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30017B - 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30017B
CN109830017B CN201910105801.7A CN201910105801A CN109830017B CN 109830017 B CN109830017 B CN 109830017B CN 201910105801 A CN201910105801 A CN 201910105801A CN 109830017 B CN109830017 B CN 1098300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lock
mode
unlocking
unlocking mode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58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30017A (zh
Inventor
李庆斌
王智
白海
周伟
马国荣
曾鑫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58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300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30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0017A/zh
Priority to US16/681,721 priority patent/US10970951B2/en
Priority to EP19209617.0A priority patent/EP369068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300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300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79Updates performed during online database operations; commit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8Data format conversion from or to a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 G06F21/35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communicating wireless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5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an additional device, e.g. smartcard, SIM or a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根据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将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从而可以提高智能锁的开锁效率。

Description

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锁存在多种开锁方式,包括: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ear FieldCommunication,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密码开锁方式等。
针对上述任一种开锁方式,智能锁对开锁信息的识别过程是:智能锁获取开锁信息,并与数据库中的开锁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智能锁中的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控制驱动件以驱动智能锁呈打开状态。其中,基于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以及指纹密码开锁方式等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相同。基于此,对于上述任一种开锁方式,智能锁都是在该数据库中进行开锁信息的匹配过程,由于该数据库的数据量较大,从而造成智能锁的开锁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从而可以提高智能锁的开锁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根据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将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由于智能锁包括多个开锁方式,并且每个开锁方式对应一个数据库,即多个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相互独立,基于此,针对任一种开锁方式,智能锁只要在该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进行开锁信息的匹配过程即可,从而可以提高智能锁的开锁效率。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智能锁以及服务器之间建立了绑定关系,基于此,用户只要通过终端设备就可以实现开锁信息的注册,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在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识别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当对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识别成功时,控制智能锁为打开状态。从而可以提高智能锁的开锁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删除命令,删除命令包括: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根据删除命令从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删除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以实现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对智能锁的管理,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生成用户对智能锁的操作记录。将操作记录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存储操作记录,或者,将操作记录发送给终端设备,以供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查询智能锁的操作记录。从而使得服务器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实时获取到用户对智能锁的操作记录,进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相应的,将操作记录发送给终端设备,包括:将操作记录通过蓝牙方式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相应的,将操作记录发送给终端设备,包括:将操作记录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操作记录通过2G、3G、4G或者物联网方式转发给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终端设备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受限制的应用协议COAP。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服务器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或者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依次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待传输数据、根据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和待传输数据计算得到的循环冗余校验CRC。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相应的,方法还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向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响应,查询响应包括: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实时查询待查询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个开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两种: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开锁方式。
下面将提供终端设备侧的数据管理方法、以及数据管理装置、设备、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其效果可参考上述智能锁侧的数据管理方法的效果,下面对此不再赘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智能锁中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方法包括:获取注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根据用户操作生成注册命令,注册命令用于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向智能锁发送注册命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向智能锁发送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用于判断是否控制智能锁为打开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向智能锁发送删除命令,删除命令包括: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获取智能锁的操作记录。显示智能锁的操作记录,以供用户查询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相应的,获取智能锁的操作记录,包括:通过蓝牙方式接收智能锁发送的操作记录。或者,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相应的,获取智能锁的操作记录,包括: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接收服务器转发的操作记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终端设备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协议。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服务器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协议或者MQTT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依次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待传输数据、根据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和待传输数据计算得到的CRC。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相应的,方法还包括:向智能锁发送查询请求,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响应,查询响应包括: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个开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两种:基于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开锁方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将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智能锁中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注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操作生成注册命令,注册命令用于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智能锁发送注册命令。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包括:收发器、MCU、指纹识别模组和存储器。
