的空空间,并且(ii)在扩张时偏转,以打开移植物窗口。
应当明白,通过分步骤扩张,在此提供的骨移植物分布系统还考虑到在横向上和垂直方向上独立扩张。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张包括独立于垂直扩张量选择横向扩张量。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横向扩张超过作为进入椎间空间的单入口点的环形开口的宽度。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入口点的横向尺寸能够在约5 mm至约15 mm的范围内。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张包括:使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在横向上扩张到超过单入口点的宽度的宽度;以及插入中心梁,以使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在垂直方向上扩张,从而形成移植物分布系统。
在此提供的骨移植物分布系统还具有用于使中心梁保持在侧面垂直扩张框架中的附加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中心梁插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包括接合包括中心梁上的隆起的棘轮机构,该中心梁与侧面垂直扩张框架接合,以在扩张后,防止中心梁从侧面垂直扩张框架脱出。
此外,在此提供的骨移植物分布系统能够是套件形式的。套件能够包括例如:本文教导的移植物分布系统;用于将移植物分布系统插入椎间空间内的环;适配成将中心梁导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的导丝;以及用于将中心梁插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从而形成移植物分布系统的扩张手柄。
图8A-8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套件的部件。图8A和8B示出本文教导的四边形漏斗形套管805,该四边形漏斗形套管805具有:用于形成通路815的通管810;用于将侧面垂直扩张框架以小轮廓构造导入环内的漏斗820,所示的套管具有位于套管805的通路815中的闭塞器825,在套管805的位置接近环888的内前壁的情况下,套管805向后侧面通过环888中的环形切口877插入椎间空间899内。图8C示出图8A所示的用于将侧面垂直扩张框架749插入套管805的漏斗820内,从而以小轮廓将框架749导入环888中的导丝。图8D示出扩张手柄855,该扩张手柄855具有扳机856,扳机856沿导丝866推动推杆857,同时保持导丝,以推动中心梁701的近端,从而将中心梁701插入框架749内,以通过施加相同或基本上相同的力使框架749扩张:位于导板707与导丝866之间的连接708处作用于框架749的梁的远部上的向近力FP以及位于中心梁701的近端处的向远力FD
图9A-9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在椎间空间中的扩张。图9A示出沿导丝966容纳中心梁901的收缩框架949。图9B示出部分地插入处于扩张状态的框架949内的中心梁901,而导丝966仍处于原位。图9C示出当向后侧面插入环988中的椎间空间内并且在其内扩张时如何出现收缩状态。在已扩张框架749中,所示的用于骨移植物分布的侧端口942、943通过开口骨移植物窗口。
图10A-10C示出为了突出显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出口端口和骨移植物窗口而示出的已扩张移植物分布系统的轮廓。已扩张框架1049的轮廓突出示出骨移植物窗口1088和移植物端口1040、1041、1042、1043,因为在植入手术之后,它们将出现于椎间空间中。
图11A和11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将就位时移植物分布示意图与尸体中的测试布置进行比较以显示相对尺寸。同样,图12A-12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布置于尸体中的x射线。
如上所述,框架149能够构造成第一顶梁150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顶平面上和(ii)第一侧平面上;第二顶梁160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顶平面上和(ii)第二侧平面上;第一底梁170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底平面上和(ii)第一侧平面上;以及第二底梁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底平面上和(ii)第二侧平面上。应当明白,该构造提供由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构成的“顶面”、由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构成的“底面”、由第一顶梁和第一底梁构成的“第一侧面”、以及由第二顶梁和第二底梁构成的“第二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希望使框架扩张到为了以要求例如框架的对置面满足“至少基本上平行”之外的要求的方式装配于椎间空间的顶终板与底终板之间而预设的形状。例如,可要求使框架的两个对置面扩张,使得第一顶梁的中轴线不再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第二顶梁的中轴线。同样,可要求使框架的两个对置侧扩张,使得第一底梁的中轴线不再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底梁的中轴线。同样,可要求使框架对置的顶侧和底侧扩张,使得第一顶梁的中轴线不再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底梁的中轴线。同样,可要求使框架对置的顶侧和底侧扩张,使得第二顶梁的中轴线不再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底梁的中轴线。或者,可要求上述的任意组合。本文教导的侧面垂直扩张框架能够是这些希望的构造中的每个构造。
图13A-13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顶梁相对于第二顶梁、第一底梁相对于第二底梁、第一顶梁相对于第一底梁、以及第二顶梁相对于第二底梁的取向。图13A示出第一顶梁150相对于第二顶梁160的取向,其中角度ϴT由两个梁形成,以形成框架的顶面的形状。图13B示出第一底梁170相对于第二底梁180的取向,其中角度ϴB由两个梁形成,以形成框架的底面的形状。图13C示出第一顶梁150相对于第一底梁170的取向,其中角度ϴFS由两个梁形成,以形成框架的第一侧面的形状。图13D示出第二顶梁160相对于第二底梁180的取向,其中角度ϴSS由两个梁形成,以形成框架的第二侧面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独立地选择ϴT、ϴB、ϴFS、和ϴSS中的每个,并且每个都能够在下列范围内:0o至32o、0.5o至31.5o、0.1o至31.0o、1.5o至30.5o、2.0o至30.0o、2.5o至29.5o、3.0o至29.0o、3.5o至28.5o、4.0o至28.0o、4.5o至27.5o、5.0o至27o、5.5o至26.5o、6.0o至26.0o、6.5o至25.5o、7.0o至25.0o、7.5o至25.5o、8.0o至26.0o、8.5o至26.5o、9.0o至26.0o、9.5o至25.5o、10.0o至25.0o、10.5o至24.5o、11.0o至24.0o、11.5o至23.5o、12.0o至23.0o、12.5o至22.5o、13.0o至22.0o、13.5o至21.5o、14.5o至21.0o、15.5o至20.5o、16.0o至20.0o、16.5o至19.5o、17.0o至19.0o、或者其内以0.1o为增量的任何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独立地选择ϴT、ϴB、ϴFS、和ϴSS中的每个,并且每个能够是约1o、2o、3o、4o、5o、6o、7o、8o、9o、10o、11o、12o、13o、14o、15o、16o、17o、18o、19o、20o、21o、22o、23o、24o、25o、26o、27o、28o、29o、30o、31o、32o、33o、34o、35o、或者其内以0.1o为增量的任何角度。
应当明白,能够独立地设计梁,以具有其自己的独立选择曲率,而无论是凸形的还是凹形的,并且共享框架的一个面的梁能够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的曲率。此外,形成框架的对置面的梁能够具有相反的曲率。然而,框架能够具有一个或者多个直梁和一个或者多个弯曲梁的混合。
鉴于上面的描述,应当明白,几乎根据以椎间空间的顶椎骨终板和底椎骨终板为界的任何开口,并且根据给出的临床治疗,能够设计框架,而不考虑治疗之前的开口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的顶面能够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框架的底面,而框架的第一侧面和框架的第二侧面能够取角度ϴT和ϴB的方向,其中能够将ϴT和ϴB独立地选择为相同或不同。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的第一侧面能够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框架的第二侧面,而框架的顶面和框架的底面能够取角度ϴFS和ϴSS的方向,其中能够将ϴFS和ϴSS独立地选择为相同或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够在下列范围内独立地选择ϴT、ϴB、ϴFS、和ϴSS中的每个:约5o至约32o、约7o至约22o、以及约8o至约16o。因此,各种框架中的任何框架都能够由具有本文教导的角度的各种四边形结构中任意四边形结构构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稳定器,该稳定器与第一顶梁的远区、第一底梁、第二顶梁、第二底梁或它们的组合可滑动地接合。稳定器起本文教导的导板的功能的作用,并且还能够构造成用于使第一顶梁、第一底梁、第二顶梁、第二底梁或它们的组合保持不超出扩张状态的横向运动。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结构能够构造成在体内与中心梁接合,以在扩张状态下支承框架结构。此外,连接器元件可以是支柱,该支柱构造成具有在1:2至1:8范围内的纵向厚度与横向厚度的截面宽高比,该支柱适配成在垂直于框架的扩张状态下的框架中轴线的方向上保持侧面垂直扩张框架的结构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元件可以是支柱,该支柱构造成具有在下列范围内的纵向厚度与横向厚度的截面宽高比:约1:1.1至约1:20、约1:1.2至约1:12、约1:1.3至约1:13、约1:1.4至约1:14、约1:1.5至约1:15、约1:1.6至约1:16约1:1.7至约1:17、约1:1.8至约1:18 约1:1.9至约1:19、或者其内的任何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元件可以是支柱,该支柱构造成具有下列纵向厚度与横向厚度的截面宽高比:约1:1.1、约1:1.3、约1:1.5、约1:1.7、约1:1.9、约1:2.1、约1:2.3、约1:2.5、约1:2.7、约1:2.9、约1:3.1、约1:3.3、约1:3.5、约1:3.7、约1:3.9、约1:4.1、约1:4.3、约1:4.5、约1:4.7、约1:4.9、约1:5.1、约1:5.3、约1:5.5、约1:5.7、约1:5.9、约1:6.1、约1:6.3、约1:6.5、约1:6.7、约1:6.9、约1:7.1、约1:7.3、约1:7.5、约1:7.7、约1:7.9、约1:8.1、约1:8.3、约1:8.5、约1:8.7、约1:8.9、约1:9.1、约1:9.3、约1:9.5、约1:9.7、约1:9.9、约1:10.1、约1:10.3、约1:10.5、约1:10.7、约1:10.9、约1:10.1、约1:10.3、约1:10.5、约1:10.7、约1:10.9、约1:11.1、约1:11.3、约1: 11.5、约1: 11.7、约1: 11.9、约1:12.1、约1: 12.3、约1: 12.5、约1:12.7、约1: 12.9、约1:13.1、约1: 13.3、约1: 13.5、约1: 13.7、约1: 13.9、约1:14.1、约1:14.3、约1: 14.5、约1: 14.7、约1: 14.9、约1:15.1、约1: 15.3、约1: 15.5、约1: 15.7、约1: 15.9、约1:16.1、约1:16.3、约1:16.5、约1:16.7、约1:16.9、约1:17.1、约1:17.3、约1:17.5、约1:17.7、约1:17.9、约1:18.1、约1:18.3、约1:18.5、约1:18.7、约1:18.9、约1:19.1、约1:19.3、约1:19.5、约1:19.7、约1:19.9、约1:20.1、约1:20.3、约1:20.5、约1:20.7、约1:20.9、或者其内该比例的纵向厚度和/或横向厚度分量以0.1为增量的范围,使得该支柱适配成在垂直于框架的扩张状态下的框架中轴线的方向上保持侧面垂直扩张框架的结构刚性。
图14A-14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具有稳定器的系统的部件,其中稳定器是X形构造。如图14A所示,系统1400能够包括稳定器1407,稳定器1407可以是x形构造。在一些实施例中,X形构造能够具有:第一顶分支TL1,以与第一顶梁1450的意在横向运动LM1T成角度ϴ1T与第一顶梁1450可滑动地接合;第一底分支BL1,以与第一底梁1470的意在横向运动LM1B成角度ϴ1B与第一底梁1470可滑动地接合;第二顶分支TL2,以与第二顶梁1460的意在横向运动LM2T成角度ϴ2T与第二顶梁1480可滑动地接合;以及第二底分支BL2,以与第二底梁1480的意在横向运动LM2B成角度ϴ2B与第二底梁1480可滑动地接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角度ϴ1T、ϴ1B、ϴ2T、ϴ2B中的每个分别提供张力,以抵抗第一顶梁1450、第一底梁1470、第二顶梁1460和第二底梁1480超过扩张状态的横向运动LM1T、LM2T、LM1B、LM2B。在一些实施例中,角度ϴ1T、ϴ1B、ϴ2T、ϴ2B中的每个能够独立地选自下列范围内的角度量:约15o至约75o、约20o至约75o、约25o至约75o、约30o至约75o、约35o至约75o、约55o至约75o、约15o至约70o、约15o至约65o、约15o至约60o、约15o至约55o、约15o至约50o、约15o至约45o或者其内的任何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角度ϴ1T、ϴ1B、ϴ2T、ϴ2B中的每个能够独立地选自下列角度量:约10o、约15o、约20o、约25o、约30o、约35o、约40o、约45o、约50o、约55o、约60o、约65o、约70o、约75o、约80o、或者以1o为增量的任何角度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器1407还包括装接点1408,用于可释放地装接导丝(未示出),该导丝用于将中心梁1401导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包括:第一顶梁1450、第二顶梁1460、第一底梁1470、和第二底梁1480。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顶分支TL1、第一底分支BL1、第二顶分支TL2、以及第二底分支BL2汇合,以形成汇点1408H,该汇点1408H在汇点1408H的后表面上具有装接点1408,用于可释放地装接导丝(未示出),该导丝用于将中心梁1401导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装接点可以是例如外螺纹或内螺纹部件或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可释放连接器。此外,梁1450、1460、1470、1480能够构造有端口TP1、TP2、 BP1、BP2,用于穿过稳定器1407各自的分支TL1、TL2、BL1、BL2。图14B和14C分别示出收缩构造和扩张构造中的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梁1401能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骨移植物分布端口1466。此外,与本文教导的其他实施例相同,利用柔性支柱1495,能够使梁1450、1460、1470、1480互连。
图15A-15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具有稳定器的系统的部件,其中稳定器是H形构造。该H形构造能够具有:第一垂直分支VL1;第二垂直分支VL2;以及横构件CM,该横构件CM用于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垂直分支VL2连接第一垂直分支VL1,该第一垂直分支VL1包括与第一顶梁1550和第一底梁1570接合的第一保持面RS1,该第二垂直分支VL2包括与第二顶梁1560和第二底梁1580接合的第二保持面RS2,而横构件CM提供张力,以抵抗第一顶梁1550、第一底梁1570、第二顶梁1560和第二底梁1580超过扩张状态的横向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梁1501具有水平沟槽HG,该水平沟槽HG构造成与稳定器1507的横构件CM互补,并且在扩张状态下,中心梁1501的水平沟槽HG与横构件CM可滑动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构件CM还包括垂直支承件VSM,并且中心梁1501具有垂直沟槽VG,该垂直沟槽VG构造成与稳定器的垂直支承件VSM互补,并且在扩张状态下,中心梁1501的垂直沟槽VG与垂直支承件VSM可滑动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器1507还包括位于汇点1508H处的装接点1508,用于可释放地装接导丝(未示出),该导丝适配成将中心梁1501导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包括:第一顶梁1550、第二顶梁1560、第一底梁1570、以及第二底梁1580。装接点可以是例如外螺纹或内螺纹部件,也可以是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他可释放连接器。此外,梁1550、1560、1570、1580能够构造有切槽S1、S2,在扩张框架的梁1550、1560、1570、1580横向扩张时,垂直分支VL1、VL2能够在该切槽S1、S2中行进。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构件CM包括可操作地连接于汇点处的第一柱座P1和第二柱座P2,该汇点具有用于可释放地装接导丝(未示出)的装接点1508,该导丝用于将中心梁1501导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梁1501能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骨移植物分布端口1566。此外,与本文教导的其他实施例中相同,利用柔性支柱1595能够使梁1550、1560、1570、1580互连。
