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94091A - 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94091A CN107094091A CN201710204656.9A CN201710204656A CN107094091A CN 107094091 A CN107094091 A CN 107094091A CN 201710204656 A CN201710204656 A CN 201710204656A CN 107094091 A CN107094091 A CN 1070940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
- interchanger
- vlan
- host computer
- network configu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77—Localisation of faul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的校验方法和系统,在应用时,后台主机首先根据既有的间隔层装置的网络配置表,生成对应各交换机的校验表,然后通过检测各交换机的各端口连接状态、检测ping程序的响应情况以及对比mac转发表与校验表的mac地址,实现对与交换机相连接的各装置的网络配置参数(包含装置ip地址、vlan ID和mac地址等)的校验,最终汇总所有级联交换机所连接装置的校验结果,生成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报告。利用本发明可以快速、自动、准确地校验站控层网络的网络配置,并生产校验报告,大大提高了网络配置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工程人员迅速地检测网络配置和定位网络故障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对上纵向贯通调控主站系统,向下连接变电站间隔层设备,站控层负责全站设备的监视控制,并与各级调控中心进行远动信息实时交互,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由于站控层网络连接设备较多、网络结构复杂、布线繁琐,在工程现场中,时常会出现工程人员人工装置配置错误以及装置连接错误等。一旦出现网络配置错误且未检测到,会造成部分信息无法上送到后台,工程人员一般只能通过信息点的丢失来排查网络故障。但由于网络结构复杂,造成信息点丢失原因可能有种情况,工程人员则需要通过人工检查的方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准确地定位网络故障点。这种方式效率很低,即耗费人力,又不方便。
名词解释
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一个VLAN就是一个广播域,VLAN之间的通信通过路由器来完成。
Tag和Untag模式:报文传输时是否打标签。
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是Windows、Unix和Linux系统下的一个命令,利用“ping”命令可以检查网络是否连通。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主机与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信息,包括报告错误、交换受限控制和状态信息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为:在站控层利用交换机实现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方法,以能够快速、准确、自动的校验站控层的网络配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方法,站控层包括多个交换机,各交换机分别连接至少1个间隔层设备,用于控制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过程的后台主机连接其中任一交换机的其中一个端口;方法包括步骤:
S1,后台主机解析变电站间隔层装置配置文件以获取变电站间隔层各装置的配置表,生成分别对应各交换机的校验表;所述对应各交换机的校验表中包括相应交换机非空闲的端口号及其端口类型、非空闲端口所连接的装置、所连接装置的IP地址和MAC地址,以及所连接装置所属的VLAN ID;
S2,后台主机检查交换机各端口的连接状态:
若状态为down,则相应端口连接的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未连接;
若状态为up,则转至步骤S3;
S3,后台主机根据校验表中VLAN ID与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为相应端口和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配置VLAN,使得后台主机与被校验装置处于同一VLAN中:
对于非级联端口,配置端口的VLAN为其所连接装置所属的VLAN,同时将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加入此VLAN;
对于级联端口,创建tag Vlan,同时将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加入到tag Vlan中;
S4,后台主机根据校验表中各端口所连接装置的IP地址,分别向各端口发送测试报文,并检查各端口对测试报文的响应情况:
定义响应超时帧阈值n,响应超时时间阈值为s秒;若连续n帧响应超时,则相应端口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ip地址错误或者VLAN ID错误;
若端口对测试报文的响应正确,则转至步骤S5;
S5,后台主机获取交换机的mac地址转发表,将表中各端口对应的转发mac地址,与校验表中相应端口对应的mac地址进行对比:
若mac地址不同,则相应端口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mac地址错误;
若mac地址相同,对于非级联端口,则相应端口所连接的装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成功,无配置错误;对于级联端口,后台主机通过相应端口对下一级交换机端口所连的装置进行配置校验,直至站控层所有交换机所连装置皆校验完毕;
