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7865A - 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系统、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系统、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7865A
CN109787865A CN201910075510.8A CN201910075510A CN109787865A CN 109787865 A CN109787865 A CN 109787865A CN 201910075510 A CN201910075510 A CN 201910075510A CN 109787865 A CN109787865 A CN 109787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internal operation
parameter
probe data
upgr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55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7865B (zh
Inventor
杨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ology Co Ltd Of Xin Ruiwang Section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Technology Co Ltd Of Xin Ruiwang Section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ology Co Ltd Of Xin Ruiwang Section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f Xin Ruiwang Section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9100755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78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7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7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7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7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首先根据固件升级前后的内部运行参数间的差异进行内部运行状况的验证,在内部运行状况验证为正常的基础上,再利用预存的AP信息和一些辅助信息来构造用于验证外部连接状况的探测数据包,该探测数据包会根据内置的目标协议检测内容的不同形成各类型探测数据包,不再需要测试人员真正连入真实的用户终端来进行发包测试,若外部连接状况也正常,即可判定本次固件升级没有对设备内部运行和外部功能造成影响。本申请提供的验证方法,全程可基于预先内置的验证规则自动完成,提升了验证效率、降低了时间和人力成本。本申请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系统、交换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系统、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固件升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系统、交换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业务的展开和为了服务广大用户,用户终端发出的访问请求将通过层层转发最终达到目的网站或目的服务器,并最终从原路接收目的网站或目的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数据。
通常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下需要覆盖用户的数量级、地域的分散状况等,在作为与用户终端建立直接连接的底层网络设备—无线访问接入点(Wireless AccessPoint,简称AP)之上,还会存在少则2到3层、多则5到10层的交换机,以期将各地域用户终端的访问请求进行汇总,并由最上层的交换机经由其上的无线访问控制器(Wireless Access PointController,简称AC)发送至目的网站或目的服务器。
同时,为了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和解决Bug,绝大多数是通过升级交换机、AP、以及AC中的固件来实现,虽然也会在固件升级前进行模拟来确保升级后的新版本固件的可用性,但往往由于模拟时与实际情况下存在的差异,使得模拟得到的结果并不准确,因此还是少不了实际升级后的可用性验证。
由于上面提及的网络架构的复杂性,且在架构复杂的同时,还伴随着多种功能验证、协议验证、工作状况验证等等,对应的就是故障的复杂性和隐蔽性,而基于传统人工一一进行各项检测的方式不仅耗时耗力、也无法发现一些隐蔽和短期内并不明显的故障,且就算知道存在故障,往往由于架构的复杂性和仅知道故障导致的结果,无法准确定位故障发生点,遍历所有可能情况的排查方式带来的将是极大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基于人工手动验证固件升级后的网络设备的可用性方式下存在的各项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无须人工手动验证、验证更全面、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升级情况验证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基于人工手动验证固件升级后的网络设备的可用性方式下存在的验证步骤繁琐、效率低、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系统、交换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该方法包括:
记录升级前和升级后的内部运行参数,对应得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间的实际差异,并根据所述实际差异是否处于预设差异范围内来判断内部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当所述内部运行状况正常时,根据预存的AP信息构造探测数据包;
通过所述探测数据包验证外部连接状况是否正常;
当所述外部连接状况正常时,判定固件升级成功。
可选的,在记录升级前和升级后的内部运行参数之前,还包括:
接收上层AC下发的预升级命令;
根据所述预升级命令向所述上层AC请求各下联AP的信息;
接收所述上层AC返回的AP信息。
可选的,记录升级前和升级后的内部运行参数,对应得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预升级命令,记录处于当前版本固件下的内部运行参数,得到所述第一参数;
