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4306A - 光学构件和包括光学构件的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光学构件和包括光学构件的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4306A
CN109814306A CN201811350692.7A CN201811350692A CN109814306A CN 109814306 A CN109814306 A CN 109814306A CN 201811350692 A CN201811350692 A CN 201811350692A CN 109814306 A CN109814306 A CN 109814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incident
optica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506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4306B (zh
Inventor
李相源
黄星龙
朴惠恩
沈成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14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4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4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4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2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31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 G02B6/0043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学构件和包括光学构件的显示器,其中光学构件包括导光板和波长转换层,其中,入射至导光板的光在导光板中传播,所述导光板包括传播的光通过其射出导光板的发射表面、光通过其入射至导光板的光入射表面以及将发射表面和光入射表面彼此连接的倾斜边缘表面;波长转换层设置为面对导光板的发射表面,其中从导光板射出的光入射至波长转换层上并且波长转换层转换所射出的光的波长。倾斜边缘表面和发射表面于其间限定边界,并且,与倾斜边缘表面和发射表面之间的边界相比,波长转换层的、最靠近光入射表面的侧表面相距光入射表面更远。

Description

光学构件和包括光学构件的显示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20日提交的第10-2017-0155054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从该韩国专利申请所获得的全部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示例性实施方式涉及光学构件和包括所述光学构件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设备通过接收来自背光组件的光来显示图像。一些背光组件包括光源和导光板。导光板从光源接收光并且将所述光朝向LCD设备的显示面板引导。
通常,经常使用诸如发光二极管(LED)的点光源作为背光组件内部的光源。然而,点光源发射散射光,使得光在导光板内部的全反射由光进入导光板的角度确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具有优良的光引导功能的光学构件。
应注意,本公开的特征不限于上述对象,并且本公开的其它特征根据以下描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构件包括导光板和波长转换层,其中,入射至导光板的光在导光板中传播,导光板包括传播的光通过其射出导光板的发射表面、光通过其入射至导光板的光入射表面以及将发射表面和光入射表面彼此连接的倾斜边缘表面;波长转换层设置为面对导光板的发射表面,其中从导光板射出的光入射至波长转换层并且波长转换层转换所射出的光的波长。导光板的倾斜边缘表面和导光板的发射表面于其间限定边界,与导光板的倾斜边缘表面和导光板的发射表面之间的边界相比,波长转换层的、最靠近导光板的光入射表面的侧表面相距光入射表面更远。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构件包括导光板、波长转换层和光调整构件,其中,入射至导光板的光在导光板中传播,导光板包括传播的光通过其射出导光板的发射表面、光通过其入射至导光板的光入射表面以及将发射表面和光入射表面彼此连接的倾斜边缘表面;波长转换层设置为面对导光板的发射表面,从导光板射出的光入射至波长转换层并且波长转换层转换所射出的光的波长;光调整构件设置为面对导光板的倾斜边缘表面并且与波长转换层间隔开,光调整构件将光的路径调整成入射至导光板中。导光板的第一区域从它的光入射表面延伸至光调整构件的最远离光入射表面的端部;导光板的第二区域在远离光入射表面的方向上从第一区域延伸并且与面对导光板的发射表面的波长转换层叠置;以及,在导光板的第一区域和导光板的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处,光调整构件相对于导光板的厚度最大。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构件包括导光板、折射层、波长转换层、钝化层和角度滤光器,其中,入射至导光板的光在导光板中传播,导光板包括传播的光通过其射出导光板的发射表面以及光通过其入射至导光板的光入射表面;折射层设置为面对导光板的发射表面并且接收通过导光板的发射表面射出的光,折射层的折射率小于导光板的折射率;来自折射层的光入射至波长转换层并且波长转换层转换入射至其的光的波长,折射层设置在导光板的发射表面和波长转换层之间;钝化层设置为覆盖折射层的侧表面和波长转换层的侧表面,其中来自波长转换层的光入射至钝化层并且光通过钝化层从光学构件射出;角度滤光器设置在导光板的光入射表面上。角度滤光器反射相对于导光板的光入射表面具有等于或大于第一角度的入射角度的光,并且通过具有小于第一角度的入射角度的光。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公开上述的和其它的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光学构件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内部的导光板的特定区域阈值角度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传统光学构件和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内部的导光板的边缘部分处的光的路径的剖视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中边缘表面的倾斜角度和长度引起的光泄漏的量的实验结果的图形;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中的导光板的边缘表面和上表面之间的边界处的光泄漏的量的实验结果的图形;
图7至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的修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0至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的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的再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以及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阐述诸多具体细节以供透彻地理解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显而易见,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在具有一个或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施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在其它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地使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不清楚,以框图形式示出公知的结构和设备。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是不同的,而不必是排他的。例如,在没有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体形状、配置和特性可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实现。
除非另行指出,否则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理解为提供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不同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行指出,否则在没有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各附图的特征、组件、模块、层、膜、面板、区域、方面等(在下文中单独地或共同地称作“元件”)可另行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组。
