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6054B - 内撑芯模 - Google Patents

内撑芯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6054B
CN109786054B CN201910270667.6A CN201910270667A CN109786054B CN 109786054 B CN109786054 B CN 109786054B CN 201910270667 A CN201910270667 A CN 201910270667A CN 109786054 B CN109786054 B CN 1097860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shaft
linkage block
rotating disc
core mol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06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6054A (zh
Inventor
马斌
姜建飞
孙银建
何利万
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enma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enma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enma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enma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7066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60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6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6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6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6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撑芯模,其包括:中心轴;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环绕所述中心轴设置的支撑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且可绕所述中心轴旋转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绕所述中心轴旋转可驱动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中心轴的径向移动以增加或减小所述支撑组件的外径。上述内撑芯模,可通过旋转盘旋转以驱动支撑件沿中心轴的径向移动,以增大或减小支撑组件的外径。因此可以通过减小支撑组件的外径的方式,使得支撑组件的外径小于绝缘管的内径,从而便于绝缘管套设在支撑组件上或从支撑组件上脱下,提高空心绝缘子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内撑芯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心绝缘子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撑芯模。
背景技术
空心绝缘子包括绝缘管和包覆在绝缘管外的伞裙。一般地,伞裙在绝缘管外注射成型。此时需要内撑芯模与绝缘管的内壁抵接以支撑绝缘管。具体地,在注射前需要将绝缘管套到内撑芯模上,注射结束后将绝缘管从内撑芯模上脱下。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内撑芯模对绝缘管的支撑,需要在绝缘管套到内撑芯模上后,绝缘管的内壁与内撑芯模紧配合。外界环境影响或伞裙注射成型过程等都可能导致内撑芯模受热膨胀,进而导致绝缘管难以套到内撑芯模上,或绝缘管难以从内撑芯模上脱下,从而导致空心绝缘子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空心绝缘子生产效率的内撑芯模。
一种内撑芯模,包括:
中心轴;
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环绕所述中心轴设置的支撑件;以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且可绕所述中心轴旋转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绕所述中心轴旋转可驱动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中心轴的径向移动以增加或减小所述支撑组件的外径。
上述内撑芯模,可通过旋转盘旋转以驱动支撑件沿中心轴的径向移动,以增大或减小支撑组件的外径。因此可以通过减小支撑组件的外径的方式,使得支撑组件的外径小于绝缘管的内径,从而便于绝缘管套设在支撑组件上或从支撑组件上脱下,提高空心绝缘子的生产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的轴承,所述旋转盘套设于所述轴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联动块,所述旋转盘绕所述中心轴旋转可驱动所述联动块沿所述中心轴的径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盘上设有导向轨道,所述联动块上设有可沿所述导向轨道移动的行走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轨道的延伸线为渐开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以限定所述旋转盘和所述联动块沿所述中心轴的轴向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主体,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一收容空间,所述旋转盘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