当所述第一参数记录完成后,向所述上层AC请求新版本固件;
利用所述上层AC返回的新版本固件完成固件升级,并记录处于所述新版本固件下的内部运行参数,得到所述第二参数。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的差异验证内部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包括:
从预设的内部运行状况判别模型中提取得到输出的目标差异范围;其中,所述目标差异范围是历史过程中大量正常固件升级前后的差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计算得到的;
判断所述实际差异是否处于所述目标差异范围内;
若所述实际差异处于所述目标差异范围内,则判定所述内部运行状况正常;
若所述实际差异不处于所述目标差异范围内,则判定所述内部运行状态不正常。
可选的,该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AP信息中的IP数量小于预设数量时,确定AP的数据转发类型;
当所述数据转发类型为集中转发时,从所述上层AC的Vlanif端口下的DHCP配置信息中获取额外的IP;
当所述数据转发类型为本地转发时,广播DHCP请求包,并接收响应所述DHCP请求包的无线用户返回的所使用的IP。
可选的,根据预存的AP信息构造探测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AP信息、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目标协议检测内容构造对应的探测数据包;其中,所述AP信息包括AP的MAC、IP、APID、隧道密钥,和连接至所述AP的无线用户的Vlan、IP、MAC和网关。
可选的,通过所述探测数据包验证外部连接状况是否正常,包括:
利用无线漫游探测数据包验证无线用户的漫游状况是否正常;其中,所述无线漫游探测数据包为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变换所述探测数据包中的APID、源IP和源MAC后得到的一种探测数据包。
可选的,该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还包括:
为不同交换机分别发出的探测数据包附加不同的染色标记;
根据附加有所述染色标记的探测数据包在网络内的数据流向,确定故障节点。
可选的,为不同交换机分别发出的探测数据包附加不同的染色标记,包括:
将不同交换机分别发出的探测数据包中IP报文的服务类型字段修改为互不相同,并将修改后的服务类型字段作为对应探测数据包的染色标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系统,包括:
内部运行参数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升级前和升级后的内部运行参数,对应得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内部运行状况验证单元,用于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间的实际差异,并根据所述实际差异是否处于预设差异范围内来判断内部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探测数据包构造单元,用于当所述内部运行状况正常时,根据预存的AP信息构造探测数据包;
外部连接状况验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探测数据包验证外部连接状况是否正常;
升级成功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外部连接状况正常时,判定固件升级成功。
可选的,该升级情况的验证系统还包括:
预升级命令接收单元,用于在记录升级前和升级后的内部运行参数之前,接收上层AC下发的预升级命令;
AP信息请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升级命令向所述上层AC请求各下联AP的信息;
AP信息预存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上层AC返回的AP信息。
可选的,所述内部运行参数记录单元包括:
第一参数记录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预升级命令,记录处于当前版本固件下的内部运行参数,得到所述第一参数;
新版本固件请求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参数记录完成后,向所述上层AC请求新版本固件;
固件升级及第二参数记录子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上层AC返回的新版本固件完成固件升级,并记录处于所述新版本固件下的内部运行参数,得到所述第二参数。
可选的,所述内部运行状况验证单元包括:
目标差异范围提取子单元,用于从预设的内部运行状况判别模型中提取得到输出的目标差异范围;其中,所述目标差异范围是历史过程中大量正常固件升级前后的差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计算得到的;
差异比较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实际差异是否处于所述目标差异范围内;
正常判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实际差异处于所述目标差异范围内时,判定所述内部运行状况正常;
不正常判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实际差异不处于所述目标差异范围内时,判定所述内部运行状态不正常。
可选的,该升级情况的验证系统还包括:
数据转发类型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AP信息中的IP数量小于预设数量时,确定AP的数据转发类型;
集中转发下IP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转发类型为集中转发时,从所述上层AC的Vlanif端口下的DHCP配置信息中获取额外的IP;
本地转发下IP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转发类型为本地转发时,广播DHCP请求包,并接收响应所述DHCP请求包的无线用户返回的所使用的IP。
可选的,所述探测数据包构造单元包括:
探测数据包构造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AP信息、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目标协议检测内容构造对应的探测数据包;其中,所述AP信息包括AP的MAC、IP、APID、隧道密钥,和连接至所述AP的无线用户的Vlan、IP、MAC和网关。
可选的,所述外部连接状况验证单元包括:
无线漫游验证子单元,用于利用无线漫游探测数据包验证无线用户的漫游状况是否正常;其中,所述无线漫游探测数据包为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变换所述探测数据包中的APID、源IP和源MAC后得到的一种探测数据包。
可选的,该升级情况的验证系统还包括:
染色标记附加单元,用于为不同交换机分别发出的探测数据包附加不同的染色标记;