S6,根据各交换机各端口上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生成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报告。
本发明在应用时,后台主机可采用现有计算机,工程人员可通过后台主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获取端口状态、mac地址以及测试报文的响应情况,进而由后台主机执行各部分校验功能,最终得到各交换机的网络配置校验结果。
优选的,本发明将与后台主机连接的交换机作为第一级交换机,从第一级交换机开始,依次对级联的各交换机上所连的装置进行网络配置校验。相应的,本发明的步骤S6可为,依次获取各交换机在校验结束后得到的各端口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生成相应交换机上所连装置的网络配置校验报告,然后在所有交换机皆校验完毕后,汇总所有交换机对应的装置网络配置校验报告,生成一个包含所有站控层交换机所有端口所连装置校验结果的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报告。步骤S6也可以是,在所有交换机所连装置校验完毕后,一次性汇总所有校验结果,生成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报告。
步骤S1中,所述变电站间隔层装置配置文件包括全站SCD文件和工程人员制定的装置配置表文件。
步骤S2中,后台主机根据各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登录和访问配置网页界面或者snmp代理,获取端口的连接情况,从而实现检查交换机端口的连接状态,为现有技术。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S3采用Ping命令,向交换机端口发送icmp查询报文,以检测交换机各端口的连接状态。
步骤S4中,端口响应超时即,后台主机在每帧测试报文发出后,在s秒内未收到端口装置回送的响应报文,且连续n帧测试报文存在响应超时情况。端口对测试报文的响应正确即后台主机可在s秒内收到装置的回应报文。
优选的,本发明步骤S4中,所述响应超时帧阈值n为4,响应超时时间阈值为4秒。即端口所连装置需要在0~4S内,对测试报文回复响应报文。
步骤S5中,后台主机根据配置网页或者snmp协议,获取各交换机的mac地址转发表,为现有技术。对于级联端口,后台主机通过本级交换机的级联端口,可以登录和访问下一级交换机的配置网页或者snmp代理,从而实现对下级交换机的配置校验。后台主机通过级联端口对非直接连接的交换机上所连装置进行配置校验时,同样根据步骤S2至步骤S5所述的方法进行。
优选的,本发明交换机网络配置校验报告包括端口号表项、端口所属交换机表项、端口所连设备表项和端口对应的校验结果表项。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系统,站控层包括多个交换机,各交换机分别连接至少1个间隔层设备;用于控制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过程的后台主机连接其中任一交换机的其中一个端口;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系统包括:
SCD文件解析模块,解析变电站间隔层装置配置文件以获取变电站间隔层各装置的配置表,生成分别对应各交换机的校验表;所述对应各交换机的校验表中包括相应交换机非空闲的端口号及其端口类型、非空闲端口所连接的装置、所连接装置的IP地址和MAC地址,以及所连接装置所属的VLAN ID;
端口连接状态检查模块,检查交换机各端口的连接状态:若状态为down,则相应端口连接的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未连接;若状态为up,则端口连接状态正常;
端口VLAN配置模块,对于连接状态正常的端口,根据校验表中VLAN ID与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为相应端口和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配置VLAN,使得后台主机与被校验装置处于同一VLAN中:对于非级联端口,配置端口的VLAN为其所连接装置所属的VLAN,同时将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加入此VLAN;对于级联端口,创建tag Vlan,同时将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加入到tag Vlan中;
端口测试报文响应检查模块,对于已配置VLAN的端口,根据校验表中各端口所连接装置的IP地址,分别向各端口发送测试报文,并检查各端口对测试报文的响应情况:定义响应超时帧阈值n,响应超时时间阈值为s秒;若连续n帧响应超时,则相应端口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ip地址错误或者VLAN ID错误;
mac地址对比模块,获取交换机的mac地址转发表,对于对测试报文响应正确的端口,将表中各端口对应的转发mac地址,与校验表中相应端口对应的mac地址进行对比:若mac地址不同,则相应端口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mac地址错误;若mac地址相同,对于非级联端口,则相应端口所连接的装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成功,无配置错误;对于级联端口,后台主机通过相应端口对下一级交换机端口所连的装置进行配置校验,直至站控层所有交换机所连装置皆校验完毕;
校验报告生成模块,根据各交换机各端口上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生成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配置校验的效率,定义与后台主机直接连接的交换机作为第一级交换机,从第一级交换机开始,依次对级联的各交换机进行网络配置校验;
Mac地址对比模块在进行mac地址对比时,对于mac地址相同的级联端口,后台主机通过相应端口对下一级交换机端口所连的装置进行配置校验。对第一级交换机所连装置的网络配置校验完毕后,级联口配置校验正确,后台主机即可以通过本级交换机的级联口,访问下一级交换机,重复校验过程,实现第二级交换机所连装置的网络校验,以此类推,所有级联的交换机所连装置都可以实现网络校验,生成校验报告,汇总所有装置的网络配置校验报结果,生成一个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报告。