收发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
MCU或指纹识别模组,用于根据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存储器,用于存储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智能锁中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以使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0-18任一项的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如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可选方式所述的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或者如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可选方式所述的智能锁,以及,如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可选方式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或者如上述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可选方式的终端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的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对此不再说明。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的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对此不再说明。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根据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将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由于智能锁包括多个开锁方式,并且每个开锁方式对应一个数据库,即多个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相互独立,基于此,针对任一种开锁方式,智能锁只要在该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进行开锁信息的匹配过程即可,从而可以提高智能锁的开锁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注册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7A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7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查询待查询模块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800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900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1000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1100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上所述,基于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以及指纹密码开锁方式等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相同。基于此,对于上述任一种开锁方式,智能锁都是在该数据库中进行开锁信息的匹配过程,由于该数据库的数据量较大,从而造成智能锁的开锁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智能锁11可以和终端设备12通过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方式进行通信,或者,通过第二代(2Generation,2G)移动通信方式、第三代(3Generation,3G)移动通信方式、第四代(4Generation,4G)移动通信方式、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Things,NB-IoT)通信方式、LoRa技术或者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等进行通信。当智能锁11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等通信方式与终端设备12进行通信时,服务器13作为智能锁11和终端设备12之间的中间网元,实现智能锁11和终端设备12之间的数据存储、转发等。其中,智能锁11具有多种开锁方式,例如:基于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以及指纹密码开锁方式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至少一个核心网进行通信。该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带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用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 Station)、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
下面针对上述应用场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该方法涉及的网元包括:智能锁的部分或者全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的部分可以是智能锁中的MCU和/或指纹识别模组),以及,终端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部分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为了方便起见,下面以该方法涉及的网元为智能锁和终端设备对该方法进行举例说明。上述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终端设备获取注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
步骤S22: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用户操作生成注册命令。
步骤S23:终端设备向智能锁发送注册命令。
步骤S24:智能锁根据所述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步骤S25:智能锁将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
在本申请中,主要通过终端设备对智能锁进行数据管理。因此,在步骤S21之前,首先要建立智能锁、服务器和终端设备三者之间的绑定关系。具体地,首先用户在终端设备上安装智能锁应用(Application,APP),并且在该APP上注册云账号,在云账号注册成功之后,用户登录云服务,这时用户可以进入智能锁APP的主界面。用户可以在该主界面的设备添加栏中输入智能锁的信息,例如:该智能锁的标识。或者,用户可以扫描智能锁的二维码。在用户输入智能锁的信息成功之后,或者,用户扫描智能锁的二维码之后,用户可以在APP的当前界面(该界面可以是上述的主界面也可以是主界面之后的界面)上输入服务器的云地址以及智能锁对应的访问密钥,当输入服务器的云地址以及智能锁对应的访问密钥成功之后,这时智能锁已接入所述服务器,智能锁可以将它的标识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给终端设备,另外,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蓝牙方式从智能锁获取智能锁的标识,终端设备将通过这两种方式所获取到的智能锁的标识进行比对,如果比对成功,则表示终端设备、智能锁和服务器绑定成功。
在终端设备、智能锁和服务器绑定成功之后,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对智能锁的开锁信息进行注册,其中,步骤S21-步骤S25描述的即是开锁信息的注册过程。
针对步骤S21-步骤S25进行说明: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注册界面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注册界面包括如下信息:基于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以及指纹密码开锁方式。
