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99578A - 一种gt腔的voa - Google Patents

一种gt腔的voa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99578A
CN109799578A CN201711140208.3A CN201711140208A CN109799578A CN 109799578 A CN109799578 A CN 109799578A CN 201711140208 A CN201711140208 A CN 201711140208A CN 109799578 A CN109799578 A CN 109799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hamber
voa
hornblock
beam spli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02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砺
胡豪成
陈立勋
李阳
肖鹏
林江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top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hotop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top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Photop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114020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99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99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99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GT腔的VOA,其包括光纤准直器和偏振分光器,沿偏振分光器的透射光路上设第一GT腔,沿偏振分光器的反射光路上设第二GT腔,第二GT腔内设有热光平片或PZT干涉组件。本发明通过加热片加热改变光学片的厚度或者采用PZT压电陶瓷在外加电信号的作用下发生伸缩,带动第二光学楔角块移动,使得第一光学楔角块和第二光学楔角块在光路上的有效厚度发生连续变化。本发明通过改变腔长使透过曲线中心移动,曲线斜边移动产生VOA效应,达到光衰减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GT腔的VO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GT腔的VOA。
背景技术
光衰减器是随着光通信技术发展出现的一种重要的纤维光学无源器件,是光学,特别是激光调制及应用技术中常用的器件,其作用是使光通过时光强达到一定程度的衰减,可用于光通信线路、系统评估、研究及调整、校正等方面。现有技术中,使用机械步进电机驱动来改变光强达到光衰减的效果,但是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存在速度慢、条件效果差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GT腔的VOA。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GT腔的VOA,其包括光纤准直器和偏振分光器,沿偏振分光器的透射光路上设第一GT腔,沿偏振分光器的反射光路上设第二GT腔, 第二GT腔内设有热光平片或PZT干涉组件,热光平片或PZT干涉组件用于改变第二GT腔的腔长。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准直器为双光纤准直器或四光纤准直器。
进一步地,所述偏振分光器为NPBS棱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GT腔和第二GT腔的前表面发射率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GT腔内设有补偿片。
进一步地,所述热光平片包括光学片和加热片,加热片设于光学片的一侧面并对光学片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片为高热光系数的单晶体。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片为Si晶体片或YAG晶体片。
进一步地,所述PZT干涉组件包括第一光学楔角块和第二光学楔角块,第一光学楔角块和第二光学楔角块的斜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一光学楔角块固定不动,第二光学楔角块设在一PZT压电陶瓷上,PZT压电陶瓷伸缩带动第二光学楔角块移动。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加热片加热改变光学片的厚度或者采用PZT压电陶瓷在外加电信号的作用下发生伸缩,带动第二光学楔角块移动,使得第一光学楔角块和第二光学楔角块在光路上的有效厚度发生连续变化。本发明通过改变腔长使透过曲线中心移动,曲线斜边移动产生VOA效应,达到光衰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GT腔的VOA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一种GT腔的VOA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一种GT腔的VOA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GT腔的VOA,其包括光纤准直器1和偏振分光器2,沿偏振分光器2的透射光路上设第一GT腔3,沿偏振分光器2的反射光路上设第二GT腔4, 第二GT腔4内设有PZT干涉组件6, PZT干涉组件6用于改变第二GT腔4的腔长。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准直器1为四光纤准直器,通过四光纤准直器二次通过产生更高衰减量。
进一步地,所述偏振分光器2为NPBS棱镜,即消偏振分光棱镜,进一步地,消偏振分光棱镜的发射光路即为S光光路,消偏振分光棱镜的透射光路即为P光光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GT腔3和第二GT腔4的前表面发射率相同。
进一步地,如图1或2所示,PZT干涉组件6包括第一光学楔角块61和第二光学楔角块62,第一光学楔角块61和第二光学楔角块62的斜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一光学楔角块61固定不动,第二光学楔角块62设在一PZT压电陶瓷63上,PZT压电陶瓷63伸缩带动第二光学楔角块62移动。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GT腔的VOA,其包括光纤准直器1和偏振分光器2,沿偏振分光器2的透射光路上设第一GT腔3,沿偏振分光器2的反射光路上设第二GT腔4, 第二GT腔4内设有PZT干涉组件6 ,PZT干涉组件6用于改变第二GT腔4的腔长。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准直器1为双光纤准直器。
进一步地,所述偏振分光器2为NPBS棱镜,即消偏振分光棱镜,进一步地,消偏振分光棱镜的发射光路即为S光光路,消偏振分光棱镜的透射光路即为P光光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GT腔3和第二GT腔4的前表面发射率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GT腔3内设有补偿片7。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PZT干涉组件6包括第一光学楔角块61和第二光学楔角块62,第一光学楔角块61和第二光学楔角块62的斜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一光学楔角块61固定不动,第二光学楔角块62设在一PZT压电陶瓷63上,PZT压电陶瓷63伸缩带动第二光学楔角块62移动。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GT腔的VOA,其包括光纤准直器1和偏振分光器2,沿偏振分光器2的透射光路上设第一GT腔3,沿偏振分光器2的反射光路上设第二GT腔4, 第二GT腔4内设有热光平片5或PZT干涉组件6,热光平片5用于改变第二GT腔4的腔长。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准直器1为双光纤准直器。
进一步地,所述偏振分光器2为NPBS棱镜,即消偏振分光棱镜,进一步地,消偏振分光棱镜的发射光路即为S光光路,消偏振分光棱镜的透射光路即为P光光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GT腔3和第二GT腔4的前表面发射率相同。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GT腔3内设有补偿片7。
进一步地,所述热光平片5包括光学片51和加热片52,加热片52设于光学片51的一侧面并对光学片51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片51为高热光系数的单晶体。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片51为Si晶体片或YAG晶体片。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入射光经由偏振分光器2分光器分为P光和S光,P光进入第一GT腔3并经第一GT腔3反射, S光进入第二GT腔4并经第二GT腔4反射,S光在第二GT传播过程中有设于第二GT腔4的热光平片5或PZT干涉组件6改变腔长。具体地,通过加热片52加热改变光学片51的厚度或者采用PZT压电陶瓷63在外加电信号的作用下发生伸缩,带动第二光学楔角块62移动,使得第一光学楔角块61和第二光学楔角块62在光路上的有效厚度发生连续变化。本发明通过改变腔长使透过曲线中心移动,曲线斜边移动产生VOA效应,达到光衰减的目的。

