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0630A - 自动监控识别方法、云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自动监控识别方法、云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0630A
CN109800630A CN201811488126.2A CN201811488126A CN109800630A CN 109800630 A CN109800630 A CN 109800630A CN 201811488126 A CN201811488126 A CN 201811488126A CN 109800630 A CN109800630 A CN 1098006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icture
user
candid photograph
target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81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冲
黄晓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ving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ving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ving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ving Box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881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063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06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06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物联网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监控识别方法、云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自动监控识别方法包括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抓拍图片为在无人值守空间开门时,控制摄像头对无人值守空间内的区域进行抓拍,得到的抓拍图片;对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判断图像识别的结果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发送预警信息。云端服务器在接收图片后开始进行图像识别,无需全天候对无人值守空间进行监控,节省网络流量消耗;整个过程无需人工介入,实现自动监控识别。根据判断抓拍图片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从而发出预警信息,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较为复杂的监控问题。

Description

自动监控识别方法、云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监控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值守空间是指任何无人值守的,可以凭借相应授权(钥匙,密码,磁卡,扫码等)进入的空间。目前市面上针对无人值守空间的监控识别设备可以自动识别是否有人执行开门操作,或者识别在监控区域是否有人进入。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采用目前的监控识别设备监控是否有人进入监控区域时,需要服务器进行全天候的监控,这就造成了过多的网络流量的消耗;其次,监控事件仅为是否有人进入监控区域,解决的问题单一,无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另外,需要人工介入辨认监控图像中的内容信息,无法做到完全的自动识别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监控识别方法、云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根据判断抓拍图片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从而发出预警信息,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较为复杂的监控问题;另外,监控设备无需全天候工作,节省消耗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动监控识别方法,包括:
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抓拍图片为在无人值守空间开门时,控制摄像头对无人值守空间内的区域进行抓拍,得到的抓拍图片;对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判断图像识别的结果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发送预警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云端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图像识别模块,预警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抓拍图片为在无人值守空间开门时,控制摄像头对无人值守空间内的区域进行抓拍,得到的抓拍图片;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对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预警模块用于判断图像识别的结果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并在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不相同时,发送预警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上述的自动监控识别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后,对所述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服务器在接收图片后开始进行图像识别,无需全天候对无人值守空间进行监控,节省网络流量消耗;对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发送预警信息,无需人工介入,节省人力;还可以根据判断抓拍图片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从而发出预警信息,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较为复杂的监控问题。
另外,在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时,还包括:接收用户ID,其中,用户ID为执行无人值守空间开门操作的用户的ID;判断图像识别的结果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具体包括:根据用户ID确定所述目标人数;判断图像识别的结果中的人数信息,与根据用户ID确定的目标人数是否相同。在用户进入无人值守空间的时候获得用户信息,即用户ID。根据用户信息可以确定本次开门操作进入无人值守空间的人数信息,该人数即设定为目标人数。这样确定的目标人数根据用户需求灵活改变,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用户ID确定所述目标人数,具体包括:根据用户ID查询用户的预约信息;将预约信息中的预约人数作为目标人数。用户在使用无人值守空间进行锻炼或者其他活动之前,会在网上预约使用时间及使用人数,根据用户ID查询到该用户的预约信息,确定用户在相应时间段预约的人数,将预约人数作为目标人数,提高了确定的目标人数准确性。