当用户点击基于NFC的开锁方式时,终端设备生成注册命令,并通过蓝牙方式、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等将该注册命令发送给智能锁,基于此,智能锁可以推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进行NFC门禁卡的打卡操作,这时智能锁可以读取到基于NFC的开锁方式的开锁信息,如NFC门禁卡的NFC编号,并将该开锁方式的开锁信息存储至基于NFC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其中,智能锁可以通过警示灯推送提示信息,或者通过语音方式播报提示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当用户点击指纹密码开锁方式时,终端设备生成注册命令,并通过蓝牙方式、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等将该注册命令发送给智能锁,基于此,智能锁可以推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输入指纹,当用户输入指纹之后,智能锁可以读取到基于指纹密码开锁方式的开锁信息,并将该开锁方式的开锁信息存储至指纹密码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其中,智能锁可以通过警示灯推送提示信息,或者通过语音方式播报提示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当用户点击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时,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生成注册命令,并通过蓝牙方式、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等将该注册命令发送给智能锁,基于此,智能锁可以推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输入数字密码,当用户输入数字密码之后,智能锁可以读取到基于数字密码开锁方式的开锁信息,并将该开锁方式的开锁信息存储至数字密码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其中,智能锁可以通过警示灯推送提示信息,或者通过语音方式播报提示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用户点击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时,这时终端设备显示数字键,用户输入数字密码,并生成注册命令,该注册命令包括:该数字密码,并通过蓝牙方式、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等将该注册命令发送给智能锁,智能锁可以读取到所述数字密码,即基于数字密码开锁方式的开锁信息,并将该开锁方式的开锁信息存储至数字密码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于NFC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和数字密码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可以存储在MCU的存储单元上,指纹密码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可以存储在指纹识别模组的存储单元上,如存储在指纹识别模组的闪存(FLASH)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步骤S25之后,智能锁将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以供用户在终端设备查询第一开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步骤S25之后,智能锁将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本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其中智能锁包括多个开锁方式,并且每个开锁方式对应一个数据库,即多个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相互独立,基于此,针对任一种开锁方式,智能锁只要在该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进行开锁信息的匹配过程即可,从而可以提高智能锁的开锁效率。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智能锁以及服务器之间建立了绑定关系,基于此,用户只要通过终端设备就可以实现开锁信息的注册,从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感。
上一实施例主要介绍了开锁信息的注册过程,下面将介绍开锁信息的匹配或者识别过程。具体地,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该方法涉及的网元包括:智能锁的部分或者全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的部分可以是智能锁中的MCU和/或指纹识别模组),以及,终端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部分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为了方便起见,下面以该方法涉及的网元为智能锁和终端设备对该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如图4所示,在上述步骤S25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6:智能锁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
步骤S27:智能锁在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识别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
步骤S28:当对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识别成功时,智能锁控制自己为打开状态。
其中,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是该开锁方式在注册过程中涉及的开锁信息,而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是该开锁方式在对应的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开锁信息。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与第二开锁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与第二开锁信息相同时,表示智能锁对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识别成功,这时智能锁中的MCU控制驱动件以驱动智能锁呈打开状态。当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与第二开锁信息不同时,表示智能锁对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识别失败,这时智能锁中的MCU不控制驱动件以驱动智能锁呈打开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于NFC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和数字密码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可以存储在MCU的存储单元上,指纹密码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可以存储在指纹识别模组的存储单元上,如存储在指纹识别模组的闪存(FLASH)上。因此,在离线模式下,智能锁可以从MCU的存储单元读取基于NFC的开锁信息或者数字密码,也可以从指纹识别模组的闪存(FLASH)中读取指纹密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其中智能锁包括多个开锁方式,并且每个开锁方式对应一个数据库,即多个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相互独立,基于此,智能锁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智能锁在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识别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当对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识别成功时,智能锁控制自己为打开状态,从而可以提高智能锁的开锁效率。
在上面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下面将介绍删除开锁信息的过程。具体地,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该方法涉及的网元包括:智能锁的部分或者全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的部分可以是智能锁中的MCU和/或指纹识别模组),以及,终端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的部分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为了方便起见,下面以该方法涉及的网元为智能锁和终端设备对该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如图5所示,以该方法在上述步骤S28之后执行,对该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9:智能锁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删除命令,删除命令包括: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步骤S30:智能锁根据删除命令从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删除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假设当前开锁方式是基于NFC的开锁方式,当智能锁接收到删除命令之后,智能锁从MCU的存储单元中删除NFC开锁信息。假设当前开锁方式是数字密码开锁方式,当智能锁接收到删除命令之后,智能锁从MCU的存储单元中删除删除命令中携带的数字密码。假设当前开锁方式是指纹密码开锁方式,当智能锁接收到删除命令之后,智能锁从指纹识别模组的存储单元中删除删除命令中携带的指纹密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次性密码,比如:用户通过终端设备临时为其他用户设置的密码,这时当智能锁完成对该密码的识别过程之后,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步骤S29和步骤S30所描述的:智能锁接收到对该密码的删除命令之后,智能锁删除从本地删除该密码。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在注册这种一次性密码时,生成一个标识,以标识该密码为一次性密码,基于此,智能锁在本次存储的开锁信息,包括:该一次性密码以及该一次性密码对应的标识。基于此,当智能锁完成对该一次性密码的识别之后,无需从终端设备获取删除命令,便可直接从本地删除该一次性密码以及对应的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包括:智能锁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删除命令,删除命令包括: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智能锁根据删除命令从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删除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以实现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对智能锁的管理,进而提高用户体验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步骤S25或者步骤S28或者步骤S30之后,智能锁还可以将用户对智能锁的操作记录发送给服务器或者终端设备。例如,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以该方法在上述步骤S30之后执行,对该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智能锁生成用户对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步骤S32a:智能锁将操作记录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存储操作记录。
或者,
步骤S32b:智能锁将操作记录发送给终端设备,以供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查询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其中,上述的操作记录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在上述注册过程中的操作记录、用户在上述识别过程中的操作记录、用户在上述删除过程中的操作记录。
