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12401A - 简易型打气筒头部 - Google Patents

简易型打气筒头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12401A
CN109812401A CN201711165943.XA CN201711165943A CN109812401A CN 109812401 A CN109812401 A CN 109812401A CN 201711165943 A CN201711165943 A CN 201711165943A CN 109812401 A CN109812401 A CN 1098124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axis
push block
simple type
virtu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659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12401B (zh
Inventor
吴树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1659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12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12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2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12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12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包括有一个外壳及一个迫紧装置,外壳包括有一个外套管,外套管沿一个第一虚拟贯轴穿设有一个穿槽,外套管设置有一个操作端及一个套接端,迫紧装置设置于外套管的穿槽内,迫紧装置包括有一个顶推座及一个气密环,顶推座邻近操作端且气密环邻近套接端,顶推座以直接接触的方式抵靠于气密环,顶推座由邻近套接端的一端往邻近操作端的一端凹设有一个容孔,顶推座沿径向穿设有一个第一容槽,第一容槽内形成有一个第一夹持件,打气筒头部凭借上述结构减少零件,以降低成本、减少因零件累积公差所产生的间隙,进而使作动效果精密又确实。

Description

简易型打气筒头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打气筒头部,尤指简易型打气筒头部。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第M318073号的“打气筒气嘴”专利案,其为一种打气筒气嘴,其风嘴头具有相通的组装孔及接管,组装孔顶端组设扳手、底端设有可供美式接嘴穿入定位的风嘴,组装孔于风嘴顶端设有一可供法式接嘴穿入的夹座,夹座顶端设有向下收束的导引孔,然后组装孔在夹座与扳手间滑合有压注器,压注器与夹座间设有复归弹簧,而压注器底端则设有与导引孔对应的活动爪,此压注器内以弹簧连接一顶针,俾在扳手连动压注器下移时,该活动爪可迫使风嘴变形而夹持美式/法式接嘴,令顶针能确实充气。
然而,因采用上述结构的打气筒气嘴,当扳手扳起后,首先顶推压注器移动,而后还需要通过夹座才能够迫使风嘴受挤压而变形,压注器是利用活动爪的部分顶推夹座,但压注器的活动爪乃是压注器上可变形而得以限制顶针位置的部分,导致压注器在顶推夹座的同时活动爪也会产生变形,使得顶推的效果不佳,风嘴的变形量不足,气密效果差。且打气筒气嘴零件多,成本高,因公差所产生的间隙也多,作动效果不精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型打气筒头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是包括有:
一个外壳,该外壳包括有一个外套管及一个扳动件,该外套管沿一个第一虚拟贯轴穿设有一个穿槽,该外套管沿该第一虚拟贯轴轴向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操作端且相异于该操作端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套接端,该扳动件枢设于该操作端;
一个迫紧装置,该迫紧装置设置于该外套管的穿槽内,该迫紧装置包括有一个顶推座及一个气密环,该顶推座邻近该操作端且该气密环邻近该套接端,该顶推座的一端抵靠于该扳动件且相异的另一端以直接接触的方式抵靠于该气密环,该气密环沿该第一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设置有一个凹部,该凹部面对且不接触该外套管穿槽的内壁面,该顶推座由邻近该套接端的一端往邻近该操作端的一端沿一个第二虚拟贯轴的轴向凹设有一个容孔,该第二虚拟贯轴与该第一虚拟贯轴在同一轴线上,该顶推座沿该第二虚拟贯轴的径向穿设有一个第一容槽,该第一容槽于邻近该操作端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一侧并在邻近该套接端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二侧,该第一容槽内由其第一侧形成有一个第一夹持件,该第一夹持件往该第一容槽第二侧的方向延伸。
