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8846A - 用于传送和使用交互式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传送和使用交互式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8846A
CN109818846A CN201810737332.6A CN201810737332A CN109818846A CN 109818846 A CN109818846 A CN 109818846A CN 201810737332 A CN201810737332 A CN 201810737332A CN 109818846 A CN109818846 A CN 109818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active object
interactive
client device
transmitting terminal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373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8846B (zh
Inventor
沈立健
熊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ight Dimensions Intelli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ight Dimensions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ight Dimensions Intelli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Eight Dimensions Intellig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18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8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8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8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8Commands or executable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20/00Machine lear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网络实现的系统和方法,其中,通过网络实现的系统中,一个服务器和多个客户端设备通过网络连接。交互式对象先在其中一个客户端设备中初始化,并通过网络传送到任意数量的其他的客户端设备。对象发送者和接收者可通过客户端设备内建的事件触发机制来触发该对象,以进行彼此间的实时互动,这种实时互动经由服务器中的协调模块来协调。交互式对象可以携带指令,一旦对象被触发了,一种功能性小工具就会根据指令被加载、启动和执行。这种小工具原本存储在相同的服务器里或网络上其它地方,一旦加载到客户端设备中,在后续使用时即不需要被重新加载。

Description

用于传送和使用交互式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主题涉及网络通讯、社交媒体与实时通讯。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传送和使用交互式对象(interactive objects)的网络实现系统和方法,在网络上的对象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可通过本发明进行实时的互动。
背景技术
无所不在的网络(尤其是互联网)已经使网络通讯成为频繁的日常活动,而实时通讯又是今天的网络通讯最普遍的形式之一。传统上,通过网络传送的对象(信息)是文字、图片或视讯等纯内容,它们是“静态的”。虽然静态对象可以用作对象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一来一往互动的媒介,但它们并不能用来做实时的互动。此外,一旦静态对象被送出,发送端通常就失去了对该对象的控制权。有一种网络传递的短暂(ephemeral)信息是个例外(参见2014年3月7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第8,909,725号、2014年10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第9,237,202号,以及2015年12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第9,407,712号);这种信息会在指定的阅读期限、指定的阅读次数或指定的时间之后自动删除。尽管如此,除了能设定信息删除的条件之外,发送端和接收端都不能将短暂信息本身作为实时互动的对象。
最近,在几个实时通讯应用程序(例如:Messenger,WeChat,LINE)中,信息被用来携带指令,藉以启动内建于实时通讯程序中的小工具(或称小应用程序)。但是,这种信息本身还是属于静态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几种通过网络实现的系统和方法,系统中包含了经由网络(例如:互联网(Internet))连结起来的一个服务器和多个客户端设备(client devices;例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计算器),其中交互式对象(interactive objects)可以在任一客户端设备被初始化,并通过网络传送给任何数量的其他的客户端设备。然后,对象发送者和接收者可以通过每个客户端设备中所内建的事件触发机制(event-triggeringmechanisms)来触发该对象,以藉此进行彼此间的实时互动,这种实时互动需经由服务器中的协调模块来协调。
交互式对象可以携带指令,一旦对象被触发了,一种功能性小工具(functionalwidget;诸如:工作流程或协作)就会被加载(loading)、启动(activating)及执行(execution),而这种小工具原本存储在相同的服务器里或网络上其它地方。一旦加载到客户端设备中,小工具在后续使用时即不需要被重新地加载。
此外,前述协调模块可以链接到同一服务器中或网络上其他地方的一个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模块。协调模块除了用来协调客户端设备之间互动任务的进行之外,还可以收集与互动方、互动任务相关的数据,且将数据发送给机器学习模块进行分析,并据此调整互动方之间的后续的互动行为。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网络系统的功能方块图,其中经由网络系统及服务器,交互式对象可在多个客户端设备之间传递。