图16A-16I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具有带稳定器和张紧器的组合以及中心梁的笼的系统的部件,中心梁构造成使笼扩张。图16A-16E示出为了说明笼的特征而不带中心梁的笼,图16F-16I示出为了说明处于扩张状态下的系统而带有中心梁的笼。稳定器能够具有执行在此对这种稳定器阐述的功能的任意构造。例如,在至少在此阐述的、至少在上面讨论的图14A-14D和图15A-15D所示的这些实施例中,稳定器能够具有X形构造或H形构造。图16A提供笼1600的透视图,笼1600可用于这种系统中,笼1600具有:第一顶梁1650、第一底梁1670、第二顶梁1660、以及第二底梁1680,梁通过柔性支柱1695互连,该柔性支柱1695允许笼1600双向扩张和收缩。有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笼1600能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诸如,例如,张紧带1699。
图16B提供笼1600的例如横向扩张的俯视透视图,笼1600构造成用于容纳具有H形构造的稳定器。第一对凹口R1设置于笼1600中,用于容纳第一垂直分支VL1(参见图15A-15D),而第二对凹口R2设置于笼1600中,用于容纳第二垂直分支VL2(参见图15A-15D)以及横构件CM(请参见图15A),该横构件CM连接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垂直分支VL2(参见图15A-15D)的第一垂直分支VL1(参见图15A-15D),第一垂直分支VL1(参见图15A-15D)包括与第一顶梁1650和第一底梁1670接合的第一保持面RS1(参见图15C);第二垂直分支VL2(参见图15A-15D)包括与第二顶梁1660和第二底梁1680接合的第二保持面RS2(参见图15C);以及横构件CM(参见图15A)提供张力,该张力抵抗第一顶梁1650、第一底梁1670、第二顶梁1660、以及第二底梁1680超过扩张状态横向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梁1601(未示出)具有水平沟槽HG(参见图15A),水平沟槽HG(参见图15A)构造成与稳定器1607(参见图15A-15D)的横构件CM(参见图15A)互补,并且在扩张状态下,中心梁1601的水平沟槽HG(参见图15A)与横构件CM(参见图15A)可滑动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构件CM(参见图15A)还包括垂直支承件VSM(参见图15B和15C),并且中心梁1601具有垂直沟槽VG(参见图15A),该垂直沟槽VG(参见图15A)构造成与稳定器(参见图15A-15D)的垂直支承件VSM(参考图15B和15C)互补,并且在扩张状态下,中心梁1601的垂直沟槽VG(参见图15A)与垂直支承件VSM(参见图15B和15C)可滑动地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器1607(参见图15A-15D)还包括位于汇点1608H(参见图15D,1508H)处的装接点1608(参见图15D,1508),用于可释放地装接导丝(未示出),该导丝适配成将中心梁1601导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包括:第一顶梁1650、第二顶梁1660、第一底梁1670、以及第二底梁1680。装接点可以是例如外螺纹或内螺纹部件,也可以是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其他可释放连接器。此外,至少如在图16A-16C中所示,梁1650、1660、1670、1680能够构造有切槽S1、S2,在扩张框架的梁1650、1660、1670、1680横向扩张时,垂直分支VL1、VL2能够在该切槽S1、S2中行进。
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构件CM(参见图15A)包括可操作地连接于汇点处的第一柱座P1(参见图15D)和第二柱座P2(参见图15D),该汇点具有用于可释放地装接导丝(未示出)的装接点1608(参见图15D,1508),该导丝用于将中心梁1601导入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梁1601能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骨移植物分布端口1666。此外,与本文教导的其他实施例中相同,利用柔性支柱1695能够使梁1650、1660、1670、1680互连。
技术人员明白,张紧器能够具有提供在此追求的功能的任何构造,这种构造在梁之间提供张力。因此,本文教导的笼能够包括在梁之间提供张力的装置。添加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能够例如起到使梁1650、1660、1670、1680保持于中心梁1601上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追求的功能是在第一顶梁与第二顶梁之间提供张力。在一些实施例中,追求的功能是在第一底梁与第二底梁之间提供张力。同样,在一些实施例中,追求的功能是除了在第一底梁与第二底梁之间提供张力,还在第一顶梁与第二顶梁之间提供张力。如在此所示,例如,张紧器能够是顶张紧带1699T和底张紧带1699B。
技术人员明白,根据一些实施例,能够改变张紧器的构造,以在笼的梁之间提供足够的张力。图1A-16I示出张紧带构造,该张紧带构造由构成顶张紧带和底张紧带的材料的弹性提供张力。
图17A和17B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收缩构造的图16A-16I的笼。例如,图17A示出因为笼1600处于收缩构造而固定的顶和底张紧带1699T、1699B的透视图。图17示出例如在从受治疗者取出笼1600的过程中能够如何使用固定张紧器1699T。如在图17B中看到的,将推杆1701装接到张紧器1699T并且拉张紧器1699T的步骤在笼1600上产生收缩力Fc,这有助于从受治疗者的椎间空间取出笼。
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器是无弹性的,或者至少基本上无弹性。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增大张紧器的截面积能够增大张力,而通过减小张紧器的截面积能够降低张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张力能够包括测量的形状记忆施加的力。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改变材料的截面积和形状,能够配置张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器可以是完全弹性的,超过在笼张紧时施加的应力和应变。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器具有大于使笼扩张要求的抗拉强度的抗拉强度,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抗拉强度至少约为使笼扩张要求的抗拉强度的下列倍数:1.5倍、2倍、2.5倍、3倍、3.5倍、4倍、4.5倍、5倍、或者其内以0.1倍为增量的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例如在刚好在屈服点之前的点测量抗拉强度,取作在张紧器中测量永久变形的最低应力。技术人员明白,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可以进行例如ASTM D638测试和ISO 527测试。例如,技术人员注意到PEEK是具有要求的机械属性的热塑性塑料,要求的机械属性包括约3.6 GPa的杨氏弹性模量和约170 MPa的抗拉强度。聚砜具有约2.61 GPa的杨氏弹性模量和约68 MPa的抗拉强度,并且ULTEM 1000具有约3.45 GPa的杨氏弹性模量和约114 MPa的抗拉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器具有下列范围内的杨氏弹性模量:约1.5 GPa至约4.5GPa、约2.0 GPa至约4.0 GPa、约2.4 GPa至约3.8 GPa、约2.6 GPa至约3.6 GPa、或者其内的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杨氏弹性模量为:约2.0 GPa、约2.2 GPa、约2.4 GPa、约2.6 GPa、约2.8 GPa、约3.0 GPa、约3.2 GPa、约3.4 GPa、约3.6 GPa、约3.8 GPa、或者其内以0.1GPa 为增量的任意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具有大于下列杨氏弹性模量的杨氏弹性模量时:约2.0GPa、约2.2 GPa、约2.4 GPa、约2.6 GPa、约2.8 GPa、约3.0 GPa、约3.2 GPa、约3.4 GPa、约3.6 GPa、约3.8 GPa、或者其内以0.1GPa 为增量的量,张紧器带为“至少基本上无弹性”。因此,如果张紧器具有下界至少为如下的杨氏弹性模量范围:约2.0 GPa、约2.2 GPa、2.4GPa、2.6 GPa、2.8 GPa、3.0 GPa、3.2 GPa、3.4 GPa、3.6 GPa、或3.8 GPa,则可将该张紧器看作至少基本上无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器的抗拉强度在下列范围内:约30 MPa至约300 MPa、约40MPa至约250 MPa、约50 MPa至约200 MPa、约60 MPa至约190 MPa、约70 MPa至约180 MPa、约80 MPa至约170 MPa、约65 MPa至约185 MPa、或者其内的任意范围。在一些实施例中,抗拉强度为:约60 MPa、约70 MPa、约80 MPa、约90 MPa、约100 MPa、约110 MPa、约120 MPa、约130 MPa、约140 MPa、约150 MPa、约160 MPa、约170 MPa、约180 MPa、约190 MPa、约200MPa、约210 MPa、约220 MPa、约230 MPa、约240 MPa、约250 MPa、或者其内以1.0 MPa为增量的量或范围。
图16D示出例如实施例,其中笼1600的近端具有:顶张紧带1699T,用于将第一顶梁1650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二顶梁1660;底张紧带1699B,用于将第一底梁1660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二顶梁1680。图16E示出例如扩张构造中的笼1600的远端。至少如在图14D和15D中所示,笼1600的远端能够构造成用于容纳能够与梁1650、1660、1670、1680接触的稳定器。
图16F示出系统的俯视图,该系统具有在扩张构造中插入笼1600中的中心梁1601,并且图16G-16I是为了示出中心梁1601与笼1600在扩张构造中的关系而去除了侧面支柱的剖视图。这些图中未示出稳定器,但是笼1600具有用于容纳如例如图16D、16G和16H所示与顶张紧带1699T和底张紧带1699B组合的H型稳定器的构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器能够位于笼的近端上、处或附近。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器能够位于笼的远端上、处或附近。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器能够位于笼的近端上、处或附近,并且能够与位于笼的远端上、处或附近的第二稳定器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器能够位于笼的近端上、处或附近,并且将第一顶梁可操作地装接于第二顶梁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器能够位于笼的近端上、处或附近,并且将第一底梁可操作地装接于第二底梁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器能够位于笼的远端上、处或附近,并且将第一顶梁可操作地装接于第二顶梁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器能够位于笼的远端上、处或附近,并且将第一底梁可操作地装接于第二底梁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器能够位于笼的近端上、处或附近,并且能够与位于笼的远端上、处或附近的第二稳定器组合,并且将第一顶梁可操作地装接于第二顶梁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器能够位于笼的近端上、处或附近,并且能够与位于笼的远端上、处或附近的第二稳定器组合,并且将第一底梁可操作地装接于第二底梁上。在任何一个实施例中,无论是用在近端上、处或附近还是用在远端上、处或附近还是用在二者上、处或附近,顶张紧器都能够用于将第一顶梁装接到第二顶梁,而底张紧器能够用于将第一底梁装接到第二底梁上。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器能够是将第一顶梁装接到第二顶梁并且还将第一底梁装接到第二底梁的单一零件。此外,张紧器无论用作一个带还是用作多个带都能够与笼整体地形成为一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张紧器能够与稳定器组合使用。在这些实施例中,稳定器能够位于笼的远端上、处或附近,而张紧器能够位于笼的近端上、处或附近。同样,在这些实施例中,稳定器能够位于笼的近端上、处或附近,而张紧器能够位于笼的远端上、处或附近。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器能够位于笼的远端上、处或附近,并且其与顶张紧器和底张紧器组合使用,该顶张紧器将第一顶梁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二顶梁,该底张紧器将第一底梁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二底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笼能够具有位于笼的近端处的和位于笼的远端处的张紧器。笼能够具有:近顶张紧器,位于笼的近端处,用于将第一顶梁连接到第二顶梁;近底张紧器,位于笼的近端处,用于将第一底梁连接到第二底梁;远顶张紧器,位于笼的远端处,用于将第一顶梁连接到第二顶梁;以及远底张紧器,位于笼的远端,用于将第一底梁连接到第二底梁。
图18A-18I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具有带张紧器的笼1800、中心梁或填片1801以及锁定稳定器1807的系统的部件,该中心梁或填片1801具有垂直裂口、构造成用于使笼扩张。图18A示出为了说明笼的特征而不带中心梁的笼,图18B-18D示出带锁定稳定器的中心梁,并且图18E-18I示出为了说明中心梁的特征而不带笼或锁定稳定器的中心梁。锁定稳定器能够具有执行在此对这种稳定器阐述的功能的任何构造。例如,在这些实施例中,稳定器能够具有至少如在此阐述的和至少示于在此讨论的图14A-14D和图15A-15D中的X形构造或H形构造。图18A示出可用于这种系统中的笼1800的透视图,笼1800具有:第一顶梁1850、第一底梁1870、第二顶梁1860和第二底梁1880,梁通过柔性支柱1895互连,该柔性支柱1895允许笼1800双向扩张和收缩。在一些实施例中,笼1800能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诸如,例如,张紧带1899T、1899B。此外,梁1850、1860、1870、1880能够具有条板1805,从而有助于避免笼1800从椎间空间脱出。笼可以是上面描述的任何一种笼,特别是例如图16A-16I所示的笼1600。应当明白,上面对任意笼描述的任何特征都可包括于笼1800上,并且因此,再对笼1800做描述就是重复。
图18B-18I更详细示出中心梁或填片1801的一个示例。填片1801驱驶笼1800扩张,并且在插入之后,保证已扩张的笼1800稳定。笼在任意方向上的扩张程度与填片1801的尺寸和形状直接相关。因此,可以各种尺寸和形状提供填片,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作为示例,填片1801包括前导端1802、后尾端1804、顶1806、底1808、第一侧1810、第二侧1812、以及中心内腔1814。
