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9454B - 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 - Google Patents

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9454B
CN109819454B CN201910221329.3A CN201910221329A CN109819454B CN 109819454 B CN109819454 B CN 109819454B CN 201910221329 A CN201910221329 A CN 201910221329A CN 109819454 B CN109819454 B CN 1098194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base
air
self
ai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13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9454A (zh
Inventor
王宽
方宏伟
刘明海
李长勇
汪诗超
刘政
郭伟
殷炳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213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94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9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9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9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9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包括消防送风机、喷淋加湿器、制冷盘管、风管、消防送风口、电动执行器、风口盖板、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释放滑轮、斜面释放板和系统控制器等。利用本发明,在人员应急疏散时,在疏散口部或通道瞬发大量接入的时候,可以迅速沿着建筑物竖向布置应急覆盖通信基站,可对平时无通信基站信号覆盖的楼梯间等竖向通道位置和平时允许接入设备数量较长的疏散口部进行应急信号覆盖或加密信号覆盖。

Description

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
背景技术
应急疏散:为尽量减少火灾、地震、暴恐袭击甚至军事打击时的人员伤亡,在灾害发生时需尽快对建筑物当中的人员进行应急疏散。在大型公共建筑、尤其是高层或超高层公共建筑中,火灾发生时所有电梯不能用于应急疏散,所以受灾人员在灾害环境中(比如浓烟灰尘弥漫)依靠步行疏散的难度很大,容易发生惊慌失措找不到出口、或走错出口、走错方向以及盲目从众局部拥挤踩踏等情况,导致应急疏散受阻,容易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因此,在建筑物内设置定位系统,在应急疏散当中对人员在室内所处的位置、人员疏散的方向、速度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疏散人员进行疏散方向和位置的提示,及时发布疏散引导信息和提醒,非常有必要。比如,当一个疏散人员惊慌失措准备使用电梯疏散时,系统及时发现他在电梯厅长期停留的情况,就可通过消防广播、拨打其手机、发送微信推送、发送短信等方式对其进行提示,引导其及时从没有被火灾侵蚀的其他竖向疏散通道(比如楼梯)撤离。再如,消防救援本着先救人再救物的原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消防情报信息就是建筑物中人员的位置、数量和疏散状态,这些都可以通过室内定位进行获取。
5G微基站:5G技术在数年内将在国内外普及应用。无论是室内定位或者个体微信、短信推送和拨打疏散人员手机,在5G时代,虽然5G技术有大带宽、低延迟、高稳定性和允许大量设备接入的特点,但都需要借助室内的5G基站实现。按照通常使用情况、和使用位置设置的5G基站在应急疏散瞬发大量接入的时候容易产生通讯阻塞或延迟,影响定位精度和疏散提示的及时发布。
比如,平常在某疏散口部由于几乎没有人员停留,就利用有一定距离的其他位置的微型基站A覆盖,当应急疏散时,人员聚焦到“瓶颈”的疏散口部,此时微型基站A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需增加微型基站。或者竖向疏散楼梯等部位,由于平时无人停留,则一般不会布置基站覆盖,应急疏散时就无法提供定位等服务。而平时如果按照应急情况进行基站布置,易于导致应急疏散口部、楼梯内的微型基站平时闲置,导致浪费。特别是在超高层建筑中,建筑物层数会达到数十层或超过100层,每层的疏散门等口部数量一般超过10个,楼梯高度数百米,整个建筑的疏散口部多。
此外,超高层建筑中竖向疏散时间很长,人员的密集点在竖向不断发生变化,以北京某超高层建筑为例,地上108层,从顶层下楼梯到首层疏散的时间对常人来讲会超过20分钟时间,楼梯中的密集疏散人群在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逐步下降。
并且,5G技术有着低功耗、可密集布置基站的特点,对建筑物内部空间提供信号的5G基站的尺寸可以做的很小,类似家用路由器的尺寸,成为室内5G微基站。比如,ArtemisNetworks推出了pWave Mini,这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尺寸最小和性能最高的5G基站,可以帮助实现快速,无许可的超高密度的5G部署。pWave Mini的宽度只有15毫米,高度15mm。此外,5G微型基站可实现自带蓄电池,短期工作不用外接电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人员应急疏散时,在疏散口部或通道瞬发大量接入的时候,可以迅速沿着建筑物竖向布置应急覆盖通信基站,可对平时无通信基站信号覆盖的楼梯间等竖向通道位置和平时允许接入设备数量较长的疏散口部进行应急信号覆盖或加密信号覆盖的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包括消防送风机、喷淋加湿器、制冷盘管、风管、消防送风口、电动执行器、风口盖板、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释放滑轮、斜面释放板和系统控制器;
所述消防送风机通过送风管路与喷淋加湿器相连,所述喷淋加湿器通过送风管路与制冷盘管相连,所述制冷盘管通过送风管路与风管相连;
所述风管设在建筑物的竖向风井内,形成上下贯通的竖向通道;所述消防送风口设在风管上,所述电动执行器、风口盖板设在消防送风口上,所述风口盖板上部与电动执行器连接;