该顶推座呈一体成型结构。
该第一夹持件邻近该第一容槽第二侧的一端且邻近该容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一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部能够以该第一夹持件的弹性相对该顶推座变形摆动。
该顶推座沿该第二虚拟贯轴的径向穿设有一个第二容槽,该第一容槽及该第二容槽分别设置于该容孔相异的两侧并与该容孔彼此相连通,该第二容槽于邻近该操作端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一侧并于邻近该套接端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二侧,该第二容槽内由其第一侧形成有一个第二夹持件,该第二夹持件往该第二容槽第二侧的方向延伸,该第二夹持件邻近该第二容槽第二侧的一端且邻近该容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二夹持部,该第二夹持部能够以该第二夹持件的弹性相对该顶推座变形摆动,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彼此相对。
该第一容槽于其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还形成有一个第三侧及一个第四侧,该第一容槽的第三侧与第四侧彼此相对,该第一夹持件不接触该第一容槽的第二侧、第三侧及第四侧,该第二容槽于其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还形成有一个第三侧及一个第四侧,该第二容槽的第三侧与第四侧彼此相对,该第二夹持件不接触该第二容槽的第二侧、第三侧及第四侧。
该迫紧装置于该容孔内设置有一个压缩弹簧及一个顶心,该压缩弹簧的一端抵靠于该容孔的底面,该顶心能够沿该第二虚拟贯轴轴向相对该顶推座移动地设置于该容孔内,该第一夹持件能够利用弹性使该第一夹持部往远离该顶心的方向移动,该第二夹持件能够利用弹性使该第二夹持部往远离该顶心的方向移动。
该扳动件能够在释放位置与夹持位置之间相对该外套管枢转,该扳动件在释放位置时,该第一夹持件及该第二夹持件远离该顶心,该扳动件在夹持位置时,该第一夹持件及该第二夹持件靠近该顶心。
该顶心的外周缘沿该第二虚拟贯轴的径向环凸设有一个卡掣凸缘,该卡掣凸缘沿该第二虚拟贯轴径向的最大宽度形成一个卡掣宽度,该扳动件在释放位置时,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形成一个释放宽度,该释放宽度不小于该卡掣宽度,该扳动件在夹持位置时,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形成一个夹持宽度,该夹持宽度小于该卡掣宽度。
该顶推座于该容孔邻近该操作端的一端的底面沿该第二虚拟贯轴轴向凸设有一个凸柱,该压缩弹簧套设于该凸柱,该顶心呈中空结构,该顶心套设于该压缩弹簧相异于该凸柱的一端。
该凹部沿平行该第一虚拟贯轴轴向的方向的截面呈圆弧状。
该凹部以该第一虚拟贯轴为中心环绕该气密环一周
该穿槽呈圆孔状,该容孔呈圆孔状,该容孔邻近该操作端的一端呈封闭状。
该外套管的穿槽内设置有一个肩部,该穿槽于该肩部邻近该套接端一侧沿该第一虚拟贯轴径向的内径小于该肩部邻近该操作端一侧沿该第一虚拟贯轴径向的内径。
该肩部沿该第一虚拟贯轴径向的内径由邻近该操作端一侧往邻近该套接端一侧的方向渐缩呈圆锥状斜面。
该外壳包括有一个盖件,该盖件结合于该套接端,该气密环相异于该顶推座的一端抵靠于该盖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凭借上述结构减少零件,以降低成本、减少因零件累积公差所产生的间隙,进而使作动效果精密又确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简易型打气筒头部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简易型打气筒头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简易型打气筒头部的剖面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简易型打气筒头部的局部放大剖面结构图。
图6是由图4中5-5线所取的剖面结构图,表示第一夹持件处的剖面结构。
图7是由图4中6-6线所取的剖面结构图,表示第二夹持件处的剖面结构。
图8是本发明简易型打气筒头部连接法式气嘴且扳动件扳起后的使用状态图。
图9是本发明简易型打气筒头部连接法式气嘴且扳动件扳起后的局部放大使用状态图。
图10是本发明简易型打气筒头部连接美式气嘴且扳动件扳起后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打气筒头部;20外壳;21外套管;211穿槽;212操作端;213套接端;214肩部;22扳动件;23盖件;30迫紧装置;31顶推座;32气密环;33容孔;34凸柱;35第一容槽;351第一侧;352第二侧;353第三侧;354第四侧;355第一夹持件;356第一夹持部;36第二容槽;361第一侧;362第二侧;363第三侧;364第四侧;365第二夹持件;366第二夹持部;37压缩弹簧;38顶心;381卡掣凸缘;L1第一虚拟贯轴;L2第二虚拟贯轴;WL卡掣宽度;WR释放宽度;WH夹持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简易型打气筒头部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剖面结构图。本发明打气筒头部10包括有一个外壳20及一个迫紧装置30;其中:
该外壳20包括有一个外套管21、一个扳动件22及一个盖件23,该外套管21沿一个第一虚拟贯轴L1穿设有一个呈圆孔状的穿槽211,该外套管21沿该第一虚拟贯轴L1轴向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操作端212且相异于该操作端212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套接端213,该外套管21的穿槽211内设置有一个肩部214,该穿槽211于该肩部214邻近该套接端213一侧沿该第一虚拟贯轴L1径向的内径小于该肩部214邻近该操作端212一侧沿该第一虚拟贯轴L1径向的内径,该肩部214沿该第一虚拟贯轴L1径向的内径由邻近该操作端212一侧往邻近该套接端213一侧的方向渐缩呈圆锥状斜面,该扳动件22能够在释放位置与夹持位置之间相对该外套管21枢转地设置于该操作端212,该盖件23结合于该套接端213。
该迫紧装置30设置于该外套管21的穿槽211内,该迫紧装置30包括有一个顶推座31及一个气密环32,该顶推座31邻近该操作端212且该气密环32邻近该套接端213,该顶推座31的一端抵靠于该扳动件22且相异的另一端以直接接触的方式抵靠于该气密环32,该气密环32相异于该顶推座31的一端抵靠于该盖件23,该气密环32沿该第一虚拟贯轴L1径向的外周缘设置有一个凹部321,该凹部321面对且不接触该外套管21穿槽211的内壁面,该凹部321沿平行该第一虚拟贯轴L1轴向的方向的截面呈圆弧状,且该凹部321以该第一虚拟贯轴L1为中心环绕该气密环32一周。
该顶推座31呈一体成型结构,该顶推座31由邻近该套接端213的一端往邻近该操作端212的一端沿一个第二虚拟贯轴L2的轴向凹设有一个呈圆孔状的容孔33,该第二虚拟贯轴L2与该第一虚拟贯轴L1在同一轴线上,该容孔33邻近该操作端212的一端呈封闭状,该顶推座31于该容孔33邻近该操作端212的一端的底面沿该第二虚拟贯轴L2轴向凸设有一个凸柱34。
请继续参照图6及图7所示,为本发明简易型打气筒头部的剖面结构图。该顶推座31沿该第二虚拟贯轴L2的径向穿设有一个第一容槽35及一个第二容槽36,该第一容槽35及该第二容槽36分别设置于该容孔33相异的两侧并与该容孔33彼此相连通。该第一容槽35于邻近该操作端212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一侧351并于邻近该套接端213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二侧352,该第一容槽35于其第一侧351与第二侧352之间还形成有一个第三侧353及一个第四侧354,该第一容槽35的第三侧353与第四侧354彼此相对。该第二容槽36于邻近该操作端212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一侧361并于邻近该套接端213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二侧362,该第二容槽36于其第一侧361与第二侧362之间还形成有一个第三侧363及一个第四侧364,该第二容槽36的第三侧363与第四侧364彼此相对。
该第一容槽35内由其第一侧351形成有一个第一夹持件355,该第一夹持件355往该第一容槽35第二侧352的方向延伸,该第一夹持件355不接触该第一容槽35的第二侧352、第三侧353及第四侧354,使该第一容槽35的第二侧352、第三侧353及第四侧354至该第一夹持件355之间的区域呈镂空状,该第一夹持件355邻近该第一容槽35第二侧352的一端且邻近该容孔33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一夹持部356,该第一夹持部356能够以该第一夹持件355的弹性相对该顶推座31变形摆动。
该第二容槽36内由其第一侧361形成有一个第二夹持件365,该第二夹持件365往该第二容槽36第二侧362的方向延伸,该第二夹持件365不接触该第二容槽36的第二侧362、第三侧363及第四侧364,使该第二容槽36的第二侧362、第三侧363及第四侧364至该第二夹持件365之间的区域呈镂空状,该第二夹持件365邻近该第二容槽36第二侧362的一端且邻近该容孔33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二夹持部366,该第二夹持部366能够以该第二夹持件365的弹性相对该顶推座31变形摆动,该第一夹持部356及该第二夹持部366彼此相对。
该迫紧装置30于该容孔33内设置有一个压缩弹簧37及一个顶心38,该压缩弹簧37的一端抵靠于该容孔33的底面并套设于该凸柱34,该顶心38呈中空结构且能够沿该第二虚拟贯轴L2轴向相对该顶推座31移动地设置于该容孔33内并套设于该压缩弹簧37相异于该凸柱34的一端,该第一夹持件355能够利用弹性使该第一夹持部356往远离该顶心38的方向移动,该第二夹持件365能够利用弹性使该第二夹持部366往远离该顶心38的方向移动。该顶心38的外周缘沿该第二虚拟贯轴L2的径向环凸设有一个卡掣凸缘381,该卡掣凸缘381沿该第二虚拟贯轴L2径向的最大宽度形成一个卡掣宽度WL。