端口连接状态检查模块采用Ping命令,向交换机端口发送icmp查询报文,以检测交换机各端口的连接状态。
端口测试报文响应检查模块中,所述响应超时帧阈值n为4,响应超时时间阈值为4秒。
有益效果
本发明根据系统配置SCD文件对站控层各交换机端口进行配置,然后针对端口可能出现的配置错误分别进行测试,可以快速地对站控层网络配置进行校验,找出配置错误的具体类型,并生产校验报告,大大提高了网络配置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工程人员迅速地检测网络配置和定位网络故障提供有效的辅助手段。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示意图,其中:
图2所示为实施例的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交换机Swtich A的校验表;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交换机Swtich B的校验表;
图5所示为实施例的网络配置校验报告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方法,应用基础为:参考图2,站控层包括多个交换机,各交换机分别连接至少1个间隔层设备,用于控制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过程的后台主机连接其中任一交换机的其中一个端口;
参考图1,方法包括步骤:
S1,后台主机解析变电站间隔层装置配置文件以获取变电站间隔层各装置的配置表,生成分别对应各交换机的校验表,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对应各交换机的校验表中包括相应交换机非空闲的端口号及其端口类型、非空闲端口所连接的装置、所连接装置的IP地址和MAC地址,以及所连接装置所属的VLAN ID;
S2,后台主机检查交换机各端口的连接状态:
若状态为down,则相应端口连接的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未连接;
若状态为up,则转至步骤S3;
S3,后台主机根据校验表中VLAN ID与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为相应端口和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配置VLAN,使得后台主机与被校验装置处于同一VLAN中:
对于非级联端口,配置端口的VLAN为其所连接装置所属的VLAN,同时将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加入此VLAN;
对于级联端口,创建tag Vlan,同时将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加入到tag Vlan中;
S4,后台主机根据校验表中各端口所连接装置的IP地址,分别向各端口发送测试报文,并检查各端口对测试报文的响应情况:
定义响应超时帧阈值n,响应超时时间阈值为s秒;若连续n帧响应超时,则相应端口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ip地址错误或者VLAN ID错误;
若端口对测试报文的响应正确,则转至步骤S5;
S5,后台主机获取交换机的mac地址转发表,将表中各端口对应的转发mac地址,与校验表中相应端口对应的mac地址进行对比:
若mac地址不同,则相应端口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mac地址错误;
若mac地址相同,对于非级联端口,则相应端口所连接的装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成功,无配置错误;对于级联端口,后台主机通过相应端口对下一级交换机端口所连的装置进行配置校验,直至站控层所有交换机所连装置皆校验完毕;
S6,根据各交换机各端口上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生成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报告。
本发明在应用时,后台主机可采用现有计算机,工程人员可通过后台主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获取端口状态、mac地址以及测试报文的响应情况,进而由后台主机执行各部分校验功能,最终得到各交换机的网络配置校验结果。
本实施例将与后台主机连接的交换机作为第一级交换机,从第一级交换机开始,依次对级联的各交换机上所连的装置进行网络配置校验。相应的,步骤S6为,在所有交换机所连装置校验完毕后,一次性汇总所有校验结果,生成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报告。
步骤S1中,所述变电站间隔层装置配置文件包括全站SCD文件和工程人员制定的装置配置表文件。
步骤S2中,后台主机根据各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登录和访问配置网页界面或者snmp代理,获取端口的连接情况,从而实现检查交换机端口的连接状态,为现有技术。
步骤S3采用Ping命令,向交换机端口发送icmp查询报文,以检测交换机各端口的连接状态。
步骤S4中,端口响应超时即,后台主机在每帧测试报文发出后,在s秒内未收到端口装置回送的响应报文,且连续n帧测试报文存在响应超时情况。端口对测试报文的响应正确即后台主机可在s秒内收到装置的回应报文。
步骤S4中,所述响应超时帧阈值n为4,响应超时时间阈值为4秒。即端口所连装置需要在0~4S内,对测试报文回复响应报文。
步骤S5中,后台主机根据配置网页或者snmp协议,获取各交换机的mac地址转发表,为现有技术。对于级联端口,后台主机通过本级交换机的级联端口,可以登录和访问下一级交换机的配置网页或者snmp代理,从而实现对下级交换机的配置校验。后台主机通过级联端口对非直接连接的交换机上所连装置进行配置校验时,同样根据步骤S2至步骤S5所述的方法进行。
本发明交换机网络配置校验报告包括端口号表项、端口所属交换机表项、端口所连设备表项和端口对应的校验结果表项。如图5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系统,站控层包括多个交换机,各交换机分别连接至少1个间隔层设备;用于控制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过程的后台主机连接其中任一交换机的其中一个端口;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系统包括:
SCD文件解析模块,解析变电站间隔层装置配置文件以获取变电站间隔层各装置的配置表,生成分别对应各交换机的校验表;所述对应各交换机的校验表中包括相应交换机非空闲的端口号及其端口类型、非空闲端口所连接的装置、所连接装置的IP地址和MAC地址,以及所连接装置所属的VLAN ID;
端口连接状态检查模块,检查交换机各端口的连接状态:若状态为down,则相应端口连接的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未连接;若状态为up,则端口连接状态正常;
端口VLAN配置模块,对于连接状态正常的端口,根据校验表中VLAN ID与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为相应端口和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配置VLAN,使得后台主机与被校验装置处于同一VLAN中:对于非级联端口,配置端口的VLAN为其所连接装置所属的VLAN,同时将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加入此VLAN;对于级联端口,创建tag Vlan,同时将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加入到tag Vlan中;
端口测试报文响应检查模块,对于已配置VLAN的端口,根据校验表中各端口所连接装置的IP地址,分别向各端口发送测试报文,并检查各端口对测试报文的响应情况:定义响应超时帧阈值n,响应超时时间阈值为s秒;若连续n帧响应超时,则相应端口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ip地址错误或者VLAN ID错误;
mac地址对比模块,获取交换机的mac地址转发表,对于对测试报文响应正确的端口,将表中各端口对应的转发mac地址,与校验表中相应端口对应的mac地址进行对比:若mac地址不同,则相应端口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mac地址错误;若mac地址相同,对于非级联端口,则相应端口所连接的装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成功,无配置错误;对于级联端口,后台主机通过相应端口对下一级交换机端口所连的装置进行配置校验,直至站控层所有交换机所连装置皆校验完毕;
校验报告生成模块,根据各交换机各端口上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生成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配置校验的效率,定义与后台主机直接连接的交换机作为第一级交换机,从第一级交换机开始,依次对级联的各交换机进行网络配置校验;
Mac地址对比模块在进行mac地址对比时,对于mac地址相同的级联端口,后台主机通过相应端口对下一级交换机端口所连的装置进行配置校验。对第一级交换机所连装置的网络配置校验完毕后,级联口配置校验正确,后台主机即可以通过本级交换机的级联口,访问下一级交换机,重复校验过程,实现第二级交换机所连装置的网络校验,以此类推,所有级联的交换机所连装置都可以实现网络校验,生成校验报告,汇总所有装置的网络配置校验报结果,生成一个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报告。
端口连接状态检查模块采用Ping命令,向交换机端口发送icmp查询报文,以检测交换机各端口的连接状态。
端口测试报文响应检查模块中,所述响应超时帧阈值n为4,响应超时时间阈值为4秒。
实施例3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2所示,交换机Swtich A的ip地址是192.168.0.100,端口fe1、fe2、fe3、fe4分别连接保护装置1、测控装置2,后台主机和交换机Swtich B。交换机Swtich B的ip地址是192.168.0.200,端口fe1、fe2、fe4分别连接保护装置3、测控装置4和交换机Swtich A。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后台主机根据scd文件和工程人员配置表,生成对应的校验表,如图3、图4所示。
步骤2:后台主机根据交换机Swtich A的ip地址192.168.0.100,登录和访问交换机Swtich A配置网页界面或者snmp代理,获取交换机Swtich A端口的连接情况,校验装置的连接状态:
步骤2-1:如果检测到端口fe1是down状态,则校验结果:装置未连接,执行步骤6;
步骤2-2:如果检测到端口fe1是up状态,则执行步骤3。
步骤3:后台主机通过网页配置界面或snmp代理,根据校验表中vlan表项,配置端口fe1及后台主机的vlan id,使得后台主机与装置属于同一个vlan中。
步骤3-1:配置端口fe1的默认vlan为1,配置后台主机所连端口fe3的默认vlan为1;
步骤4:后台主机根据校验表中fe1对应的装置1的ip地址为192.168.0.10,执行ping程序,发送目的地址为192.168.0.10的icmp查询报文,后台主机检测的ping的响应情况。
步骤4-1:如果检测到目的地址为192.168.0.20的ping响应超时,即连续4帧在4s内没有收到icmp应答报文,则校验结果:装置ip地址或者vlan号错误,执行步骤6;
步骤4-2:如果检测到目的地址为192.168.0.20的ping响应正确,则执行步骤5。
步骤5:后台主机根据配置网页或者snmp协议,获取交换机Swtich A的mac地址转发表,将其中端口对应的转发mac地址,与校验表中相应端口对应的mac地址进行对比。
步骤5-1:如果装置mac地址一致,校验结果:装置mac地址错误;
步骤5-2:如果装置mac地址一致,校验结果:配置正确。
步骤6:fe1端口所连接的装置1校验结束,依次校验fe2端口所连接的装置2和fe4端口所连接的Swtich B,校验过程:重复步骤2——步骤5。
步骤7:后台主机根据交换机Swtich B的ip地址192.168.0.200,登录和访问交换机Swtich B配置网页界面或者snmp代理,开始对交换机Swtich B所连接的装置的网络配置进行校验,校验过程:重复步骤2——步骤6。