所述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设在风管内部,其上层叠装载有两个以上自行通信基站小车,自行通信基站小车与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连接,层叠放置的小车互相不接触;所述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顶部通过吊绳与释放滑轮连接,通过贴壁磁铁与风管侧壁磁性连接;所述释放滑轮与风管顶部连接;所述斜面释放板设在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上。
进一步,还包括UPVC排水立管和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
所述排水立管设在建筑物的竖向管井内,形成上下贯通的竖向通道;所述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层叠放置在排水立管内部,下部由电动释放板支撑;
所述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内设有电动放气阀、通信基站、压缩空气钢瓶、近距射频发射模块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电动放气阀设在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顶部,打开时可将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内部和外部连通;所述通信基站安装在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内部;所述压缩空气钢瓶安装在通信基站下部,并与通信基站连接;所述近距射频发射模块安装在压缩空气钢瓶下部,并与压缩空气钢瓶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压缩空气钢瓶下部,并与压缩空气钢瓶连接;
各个楼层与排水立管紧邻的顶板上设有射频识别模块;当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滑落到相应楼层顶板时,可通过射频识别模块监测到近距射频发射模块,进而识别出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到达该楼层。
进一步,所述风管为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
进一步,所述释放滑轮上设有长度计量模块,可根据吊绳释放的长度判定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下降的位置。
进一步,还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可通过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内置的电缆对自行通信基站小车进行充电。
进一步,所述自行通信基站小车由自带锂电池可根据远程指令启闭的通信基站和自带锂电池的自行小车底盘组成,可根据指定行驶到指定位置提供微基站服务。为提高其防火、防烟能力和结构强度,通信基站上不设散热通风开孔,配合消防送风口送出的经过降温加湿的冷风工作,收到冷风的降温作用,并且,自行通信基站小车在烟气不易到达的建筑空间下部运行,比上部空间温度低烟气少,上述措施可提高自行通信基站小车在火场中的持续工作时间。
进一步,所述排水立管顶部还设有充电电源模块,通过电源线为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内的通信基站进行充电。
进一步,还设有疏散指示信标,所述疏散指示信标可发射定位信号,在照明不佳或建筑室内空间上部浓烟弥漫时辅助疏散人群利用手机导航或手环导航等设备找到疏散口。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如下:
当建筑内发生火情、暴恐袭击等灾情时,通过大楼火警和监控系统可确定发生问题的楼层,之后进行以下两个系列动作。
系列动作一:此时,系统控制器控制释放滑轮释放吊绳,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贴附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壁面下降,当下降到灾情发生楼层的消防送风口旁、适合释放所述斜面释放板的位置时,先打开消防送风口的风口盖板,再释放自行通信基站小车顺着斜面释放板和风口盖板形成的斜面通道滑落,之后自行到指定位置提供微基站服务。为避免自行通信微基站被人群踩踏,消防送风口的设置位置和自行通信基站小车的运行位置均应避开人员疏散位置。
为保证信号充分覆盖,本发明可通过设定系统控制器的程序、增加自行通信基站小车数量等措施使得受灾楼层以下所有楼层都释放、设置自行通信基站小车。但应保证受灾楼层最先设置自行通信基站小车。
系列动作二:由于楼梯间等处无法布置自行通信基站,为了保证这些位置的信号覆盖,另使用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进行信号覆盖。首先,对排水立管顶部的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根据灾情逐个进行初步充气,之后驱动电动释放板打开,根据灾情逐个释放进行完初步充气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进行完初步充气的通信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沿着排水立管下滑,当到达发生灾情的楼层顶板时,通过射频识别模块监测到近距射频发射模块,进而识别出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到达该楼层,立即启动高压充气阶段,使得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停止在相应楼层提供微基站服务。
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可通过电动放气阀放气降低压力,使得高压充气状态的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变为初步充气状态并随着排水立管进行滑动继续下降,到达下一指定位置时,再次进行高压充气,使得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停留在指定位置,实现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在UPVC排水立管内部的与人员疏散特点一致的、向下可控动态移动。
