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回弹装置、车厢盖及皮卡车,以增加回弹装置的强度,提高车厢盖的工作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回弹装置,所述的回弹装置包括:定轮组件、动轮组件、弹簧和卷轴,所述定轮组件包括定轮和第一紧固套,所述动轮组件包括动轮和第二紧固套,所述卷轴套于所述弹簧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轮和所述动轮连接,所述动轮与所述卷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紧固套套于所述弹簧与所述定轮之间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紧固套套于所述弹簧与所述动轮之间的连接处。
上述回弹装置与背景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车厢盖的卷帘处于关闭状态时,弹簧被扭转,致使弹簧整体向外周扩张形变而产生将卷帘回拉的弹性势能,此时,弹簧分别与定轮和动轮的连接位置同样会发生扩张形变,将第一紧固套套于弹簧与定轮之间的连接处,将第二紧固套套于弹簧与动轮之间的连接处,可有效抑制前述弹簧位置发生扩张形变,使弹簧分别与定轮和动轮紧密连接,避免发生弹簧脱离定轮或动轮的情况,有效提高弹簧分别与定轮和动轮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车厢盖的工作可靠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套上设有用于压紧在所述弹簧与所述定轮之间的连接处的第一紧固件;
和\或,所述第二紧固套上设有用于压紧在所述弹簧与所述动轮之间的连接处的第二紧固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轴座和主轴,所述主轴安装所述轴座上,所述弹簧和所述动轮均套于所述主轴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定轮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动轮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主轴的一端沿周向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位置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主轴的另一端沿周向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凹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铆压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预调紧机构,所述预调紧机构包括锁定组件和蜗杆,所述蜗杆和所述定轮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轴座上,所述定轮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蜗杆相配合的齿轮,所述锁定组件用于将所述蜗杆锁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一卡件、第二卡件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卡件固设于所述轴座上,所述第二卡件设于所述蜗杆上,所述弹性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卡件推向所述第一卡件,以使所述第二卡件与所述第一卡件相互卡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蜗杆包括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与所述第二杆段卡接,所述第一杆段可沿所述第二杆段的轴向前后移动,所述第二卡件设于所述第一杆段上,所述弹性件抵接在所述第一杆段和所述第二杆段之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厢盖,所述的车厢盖包括壳体、卷帘和上述回弹装置,所述回弹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卷帘的一端与所述回弹装置的卷轴固定连接。
由于上述车厢盖采用了上述回弹装置的所有实施例,因而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皮卡车,所述的皮卡车包括车厢和上述车厢盖,所述车厢盖设于所述车厢上。
由于上述皮卡车采用了上述车厢盖的所有实施例,因而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至2所示,一种回弹装置10,包括:定轮组件11、动轮组件12、弹簧13和卷轴14,定轮组件11包括定轮111和第一紧固套112,动轮组件12包括动轮121和第二紧固套122,卷轴14套于弹簧13上,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定轮111和动轮121连接,动轮121与卷轴14固定连接,第一紧固套112套于弹簧13与定轮111之间的连接处,第二紧固套122套于弹簧13与动轮121之间的连接处。
当车厢盖的卷帘处于关闭状态时,弹簧13被扭转,致使弹簧13整体向外周扩张形变而产生将卷帘回拉的弹性势能,此时,弹簧13分别与定轮111和动轮121的连接位置同样会发生扩张形变,将第一紧固套112套于弹簧13与定轮111之间的连接处,将第二紧固套122套于弹簧13与动轮121之间的连接处,可有效抑制前述弹簧13的位置发生扩张形变,使弹簧13分别与定轮111和动轮121紧密连接,避免发生弹簧13脱离定轮111或动轮121的情况,有效提高弹簧13分别与定轮111和动轮121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车厢盖的工作可靠性。
具体地,卷轴14的内壁设有第三卡槽(图中并未标识),动轮121的外周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三卡条(图中并未标识),动轮121插入卷轴14内,且第三卡条与第三卡槽相配合,以实现动轮121与卷轴14固定连接。当然,动轮121与卷轴14的固定方式有多种,前述固定方式仅为其中一种,动轮121与卷轴14的固定方式还可为紧固件固定方式、一体成型固定方式或其他固定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第一紧固套112上设有用于压紧在弹簧13与定轮111之间的连接处的第一紧固件1121,和\或,第二紧固套122上设有用于压紧在弹簧13与动轮121之间的连接处的第二紧固件1221。将第一紧固件1121压紧在弹簧13与定轮111之间的连接处,将第二紧固件1221压紧在弹簧13与动轮121之间的连接处,可使弹簧13分别与定轮111和动轮121更加紧密地连接,进一步提高弹簧13分别与定轮111和动轮121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车厢盖的工作可靠性。