步骤8:最终,所有装置的校验结果汇总成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报告,如图5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此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Claims (8)
1.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方法,站控层包括多个交换机,各交换机分别连接至少1个间隔层设备;其特征是,用于控制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过程的后台主机连接其中任一交换机的其中一个端口;方法还包括步骤:
S1,后台主机解析变电站间隔层装置配置文件以获取变电站间隔层各装置的配置表,生成分别对应各交换机的校验表;所述对应各交换机的校验表中包括相应交换机非空闲的端口号及其端口类型、非空闲端口所连接的装置、所连接装置的IP地址和MAC地址,以及所连接装置所属的VLAN ID;
S2,后台主机检查交换机各端口的连接状态:
若状态为down,则相应端口连接的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未连接;
若状态为up,则转至步骤S3;
S3,后台主机根据校验表中VLAN ID与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为相应端口和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配置VLAN,使得后台主机与被校验装置处于同一VLAN中:
对于非级联端口,配置端口的VLAN为其所连接装置所属的VLAN,同时将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加入此VLAN;
对于级联端口,创建tag Vlan,同时将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加入到tag Vlan中;
S4,后台主机根据校验表中各端口所连接装置的IP地址,分别向各端口发送测试报文,并检查各端口对测试报文的响应情况:
定义响应超时帧阈值n,响应超时时间阈值为s秒;若连续n帧响应超时,则相应端口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ip地址错误或者VLAN ID错误;
若端口对测试报文的响应正确,则转至步骤S5;
S5,后台主机获取交换机的mac地址转发表,将表中各端口对应的转发mac地址,与校验表中相应端口对应的mac地址进行对比:
若mac地址不同,则相应端口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mac地址错误;
若mac地址相同,对于非级联端口,则相应端口所连接的装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成功,无配置错误;对于级联端口,后台主机通过相应端口对下一级交换机端口所连的装置进行配置校验,直至站控层所有交换机所连装置皆校验完毕;
S6,根据各交换机各端口上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生成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将与控制CPU连接的交换机作为第一级交换机,从第一级交换机开始,依次对级联的各交换机进行网络配置校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采用Ping命令,向交换机端口发送icmp查询报文,以检测交换机各端口的连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4中,所述响应超时帧阈值n为4,响应超时时间阈值为4秒。
5.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系统,站控层包括多个交换机,各交换机分别连接至少1个间隔层设备;其特征是,用于控制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过程的后台主机连接其中任一交换机的其中一个端口;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系统包括:
SCD文件解析模块,解析变电站间隔层装置配置文件以获取变电站间隔层各装置的配置表,生成分别对应各交换机的校验表;所述对应各交换机的校验表中包括相应交换机非空闲的端口号及其端口类型、非空闲端口所连接的装置、所连接装置的IP地址和MAC地址,以及所连接装置所属的VLAN ID;
端口连接状态检查模块,检查交换机各端口的连接状态:若状态为down,则相应端口连接的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未连接;若状态为up,则端口连接状态正常;
端口VLAN配置模块,对于连接状态正常的端口,根据校验表中VLAN ID与端口号的对应关系,为相应端口和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配置VLAN,使得后台主机与被校验装置处于同一VLAN中:对于非级联端口,配置端口的VLAN为其所连接装置所属的VLAN,同时将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加入此VLAN;对于级联端口,创建tag Vlan,同时将用于连接后台主机的端口加入到tag Vlan中;
端口测试报文响应检查模块,对于已配置VLAN的端口,根据校验表中各端口所连接装置的IP地址,分别向各端口发送测试报文,并检查各端口对测试报文的响应情况:定义响应超时帧阈值n,响应超时时间阈值为s秒;若连续n帧响应超时,则相应端口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ip地址错误或者VLAN ID错误;
mac地址对比模块,获取交换机的mac地址转发表,对于对测试报文响应正确的端口,将表中各端口对应的转发mac地址,与校验表中相应端口对应的mac地址进行对比:若mac地址不同,则相应端口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为装置mac地址错误;若mac地址相同,对于非级联端口,则相应端口所连接的装置的校验结果为校验成功,无配置错误;对于级联端口,后台主机通过相应端口对下一级交换机端口所连的装置进行配置校验,直至站控层所有交换机所连装置皆校验完毕;
校验报告生成模块,根据各交换机各端口上所连装置的校验结果,生成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报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系统,其特征是,定义与后台主机直接连接的交换机作为第一级交换机,从第一级交换机开始,依次对级联的各交换机进行网络配置校验;