为保证信号充分覆盖,本发明可通过设定系统控制器的程序、增加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数量等措施,一次释放多个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使得受灾楼层以下所有楼层都有驻停的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但应优先保证受灾楼层最先设置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这种情况下需要的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数量较多。
当建筑物层数过多时,比如超过100层,则可减少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的配置,比如配置20个,之后根据疏散人员动态移动的情况,采用电动放气阀、压缩空气钢瓶、压力传感器等部件控制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跟随人员进行动态向下移动,保证疏散人员密集区的信号覆盖。人员动态定位可采用现有5G技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可在灾害发生时迅速在疏散口楼梯等瞬发大量接入需求的位置进行通信基站布置,避免通讯阻塞或延迟,保证采用5G对人员定位的精度和电话、微信等疏散提示的及时发布。
2.可靠度高、冗余度高: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和UPVC排水立管等竖向管路设在楼梯间等处,火灾难以侵蚀,火灾发生时难以受到损坏;并且自行通信基站小车和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分别在建筑物内多个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和排水立管内设置,且每个竖向风管或水管内设有多个、且都自带锂电池电源,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大楼消防电源损坏仍可继续进行工作。
3.本发明可在应急情况下,根据灾情发生楼层和位置,根据需要紧急临时布置,不需要平时在整个建筑的各个楼层、各个功能区、各个疏散口都进行布置,在保证应急保障效果的同时显著节约造价。
4.本发明采用竖向布置,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和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都可以实现竖向动态移动,跟随密集疏散人员移动位置动态布置微基站,可在人员从受灾楼层到底层疏散的过程中全程进行覆盖。
5.本发明利用消防送风机将空气经过喷淋加湿器和制冷盘管加湿和降温处理后,增加了送入空气的降温能力,送入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后增加了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的降温和防火能力。
6.本发明的竖向通道利用建筑物中一定要设置的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和排水立管。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和排水立管平时正常工作,应急时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仍然正常工作,排水立管由于用于生活排水暂停工作,整个系统实现平消结合使用,相较专门设置微型基站设备的竖向通道,显著节约占用面积、降低系统造价。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实施例平时情况的原理图;
图2 为本发明实施例应急保障情况的原理图;
图3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自行5G微基站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发明实施例的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本发明建筑平面节点A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节点A图;
图中:1-1.消防送风机,1-2.喷淋加湿器,1-3.制冷盘管,1-4.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1-5.消防送风口,1-6.电动执行器,1-7.风口盖板,2-1.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2.释放滑轮,2-3.贴壁磁铁,2-4.斜面释放板,2-5.自行5G微基站小车,2-6.5G微基站Ⅰ,2-7.自行小车底盘,2-8.吊绳,2-9.电源模块,3-1.UPVC排水立管,3-2.UPVC通气管,3-3.电动释放板,3-4.射频识别模块,3-5.充电电源模块,3-6.电源线,4-1.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2.电动放气阀,4-3.5G微基站Ⅱ,4-4.压缩空气钢瓶,4-5.近距射频发射模块, 4-6.压力传感器,5-1.系统控制器,5-2.5G疏散指示信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照附图,本实施例包括消防送风机1-1、喷淋加湿器1-2、制冷盘管1-3、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1-4、消防送风口1-5、电动执行器1-6、风口盖板1-7、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释放滑轮2-2、斜面释放板2-4、电源模块2-9、UPVC排水立管3-1、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系统控制器5-1和5G疏散指示信标5-2;
所述消防送风机1-1通过送风管路与喷淋加湿器1-2相连,所述喷淋加湿器1-2通过送风管路与制冷盘管1-3相连,所述制冷盘管1-3通过送风管路与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1-4相连;
所述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1-4设在建筑物的竖向风井内,形成上下贯通的竖向通道,所述消防送风口1-5设在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1-4上,所述电动执行器1-6、风口盖板1-7设在消防送风口1-5上,所述风口盖板1-7上部与电动执行器1-6连接,电动执行器1-6可根据指令释放、打开风口盖板1-7;