图2为与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一致的网络方法的流程图,方法中包含交互式对象的初始化、传送、删除,以及对象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利用事件触发机制来进行的实时互动。
图3A和图3B为与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一致的网络方法的流程图,方法中包含携有小工具指令的交互式对象的初始化、传送、删除,利用事件触发机制来加载、启动、执行的小工具代码,以及对象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功能性实时互动。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其中使用了电子宠物作为交互式对象,藉以执行两个客户端设备之间的实时互动。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其中通过一个交互式对象来启动一个电子白板小工具,藉以执行两个客户端设备之间的功能性实时互动。
附图标记说明:100-服务器;102-协调模块;104-存储模块;106-机器学习模块;110、120、130-客户端设备;112、122、132-应用模块;113-物件;114、116、124、126-网络路径;202至224、302至334-操作;400a、400c、500a、500b、500c、500d-客户端设备A的状态;410a、410b、410c、510a、510b、510c、510d-客户端设备B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网络系统的功能方块图,其中经由网络系统(可以是互联网(Internet)或局域网络(local-area network))以及服务器100,交互式对象(interactive objects)可以在多个远程联机的客户端设备(client devices)110、120、130之间传递。服务器100包含协调模块102,存储模块104以及可选用的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模块106。在类似的实施例中,存储模块104或机器学习模块106可以安装于网络上另一个远程的服务器上。客户端设备的实施例包括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机或其他计算器设备。每个客户端设备110、120、130分别内建有应用模块112、122、132,在应用模块中,交互式对象可以被初始化、被传送、被接收,以及被两个以上的客户端设备用来进行实时互动。应用模块112、122、132的实施例之一为实时通讯软件。
交互式对象可以包含文字、图像、动画、视讯或其他多媒体。每个交互式对象可以携带一组状态(states),用来定义该对象在每个客户端设备中的视觉、听觉及生命周期等属性(attributes),而每一对象的状态及其相关联的属性在不同的客户端设备里,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相同,并且可以因某个事件触发机制(event-triggering mechanisms)的触发而改变。客户端设备通常配备有显示器和扬声器,使得交互式对象的视觉和听觉属性可以被用户看得见、听得到。事件触发机制可以利用到触控传感器的触发、计算器的鼠标操作、手势指挥或语音命令等,还包括了将触发动作与交互式对象链接的软件程序。客户端设备通常配备有一个或多个输入组件,例如触控传感器、鼠标、键盘、触摸板、相机或麦克风等,都可以供用户来触发交互式对象。交互式对象的例子还包括了具有视觉、听觉属性类似于礼物或宠物的电子礼物或电子宠物。
任何一个客户端设备(以下称为“发送端”)可以初始化一个新的交互式对象,并经由服务器100的协调模块102将其传送给一个或多个指定的客户端设备(以下称为“接收端”)。任何一个或多个接收端可以触发该对象作为响应,并开始与发送端进行实时的互动对话。
为了说明这一点,考虑客户端设备A 110作为发送端、客户端设备B120作为接收端。在客户端设备A的应用模块112中初始化一个新的交互式对象113,经由网络路径114将其传送给协调模块102,再经由网络路径124将其转发给客户端设备B的应用模块122。当客户端设备B在应用模块122中触发了对象113的瞬间,一个响应就经由网络路径126被传送到协调模块102,再经由网络路径116转发回到客户端设备A的应用模块112。如此,客户端设备A和B可透过一系列施加于交互式对象113的触发事件,就可以进行彼此间的实时互动了。以同样的方式,经由服务器的协调模块102的协调,一个对象发送端也可以同时和多个对象接收端之间进行实时的互动。
通过一个预设的事件触发机制,交互式对象的发送端可以主动地将该对象从所有的互动客户端设备中删除。在一些实施例中,交互式对象的生命周期可以是短暂的(ephemeral),也就是说,在指定的阅读期限、指定的阅读次数、指定的时间之后,或者在完成了预设的一系列交互式任务之后,该交互式对象会从所有互动客户端设备中自动地被删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交互式对象可以携带指令,用来加载、启动及执行一种功能性小工具(functional widget;或称小应用程序,例如:工作流程(workflows)或协作(collaborations))。这种小工具原本存储在服务器里或网络上其它地方的存储模块104中,一旦加载到客户端设备中,小工具在后续使用时即不需要被重新地加载。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多个客户端设备之间的实时的互动通常涉及小工具功能的执行。举例来说,功能性小工具可以是一个电子表单(e-form widget;例如:订购选单(ordering menu)或投票选票(voting ballot)),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实时地共享和协作改变窗体中的内容。功能性小工具的另一个例子是电子白板小工具(e-whiteboard widget),发送端和接收端通过它可以实时地共享和协作改变在各客户端设备中显示的图像。
在本发明另一类型的实施例中,协调模块102被链接到装设于同一服务器100中或网络远程的一个机器学习模块106。协调模块102可以收集与互动方、互动任务相关的数据,再将数据发送到机器学习模块106进行分析,并且据此调整互动方之间的后续的互动行为。