基于染色标记的故障节点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附加有所述染色标记的探测数据包在网络内的数据流向,确定故障节点。
可选的,该染色标记附加单元包括:
TOS字段修改及染色标记充当子单元,用于将不同交换机分别发出的探测数据包中IP报文的服务类型字段修改为互不相同,并将修改后的服务类型字段作为对应探测数据包的染色标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交换机,该交换机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内容所描述的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内容所描述的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
显然,本申请所提供的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首先根据固件升级前后的内部运行参数间的差异进行内部运行状况的验证,在内部运行状况验证为正常的基础上,再利用预存的AP信息和一些辅助信息来构造用于验证外部连接状况的探测数据包,该探测数据包会根据内置的目标协议检测内容的不同形成各类型探测数据包,不再需要测试人员真正连入真实的用户终端来进行发包测试,若外部连接状况也正常,即可判定本次固件升级没有对设备内部运行和外部功能造成影响。本申请提供的验证方法,全程可基于预先内置的验证规则自动完成,提升了验证效率、降低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系统、交换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中一种当IP不足时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中一种确定故障节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系统的机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系统、交换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验证方法首先根据固件升级前后的内部运行参数间的差异进行内部运行状况的验证,在内部运行状况验证为正常的基础上,再利用预存的AP信息和一些辅助信息来构造用于验证外部连接状况的探测数据包,该探测数据包会根据内置的目标协议检测内容的不同形成各类型探测数据包,不再需要测试人员真正连入真实的用户终端来进行发包测试,若外部连接状况也正常,即可判定本次固件升级没有对设备内部运行和外部功能造成影响。本申请提供的验证方法,全程可基于预先内置的验证规则自动完成,提升了验证效率、降低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
S101:记录升级前和升级后的内部运行参数,对应得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本步骤旨在得到目标交换机在固件升级前后的内部运行参数,为区别于升级前和升级后的内部运行参数,本申请将使用第一参数表示在升级前记录得到的内部运行参数,使用第二参数表示在升级后记录得到的内部运行参数。
其中,内部运行参数包括交换机在正常运行时的各项设备参数或设备指标,具体的,可以包括:端口信息、CPU占用、内存占用、进程状态、是否生成了升级错误日志或运行错误日志、数据包丢包率、MAC表是否存在漂移现象、mlag(multi-chassis linkaggregation,多机箱链路聚合,可以通过mlag使用主动/被动2层拓扑中的所有设备的互连)协商状态、聚合口聚合状态、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状态、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的block状态(一种生成树协议的状态)等。
其中,端口信息又可具体包括端口的link(连接)状态、协商速率、全双工/半双工属性等;CPU占用可具体基于CPU的idle、sys、usr、io、irq(均为CPU的一些参数指标)等具体占用数据;内存占用可具体基于内存的cache、swap、slab(均为内存的一些参数指标)等具体占用数据;进程状态可具体包括关键进程能否启动、是否有进程频繁重启、以及是否有core文件(当程序崩溃时产生的记录文件)生成等等。
进一步的,关于记录升级前的内部运行参数的时间节点,可以在接收到上层AC下发的指令时触发,该指令可以被称为预升级指令,即通知交换机接下来需要进行固件升级,即该预升级指令意在通知交换机做好后续升级准备,其中将包括记录固件升级前的内部运行参数。
S102:计算得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间的实际差异,并根据实际差异是否处于预设差异范围内来判断内部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在S101的基础上,本步骤旨在根据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间的实际差异与预设差异范围间的关系来对固件升级后的交换机的内部运行状况是否正常的验证。其中,该预设差异范围表示正常固件升级前后允许出现的差异大小,该预设差异范围的上下限可以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根据长期经验自行设定,也可以采用某种算法基于大量历史固件升级前后的差异数据来更加精准的计算得到,此处并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本步骤根据实际差异是否处于预设差异范围内来判断内部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具体包括两种情况:其一,当实际差异处于预设差异范围内时,说明交换机在固件升级前后的各项设备参数或设备指标(数量不限)并未出现明显的波动或异常,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因此将判定该交换机此次升级的固件并未对内部运行状态造成的影响都是正常的;若实际差异未处于预设差异范围内,也就是超出预设差异范围的上限,说明交换机在固件升级前后的各项设备参数或设备指标(数量不限)出现了明显的波动,超出了误差允许范围内,因此将判定该交换机此次升级的固件对内部运行状态造成的影响是不正常的,说明此次升级的固件存在异常。
由于通常升级交换机都不会时仅对一台交换机进行升级,而是大范围的将部分或全网交换机进行升级,以防止其中一台交换机因固件差异而无法正常的实现功能,因此本步骤描述的内部运行状况验证过程将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因为当前交换机无法确定与自身相连的其它设备哪些还处在升级中,因此,可以设定当所有交换机均完成本步骤的内部运行状况验证过程,或者验证时间超过自定义的超时时间,或者用户手动中断验证过程时,才会停止验证过程,并将停止时最后得到的验证结果作为内部运行参数验证的结论。
在进行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间的差异计算和比对时,可以在计算性能足够或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以并行的方式对相互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的各类参数或指标进行差异计算和比对,也可以在计算性能不足或实时性要求较低的情况下,以串行的方式逐项进行每一类参数或指标的差异计算和比对,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此处并不做具体限定。