填片1801具有大致锥形的前导端1802,使得填片1801进入笼1800内将导致笼1800扩张。在一些实施例中,填片1801是锥形的,以使笼1800仅在一个方向上扩张。在一些实施例中,填片1801是锥形的,以使笼1800在多个方向上扩张。为有助于实现此目的,顶1806、底1808、第一侧1810、第二侧1812分别包括锥面1816、1818、1820、1822,锥面1816、1818、1820、1822向系统的纵向中轴线L1远向逐渐减小。每个单独锥面的斜率确定笼1800多快扩张到最大高度/宽度,对于不同的面,斜率可以不同。作为示例,锥形的锥面1816、1818、1820、1822的斜率能够在下列范围内:约0º至约45º和约5º至约35º。在一些实施例中,锥形的锥面1816、1818的斜率能够在约25º至约35º的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锥形的侧锥面1820、1822的角度为25º。在一些实施例中,锥形的每个锥面1816、1818、1820、1822的角度为25º。每个锥面1816、1818、1820、1822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切口1824、1826、1828、1830,切口1824、1826、1828、1830构造成在填片1801和笼1800耦合时容纳锁定稳定器1807的一部分。更具体地说,锥面1816具有垂直取向切口1824,该垂直取向切口1824构造成容纳垂直支承件VSM的第一部;锥面1818具有垂直取向切口1826,该垂直取向切口1826构造成容纳垂直支承件VSM的第二部;锥面1820具有水平取向切口1828,该垂直取向切口1828构造成容纳横构件CM的第一部;并且锥面1822具有水平取向切口1830,该垂直取向切口1830构造成容纳横构件CM的第二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垂直取向切口1824、1826完全通过填片1801的前导端1802延伸。这样使得系统仅在中部和横向(水平)方向上有弹性。垂直取向切口1826、1826部分地通过前导端1802延伸。
前导端1802包括孔口1832,确定孔口1832的尺寸并且将其构造成使锁定稳定器1807的基座1880穿过前导端1802并且进入笼1800,使得桩1886便于与导杆耦连(例如,图20A-20C所示的导杆2000)。填片1801在孔口1832的内径上具有肩部1834。肩部1834具有远向逐渐变小的前导表面1836和方形或垂直后尾表面1838。逐渐变小前导表面1836有助于将填片1801装载于导杆2000上并且还沿导杆滑动。远向逐渐变小前导表面1836与锁定稳定器1807上的锁定倒钩1895的近向逐渐变小后尾表面1896相互作用,以起斜坡的作用,从而有助于使肩部1834穿过锁定倒钩1895。肩部1834穿过锁定倒钩1895的逐渐变小后尾表面1896后,垂直后尾表面1838与锁定倒钩1895的垂直前导表面1897相互作用,以提供物理障碍,防止填片1801脱出,从而实质上将填片1801锁定到稳定器1807。椎体的长度和角度与要求的插入力直接相关。在填片1801的靠近肩部1834的内侧提供椭圆形凹口1840。确定椭圆形凹口1840尺寸并且将其构造成在插入时容纳锁定稳定器1807上的锁定倒钩1895。
后尾端1804包括轴向孔口1842,确定该轴向孔口1842的尺寸并且将其构造成允许一个或者多个器械(例如,导杆、插入器、移植物分布器等)通过后尾端1804,并且进入中心内腔1814。位于后尾端1804的顶表面1806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锁定倒钩1844;横向凹口1846,位于一个或者多个锁定倒钩1844后面;后斜坡1848,位于横向凹口1846的后面;以及接合孔口1852,形成于凹口1846内,与诸如填片取出工具的手术器械接合。每个锁定倒钩1844都包括斜面1854,该斜面1854向后到凹口1846的边缘上升。一个或者多个锁定倒钩1844和横向凹口1846与笼1800上的锁定法兰1803相互作用,以在完全插入填片1801后,使填片1801牢固地保持于笼180内。更具体地说,随着填片1801的后尾端1804进入笼1800内,第一和第二锁定法兰1803可滑动地接合(多个)锁定倒钩1844的(多个)斜面1854,并且随着(多个)锁定倒钩1844通过发生稍许位移,此时,锁定法兰1803向后咬入横向凹口1846内的地方。该动作不仅产生可听得见的触觉“咔哒声”,而且将锁定法兰1803置于适当位置,从而在完成手术时,防止填片1801不希望地向后迁移。
后尾端1804处的底表面1806基本上是后尾端1804处的顶表面的镜像,并且包括:一个或者多个锁定倒钩1856;横向凹口1858,位于一个或者多个或许到过1856后面;后斜坡1862,位于横向凹口1858后面;以及接合孔口1864,形成于凹口1862内,与诸如填片取出工具的手术器械接合。每个锁定倒钩1856都包括斜面1858,该斜面1858向后到凹口1858的边缘上升。一个或者多个锁定倒钩1856和横向凹口1858与笼1800上的相应锁定法兰(未示出)相互作用,以在完全插入填片1801后,使填片1801牢固地保持于笼180内。更具体地说,随着填片1801的后尾端1804进入笼1800内,锁定法兰可滑动地接合(多个)锁定倒钩1856的(多个)斜面1866,并且随着(多个)锁定倒钩1856通过发生稍许位移,此时,锁定法兰向后咬入横向凹口1858内的地方。该动作不仅产生可听得见的触觉“咔哒声”,而且将锁定法兰置于适当位置,从而在完成手术时,防止填片1801不希望地向后迁移。
通过在荧光屏上观看构型并且确保锁定倒钩1844和/或锁定倒钩1856在位于笼1800的后尾端处的2个放射照相标记器RM的前面,外科医师可确认填片1801已经被完全插入。在一些实施例中,填片1801包括锁定验证切口1878,以进一步帮助外科医师视觉确认锁定倒钩1844和/或锁定倒钩1856相对于笼1800的锁定法兰正确定位。作为示例,锁定验证切口1878可包括垂直取向长切口,该垂直取向长切口形成于第一和第二侧1810、1812中,与横向凹口1846、1858对齐。因此,当填片1801完全插入笼1800内时,放射照相标记器RM应当位于锁定验证切口1878的上面/下面或者后面。使用锁定验证切口1878的优点在于在荧光屏上比锁定倒钩1844、1856更容易识别。
第一和第二侧1810、1812是后尾端1804处平滑。填片1801还包括:大顶和底移植物窗口1868、1872,分别形成于顶表面和底表面1806、1808中;以及侧面移植物窗口1874,形成于第一和第二侧1810、1812中。移植物窗口允许使用骨移植物材料(例如,生物骨、人工骨基质、胶原、蛋白质等)。
图19A-19F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锁定稳定器的示例,其中稳定器是H形构造的。作为示例,根据本示例的锁定稳定器1907可由任何适当医用材料制成,包括但并不局限于:金属合金(例如,钴铬)、钛合金(例如,Ti6Al4V、钛镍),或者聚合物(例如,PEEK、聚醚酰亚胺(Ultem)、聚酰亚胺、聚酰胺)。本示例的锁定稳定器1907包括:基座1981、前导侧1982、以及后尾侧1984。基座1981包括从后尾侧垂直地延伸的桩1986,桩1986构造成接合诸如导杆的插入器械。作为示例,桩1986包括螺纹1988,以与插入器械螺纹接合,然而,也可以是其他接合机构,例如,揿压装配、棘轮等。
基座1981还包括一对位于桩1886与垂直支承件VSM之间的锁定倒钩1995,该锁定倒钩1995构造成与填片1801的肩部1834相互作用,以将锁定稳定器1807和填片1801有效锁定在一起。作为示例,每个锁定倒钩1995都具有近向逐渐减小的后尾表面1996和垂直前导表面1997。近向逐渐减小的后尾表面1996与肩部1834的远向逐渐减小的前导表面1836相互作用,以起到斜坡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肩部1834通过锁定倒钩1995。肩部1834穿过锁定倒钩1995的逐渐减小后尾表面1996后,垂直前导表面1997与肩部1834的垂直后尾表面1838相互作用,以提供物理障碍,从而防止填片1801脱出,实质上将填片1801锁定到稳定器1907。小直径的逐渐减小后尾表面1996与导杆2000(图20A-20C)具有相同直径,这样确保不存在从导杆2000位移到稳定器1907的步骤。逐渐减小后尾表面1996的大直径与稳定器1907和填片1801之间的干扰和接合的量相关,因为增大大直径将增大取出填片1801所需的力。椎体的长度和角度与要求的插入力直接相关。
H形构造能够具有:第一垂直分支VL1;第二垂直分支VL2;以及横构件CM,用于将第一垂直分支VL1和第二垂直分支VL2连接到基座1981。该第一垂直分支VL1包括与第一顶梁1850和第一底梁1870接合的第一保持面RS1。该第二垂直分支VL2包括与第二顶梁1860和第二底梁1880接合的第二保持面RS2。该横构件CM提供张力,以抵抗第一顶梁1850、第一底梁1870、第二顶梁1860和第二底梁1880超过扩张状态的横向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填片1801具有一对水平切口1828、1830,这对水平切口1828、1830构造成与稳定器1907的横构件CM互补,并且在扩张状态下,中心梁1801的水平切口1828、1830与横构件CM可滑动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构件CM还包括垂直支承件VSM,并且填片1801具有一对垂直切口1824、1826,该对垂直切口1824、1826构造成与稳定器的垂直支承件VSM互补,并且在扩张状态下,填片1801的垂直切口1824、1826与垂直支承件VSM可滑动地连接。垂直支承件VSM从基座1881的前端侧1882垂直地延伸,并且具有在收缩状态下与笼1800的高度尺寸基本上相同的高度尺寸,并且至少有一部分周边形状与笼1800的前导端的形状一致。更具体地说,垂直支承件VSM具有前导缘1990,该前导缘1990包括与支承梁1850、1860、1870、1880的平滑外前导表面的锥形部对齐的第一和第二锥形部1992、1994,使得当系统处于初始收缩状态时,前导端呈现平滑关闭前导表面,从而有助于系统进入目标椎间盘空间内。
锁定稳定器1907不装接到笼1800上,而是在不同的插入阶段,利用不同的元件使其保持在适当位置。例如,在插入之前,收缩的植入物的支承梁1850、1860、1870、1880的远端使锁定稳定器1907保持于适当位置。在插入时(并且更具体地说,在插入填片1801时),锁定稳定器1907因为与导杆2000(参见例如图20A-20C)的连接而保持于适当位置。最后,在插入后,填片1801的前导端1802以及锁定倒钩1995与填片1801的肩部1834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锁定填片1907保持于适当位置。
图20A-20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与图19A-19F所示锁定稳定器1907耦连的导杆2000的示例。图20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耦连的导杆和与图18A-18I所示填片1801接合的锁定稳定器。作为示例,导杆2000包括大致筒状的长通管2002,该长通管2002具有近端2004和远端2006。根据一些实施例,近端2004具有有助于与其他器械相互作用的各种特征,例如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外周沟槽2008和一个或者多个大致平凹口2010。远端2006包括接合孔口(未示出),该接合孔口构造成接合上面描述的锁定稳定器1907的桩198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接合孔口包括有助于与桩1986牢固地接合的内部结构。例如,构造成与在此描述的示例性锁定稳定器1907一起使用的导杆2000可包括内螺纹,从而与桩1986上的螺纹1988螺纹接合。当导杆2000与锁定稳定器1907完全接合时,远端2006与锁定稳定器1907的基座1981的近端平齐。在这样交接时,基座1981的直径与导杆2000的直径匹配,从而当填片1801沿导杆远向进给从而接合稳定器时,使得从导杆到稳定器无缝地转移。
图21A-21F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具有带张紧器的笼2100、构造成用于使笼扩张的中心梁或填片(未示出)以及加固稳定器2107的系统。图21A-21C示出处于收缩状态为了说明笼的特征而不带中心梁的笼,并且图21D-21F示出加固稳定器。加固稳定器能够具有执行在此对这种稳定器阐述的功能的任何构造。例如,在这些实施例中,稳定器能够具有至少在在此阐述的、至少在上面讨论的图14A-14D和图15A-15D中示出的X形构造或H形构造。图21A示出可用于这种系统中的笼2100的透视图,笼2100具有:第一顶梁2150、第一底梁2170、第二顶梁2160和第二底梁2180,梁通过柔性支柱2195互连,该柔性支柱2195允许笼2100双向扩张和收缩。在一些实施例中,笼2100能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诸如,例如,张紧带2199T、2199B。此外,梁2150、2160、2170、2180能够具有条板2105,从而有助于避免笼2100从椎间空间脱出。笼可以是上面描述的任何一种笼,特别是例如图16A-16I所示的笼1600。应当明白,上面对任意笼描述的任何特征都可包括于笼2100上,并且因此,再对笼2100做描述就是重复。
在此描述的加固稳定器2107是H形构造的。根据本示例的加固稳定器2107可由任何适当医用材料制成,包括但并不局限于:金属合金(例如,钴铬)、钛合金(例如,Ti6Al4V、镍钛),或者聚合物(例如,PEEK、聚醚酰亚胺(ULTEM)、聚酰亚胺、聚酰胺)。本示例的加固稳定器2107包括:基座2181、前导侧2182、以及后尾侧2184。基座2181包括从后尾侧2184垂直地延伸的桩2186,桩2186构造成接合诸如上面描述的导杆2000的插入器械。作为示例,桩2186包括螺纹2188,以与插入器械螺纹接合,然而,也可以是其他接合机构,例如,揿压装配、棘轮等。尽管本示例中未示出,但是应当明白在此描述的加固稳定器2107可设置有在此描述的锁定稳定器1907的锁定特征。
H形构造能够具有:第一垂直分支VL1;第二垂直分支VL2;以及横构件CM,用于将第一垂直分支VL1和第二垂直分支VL2连接到基座2181。该第一垂直分支VL1包括与第一顶梁2150和第一底梁2170接合的第一保持面RS1。该第二垂直分支VL2包括与第二顶梁2160和第二底梁2180接合的第二保持面RS2。该横构件CM提供张力,以抵抗第一顶梁2150、第一底梁2170、第二顶梁2160和第二底梁2180超过扩张状态的横向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填片1801具有一对水平切口1828、1830,这对水平切口1828、1830构造成与稳定器1907的横构件CM互补,并且在扩张状态下,填片1801的水平切口1828、1830与横构件CM可滑动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横构件CM还包括垂直支承件VSM,并且填片1801具有一对垂直切口1824、1826,该对垂直切口1824、1826构造成与稳定器的垂直支承件VSM互补,并且在扩张状态下,填片1801的垂直切口1824、1826与垂直支承件VSM可滑动地连接。垂直支承件VSM从基座2181的前端侧2182垂直地延伸,并且具有在收缩状态下与笼2100的高度尺寸基本上相同的高度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稳定器2107还包括加固前导元件2109,该加固前导元件2109装接于垂直支承件VSM的前面上,以提供坚固楔形缓冲器,从而在插入时,减小(例如,身体组织)直接施加到笼2000上的力。坚固前导元件2109包括:前导表面2111、后尾表面2113、顶表面2115、底表面2117、以及一对侧表面2119。上面提到的坚固前导元件2109上的每个表面都是平滑的,并且缘通常倒圆,以以最小的损伤撞击周围组织。加固前导元件2109具有根据前导表面2111与后尾表面2115之间的距离测量的厚度尺寸。作为示例,该厚度尺寸可在0.1-5.0 mm的范围内。加固前导元件2109具有:前导高度尺寸HL,在与前导表面2111的交接时,根据顶表面2115与底表面2117之间的距离测量该前导高度尺寸HL;以及后尾高度尺寸HT,在与后尾表面2113的交接时,根据顶表面2115与底表面2117之间的距离测量该后尾高度尺寸HT。作为示例,后尾高度尺寸HT大于前导高度尺寸HL,使得顶表面和底表面2115、2117中的每个都具有远侧斜度。该远侧斜度产生楔形的效果,有助于在插入时,使身体组织位移。
图22A-22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具有带张紧器的笼2200、中心梁或填片(未示出)、以及稳定器2207的系统的部件,该中心梁或填片构造成用于使笼扩张。图22A-22B示出处于收缩状态为了说明笼的特征而不带填片的笼,并且图22C示出处于扩张状态下而不带填片或稳定器的笼。稳定器能够具有执行在此对这种稳定器阐述的功能的任何构造。仅作为示例,本示例的稳定器2207具有H形构造,该H形构造包括:第一垂直分支VL1;第二垂直分支VL2;垂直支承件VSM;以及横构件(未示出),用于至少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垂直分支VL2连接第一垂直分支VL1。此外,尽管本示例中未具体示出,但是稳定器2207可包括本公开中讨论的各种为单位的任意特征,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器械结合特征、锁定特征、和/或加固前导端。图22A示出可用于这种系统的收缩笼2200的透视图。该笼可以是上面描述的的任何一种笼,并且应当明白,在此对任何一种笼描述的任何一个特征可包括于笼2200上。作为示例,笼2200具有:近端PE、远端DE、第一顶梁2250、第一底梁2270、第二顶梁2260、以及第二底梁2280,梁通过柔性支柱2295互连,该柔性支柱1695允许笼2200双向扩张和收缩。在一些实施例中,笼2200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张紧器,诸如,例如,张紧带2299T、2299B。此外,梁2250、2260、2270、2280能够具有条板2205,从而有助于避免笼2200从椎间空间脱出。
每个梁的远端DE包括前导面和在前导面与条板之间延伸的大致平表面。更具体地说,第一顶梁2250包括前导面2251和在前导面2251与条板2205之间延伸的大致平表面2253;第二顶梁2260包括前导面2261和在前导面2261与条板2205之间延伸的大致平表面2263;第一底梁2270包括前导面2271和在前导面2271与条板2205之间延伸的大致平表面2273;以及第二底梁2280包括前导面2281和在前导面2281与条板2205之间延伸的大致平表面2283。在本示例中,大致平表面2253、2263、2273、2283中的每个都在远向方向上逐渐变小,因为笼2200的主部与笼2200的远端之间的高度尺寸有差异。应当明白,椎体的角度可根据对特定手术选择的笼2200的类型改变。大致平表面2253、2263、2273、2283包括中间缘缺口MC1、MC2和横向缘缺口LC1、LC2,以当笼2200处于收缩状态时,至少在其内容纳垂直分支VL1、VL2和垂直支承件VSM的一部分。更具体地说,中间缘缺口MC1、MC2构造成在其内至少容纳垂直支承件VSM的一部分,而缘横向缘缺口LC1、LC2构造成容纳部分垂直分支VL1、VL2。梁2250、2260、2270、2280还包括横向凹口R1、R2,在扩张笼2200的梁2250、2260、2270、2280横向扩张时,垂直分支VL1、VL2能够在横向凹口R1、R2中行进。笼2200以在扩张时垂直分支VL1、VL2的顶缘和底缘不受到侧缘缺口LC1、LC2的干扰的方式扩张,在笼2200扩张时,垂直分支VL1、VL2行进到横向凹口R1、R2内。
