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5486B - 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5486B
CN109805486B CN201910093925.8A CN201910093925A CN109805486B CN 109805486 B CN109805486 B CN 109805486B CN 201910093925 A CN201910093925 A CN 201910093925A CN 109805486 B CN109805486 B CN 109805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neck
buffer
fan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39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5486A (zh
Inventor
刘珂汐
夏于欣
彭征玉
晏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0939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5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5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5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5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5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戴在头部的头部保护部和用于戴在颈部的颈部保护部,头部保护部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层之间具有间隙,外层的外侧设有气囊,内层上设有若干通风孔,外层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上设有第一风扇,出风口上设有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上均连接有风机。本方案实现了对易摔倒的患者的头部进行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病人来说,比喻容易头晕的病人,病人容易从站立的状态摔倒在地上。对于这样的病人,当病人摔倒在地面上时,容易对病人的头部和颈部造成损伤,比如造成颅外伤等,从而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现有技术中,未见到市面上生产销售有专门针对于易摔倒患者的头部的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以实现对易摔倒的患者的头部进行保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戴在头部的头部保护部和用于戴在颈部的颈部保护部,头部保护部和颈部保护部上均设有软垫,头部保护部上设有制冷机构。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为:头部保护部用于戴在患者的头部,对患者的头部进行保护;颈部保护部用于戴在患者的颈部,对患者的颈部进行保护,由此通过头部保护部和颈部保护部实现了对患者的头部和颈部的同时保护,保护的范围更大。病人摔倒时,软垫起到缓冲的作用,可减少对头部和颈部的损伤。制冷机构用于起到制冷的作用,防止戴上本装置较热,提高了舒适程度。
进一步,头部保护部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和内层之间具有间隙,外层的外侧设有气囊;制冷机构包括设在内层上的若干通风孔、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外层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风扇位于进风口上,第二风扇位于出风口上,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上均连接有风机。由于外层和内层之间具有间隙,内层上设有若干通风孔,故外界的气流可通过外层和内层之间的间隙流动,从而可带走一部分的热量,提高了透气性能,进而提高了本装置的舒适性。风机用于带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转动,第一风扇用于将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口吸入到外层和内层之间的间隙中,第二风扇用于将外层和内层之间的间隙的气体通过出风口排出到外界中,由此使得外层和内层之间间隙的气体定向流动,加快了气体流动的速度,提高了制冷的效果,防止病人在炎热的夏天佩戴本装置而感到闷热,进一步提高了舒适程度。本装置实现了对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当病人摔倒时,气囊用于对头部进行缓冲,可进一步减少头部的振动,进一步保证了病人头部的安全性。
进一步,颈部保护部具有弹性,气囊与颈部保护部之间连通有第一软管。由于颈部保护部具有弹性,因此戴在颈部时,可使颈部保护部处于宽松的状态,防止颈部保护部过紧而对患者带来不适。当病人摔倒时,由于头部比颈部较凸出,病人的头部先着地,头部对气囊先进行挤压,气囊先对头部进行缓冲,起到了先保护头部的作用,然后气囊受到挤压,气囊中的气体通过第一软管进入到颈部保护部中,颈部保护部膨胀,颈部保护部对颈部进行保护。膨胀的颈部保护部还可与头部的下颌相抵,从而对头部的下颌进行缓冲,防止头部振动过猛而使颈椎受伤。