另外,若图像识别的结果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不相同,则发送预警信息,具体包括:当人数信息小于目标人数时,记录系统识别异常信息,并将系统识别异常信息携带在预警信息中进行发送;当抓拍图片中的人数信息大于目标人数时,产生违规信息,并将违规信息发送至运维人员,客服人员或用户。这样做可以根据抓拍图片中的人数信息和目标人数是否相同,自动执行识别结果对应的指令,当抓拍图片中识别出的人数小于目标人数时,执行系统异常的指令;当识别出人数大于目标人数时,代表用户违规操作,触发预警系统,产生违规信息。整个过程无需人工介入辨别图像内容,节省了人力。将违规信息发送至运维人员,客服人员或用户。使运维人员可以发现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客服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无人值守空间发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警告用户出现了违规操作,保障了无人值守空间的安全性。
另外,系统识别异常信息包括:系统状态,用户ID,无人值守空间ID和开门时间。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了解到违规操作的用户信息,发生违规操作的无人值守空间的具体位置,以及发生违规操作的时间,可以让运维人员和客服人员了解的信息更加全面,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另外,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具体包括: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数据包中携带抓拍图片的数据;其中,数据包还携带用户ID,无人值守空间ID和开门时间。将用户ID,无人值守空间ID和开门时间和在开门时间抓拍到的照片打包发给云端服务器,这样做使获得的信息更加全面,避免系统的误判。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监控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自动监控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云端服务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自动监控识别方法,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后,对所述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服务器在接收图片后开始进行图像识别,无需全天候对无人值守空间进行监控,节省网络流量消耗;对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发送预警信息,无需人工介入,节省人力;还可以根据判断抓拍图片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从而发出预警信息,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较为复杂的监控问题。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回放攻击的检测方法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步骤101,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抓拍图片为在无人值守空间开门时,控制摄像头对无人值守空间内的区域进行抓拍,得到的抓拍图片。抓拍图片的获取方法具体如下:
当用户通过二维码或者密码或者开门按钮执行开门操作的时候,验证密码正确之后,无人值守空间开门,获取用户ID,同时控制拍照系统对无人值守空间门口的监控区域进行抓拍,得到抓拍图片,其中,该拍照系统可以为普通摄像头,节约设备的成本。无人值守空间在得到抓拍图片后将上述抓拍图片通过无线传输上传至服务器。这样做可以在无人值守空间开门的同时,在服务器中得到开门情况的相关信息,从而进一步判断该开门操作是否违规。
另外,服务器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数据包中携带抓拍图片的数据;其中,数据包还携带用户ID,无人值守空间ID和开门时间。所以,在接收抓拍图像的同时,可以接收到用户ID。根据用户ID匹配出该用户对无人值守空间预约的信息,预约信息中包含用户预约人数,即进入无人值守空间的人数。
步骤102,对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具体的说,服务器中存在图片自动识别系统,可以对获取到的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并分析出图片中的信息,如人数信息,人脸信息等。其中,上述人数信息为抓拍图片中的人数,可能为1人,也可能是1人以上,甚至有可能出现没有人的情况。上述人脸信息为对抓拍图片中的人脸进行识别,并得到该抓拍图片中的人脸特征。
步骤103,判断图像识别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结束本次流程,若不相同,则进入步骤104。具体地说,目标人数可以是不为0的任意人数,例如:当目标人数为2人的时候,若超过两个人同时进门,那么抓拍图片经图像识别分析得到图片中的人数信息大于两人,与目标人数不相同,产生预警信息发送给运维人员,客服人员,并且通知用户本人。这样做就可以在解决判断是否开门,判断是否有人进入无人值守空间这类简单的监控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判断图像识别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从而解决较为复杂的监控问题。
步骤104,发送预警信息。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后,对所述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服务器在接收图片后开始进行图像识别,无需全天候对无人值守空间进行监控,节省网络流量消耗;对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发送预警信息,无需人工介入,节省人力;还可以根据判断抓拍图片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从而发出预警信息,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较为复杂的监控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自动监控识别方法。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其改进之处主要在于:在判断图像识别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后,还包括:判断图像识别中的人数信息是否小于目标人数,若小于目标人数,则记录系统识别异常信息,并将该信息携带在预警信息中进行发送;若大于目标人数,则产生违规信息,并将违规信息发送至运维人员,客服人员或用户。具体流程图如图2所示。
步骤201,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抓拍图片为在无人值守空间开门时,控制摄像头对无人值守空间内的区域进行抓拍,得到的抓拍图片。
步骤202,对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
步骤203,判断图像识别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结束本次流程,若不相同,则进入步骤204。
步骤201、202、203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101、102、103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4,判断图像识别中的人数信息是否小于目标人数,若小于目标人数,则进入步骤205;若大于目标人数,则进入步骤206。