当智能锁将操作记录发送给服务器之后,服务器可以将该操作记录存储至本地,以便用户可以通过登录云账户之后,从服务器获取该操作记录。当智能锁将操作记录发送给终端设备之后,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上查询该智能锁的操作记录。其中,终端设备除了可以显示该智能锁的操作记录之外,还可以以语音方式播放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相应的,智能锁可以通过蓝牙方式将操作记录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智能锁可以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将操作记录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操作记录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转发给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终端设备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受限制的应用协议(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COAP)。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智能锁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可以采用安全传输层协议(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进行加密。
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服务器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或者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Transport,MQTT)协议。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智能锁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可以采用TLS进行加密。而服务器和终端设备在广域网上采用的是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HTTPS)和基于TCP的全双工通信协议(websocket),从而确保服务器和终端设备之间数据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依次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待传输数据、根据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和待传输数据计算得到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
其中,待传输数据可以是上述的注册命令、删除命令或操作记录等。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用于唯一标识该待传输数据,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的长度可以是2字节。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也可以占用2个字节。上述CRC是智能锁或者终端设备通过从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开始到待传输数据字段结束计算得到的CRC,该CRC的计算方式为现有技术的CRC计算方式,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包括:智能锁生成用户对智能锁的操作记录。智能锁将操作记录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存储操作记录。或者,智能锁将操作记录发送给终端设备,以供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查询智能锁的操作记录。从而使得服务器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实时获取到用户对智能锁的操作记录,进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感。
在上述任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上述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相应的,图7A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1:智能锁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步骤S72:智能锁向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响应,查询响应包括: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多个模块中的任一个模块可以是智能锁中的软件模块或者硬件模块。例如:该多个模块可以包括:收发器、MCU、指纹识别模组、存储器、马达、键盘、NFC模块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查询请求包括:所述多个模块中待查询模块的标识,例如:MCU的标识。当智能锁接收到该查询请求之后,智能锁获取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待查询模块的标识,并查询待查询模块的工作状态,例如:当前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故障状态或者空闲状态等,智能锁将待查询模块的工作状态携带至查询响应中,并将查询响应发送给终端设备,以供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查询待查询模块的工作状态。
例如:图7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查询待查询模块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如图7B所示,智能锁700包括:MCU701、通信模块702(该通信模块可以是物联网通信模块)、指纹识别模块703、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扬声器(Near FieldCommunication Speaker,NFC SPK)704、蜂鸣器(BEEP)705、马达(motor,MOTO)706以及键盘(KEY)707等外围模块,其中,终端设备708可以通过云端的服务器709获取待查询模块的工作状态,或者直接通过蓝牙方式获取待查询模块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MCU701具有蓝牙功能。
上述NFC SPK704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与MCU701进行数据传输。上述BEEP705以及MOTO706均是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PWM)与MCU701进行数据传输,上述KEY707通过(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总线与MCU701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包括:智能锁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智能锁向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响应,查询响应包括: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用户可以实时查询待查询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而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感。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800的示意图,其中该数据管理装置800可以是智能锁的部分或者全部,该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如图8所示,该数据管理装置8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
第一获取模块802,用于根据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存储模块803,用于将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数据管理装置800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804,用于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
识别模块805,用于在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识别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
控制模块806,当对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识别成功时,控制智能锁为打开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数据管理装置8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807,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删除命令,删除命令包括: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删除模块808,用于根据删除命令从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删除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数据管理装置800还包括:
生成模块809,用于生成用户对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第一发送模块810,用于将操作记录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存储操作记录,或者,将操作记录发送给终端设备,以供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查询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发送模块810具体用于:将操作记录通过蓝牙方式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第一发送模块810具体用于:将操作记录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操作记录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转发给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终端设备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受限制的应用协议COAP;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服务器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或者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依次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待传输数据、根据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和待传输数据计算得到的循环冗余校验CRC。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该多个模块可以是上述的第一获取模块、第一发送模块等软件或功能模块,也可以是MCU、指纹识别模组、收发器等硬件模块;相应的,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数据管理装置800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81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第二发送模块812,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响应,查询响应包括: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个开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两种: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开锁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智能锁侧所执行的数据管理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对此不再说明。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900的示意图,其中该数据管理装置900可以是终端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如图9所示,该数据管理装置9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注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
生成模块902,用于根据用户操作生成注册命令,注册命令用于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903,用于向智能锁发送注册命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管理装置9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904,用于向智能锁发送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用于判断是否控制智能锁为打开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管理装置900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905,用于向智能锁发送删除命令,删除命令包括: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数据管理装置900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906,用于获取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显示模块907,用于显示智能锁的操作记录,以供用户查询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相应的,第二获取模块906具体用于通过蓝牙方式接收智能锁发送的操作记录。或者,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相应的,第二获取模块906具体用于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接收服务器转发的操作记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终端设备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协议;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服务器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协议或者MQTT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智能锁与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智能锁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依次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待传输数据、根据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和待传输数据计算得到的CRC。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相应的,数据管理装置900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908,用于向智能锁发送查询请求,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响应,查询响应包括: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N个开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两种:基于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开锁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终端设备侧所执行的数据管理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对此不再说明。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锁1000的示意图,该智能锁1000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且包括:收发器1001、MCU1002、指纹识别模组1003和多个存储器1004,其中多个存储器1004包括用于存储指纹识别模组1003对应信息的存储器(可以集成在指纹识别模组1003上),以及,用于存储MCU1002对应信息的存储器(可以集成在MCU1002上)。
收发器10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
MCU1002或指纹识别模组1003,用于根据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存储器1004,用于存储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CU1002或指纹识别模组1003还用于: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在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识别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当对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识别成功时,控制智能锁为打开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器1001,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删除命令,删除命令包括: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MCU1002或指纹识别模组1003还用于:根据删除命令从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删除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CU1002或指纹识别模组1003还用于:生成用户对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收发器1001,还用于将所述操作记录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存储所述操作记录,或者,将所述操作记录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以供用户通过所述终端设备查询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相应的,收发器1001具体用于:将所述操作记录通过所述蓝牙方式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或者,
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相应的收发器1001具体用于:将所述操作记录通过所述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操作记录通过所述2G、3G、4G或者物联网方式转发给所述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协议;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服务器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协议或者MQTT协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依次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所述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和所述待传输数据计算得到的CRC。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所述多个模块包括:所述收发器1001、MCU1002、所述指纹识别模组1003和所述存储器1004。
收发器1001,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所述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收发器10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响应,所述查询响应包括:所述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N个开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两种:基于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开锁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CU1002具有蓝牙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MCU1002还用于在指纹识别模组处于空闲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断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锁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智能锁侧所执行的数据管理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对此不再说明。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1100的示意图,其中,智能锁中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终端设备1100包括:处理器1101、收发器1102和存储器1103。收发器1102用于与智能锁或者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存储器1103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以使处理器1101执行上述终端设备侧的数据管理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对此不再说明。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图8所示的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或者如图10所示的智能锁,以及,如图9所述的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或者如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对此不再说明。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的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对此不再说明。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的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其内容和效果可参考方法实施例部分,对此不再说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