Mac地址对比模块在进行mac地址对比时,对于mac地址相同的级联端口,后台主机通过相应端口对下一级交换机端口所连的装置进行配置校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系统,其特征是,端口连接状态检查模块采用Ping命令,向交换机端口发送icmp查询报文,以检测交换机各端口的连接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系统,其特征是,端口测试报文响应检查模块中,所述响应超时帧阈值n为4,响应超时时间阈值为4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04656.9A CN107094091B (zh) | 2017-03-30 | 2017-03-30 | 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204656.9A CN107094091B (zh) | 2017-03-30 | 2017-03-30 | 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94091A true CN107094091A (zh) | 2017-08-25 |
CN107094091B CN107094091B (zh) | 2019-12-03 |
Family
ID=59649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204656.9A Active CN107094091B (zh) | 2017-03-30 | 2017-03-30 | 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094091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1325A (zh) * | 2018-02-13 | 2018-08-1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管理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8494578A (zh) * | 2018-02-05 | 2018-09-04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交换机配置信息分析方法 |
CN109450084A (zh) * | 2018-10-24 | 2019-03-08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信息数据链的智能变电站多层协议协同分析方法 |
CN112235148A (zh) * | 2020-10-20 | 2021-01-15 |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Vlan配置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726543A (zh) * | 2020-05-26 | 2021-11-30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运维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78781B1 (en) * | 1998-11-24 | 2004-01-13 | Nec Corporation |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
CN102291750A (zh) * | 2011-09-20 | 201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配置参数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
CN104115445A (zh) * | 2011-12-20 | 2014-10-22 | Abb研究有限公司 |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的验证 |
CN105141475A (zh) * | 2015-08-18 | 2015-12-09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设备辅助调试系统 |
CN105321126A (zh) * | 2015-11-27 | 2016-02-10 | 国家电网公司 | 基于scd的智能变电站装置校验方法 |
-
2017
- 2017-03-30 CN CN201710204656.9A patent/CN10709409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78781B1 (en) * | 1998-11-24 | 2004-01-13 | Nec Corporation |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
CN102291750A (zh) * | 2011-09-20 | 2011-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配置参数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
CN104115445A (zh) * | 2011-12-20 | 2014-10-22 | Abb研究有限公司 |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的验证 |
CN105141475A (zh) * | 2015-08-18 | 2015-12-09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设备辅助调试系统 |
CN105321126A (zh) * | 2015-11-27 | 2016-02-10 | 国家电网公司 | 基于scd的智能变电站装置校验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李波等: "基于SCD解析的智能变电站VLAN划分方法与实现", 《电气应用》 * |