具体地,第一紧固套112上设有第一螺孔(附图中并未标识),第二紧固套122上设有第二螺孔(附图中并未标识),第一紧固件1121可选为螺杆、螺钉或螺栓,同理,第二紧固件1221也可选为螺杆、螺钉或螺栓,将第一紧固件1121拧入第一螺孔中,以压紧弹簧13与定轮111之间的连接处,将第二紧固件1221拧入第二螺孔中,以压紧弹簧13与动轮121之间的连接处。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上述回弹装置10还包括轴座15和主轴16,主轴16安装轴座15上,弹簧13和动轮121均套于主轴16上。弹簧13和动轮121均由主轴16支承,避免弹簧1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且动轮121也能在主轴16上稳定地转动,从而有效提高回弹装置10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3,定轮11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111,动轮121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211,弹簧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孔1111内和第二连接孔1211内,主轴16的一端沿周向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111位置对应的第一凹槽161,主轴16的另一端沿周向设有与第二连接孔1211位置对应的第二凹槽162。当车厢盖的卷帘处于关闭状态时,弹簧13被扭转,致使弹簧13整体向外周扩张形变而产生将卷帘回拉的弹性势能,此时,通过在主轴16分别对应第一连接孔1111和第二连接孔1211的位置上设置第一凹槽161和第二凹槽162,可增加弹簧13在第一连接孔1111和第二连接孔1211的连接深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弹簧13分别与定轮111和动轮121的连接强度,防止弹簧13脱离定轮111或动轮121而导致回弹失效的情况发生,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车厢盖的工作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弹簧13的两端分别铆压在第一连接孔1111内和第二连接孔1211内。采用铆压方式实现弹簧13分别与定轮111和动轮121连接,可更进一步地提高弹簧13分别与定轮111和动轮121的连接强度,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了车厢盖的工作可靠性。当然,弹簧13分别与定轮111和动轮121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前述连接方式仅为其中一种,还可为焊接方式、卡接方式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4至5,上述回弹装置10还包括预调紧机构17,预调紧机构17包括锁定组件171和蜗杆172,蜗杆172和定轮111均可转动地安装在轴座15上,定轮111远离弹簧13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蜗杆172相配合的齿轮1112,锁定组件171用于将蜗杆172锁定。在初始时,弹簧13并未发生扩张形变,因此,弹簧13并不具有弹性势能,此时,将卷帘拉出后,弹簧13发生扩张形变所产生的弹性势能不足以克服卷帘与外部部件之间的摩擦力,不能将卷帘完全收卷。现通过转动蜗杆172,蜗杆172通过齿轮1112带动定轮111转动,使弹簧13扩张形变,从而使弹簧13在初始时即具有弹性势能,保证能将被拉出后的卷帘完全收卷,在对弹簧13的预调紧操作后,通过锁定组件171将蜗杆172锁定,使定轮111保持静止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4至5,锁定组件171包括第一卡件1711、第二卡件1712和弹性件1713,第一卡件1711固设于轴座15上,第二卡件1712设于蜗杆172上,弹性件1713用于将第二卡件1712推向第一卡件1711,以使第二卡件1712与第一卡件1711相互卡合。当需要对弹簧13进行预调紧操作时,可沿轴向推动蜗杆172,使第一卡件1711与第二卡件1712相互分离,再转动蜗杆172对弹簧13进行预调紧操作,完成操作后,松开蜗杆172,蜗杆172在弹性件1713作用下复位,使第一卡件1711与第二卡件1712重新卡合,以将蜗杆172锁定,使定轮111保持静止状态。
具体地,弹性件1713可选为弹簧、弹片或气杆。
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5至7,蜗杆172包括第一杆段1721和第二杆段1722,第一杆段1721与第二杆段1722卡接,第一杆段1721可沿第二杆段1722的轴向前后移动,第二卡件1712设于第一杆段1721上,弹性件1713抵接在第一杆段1721和第二杆段1722之间。当需要对弹簧13进行预调紧操作时,可将第一杆段1721推向第二杆段1722,使第一卡件1711与第二卡件1712相互分离,再转动第一杆段1721,第一杆段1721带动第二杆段1722转动,实现对弹簧13的预调紧操作,完成操作后,松开第一杆段1721,第一杆段1721在弹性件1713作用下复位,使第一卡件1711与第二卡件1712重新卡合,以将蜗杆172锁定,使定轮111保持静止状态。
具体地,第一杆段1721远离第二杆段1722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外部工具的拧动部(附图中并未标识)。其中,该外部工具可为扳手、螺丝刀等。
具体地,第一杆段1721的中部沿轴向设有插槽1723,插槽1723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卡条1724,第二杆段1722的外周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卡槽1725,第二杆段1722插入插槽1723中且第一卡条1724与第一卡槽1725相配合,以实现第一杆段1721与第二杆段1722卡接,或,插槽1723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二卡槽(附图中并未示出),第二杆段1722的外周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二卡条(附图中并未示出),第二杆段1722插入插槽1723中且第二卡条与第二卡槽相配合,以实现第一杆段1721与第二杆段1722卡接。
具体地,第二杆段1722沿周向设有凸缘1726,弹性件1713的一端抵接在凸缘1726上,弹性件1713的另一端抵接在第一杆段1721上。
如图8所示,一种车厢盖,包括壳体20、卷帘30和上述回弹装置10,回弹装置10安装在壳体20内,卷帘30的一端与回弹装置10的卷轴14固定连接。
由于上述车厢盖采用了上述回弹装置10的所有实施例,因而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一种皮卡车,包括车厢和上述车厢盖,车厢盖设于车厢上。
由于上述皮卡车采用了上述车厢盖的所有实施例,因而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