附图中剖面线和/或阴影的使用通常用于使相邻元件之间的边界清楚。如此一来,除非指明,否则无论是存在还是不存在剖面线和/或阴影均不传达或表明对特定材料、材料属性、尺寸、比例、所示元件之间的共性和/或任意其它特征、属性、性质等的任意偏好或需求。另外,在附图中,出于清楚和/或描述的目的,可能放大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不同地实现时,特定的工艺顺序可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地执行。例如,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可大致同时,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另外,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当元件被称为与另一元件相关,诸如在另一元件上、连接至或联接至另一元件时,它可直接地在所述另一元件上、连接至或联接至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中间元件。然而,当元件被称为与另一元件相关,诸如直接地在另一元件上、直接地连接至或直接地联接至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为此,术语“连接”可表示物理、电气和/或流体连接。
尽管本文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因此,在没有脱离本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下述的第一元件可称为第二元件。
空间相对术语,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面”、“下部”、“在…之上”、“上部”、“在…上方”、“更高”、“侧”(例如,如“侧壁”中那样)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性的目的,并且因此用于描述如图所示的那样一个元件对于另一元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画的定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旨在涵盖装置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定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于是将定向为在所述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涵盖在…上方和在…下方两个定向。此外,装置可另行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定向),并且如此一来,本文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应被相应地解释。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行指出,否则如本文中使用的那样,单数形式“一”、“一个”和“所述”意图还包括复数形式。此外,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es)”和/或“包括(including)”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明存在所阐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还应注意,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大致”、“大约”和其它类似的术语被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并且因此用于解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给定值中的固有偏差。例如,“大约”可表示处于所阐述的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者处于所阐述的值的±30%、±20%、±10%或±5%内。
本文中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实施方式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剖视图和/或分解图描述了各示例性实施方式。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从附图的形状的变形。因此,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具体示出的区域形状,而是包括例如因制造而造成的形状偏差。如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这些区域的形状可不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因此并非旨在进行限制。
除非另行限定,否则本文使用的全部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技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定义成这样,否则术语,诸如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上进行解释。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光学构件可应用于利用从光学构件提供的光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在各种设备内部提供光的照明器材等。
参照图1和图2,光学构件100包括导光板10、(较)低折射(率)层20、设置在低折射层20上的波长转换层30以及设置在波长转换层30上的钝化层40。导光板10、低折射层20、波长转换层30和钝化层40可一体地联接在一起。
光学构件100及其组件可设置在通过彼此相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限定的平面中。在图1中,例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分别地沿着光学构件100的较长侧和较短侧延伸。光学构件100及其组件的厚度可限定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中的每一个相交的第三方向上。在图2中,例如,第三方向可以是垂直的,并且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是水平的。
导光板10用于沿行进路径引导光。在导光板10内部行进的光从导光板10被发射到导光板10外部。导光板10可包括无机材料。例如,导光板10可包括玻璃,但是不限于此。
导光板10通常可具有多边柱形。在俯视图中,导光板10的平面形状可以是矩形,但是不限于此。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0可具有其平面形状是矩形的六边柱形。这样的导光板10可包括上表面10a、下表面10b和四个侧表面10s(侧表面10s1、侧表面10s2、侧表面10s3和侧表面10s4)。在导光板10内部传播的光可通过它的上表面10a射出导光板10。导光板10的侧表面10s将上表面10a和下表面10b彼此连接。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当需要将四个侧表面彼此区分开时,将四个侧表面表示为“10s1”、“10s2”、“10s3”和“10s4”,但是“10s”用于简单地总体地表示侧表面。标记“10s”还可用于表示将上表面10a和下表面10b彼此连接的侧表面的总体集合。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和下表面10b中的每一个位于一个平面中。上表面10a所处的平面和下表面10b所处的平面通常彼此平行,使得越过上表面10a和/或下表面10b的全部导光板10整体地可具有大致相同的厚度。然而,上表面10a和下表面10b所处的平面不限于彼此平行的平面。上表面10a和/或下表面10b的部分可设置在多个平面中。上表面10a和/或下表面10b所处的平面可彼此交叉。
在上表面10a和侧表面10s之间和/或下表面10b和侧表面10s之间,导光板10还可包括倾斜边缘表面10r。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下表面10b与边缘表面10r的第一侧(端)相交,并且导光板10的侧表面10s与边缘表面10r的第二侧(端)相交,其中边缘表面10r的第二侧(端)与它的第一侧相对。
边缘表面10r相对于上表面10a/下表面10b和侧表面10s倾斜。边缘表面10r相对于上表面10a/下表面10b的倾斜角度θ1可以是大约6度(°)到大约20°。在上表面10a/下表面10b所处的平面中被边缘表面10r占据的部分的长度d1,即导光板10的边缘表面10r和上表面10a/下表面10b之间的边界到侧表面10s的距离d1,可以是大约0.84毫米(mm)或更多,更优选地是1毫米或更大。边缘表面10r的高度h1,即边缘表面10r和侧表面10s之间的边界到上表面10a/下表面10b的距离h1,可通过边缘表面10r的倾斜角度θ1和边缘表面10r的长度d1确定。另外,可根据导光板10的光入射表面10s1的平面面积(例如,其在垂直方向上的尺寸与其延伸到图2的页面里的尺寸的乘积),来确定边缘表面10r的高度h1和倾斜角度θ1。换句话说,导光板10的光入射表面10s1的最小总平面面积可设置或形成为大于光源400(构件)的光发射窗口的最大的总平面面积,并且可根据光入射表面10s1的总平面面积确定通过边缘表面10r形成的高度h1和倾斜角度θ1。光入射表面10s1以及一个或多个边缘表面10r可共同地限定导光板10的侧表面。
一个或多个边缘表面10r可通过减小在导光板10的边缘部分处从上表面10a/下表面10b到光入射表面10s1过渡的锐度,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导光板10受外部冲击对其的损害。另外,一个或多个边缘表面10r调节在导光板10的光入射表面10s1处光的路径,从而有效地引起导光板10中的全反射以及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光入射表面10s1处的光泄漏。这将参照图3至图6在下文中描述。
在截面中,一个或多个边缘表面10r可以是以某一倾斜度设置的平坦表面,或者可以是以某一倾斜度设置的弯曲表面(参考图7的光学构件101的边缘表面11r)。
然而,本公开不限于对导光板10限定边缘表面的情况。如图10和图13所示,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和下表面14b和/或导光板17的上表面17a和下表面17b所处的平面可相对于各个侧表面14s和侧表面17s所处的平面倾斜大约90°。下面将描述导光板10包括边缘表面10r的情况。