根据所述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将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存储于所述智能锁的存储器;
所述将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
在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识别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
当对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识别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锁为打开状态;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删除命令,所述删除命令包括: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根据所述删除命令从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删除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用户对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所述操作记录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在注册过程中的操作记录、用户在识别过程中的操作记录、用户在删除过程中的操作记录;
将所述操作记录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存储所述操作记录,或者,将所述操作记录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以供用户通过所述终端设备查询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所述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所述多个模块中的任一个模块是智能锁中的软件模块或者硬件模块;所述多个模块包括:收发器、MCU、指纹识别模组、存储器、马达、键盘、NFC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所述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响应,所述查询响应包括:所述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为:正常运行状态、故障状态或者空闲状态;
所述N个开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两种: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开锁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相应的,所述将所述操作记录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将所述操作记录通过所述蓝牙方式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或者,
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二代2G移动通信方式、第三代3G移动通信方式、第四代4G移动通信方式、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B-IoT通信方式、LoRa通信方式或者无线保真WiFi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相应的,所述将所述操作记录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将所述操作记录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操作记录通过所述2G、3G、4G或者物联网方式转发给所述终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受限制的应用协议COAP;
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服务器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或者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协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依次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所述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和所述待传输数据计算得到的循环冗余校验CRC。
5.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锁中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注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
根据所述用户操作生成注册命令,所述注册命令用于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向智能锁发送所述注册命令,以使得所述智能锁将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存储于所述智能锁的存储器;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智能锁发送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用于判断是否控制所述智能锁为打开状态;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智能锁发送删除命令,所述删除命令包括: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所述操作记录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在注册过程中的操作记录、用户在识别过程中的操作记录、用户在删除过程中的操作记录;
显示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以供用户查询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所述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所述多个模块中的任一个模块是智能锁中的软件模块或者硬件模块;所述多个模块包括:收发器、MCU、指纹识别模组、存储器、马达、键盘、NFC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智能锁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所述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响应,所述查询响应包括:所述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所述N个开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两种:基于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开锁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相应的,所述获取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包括:
通过所述蓝牙方式接收所述智能锁发送的所述操作记录;
或者,
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相应的,所述获取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包括:
通过所述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接收服务器转发的所述操作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协议;
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服务器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协议或者MQTT协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依次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所述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和所述待传输数据计算得到的CRC。
9.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存储于所述智能锁的存储器;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之后,获取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在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识别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当对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识别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锁为打开状态;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删除命令,所述删除命令包括: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删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删除命令从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删除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生成用户对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所述操作记录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在注册过程中的操作记录、用户在识别过程中的操作记录、用户在删除过程中的操作记录;