请继续参照图8及图9所示,为本发明简易型打气筒头部连接法式气嘴且扳动件扳起后的使用状态图。该扳动件22在释放位置时,该第一夹持件355及该第二夹持件365远离该顶心38,该第一夹持部356及该第二夹持部366之间的距离形成一个释放宽度WR,该释放宽度WR不小于该卡掣宽度WL;该扳动件22在夹持位置时,该第一夹持件355及该第二夹持件365抵靠于该顶心38,该第一夹持部356及该第二夹持部366之间的距离形成一个夹持宽度WH,该夹持宽度WH小于该卡掣宽度WL。
当使用该打气筒头部10连接于法式气嘴时,法式气嘴插入该迫紧装置30内顶推该顶心38并压缩该压缩弹簧37后,能够扳起该扳动件22至夹持位置,此时该扳动件22顶推该顶推座31移动并挤压该气密环32变形,使该气密环32紧密的贴合在法式气嘴的外表面形成气密,并避免法式气嘴在打气的过程中脱离该打气筒头部10。
因该气密环32采用外周缘设置有该凹部321的设计,当该气密环32受到该顶推座31挤压时,该气密环32必然往靠近该第一虚拟贯轴L1的方向变形,增加该气密环32沿该第一虚拟贯轴L1径向的变形量,提高该气密环32变形后与气嘴的密合度,避免漏气,且使该气密环32能够承受该顶推座31长距离的挤压行程。且因该凹部321能够作为该气密环32受该顶推座31挤压时的变形预留空间,使该顶推座31能够容易地顶推该气密环32变形,在该顶推座31挤压该气密环32变形后,该气密环32也能够提供该顶推座31平均且稳定的回弹力量,供该顶推座31回复至原位。
请继续参照图10所示,为本发明简易型打气筒头部连接美式气嘴且扳动件扳起后的使用状态图。当使用该打气筒头部10连接于美式气嘴时,扳起该扳动件22至夹持位置,此时该扳动件22顶推该顶推座31移动并挤压该气密环32变形,使该气密环32紧密的贴合在美式气嘴的外表面形成气密,同时该第一夹持件355及该第二夹持件365受该肩部214抵推而朝向靠近该顶心38的方向移动,使该第一夹持部356及该第二夹持部366抵靠于该卡掣凸缘381相异于该气密环32的一侧,避免该顶心38受到顶推而后退,能够确实地开启美式气嘴的逆止阀。
该打气筒头部10凭借该顶推座31呈一体成型结构的设计,当该扳动件22扳起并顶推该顶推座31后,该顶推座31能够直接挤压该气密环32变形,使该气密环32的变形效果佳并达到良好的气密效果。同时减少该打气筒头部10的零件,除降低成本外,还可减少因零件公差所产生的间隙,该打气筒头部10的作动效果精密又确实。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为本发明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中打气筒头部包括有一个外壳及一个迫紧装置,该外壳包括有一个外套管及一个扳动件,该外套管沿一个第一虚拟贯轴穿设有一个穿槽,该外套管沿该第一虚拟贯轴轴向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操作端且相异于该操作端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套接端,该扳动件枢设于该操作端,该迫紧装置设置于该外套管的穿槽内,该迫紧装置包括有一个顶推座及一个气密环,该顶推座邻近该操作端且该气密环邻近该套接端,该顶推座的一端抵靠于该扳动件且相异的另一端以直接接触的方式抵靠于该气密环,该气密环沿该第一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设置有一个凹部,该凹部面对且不接触该外套管穿槽的内壁面,该顶推座由邻近该套接端的一端往邻近该操作端的一端沿一个第二虚拟贯轴的轴向凹设有一个容孔,该第二虚拟贯轴与该第一虚拟贯轴在同一轴线上,该顶推座沿该第二虚拟贯轴的径向穿设有一个第一容槽,该第一容槽于邻近该操作端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一侧并于邻近该套接端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二侧,该第一容槽内由其第一侧形成有一个第一夹持件,该第一夹持件往该第一容槽第二侧的方向延伸,该打气筒头部凭借上述结构减少零件,以降低成本、减少因零件累积公差所产生的间隙,进而使作动效果精密又确实。

Claims (15)

1.一种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是包括有:
一个外壳,该外壳包括有一个外套管及一个扳动件,该外套管沿一个第一虚拟贯轴穿设有一个穿槽,该外套管沿该第一虚拟贯轴轴向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操作端且相异于该操作端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套接端,该扳动件枢设于该操作端;
一个迫紧装置,该迫紧装置设置于该外套管的穿槽内,该迫紧装置包括有一个顶推座及一个气密环,该顶推座邻近该操作端且该气密环邻近该套接端,该顶推座的一端抵靠于该扳动件且相异的另一端以直接接触的方式抵靠于该气密环,该气密环沿该第一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设置有一个凹部,该凹部面对且不接触该外套管穿槽的内壁面,该顶推座由邻近该套接端的一端往邻近该操作端的一端沿一个第二虚拟贯轴的轴向凹设有一个容孔,该第二虚拟贯轴与该第一虚拟贯轴在同一轴线上,该顶推座沿该第二虚拟贯轴的径向穿设有一个第一容槽,该第一容槽于邻近该操作端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一侧并在邻近该套接端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二侧,该第一容槽内由其第一侧形成有一个第一夹持件,该第一夹持件往该第一容槽第