挡件,固定设于所述主体的第一收容空间的开口处,以防止所述旋转盘滑出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盘的远离所述联动块的一侧设有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旋转盘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挡件上设有过孔,所述连接轴可转动的插设于所述过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二收容空间,所述联动块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以使得所述联动块上的行走件可沿所述旋转盘上的导向轨道移动;
所述联动块的侧面设有凸耳,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耳匹配的凹槽,所述联动块可在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沿所述中心轴的径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轴上设有旋转限位件,以使得所述旋转盘在预设角度内绕所述中心轴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内撑芯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内撑芯模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内撑芯模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旋转盘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的联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限位组件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限位组件中的主体和搭接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9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内撑芯模100,包括中心轴110、支撑组件130以及驱动组件。
其中,详参图1至图3,支撑组件130包括四个环绕中心轴110设置的支撑件131。驱动组件包括套设于中心轴110上且可绕中心轴110旋转的旋转盘151。旋转盘151绕中心轴110旋转可驱动四个支撑件131沿中心轴110的径向移动以增加或减小支撑组件150的外径。
可以理解的是,四个支撑件131的垂直于中心轴110轴向的外径即为支撑组件130的外径。内撑芯模100从绝缘管的内侧支撑绝缘管。具体地,内撑芯模100的支撑组件130与绝缘管的内壁抵接,即支撑件131的外壁与绝缘管的内壁抵接,以实现对绝缘管的支撑。
内撑芯模100,可通过旋转盘151旋转以驱动支撑件131沿中心轴110的径向移动,以增大或减小支撑组件130的外径。因此可以通过减小支撑组件130的外径的方式,使得支撑组件130的外径小于绝缘管的内径,从而便于绝缘管套设在支撑组件130上或从支撑组件130上脱下,提高空心绝缘子的生产效率。
即,即使是受外界环境影响或伞裙注射成型过程中导致支撑组件130受热膨胀,也不影响绝缘管顺利套设在支撑组件130上或从支撑组件130上脱下,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等待的时间,减少人工成本。
另外的,也在通过减小支撑组件130的外径,并将绝缘管套设在支撑组件130上后,再通过旋转旋转盘151以驱动支撑件131沿中心轴110的径向移动,以增大支撑组件130的外径,从而使得支撑件131与绝缘管的内壁抵接,实现对绝缘管的支撑。
进一步地,传统地,绝缘管在套设在内撑芯模上或者从内撑芯模上脱下时,绝缘管的内壁难免会与内撑芯模产生摩擦。一方面使得绝缘管的内壁可能因摩擦而受损;另一方面还可能使得内撑芯模因摩擦而外径减小,严重的,导致内撑芯模无法支撑绝缘管而报废。
而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130的外径可调,从而可以在将绝缘管套设在支撑组件130上或从支撑组件130上脱下时,通过调节减小支撑组件130的外径,避免绝缘管的内壁与支撑组件130的摩擦,从而避免绝缘管的内壁因摩擦而受损。另外,避免绝缘管的内壁与支撑组件130的摩擦,还能避免支撑组件130,即支撑件131的外壁因摩擦而受损,提高支撑组件13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即使支撑组件130的外壁被磨损,也能通过调整支撑组件130的外径来实现对绝缘管的支撑,即能进一步提高支撑组件130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组件130中的四个支撑件131的位置,需使得四个支撑件131作用在绝缘管内壁上的力能抵消,以使得在支撑绝缘管时保持绝缘管的平稳固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四个支撑件131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且均匀的分布在中心轴110的周围,从而使得支撑组件130支撑绝缘管时,四个支撑件131作用在绝缘管上的力的大小保持一致,避免绝缘管内壁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
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中支撑件的个数不限于四个,还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多于四个,能对绝缘管内壁产生可以相互抵消的力,实现对绝缘管的平稳支撑即可。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于中心轴110上的轴承153,旋转盘151套设于轴承153上。即通过轴承153的设置,便于旋转盘151顺利环绕中心轴110旋转,详参图2。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旋转盘151与轴承153沿轴向方向相对固定,可利用惯用手段,在旋转盘151的内壁设置台阶等结构。
详参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固定设于支撑件131上的联动块155,旋转盘151绕中心轴110旋转可驱动联动块155沿中心轴110的径向移动,进而带动支撑件131沿中心轴110的径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联动块155设于支撑件131的端部,便于与旋转盘151的组装。另外,联动块155设于支撑件131的端部,从而使得旋转盘151可以设置在联动块155的远离支撑件131的一侧,便于旋转盘151的操作。