进一步,颈部保护部和头部保护部之间连接有连接套。由此,连接套用于连接颈部保护部和头部保护部。并且也可将连接套设计为可伸缩的,从而控制颈部保护部和头部保护部的距离。
进一步,外层和内层之间连接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筒和滑动连接在缓冲筒内的缓冲杆,缓冲杆与缓冲筒之间连接有压簧,缓冲筒上滑动连接有锁定杆,缓冲筒的外侧设有活塞腔,活塞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缓冲筒之间连接有拉簧,缓冲杆上设有用于与锁定杆相抵的锁定孔,活塞腔与气囊之间连通有第二软管。平常,锁定杆位于缓冲杆的锁定孔中,通过锁定杆与锁定孔相抵,从而防止缓冲杆滑动,保证了本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当病人摔倒后,气囊受到挤压,气囊中的气体通过第二软管进入到活塞腔中,活塞腔中的气压变大,活塞在气压的作用下在活塞腔内滑动,活塞通过活塞杆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带动锁定杆移动,锁定杆从锁定孔中移出,锁定杆不再对缓冲杆进行限定,同时连接板拉动拉簧蓄力。然后头部对内层进行挤压,内层推动缓冲杆在缓冲筒内滑动,缓冲杆对压簧进行压缩,从而起到了二次缓冲的作用,相比直接使用气囊对外层进行缓冲,缓冲效果更好。需要内层复位时,人工拉动内层,当锁定杆与缓冲杆上的锁定孔再次对齐时,锁定杆在拉簧弹力的作用下复位进入到锁定孔中。
进一步,缓冲机构包括侧缓冲机构和后缓冲机构,侧缓冲机构位于头部保护部的侧面,后缓冲机构位于头部保护部的后面,侧缓冲机构和后缓冲机构上均设有横向滑动连接在外层内壁的滑动件,缓冲筒位于滑动件上。滑动件实现了侧缓冲机构和后缓冲机构在外层内壁上的滑动。病人摔倒在地面上时,若病人的脸部朝上,内层可对后缓冲机构进行挤压,而内层不对侧缓冲机构进行挤压,内层移动时,内层带动侧缓冲机构在外层内壁上滑动,从而保证了后缓冲机构的正常缓冲,防止侧缓冲机构阻碍内层移动。同理,若病人的脸部朝向侧部,内层可对侧缓冲机构进行挤压,而内层不对后缓冲机构进行挤压,内层移动时,内层带动后缓冲机构在外层内壁上滑动,从而保证了侧缓冲机构的正常缓冲,防止后缓冲机构阻碍内层移动。
进一步,滑动件为软片,软片上设有凸起,外层内壁上设有滑槽,凸起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由于滑动件为软片,可发生形变,外层的内壁为圆曲的,则滑动件在滑动过程中,可根据外层内壁的形状而发生形变,使得滑动件滑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外层和内层之间连接有弹力绳。弹力绳使得外层和内层连接在一起,连接的更加牢固。并且,弹力绳具有一定的弹力,弹力绳可根据外层和内层之间的相对移动而收缩,不会影响内层和外侧之间的相对移动。
进一步,制冷机构包括制冷剂,头部保护部上设有存放腔,制冷剂放于存放腔中。由此也可起到制冷的作用,结构更加简单。通过制冷剂制冷,可针对于局部进行制冷,如对伤口可进行冰敷,提高制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正向剖视图;
图3为图1左向剖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层1、内层2、间隙3、气囊4、第一软管5、颈部保护部6、连接套7、托板8、风机9、第一风扇10、侧缓冲机构11、弹力绳12、第二风扇13、软片14、压簧16、第二软管17、缓冲筒18、缓冲杆19、活塞腔20、连接板21、锁定杆22、拉簧23。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C指的为本装置的前部,D指的为后部,E指的为左部,F指的为右部。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包括用于戴在头部的头部保护部和用于戴在颈部的颈部保护部6,颈部保护部6和头部保护部之间连接有连接套7,连接套也可为可伸缩的,具体的,连接套为若干环形连接筒套设而成,相邻的连接筒之间设有用于限定连接筒滑动距离的限位块,从而可实现颈部保护部6和头部保护部的距离的调节。结合图2和图3所示,头部保护部包括外层1和内层2,内层2和外层1均为聚乙烯材料制成,内层2和外层1均为圆弧状,从而使得内层2可与人的头部相适应,外层1撞击到地面上时,外层1受力比较均匀,提高了外层1的使用寿命。外层1和内层2之间具有间隙3,为了防止内层2从外层1上脱落,外层1和内层2之间连接有弹力绳12。外层1的C侧设有视线口,从而便于病人观察到外界环境,外层1的D侧为后侧,外层1的D侧设有气囊4,具体的,外层1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上一体成型有夹子,夹子夹持在气囊4上。内层2上设有若干通风孔,外层1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上设有第一风扇10,出风口上设有第二风扇13,第一风扇10和第二风扇13上均连接有风机9,具体的,外层1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托板8,两个风机9分别位于两个托板8上。颈部保护部6具有弹性,颈部保护部6为环形,从而可套在病人的颈部,颈部保护部6上设有充气囊,气囊4与颈部保护部6之间连通有第一软管5。