图23A-23D示出适合与上面描述的填片1801和锁定稳定器1807一起使用的填片取出工具的示例。图23A是填片取出工具的透视图,图23B是为了能够看到特定内部元件,具有清楚的手柄的情况下的填片取出工具的侧视平面图,图23C是填片取出工具的远端的放大图,以及图23D是位于填片内的填片取出工具的远端的放大图。通常,填片取出工具2300有助于使填片1801和锁定稳定器1807断开、或解锁,然后,这样使得外科医师能够从目标点位取出填片1801,也无需取下壳体和稳定器。通过使填片1801的远端强制展开,直到填片上的肩部能够跃过稳定器1807上的锁定倒钩1895,取出工具2300完成该过程(参见图18A-18I和上面的联接描述)。
作为示例,填片取出工具2300包括内通管2302、外通管2304、以及手柄组件2306。内通管2302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大致筒状长元件。远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大致平面缺口部2308、位于末端处的远向逐渐变小表面2310、以及沿内通管2302的纵向轴线形成的轴向孔口2312。大致平面缺口部2308用于减小内通管2302在远端处的轮廓,从而例如可以插入填片1801内。远向逐渐减小表面2310可以是大致平面,也可以具有凸出曲面,并且在内通管2302远向进给时,有助于与外通管2304的远支叉2316的近斜坡表面2324和肩部2326接合,如下所述。确定轴向孔口2312的尺寸并且将其构造成容纳(而非接合)稳定器1807的桩1886,在填片1807上,使插入器与填片之间的接合点尽可能远。如下所述,近端与手柄组件2306接合。
外通管2304包括大致筒状空心管,大致筒状空心管具有近端、远端和内腔2314,该内腔2314在纵向上通过外通管2304延伸。确定内腔2314的尺寸并且将其构造成在其内容纳内通管2302,并且能够进一步使内通管2302在外通管2304内位移。近端装接到手柄组件2306上。远端包括一对支叉2316,确定该支叉2316的尺寸并且将其成形为进入填片1801内。由于支叉2316与外通管2304不一样厚(例如,在使用时,使支叉挠曲),并且支叉的内表面是外通管2304的内腔的延伸,所以形成面朝远侧搁座2319,支叉2316离开外通管2304延伸。作为示例,支叉2316都具有:外表面2318,具有凸形曲面;内表面2320,具有凹形曲面;以及横向法兰2322,构造成与填片1801上的取出切口1876接合。每个支叉2316的内表面2320在远端处具有近凹形斜坡2324、肩部2326、以及远凹形斜坡2328。近凹形斜坡2324提供平滑面,以在内通管2302通过外通管2304进给时,与内通管2302的远端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强制支叉2316在横向上分开,直到内通管2302完全插在肩部2326之间。随着内通管2302的远末端横过近斜坡2324,横向法兰2322容纳于填片1801的取出切口1876内,并且内通管2302的连续进给导致支叉2316对填片1801施加向外的力。如上所述完全通过填片1801延伸的垂直切口1824、1826使填片1801的远端展开足够大,使得填片1801的肩部1834在向近处方向上通过锁定稳定器1807的锁定倒钩1895,因此,对填片1801“解锁”。远斜坡2318构造成与锁定稳定器1807的桩1886接合(或者至少跃过其)。
手柄组件2306包括:手柄2330、杠杆2332、内套筒适配器2334、锁钩2336、以及工具接合机件2338。杠杆2332通过一对枢轴销2340可枢轴旋转地连接到手柄,并且靠近近端,还包括锁定法兰2342。内通管2302的近端连接到内通管适配器2334,该内通管适配器2334连接到杠杆2332。位于内通管适配器2334远侧方向上的盘簧2344以“打开”取向偏压取出工具2300。随着杠杆2332的压下,杠杆2332对板簧2346施加力,板簧2346与杠杆元件2348一起使内通管适配器2334在远向方向上迁移。该迁移反过来又导致内通管2302通过外通管2304在远向方向上进给,导致与填片1801接合,如上所述。当杠杆2332被完全压下(或者接近完全压下)时,锁定法兰2342将与锁钩2336接合,从而将杠杆2332锁定于“关闭”位置。此时,内通管2302完全进给,如上所述,横向法兰2322与填片1801上的取出切口1878接合,并且在“解锁”位置,填片展开。然后,可利用工具接合机件2338装接二次器械,例如,拍锤(未示出),以对填片1807施加有效近向力,从而从笼取出其。
图24A-24D示出适合与上面描述的填片1801和锁定稳定器1807一起使用的填片取出工具2400的另一个示例。图24A是填片取出工具的透视图,图24B是为了能够看到特定内部元件而卸下手柄情况下的填片取出工具的透视图,图24C是填片取出工具的远端的放大图,以及图24D是位于填片内的填片取出工具的远端的放大图。通常,填片取出工具2400有助于使填片1801和锁定稳定器1807断开、或解锁,然后,这样使得外科医师能够从目标点位取出填片1801,也无需取出壳体和稳定器。通过使填片1801的远端强制展开,直到填片上的肩部能够跃过稳定器1807上的锁定倒钩1895,取出工具2400完成该过程(参见图18A-18I和上面的联接描述)。
作为示例,填片取出工具2400包括内通管2402、外通管2404、以及手柄组件2408。内通管2402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大致筒状长元件。远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大致平面截面2408、位于末端处的远向逐渐变小表面2410、以及沿内通管2402的纵向轴线形成的轴向孔口2412。大致平面截面2408用于减小内通管2402在远端处的轮廓,从而例如可以插入填片1801内。远向逐渐减小表面2410可以是大致平面,也可以具有凸出曲面,并且在内通管2402远向进给时,有助于与外通管2404的远支叉2416的近斜坡表面2424和肩部2426接合,如下所述。确定轴向孔口2412的尺寸并且将其构造成容纳(而非接合)稳定器1807的桩1886,在填片1807上,使插入器与填片之间的接合点尽可能远。近端板簧螺纹2413,该螺纹2413与手柄组件2406接合,并且有助于内通管2402进给,如下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通管2402包括指示器销2415,该指示器销2415装接到并且定位于靠近内通管的中部,指示器销2415与外通管2404上的标记切口2417相互作用,以对用户提供关于填片的状况(例如,“锁定”或“解锁”)的可视指示。作为示例,在初始状态下,指示器销2415在标记切口2417的近端处出现位于外通管2404上的指出填片1801“锁定”的接近标记。当内通管2402完全进给(下面描述的)时,指示器销2415在标记切口2417的近端处出现位于外通管2404上的指出填片1801“解锁”的接近标记,并且因此准备好用户取出。该标记可以是对用户表达填片的状况的任何标记,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单词(例如,“锁定”、“解锁”)、图片或图标(例如,锁定挂锁、解锁挂锁、等)等。
外通管2404包括大致筒状空心管,该大致筒状空心管具有近端、远端和内腔2414,该内腔2414在纵向上通过外通管2404延伸。确定内腔2314的尺寸并且将其构造成在其内容纳内通管2402,并且能够进一步使内通管2402在外通管2404内位移。外通管2404的近端装接到手柄组件2406上。远端包括一对支叉2416,确定该支叉2416的尺寸并且将其成形为进入填片1801内。由于支叉2416与外通管2404不一样厚(例如,在使用时,使支叉挠曲),并且支叉的内表面是外通管2404的内腔的延伸,所以形成面朝远侧搁座2419,支叉2416离开外通管2404延伸。作为示例,支叉2416都具有:外表面2418,具有凸形曲面;内表面2420,具有凹形曲面;以及横向法兰2422,构造成与填片1801上的取出切口1876接合。横向法兰2422都包括法兰延伸2423,该法兰延伸2423构造成增加接合取出切口1876的材料。每个支叉2416的内表面2420在远端具有近凹形斜坡2424、肩部2426、以及远凹形斜坡2428。近凹形斜坡2424提供平滑面,以在内通管2402通过外通管2404进给时,与内通管2402的远端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强制支叉2416在横向上分开,直到内通管2402完全插在肩部2426之间。随着内通管2402的远末端横过近斜坡2424,横向法兰2422容纳于填片1801的取出切口1876内,并且内通管2402的连续进给导致支叉2416对填片1801施加向外的力。如上所述完全通过填片1801延伸的垂直切口1824、1826使填片1801的远端展开足够大,使得填片1801的肩部1834在向近处方向上通过锁定稳定器1807的锁定倒钩1895,因此,对填片1801“解锁”。远斜坡2418构造成与锁定稳定器1807的桩1886接合(或者至少跃过其)。
手柄组件2406包括:手柄2430和旋钮2432。旋钮2432包括具有螺纹轴向内腔2436和外周凹口2437的远向延伸2434以及工具接合机件2438。螺纹轴向内腔2436包括与内通管2402的螺纹2413互补的螺纹。因此,旋钮2432通过这种螺纹相互作用与内通管2402可旋转地联接。旋钮2432通过一对固位销2440装接于手柄2430上。在外周凹口2437中,固位销2440与旋钮2432接合,这样使得旋钮2432在相对于手柄2430保持相同位置的同时旋转。因此,随着旋钮2432转动,旋钮2432与内通管2402之间的螺纹相互作用导致内通管2402根据旋转方向远向或近向位移。作为示例,螺纹是左旋螺纹,并且因此,当旋钮2432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内通管2402将远向位移。如上所述,内通管2402的远向位移导致与填片1801接合。如前面所指出的,当如上所述内通管2402完全进给时,横向法兰2422与填片1801上的取出切口1876接合,并且在“解锁”位置,填片展开。指示器销2415在标记切口2417的近端处出现位于外通管2404上的指出填片1801“解锁”的接近标记,并且因此准备好用户取出。然后,可利用工具接合机件2338装接二次器械,例如,拍锤(未示出),以对填片1807施加有效近向力,从而从笼取出其。
图25A-25D示出上面描述的与示例性限深规/深度规2500一起使用的填片取出工具2400。图25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与限深规/深度规2500耦连的填片取出工具2400的透视图。图25B是限深规/深度规2500的透视图,图25C是限深规/深度规2500的侧视平面图,而图25D是具有限深规/深度规2500与上面描述的填片1801一起使用的填片取出工具2400的透视图。可以看出,限深规/深度规2500提供另一种有效确定填片取出工具2400必须插入多深才能在填片1801内实现正确定位的方式。通过对外通管2404提供物理障碍,在此描述的限深规/深度规2500的装接实现此,确保横向支叉2422与填片1801的取出切口1876对准。
作为示例,限深规/深度规2500包括具有近端2504和远端2506的大致管状空心通管。管状空心通管2502包括以限深规/深度规2500的长度延伸的内腔2508,确定内腔2508的尺寸并且将其构造成通过其容纳填片取出工具2400的外通管2404。近端包括装配件2510,从而有助于限深规/深度规2500与填片取出工具2400之间接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件2510覆盖指示器销2415和标记切口2417。在一些实施例中,装配件1510不例如通过包括缺口窗口或透明材料覆盖指示器销2415和标记切口2417。远端1506包括一对从通管2502远向延伸的支叉2512。支叉2512都具有在远末端处向中部凸出的肩部2514。肩部2514对外通管2404的进给提供物理障碍,并且包括面朝远侧接触面2516和面朝近侧接触面2518。面朝远侧接触面2516构造成在使用时与填片1801的近面对接。面朝近侧接触面2518构造成与填片取出工具2400的面朝远侧搁座2419(或填片取出工具2300的面朝远侧搁座2319)对接,以防止外通管2404进一步进给。
图26A-26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插入工具2610的示例,该插入工具2610带固位套筒2612、构造成与植入系统的部件一起使用,该植入系统具有:笼2600;构造成用于使笼扩张的填片2601;以及稳定器2607,该植入系统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上面描述的任何植入系统。图26A示出带与植入系统接合的固位套筒的插入器,图26B示出带固位套筒的插入器的远端的放大图,以及图26C示出带固位套筒与植入系统耦连的插入器的远端的放大图。仅作为示例,图26A-26C所示的笼2600包括:近端PE、第一顶梁2650、第一底梁2670、第二顶梁2660、以及第二底梁2680,梁通过柔性支柱2695互连,该柔性支柱2695允许笼2600双向扩张和收缩。填片2601可包括在此描述的任何一种填片的任意特征,并且稳定器2607可包括在此描述的任何一种稳定器的任意特征。
插入工具2610可以是构造成用于插入在此描述的任何一种植入系统的任意插入工具。出于说明的目的,插入工具2600包括:内套管2614、外套筒2616、手柄2616、以及杠杆2620。作为示例,内套管2614具有以内套管2614的长度延伸的内腔2622,确定内腔2622的尺寸并且将其构造成在其内容纳导杆2000(例如,参见图20A-20C)。内套管的近端通过连杆2624与杠杆2620可操作地联接,连杆2624操作,使得当杠杆被致动时,内套管2614以远向方向进给。内套管2614的远端包括由其远向延伸的支叉2626。确定支叉2626的尺寸并且将其构造成例如通过插入在填片中形成的轴向孔口(未示出,但是参见图18G中的填片1807的轴向孔口1842)而与填片2607接合。因此,当致动杠杆时,内套管2614通过与填片2601接合而使填片2601进给到可扩张笼2600内。插入工具2610还包括:棘齿条2628,构造成与杠杆2620的远端相互作用;以及工具接合机件2630,构造成对例如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拍锤的附加器械提供装接点。
固位套筒2612包括套环2632和一对从套环2632的远端延伸的长板2634。套环2632包括管状元件,该管状元件构造成接合内套管1614的外表面,从而将固位套筒2612耦连到内套管1614。每个长板2634都是具有平滑表面和矩形形状的大致平面。每个长板2634都包括:一对侧壁2636,向内垂直地延伸(例如,向着另一个平面)并且以长板的长度延伸;以及远缓冲器2638,位于长板的内表面上并且在侧壁2636之间延伸。远缓冲器2638偏离长板2634的远缘,使得远缓冲器和侧壁形成远凹槽2640,凹槽2640构造成在插入椎间盘空间内时,还有在最初将填片2601插入笼2600内时,至少直到笼2600经受扩张之前,接合并且保持笼2600的近端。
图27A-27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带可伸缩固位套筒2712、构造成与具有笼2700、构造成使笼扩张的填片2700和稳定器2707的植入系统一起使用的插入工具2710的示例。图27A示出带可伸缩固位套筒与植入系统接合的插入器,图27B示出可伸缩固位套筒组件,以及图26C示出带可伸缩固位套筒组件与植入系统耦连的插入器的远端的放大图。仅作为示例,图27A-27C所示的笼2700包括:近端PE、第一顶梁2750、第一底梁2770、第二顶梁2760、以及第二底梁2780,梁通过柔性支柱2795互连,该柔性支柱2795允许笼2700双向扩张和收缩。填片2701可包括在此描述的任何一种填片的任意特征,并且稳定器2707可包括在此描述的任何一种稳定器的任意特征。
插入工具2710可以是构造成用于插入在此描述的任何一种植入系统的插入工具。出于说明的目的,插入工具2700包括在形式和和功能与上面描述的插入工具2600的内套管2614、手柄2616、杠杆2620、棘齿条2628、以及工具接合机件2630相同的:内套管(未示出,但是与上面描述的内套管2614类似)、手柄2720、棘齿条2728、以及工具接合机件2730。当致动杠杆2720时,内套管通过与填片2701接合而使填片2701进给到可扩张笼2700内。参考图27,当最初将笼2700和填片2701装在插入器上时,固位套筒2712出于收缩位置,其中旋钮2740靠近螺纹部2742的近端,而板2738靠近填片2701的近端。然后,用户旋转旋钮2740,在一些实施例中,这样导致旋钮2740沿螺纹部2742远向迁移,这样反过来导致支叉2744远向推动板2738通过填片2701。当板2738到达笼2700时,一组销(未示出)使板2738的远向迁移停止,支叉2744的远向迁移继续,直到支叉2744紧压板2738,同时笼2700的近端PE在远凹槽2750内。使旋钮2740以相反的方向旋转将导致板2738与笼2700断开。
仅作为示例,在此描述的可伸缩固位套筒组件2712包括:基座2732、伸缩元件2734、弹簧2736、一对长板2738、以及旋钮2740。基座2732包括用于与插入工具2710接合的接合元件(未示出)和用于与旋钮2740螺纹接合的外螺纹部2742。伸缩元件2734包括长件,该长件与旋钮2740可旋转地耦连,因为在伸缩元件2734本身不旋转时,旋钮2740能够绕伸缩元件2734的近端旋转。伸缩元件2734的远端包括一对与长板2738耦连的接合支叉2744。弹簧2736位于基座2732与长板2738之间,并且用于对长板2738施加偏压。每个长板2738都是带平滑表面的大致平面并且具有矩形形状。每个长板2738都包括:一对侧壁2746,向内(例如,向另一个平面)垂直地延伸并且以长板的长度延伸;以及远缓冲器2748,位于长板的内表面上并且在侧壁2746之间延伸。远缓冲器2748偏离长板2738的远缘,使得远缓冲器和侧壁形成远凹槽2750,凹槽2750构造成在插入椎间盘空间内时,还有在最初将填片2701插入笼2700内时,至少直到笼2700经受扩张之前,接合并且保持笼2700的近端。旋钮2740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导致旋钮2740沿螺纹部2742近向迁移,这样从笼2700拉回或缩回长板2738。