由于实际情况下的复杂性,一刀切方式设置的固定差异范围或者通过人为自行设定的差异范围在准确性、持续性方面都不是最佳选择,为避免误判,还可以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将历史固件升级前后的参数差异,尤其是被确认为不存在异常的新固件在升级前后的差异作为样本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的特殊构造挖掘到隐藏在表层数据背后的隐含特征,使得在进行判断的同时,还能够将隐含特征加入判断条件,以发现传统人工进行验证时隐蔽的、未体现在表层的、短期内不易发现的异常,使得基于该机器学习算法确认出的预设差异范围更加准确、更加贴近实际,能够更准确的分辨出异常新固件升级所引发的微小差异,减少误判率。具体的,可任意选取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例如聚类算法、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等等,此处并不做具体限定。
S103:当内部运行状况正常时,根据预存的AP信息构造探测数据包;
本步骤建立在S102通过对升级前后参数间的差异判断为内部运行状况正常的基础上,旨在构建用于进行外部连接状况验证的探测数据包。其中,相对于对交换机在运行时存在的内部运行参数进行升级前后的验证,外部连接状况的验证是指验证该交换机在所处网络环境下能够完成预期的各项功能要求,例如将下层AP中的一个用户终端发来的数据包转发给另一个AP下的另一个用户终端、测试各种数据交换协议、与其它设备间的数据连通性等等。
为了验证外部连接状况,现有技术往往需要由测试人员手动将一台真实的终端设备连入该交换机,并控制该终端设备发送基于不同协议生成的数据包,以根据是否能够成功响应来判别,由于协议繁多、且由于实际情况的不同,无法预先构建后一些可直接来测试的数据包,同时由于人的不稳定性,还经常出现少测、多测、错测的情况。
区别于现有技术使用真实终端设备发送真实的探测数据包的做法,本申请将使用预存的AP信息来构造“伪”探测数据包,之所以加一个“伪”字,是因为该探测数据包的生成并不需要有真实的终端设备连入该交换机,而是由交换机根据获取到的能够用于构造探测数据包的各种真实参数自行构造得到的,即交换机可在预先制定好探测数据包构造规则下,自动利用预存的各种真实参数来构造由真实终端设备发出的探测数据包,将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使用各种类型的终端设备来进行手动发包进行验证,极大的提升了验证效率。
其中,该AP信息可在升级前实现收集或从上层AC请求(包括在接收到预升级指令时向上层AC请求保存在该上层AC中的,和一些平常采集到的未保存在该上层AP中的)得到,具体的,该AP信息将包括AP的MAC、IP、APID(用来唯一标识一台AP的ID,AP和AC建立的隧道连接里,需要附带APID来区分不同的隧道)、隧道密钥,和连接至AP的无线用户的vlan、IP、MAC和网关,在这些AP信息的基础上,将根据实际需要验证的协议或数据发送类型,在其它可轻易获取的辅助参数的帮助下完成相应探测数据包的构造。例如为指定地址的dhcp、ping、ftp、tftp、http以及https协议的检测,对于这些常规协议,只需利用之前获取到的AP信息中的MAC和IP构造二、三层协议头,然后再通过获取到的APID、用户vlan以及隧道秘钥构造出隧道头,最后再使用用户MAC、用户IP以及加上指定的检测协议内容,就可以构造出一个完整的探测包。需要说明的是,每种检测都会覆盖AP上配置的所有用户vlan。
除了上述常见协议的检测外,还可以对指定TCP和UDP端口的探测,其中TCP通过判断3次握手是否能成功建立来判断该TCP端口的服务是否能通。UDP则模拟往指定UDP端口发包,检查是否能收到指定UDP端口的回包来完成验证。
S104:通过探测数据包验证外部连接状况是否正常;
在S103的基础上,本步骤旨在利用构造好的各式探测数据包来验证该交换机的外部连接状况是否正常,相关描述可参见S103步骤。
进一步的,除上述给出的多种协议的静态检测方式,还可以对常见与实际情况的无线漫游情况进行检测,对此项进行检测需要,需要对探测数据包进行修改,即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变换探测数据包中的APID、源IP和源MAC后,以模拟发送该探测数据包的用户终端在多个AP间漫游的情形。
具体的,可以先选择一个用户vlan,再找到支持该用户vlan的所有AP,并分析出哪些是本机下联口接入的,按照指定的漫游切换速度(如5秒切换1个AP),在一次检查里定时切换检测包里的APID,源IP,源MAC。支持的漫游切换顺序有:按照APID从小到大、从大到小、随机排序以及自定义顺序等。
更进一步的,在利用探测数据包验证外部连接状况时,还可以为不同交换机分别发出的探测数据包附加不同的染色标记,以通过附加有该染色标记的探测数据包在各设备间的数据流动来确定哪些应该收到的设备没收到,便于快速、准确的定位故障设备或故障节点。
S105:当外部连接状况正常时,判定固件升级成功。
本步骤建立在S104通过探测数据包验证外部连接状况后得到外部连接正常结论的基础上,说明经过S104的验证,各项需要验证的外部功能均可以正常实现,因此在先后完成内部运行状况和外部连接状况的验证的情况下,将可以判定该交换机成功完成的固件升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交换机在整个网络架构中的特殊地位(在AP上、在AC下),因此升级主要是针对交换机,对于AP和AC而言,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只不过AP和AC在升级完成后,其还需要在交换机的帮助下完成外部连接状况的验证,且通常AC会与交换机一并升级。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首先根据固件升级前后的内部运行参数间的差异进行内部运行状况的验证,在内部运行状况验证为正常的基础上,再利用预存的AP信息和一些辅助信息来构造用于验证外部连接状况的探测数据包,该探测数据包会根据内置的目标协议检测内容的不同形成各类型探测数据包,不再需要测试人员真正连入真实的用户终端来进行发包测试,若外部连接状况也正常,即可判定本次固件升级没有对设备内部运行和外部功能造成影响。本申请提供的验证方法,全程可基于预先内置的验证规则自动完成,提升了验证效率、降低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的流程图,相比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个更加完整的交换机固件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即首先由上层AC向需要升级的目标交换机下发预升级命令,以便该目标交换机响应于该预升级命令记录当前版本固件下的内部运行参数和获取将用于构造探测数据包的AP信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上层AC下发的预升级命令;
S202:根据预升级命令向上层AC请求各下联AP的信息;
S203:接收上层AC返回的AP信息;
S204:根据预升级命令记录在当前版本固件下的内部运行参数,得到第一参数;
S205:当第一参数记录完成后,向上层AC请求新版本固件;