发送模块,将所述操作记录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存储所述操作记录,或者,将所述操作记录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以供用户通过所述终端设备查询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所述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所述多个模块中的任一个模块是智能锁中的软件模块或者硬件模块;所述多个模块包括:收发器、MCU、指纹识别模组、存储器、马达、键盘、NFC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所述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响应,所述查询响应包括:所述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为:正常运行状态、故障状态或者空闲状态;
所述N个开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两种: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开锁方式。
10.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智能锁中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注册界面上的用户操作;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操作生成注册命令,所述注册命令用于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智能锁发送所述注册命令,以使得所述智能锁将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存储至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存储于所述智能锁的存储器;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智能锁发送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用于判断是否控制所述智能锁为打开状态;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智能锁发送删除命令,所述删除命令包括: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所述操作记录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在注册过程中的操作记录、用户在识别过程中的操作记录、用户在删除过程中的操作记录;显示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以供用户查询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所述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所述多个模块中的任一个模块是智能锁中的软件模块或者硬件模块;所述多个模块包括:收发器、MCU、指纹识别模组、存储器、马达、键盘、NFC模块;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智能锁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所述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响应,所述查询响应包括:所述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所述N个开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两种:基于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开锁方式。
11.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智能锁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包括:收发器、MCU、指纹识别模组和存储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注册命令;
所述MCU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用于根据所述注册命令获取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所述MCU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用于:
获取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
在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识别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
当对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二开锁信息识别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锁为打开状态;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删除命令,所述删除命令包括: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所述MCU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用于根据所述删除命令从所述当前开锁方式对应的数据库中删除所述当前开锁方式的第一开锁信息;
所述MCU或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用于生成用户对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所述操作记录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在注册过程中的操作记录、用户在识别过程中的操作记录、用户在删除过程中的操作记录;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将所述操作记录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存储所述操作记录,或者,将所述操作记录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以供用户通过所述终端设备查询所述智能锁的操作记录;
所述智能锁包括多个模块,所述多个模块包括:所述收发器、所述MCU、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和所述存储器;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用于请求查询所述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查询响应,所述查询响应包括:所述多个模块中至少一者的工作状态,所述工作状态为:正常运行状态、故障状态或者空闲状态;
所述N个开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两种:基于NFC的开锁方式、数字密码开锁方式、指纹开锁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相应的,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将所述操作记录通过所述蓝牙方式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
或者,
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相应的所述收发器具体用于:将所述操作记录通过所述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操作记录通过所述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转发给所述终端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所述终端设备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协议;
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2G、3G、4G、NB-IoT、LoRa或者WiFi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服务器采用的应用层协议为COAP协议或者MQTT协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智能锁与所述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方式进行通信时,所述智能锁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包依次包括:待传输数据的前导码、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所述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长度字段和所述待传输数据计算得到的CRC。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MCU具有蓝牙功能。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MCU还用于在指纹识别模组处于空闲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断电。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智能锁中包括:N个开锁方式分别对应的数据库,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
18.一种智能锁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或者如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锁,以及,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锁的数据管理装置或者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
1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
CN201910105801.7A 2019-02-01 2019-02-01 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8300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801.7A CN109830017B (zh) 2019-02-01 2019-02-01 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6/681,721 US10970951B2 (en) 2019-02-01 2019-11-12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smart lock
EP19209617.0A EP3690684A1 (en) 2019-02-01 2019-11-18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smart loc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5801.7A CN109830017B (zh) 2019-02-01 2019-02-01 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0017A CN109830017A (zh) 2019-05-31