图28A-28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构造成与植入系统的部件一起使用的插入工具2810的示例,该植入系统具有笼、构造成用于使笼扩张的填片和稳定器,该植入系统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本文的上面描述的任何一个植入系统(参见例如图18A-18I)。图28A示出插入工具2810的透视图,图28B是插入工具的近部的俯视平面图,并且图28C是不带长通管而带有为了示出插入工具2810的内部部件而去除的顶平移元件的插入工具2810的透视图。作为示例,插入工具2810包括:基座2812、平移元件2814、棘轮组件2816、以及长通管2818。尽管未示出,但是插入工具2810构造成与例如上面参考图20A-20C描述的导杆2000的导杆一起使用。稳定器与导杆2000耦连,如图20A所示。此时,笼还可与稳定器联接。通常,导杆可插入长通管2818内。长通管2818的远端构造成与填片(例如,图20A-20C所示的填片1901)接合。在植入时,收缩的笼处于椎间盘空间内的适当位置后,用户致动杠杆,这样导致长通管2818(和接合的填片)远向向着笼进给并且/或者进入笼内。
作为示例,基座2812包括:手柄2820、杠杆2822、导杆夹持器2824、以及远棘轮元件2826。导杆夹持器2824包括弹簧加载捕获元件,弹簧加载捕获元件包括:孔口2828,用于容纳导杆的近端;以及释放按钮2830,释放按钮2830当被按下时使导杆与捕获元件断开。远棘轮元件2826可以固定于基座2812上,并且如下所述,与近棘轮元件一致地操作,对于插入过程,给予用户更多的控制。
平移元件2814与杠杆2822耦连,并且包括近棘轮元件2832,该近棘轮元件2832用于使长通管2818在远向方向上进给。近棘轮元件2832包括一对棘轮棘轮柄2834,每个棘轮柄都通过销2836可枢轴旋转地连接到平移元件2814。
棘轮组件2816包括棘轮管2838,该棘轮管2838连接到长通管2818的近端并且位于其附近。棘轮管2838包括多个棘轮齿2840,该棘轮齿2840具有陡远面和逐渐变小近面。因此,当致动杠杆2822时,平移元件2814在远向方向上移动。作为平移元件1814的一部分的仅棘轮元件2832也在远向方向上移动。棘轮柄2834不能压制棘轮齿2840的陡远面,并且因此,也在远向方向上推棘轮管2838。当释放杠杆2822时,棘轮齿2840的逐渐变小近面使棘轮柄2834通过,从而使平移元件2814返回其初始状态。然而,远棘轮元件2828使棘轮管2838保持适当位置,远棘轮元件2828相对于基座2812静止,因此,当释放杠杆2822,棘轮管2838获得的远向位移的距离不消失。
长通管2818具有:近端、远端、以大致筒状内腔2842,该大致筒状内腔2842以长通管2818的长度延伸。确定内腔2842的尺寸并且将其构造成在其内容纳导杆(未示出)。长通管2818的近端由通管夹持器2844固定。通管夹持器通过一对销2846与基座2812可位移地联接,销2846在横向上从通管夹持器2844的任一侧延伸到形成于基座2812中的水平切口内。长通管的远端包括填片接合机件2850,在本示例中,该填片接合机件2850是一对支叉,该支叉构造成接合填片的一部分(例如,轴向孔口)。如上所述,棘轮管2838连接到长通管2818的近端,或者作为另一种选择,棘轮管2838连接到通管夹持器2844。在这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情况中,棘轮管2838的位移导致长通管2818位移,这样反过来使装接的填片在远向上进入笼(例如,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长通管2818或者至少其一部分可在“锁定”位置(例如,填片接合机件固定于填片上的)与“解锁”位置(例如,填片接合机件2850不固定于填片上)之间旋转90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棘轮管2838的朝上面可包括用于对用户可视地指出长通管2818并且因此使得装接的填片已经位移的实际距离的标记。
图29A-29D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套管组件2910的示例。套管组件2910使得用户能够在不露出手术目标点位或围绕手术通道的身体组织的情况下将套管的远端传递到或插到手术目标点位,从而在插入时可能由套管的远缘产生的创伤。套管组件2910包括套管2912和闭塞器2914。图29A示出套管2912的示例,图29B示出闭塞器2914的示例,图29C示出带手柄而为了露出内部结构而去除外通管的闭塞器2914,并且图29D示出带去除的外通管的闭塞器2914的远端的放大图。
作为示例,套管2912具有:大致筒状近部2916、大致方形远部2918、以及轴向内腔2920,该轴向内腔2920在纵向上通过套管2912延伸。近部2916包括外周凹口2922、该外周凹口2922构造成便于与附加器械(未示出)接合。远部2918包括围绕内腔2920的开口的远缘2924。
作为示例,闭塞器2914包括:内通管2926、外通管2928、可扩张楔形件2930、以及手柄组件2932。内通管2926包括大致筒状长元件,该大致筒状长元件具有近端和远端。该远端包括块状末端2934和位于该末端处的一对斜面2936。块状末端2934起楔形元件的作用,以增大楔形件2930的顶面和底面的高度。斜面2936可以是大致平面,也可以是凸形曲面或凹形曲面,并且如下所述,随着内通管2926远向进给,有助于可扩张楔形件2930扩张。近端包括螺纹2938,该螺纹2938与手柄组件2932接合,并且有助于内通管2926进给,如下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通管2926包括指示器销2940,该指示器销2940装接于内通管的中部附近并且位于其中部附近,指示器销2940与外通管2928上的切口2942相互作用,以关于楔形件2930的状况(例如,“扩张”或“收缩”),对用户提供可视指示。作为示例,在初始状态下,指示器销2940位于切口2942的近端处。当内通管2926完全进给时(下面描述),指示器销2940位于切口2942的远端处。
外通管2928包括大致筒状空心管,该大致筒状空心管具有近端、远端和内腔,该内腔在纵向上通过外通管2928延伸。确定内腔的尺寸并且将其构造成在其内容纳内通管2926,并且能够进一步使内通管2926在外通管2928内位移。外通管2928的近端装接到手柄组件2932上。外通管2928的远端包括一对支叉2944,利用销2946,该支叉2944将外通管2928耦连到楔形件2930。
手柄组件2932包括:手柄2946和旋钮2948。旋钮2948包括具有螺纹轴向内腔2952的远向延伸2950和工具接合机件2954。螺纹轴向内腔2952包括与内通管2926的螺纹2938互补的螺纹。因此,旋钮2948通过这种螺纹相互作用与内通管2926可旋转地联接。随着旋钮2948转动,旋钮2948与内通管2926之间的螺纹相互作用导致内通管2926根据旋转方向远向或近向位移。在一些实施例中,螺纹是左旋螺纹,并且因此,当旋钮2948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内通管2926将远向位移。内通管2926的远向位移导致块状末端2934进入楔形件2930内,导致顶板2956和底板2958离开器械的中部枢轴旋转。可扩张楔形件2930的近端扩张到使套管2912的远缘2924与形成于顶板2956和底板2958中的近凹口2960同高度地联接的高度。这样导致在套管2912与闭塞器2914的可扩张楔形件2930之间无缝平滑位移。然后,在闭塞器的平滑楔形温和地使组织移位的情况下,该组合能够进给到手术目标点位。当套管的前导缘已被传递到要求位置(例如,椎间空间)时,通过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2948,可使楔形件2930扩张。然后,可通过套管2912从目标点位取出闭塞器2914,套管2912留在原位供将来使用。
图30A-30C示出根据一些实施例,构造成与植入系统的部件一起使用的插入工具3010的另一个示例,该植入系统具有笼3000、构造成用于使笼扩张的填片3001和稳定器3007,该植入系统包括但并不局限于本文的上面描述的任何一个植入系统(参见例如图18A-18I)。图30A示出带填片3001和笼3000的插入工具3010的透视图,图30B是插入工具3010的透视图,图30C是带取下的壳体的插入工具的手柄组件的透视图,图30D是插入工具3010的远端的透视图,以及图30E是平移元件3060的透视图。插入工具3010构造成与耦连到稳定器的例如上面参考图20A-20C描述的导杆2000的导杆(未示出)一起使用。作为示例,插入工具3010包括壳体3012、导杆夹持器3014、填片夹持器3016、以及平移组件3018。
作为示例,壳体3012是具有外表面3020的大致箱形长方体单元,外表面3020包括:摩擦元件3022、远孔口3024、近孔口3026、以及一对横向切口3028。摩擦元件3022可以是增强用户的握力的任何元件,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多个切口(如图所示)、脊线、凸块、和/或摩擦材料。远孔口3024对填片夹持器3016的长通管3038提供出窗口。近孔口3026对驱动通管3058提供出窗口。切口3028构造成可位移地容纳耦连器3042的控制凸耳3056,如下所做的解释。
如上提及,插入工具3010构造成与耦连到稳定器的例如上面参考图20A-20C描述的导杆2000的导杆(未示出)一起使用。通过填片夹持器3016的长通管插入导杆2000。导杆夹持器3014包括弹簧加载捕获元件3030,弹簧加载捕获元件3030可枢轴旋转地锚定到壳体3012,包括用于容纳导杆2000的近端的孔口3032和释放按钮3034,释放按钮3034当被按下时使导杆2000与捕获元件3030断开。弹簧3036对捕获元件3030施加力,以对处于“锁定”位置的捕获元件3030施加偏压。在按压释放按钮3034时,用户克服该力,以使捕获元件3030临时移动到“解锁”位置,在该“解锁”位置,导杆2000可与导杆夹持器3014断开。
填片夹持器3016包括:长通管3038、远接合机件3040、以及耦连器3042。长通管3038具有:近端、远端、和大致筒状内腔3044,该大致筒状内腔3044以长通管3038的长度延伸。确定内腔3044的尺寸并且将其构造成在其内容纳导杆(未示出)。长通管3038的近端固定于耦连器3042的第一侧。远接合机件3040位于长通管3038的远端处,并且包括:远孔口3046,用于出入长通管3038的内腔3044;一对支叉3048,构造成接合填片3001的一部分(例如,轴向孔口);以及接合面3050,构造成与填片3001对接,从而使填片夹持器3016以远向方向推填片3001。作为示例,可与图18A-18I所示的填片1801、图20A-20C所示的填片1901或任何适当填片元件类似。耦连器3042包括:第一部3052,与长通管3038连接;以及第二部3054,加接到平移元件3060上(下面描述)。第一部3052和第二部3054都包括控制凸耳3056,该控制凸耳3056在横向上离开耦连器延伸,每个控制凸耳构造成可滑动地容纳于壳体3012的横向切口3028中的一个内。控制凸耳3056有助于防止平移元件和/或耦连器在使用时旋转。
平移组件3018包括:驱动通管3058、平移元件3060、以及手柄元件3062。驱动通管3058具有近部3064和远部3066。近部3064从壳体3012凸出,并且包括定型端3068和外周沟槽3070,定型端3068和外周沟槽3070一致行动,有助于装接手柄元件3062。定型端3068可具有使手柄元件3062对驱动通管3058施加转矩的任何形状,并且外周沟槽3066构造成容纳手柄元件3062的装接元件。在本示例中,手柄元件3062是可拆卸T形手柄,然而,可以采用允许用户通过手柄元件3062对驱动通管3058施加转矩的任何手柄元件。驱动通管3058的远部3066包括螺纹3072。
平移元件3060是大致筒状件,该大致筒状件具有:螺纹内腔3074、外表面3076、元件耦连孔口3078。螺纹内腔3074包括与驱动通管3058上的螺纹3072互补的螺纹。外表面3076与耦连器3042接合,并且耦连孔口3078构造成容纳锁定元件(例如,螺钉、销、平头钉、等),该锁定元件(例如,螺钉、销、平头钉、等)使平移元件360和耦连器3042牢固地联结。由于驱动通管3058可旋转而不位移,所以随着驱动通管3058旋转,驱动通管3058与平移元件3060之间的螺纹联接导致平移元件3060沿驱动通管3058的螺纹3072位移。例如,以顺时针方向转动驱动通管3058(例如,通管手柄元件3062)导致平移元件3060沿螺纹3072远向迁移。由于耦连器3042静止地装接于平移元件3060上,所以耦连器3042也在远向方向上进给。此外,填片夹持器3016静止地装接于耦连器3042上,所以填片夹持器3016以及装接的填片3001也以运行方向进给。因此,通过以顺时针方向旋转装接的手柄元件3062,用户能够使填片3001进入笼3000内。
技术人员明白在此提供的教导涉及基本原理,该基本原理能够延伸到任意特定实施例、多个实施例、图或多个图以外。应当明白,任何示例都出于说明的目的,而不能看作是对本教导的限制。例如,应当明白,在此提供的器件还能够用作身体其他区域的植入物。在此提供的器件能够用于例如脊柱体手术中,以在对遭受疾病或损伤的收缩的、破坏的或不稳定的椎骨体进行修复中支承或撑开椎骨体。

Claims (16)

1.一种椎间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支架系统包括:
侧面垂直扩张框架,构造成在体内产生椎间支架系统,所述框架具有收缩状态和扩张状态,所述框架具有近区和远区,所述扩张状态可操作地接触椎间空间;
稳定器,可滑动地接合所述框架的所述远区,并且构造成用于使所述框架保持不超过所述扩张状态的横向运动;以及
扩张件,构造成当所述框架处于收缩状态时在体内引入所述框架内,并且此后使所述框架扩张到扩张状态;
其中所述稳定器包括锁定元件,当所述扩张件完全插入所述框架内时,所述锁定元件与所述扩张件接合,以将所述扩张件锁定到稳定器;
所述扩张件包括垂直切口,所述垂直切口完全通过所述扩张件的远端延伸并且将所述扩张件的所述远端分割为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垂直切口使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分离;
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可在横向上互相相对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支架系统,其中所述稳定器是H形构造,所述H形构造具有:第一垂直分支;第二垂直分支;以及横构件,所述横构件用于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二垂直分支连接所述第一垂直分支,所述横构件具有垂直支承件,所述垂直支承件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一垂直分支和第二垂直分支延伸,所述垂直切口构造成与所述垂直支承件互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支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可在横向上互相相对位移使所述扩张件与所述锁定元件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包括第一顶梁、第二顶梁、第一底梁以及第二底梁;并且
所述系统还包括顶张紧器和底张紧器,所述顶张紧器用于将所述第一顶梁可操作地装接于所述第二顶梁,所述底张紧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底梁可操作地装接于所述第二底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顶张紧器位于笼的近端,并将所述第一顶梁可操作地装接于所述第二顶梁;所述底张紧器位于笼的近端,并将所述第一底梁可操作地装接于所述第二底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顶张紧器位于笼的近端并且构造成与所述第一顶梁和所述第二顶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
所述底张紧器位于笼的近端并且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底梁和所述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
7.一种椎间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支架系统包括:
侧面垂直扩张框架,构造成在体内产生椎间支架系统,所述框架具有:
收缩状态和扩张状态,所述扩张状态可操作地接触椎间空间;
具有端部的近部,具有端部的远部,以及所述扩张状态的框架中轴线;
第一顶梁,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和具有端部的远部,所述第一顶梁的所述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含有所述第一顶梁的所述中轴线和第二顶梁的中轴线的顶平面上和(ii)含有所述第一顶梁的所述中轴线和第一底梁的中轴线的第一侧平面上;
所述第二顶梁,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和具有端部的远部,所述第二顶梁的所述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所述顶平面和(ii)含有所述第二顶梁的所述中轴线和第二底梁的中轴线的第二侧平面上;
所述第一底梁,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和具有端部的远部,所述第一底梁的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含有所述第一底梁的所述中轴线和所述第二顶梁的所述中轴线的底平面和(ii)所述第一侧平面上;
所述第二底梁,包括具有端部的近部和具有端部的远区,所述第二底梁的所述中轴线至少基本上位于(i)所述底平面和(ii)含有所述第二底梁的所述中轴线和所述第二顶梁的所述中轴线的第二侧平面上;
多个顶连接器元件,所述顶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所述第一顶梁可扩张地连接到所述第二顶梁,所述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所述顶平面上的挠曲实现;
多个底连接器元件,所述底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所述第一底梁可扩张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底梁,所述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所述底平面上的挠曲实现;