外层1和内层2之间连接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后缓冲机构和侧缓冲机构11,后缓冲机构和侧缓冲机构11的结构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具体的,后缓冲机构位于内层2的D侧和外层1的D侧之间,侧缓冲机构11位于外层1的E侧和内层2的E侧之间,或者侧缓冲机构11位于外层1的F侧和内层2的F侧之间。由于侧缓冲机构11和后缓冲机构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以后缓冲机构为例,具体描述后缓冲机构的结构:结合图4和图5所示,后缓冲机构包括横向滑动连接在外层1内壁上的软片14、固定在软片14上的缓冲筒18和滑动连接在缓冲筒18内的缓冲杆19,软片14与外层1的内壁具体的滑动连接方式为:软片14上设有凸起,外层1内壁上设有滑槽,凸起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缓冲杆19位于缓冲筒18内的一端与缓冲筒18之间连接有压簧16,缓冲筒18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锁定杆22,缓冲筒18的外侧设有活塞腔20,活塞腔20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一体成型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粘接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与缓冲筒18之间连接有拉簧23,缓冲杆19上设有用于与锁定杆22相抵的锁定孔,活塞腔20与气囊4之间连通有第二软管17,外层1上设有使第二软管17通过的通孔。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初始时,内层2位于外层1的正中间的位置,锁定杆22均插在相对应的缓冲杆19上的锁定孔中。病人将本装置戴在头部和颈部上。
病人摔倒时,若病人的脸部朝上,则外层1的D侧与地面接触,气囊4受到外层1和地面的挤压而缩小,气囊4对外层1进行初步缓冲,从而降低头部的振动,提高了安全性。外层1与地面之间共同挤压气囊4,气囊4中的气体通过第一软管5进入到颈部保护部6中,颈部保护部6的充气囊膨胀,颈部保护部6对颈部进行保护,防止颈部造成损伤。并且,膨胀的颈部保护部6还可与头部的下颌相抵,从而对头部的下颌进行缓冲,防止头部振动过猛而使颈椎受伤。同时,结合图4和图5所示,气囊4中的气体通过第二软管17进入到活塞腔20中,活塞腔20中的气压变大,活塞在气压的作用下而向远离缓冲筒18方向滑动,活塞通过活塞杆带动连接板21移动,连接板21使得拉簧23变长而蓄力,连接板21带动锁定杆22移动,锁定杆22的端部从缓冲杆19的锁定孔中滑出,锁定杆22不再对缓冲杆19固定,缓冲杆19受到使用者的头部向下的按压作用力沿缓冲筒18滑动,缓冲杆19对压簧16进行挤压,从而起到二次缓冲的作用,进一步保护了病人的头部。后缓冲机构缓冲时,侧缓冲机构11上的软片14沿外层1的内壁向D侧方向滑动,从而保证了后缓冲机构的缓冲作用的实现。
病人摔倒时,若病人的脸部朝向侧方,同理,内层2对侧缓冲机构11进行挤压,侧缓冲机构11对内层2进行二次缓冲,对病人的头部进行保护。侧缓冲机构11缓冲时,后缓冲机构上的软片14沿外层1的内壁向E侧或者F侧方向滑动,从而保证了侧缓冲机构11的缓冲作用的实现。
病人摔倒时,若病人的脸部朝向地面,由于气囊4通过转动盘转动连接在外层1的外壁上,则病人摔倒时,气囊4依靠病人向前摔倒的惯性而立刻从外层1的D侧经过头顶甩到外层1的C侧,从而对病人的脸部进行保护。
由此,实现了对病人各个角度的保护。当需要内层2复位时,将本装置摘下,用手拉动内层2,内层2拉动缓冲杆19移动,缓冲杆19在移动过程中,总有一时刻缓冲杆19上的锁定孔与锁定杆22的端部相抵,锁定杆22在拉簧23的拉力作用下而进入到缓冲杆19的锁定孔中,锁定杆22对缓冲杆19进行再次固定,从而实现了内层2的复位。
另外,风机9用于带动第一风扇10和第二风扇13转动,第一风扇10用于将外界的空气通过进风口吸入到外层1和内层2之间的间隙3中,第二风扇13用于将外层1和内层2之间的间隙3的气体通过出风口排出到外界中,由此使得外层1和内层2之间间隙3的气体定向流动,加快了气体流动的速度,提高了制冷的效果,防止病人在炎热的夏天佩戴本装置而感到闷热,进一步提高了舒适程度。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头部保护部和颈部保护部6上可不设有缓冲机构、气囊和充气囊,头部保护部和颈部保护部6外侧可直接粘贴有软垫,这样结构更加简单,也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损伤程度。制冷机构包括制冷剂,制冷剂可为冰袋。头部保护部上设有存放腔,制冷剂放于存放腔中。由此也可起到制冷的作用,结构更加简单。通过制冷剂制冷,可针对于局部进行制冷,如对伤口可进行冰敷,提高制冷的效果。
本实施例相比于实施例1的缓冲结构、制冷结构更加简单,更具有实用性。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外层1的外壁和颈部保护部6上均粘贴有软垫,在气囊4、缓冲机构和软垫的三重缓冲作用下,这样缓冲效果更有保证。内层2上设有存放腔,制冷剂放于存放腔中,制冷剂可为冰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6)

1.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戴在头部的头部保护部和用于戴在颈部的颈部保护部,所述头部保护部和颈部保护部上均设有软垫,头部保护部上设有制冷机构;
所述头部保护部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层的外侧设有气囊;所述制冷机构包括设在内层上的若干通风孔、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外层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扇位于进风口上,第二风扇位于出风口上,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上均连接有风机;