S206:利用上层AC返回的新版本固件完成固件升级,并记录在新版本固件下的内部运行参数,得到第二参数;
S207:计算得到第一参数与第二参数间的实际差异,并根据实际差异是否处于预设差异范围内来判断内部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S208:当内部运行状况正常时,根据预存的AP信息构造探测数据包;
S209:通过探测数据包验证外部连接状况是否正常,并当外部连接状况正常时,判定固件升级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S201、S202以及S203提供了一种根据上层AC下发的预升级命令获得用于构造探测数据包的AP信息的方式,S204、S205以及S206也提供了一种根据上层AC下发的预升级指令触发记录第一参数的实现方式,这两部分均可以单独基于实施例一形成单独的实施例,即单独的实施例中仅对如何获取AP信息或触发记录第一参数进行限定,并不对如何进行另一支做限定,本实施例仅作为根据该预升级命令同时执行两个方案的优选实施例存在。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中一种当IP不足时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由于交换机升级通常会选择信息交换较少的深夜进行,以在用户不活跃的时间段以最小的影响完成,但在此场景下,接入AP的用户终端也就相对较少,因此可用于构造探测数据包中的真实IP地址等参数也将相对较少,出于这一问题的考虑,本实施例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以用户IP为例,提供了一种获取更多真实用户IP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当AP信息中的IP数量小于预设数量时,确定AP的数据转发类型;
S302:当数据转发类型为集中转发时,从上层AC的vlanif端口下的DHCP配置信息中获取额外的IP;
其中,vlanif端口是一种区别于vlan端口的端口,其中,vlan端是物理端口,vlanif端口是逻辑端口,vlanif端口下的DHCP配置信息将保存一些用户终端的真实IP。
S303:当数据转发类型为本地转发时,广播DHCP请求包,并接收响应DHCP请求包的无线用户返回的所使用的IP。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设置协议,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UDP协议工作,此处用于为请求者分配有效的IP地址,响应于广播的DHCP请求包的无线用户将得到一个将用于访问网络的真实IP,因此也就可以得到一个真实IP。
即本实施例为了获取更多真实的用户IP,将根据AP的数据转发类型选择相应的方式,因为相比于集中转发,本地转发方式下,无线终端的数据将不经过AC,而是直接由AP转发出去,因此,不同的数据转发类型,必然无法通过相同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真实用户IP。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将能够尽可能的弥补在深夜进行升级使得用于构造探测数据包的真实参数数量较少的现状,使得外部连接状况的验证将在充足探测数据包的支持下得到更准确的验证结果。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中一种确定故障节点的方法的流程图,为了进一步的在利用探测数据包对外部连接状况进行验证时,快速、准确的定位出故障节点或故障设备,本实施例将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包染色技术,以利用染色标记快速在探测数据包的数据流向中确定故障设备或故障节点,包括如下步骤:
S401:为不同交换机分别发出的探测数据包附加不同的染色标记;
其中,该染色标记可以由多种表现形式,例如能够用于区分于其它数据包的ID、字符串、自定义编码,也可以是在预升级阶段,由上层AC下发给各交换机的唯一标识符,甚至还可以在情况允许时,在原先数据包的基础上再封装一层有颜色的包,以通过增加的封装层来记录数据流向。
优选的,可以将不同交换机分别发出的探测数据包中IP报文的服务类型字段(TOS字段)修改为互不相同,并将修改后的服务类型字段作为对应探测数据包的染色标记使用。即使用修改后的服务类型字段来标记不同交换机发送的报文。进一步的,由于服务类型字段的取值范围为0~255,所以最多可以标记255台交换机,为满足大型网络的需要,在开启包染色技术进行故障点诊断后,一次最多只对255台交换机进行此种方式的发包检测,以避免不同染色标记发生冲突,在一批255台诊断完成后,更换下一批255台,直至完成所有交换机的故障点诊断。
当然,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还可以使用其它能够实现相同或类似效果的字段来实现同样的效果,此处并不做具体限定。
S402:根据附加有染色标记的探测数据包在网络内的数据流向,确定故障节点。
当交换机在发送和转发带染色标记的探测数据包时,会将该探测数据包的染色标记以及五元组上报给上层AC,这样,上层AC就能完整的知道某个探测数据包在整个网络架构内的转发路径,以便于直观的显示出故障点。
因为情况复杂,无法一一列举进行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意识到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基本方法原理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存在很多的例子,在不付出足够的创造性劳动下,应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五
下面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系统的机构框图,该验证系统可以包括:
内部运行参数记录单元100,用于记录升级前和升级后的内部运行参数,对应得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内部运行状况验证单元200,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预升级命令,记录处于当前版本固件下的内部运行参数,得到第一参数;
探测数据包构造单元300,用于当内部运行状况正常时,根据预存的AP信息构造探测数据包;
外部连接状况验证单元400,用于通过探测数据包验证外部连接状况是否正常;
升级成功判定单元500,用于当外部连接状况正常时,判定固件升级成功。
进一步的,该升级情况的验证系统还可以包括:
预升级命令接收单元,用于在记录升级前和升级后的内部运行参数之前,接收上层AC下发的预升级命令;
AP信息请求单元,用于根据预升级命令向上层AC请求各下联AP的信息;
AP信息预存单元,用于接收上层AC返回的AP信息。
其中,该内部运行参数记录单元100可以包括:
第一参数记录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预升级命令,记录处于当前版本固件下的内部运行参数,得到第一参数;
新版本固件请求子单元,用于当第一参数记录完成后,向上层AC请求新版本固件;
固件升级及第二参数记录子单元,用于利用上层AC返回的新版本固件完成固件升级,并记录处于新版本固件下的内部运行参数,得到第二参数。
其中,该内部运行状况验证单元200可以包括:
目标差异范围提取子单元,用于从预设的内部运行状况判别模型中提取得到输出的目标差异范围;其中,目标差异范围是历史过程中大量正常固件升级前后的差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计算得到的;
差异比较子单元,用于判断实际差异是否处于目标差异范围内;
正常判定子单元,用于当实际差异处于目标差异范围内时,判定内部运行状况正常;
不正常判定子单元,用于当实际差异不处于目标差异范围内时,判定内部运行状态不正常。
进一步的,该升级情况的验证系统还可以包括:
数据转发类型确定单元,用于当AP信息中的IP数量小于预设数量时,确定AP的数据转发类型;
集中转发下IP获取单元,用于当数据转发类型为集中转发时,从上层AC的Vlanif端口下的DHCP配置信息中获取额外的IP;
本地转发下IP获取单元,用于当数据转发类型为本地转发时,广播DHCP请求包,并接收响应DHCP请求包的无线用户返回的所使用的IP。
其中,该探测数据包构造单元300可以包括:
探测数据包构造子单元,用于根据AP信息、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目标协议检测内容构造对应的探测数据包;其中,AP信息包括AP的MAC、IP、APID、隧道密钥,和连接至AP的无线用户的Vlan、IP、MAC和网关。
其中,该外部连接状况验证单元400可以包括:
无线漫游验证子单元,用于利用无线漫游探测数据包验证无线用户的漫游状况是否正常;其中,无线漫游探测数据包为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变换探测数据包中的APID、源IP和源MAC后得到的一种探测数据包。
进一步的,该升级情况的验证系统还可以包括:
染色标记附加单元,用于为不同交换机分别发出的探测数据包附加不同的染色标记;
基于染色标记的故障节点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附加有染色标记的探测数据包在网络内的数据流向,确定故障节点。
其中,该染色标记附加单元可以包括:
TOS字段修改及染色标记充当子单元,用于将不同交换机分别发出的探测数据包中IP报文的服务类型字段修改为互不相同,并将修改后的服务类型字段作为对应探测数据包的染色标记。
本实施作为与方法实施例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存在,具有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交换机,该交换机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该存储器中存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调用该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当然,该交换机还可以包括各种必要的网络接口、电源以及其它零部件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终端或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步骤。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且各个实施例间为递进关系,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可参见对应的方法部分说明。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2)

1.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升级前和升级后的内部运行参数,对应得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计算得到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间的实际差异,并根据所述实际差异是否处于预设差异范围内来判断内部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当所述内部运行状况正常时,根据预存的AP信息构造探测数据包;
通过所述探测数据包验证外部连接状况是否正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记录升级前和升级后的内部运行参数之前,还包括:
接收上层AC下发的预升级命令;
根据所述预升级命令向所述上层AC请求各下联AP的信息;
接收所述上层AC返回的AP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升级前和升级后的内部运行参数,对应得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预升级命令,记录处于当前版本固件下的内部运行参数,得到所述第一参数;
当所述第一参数记录完成后,向所述上层AC请求新版本固件;
利用所述上层AC返回的新版本固件完成固件升级,并记录处于所述新版本固件下的内部运行参数,得到所述第二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实际差异是否处于预设差异范围内来判断内部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包括:
从预设的内部运行状况判别模型中提取得到输出的目标差异范围;其中,所述目标差异范围是历史过程中大量正常固件升级前后的差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计算得到的;
判断所述实际差异是否处于所述目标差异范围内;
若所述实际差异处于所述目标差异范围内,则判定所述内部运行状况正常;
若所述实际差异不处于所述目标差异范围内,则判定所述内部运行状态不正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AP信息中的IP数量小于预设数量时,确定AP的数据转发类型;
当所述数据转发类型为集中转发时,从所述上层AC的Vlanif端口下的DHCP配置信息中获取额外的IP;
当所述数据转发类型为本地转发时,广播DHCP请求包,并接收响应所述DHCP请求包的无线用户返回的所使用的IP。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存的AP信息构造探测数据包,包括:
根据所述AP信息、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目标协议检测内容构造对应的探测数据包;其中,所述AP信息包括AP的MAC、IP、APID、隧道密钥,和连接至所述AP的无线用户的Vlan、IP、MAC和网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探测数据包验证外部连接状况是否正常,包括:
利用无线漫游探测数据包验证无线用户的漫游状况是否正常;其中,所述无线漫游探测数据包为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变换所述探测数据包中的APID、源IP和源MAC后得到的一种探测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为不同交换机分别发出的探测数据包附加不同的染色标记;
根据附加有所述染色标记的探测数据包在网络内的数据流向,确定故障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不同交换机分别发出的探测数据包附加不同的染色标记,包括:
将不同交换机分别发出的探测数据包中IP报文的服务类型字段修改为互不相同,并将修改后的服务类型字段作为对应探测数据包的染色标记。
10.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运行参数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升级前和升级后的内部运行参数,对应得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
内部运行状况验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参数与所述第二参数的差异验证内部运行状况是否正常;
探测数据包构造单元,用于当所述内部运行状况正常时,根据预存的AP信息构造探测数据包;
外部连接状况验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探测数据包验证外部连接状况是否正常;
升级成功判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外部连接状况正常时,判定固件升级成功。
11.一种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
CN201910075510.8A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系统、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787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5510.8A CN109787865B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系统、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5510.8A CN109787865B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系统、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7865A true CN109787865A (zh) 2019-05-21
CN109787865B CN109787865B (zh) 2021-05-04

Family

ID=66502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5510.8A Active CN109787865B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系统、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786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9084A (zh) * 2020-12-23 2021-03-2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治理服务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WO2021088438A1 (zh) * 2019-11-05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设备类型确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569247A (zh) * 2020-04-28 2021-10-29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升级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9474A (zh) * 2006-08-04 2007-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升级设备的方法
CN101141382A (zh) * 2006-09-07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更新方法和路由器
CN103729201A (zh) * 2012-10-11 2014-04-16 上海手机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 无线固件升级的测试方法
CN105095074A (zh) * 2015-07-10 2015-11-25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配置文件的升级测试方法和装置
CN205283592U (zh) * 2016-01-15 2016-06-01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远程升级的网络交换机
EP3182678A1 (en) * 2014-11-12 2017-06-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upgrading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application,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warding service
CN106933618A (zh) * 2017-01-25 2017-07-07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系统参数相关系数的系统升级评估方法
CN107453925A (zh) * 2017-09-21 2017-12-08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级通信平台的远程固件升级方法和云平台
CN107634856A (zh) * 2017-09-18 2018-01-2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固件升级方法及系统
US20180285903A1 (en) * 2014-04-04 2018-10-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twork demand forecasting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9474A (zh) * 2006-08-04 2007-0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升级设备的方法
CN101141382A (zh) * 2006-09-07 2008-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更新方法和路由器
CN103729201A (zh) * 2012-10-11 2014-04-16 上海手机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 无线固件升级的测试方法
US20180285903A1 (en) * 2014-04-04 2018-10-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twork demand forecasting