多个第一侧连接器元件,所述第一侧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所述第一顶梁可扩张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底梁,所述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所述第一侧平面上的挠曲实现;
多个第二侧连接器元件,所述第二侧连接器元件构造成将所述第二顶梁可扩张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底梁,所述扩张由至少基本上位于所述第二侧平面上的挠曲实现;
扩张件,构造成当所述框架处于收缩状态时在体内引入所述框架内,并且此后使所述框架扩张到扩张状态;以及
稳定器,可滑动地接合所述第一顶梁、所述第一底梁、所述第二顶梁、所述第二底梁或它们的组合的所述远区,并且构造成用于使所述第一顶梁、所述第一底梁、所述第二顶梁、所述第二底梁或它们的所述组合保持不超过所述扩张状态的横向运动;
其中所述稳定器包括锁定元件,当所述扩张件完全插入所述框架内时,所述锁定元件与所述扩张件接合,以将所述扩张件锁定到稳定器;
其中所述稳定器是H形构造,所述H形构造具有:第一垂直分支;第二垂直分支;横构件,所述横构件用于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二垂直分支连接所述第一垂直分支,所述第一垂直分支包括与所述第一顶梁和所述第一底梁接合的保持面,所述第二垂直分支包括与所述第二顶梁和所述第二底梁接合的保持面,而所述横构件提供张力,以抵抗所述第一顶梁、所述第一底梁、所述第二顶梁和所述第二底梁超过所述扩张状态的所述横向运动,
其中,所述横构件还包括垂直支承件,所述扩张件具有垂直切口,所述垂直切口完全通过所述扩张件的远端延伸并且将所述扩张件的所述远端分割为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垂直切口使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分离,所述垂直切口构造成与所述垂直支承件互补,并且在所述扩张状态下,所述扩张件的所述垂直切口与所述垂直支承件可滑动地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可在横向上互相相对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支架系统,其中所述稳定器是H形构造,所述H形构造具有:第一垂直分支;第二垂直分支;以及横构件,所述横构件用于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二垂直分支连接所述第一垂直分支,所述第一垂直分支包括与所述第一顶梁和所述第一底梁接合的保持面,所述第二垂直分支包括与所述第二顶梁和所述第二底梁接合的保持面,而所述横构件提供张力,以抵抗所述第一顶梁、所述第一底梁、所述第二顶梁和所述第二底梁超过所述扩张状态的所述横向运动;
其中,所述扩张件还包括水平沟槽,所述水平沟槽构造成与所述稳定器的所述横构件互补,并且在所述扩张状态下,所述扩张件的所述水平沟槽与所述横构件可滑动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支架系统,其中所述稳定器是H形构造,所述H形构造具有:第一垂直分支;第二垂直分支;横构件,所述横构件用于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二垂直分支连接所述第一垂直分支,所述第一垂直分支包括与所述第一顶梁和所述第一底梁接合的保持面,所述第二垂直分支包括与所述第二顶梁和所述第二底梁接合的保持面,而所述横构件提供张力,以抵抗所述第一顶梁、所述第一底梁、所述第二顶梁和所述第二底梁超过所述扩张状态的所述横向运动,
其中,所述横构件还包括垂直支承件,所述扩张件具有垂直切口,所述垂直切口完全通过所述扩张件的远端延伸并且将所述扩张件的所述远端分割为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垂直切口使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分离,所述垂直切口构造成与所述垂直支承件互补,并且在所述扩张状态下,所述扩张件的所述垂直切口与所述垂直支承件可滑动地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可在横向上互相相对位移,并且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可在横向上互相相对位移使所述扩张件与所述锁定元件断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支架系统,其中所述稳定器是H形构造,所述H形构造具有:第一垂直分支;第二垂直分支;横构件,所述横构件用于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二垂直分支连接所述第一垂直分支,所述第一垂直分支包括与所述第一顶梁和所述第一底梁接合的保持面,所述第二垂直分支包括与所述第二顶梁和所述第二底梁接合的保持面,而所述横构件提供张力,以抵抗所述第一顶梁、所述第一底梁、所述第二顶梁和所述第二底梁超过所述扩张状态的所述横向运动,
其中,所述稳定器还包括装接点,用于可释放地装接导丝,所述导丝适配成用于将所述扩张件导入所述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支架系统,其中所述稳定器是H形构造,所述H形构造具有:第一垂直分支;第二垂直分支;横构件,所述横构件用于至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第二垂直分支连接所述第一垂直分支,所述第一垂直分支包括与所述第一顶梁和所述第一底梁接合的保持面,所述第二垂直分支包括与所述第二顶梁和所述第二底梁接合的保持面,而所述横构件提供张力,以抵抗所述第一顶梁、所述第一底梁、所述第二顶梁和所述第二底梁超过所述扩张状态的所述横向运动,
其中,所述横构件包括可操作地连接于汇点处的第一柱座和第二柱座,所述汇点具有用于可释放地装接导丝的装接点,所述导丝用于将所述扩张件导入所述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支架系统,还包括移植端口。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支架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顶张紧器,用于将所述第一顶梁可操作地装接于所述第二顶梁上;以及底张紧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底梁可操作地装接于所述第二底梁上,其中多个所述顶连接器元件中的每个都是支柱,多个所述底连接器元件中的每个都是支柱;并且其中,
所述支柱包括顶支柱,所述顶支柱构造成与所述第一顶梁和所述第二顶梁整体地成为一体;
所述支柱包括底支柱,所述底支柱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底梁和所述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
所述顶张紧器构造成与所述第一顶梁和所述第二顶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
所述底张紧器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底梁和所述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
其中,所述侧面垂直扩张框架的所述顶支柱和所述底支柱中的每个都构造成在扩张时打开移植物分布窗口,从所述第一顶梁扩张到所述第二顶梁,从所述第一顶梁扩张到所述第一底梁、从所述第二顶梁扩张到所述第二底梁,或者从所述第一底梁扩张到所述第二底梁。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椎间支架系统,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顶张紧器,用于将所述第一顶梁可操作地装接于所述第二顶梁上;以及底张紧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底梁可操作地装接于所述第二底梁上,并且其中,
多个所述顶连接器元件中的每个都是支柱,多个所述底连接器元件中的每个都是支柱;
所述支柱包括顶连接器支柱,所述顶连接器支柱构造成与所述第一顶梁和所述第二顶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
所述支柱包括底支柱,所述底支柱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底梁和所述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
所述支柱包括第一侧支柱,所述第一侧支柱构造成与所述第一顶梁和所述第一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
所述支柱包括第二侧支柱,所述第二侧支柱构造成与所述第二顶梁和所述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
所述顶张紧器构造成与所述第一顶梁和所述第二顶梁整体地成为一体;并且
所述底张紧器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底梁和所述第二底梁整体地成为一体;
其中,所述侧面垂直扩张框架的顶、底、第一侧和第二侧形成整体的一体框架。
15.一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系统;
套管,用于将所述支架系统插入所述椎间空间内;以及
导丝,适配成用于将扩张件导入所述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
16.一种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件包括:
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系统;
套管,用于将所述支架系统插入所述椎间空间内;以及
导丝,适配成用于将扩张件导入所述侧面垂直扩张框架内。
CN201780064417.6A 2016-09-21 2017-09-21 稳定侧面垂直扩张融合笼系统 Active CN1098432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9063.9A CN113952084A (zh) 2016-09-21 2017-09-21 椎间支架系统和包括该系统的套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271,741 2016-09-21
US15/271,741 US9883953B1 (en) 2016-09-21 2016-09-21 Stabilized laterovertically-expanding fusion cage systems with tensioner
PCT/US2017/052708 WO2018057733A1 (en) 2016-09-21 2017-09-21 Stabilized laterovertically-expanding fusion cage systems with tensioner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9063.9A Division CN113952084A (zh) 2016-09-21 2017-09-21 椎间支架系统和包括该系统的套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43222A CN109843222A (zh) 2019-06-04
CN109843222B true CN109843222B (zh) 2021-10-01

Family

ID=6102715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9063.9A Pending CN113952084A (zh) 2016-09-21 2017-09-21 椎间支架系统和包括该系统的套件
CN201780064417.6A Active CN109843222B (zh) 2016-09-21 2017-09-21 稳定侧面垂直扩张融合笼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9063.9A Pending CN113952084A (zh) 2016-09-21 2017-09-21 椎间支架系统和包括该系统的套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5) US9883953B1 (zh)
EP (1) EP3515369B1 (zh)
CN (2) CN113952084A (zh)
WO (1) WO201805773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92620B2 (en) * 2008-12-10 2015-03-31 Coalign Innovations, Inc. Adjustable distraction cage with linked locking mechanisms
US8932355B2 (en) 2008-02-22 2015-01-13 Coalign Innovations, Inc. Spinal implant with expandable fixation
US8663332B1 (en) 2012-12-13 2014-03-04 Ouroboros Medical, Inc. Bone graft distribution system
US9186259B2 (en) 2013-09-09 2015-11-17 Ouroboro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trials
US9060876B1 (en) 2015-01-20 2015-06-23 Ouroboros Medical, Inc. Stabilized intervertebral scaffolding systems
AU2017202311B2 (en) 2016-04-07 2022-03-03 Howmedica Osteonics Corp. Expandable interbody implant
EP3292841B8 (en) * 2016-09-12 2023-05-31 Howmedica Osteonics Corp. Interbody implant with independent control of expansion at multiple locations
US9883953B1 (en) 2016-09-21 2018-02-06 Integrity Implants Inc. Stabilized laterovertically-expanding fusion cage systems with tensioner
FR3058044A1 (fr) * 2016-10-27 2018-05-04 Ldr Medical Cage intersomatique expansible
FR3058043B1 (fr) * 2016-10-27 2020-11-13 Ldr Medical Cage intersomatique expansible
EP3568109A4 (en) 2017-01-10 2020-09-16 Integrity Implants Inc. EXPANDABLE INTERTEBRAL FUSION DEVICE
CN111031969A (zh) 2017-07-24 2020-04-17 整体植入有限公司 手术植入物及有关方法
US10709578B2 (en) 2017-08-25 2020-07-14 Integrity Implants Inc. Surgical biologics delivery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285018B2 (en) 2018-03-01 2022-03-29 Integrity Implants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with independent expansion systems
EP3787563A1 (de) * 2018-05-01 2021-03-10 I-Pego GmbH Platzhalter für die wirbelsäulenchirurgie
US10722380B1 (en) * 2019-02-04 2020-07-28 Bret Michael Berry Laterally expandable spinal implant
US11213403B2 (en) 2019-03-14 2022-01-04 Medos International Sarl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ed spinal fixation
US11173043B1 (en) * 2019-05-17 2021-11-16 Joseph T. Robbins Spinal interbody implants
KR102346366B1 (ko) * 2020-11-11 2022-01-03 (주)시지바이오 추간체 유합 보형재
CN112674915B (zh) * 2020-12-17 2022-09-23 湖南华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扩张式椎间融合器
WO2022232957A1 (en) 2021-05-02 2022-11-10 Caratsch Alexander Expandable and flexi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US20230363923A1 (en) * 2022-05-11 2023-11-16 Teslake, Inc. Reversibly, proximally, and distally expandable spinal c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9777A (en) 1980-11-13 1982-01-12 Patil Arun A Artificial intervertebral disc
ATE44871T1 (de) 1984-09-04 1989-08-15 Univ Berlin Humboldt Bandscheibenendoprothese.