在光学构件100的应用示例中,光源400可设置为邻近导光板10的至少一个侧表面10s,以限定它的光入射表面。尽管附图示出这样的情况,即诸如发光二极管(LED)410的点光源设置为安装在单个印制电路板(PCB)420上的、布置为邻近位于导光板10的一个较长侧处的侧表面10s1的多个,但是多个LED光源410的位置不限于此。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多个LED光源410可设置为邻近光学构件100的较长侧处的侧表面10s1和侧表面10s3两者,和/或可设置为邻近光学构件100的较短侧处的侧表面10s2和侧表面10s4中的两者或一者。
在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导光板10的第一较长侧处的、光源400邻近其设置的侧表面10s1设置为光入射表面(为了方便描述,在附图中表示为“10s1”)。光源400的光直接地入射至光入射表面10s1,并且在与第一较长侧相对的第二较长侧处的侧表面10s3是光面对表面(为了方便描述在附图中表示为“10s3”)。
散射图案70可在导光板10的下表面10b处设置为多个。散射图案70用于改变通过全反射在导光板10内部行进的光的角度,并且从导光板10投射光。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散射图案70可设置或形成为导光板10的、相对于它的上表面10a和下表面10b从它的主体凸出或者凹入到它的主体中的一部分。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凹槽可设置或形成为从导光板10的下表面10b凹入以充当散射图案70。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散射图案70可设置为相对于导光板10分离的层或图案。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与导光板10分离的、包括凸出图案和/或凹槽图案的印刷图案或图案层可设置或形成在导光板10的下表面10b上以充当散射图案70。
设置为多个的散射图案70的布置密度可根据导光板10的区域被不同地控制。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导光板10的邻近光入射表面10s1的区域中,散射图案70的布置密度可相对较低,其中相对大量的光通过光入射表面10s1行进到导光板10中。在导光板10的、邻近光面对表面10s3的区域中,散射图案70的布置密度可相对较高,其中相对少量的光行进通过光面对表面10s3或者行进到光面对表面10s3处。
低折射层20设置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其中光通过所述上表面10a从导光板10发射。低折射层20插置于导光板10和波长转换层30之间,并且帮助光在导光板10内的全反射。低折射层20可设置在导光板10的有效区域中,其中在所述有效区域中光从光学构件100射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导光板10的有效区域可与显示面板的、利用来自光学构件100的光在其处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对应,但不限于此。导光板10的有效区域可与光学构件100外部的组件的光入射区域对应,但不限于此。
更具体地说,期望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和下表面10b处提供有效的全内反射,使得光通过导光板10有效地从其光入射表面10s1引导到其光面对表面10s3。导光板10中进行全内反射的条件之一是:导光板10的折射率高于与导光板10具有光学交界处的介质的折射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导光板10可包括具有大约1.5的折射率的玻璃。在这种情况下,当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与空气层具有光学交界处时,以大于大约42°的角度入射的光可被全反射,其中42°是导光板10的阈值角度θt1(参考图3)。
另一方面,当具有较高折射率的光学功能层堆叠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时,导光板10的阈值角度变得太大而不能进行充分的全反射。堆叠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的波长转换层30通常具有大约1.5的折射率。当波长转换层30直接地堆叠在具有大约1.5的折射率的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时,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处实现全反射可能是困难的。
低折射层20(插置于导光板10和波长转换层30之间并且与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具有交界处)具有比导光板10的折射率更低的折射率,使得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处发生全反射。
导光板10和低折射层20之间的折射率差值可以是大约0.2或更大。当低折射层20的折射率比导光板10的折射率小大约0.2或更多时,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处可发生充分的全反射。导光板10和低折射层20之间折射率的差值没有上限,但是考虑到通常使用的导光板10和低折射层20的折射率,其差值可以是大约1或更小。
低折射层20的折射率可在从大约1.2至大约1.4的范围中。通常,当固体介质的折射率接近1时,固体介质的制造成本指数地增大。当低折射层20的折射率是大约1.2或更大时,可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制造成本的过度增加。另外,低折射层20可具有大约1.4或更小的折射率,以充分地减小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处的光的全反射阈值角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低折射层20可具有大约1.25的折射率。
低折射层20可包括限定在其中的空隙以提供上述的低折射率。所述空隙可以是真空,或者可填充例如气体(诸如空气)等介质。
低折射层20可覆盖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的大部分,但是可不与导光板10的边缘表面10r重叠。换言之,通过使低折射层20在导光板10的光入射边缘处终止,边缘表面10r暴露于光学构件100的外部。与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和边缘表面10r之间的边界相比,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可定位成向内相距侧表面10s1更远。换句话说,导光板10的边缘表面10r可从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凸出。
光学构件100的低折射层20可通过使用诸如涂覆等方法来形成。在制造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用于形成低折射层20的材料被狭缝涂覆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然后被干燥和固化以形成低折射层20。然而,方法不限于此,并且可使用各种层压方法。
波长转换层30设置在低折射层20上。波长转换层30转换入射光的至少一部分的波长。波长转换层30可包括黏合剂层和分布在黏合剂层中的波长转换颗粒。除波长转换颗粒之外,波长转换层30还可包括分布在黏合剂层中的散射颗粒。
波长转换颗粒是将入射光的波长转换为与其不同的波长的颗粒。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波长转换颗粒可以是量子点(QD)、荧光材料或磷光材料。
波长转换颗粒可包括将入射光的波长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多种波长转换颗粒。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波长转换颗粒可包括将特定波长的入射光转换为第一波长的光并且将所转换的第一波长的光发射的第一波长转换颗粒,以及可包括将特定波长的入射光转换为第二波长的光并且将所转换的第二波长的光发射的第二波长转换颗粒。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从光源400投射并入射至波长转换颗粒上的光可以是蓝色波长的光,第一波长可以是绿色波长,以及第二波长可以是红色波长。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入射至波长转换层30上的蓝光通过波长转换层30的过程中,蓝光的第一部分可入射至第一波长转换颗粒上,转换为绿色波长的光,并且从波长转换层30发射。蓝光的第二部分可入射至第二波长转换颗粒上,转换为红色波长的光,并且从波长转换层30发射。蓝光的第三(或剩余)部分可以没有入射至第一波长转换颗粒和第二波长转换颗粒上,从而在没有转换为不同波长的光的情况下从波长转换层30发射。因此,通过波长转换层30并且从波长转换层30发射的光包括蓝色波长的光、绿色波长的光和红色波长的光中的全部。在通过波长转换层30并且从波长转换层30发射的光包括全部的上述颜色的光的情况下,可通过适当地调节所发射的不同波长的光的比例来显示白光或投射另一颜色的光。通过波长转换层30转换的光中的大部分在较小的波长范围内,并且具有在最大值一半处具备较小的全宽的尖锐光谱。因此,当通过诸如利用滤色片滤除具有这样的尖锐光谱的光来最终实现颜色时,可改善在光学构件100处的颜色再现性。
不同于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入射光可以是较短波长的光,诸如红外线等。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分开地分别将短波长的光转换为蓝色波长的光、绿色波长的光和红色波长的光的三种波长转换颗粒可布置在波长转换层30中,并且可从波长转换层30投射白光。
波长转换层30还可包括散射颗粒。散射颗粒可以是不具有波长转换功能的非QD。散射颗粒可散射入射至其的光,使得更多的光可以入射至波长转换颗粒上。另外,散射颗粒可用于均匀地控制特定波长的光的投射角。具体地,在与波长转换颗粒碰撞之后发射的绿色波长的光和红色波长的光可具有散射的发射特性,其中,散射颗粒对在没有与波长转换颗粒碰撞的情况下行进通过波长转换层30的蓝色波长的光赋予散射的发射特性,使得特定波长的光的投射角可调整为彼此相似。诸如TiO2、SiO2等材料可用作散射颗粒。