Claims (9)

1. 一种GT腔的VOA,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光纤准直器和偏振分光器,沿偏振分光器的透射光路上设第一GT腔,沿偏振分光器的反射光路上设第二GT腔, 第二GT腔内设有热光平片或PZT干涉组件,热光平片或PZT干涉组件用于改变第二GT腔的腔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T腔的VOA,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准直器为双光纤准直器或四光纤准直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T腔的VOA,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器为NPBS棱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T腔的VOA,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GT腔和第二GT腔的前表面发射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T腔的VOA,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GT腔内设有补偿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T腔的VOA,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光平片包括光学片和加热片,加热片设于光学片的一侧面并对光学片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T腔的VOA,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为高热光系数的单晶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GT腔的VOA,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为Si晶体片或YAG晶体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GT腔的VOA,其特征在于:所述PZT干涉组件包括第一光学楔角块和第二光学楔角块,第一光学楔角块和第二光学楔角块的斜面相向设置,所述第一光学楔角块固定不动,第二光学楔角块设在一PZT压电陶瓷上,PZT压电陶瓷伸缩带动第二光学楔角块移动。
CN201711140208.3A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gt腔的voa Pending CN109799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0208.3A CN109799578A (zh)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gt腔的vo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0208.3A CN109799578A (zh)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gt腔的voa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99578A true CN109799578A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55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0208.3A Pending CN109799578A (zh) 2017-11-16 2017-11-16 一种gt腔的voa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9957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13134Y (zh) * 2001-11-01 2002-09-25 福州康顺光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带功率监控的压电光可变衰减器
US20030026518A1 (en) * 2001-07-31 2003-02-06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Birefringence compensated integrated optical switching or modulation device
CN1811501A (zh) * 2005-01-25 2006-08-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精细度电调谐集成光滤波器
CN201063080Y (zh) * 2007-08-03 2008-05-21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偏振光学调制器
CN101908716A (zh) * 2010-07-30 2010-12-08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无源波导光栅的阵列型外腔可调激光器
CN203732757U (zh) * 2014-03-06 2014-07-23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低色散的光学梳状滤波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26518A1 (en) * 2001-07-31 2003-02-06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Birefringence compensated integrated optical switching or modulation device
CN2513134Y (zh) * 2001-11-01 2002-09-25 福州康顺光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带功率监控的压电光可变衰减器
CN1811501A (zh) * 2005-01-25 2006-08-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精细度电调谐集成光滤波器
CN201063080Y (zh) * 2007-08-03 2008-05-21 福州高意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偏振光学调制器
CN101908716A (zh) * 2010-07-30 2010-12-08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无源波导光栅的阵列型外腔可调激光器
CN203732757U (zh) * 2014-03-06 2014-07-23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低色散的光学梳状滤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57424B2 (en) Laser machining device
CA2861727A1 (en) Stereoscopic image apparatus
JPH0552925B2 (zh)
CN102597836A (zh) 用于提供光学衰减的涂层光纤及相关的装置、连接及方法
CN101359067A (zh) 一种利用飞秒激光制备布拉格光纤光栅的方法及装置
WO2003023467A3 (en) Variable optical attenuator
CN102183822A (zh) 一种椭圆光斑光纤准直器
EP2506051A2 (en) Optical modulator
CN111988091B (zh) 空间光耦合装置
WO2009029189A3 (en) Device for laser pulse conditioning by stretching, delaying and modulating
TW201044804A (en) Light transmission/reception module
CN114791653A (zh) 具有纹理化表面的光学块
CN109799578A (zh) 一种gt腔的voa
CN102053386A (zh) 激光显示技术中激光光源用散斑抑制装置
WO2011123250A2 (en) Method for accomplishing high-speed intensity variation of a polarized output laser beam
JPH0311310A (ja) 電気光学変換器モジユールと光導波路との光学的結合装置
WO2016015578A1 (zh) 光耦合装置及光模块
TWI245938B (en) Constant output light attenuator and constant output light attenuating method
US1102275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ar normal incidence MUX/DEMUX designs
CN102636881A (zh) 一种可调分光器
CN103022881A (zh) 三频激光产生装置及方法
US11681110B2 (en)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the output of an optical system
Gomez et al. Challenges in wide coverage indoor optical communications using fibre-wireless-fibre links for terabit data rates
Choi et al. Directly laser-written integrated photonics devices including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CN107193089A (zh) 一种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