二侧的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在于:该顶推座呈一体成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持件邻近该第一容槽第二侧的一端且邻近该容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一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部能够以该第一夹持件的弹性相对该顶推座变形摆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在于:该顶推座沿该第二虚拟贯轴的径向穿设有一个第二容槽,该第一容槽及该第二容槽分别设置于该容孔相异的两侧并与该容孔彼此相连通,该第二容槽在邻近该操作端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一侧并在邻近该套接端的一侧形成一个第二侧,该第二容槽内由其第一侧形成有一个第二夹持件,该第二夹持件往该第二容槽第二侧的方向延伸,该第二夹持件邻近该第二容槽第二侧的一端且邻近该容孔的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二夹持部,该第二夹持部能够以该第二夹持件的弹性相对该顶推座变形摆动,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彼此相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槽在其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还形成有一个第三侧及一个第四侧,该第一容槽的第三侧与第四侧彼此相对,该第一夹持件不接触该第一容槽的第二侧、第三侧及第四侧,该第二容槽在其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还形成有一个第三侧及一个第四侧,该第二容槽的第三侧与第四侧彼此相对,该第二夹持件不接触该第二容槽的第二侧、第三侧及第四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在于:该迫紧装置于该容孔内设置有一个压缩弹簧及一个顶心,该压缩弹簧的一端抵靠于该容孔的底面,该顶心能够沿该第二虚拟贯轴轴向相对该顶推座移动地设置于该容孔内,该第一夹持件能够利用弹性使该第一夹持部往远离该顶心的方向移动,该第二夹持件能够利用弹性使该第二夹持部往远离该顶心的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在于:该扳动件能够在释放位置与夹持位置之间相对该外套管枢转,该扳动件在释放位置时,该第一夹持件及该第二夹持件远离该顶心,该扳动件在夹持位置时,该第一夹持件及该第二夹持件靠近该顶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在于:该顶心的外周缘沿该第二虚拟贯轴的径向环凸设有一个卡掣凸缘,该卡掣凸缘沿该第二虚拟贯轴径向的最大宽度形成一个卡掣宽度,该扳动件在释放位置时,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形成一个释放宽度,该释放宽度不小于该卡掣宽度,该扳动件在夹持位置时,该第一夹持部及该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形成一个夹持宽度,该夹持宽度小于该卡掣宽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在于:该顶推座在该容孔邻近该操作端的一端的底面沿该第二虚拟贯轴轴向凸设有一个凸柱,该压缩弹簧套设于该凸柱,该顶心呈中空结构,该顶心套设于该压缩弹簧相异于该凸柱的一端。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在于:该凹部沿平行该第一虚拟贯轴轴向的方向的截面呈圆弧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在于:该凹部以该第一虚拟贯轴为中心环绕该气密环一周。
12.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在于:该穿槽呈圆孔状,该容孔呈圆孔状,该容孔邻近该操作端的一端呈封闭状。
13.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在于:该外套管的穿槽内设置有一个肩部,该穿槽于该肩部邻近该套接端一侧沿该第一虚拟贯轴径向的内径小于该肩部邻近该操作端一侧沿该第一虚拟贯轴径向的内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在于:该肩部沿该第一虚拟贯轴径向的内径由邻近该操作端一侧往邻近该套接端一侧的方向渐缩呈圆锥状斜面。
15.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简易型打气筒头部,其特征在于:该外壳包括有一个盖件,该盖件结合于该套接端,该气密环相异于该顶推座的一端抵靠于该盖件。