波长转换层30可覆盖低折射层20的上表面并且在俯视图中与低折射层20完全地重叠。波长转换层30的下表面可与低折射层20的上表面直接地接触,诸如于其间形成交界处。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的外边缘可与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的外边缘对齐。与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和导光板10的边缘表面10r之间的边界相比,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的外边缘可定位成相距侧表面10s1更远。
光学构件100的波长转换层30可通过使用诸如涂覆等方法来形成。在制造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用于形成波长转换层30的材料被狭缝涂覆在上面已经形成有低折射层20的导光板10上,然后被干燥和固化以形成波长转换层30。然而,方法不限于此,并且可使用各种层压方法。
钝化层40设置在低折射层20和波长转换层30上。钝化层40用于减小或有效地防止湿气和/或氧气(下文称作“湿气/氧气”)渗入导光板10上的其它层或组件中。钝化层40可包括无机材料。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钝化层40可包括硅的氮化物。
钝化层40可覆盖波长转换层30的上表面并且与波长转换层30完全地重叠。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钝化层40完全地覆盖低折射层20和波长转换层30。钝化层40与波长转换层30的上表面完全地重叠,并且经过波长转换层30的上表面进一步地向外延伸以覆盖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和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钝化层40可与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直接地接触。与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和导光板10的边缘表面10r之间的边界相比,钝化层40的侧表面可定位成相距侧表面10s1更远。换句话说,钝化层40可不与导光板10的边缘表面10r重叠。
然而,钝化层40不限于此,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钝化层40可不覆盖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和/或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
钝化层40可通过使用诸如沉积等方法来形成。在制造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钝化层40可诸如通过使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形成在上面已经顺序地形成有低折射层20和波长转换层30的导光板10上。然而,方法不限于此,并且可使用各种层压方法。
如上所述,光学构件100可作为单个集成构件同时执行光引导功能和波长转换功能。另外,在光学构件100中,低折射层20设置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使得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处有效地发生全反射。下面将参照图3到图6描述由于低折射层20而引起的全反射效率的提高以及由于导光板10的倾斜边缘表面10r而引起的对光泄漏的有效预防。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内部的导光板的特定区域阈值角度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4是传统光学构件和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内部的导光板的边缘部分处的光的路径的剖视图。图5A和图5B是示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中的边缘表面的倾斜角度和长度引起的光泄漏的量的图形。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中的导光板的边缘表面和上表面之间的边界处的光泄漏的量的图形。
参照图3和图4,如上所述,与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和边缘表面10r之间的边界相比,低折射层20的侧表面、波长转换层30的侧表面和钝化层40的侧表面各自设置成相距侧表面10s1更远。换句话说,低折射层20、波长转换层30和钝化层40都不与导光板10的边缘表面10r重叠。导光板10的边缘表面10r可暴露于光学构件100外部的空气层。
导光板10的边缘表面10r与光学构件100外部的空气层具有光学交界处。如上所述,导光板10的边缘表面10r处的阈值角度θt1可以是大约42°。换句话说,以大约42°或更大的角度入射至边缘表面10r上的光可通过边缘表面10r被完全反射。如图3所示,相对于法向于边缘表面10r的线定义阈值角度θt1
另一方面,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可与低折射层20直接地接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当导光板10具有大约1.5的折射率并且低折射层20具有大约1.25的折射率时,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处的阈值角度θt2可以是大约57°。在这种情况下,以大约57°或更大的角度入射至上表面10a上的光可被完全反射。如图3所示,相对于法向于上表面10a的线定义阈值角度θt2
在传统光学构件中,例如,如图4中从上表面10a、下表面10b和侧表面10s1延伸的虚线所指示那样,导光板10可不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边缘表面10r,并且导光板10的侧表面10s1和下表面10b可以以大约90°的角度彼此相交。由于传统光学构件中导光板10的下表面与空气层具有光学交界处,所以相对于导光板10的下表面10b的阈值角度可以是大约42°。如图4所示,以小于阈值角度的角度入射至导光板10的下表面10b的第一光L1没有在传统光学构件内被完全反射。第一光L1中的一些光线可投射通过下表面10b而泄漏,并且第一光L1中的其它光线可被反射并且传输到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光L1还以小于阈值角度θt2的角度入射至导光板10的上表面10a上,并且因此可能向上投射而没有被完全反射。这样,当在光入射表面10s1(大量光从光源400投射至所述光入射表面10s1)处大量光向上泄漏时,可能在显示屏幕中检测到光泄漏。
另一方面,以与第一光L1相同的角度入射至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100中的导光板10的光入射表面10s1上的第二光L2可具有比阈值角度θt1更大的入射角度。换句话说,由于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100包括限定了相对于下表面10b以角度θ1倾斜的边缘表面10r的导光板10,所以第二光L2可具有比第一光L1更大的入射角度。因此,在边缘表面10r处第二光L2具有比阈值角度θt1更大的入射角度,并且因此在导光板10中可被全反射。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光入射表面10s1所处的侧部处泄漏至导光板10上方(例如,光学构件100的发射侧)的光的量减少,使得可减小或有效地防止光泄漏并且可提高亮度均匀度。
边缘表面10r的倾斜角度θ1可根据导光板10相对于空气层的阈值角度θt1以及导光板10相对于低折射层20的阈值角度θt2确定。换句话说,由于相对于低折射层20的阈值角度θt2大于相对于空气层的阈值角度θt1,所以边缘表面10r的倾斜角度θ1可设计成使得光具有比相对于低折射层20的阈值角度θt2更大的入射角使得光在导光板10中被有效地引导。
就这一点而言,边缘表面10r的倾斜角度θ1可以是大约6°至大约20°。当边缘表面10r的倾斜角度θ1大于6°时,光的路径可被有效地调整,使得光相对于低折射层20具有大于阈值角度θt2的入射角度。当边缘表面10r的倾斜角度θ1小于20°时,光的路径可被有效地调整,同时确保导光板10的光入射表面10s1具有足够的平面面积。另外,具有小于阈值角度θt1的入射角度的光集中于光入射表面10s1处。根据边缘表面10r的倾斜角度θ1,当从光入射表面10s1到边缘表面10r与上表面10a/下表面10b之间的边界的距离d1是大约0.84mm或更大时,可得到足以改变具有较小入射角度的光的路径的距离。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从光入射表面10s1至边缘表面10r和上表面10a/下表面10b之间的边界的距离d1是大约1mm或更大。
为了从实验上确认由边缘表面10r造成的光泄漏的改善,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准备具有1.1mm厚度并且包括边缘表面10r的玻璃导光板10。作为比较示例,准备不具有边缘表面10r并且具有与侧表面以直角相交的上表面/下表面的玻璃导光板。图5A是示出当使用根据各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导光板和比较的导光板时,测量向上投射在光入射表面10s1处的光的量的结果的图形。图5B是图5A的图形的、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放大部分。图6是示出当使用各个导光板时在光入射表面10s1处向上的光泄漏的量的图形。
参照图5A和图5B,图形的(水平)x轴表示光入射表面边缘部分相距导光板的有效区域的相对距离(以mm为单位),以及y轴表示根据边缘表面10r的高度h1(参考图2)和由边缘表面10r占据的部分的长度d1(参考图2)的输出光的量(以%为单位)。可见,与不包括边缘表面10r的导光板(“偏移3mm”的线)相比,包括边缘表面10r的导光板10(“倒角Xmm/截面Ymm”线)中向上投射到光入射表面10s1的光的量减少。具体地,可见,在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边缘表面10r的高度h1为0.1mm并且长度d1为3mm时,最少量的光在光入射表面10s1处投射到导光板10上方。