EP3182678A1 (en) * 2014-11-12 2017-06-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upgrading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application,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warding service
CN105095074A (zh) * 2015-07-10 2015-11-25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配置文件的升级测试方法和装置
CN205283592U (zh) * 2016-01-15 2016-06-01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远程升级的网络交换机
CN106933618A (zh) * 2017-01-25 2017-07-07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系统参数相关系数的系统升级评估方法
CN107634856A (zh) * 2017-09-18 2018-01-2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固件升级方法及系统
CN107453925A (zh) * 2017-09-21 2017-12-08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级通信平台的远程固件升级方法和云平台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晓源: "气象博达路由器软件版本升级及配置方法介绍", 《林业勘查设计》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8438A1 (zh) * 2019-11-05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设备类型确定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569247A (zh) * 2020-04-28 2021-10-29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升级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2559084A (zh) * 2020-12-23 2021-03-2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治理服务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2559084B (zh) * 2020-12-23 2023-07-2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治理服务的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7865B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1726B (zh) 网络路径探测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9787865A (zh) 一种升级情况的验证方法、系统、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CN101945043B (zh) 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拓扑发现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7920122A (zh) 游戏玩家匹配方法、装置、匹配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74481B (zh) 设备部署方法和系统、网管服务器、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N113411221B (zh) 电力通信网络故障仿真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840976B (zh) 通信方法、光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8319357A (zh) 用以关闭系统的多个主动元件的电源的方法及伺服器系统
CN103473112A (zh) 一种基于两地三中心的灾备信息系统仿真方法
CN106776346B (zh) Ccmts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9379742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的接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104335A (zh) 一种工控设备网络攻击测试方法与系统
CN108494607A (zh) 基于容器的大二层网络架构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US20090207756A1 (en)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CN106095676A (zh) 数据上报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91601B (zh) 一种网管设备的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094091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方法和系统
CN114584354A (zh) 一种网络安全实训平台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4038522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现实混合空间定位系统
CN109861869B (zh) 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207835B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的网元工作状态的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06411575B (zh) 云环境下网络配置校验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450768A (zh) 容器互联的方法及用于容器互联的系统
CN107124715A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无线专网终端的安全防护性能测评方法
CN106060925B (zh) 智能网关分布确定方法和智能网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