CN201711165943.XA 2017-11-21 2017-11-21 简易型打气筒头部 Active CN109812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5943.XA CN109812401B (zh) 2017-11-21 2017-11-21 简易型打气筒头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5943.XA CN109812401B (zh) 2017-11-21 2017-11-21 简易型打气筒头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2401A true CN109812401A (zh) 2019-05-28
CN109812401B CN109812401B (zh) 2021-03-09

Family

ID=66600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65943.XA Active CN109812401B (zh) 2017-11-21 2017-11-21 简易型打气筒头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124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64554U (en) * 1997-04-16 1999-07-11 Shu-Mu Wu Air pump structure
US6105600A (en) * 1999-10-01 2000-08-22 Wang; Lopin Infla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connection head compatible with inflation valves of U.S. type and french type
CN2500836Y (zh) * 2001-05-08 2002-07-17 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气筒
CN201034070Y (zh) * 2007-04-19 2008-03-12 王罗平 打气筒气嘴
TW201131077A (en) * 2010-03-08 2011-09-16 Topeak Inc Inflator head part capable of selecting various air fauce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64554U (en) * 1997-04-16 1999-07-11 Shu-Mu Wu Air pump structure
US6105600A (en) * 1999-10-01 2000-08-22 Wang; Lopin Inflation device comprising a connection head compatible with inflation valves of U.S. type and french type
CN2500836Y (zh) * 2001-05-08 2002-07-17 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打气筒
CN201034070Y (zh) * 2007-04-19 2008-03-12 王罗平 打气筒气嘴
TW201131077A (en) * 2010-03-08 2011-09-16 Topeak Inc Inflator head part capable of selecting various air fauce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12401B (zh) 202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06916B1 (en) Dual-purpose tire inlet valve connector
TWI540259B (zh) Rotary switch type nozzle head
CN103016879B (zh) 流体连接器及其插头和插座
CN103691039A (zh) 一种带防护罩的喷雾器
CN103706006B (zh) 一种医用喷雾器
US8591211B2 (en) Glass repairer
CN109812401A (zh) 简易型打气筒头部
TW201805527A (zh) 簡易型打氣筒頭部
CN218480159U (zh) 一种塞子以及应用有该塞子的气液分离器
CN110576738A (zh) 一种用于塑料加油管的无盖加油盖
EP3447004B1 (en) Compact spray bottle filled from bottom
CN203283541U (zh) 一种自动闭合式的喷头按钮
CN109273890A (zh) 一种包簧插孔接触件
CN205978925U (zh) 一种汽车管路快速接头
CN201643229U (zh) 一种安全注射器针座结构
CN204448663U (zh) 吹气枪
CN203791093U (zh) 一种塑料封杯喷雾泵
CN203710487U (zh) 一种带转接头的喷雾器
CN208816767U (zh) 多功能充气气嘴
CN111466697A (zh) 一种气动式乳液笔
CN216344558U (zh) 一种内胀式快速连接器
CN201277402Y (zh) 高压水管快速接头
CN205338042U (zh) 铝管盖帽双用笔
CN103706007A (zh) 一种喷管可转动的喷雾器
CN103291981A (zh) 轮胎充气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