参照图6的图形,在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边缘表面10r的高度h1是0.1mm或0.2mm。在导光板10的光入射表面10s1处的光泄漏的量显示为沿y轴的相对值,而高度h1与在1mm到3mm之间改变的由边缘表面10r占据的截面的长度d1的关系示为沿x轴。可见,与根据不包括边缘表面10r的比较示例(“参照(Ref.)”条)的导光板中的光泄漏的量相比,在根据本发明(“0.X/Ymm”条)的光学构件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0中的光泄漏数量减少。具体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边缘表面10r的高度h1是0.1mm并且长度d1是3mm时,实现最有效地改善光泄漏。
如上所述,根据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括边缘表面10r的导光板10可通过提高全反射效率来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光泄漏以及提高光学构件100的亮度均匀度。
下面将描述光学构件的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将省略或简要给出与上述元件相同的元件的描述,并且将主要描述不同之处。
图7至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的修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7至图9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光学构件的各个元件的形状和布置可不同地修改。
图7示出光学构件101中的导光板11的边缘表面11r在截面中可以是弯曲表面。换句话说,图2的光学构件100中的导光板10的边缘表面10r与图7的边缘表面11r的不同之处在于:边缘表面10r在截面中是平坦表面。导光板11还可包括或限定上表面11a、下表面11b、光入射表面11s1和光面对表面11s3。
导光板11的边缘表面11r的形状可不同地修改,只要通过边缘表面11r改变的光的路径满足全反射角度即可。
图8示出低折射层22的侧表面22s、波长转换层32的侧表面32s以及钝化层42的侧表面42s可与导光板12的边缘表面12r对齐(例如共面)。在这种情况下,在导光板12的光入射表面12s1所处的端部处,钝化层42可既不覆盖低折射层22的侧表面22s又不覆盖波长转换层32的侧表面32s。导光板12还可包括或限定上表面12a、下表面12b和光面对表面12s3。
低折射层22的侧表面22s可在导光板12的边缘表面12r和上表面12a之间的边界处对齐。低折射层22的侧表面22s的倾斜角度可与边缘表面12r的倾斜角度θ1大致相同。换句话说,低折射层22的侧表面22s可设置在与边缘表面12r大致相同的平面中。
与导光板12的边缘表面12r和上表面12a之间的边界相比,波长转换层32的侧表面32s可设置成相距光入射表面12s1更远。波长转换层32的侧表面32s可与低折射层22的侧表面22s和上表面之间的边界大致对齐。波长转换层32的侧表面32s的倾斜角度可与边缘表面12r的倾斜角度θ1大致相同。换句话说,波长转换层32的侧表面32s也可设置在与边缘表面12r大致相同的平面中。
与导光板12的边缘表面12r和上表面12a之间的边界相比,钝化层42的侧表面42s可设置为相距光入射表面12s1更远。钝化层42的侧表面42s可与波长转换层32的上表面和侧表面32s之间的边界大致对齐。钝化层42的侧表面42s的倾斜角度可与边缘表面12r的倾斜角度θ1大致相同。换句话说,钝化层42的侧表面42s也可设置在与边缘表面12r大致相同的平面中。
在制造光学构件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诸如图8的光学构件102的结构可通过以下来获得:在导光板12上堆叠低折射层22、波长转换层32和钝化层42使得低折射层22、波长转换层32和钝化层42的端部与光入射表面12s1对应,且之后切割导光板12以形成边缘表面12r。换句话说,当从最初堆叠的结构移除层的部分时,低折射层22的侧表面22s、波长转换层32的侧表面32s和钝化层42的侧表面42s可以是连同边缘表面12r一起获得的切割表面。
图9的光学构件103示出第二边缘表面13r2还可设置或形成在导光板13的光面对表面13s3处。
导光板13可包括设置或形成在光入射表面13s1处的第一边缘表面13r1,并且还可包括设置或形成在光面对表面13s3处的第二边缘表面13r2。第二边缘表面13r2不仅可设置或形成在光面对表面13s3和上表面13a之间,还可设置或形成在光面对表面13s3和下表面13b之间。尽管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边缘表面还可形成在导光板13的其它侧表面(例如,如图1中相对于10s1和10s3的10s2和10s4那样)。处
第二边缘表面13r2的倾斜角度可与第一边缘表面13r1的倾斜角度θ1相同或不同。
图9还示出低折射层23的侧表面23s、波长转换层33的侧表面33s和钝化层43的侧表面43s可与导光板13的边缘表面13r1和/或13r2对齐(例如共面)。在这种情况下,在导光板13的光入射表面13s1或光面对表面13s3所处的端部处,钝化层43可既不覆盖低折射层23的侧表面23s也不覆盖波长转换层33的侧表面33s。
由于边缘表面13r1和13r2调整光的路径并且在制造光学构件期间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导光板13的转角的破坏,因此,导光板13可具有优良的耐久性。
图10至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的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10至图12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光学构件还可包括光调整构件。
图10示出光学构件104的导光板14可不包括通过导光板14的主体限定的边缘表面。换句话说,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下表面14b所处的平面可相对于侧表面14s所处的平面(例如,诸如光入射表面14s1和光面对表面14s3)倾斜大约90°。
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可划分为较邻近于光入射表面14s1的第一区域以及较邻近于光面对表面14s3的第二区域。低折射层20、波长转换层30和钝化层40可设置在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的第二区域上,并且光调整构件80可设置在第一区域上。光调整构件80可在第一区域中与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直接地接触。另一方面,在第二区域中,低折射层20、波长转换层30和钝化层40可设置在光调整构件80和导光板14之间。低折射层20、波长转换层30、钝化层40和/或光调整构件80的外边缘可限定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
光调整构件80不仅可设置在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处,还可设置在导光板14的下表面14b上。设置在上表面14a和下表面14b上的光调整构件80可相对于其间的导光板14具有大体对称的形状。
光调整构件80可与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和下表面14b直接地接触。光调整构件80的折射率可与导光板14的折射率相同或者比导光板14的折射率更高。在制造光学构件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当通过印刻形成光调整构件80时,可使用具有与导光板14的折射率相同或比其更高的折射率的树脂材料。在制造光学构件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与散射图案70一起(诸如同时)在相同的工艺中或者由相同的材料层形成位于导光板14的下表面14b上的光调整构件80。
在传统光学构件中,当光调整构件80的折射率与导光板14的折射率相同时,光调整构件80和导光板14之间的边界不会被识别为光学交界处,并且因此,光可入射至光调整构件80上而不是在所述边界处被反射或折射。在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光调整构件80的折射率比导光板14的折射率更高时,暴露于空气层的光调整构件80的上表面的阈值角度进一步地增大,并且因此形成更有效的光学交界处。
光调整构件80可沿着导光板14的侧表面14s1的长度在纵向方向上纵向延伸。光调整构件80沿着厚度方向(例如,图10中的垂直方向)的高度通常可在从导光板14的侧表面14s1朝向导光板14的内部(例如,朝向光面对表面14s3)的方向上增大。换句话说,从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到光调整构件80的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可在从导光板14的侧表面14s1朝向导光板14的内部的方向上增大。从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到光调整构件80的上表面的最大垂直距离可与从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到钝化层40的最上表面的高度大致相同。然而,所述垂直距离不限于此,并且光调整构件80可设置或形成为从钝化层40的最上表面凸出得量多远。
光调整构件80可执行与通过导光板10的主体限定的边缘表面10r(参考图1至图4)的功能相似的功能。换句话说,光调整构件80可调整入射至导光板14的光的路径,以提高导光板14中的全反射效率以及减少或有效地防止在光入射表面14s1处的光泄漏。据悉,当这样的光引导构件的倾斜边缘表面由光调整构件80限定时,整体的光引导构件可包括导光板14和光调整构件80。
具体地,由于光调整构件80的上表面相对于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倾斜,所以第四光L4相对于光调整构件80的上表面的入射角度θ3可大于第三光L3相对于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的入射角度θ2。换句话说,即使当相对于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的入射角度θ2小于阈值角度时,相对于光调整构件80的上表面的入射角度θ3也可大于阈值。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第三光L3和第四光L4以相同角度从光源400入射时,第三光L3具有小于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的阈值角度的入射角度θ2并且因此通过导光板14的上表面14a;而第四光L4具有大于光调整构件80的上表面的阈值角度的入射角度θ3并且因此可被完全反射回导光板14中。以这种方式,光调整构件80可执行与导光板10的边缘表面10r的功能大致相似的功能。