所述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设在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1-4内部,其上层叠装载有多个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与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采用现有技术的电磁挂钩连接,层叠放置的小车互相不接触;所述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顶部通过吊绳2-8与释放滑轮2-2连接,通过贴壁磁铁2-3与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1-4侧壁磁性连接;所述释放滑轮2-2与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1-4顶部连接;
所述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1-4顶部应做增加槽钢等加强处理,当滑轮释放吊绳2-8时,由于贴壁磁铁2-3与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1-4侧壁的磁吸力和摩擦力不足以克服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的重力,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可贴附在镀锌钢板风管侧壁下降;所述释放滑轮2-2上设有长度计量模块,可根据吊绳2-8释放的长度判定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下降的位置;
所述电源模块2-9可通过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内置的电缆对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进行充电;
所述斜面释放板2-4设在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上,可根据指令收放,平时呈直立状态贴附在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侧面,其底面与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平行,在应急疏散时可根据指令转动到底面与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垂直状态,此时,所述斜面释放板2-4的底面一端与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连接,另一端搭接在消防送风口1-5底部边沿上,当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下降到消防送风口1-5旁、适合释放所述斜面释放板2-4的位置时,应先打开消防送风口1-5的风口盖板1-7,再释放斜面释放板2-4,这样斜面释放板2-4搭接在消防送风口1-5的底部边沿上与打开后的风口盖板1-7形成一个可供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通行的斜面通道;
所述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由自带锂电池可根据远程指令启闭的5G微基站Ⅰ2-6和自带锂电池的自行小车底盘2-7组成,可根据指定行驶到指定位置提供微基站服务;为提高其防火、防烟能力和结构强度, 5G微基站Ⅰ2-6上不设散热通风开孔,配合消防送风口1-5送出的经过降温加湿的冷风工作,收到冷风的降温作用,并且,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在烟气不易到达的建筑空间下部运行,比上部空间温度低烟气少,上述措施可提高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在火场中的持续工作时间;
所述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可在释放滑轮2-2驱动下上下移动,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也可根据需要行驶、回收至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内;
所述UPVC排水立管3-1设在建筑物的竖向管井内,形成上下贯通的竖向通道;所述UPVC排水立管3-1的管壁由塑料制成,不会屏蔽5G信号;所述UPVC排水立管3-1上还设有UPVC通气管3-2,可保证立管内气压均衡,排水通畅;所述UPVC排水立管3-1设在疏散楼梯边或疏散口边,平时作为普通排水管使用,外部装饰性包覆使用不会屏蔽信号的塑料或木质;
所述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层叠放置在UPVC排水立管3-1内部,下部由电动释放板3-3支撑,所述电动释放板3-3可根据指令使用现有技术每次释放一个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
所述UPVC排水立管3-1顶部还设有充电电源模块3-5,通过电源线3-6为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内的5G微基站4-3进行充电;
所述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内设有电动放气阀4-2、5G微基站Ⅱ4-3、压缩空气钢瓶4-4、近距射频发射模块4-5和压力传感器4-6;所述电动放气阀4-2设在5G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顶部,打开时可将5G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内部和外部连通;所述5G基站Ⅱ4-3安装在5G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内部;所述压缩空气钢瓶4-4安装在5G基站Ⅱ4-3下部,并与5G基站Ⅱ4-3连接;所述近距射频发射模块安装在压缩空气钢瓶4-4下部,并与压缩空气钢瓶4-4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4-6安装在压缩空气钢瓶4-4下部,并与压缩空气钢瓶4-4连接;所述5G基站Ⅱ4-3、压缩空气钢瓶4-4、近距射频发射模块4-5和压力传感器4-6形成一个紧密连接的整体,这个整体通过现有技术支架与5G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内表面连接,在5G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充气时,这个整体可保持在球内中心部位;其中,5G微基站Ⅱ4-3自带锂电池,可根据远程指令启闭;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平时为放气缩小状态,当应急疏散时,接收到指令可以使用其内部的自带电磁阀的压缩空气钢瓶4-4为其充气,充气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步充气阶段,这一阶段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内充注一定量气体,使得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膨胀,表面与UPVC排水立管3-1内壁接触但可滑动;第二阶段为高压充气阶段,这一阶段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继续膨胀,压力上升, 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壁面紧紧贴附在UPVC排水立管3-1内壁,受压变形,在一个或者数个球体的重力作用下不能滑动;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初步充气阶段和高压充气阶段的控制由系统控制器5-1根据压力传感器4-6的参数进行;