图2为与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一致的网络方法的流程图,方法中包含交互式对象的初始化、传送、删除,以及对象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利用事件触发机制来进行的实时互动。流程图200用以说明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一致的诸多流程之一。在操作202中,客户端设备之一(这里称作“发送端”)初始化一个新的交互式对象,并且在操作204中,发送端将该对象经由协调模块102发送到自己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设备(这里称作“接收端”)。在操作206中,协调模块更新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对象的状态,而此时该对象在各客户端设备中所显现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将实时反映出这种状态的更新。在操作208中,任一接收端触发了交互式对象的瞬间,就会启动操作210;否则,该对象会保持在待命模式216。在操作210中,发送端通过协调模块102实时收到接收端所触发的响应(受限于网络传输和软件处理的速度,可能会有些微延迟)。在操作212中,协调模块102立即更新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对象的状态。多个接收端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启动操作208至210。之后,在操作214中,发送端通常会触发交互式对象以启动操作218;否则,对象会保持在其待命模式216。根据发送端触发的事件的类型,操作218可以产生不同的情况:发送端可以删除所有互动客户端设备中的对象(操作220),以终止互动任务,或者可以继续与接收端进行实时互动,完成操作222和224(即操作210和212的反向)。操作208至22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重复被执行。
图3A和图3B为与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一致的网络方法的流程图,方法中包含携有小工具指令的交互式对象的初始化、传送、删除,利用事件触发机制来加载、启动、执行的小工具代码,以及对象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功能性实时互动。
流程图300A和300B用以说明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一致的诸多流程之一。在操作302中,客户端设备之一(这里称作“发送端”)初始化一个携带有小工具指令的新的交互式对象。在操作304中,发送端的应用模块112、122或132会确认小工具代码是否已经被加载到发送端设备110、120或130中,而如果尚未被加载,则自动执行操作306,其中协调模块102会将小工具代码(原本存储在服务器里或网络上其它地方的存储模块104中)加载到发送端设备110、120或130中。在操作308中,一旦加载了小工具代码,发送端先对交互式对象及其携带的小工具指令作设定,再经由协调模块102将该对象发送到自己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客户端设备(这里称作“接收端”)。操作310可以被任一个接收端启动,该接收端借着触发交互式对象表示他/她接受该对象;否则,该对象会保持在待命模式312。在操作314中,已接受对象的接收端的应用模块会确认小工具代码是否已经被加载到接收端设备中,而如果尚未被加载,则自动执行操作316,其中协调模块102会将存储在存储模块104中的小工具代码加载到该接收端设备中。在操作318中,一旦小工具代码已经被加载,该接收端可通过两种方式加入实时互动:一、触发该交互式对象,二、在小工具中输入相关数据。操作310至318可以由多个接收端分别启动。在操作320中,发送端和一个或多个接收端利用小工具进行具有功能的实时互动。在操作322中,服务器的协调模块确认该功能性的实时互动是否已经完成,如果确认完成,则执行操作324,其中协调模块更新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对象的状态,而此时该对象在各客户端设备中所显现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将反映出这种状态的更新。之后,在操作326中,发送端通常会触发交互式对象以启动操作330;否则,对象会保持在其待命模式328。根据发送端触发的事件的类型,操作330可以产生不同的情况:发送端可以删除所有互动客户端设备中的对象(操作332),或者发送端可以将对象及功能性实时互动的结果一起归档(操作334)。其中,操作326到334为可选择性的操作。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其中客户端设备A和客户端设备B之间的实时互动是使用电子宠物作为交互式对象来执行的。其中,400a及400c表示客户端设备A的不同状态,而410a、410b及410c表示客户端设备B的不同状态。本例中,两个客户端设备都配备有显示器以及与显示器重迭的触控传感器。首先,在客户端设备A中初始化一个电子宠物(400a),并将其传递到客户端设备B(410a)。一旦客户端设备B的用户在显示器上抚摸电子宠物,因此触发了与电子宠物透过软件链接的触控传感器(410b),电子宠物就会产生出新的视觉和听觉属性,而在客户端设备B上表现出新的动作和声音(410c),这种变化也同时在客户端设备A上发生(400c)。值得注意地,在这个例子中,同一个电子宠物对象在两个客户端设备中可以展现出不同的视觉属性。
图5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其中客户端设备A和客户端设备B之间的功能性实时互动是使用携有电子白板小工具指令的交互式对象来执行的。其中,500a、500b、500c及500d表示客户端设备A的不同状态,而510a、510b、510c及510d表示客户端设备B的不同状态。本例中,两个客户端设备都配备有显示器以及与显示器重迭的触控传感器。首先,在客户端设备A中初始化一个携带电子白板邀请的对象(500a),并将其传送给客户端设备B。一旦客户端设备B的使用者通过触控中的“是”按钮来接受该邀请(510a),电子白板在两个客户端设备上就会同时被启动(500b和510b)。当客户端设备A的用户在电子白板上绘图时(500c),正在进行中的绘图也同时出现在客户端设备B上(510c)。同样地,客户端设备B的使用者也可以在其设备上绘图(510d),并且结果也会在客户端设备A上实时显示(500d)。
此外,本发明与实时交互式在线游戏的不同之处在于:各种互动功能仅在用户需要时,并根据用户如何触动对象,才逐一被加载和启动。而在典型的在线游戏中,无论使用与否,所有的功能都会预先被加载。此外,与全部功能都用于游戏目标的在线游戏不同,本发明可以依需求提供各种各样、通过触发对象而产生的互动性功能,以达到广泛的生产目的或娱乐目的。
本发明可以用软件、硬件或软硬件组合来实现,以提供用于传送和使用非静态的、交互式的对象的系统及方法,让对象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实时的功能性互动。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比现有技术更有效、更多元用途的实时在线通讯手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通过网络实现的系统,用以传送和使用多个交互式对象,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含:
一个服务器;
多个客户端设备,通过一个网络与该服务器连接,其中任一个交互式对象能够在该多个客户端设备当中的任一个客户端设备中被初始化,并通过该网络传递给一个或多个其他的客户端设备;以及
至少一个事件触发机制,配备于该多个客户端设备中,并用来触发任一个所述交互式对象,以启动该交互式对象的发送端和至少一个该交互式对象的接收端之间的实时的互动,其中所述互动是指该交互式对象的接收端至少有一次通过触发该交互式对象来响应该交互式对象的发送端;
其中该服务器包含一个协调模块,用以协调所述实时的互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网络是互联网或局域网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客户端设备为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机中的至少一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交互式对象包含文字、图像、动画、视讯中的至少一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交互式对象通过一实时通讯应用程序在该网络上传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触发机制利用到触控传感器的触发、计算器的鼠标操作、手势指挥以及语音指令当中的至少一种触发动作,并包括将所述触发动作与所述交互式对象链接的软件程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个所述交互式对象能够被任一个所述事件触发机制所触发而从所有参与互动的客户端设备中被删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个所述交互式对象的生命周期是短暂的,并且在指定的阅读期限、指定的阅读次数、指定的时间之后,或者在完成了预设的一系列的交互式任务之后,从所有参与互动的客户端设备中自动地被删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个参与互动的所述客户端设备中的任一个所述交互式对象,能够被任一个所述事件触发机制所触发而改变其视觉及听觉属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个所述交互式对象携带一组状态,用来定义该交互式对象在每个客户端设备中的以下多个属性:视觉、听觉及生命周期,所述交互式对象的状态及其相关联的属性在不同的客户端设备里是相同的或是不同的,该多个属性因该交互式对象被各该客户端设备中所配备的事件触发机制所触发而改变。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任一个所述交互式对象能够携带指令,用于加载、启动和执行功能性小工具,所述功能性小工具包括工作流程或协作,原本存储在所述服务器里或所述网络上其它地方的一个存储模块中,一旦加载到客户端设备中,该小工具在后续使用时即不需要被重新加载。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模块链接到装设于该同一服务器中或网络远程的一个机器学习模块,该协调模块能够收集与所述互动方、互动任务相关的数据,再将数据发送到该机器学习模块进行分析,并且据此调整该多个互动方之间的后续的互动行为。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式对象展现的视觉及听觉属性类同于一个电子礼物或一个电子宠物,该交互式对象的发送端通过该交互式对象和至少一个该交互式对象的接收端之间进行实时的互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式对象携带有一个电子表单小工具的指令,该交互式对象的发送端通过该交互式对象和至少一个该交互式对象的接收端之间实时地共享和协作改变该电子表单的内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表单小工具是一个订购选单或一个投票选票。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式对象携带有一个电子白板小工具的指令,该交互式对象的发送端通过该交互式对象和至少一个该交互式对象的接收端之间实时地共享和协作改变在各该客户端设备中显示的图像。
17.一种通过网络实现的方法,用以传送和使用多个交互式对象,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通过一个网络将一个服务器连接至多个客户端设备,其中该服务器包含一个协调模块,每个客户端设备包含一个应用模块;以及
通过该网络传递多个交互式对象,其中每一个交互式对象携带一组状态,用来定义该每一个交互式对象在各该客户端设备中的以下多个属性:视觉、听觉及生命周期,该多个属性因该每一个交互式对象被各该客户端设备中所配备的事件触发机制所触发而改变。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将一个客户端设备作为一个发送端,该发送端在其应用模块中初始化一个新的交互式对象;
该发送端通过该协调模块将该交互式对象发送给一个或多个指定的客户端设备,每一个接收该交互式对象的客户端设备作为一个接收端;
该协调模块更新该发送端和各该接收端中的该交互式对象的状态;
一个或多个该接收端分别地触发该交互式对象以启动一响应,该响应通过该协调模块实时地传送给该发送端;
该协调模块更新该发送端和各该接收端中的该交互式对象的状态;以及
该发送端和各该接收端以上述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实时互动,直到该交互式对象不再接收到任何触发事件为止。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该发送端通过所述任一事件触发机制触发该交互式对象,将该交互式对象从所有参与互动的客户端设备中删除。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该多个交互式对象携带有功能性小工具相关联的指令,该方法另包含:
将一个客户端设备作为一个发送端,该发送端在其应用模块中初始化一个新的携带小工具指令的交互式对象;
如果该小工具代码尚未被加载至该发送端的应用模块中,则该协调模块将该小工具代码加载至该发送端的应用模块中;
该发送端先对该交互式对象及其携带的小工具指令作设定,再经由该协调模块将该交互式对象发送到一个或多个指定的客户端设备,每一个接收该交互式对象的客户端设备作为一个接收端;
一个或多个该接收端分别地触发该交互式对象,以表示各该接收端已接受该交互式对象及其携带的小工具指令;
如果该小工具代码尚未被加载至各该接收端的应用模块中,则该协调模块将该小工具代码加载至各该接收端的应用模块中;
已接受该交互式对象的各该接收端,通过触发该交互式对象或在该小工具中输入相关数据,以加入该发送端进行彼此间的实时互动;以及
该发送端和一个或多个该接收端利用该小工具进行具有功能的实时互动任务,直到完成该实时互动任务。