步骤205,记录系统识别异常信息。
步骤206,产生违规信息,并将预警信息发送至运维人员,客服人员或用户。具体地说,当抓拍图片中人数大于1时,说明本次开门操作进门人数为一人以上,不符合每次开门进入1人的规则,所以产生预警信息,该预警信息可以包含,用户名,无人值守空间ID,以及开门时间等,用以通知相关人员,使相关人员知晓本次违规操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下面以用户的预约人数为1人为例,也就是目标人数为1人。若抓拍图片中的人数信息为1人时,说明此次开门操作有1个人进入无人值守空间,该开门操作符合系统规则,所以这时候可以记录开门操作的信息,并标记此次操作正常。上述开门操作的信息具体可以包括:抓拍图片,状态,用户名,场馆,方式以及时间。抓拍图片即摄像头抓拍的无人值守空间门口监控区域的图像,图像中包含进门用户的相貌特征;状态即本次开门操作是否为正常操作;用户名即为用户ID;场馆即为无人值守空间ID,用于告知无人值守空间的位置信息;时间即执行开门操作的时刻。记录上述一系列信息并保存,便于运维人员及客服人员之后的查询。若此次开门操作有不只1人进入无人值守空间,抓拍图片中识别出的人数信息不为1,那么就需要判断识别出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的大小关系,从而执行不同的操作。若人数信息小于目标人数,即人数信息为0时,即抓拍图片中未识别到有人的时候,说明系统出现异常,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例如,摄像头损坏,或摄像头的角度无法抓到无人值守空间的门口监控区域,或者摄像头与服务器断开连接,还有可能是摄像头的时间与服务器的时间不同步,甚至可能是无人值守空间与摄像头无法实现通讯。将系统识别异常信息记录,可以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尽快修复,防止由于系统故障,而导致对无人值守空间的操作无效等问题;当抓拍图片中人数大于1时,说明本次开门操作进门人数为一人以上,与用户预约的人数不符,所以产生违规信息,该违规信息可以包含,用户名,无人值守空间ID,以及开门时间等,用以通知相关人员,使相关人员知晓本次违规操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违规信息还用来提醒用户,警告用户的违规操作行为,从而提醒用户并阻止其违规操作的行为。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判断抓拍图片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不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的大小关系,从而执行不同的操作,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最恰当的反应,同时可以区分出操作的违规行为是由于用户的操作违反规定,还是由于机器出现故障,可以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高运维人员、客服人员以及用户解决问题的效率。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云端服务器31,如图3所示,包括:接收模块311,图像识别模块312,预警模块313;
接收模块311用于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抓拍图片为在无人值守空间开门时,控制摄像头对无人值守空间内的区域进行抓拍,得到的抓拍图片。具体地说,当接收模块311接收到由无人值守空间系统发送的抓拍图片后,将抓拍图片发送给图像识别模块312,并唤醒图像识别模块开始工作,所以无需全天候对无人值守空间进行监控,可以减少对网络流量的消耗。
另外,接收模块311还用于在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时,接收用户ID。具体地说,接收模块311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数据包中携带抓拍图片的数据;其中,数据包还携带用户ID,无人值守空间ID和开门时间,这样做使获得的信息更加全面,避免系统的误判。
图像识别模块312用于对所述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具体地说,图像识别模块312对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分析抓拍图片中的人数信息和人脸标识,并将识别的结果发送给预警模块313,供预警模块313分析判断。
所述预警模块313用于判断图像识别模块312图像识别的结果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并在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不相同时,发送预警信息。
预警模块313还用于根据用户ID确定目标人数。当人数信息小于目标人数时,记录系统识别异常信息,预警信息中携带系统识别异常信息;当抓拍图片中的人数信息大于目标人数时,产生违规信息,并将违规信息发送至运维人员,客服人员或用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在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后,对所述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服务器在接收图片后开始进行图像识别,无需全天候对无人值守空间进行监控,节省网络流量消耗;对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发送预警信息,无需人工介入,节省人力;还可以根据判断抓拍图片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从而发出预警信息,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较为复杂的监控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监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所述抓拍图片为在所述无人值守空间开门时,控制摄像头对无人值守空间内的区域进行抓拍,得到的抓拍图片;
对所述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
判断所述图像识别的结果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
若不相同,则发送预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监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时,还包括:
接收用户ID,其中,所述用户ID为执行所述无人值守空间开门操作的用户的ID;
所述判断所述图像识别的结果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ID确定所述目标人数;
判断所述图像识别的结果中的人数信息,与根据所述用户ID确定的目标人数是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监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ID确定所述目标人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ID查询所述用户的预约信息;
将所述预约信息中的预约人数作为所述目标人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监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图像识别的结果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不相同,则发送预警信息,具体包括:
当所述人数信息小于所述目标人数时,记录系统识别异常信息,并将所述系统识别异常信息携带在预警信息中进行发送;