所述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内设有近距射频发射模块4-5,各个楼层与UPVC排水立管3-1紧邻的顶板上设有射频识别模块3-4;当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滑落到相应楼层顶板时,可通过射频识别模块3-4监测到近距射频发射模块4-5,进而识别出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到达该楼层。
所述消防送风机1-1可将室外空气吸入后加压送出。
所述喷淋加湿器1-2可根据指令对消防送风机1-1送出的空气进行喷淋加湿。喷淋加湿器1-2喷出的水珠颗粒较大,消防送风机1-1风量风压较大,送入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1-4的空气带着水珠送到消防送风口1-5,如遇到高温烟气,水珠吸热蒸发可起到降温作用。
所述制冷盘管1-3可根据指令对消防送风机1-1送出的空气进行制冷降温。所述消防送风机1-1可在系统控制器5-1的控制下工作。送出的空气经过喷淋加湿器1-2和制冷盘管1-3加湿和降温处理后进入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1-4,再经消防送风口1-5送出。
所述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1-4为加厚耐火镀锌钢板风管。
所述系统控制器5-1可根据预设的程序或远程指令对系统内的各个设备(消防送风机、喷淋加湿器、制冷盘管、电动执行器、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释放滑轮、斜面释放板、自行5G微基站小车、5G微基站Ⅰ、电源模块、电动释放、射频识别模块、充电电源模块、电动放气阀、5G微基站Ⅱ、压缩空气钢瓶、近距射频发射模块、压力传感器、5G疏散指示信标)进行控制。
所述5G疏散指示信标5-2可发射定位信号,在照明不佳或建筑室内空间上部浓烟弥漫时辅助疏散人群利用手机导航或手环导航等设备找到疏散口。
所述系统控制器5-1和5G疏散指示信标5-2与本发明各个部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如下:
当建筑内发生火情、暴恐袭击等灾情时,通过大楼火警和监控系统可确定发生问题的楼层,之后进行以下两个系列动作。
系列动作一:此时,系统控制器5-1控制释放滑轮2-2释放吊绳2-8,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贴附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1-4壁面下降,当下降到灾情发生楼层的消防送风口1-5旁、适合释放所述斜面释放板2-4的位置时,先打开消防送风口1-5的风口盖板1-7,再释放斜面释放板2-4,之后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2-1释放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顺着斜面释放板2-4和风口盖板1-7形成的斜面通道滑落,之后自行到指定位置提供微基站服务。为避免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被人群踩踏,消防送风口1-5的设置位置和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的运行位置均应避开人员疏散位置。
为保证信号充分覆盖,本发明可通过设定系统控制器5-1的程序、增加自行5G微基站2-5小车数量等措施使得受灾楼层以下所有楼层都释放、设置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但应保证受灾楼层最先设置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
系列动作二:由于楼梯间等处无法布置自行5G微基站小车2-5,为了保证这些位置的信号覆盖,另使用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进行信号覆盖。首先,对UPVC排水立管3-1顶部的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根据灾情逐个进行初步充气,之后驱动电动释放板3-3打开,根据灾情逐个释放进行完初步充气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进行完初步充气的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沿着UPVC排水立管3-1下滑,当到达发生灾情的楼层顶板时,通过射频识别模块4-5监测到近距射频发射模块3-4,进而识别出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到达该楼层,立即启动高压充气阶段,使得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停止在相应楼层提供微基站服务。
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可通过电动放气阀4-2放气降低压力,使得高压充气状态的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变为初步充气状态并随着UPVC排水立管3-1进行滑动继续下降,到达下一指定位置时,再次进行高压充气,使得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停留在指定位置,实现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在UPVC排水立管3-1内部的与人员疏散特点一致的、向下可控动态移动。