CN201810737332.6A 2017-11-21 2018-07-06 用于传送和使用交互式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98188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818,761 2017-11-21
US15/818,761 US10791082B2 (en) 2017-11-21 2017-11-21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and use of interactive objec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8846A true CN109818846A (zh) 2019-05-28
CN109818846B CN109818846B (zh) 2021-03-19

Family

ID=66534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37332.6A Active CN109818846B (zh) 2017-11-21 2018-07-06 用于传送和使用交互式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1082B2 (zh)
CN (1) CN109818846B (zh)
TW (1) TWI66453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3118A (zh) * 2007-11-30 2008-04-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个im用户实时共享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20782A (zh) * 2011-12-18 2012-04-18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即时通信进行网页共享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US20140304335A1 (en) * 2011-10-11 2014-10-09 Timeplay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and controllers therefor
US20160269330A1 (en) * 2015-03-13 2016-09-15 Michael McEvo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inline interactive objects encapsulated in a message
TWM529206U (zh) * 2016-03-16 2016-09-21 知識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遠端互動系統
CN107040457A (zh) * 2017-06-20 2017-08-11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和装置
TWM549381U (zh) * 2017-04-12 2017-09-21 Tutor Group Ltd 互動式教學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03589A1 (en) * 2005-04-08 2007-08-30 Manyworlds, Inc. Adaptive Recombinant Process Methods
US20070288247A1 (en) * 2006-06-11 2007-12-13 Michael Mackay Digital life server
US9154824B2 (en) * 2007-04-13 2015-10-06 Over-The-Top Networks Private Limited Company System for content delivery
US8397168B2 (en) * 2008-04-05 2013-03-12 Social Communications Company Interfacing with a spatial virtual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US9929982B2 (en) * 2010-04-08 2018-03-2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esignating automated agents as friends in a social network service
GB201115369D0 (en) * 2011-09-06 2011-10-19 Gooisoft Lt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compu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US8909725B1 (en) 2014-03-07 2014-12-09 Snapchat, Inc.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for ephemeral objects
TWI511104B (zh) * 2014-10-07 2015-12-01 Wistron Corp 互動式電子白板操作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的裝置
US11456983B2 (en) * 2015-01-29 2022-09-27 Able World International Limited Interactive operation method, and transmitter machine, receiver machine and interactive oper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20150286958A1 (en) * 2015-06-23 2015-10-08 Chien Cheng Liu Interactive learning management method
CA3020390A1 (en) * 2016-04-08 2017-10-12 Vizzario,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btaining, aggregating, and analyzing vision data to assess a person's vision performance