当所述抓拍图片中的人数信息大于所述目标人数时,产生违规信息,并将所述违规信息发送至运维人员,客服人员或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监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识别异常信息包括:
系统状态,用户ID,所述无人值守空间ID和开门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监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具体包括:
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数据包,所述数据包中携带所述抓拍图片的数据;
其中,所述数据包还携带所述用户ID,所述无人值守空间ID和开门时间。
7.一种云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图像识别模块,预警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所述抓拍图片为在所述无人值守空间开门时,控制摄像头对无人值守空间内的区域进行抓拍,得到的抓拍图片;
所述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抓拍图片进行图像识别;
所述预警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图像识别的结果中的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是否相同,并在所述人数信息与目标人数不相同时,发送预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接收无人值守空间的控制设备发送的抓拍图片时,接收用户ID。
所述预警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ID确定所述目标人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云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警模块还用于当所述人数信息小于所述目标人数时,记录系统识别异常信息,所述预警信息中携带所述系统识别异常信息;
当所述抓拍图片中的人数信息大于所述目标人数时,产生违规信息,并将所述违规信息发送至运维人员,客服人员或用户。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监控识别方法。
CN201811488126.2A 2018-12-06 2018-12-06 自动监控识别方法、云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98006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8126.2A CN109800630A (zh) 2018-12-06 2018-12-06 自动监控识别方法、云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8126.2A CN109800630A (zh) 2018-12-06 2018-12-06 自动监控识别方法、云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0630A true CN109800630A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56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8126.2A Pending CN109800630A (zh) 2018-12-06 2018-12-06 自动监控识别方法、云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06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9450A (zh) * 2019-06-05 2019-08-30 厦门浩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和人数统计的尾随分析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9450A (zh) * 2019-06-05 2019-08-30 厦门浩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和人数统计的尾随分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780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a facial recognition-base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building
CN106960405B (zh) 智慧档案大数据平台系统
CN107578519A (zh)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及智能门禁开锁方法
CN109285234B (zh) 人脸识别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678666B (zh) 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大楼安防与应急预案发布系统
CN108492404B (zh) 一种附加表情识别的人脸锁开锁方法及装置
CN109167971A (zh) 智能区域监控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03268652B (zh) 基于居住证门卡的门禁监控系统及方法
CN212276476U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112861826B (zh) 基于视频图像的煤矿监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59712A (zh) 电力作业信息动态采集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557795A (zh) 一种现场监控管理方法
CN105976519A (zh) 一种防银行卡被盗用atm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3971782A (zh) 一种综合监控信息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9712291A (zh) 电子闸门的开启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7967731A (zh) 基于二维码扫描解锁的门锁系统
CN110246292A (zh) 家庭视频监控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800630A (zh) 自动监控识别方法、云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33336A (zh) 一种门禁识别系统
CN116416665A (zh) 基于安防系统的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26167A (zh) 一种快速识别多名特定人员串联活动的方法及系统
CN112687044A (zh) 滞留人员的管理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US2016037826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smart incident analysis in control system using floor maps
CN213424051U (zh) 一种基于rfid的智慧门禁系统
CN109493475A (zh)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作为电子围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