为保证信号充分覆盖,本发明可通过设定系统控制器5-1的程序、增加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数量等措施,一次释放多个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使得受灾楼层以下所有楼层都有驻停的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但应优先保证受灾楼层最先设置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这种情况下需要的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数量较多。
当建筑物层数过多时,比如超过100层,则可减少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的配置,比如配置20个,之后根据疏散人员动态移动的情况,采用电动放气阀4-2、压缩空气钢瓶4-4、压力传感器4-6等部件控制5G微基站自充气橡皮球4-1跟随人员进行动态向下移动,保证疏散人员密集区的信号覆盖。人员动态定位可采用现有5G技术。

Claims (8)

1.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防送风机、喷淋加湿器、制冷盘管、风管、消防送风口、电动执行器、风口盖板、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释放滑轮、斜面释放板和系统控制器;
所述消防送风机通过送风管路与喷淋加湿器相连,所述喷淋加湿器通过送风管路与制冷盘管相连,所述制冷盘管通过送风管路与风管相连;
所述风管设在建筑物的竖向风井内,形成上下贯通的竖向通道;所述消防送风口设在风管上;所述电动执行器、风口盖板设在消防送风口上;所述风口盖板上部与电动执行器连接;
所述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设在风管内部,其上层叠装载有两个以上自行通信基站小车,自行通信基站小车与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连接,层叠放置的小车互相不接触;所述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顶部通过吊绳与释放滑轮连接,通过贴壁磁铁与风管侧壁磁性连接;所述释放滑轮与风管顶部连接;所述斜面释放板设在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上;还包括排水立管和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所述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内设有电动放气阀、微基站、压缩空气钢瓶、近距射频发射模块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电动放气阀设在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顶部,打开时可将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内部和外部连通;所述微基站安装在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内部;所述压缩空气钢瓶安装在通信基站下部,并与通信基站连接;所述近距射频发射模块安装在压缩空气钢瓶下部,并与压缩空气钢瓶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压缩空气钢瓶下部,并与压缩空气钢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立管设在建筑物的竖向管井内,形成上下贯通的竖向通道;所述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层叠放置在排水立管内部,下部由电动释放板支撑;各个楼层与排水立管紧邻的顶板上设有射频识别模块;当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滑落到相应楼层顶板时,通过射频识别模块监测到近距射频发射模块,进而识别出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到达该楼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为加压竖向镀锌钢板风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滑轮上设有长度计量模块,根据吊绳释放的长度判定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下降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过风管贴壁自动吊放架内置的电缆对自行通信基站小车进行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通信基站小车由自带锂电池根据远程指令启闭的通信基站和自带锂电池的自行小车底盘组成,根据指定行驶到指定位置提供微基站服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立管顶部还设有充电电源模块,通过电源线为通信基站自充气橡皮球内的通信基站进行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疏散指示信标,所述疏散指示信标可发射定位信号,在照明不佳或建筑室内空间上部浓烟弥漫时辅助疏散人群利用手机导航或手环导航找到疏散口。
CN201910221329.3A 2019-03-22 2019-03-22 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 Active CN1098194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1329.3A CN109819454B (zh) 2019-03-22 2019-03-22 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1329.3A CN109819454B (zh) 2019-03-22 2019-03-22 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9454A CN109819454A (zh) 2019-05-28
CN109819454B true CN109819454B (zh) 2023-04-07

Family

ID=66610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1329.3A Active CN109819454B (zh) 2019-03-22 2019-03-22 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9454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63654A (ja) * 2004-12-06 2006-06-22 Fujikura Ltd 避難誘導システム