所述颈部保护部具有弹性,所述气囊与颈部保护部之间连通有第一软管;
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筒和滑动连接在缓冲筒内的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与缓冲筒之间连接有压簧,所述缓冲筒上滑动连接有锁定杆,所述缓冲筒的外侧设有活塞腔,活塞腔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上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缓冲筒之间连接有拉簧,所述缓冲杆上设有用于与锁定杆相抵的锁定孔,所述活塞腔与气囊之间连通有第二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保护部和头部保护部之间连接有连接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侧缓冲机构和后缓冲机构,所述侧缓冲机构位于头部保护部的侧面,后缓冲机构位于头部保护部的后面,所述侧缓冲机构和后缓冲机构上均设有横向滑动连接在外层内壁的滑动件,所述缓冲筒位于滑动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为软片,软片上设有凸起,所述外层内壁上设有滑槽,所述凸起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连接有弹力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制冷剂,所述头部保护部上设有存放腔,制冷剂放于存放腔中。
CN201910093925.8A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 Active CN109805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3925.8A CN109805486B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3925.8A CN109805486B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5486A CN109805486A (zh) 2019-05-28
CN109805486B true CN109805486B (zh) 2021-05-11

Family

ID=66605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3925.8A Active CN109805486B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5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8485B (zh) * 2019-07-23 2021-04-27 青州市坦博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羽绒服
CN111109750B (zh) * 2020-01-07 2022-06-24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抗撞击双重防护式护具保护装置
CN115299803B (zh) * 2020-12-31 2024-05-28 三峡大学 一种介入式安全智能淋浴装置
CN112826168B (zh) * 2021-01-05 2022-07-0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脑神经损伤患者眩晕保护机构
CN113261736B (zh) * 2021-04-15 2023-09-2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 一种电力行业现场作业区域安全管控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79543A (en) * 1984-05-17 1987-03-11 Secr Defence Protective helmet equipment
US6105167A (en) * 1998-06-15 2000-08-22 Wong; Man Kwan Buoyancy aid
CN201609141U (zh) * 2010-02-10 2010-10-20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跌倒防护装置
CN204041814U (zh) * 2014-09-03 2014-12-24 宁波卡西可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气囊的减震器
CN105380331A (zh) * 2015-12-15 2016-03-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消防头盔
CN105876968A (zh) * 2014-11-21 2016-08-24 吴晓君 特殊功能安全帽
CN106901433A (zh) * 2017-03-15 2017-06-30 深圳市晓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生产的智能型安全帽
CN206651409U (zh) * 2017-03-14 2017-11-21 汪世伟 一种密闭式防护系统
CN207202190U (zh) * 2017-09-29 2018-04-10 黄立鹏 多功能安全防护安全帽