US4733665C2 (en) 1985-11-07 2002-01-29 Expandable Grafts Partnership Expandable intraluminal graf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anting an expandable intraluminal graft
DE3637314A1 (de) 1986-11-03 1988-05-11 Lutz Biedermann Platzhalter-implantat
DE3809793A1 (de) 1988-03-23 1989-10-05 Link Waldemar Gmbh Co Chirurgischer instrumentensatz
US5609635A (en) 1988-06-28 1997-03-11 Michelson; Gary K. Lordotic interbody spinal fusion implants
US5221261A (en) 1990-04-12 1993-06-22 Schneider (Usa) Inc. Radially expandable fixation member
US5192327A (en) 1991-03-22 1993-03-09 Brantigan John W Surgical prosthetic implant for vertebrae
US5449373A (en) 1994-03-17 1995-09-12 Medinol Ltd. Articulated stent
US5658336A (en) 1994-03-18 1997-08-19 Pisharodi; Madhavan Rotating, locking, middle-expanded intervertebral disk stabilizer
US5980522A (en) 1994-07-22 1999-11-09 Koros; Tibor Expandable spinal implants
FR2753368B1 (fr) 1996-09-13 1999-01-08 Chauvin Jean Luc Cage d'osteosynthese expansive
US5749916A (en) 1997-01-21 1998-05-12 Spinal Innovations Fusion implant
JP4080004B2 (ja) 1997-02-06 2008-04-23 ハウメディカ オステオニックス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伸縮自在でねじ溝の切られていない脊椎固定装置
US6039761A (en) 1997-02-12 2000-03-21 Li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Intervertebral spacer and tool and method for emplacement thereof
IL128261A0 (en) 1999-01-27 1999-11-30 Disc O Tech Medical Tech Ltd Expandable element
DE19807236C2 (de) 1998-02-20 2000-06-21 Biedermann Motech Gmbh Zwischenwirbelimplantat
US6126689A (en) 1998-06-15 2000-10-03 Expanding Concepts, L.L.C. Collapsible and expandab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
US6193757B1 (en) 1998-10-29 2001-02-27 Sdgi Holdings, Inc.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spacers
US6102950A (en) 1999-01-19 2000-08-15 Vaccaro; Alex Intervertebral body fusion device
US7621950B1 (en) 1999-01-27 2009-11-24 Kyphon Sarl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spacer
US6491724B1 (en) 1999-08-13 2002-12-10 Bret Ferree Spinal fusion cage with lordosis correction
US6419705B1 (en) 1999-06-23 2002-07-16 Sulzer Spine-Tech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WO2001001895A1 (en) 1999-07-02 2001-01-11 Petrus Besselink Reinforced expandable cage
US6821276B2 (en) 1999-08-18 2004-11-23 Intrinsic Therapeutics, Inc. Intervertebral diagnostic and manipulation device
US6425919B1 (en) 1999-08-18 2002-07-30 Intrinsic Orthopedics,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vertebral disc augmentation
WO2001013807A2 (en) 1999-08-26 2001-03-01 Sdgi Holdings,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mplanting fusion cages
US6436119B1 (en) 1999-09-30 2002-08-20 Raymedica, Inc. Adjustable surgical dilator
US6432107B1 (en) 2000-01-15 2002-08-13 Bret A. Ferree Enhanced surface area spinal fusion devices
US7918888B2 (en) 1999-10-13 2011-04-05 Hamada James S Spinal fusion instrumentation, implant and method
JP4326134B2 (ja) 1999-10-20 2009-09-02 ウォーソー・オーソペディック・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外科的手順を実行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AU783173B2 (en) 2000-02-04 2005-09-29 Warsaw Orthopedic, Inc. Expandable push-in interbody spinal fusion implant
US6582441B1 (en) 2000-02-24 2003-06-24 Advanced Bionics Corporation Surgical insertion tool
US6332895B1 (en) 2000-03-08 2001-12-25 Loubert Suddaby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fusion implant having improved stability
US6821298B1 (en) 2000-04-18 2004-11-23 Roger P. Jackson Anterior expandable spinal fusion cage system
US20020035400A1 (en) 2000-08-08 2002-03-21 Vincent Bryan Implantable joint prosthesis
US6613089B1 (en) 2000-10-25 2003-09-02 Sdgi Holdings, Inc. Laterally expanding intervertebral fusion device
US6582467B1 (en) 2000-10-31 2003-06-24 Vertelink Corporation Expandable fusion cage
US6666891B2 (en) 2000-11-13 2003-12-23 Frank H. Boehm, Jr. Device and method f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US6443989B1 (en) 2000-12-04 2002-09-03 Roger P. Jackson Posterior expandable fusion cage
US6595998B2 (en) 2001-03-08 2003-07-22 Spinewave, Inc. Tissue distraction device
US6368351B1 (en) 2001-03-27 2002-04-09 Bradley J. Glenn Intervertebral space implant for use in spinal fusion procedures
US7128760B2 (en) 2001-03-27 2006-10-31 Warsaw Orthopedic, Inc. Radially expanding interbody spinal fusion implants, instrumentation, and methods of insertion
US10729469B2 (en) 2006-01-09 2020-08-04 Roger P. Jackson Flexible spinal stabilization assembly with spacer having off-axis core member
US6375682B1 (en) 2001-08-06 2002-04-23 Lewis W. Fleischmann Collapsible, rotatable and expandable spinal hydraulic prosthetic device
US20030074075A1 (en) 2001-08-27 2003-04-17 Thomas James C. Expandable implant for partial disc replacement and reinforcement of a disc partially removed in a discectomy and for re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lignment of cancellous bone fractures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ame
US20040024463A1 (en) 2001-08-27 2004-02-05 Thomas James C. Expandable implant for partial disc replacement and reinforcement of a disc partially removed in a discectomy and for re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lignment of cancellous bone fractures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ame
US20030083746A1 (en) 2001-10-31 2003-05-01 Kuslich Stephen D. Vertebral spacer for spinal stabilization
US20030105466A1 (en) 2001-11-30 2003-06-05 Ralph James D. Spacer device and insertion instrument for use in anterior cervical fixation surgery
US6582439B1 (en) 2001-12-28 2003-06-24 Yacmur Llc Vertebroplasty system
US6893464B2 (en) 2002-03-05 2005-05-17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expandable spinal fusion cage
US20040010315A1 (en) 2002-03-29 2004-01-15 Song John K. Self-expanding intervertebral device
US7087055B2 (en) 2002-06-25 2006-08-08 Sdgi Holdings, Inc. Minimally invasive expanding spacer and method
US7018415B1 (en) 2002-09-23 2006-03-28 Sdgi Holdings, Inc. Expandable spinal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s of promoting spinal fusion
WO2004037067A2 (en) 2002-10-21 2004-05-06 3Hbfm, Llc Intervertebral disk prosthesis
HUP0500850A2 (en) * 2002-12-17 2006-04-28 Synthes Gmbh Intervertebral implant and a method for the replacement of a damaged natural vertebral disk by the intervebral implant
US7828849B2 (en) 2003-02-03 2010-11-09 Warsaw Orthopedic, Inc. Expanding interbody implant and articulating inserter and method
US20040230309A1 (en) 2003-02-14 2004-11-18 Depuy Spine, Inc. In-situ formed intervertebral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US7204853B2 (en) 2003-08-05 2007-04-17 Flexuspine, Inc. Artificial functional spinal unit assemblies
US7753958B2 (en) 2003-08-05 2010-07-13 Gordon Charles R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US7641701B2 (en) 2003-09-30 2010-01-05 X-Spine Systems, Inc. Spinal fus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sing spinal bones
ATE367130T1 (de) 2003-11-20 2007-08-15 Kyungwon Medical Co Ltd Expandierbarer zwischenwirbelfusionskäfig
US7217293B2 (en) * 2003-11-21 2007-05-15 Warsaw Orthopedic, Inc. Expandable spinal implant
US8273129B2 (en) 2004-02-10 2012-09-25 Atlas Spine, Inc. PLIF opposing wedge ramp
US7850733B2 (en) 2004-02-10 2010-12-14 Atlas Spine, Inc. PLIF opposing wedge ramp
US7544208B1 (en) 2004-05-03 2009-06-09 Theken Spine, Llc Adjustable corpectomy apparatus
US20050256576A1 (en) 2004-05-13 2005-11-17 Moskowitz Nathan C Artificial expansile total lumbar and thoracic discs for posterior placement without supplemental instrumentation and its adaptation for anterior placement of artificial cervical, thoracic and lumbar discs
FR2871366A1 (fr) 2004-06-09 2005-12-16 Ceravic Soc Par Actions Simpli Implant expansible prothetique osseux
US7678148B2 (en) 2004-07-23 2010-03-16 Warsaw Orthopedic, Inc. Expandable spinal implant having interlocking geometry for structural support
US7875078B2 (en) 2004-08-25 2011-01-25 Spine Wave, Inc. Expandab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
WO2006034436A2 (en) 2004-09-21 2006-03-30 Stout Medical Group, L.P. Expandable support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US8945183B2 (en) 2004-10-20 2015-02-03 Vertiflex, Inc. Interspinous process spacer instrument system with deployment indicator
US20060095136A1 (en) 2004-11-03 2006-05-04 Mcluen Design, Inc. Bone fusion device
US20060100706A1 (en) 2004-11-10 2006-05-11 Shadduck John H Ste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pine treatment
US20060122701A1 (en) 2004-11-23 2006-06-08 Kiester P 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expandable cage with lordosis and method of deploying the same
US7655046B2 (en) 2005-01-20 2010-02-02 Warsaw Orthopedic, Inc. Expandable spinal fusion cage and associated instrumentation
US20060167547A1 (en) 2005-01-21 2006-07-27 Loubert Suddaby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fusion implants having hinged sidewalls
US7643884B2 (en) 2005-01-31 2010-01-05 Warsaw Orthopedic, Inc. Electrically insulated surgical needle assembly
US8940048B2 (en) 2005-03-31 2015-01-27 Life Spine, Inc. Expandable spinal interbody and intravertebral body devices
US9801733B2 (en) 2005-03-31 2017-10-31 Life Spine, Inc. Expandable spinal interbody and intravertebral body devices
EP1863415A4 (en) 2005-03-31 2012-04-04 Life Spine Inc EXPANDED INTERCORPORAL AND INTERVERTEBRAL SPINAL BODY DEVICES
US9034041B2 (en) 2005-03-31 2015-05-19 Life Spine, Inc. Expandable spinal interbody and intravertebral body devices
US7909872B2 (en) 2005-06-03 2011-03-22 Zipnick Richard I Minimally invasive apparatus to manipulate and revitalize spinal column disc
US7601172B2 (en) 2005-06-15 2009-10-13 Ouroboros Medical, Inc. Mechan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
EP1903949A2 (en) 2005-07-14 2008-04-02 Stout Medical Group, L.P. Expandable support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US7722674B1 (en) 2005-08-12 2010-05-25 Innvotec Surgical Inc. Linearly expanding spine cage for enhanced spinal fusion
US8070813B2 (en) 2005-09-26 2011-12-06 Coalign Innovations, Inc. Selectively expanding spine cage, hydraulically controllable in three dimensions for vertebral body replacement
US8236058B2 (en) 2005-09-27 2012-08-07 Fabian Henry F Spine surgery method and implant
US7879098B1 (en) 2005-10-19 2011-02-01 Simmons Jr James W Expandable lordosis stabilizing cage
WO2007062080A2 (en) 2005-11-21 2007-05-31 Philipp Lang Intervetebral devices and methods
WO2007076376A2 (en) * 2005-12-19 2007-07-05 Stout Medical Group, L.P. Expandable delivery device
WO2007076374A2 (en) 2005-12-19 2007-07-05 Stout Medical Group, L.P. Expandable support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WO2007076377A2 (en) 2005-12-19 2007-07-05 Stout Medical Group, L.P. Expandable support device
WO2007078692A2 (en) 2005-12-23 2007-07-1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ixation of bone with an expandable device
US20080021559A1 (en) 2006-07-06 2008-01-24 Lanx, Llc Expandable spinal fusion cage
US7771473B2 (en) 2006-07-06 2010-08-10 Lanx, Inc. Expandable spinal fusion cage
US9089347B2 (en) 2006-07-07 2015-07-28 Orthophoenix, Llc Medical device with dual expansion mechanism
US7862618B2 (en) 2006-07-19 2011-01-04 Warsaw Orthopedic, Inc. Expandable vertebral body implants and methods of use
US7731752B2 (en) 2006-07-21 2010-06-08 Warsaw Orthopedic, Inc. Implant with nested members and methods of use
US20080021556A1 (en) 2006-07-21 2008-01-24 Edie Jason A Expandable vertebral implant and methods of use
US8303670B2 (en) 2006-09-12 2012-11-06 Orthocare Innovations, Llc Pump system for prosthesis
WO2008033457A2 (en) 2006-09-14 2008-03-20 The University Of Toledo Variable height vertebral body replacement implant
WO2008035849A1 (en) 2006-09-23 2008-03-27 Nam Soo Song Expandable jacking curette for bone fusion surgery
DE602006011762D1 (de) 2006-11-23 2010-03-04 Biedermann Motech Gmbh Expandierbares Zwischenwirbelimplantat
WO2008065450A1 (en) 2006-11-29 2008-06-05 Surgicraft Limited Orthopaedic implants and prostheses
US7803159B2 (en) 2006-11-29 2010-09-28 Mi4Spine, Llc Disc space preparation device for spinal surgery
WO2008070863A2 (en) 2006-12-07 2008-06-12 Interventional Spine, Inc. Intervertebral implant
US7824427B2 (en) 2007-01-16 2010-11-02 Perez-Cruet Miquelangelo J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body device
US20130150943A1 (en) 2007-01-19 2013-06-13 Elixir Medical Corporation Biodegradable endoprostheses and methods for their fabrication
JP5371107B2 (ja) 2007-02-21 2013-12-18 ベンベニュー メディカ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脊椎治療用デバイス
FR2914180B1 (fr) 2007-03-28 2010-02-12 David Attia Cage expansive pour chirurgie vertebrale.