CN203190560U (zh) * 2013-03-21 2013-09-11 卢孟龙 一种消防送风系统
CN104159208A (zh) * 2014-08-14 2014-11-19 赵嘉珩 一种基于通信气球为载具的应急通信恢复系统及方法
CN105584545A (zh) * 2015-12-17 2016-05-18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多种通信功能的计算机通信小车
WO2018010982A1 (de) * 2016-07-12 2018-01-18 Minimax Gmbh & Co. Kg Unbemanntes fahrzeu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einleitung einer brandlöschaktion
CN107682885A (zh) * 2017-07-13 2018-02-09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lte230微基站
CN108590696A (zh) * 2018-07-01 2018-09-28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暗挖施工的圆形衬砌的交通隧道结构及消防疏散系统
CN109151792A (zh) * 2018-07-09 2019-01-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应急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9428896A (zh) * 2017-07-20 2019-03-05 北京金坤科创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隧道智慧应急定位导航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63654A (ja) * 2004-12-06 2006-06-22 Fujikura Ltd 避難誘導システム
CN203190560U (zh) * 2013-03-21 2013-09-11 卢孟龙 一种消防送风系统
CN104159208A (zh) * 2014-08-14 2014-11-19 赵嘉珩 一种基于通信气球为载具的应急通信恢复系统及方法
CN105584545A (zh) * 2015-12-17 2016-05-18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多种通信功能的计算机通信小车
WO2018010982A1 (de) * 2016-07-12 2018-01-18 Minimax Gmbh & Co. Kg Unbemanntes fahrzeu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einleitung einer brandlöschaktion
CN107682885A (zh) * 2017-07-13 2018-02-09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lte230微基站
CN109428896A (zh) * 2017-07-20 2019-03-05 北京金坤科创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隧道智慧应急定位导航系统
CN108590696A (zh) * 2018-07-01 2018-09-28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暗挖施工的圆形衬砌的交通隧道结构及消防疏散系统
CN109151792A (zh) * 2018-07-09 2019-01-04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应急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波 ; .超高层建筑综合无线对讲覆盖及其应急指挥通信应用方式研究.《智能建筑》.2016,2016年(第02期),全文. *
杨长东.GT800的应急通讯功能.《移动通信》.2004,2004年(第11期),全文. *
王剑锋 ; .通信技术应急救援分析.《通讯世界》.2016,2016年(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9454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5230A (zh) 一种电梯火灾救援和日常使用节能系统及该系统使用方法
CN110665159B (zh) 一种高层建筑消防系统
CN110354424B (zh) 一种消防装置
CN101844722A (zh) 一种无源势能低能耗电梯
CN108466898B (zh) 一种在建筑物停电时仍可使用的无随行电缆的电梯装置
CN116236712B (zh) 一种高层建筑火警时人员安全转移救援舱
CN201710830U (zh) 柔性高楼逃生通道储存箱
CN109819454B (zh) 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
CN103007446A (zh) 高层建筑消防逃生的方法
CN201722035U (zh) 一种无源势能低能耗电梯
CN106178296B (zh) 一种建筑物消防救生系统
CN103663060B (zh) 高层建筑防火救生系统
CN108465176B (zh) 一种高层建筑智能消防系统
CN209799259U (zh) 一种可高速竖向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5g基站
KR101281126B1 (ko) 비상탈출 제어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209799483U (zh) 一种智能防火防烟应急保障通信基站
CN109811990B (zh) 可高速竖向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5g基站
CN113926104B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防火密封控制系统
CN209375940U (zh) 一种可快速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通信基站
CN102380174A (zh) 一种消防逃生系统
CN110556720B (zh) 一种可升降的弱电箱及弱电井
CN215072777U (zh) 一种可高速竖向部署的建筑物应急保障5g基站
CN209451172U (zh) 火灾/烟雾灾害时期的家用应急自救避难舱
CN105920748B (zh) 一种具有安全区的建筑体
CN204502165U (zh) 一种高楼逃生缓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