图11示出光学构件105的导光板15可包括边缘表面15r。导光板15还可包括或限定上表面15a、下表面15b和光面对表面15s3。
光调整构件81可分别地设置在导光板15的边缘表面15r上。光调整构件81可覆盖边缘表面15r,并且补偿通过导光板15的主体限定的光入射表面15s1的、因边缘表面15r减小的平面面积。
具体地,导光板15的光入射表面15s1的高度h2因边缘表面15r的高度h3双倍地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光入射表面15s1的平面面积减小,并且入射至导光板15中的光的量可能减小。光调整构件81可通过补偿由边缘表面15r的高度h3造成的高度差,增大导光板15的整个光入射表面的平面面积。因此,在选择边缘表面15r的倾斜角度和高度h3时的自由度可以增大,而不用考虑通过导光板15的主体限定的光入射表面15s1的平面面积。
参照图12,光学构件106的低折射层26、波长转换层36和钝化层46的侧表面可与导光板16的边缘表面16r对齐(例如,共面)。导光板16还可包括或限定上表面16a、下表面16b、光入射表面16s1和光面对表面16s3。
光调整构件82可覆盖边缘表面16r并且进一步地向内延伸以覆盖低折射层26、波长转换层36和钝化层46的侧表面。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钝化层46不覆盖波长转换层36和低折射层26的侧表面,但是光调整构件82代替地覆盖波长转换层36和低折射层26的侧表面使得可保持密封结构。因此,通过减少或防止湿气/氧气渗入到波长转换层36中,提高了波长转换层36的耐久性。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构件的再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参照图13,光学构件107还可包括角度滤光器90。
角度滤光器90可设置在导光板17的光入射表面17s1上。在从光源400投射的光线之中,角度滤光器90反射相对于光入射表面17s1具有大于第一角度的入射角度的光线,并且通过具有小于第一角度的入射角度的光线。换句话说,具有小于导光板17的上表面17a/下表面17b的阈值角度的入射角度的光线在入射至导光板17中之前被滤除,以及具有大于上表面17a/下表面17b的阈值角度的入射角度的光线通过与光面对表面17s3相对的光入射表面17s1,使得导光板17中的全反射效率可提高。
考虑到导光板17的上表面17a/下表面17b的阈值角度,第一角度可以是大约54°。换句话说,相对于导光板17的光入射表面17s1具有大于大约54°的入射角度的光可被反射,以及具有小于大约54°的入射角度的光可通过角度滤光器90并且入射至导光板17上。
光源400还可包括反射构件700。反射构件700重新反射通过角度滤光器90反射的光,并且致使光入射至导光板17上。通过反射构件700反射的光具有小于第一角度的入射角度,并且可通过角度滤光器90。反射构件700可通过再利用未输入导光板17的光来提高光入射效率,并且可减小或有效地防止光入射表面17s1处的光泄漏。
根据上述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100至107可应用于显示设备、照明器材等以生成和提供光。下面将详细描述包括光学构件的显示设备。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参照图14,显示设备1000包括光源400、设置在光源400的光投射(发射)路径中的光学构件100以及设置在光学构件100上方的显示面板300。
可使用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任何光学构件100至107及其特征。图14示出在其中使用图2的光学构件100的情况。
光源400设置在光学构件100的侧部。光源400可设置为邻近导光板10的光入射表面10s1。光源400可包括提供为单个或多个的点光源或线光源。点光源可以是多个LED光源410。多个LED光源410可安装在PCB 420上。LED光源410可生成和发射蓝色波长的光。
显示设备1000还可包括设置在光学构件100下方的反射构件250。反射构件250可包括反射膜或反射涂层。反射构件250反射投射通过光学构件100中的导光板10的下表面10b的光,并且致使所述光重新进入导光板10。
显示面板300设置在光学构件100上方。显示面板300从光学构件100接收光,并且利用所接收的光显示图片或图像。显示面板300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CD)面板,但是不限于此。
显示面板300可包括第一(显示)衬底310、与第一衬底310相对的第二(显示)衬底320以及诸如液晶层(未示出)的光学透射层,其中所述光学透射层设置在第一衬底310和第二衬底320之间并且所述光学透射层被传输或阻挡光。
光学构件100可通过模块间联接构件611与显示面板300联接。模块间联接构件611在平面图中可具有矩形框架形状。模块间联接构件611可位于显示面板300和光学构件100的各个边缘部分处。模块间联接构件611可设置为不与导光板10的边缘表面10r重叠,并且边缘表面10r可暴露于光学构件100外部的空气层。
模块间联接构件611可包括聚合物树脂、粘合带或粘性胶带等。
显示设备1000还可包括壳体500,显示设备1000的其它组件容纳在壳体500中。壳体500在其上部具有一个敞开侧,并且包括底表面510和连接至底表面510的侧壁520。光源400、光学构件100、显示面板300、模块间联接构件611和反射构件250可容纳在通过壳体500的底表面510和侧壁520限定的空间中。
显示设备100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光学膜200。至少一个光学膜200可容纳在被模块间联接构件611围绕并且限定在光学构件100和显示面板300之间的空间中。
光学膜2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单独的膜,例如棱镜膜、扩散膜、微透镜膜、透镜膜、偏振膜、反射偏振片膜、相位差膜等,但是不限于此。
在图14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00中,光学构件100、显示面板300以及乃至光学膜200通过模块间联接构件611集成,并且显示面板300和壳体500通过壳体联接构件620联接在一起。因此,即使当省略了常规显示设备的模具框时,显示设备1000的若干构件也稳定地联接在一起,使得可减轻显示设备1000的总重量。另外,由于导光板10和波长转换层30集成到执行光引导功能和波长转换功能的单个光学构件100中,所以可减小显示设备1000的整体厚度。此外,显示面板300的侧表面和壳体500的侧壁520通过壳体联接构件620联接在一起,并且因此,在显示设备1000的显示侧处边框的整个平面面积被最小化或完全地消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构件可执行这样的光引导功能,其展示出优良的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不限于上述示例,并且本说明书中包括各种效果。
尽管上文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改变本公开的技术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实施方式可以以其它具体形式来实现。因此,上述实施方式应理解为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于所有特征中。

Claims (21)

1.光学构件,包括:
导光板,入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光在所述导光板中传播,所述导光板包括:
发射表面,传播的光通过所述发射表面射出所述导光板,
光入射表面,所述光通过所述光入射表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以及
倾斜边缘表面,将所述发射表面和所述光入射表面彼此连接;以及
波长转换层,设置为面对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其中从所述导光板射出的光入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层并且所述波长转换层转换所射出的光的波长,
其中,
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和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在二者之间限定边界,以及
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和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之间的所述边界相比,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最靠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表面的侧表面相距所述光入射表面更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暴露于所述光学构件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的倾斜角度是6°至2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表面到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和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之间的所述边界的距离是0.84毫米或更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表面到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和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之间的所述边界的所述距离是1毫米或更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无机材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构件,还包括:折射层,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和所述波长转换层之间,