CN208318386U (zh) * 2018-04-23 2019-01-04 宜昌美圆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安全帽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4394B2 (en) * 2009-02-06 2014-09-16 Jamshid Ghajar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brain and cervical spine injury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79543A (en) * 1984-05-17 1987-03-11 Secr Defence Protective helmet equipment
US6105167A (en) * 1998-06-15 2000-08-22 Wong; Man Kwan Buoyancy aid
CN201609141U (zh) * 2010-02-10 2010-10-20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跌倒防护装置
CN204041814U (zh) * 2014-09-03 2014-12-24 宁波卡西可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气囊的减震器
CN105876968A (zh) * 2014-11-21 2016-08-24 吴晓君 特殊功能安全帽
CN105380331A (zh) * 2015-12-15 2016-03-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消防头盔
CN206651409U (zh) * 2017-03-14 2017-11-21 汪世伟 一种密闭式防护系统
CN106901433A (zh) * 2017-03-15 2017-06-30 深圳市晓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生产的智能型安全帽
CN207202190U (zh) * 2017-09-29 2018-04-10 黄立鹏 多功能安全防护安全帽
CN208318386U (zh) * 2018-04-23 2019-01-04 宜昌美圆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安全帽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飞行员个体防护装备、元件的设计";王云 等;《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61015(第5期);第46-5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5486A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5486B (zh) 一种用于病人头部和颈部的保护装置
US4134156A (en) Safety helmet
US6625820B1 (en) Protective headguard
US6381760B1 (en) Protective headguard
US6968576B2 (en) Helmet providing cervical spine protection
US7966673B1 (en) Protective shield for a cap
US7058989B2 (en) Sports headband to reduce or prevent head injury
US6381759B1 (en) Impact absorbing protective apparatus for the frontal, temporal and occipital basilar skull
US6499147B2 (en) Protective headgear and chin pad
US20120317705A1 (en) Modular sports helmet
WO2005115284A1 (en) Sport goggle with side vent for improved ventilation
US20090300831A1 (en) Support apparatus
US10327495B2 (en) Headgear for reducing head trauma
US20150013050A1 (en) Protective ball cap
US20110131713A1 (en) Hydrating baseball chest protectors
US8276217B1 (en) Personal roll bar
US1114733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impact performance of helmets
JP6023964B2 (ja) ヘルメット用送風ユニット
CN210696153U (zh) 头盔的内缓冲结构
US20180220730A1 (en) Protective helmet systems that enable the helmet to rotate independent of the head
CN211703630U (zh) 一种防疫头盔
WO2005070359A1 (en) Goggle contoured for helmet engagement
RU71556U1 (ru)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защиты от травм
CN219835724U (zh) 一种可调式腰托
CN205073456U (zh) 一种能够协助闭合口腔的无创通气用口鼻皮肤保护衬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