谭双: "局域网配置及故障诊断和排除", 《科技创新导报》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94578A (zh) * | 2018-02-05 | 2018-09-04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交换机配置信息分析方法 |
CN108391325A (zh) * | 2018-02-13 | 2018-08-1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管理无线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9450084A (zh) * | 2018-10-24 | 2019-03-08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信息数据链的智能变电站多层协议协同分析方法 |
CN109450084B (zh) * | 2018-10-24 | 2021-10-01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信息数据链的智能变电站多层协议协同分析方法 |
CN113726543A (zh) * | 2020-05-26 | 2021-11-30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运维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3726543B (zh) * | 2020-05-26 | 2023-05-02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运维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2235148A (zh) * | 2020-10-20 | 2021-01-15 |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Vlan配置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235148B (zh) * | 2020-10-20 | 2023-10-10 |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Vlan配置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094091B (zh) | 2019-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94091A (zh) | 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配置校验方法和系统 | |
CN109379152B (zh) |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及设备诊断评估仿真装置及实现方法 | |
CN102981137B (zh) | 基于gprs/gsm网络的电压监测仪远程智能校验装置及方法 | |
CN108092854B (zh) | 基于iec61375协议的列车级以太网设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 |
CN106556765A (zh) | 分布式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测试方法及rtds仿真器 | |
CN106655502B (zh) | 获取配电网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2291075A (zh) | 网络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5958642A (zh) | 一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时仿真装置及测试系统 | |
CN108879956A (zh) | 基于设备运行状态对系统故障进行主动判断并修复的方法 | |
CN108648549A (zh) | 一种面向对象的用电信息采集闭环仿真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5391601B (zh) | 一种网管设备的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 |
CN109840186A (zh) | 一种数据中心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02710463B (zh) | 一种电力数据网络的动态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 | |
CN107356284A (zh) | 一种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5515825B (zh) | 一种用于网管容量测试的snmp模拟器及其测试方法 | |
CN104468211A (zh) | 核电站数字控制系统平台通信故障的诊断系统及方法 | |
CN108199929A (zh) | 测量仪、网络智能仪表系统及网络智能测试方法 | |
CN110391985A (zh) |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监测系统 | |
CN113660560B (zh) |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交换机拓扑实时校验方法 | |
CN111030845B (zh) | 一种智能变电站站控层网络物理拓扑识别方法和系统 | |
CN108683517A (zh) |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运维机器人网络故障检测系统 | |
CN107547260A (zh) | 一种长距infiniband链路检测切换修复的方法 | |
CN211454888U (zh) | 一种调度数据网终端业务接入协议仿真模拟器及模拟系统 | |
CN110430157A (zh) | 一种对水轮机调速器进行远程运维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5162650A (zh) | 一种监测冗余网卡切换时间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