其中,
所述折射层的折射率小于包括所述无机材料的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以及
包括所述无机材料的所述导光板的所述折射率与所述折射层的所述折射率之间的差是0.2或更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的倾斜角度是6°至2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侧表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侧表面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共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构件,还包括:
折射层,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和所述波长转换层之间,所述折射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以及
钝化层,来自所述波长转换层的转换的光通过所述钝化层射出所述光学构件,所述波长转换层布置在所述折射层和所述钝化层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和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之间的所述边界相比,所述折射层的最靠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表面的侧表面和所述钝化层的最靠近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表面的侧表面相距所述光入射表面更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所述折射层的所述侧表面的倾斜角度、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侧表面的倾斜角度和所述钝化层的所述侧表面的倾斜角度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构件,还包括:光调整构件,所述光调整构件将光的路径调整成入射至所述导光板中,所述光调整构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上的所述光调整构件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延伸从而覆盖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侧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光调整构件的折射率等于或大于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光调整构件的侧表面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表面延伸并且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表面共面,从而限定所述光学构件的连续的光入射表面。
18.光学构件,包括:
导光板,入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光在所述导光板中传播,所述导光板包括:
发射表面,传播的光通过所述发射表面射出所述导光板,
光入射表面,所述光通过所述光入射表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以及
倾斜边缘表面,将所述发射表面和所述光入射表面彼此连接;
波长转换层,设置为面对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其中从所述导光板射出的光入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层并且所述波长转换层转换所射出的光的波长;以及
光调整构件,设置为面对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倾斜边缘表面并且与所述波长转换层间隔开,其中所述光调整构件将光的路径调整成入射至所述导光板中,
其中,
所述导光板的第一区域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表面延伸至所述光调整构件的最远离所述光入射表面的端部,
所述导光板的第二区域在远离所述光入射表面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区域延伸,并且与面对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的所述波长转换层叠置,以及
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导光板的所述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处,所述光调整构件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厚度最大。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光调整构件的折射率等于或大于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
20.光学构件,包括:
导光板,入射至所述导光板的光在所述导光板中传播,所述导光板包括:
发射表面,传播的光通过所述发射表面射出所述导光板,以及
光入射表面,所述光通过所述光入射表面入射至所述导光板;
折射层,设置为面对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并且接收通过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射出的光,所述折射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
波长转换层,来自所述折射层的光入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层并且所述波长转换层转换入射至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光的波长,所述折射层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发射表面和所述波长转换层之间;
钝化层,设置为覆盖所述折射层的侧表面和所述波长转换层的侧表面,其中来自所述波长转换层的光入射至所述钝化层并且所述光通过所述钝化层从所述光学构件射出;以及
角度滤光器,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表面上,
其中,所述角度滤光器反射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光入射表面具有等于或大于第一角度的入射角度的光,并且通过具有小于所述第一角度的入射角度的光。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学构件,其中,所述第一角度是54°。
CN201811350692.7A 2017-11-20 2018-11-14 光学构件和包括光学构件的显示器 Active CN1098143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55054 2017-11-20
KR1020170155054A KR102531351B1 (ko) 2017-11-20 2017-11-20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4306A true CN109814306A (zh) 2019-05-28
CN109814306B CN109814306B (zh) 2023-08-08

Family

ID=66532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50692.7A Active CN109814306B (zh) 2017-11-20 2018-11-14 光学构件和包括光学构件的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45278B2 (zh)
KR (1) KR102531351B1 (zh)
CN (1) CN1098143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61280B1 (ko) 2018-03-21 2023-08-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KR20190115140A (ko) 2018-03-29 2019-10-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00096363A (ko) * 2019-02-01 2020-08-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737269B (zh) * 2020-04-20 2021-08-21 光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