CN109830017B true CN109830017B (zh) 2022-02-22

Family

ID=6686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5801.7A Active CN109830017B (zh) 2019-02-01 2019-02-01 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0951B2 (zh)
EP (1) EP3690684A1 (zh)
CN (1) CN1098300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8734A (zh) * 2019-06-26 2019-09-27 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门禁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33802A (zh) * 2019-07-17 2019-12-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门禁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905309B (zh) * 2019-11-18 2021-09-17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锁的控制系统、方法和车辆
CN110942537B (zh) * 2019-11-26 2021-10-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门锁开锁系统、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4187680A (zh) * 2020-08-25 2022-03-15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的开锁信息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2927393B (zh) * 2021-02-08 2022-09-16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骑行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用户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07695A (zh) * 2021-06-29 2021-10-15 大唐互联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户外移动式仓储管理系统
US11783649B2 (en) * 2021-08-24 2023-10-10 Wai Kin CHEUNG Cloud door lock control system with identification of time varied 2D codes
US11804091B2 (en) * 2022-02-14 2023-10-31 Wai Kin CHEUNG Cloud door lock control system with identification of time varied 2D codes and images
CN115190134A (zh) * 2022-06-24 2022-10-14 广东好太太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状态同步方法、智能锁、移动终端及可读介质
CN116527409B (zh) * 2023-07-05 2023-10-20 深圳市旭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锁的入网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0719A (zh) * 2015-03-20 2015-05-27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系统及其智能化管理实现方法
US9330511B2 (en) * 2013-08-30 2016-05-03 Cylon Global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CN107181540A (zh) * 2017-05-31 2017-09-19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信号处理装置及蓝牙数据帧检测方法
CN207526252U (zh) * 2017-10-30 2018-06-22 上饶市安尔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2g、3g、4g、5g、窄带通讯的门锁
CN207568353U (zh) * 2017-12-04 2018-07-03 深圳市爱迪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多种开锁方式的智能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42314A1 (en) * 2012-06-22 2013-12-26 Gun Chen Smart lock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US20160065653A1 (en) * 2014-08-26 2016-03-03 Fujitsu Limited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CN104966007A (zh) * 2015-05-28 2015-10-07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多用户登录方法和装置
TWM554494U (zh) * 2017-10-03 2018-01-21 Keycore Tech Corp 智慧鎖系統
CN107975296B (zh) * 2017-11-21 2019-03-19 浙江瑞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及其管理系统
US10425895B2 (en) * 2017-12-15 2019-09-24 Redpine Signals, Inc. Power-save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Bluetooth long range packets
CN108257266A (zh) * 2017-12-22 2018-07-06 何少海 一种多功能的智能锁
CN108824993A (zh) * 2018-07-05 2018-11-16 东莞颀达联合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安全智能锁
CN109064594A (zh) * 2018-07-18 2018-12-21 江苏华维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变电站的锁具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30511B2 (en) * 2013-08-30 2016-05-03 Cylon Global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CN104660719A (zh) * 2015-03-20 2015-05-27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锁系统及其智能化管理实现方法
CN107181540A (zh) * 2017-05-31 2017-09-19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信号处理装置及蓝牙数据帧检测方法
CN207526252U (zh) * 2017-10-30 2018-06-22 上饶市安尔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2g、3g、4g、5g、窄带通讯的门锁
CN207568353U (zh) * 2017-12-04 2018-07-03 深圳市爱迪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多种开锁方式的智能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30017A (zh) 2019-05-31
EP3690684A1 (en) 2020-08-05
US10970951B2 (en) 2021-04-06
US20200250909A1 (en) 2020-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0017B (zh) 智能锁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4601590B (zh) 一种登录方法、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EP2667519B1 (en) Bluetooth connection method
CN107040609A (zh) 一种网络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369707A (zh) 无线网络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3453175A (zh) 5g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836958B2 (en) Device control method, server, system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5823560A (zh) 一种智能测温的方法及智能测温系统
CN106023366B (zh) 基于二维码的门禁管理系统
CN105430645A (zh) 一种智能设备接入路由设备的方法、智能设备及路由设备
CN106879048A (zh) 智能设备联网方法、系统和智能设备
CN103929501B (zh) 智能遥控服务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240121606A1 (en) Pc5 root key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usf and remote terminal
CN103347248B (zh) 一种基于手持终端上跨区域身份认证方法
CN109542867B (zh) 分布式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03888264A (zh) 基于后台数据交换的手机间数据转移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8303926B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方法及计算设备
KR20080081686A (ko) 모바일 인스턴트 메시징 시스템 및 위치정보 제공 방법
US20150178068A1 (en) Electric product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firmware of the same
CN101778117B (zh) 网络存储处理方法、装置和无线终端
CN112087498A (zh) 离线门锁远程恢复出厂设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2014350A (zh) 基于网络的手机短信息备份的方法
CN109102293A (zh) 支付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5116883A (zh) 建立扫地机器人与终端对应关系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12351074A (zh) 配网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