US9138328B2 (en) 2007-03-29 2015-09-22 Life Spine, Inc. Radially expandable spinal interbody device and implantation tool
US10251759B2 (en) 2007-03-29 2019-04-09 Life Spine, Inc. Radially expandable spinal interbody device and implantation tool
US8070754B2 (en) 2007-05-31 2011-12-06 Fabian Henry F Spine surgery method and instrumentation
US8900307B2 (en) 2007-06-26 2014-12-02 DePuy Synthes Products, LLC Highly lordosed fusion cage
GB2452923A (en) 2007-09-19 2009-03-25 Surgicraft Ltd Expandable medical device
US8167950B2 (en) 2007-10-11 2012-05-01 International Spinal Innovations, Llc Minimally invasive lateral intervertbral fixatio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US8182538B2 (en) 2007-10-31 2012-05-22 Depuy Spine, Inc. Expandable fusion cage
US8241363B2 (en) 2007-12-19 2012-08-14 Depuy Spine, Inc. Expandable corpectomy spinal fusion cage
WO2009092102A1 (en) 2008-01-17 2009-07-23 Synthes Usa, Llc An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and associate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088163B1 (en) 2008-02-06 2012-01-03 Kleiner Jeffrey B Tools and methods for spinal fusion
EP2087857A1 (en) 2008-02-07 2009-08-12 K2M, Inc. Expandable vertebral device with cam lock
US8696751B2 (en) 2008-12-10 2014-04-15 Coalign Innovations, Inc. Adjustable distraction cage with linked locking mechanisms
US8992620B2 (en) 2008-12-10 2015-03-31 Coalign Innovations, Inc. Adjustable distraction cage with linked locking mechanisms
US8267939B2 (en) 2008-02-28 2012-09-18 Stryker Spine Tool for implanting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TW200938157A (en) 2008-03-11 2009-09-16 Fong-Ying Chuang Interspinous spine fixing device
ATE554715T1 (de) 2008-03-14 2012-05-15 Synthes Gmbh Eingebettetes expandierbares hülsenimplantat
WO2009124269A1 (en) 2008-04-05 2009-10-08 Synthes Usa, Llc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US8734515B2 (en) 2008-05-07 2014-05-27 George Fre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sertion of intervertebral implants and devices therefor
US8361152B2 (en) 2008-06-06 2013-01-29 Providence Medical Technology, Inc. Facet joint implants and delivery tools
US20100010633A1 (en) 2008-07-10 2010-01-14 Kyphon Sarl Deployable Arc Fusion Cage and Methods Associated Therewith
CA2734184C (en) 2008-08-13 2018-01-16 Smed-Ta/Td, Llc Orthopaedic implant with porous structural member
US8110004B2 (en) 2008-08-21 2012-02-07 The Trustees Of The 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xpandable interbody fusion cage with rotational insert
US20100082109A1 (en) 2008-09-22 2010-04-01 Stout Medical Group, L.P.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US20100211176A1 (en) 2008-11-12 2010-08-19 Stout Medical Group, L.P. Fix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9408708B2 (en) 2008-11-12 2016-08-09 Stout Medical Group, L.P. Fix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9060808B2 (en) 2008-12-05 2015-06-23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Anchor-in-anchor system for use in bone fixation
WO2010077359A1 (en) 2008-12-30 2010-07-08 Mitchell Hardenbrook Expandable interbody implant and method
WO2010078520A2 (en) 2008-12-31 2010-07-08 Jimenez, Omar, F. Flexible joint arrangement incorporating flexure members
WO2010118052A1 (en) 2009-04-06 2010-10-14 Alphatec Spine, Inc. Expandable spinal support device with attachable members and methods of use
WO2010129697A1 (en) 2009-05-06 2010-11-11 Thibodeau Lee L Expandable spinal implan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WO2010132841A1 (en) 2009-05-14 2010-11-18 Stout Medical Group, L.P. Expandable support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US20120109319A1 (en) 2009-07-14 2012-05-03 Michael Perisic Interbody cage
BR112012003050A2 (pt) 2009-08-10 2019-09-24 Osteomed Llc conjunto de placa óssea, conjunto de placa para fixação a uma superfície óssea, coxim e placa óssea
US9173694B2 (en) * 2009-09-18 2015-11-03 Spinal Surgical Strategies, Llc Fusion cage with combined biological delivery system
US8906099B2 (en) 2009-10-13 2014-12-09 Nicholas Poulos Expandable interbody implant and method
US10327917B2 (en) 2009-10-15 2019-06-25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9155628B2 (en) 2009-10-15 2015-10-13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9216095B2 (en) 2009-10-15 2015-12-22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8556979B2 (en) 2009-10-15 2013-10-15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8679183B2 (en) * 2010-06-25 2014-03-25 Globus Medical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8685098B2 (en) 2010-06-25 2014-04-01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8062375B2 (en) * 2009-10-15 2011-11-22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8894712B2 (en) 2010-01-11 2014-11-25 Innova Spinal Technologies, Llc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and associated surgical method
US8795366B2 (en) 2010-01-11 2014-08-05 Innova Spinal Technologies, Llc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and associated surgical method
US8353963B2 (en) 2010-01-12 2013-01-15 Globus Medical Expandable spacer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of
US8388656B2 (en) 2010-02-04 2013-03-05 Ebi, Llc Interspinous spacer with deployable members and related method
US8394145B2 (en) 2010-02-24 2013-03-12 Globus Medical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spacer and method of posterior insertion thereof
US8535380B2 (en) 2010-05-13 2013-09-17 Stout Medical Group, L.P. Fix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8317866B2 (en) 2010-06-02 2012-11-27 Warsaw Orthopedic,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 laterally expanding implant
US9592063B2 (en) 2010-06-24 2017-03-14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Universal trial for lateral cages
US9597200B2 (en) 2010-06-25 2017-03-21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8496706B2 (en) 2010-08-02 2013-07-30 Ashraf A. Ragab Bone cage with components for controlled expansion
US9480576B2 (en) 2010-08-27 2016-11-01 Thompson Mi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terbody implant and bone graft delivery
US10842644B2 (en) 2010-09-03 2020-11-24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9474625B2 (en) 2010-09-03 2016-10-25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9351848B2 (en) 2010-09-03 2016-05-31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9907673B2 (en) 2010-09-03 2018-03-06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8491659B2 (en) 2010-09-03 2013-07-23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8852279B2 (en) 2010-09-03 2014-10-07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9566168B2 (en) 2010-09-03 2017-02-14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8845731B2 (en) 2010-09-03 2014-09-30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10085849B2 (en) 2010-09-03 2018-10-02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8435298B2 (en) 2010-09-03 2013-05-07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8632595B2 (en) 2010-09-03 2014-01-21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10758367B2 (en) * 2010-09-03 2020-09-01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8398713B2 (en) 2010-09-03 2013-03-19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KR101852966B1 (ko) 2010-10-05 2018-04-27 모건 피. 로리오 추간 장치 및 이용 방법
US9402732B2 (en) 2010-10-11 2016-08-02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Expandable interspinous process spacer implant
WO2012112596A1 (en) * 2011-02-14 2012-08-23 Imds Corporation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s
CN103561691A (zh) 2011-03-30 2014-02-05 三位一体整形有限责任公司 铰接的体间融合器及其方法
US9066813B2 (en) 2011-06-03 2015-06-30 Biomet Spine, Llc Unidirectional dynamic interbody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CA2843745C (en) 2011-08-16 2016-10-04 Stryker Spine Expandable implant
US9241806B2 (en) 2011-09-26 2016-01-26 Globus Medical, Inc. Flexible anchoring and fusion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WO2013052807A2 (en) 2011-10-05 2013-04-11 H. Lee Moffitt Cancer Center And Research Institute, Inc. Bone fusion system
US9198765B1 (en) 2011-10-31 2015-12-01 Nuvasive, Inc. Expandable spinal fusion implan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628578B2 (en) 2011-12-19 2014-01-14 Warsaw Orthopedic, Inc. Expandable interbody implant and methods of use
US9463052B2 (en) 2012-01-12 2016-10-11 Integrity Implants Inc. Access assembly for anterior and lateral spinal procedures
WO2013148176A1 (en) 2012-03-28 2013-10-03 Innova Spinal Technologies, Llc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and associated surgical method
US9510955B2 (en) * 2012-05-18 2016-12-06 Trinity Orthopedics, Llc Articulating interbody cage and methods thereof
BR112014029904A2 (pt) 2012-05-29 2017-06-27 Nlt Spine Ltd implante lateralmente defletível , conjunto e método para a implantação num corpo
US9044342B2 (en) 2012-05-30 2015-06-02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interbody spacer
US9278008B2 (en) 2012-05-30 2016-03-08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interbody spacer
US11253327B2 (en) 2012-06-21 2022-02-22 Globus Medic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changing an end-effector on a surgical robot
US8940052B2 (en) 2012-07-26 2015-01-27 DePuy Synthes Products, LLC Expandable implant
WO2014022443A1 (en) 2012-07-31 2014-02-06 Ouroboros Medical, Inc. A minimally-invasive, laterovertically expanding, intervertebral disc scaffolding
US9445918B1 (en) 2012-10-22 2016-09-20 Nuvasive, Inc. Expandable spinal fusion implants and related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US8663332B1 (en) 2012-12-13 2014-03-04 Ouroboros Medical, Inc. Bone graft distribution system
US9492288B2 (en) 2013-02-20 2016-11-15 Flexuspine,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for positioning between adjacent vertebral bodies
US10117754B2 (en) 2013-02-25 2018-11-06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US9717601B2 (en) 2013-02-28 2017-08-01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system, kit and method
WO2014164625A1 (en) 2013-03-11 2014-10-09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10342675B2 (en) 2013-03-11 2019-07-09 Stryker European Holdings I, Llc Expandable implant
US10426632B2 (en) 2013-03-13 2019-10-01 Life Spine, Inc. Expandable spinal interbody assembly
US11304818B2 (en) 2013-03-13 2022-04-19 Life Spine, Inc. Expandable spinal interbody assembly
US10154911B2 (en) 2013-03-13 2018-12-18 Life Spine, Inc. Expandable implant assembly
US10383741B2 (en) 2013-03-13 2019-08-20 Life Spine, Inc. Expandable spinal interbody assembly
US9480574B2 (en) 2013-03-14 2016-11-01 Benvenue Medical, Inc. Spinal fusion implants and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ploying such implants
US10098757B2 (en) 2013-03-15 2018-10-16 Neuropro Technologies Inc. Bodiless bone fusion device,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14145995A2 (en) 2013-03-15 2014-09-18 Spectrum Spine Ip Holdings, Llc Expandab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s and methods
US9889020B2 (en) 2013-03-15 2018-02-13 Atlas Spine, Inc. PLIF hinged spacer
US9795493B1 (en) 2013-03-15 2017-10-24 Nuvasive, Inc.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US9421110B2 (en) 2013-05-10 2016-08-23 Sidewinder Medical Products Llc Expandable spinal fusion cage
US10265192B2 (en) 2013-07-03 2019-04-23 Spine Innovation,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lanting an interbody device
US9801734B1 (en) 2013-08-09 2017-10-31 Nuvasive, Inc. Lordotic expandable interbody implant
JP6664324B2 (ja) 2013-08-29 2020-03-13 スパインイーエッ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拡張可能かつ調整可能な脊柱前弯椎体間癒合システム
US9186259B2 (en) 2013-09-09 2015-11-17 Ouroboro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trials
EP3068347B1 (en) 2013-11-11 2021-02-17 41medical AG Expandable spinal implant
JP6546918B2 (ja) 2013-11-27 2019-07-17 ハウメディカ・オステオニクス・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脊椎融合ケージのためのインサート支持構造体
US9668876B2 (en) 2013-12-05 2017-06-06 Spinal Elements, Inc. Expandable interbody device
EP3079637B1 (en) 2013-12-11 2018-03-21 NLT Spine Ltd. Worm-gear actuated orthopedic implants.
US9402739B2 (en) 2014-02-07 2016-08-02 Globus Medical, Inc. Variable lordosis spacer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US9839528B2 (en) 2014-02-07 2017-12-12 Globus Medical, Inc. Variable lordosis spacer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US9662224B2 (en) 2014-02-07 2017-05-30 Globus Medical, Inc. Variable lordosis spacer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US10278831B2 (en) 2014-06-02 2019-05-07 Zimmer Biomet Spine, Inc.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fusion device
US9314348B2 (en) 2014-06-04 2016-04-19 Wenzel Spine, Inc. Bilaterally expanding intervertebral body fusion device
US10322009B2 (en) 2014-08-01 2019-06-18 H. Lee Moffitt Cancer Center And Research Institute, Inc.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cage
AU2014100879A4 (en) 2014-08-05 2014-09-11 D'Urso, Paul Steven MR It is the intension of this invention to provide an expandable interbody fusion cage which will expand in all three planes to allow the incorporation of a larger amount of bone graft in the expanded state and facilitate a higher surface area of contact of such bone graft and the fusion cage itself with the vertebral bodies.
US20180042735A1 (en) 2014-10-04 2018-02-15 Mis Ip Holding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inal surgery utilizing a low-diameter sheathed portal shielding an oblique lateral approach through kambin's triangle
US10433972B2 (en) 2014-10-21 2019-10-08 Seaspine, Inc. Adjustable implant
US10285824B2 (en) 2014-10-28 2019-05-14 Spectrum Spine Ip Holdings, Llc Expandable, adjustable inter-body fusion devices and methods
WO2016077610A1 (en) 2014-11-12 2016-05-19 Grotz Robert Thomas Universally expanding cage
CA2968524A1 (en) 2014-11-24 2016-06-02 FBC Device ApS Angulating bone plate
US9060876B1 (en) 2015-01-20 2015-06-23 Ouroboros Medical, Inc. Stabilized intervertebral scaffolding systems
US11426290B2 (en) 2015-03-06 2022-08-30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system, kit and method
US9913727B2 (en) 2015-07-02 2018-03-13 Medos International Sarl Expandable implant
EP3340938A1 (en) 2015-08-25 2018-07-04 Imds Llc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s
WO2017053813A1 (en) 2015-09-24 2017-03-30 Integrity Implants, Inc. Access assembly for anterior and lateral spinal procedures
US10206788B2 (en) 2015-12-21 2019-02-19 Southern Spine, Llc Expandable interbody devices and related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for spinal fusion surgery
US10076423B2 (en) 2016-01-04 2018-09-18 Warsaw Orthopedic, Inc. Pivoting wedge expanding spinal implant and method of implanting same
US10137006B2 (en) 2016-01-28 2018-11-27 Warsaw Orthopedic, Inc. Geared cam expandable interbody implant and method of implanting same
US11020241B2 (en) 2016-02-23 2021-06-01 Life Spine, Inc. Expandable lateral spine cage with reverse dovetail configuration
US10137007B2 (en) 2016-05-05 2018-11-27 Warsaw Orthopedic, Inc. Geared cam expandable interbody implant and method of implanting same
US9974662B2 (en) 2016-06-29 2018-05-22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US10052215B2 (en) 2016-06-29 2018-08-21 Globus Medical,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thereof
EP3292841B8 (en) 2016-09-12 2023-05-31 Howmedica Osteonics Corp. Interbody implant with independent control of expansion at multiple locations
US9883953B1 (en) * 2016-09-21 2018-02-06 Integrity Implants Inc. Stabilized laterovertically-expanding fusion cage systems with tensioner
AU2017251734B2 (en) 2016-10-26 2022-10-20 Howmedica Osteonics Corp. Expandable interbody implant with lateral articulation
FR3058043B1 (fr) 2016-10-27 2020-11-13 Ldr Medical Cage intersomatique expansible
FR3058044A1 (fr) 2016-10-27 2018-05-04 Ldr Medical Cage intersomatique expansible
US10238503B2 (en) 2016-11-01 2019-03-26 Warsaw Orthopedic, Inc. Expandable spinal implant system with a biased tip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10682239B2 (en) 2017-01-06 2020-06-16 Ke Ling Biotech Limited Expandable spinal interbody cage
EP3568109A4 (en) 2017-01-10 2020-09-16 Integrity Implants Inc. EXPANDABLE INTERTEBRAL FUSION DEVICE
US10470894B2 (en) 2017-04-06 2019-11-12 Warsaw Orthopedic, Inc. Expanding interbody implant and articulating inserter and methods of use
US10716684B2 (en) 2017-06-14 2020-07-21 Vertebration, Inc. Spine surgery method and instrumentation
US11896494B2 (en) 2017-07-10 2024-02-13 Life Spine, Inc. Expandable implant assembly
US10441430B2 (en) 2017-07-24 2019-10-15 K2M, Inc. Expandable spinal implants
CN111031969A (zh) 2017-07-24 2020-04-17 整体植入有限公司 手术植入物及有关方法
US10709578B2 (en) 2017-08-25 2020-07-14 Integrity Implants Inc. Surgical biologics delivery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US11219532B2 (en) 2017-09-18 2022-01-11 Loubert S. Suddaby Stand-alone expandable interbody spinal fusion device with locking mechanism
WO2019079090A1 (en) 2017-10-18 2019-04-25 Spine Wave, Inc. EXPANDABLE DEVICE FOR ANTERIOR INTERSOMATIC LUMBAR ARTHRODESIS
US20190117827A1 (en) 2017-10-25 2019-04-25 Mirus Llc Medical Devices
US10278830B1 (en) 2018-02-07 2019-05-07 Zavation, Llc Expandable orthopedic implant
US10856997B2 (en) 2018-02-22 2020-12-08 Warsaw Orthopedic, Inc. Expandable spinal implant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11285018B2 (en) 2018-03-01 2022-03-29 Integrity Implants Inc. Expandable fusion device with independent expansion systems
US10869769B2 (en) 2018-03-06 2020-12-22 Eit Emerging Implant Technologies Gmbh Intervertebral cages with integrated expansion and angular adjustment mechanism
DE102018206693B3 (de) 2018-05-01 2019-02-14 I-Pego Ug (Haftungsbeschränkt) Platzhalter für die Wirbelsäulenchirurgie
US10842649B2 (en) 2018-07-15 2020-11-24 Spineex, Inc. Surgical operating instrument for expandable and adjustable lordosis interbody fusion systems
US11446156B2 (en) 2018-10-25 2022-09-20 Medos International Sarl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inserter instrument,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426634B1 (en) 2019-02-05 2019-10-01 King Saud University Expandable intervertebral ca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74871A1 (en) 2024-03-07
US10383743B2 (en) 2019-08-20
US20180098860A1 (en) 2018-04-12
US20210045893A1 (en) 2021-02-18
EP3515369B1 (en) 2021-05-19
US11717415B2 (en) 2023-08-08
EP3515369A4 (en) 2020-06-03
CN113952084A (zh) 2022-01-21
US9883953B1 (en) 2018-02-06
EP3515369A1 (en) 2019-07-31
US10912653B2 (en) 2021-02-09
WO2018057733A1 (en) 2018-03-29
CN109843222A (zh) 2019-06-04
US20190209339A1 (en) 2019-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3222B (zh) 稳定侧面垂直扩张融合笼系统
JP6591493B2 (ja) 骨移植片送達システム
US11918484B2 (en) Methods of stabilizing an inter vertebral scaffolding
US8740983B1 (en) Spinal fusion implants and relate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