EP4321926A1 (en) * 2022-08-09 2024-02-14 Avantama AG Color conversion film with ald sealed edge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10592A (ja) * 2004-04-22 2005-11-04 Seiko Instruments Inc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CN1716024A (zh) * 2002-08-30 2006-01-04 富士通显示技术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20070052882A1 (en) * 2005-09-02 2007-03-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lluminator for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illuminator for double-side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US20100123858A1 (en) * 2008-11-17 2010-05-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acklight assembly using flexible light guiding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2155677A (zh) * 2010-01-13 2011-08-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352984A (zh) * 2011-05-26 2012-0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US20160109635A1 (en) * 2014-10-16 2016-04-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CN105842775A (zh) * 2016-04-25 2016-08-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6181474A (ja) * 2015-03-25 2016-10-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導光部材、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10425B2 (ja) * 2000-12-08 2009-0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
JP2010537364A (ja) 2007-08-16 2010-12-02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照明アセンブリ
JP4685074B2 (ja) * 2007-10-16 2011-05-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KR101262634B1 (ko) * 2011-03-14 2013-05-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5945070B1 (ja) * 2014-09-26 2016-07-05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776372B1 (ko) * 2014-12-31 2017-09-08 롯데첨단소재(주)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펠렛 및 이로부터 형성된 도광판
EP3279548B1 (en) * 2015-04-01 2020-07-1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device
KR102401834B1 (ko) 2015-10-15 2022-05-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2391097B1 (ko) * 2015-10-30 2022-04-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글래스 도광판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2533078B1 (ko) 2017-06-16 2023-05-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422135B1 (ko) 2017-07-07 2022-07-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부재,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광학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6024A (zh) * 2002-08-30 2006-01-04 富士通显示技术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310592A (ja) * 2004-04-22 2005-11-04 Seiko Instruments Inc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US20070052882A1 (en) * 2005-09-02 2007-03-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lluminator for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illuminator for double-sided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US20100123858A1 (en) * 2008-11-17 2010-05-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acklight assembly using flexible light guiding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2155677A (zh) * 2010-01-13 2011-08-17 欧姆龙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352984A (zh) * 2011-05-26 2012-0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US20160109635A1 (en) * 2014-10-16 2016-04-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6181474A (ja) * 2015-03-25 2016-10-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導光部材、面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5842775A (zh) * 2016-04-25 2016-08-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4306B (zh) 2023-08-08
KR20190058743A (ko) 2019-05-30
US10545278B2 (en) 2020-01-28
US20190154901A1 (en) 2019-05-23
KR102531351B1 (ko)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4306A (zh) 光学构件和包括光学构件的显示器
US10976599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928577B2 (en) Optical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8120711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US10754195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TW201439604A (zh) 顯示裝置
CN106990608A (zh) 光源装置
CN11392054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802202B2 (en) Composite shee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459167B2 (en) Optical fiber capable of converting wavelength and backlight unit using the same
US10732343B2 (en) Optical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00218004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a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US10809437B2 (en) Optical membe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00132914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240085739A1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and backlight module
US11709304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967210B (zh) 一种反射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US10928576B2 (en) Optical member and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TWI770968B (zh) 背光模組以及顯示裝置
CN117677223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248514A (zh) 背光模块以及显示装置
KR20180025157A (ko) 파장 선택 소자, 광원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KR20170134190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광원 장치 및 광원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