US10452813B2 (en) * 2016-11-17 2019-10-22 Terarecon, Inc. Medical imag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US20180367480A1 (en) * 2017-06-18 2018-12-20 Rapportboost.Ai, Inc. Optimizing chat-based communications
US10581945B2 (en) * 2017-08-28 2020-03-03 Banjo, Inc. Detecting an event from signal data
US10503310B2 (en) * 2017-09-20 2019-12-10 Alex Hamid Mani Assistive device for non-visually discerning a three-dimensional (3D) real-world area surrounding a user
US10575231B2 (en) * 2017-11-03 2020-02-25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 for connection channel adaption using robotic automation
US20190377461A1 (en) * 2018-06-08 2019-12-12 Pumpi LLC Interactive file generation and execu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3118A (zh) * 2007-11-30 2008-04-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个im用户实时共享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304335A1 (en) * 2011-10-11 2014-10-09 Timeplay Entertainmen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and controllers therefor
CN102420782A (zh) * 2011-12-18 2012-04-18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即时通信进行网页共享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US20160269330A1 (en) * 2015-03-13 2016-09-15 Michael McEvo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inline interactive objects encapsulated in a message
TWM529206U (zh) * 2016-03-16 2016-09-21 知識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遠端互動系統
TWM549381U (zh) * 2017-04-12 2017-09-21 Tutor Group Ltd 互動式教學系統
CN107040457A (zh) * 2017-06-20 2017-08-11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信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791082B2 (en) 2020-09-29
CN109818846B (zh) 2021-03-19
US20190158444A1 (en) 2019-05-23
TW201926068A (zh) 2019-07-01
TWI664534B (zh) 201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0411B (zh) 在个人设备上显示隐私信息
Brumitt et al. Ubiquitous computing and the role of geometry
CN102681870B (zh) 在登录时自动执行动作
CN107431632A (zh) 用于短暂群组聊天的系统和方法
DE202015006141U1 (de) Elektronische Touch-Kommunikation
CN104584513A (zh) 选择用于内容分享操作的装置的设备和方法
TWI601089B (zh) 活動出席通知系統及方法
CN114258526B (zh) 同步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13709022B (zh) 消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90042337A (ko) 메신저 단체 채팅방 활성화를 위한 자연어 처리 기반 대화형 챗봇 운용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8111386B (zh) 资源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2016673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Intelligently Providing Responses for a User in the User's Absence
CN112597361B (zh) 一种排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5526933A (ja) モバイル・デバイスからの開始ディテールの送信
CN103309872A (zh) 一种动态表情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13118612A (ja) 移動通信端末の画面キャプチャー方法
JP6139728B2 (ja) チャットルーム管理方法及び端末
WO2022177702A1 (en) Real-time video collaboration
CN102932791A (zh) 智能手机与电脑之间通过wifi无线网络协同处理信息的方法
CN103002414A (zh) 一种即时通讯移动终端系统
US20170154299A1 (en) Task management method,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CN109983488A (zh) 电子邮件项的自动化显示状态
JP5373176B2 (ja) メッセージ管理システム、メッセージ表示装置、メッセージの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729009B1 (en) Intelligent meeting agent
CN109818846A (zh) 用于传送和使用交互式对象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