另外,上述设置还能使得驱动组件的整体结构紧凑,避免因联动块155或旋转盘151因沿中心轴110的轴向的长度较大而导致易发生弯曲的情况,从而保证使得驱动组件能够更加准确的驱动支撑件131沿中心轴110的径向移动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联动块155还可以与支撑件131一体成型。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联动块155与支撑件131固定连接。
具体地,参图4、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旋转盘151上设有导向轨道1511,联动块155上设有可沿导向轨道1511移动的行走件1551。即通过导向轨道1511和行走件1551的配合,使得旋转盘151的旋转能带动联动块155沿中心轴110的径向移动,从而实现支撑件131沿中心轴110的径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轨道1511的延伸线是逐渐远离中心轴110的轴线的,从而使得联动块155在沿导向轨道1511移动的过程中,逐渐远离中心轴110的轴线,即实现联动块155沿中心轴110的径向移动。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导向轨道1511的延伸线为曲线,使得联动块155的移动过程更加顺滑。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导向轨道1511的延伸线为渐开线,详参图5。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导向轨道的延伸线不限于渐开线,还可以呈其它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曲线。
参图4和图6,本实施例中,导向轨道1511包括三个间隔相同的第一凸筋。相应地,行走件1551包括三个设置在联动块155上的第二凸筋,且每个第二凸筋至少能部分插入相邻的两个第一凸筋之间。当然,第一凸筋也相应的至少部分插入相邻的两个第二凸筋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导向轨道也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一凸筋,行走件包括两个第二凸筋,第一凸筋至少部分插入两个第二凸筋之间。亦或者,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导向轨道包括两个第一凸筋,行走件1551包括一个第二凸筋,第二凸筋至少部分插入两个第一凸筋之间。
再者,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导向轨道还可以是设置在旋转盘上的凹槽,相应的,行走件为设置在联动块上的凸起。亦或者,导向轨道可以是设置在旋转盘上的凸起,相应的,行走件为设置在联动块上的凹槽。
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导向轨道的结构不限于此,使得行走件能够沿导向轨道行走即可。
本实施例中,导向轨道1511位于旋转盘151的端部,相应地,行走件也位于联动块155的端部。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不限于此。例如,导向轨道可以位于旋转盘的外侧壁或内侧壁,而行走件的设置也与旋转盘上的导向轨道的位置设置相匹配,以使得联动块能通过行走件沿导向轨道延伸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用以限定旋转盘151和联动块155沿中心轴110的轴向的位置,从而使得旋转盘151上可以通过导向轨道1511和行走件1551的配合来带动联动块155沿中心轴110的轴向移动。
具体地,参图2、图3和图7,限位组件包括套设于中心轴110上主体1571以及挡件1573。其中,主体1571上设有第一收容空间1572,旋转盘151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572内。挡件1573固定设于主体1571的第一收容空间1572的开口处,以防止旋转盘151滑出第一收容空间1572。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挡件1573与主体157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当然,挡件1573还可以与主体1571通过其它方式固定连接。亦或者,当旋转盘151可以通过其它途径放入第一收容空间1572中时,挡件1573还可以与主体1571一体成型。
参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旋转盘151的远离联动155块的一侧设有操作件159,操作件159与旋转盘151通过连接轴1591固定连接,挡件1573上设有过孔1574,连接轴1591可转动的插设于过孔1574内。从而可以通过操作操作件159转动,来带动旋转盘151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过孔1574与中心轴110同轴设置,从而使得与旋转盘151固定连接的连接轴1591能够在过孔1574内转动。
本实施例中,操作件159、连接轴1591与旋转盘151一体成型。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操作件159、连接轴1591与旋转盘151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焊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操作件与旋转盘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例如,在主体的侧壁上设置与第一收容空间连通的凹槽,将连接操作件和旋转盘的连接轴插设于凹槽内,且操作件可带动连接轴绕中心轴旋转,以带动旋转盘旋转。
参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主体1571还包括第二收容空间1576,联动块155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1576内,第一收容空间1572和第二收容空间1576连通,以使得联动块155上的行走件1551可沿旋转盘151上的导向轨道1511移动。
联动块155的侧面设有凸耳1553,第二收容空间1576的侧壁上设有与凸耳1553匹配的凹槽1578,联动块155可在第二收容空间1576内沿中心轴110的径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凹槽1578设置在第二收容空间1576的侧壁上,从而可以限制凸耳1553沿第二收容空间1576深度方向的位置,即限制了联动块155沿中心轴110的轴向方向的位置。
另外,联动块155可在第二收容空间1576内沿中心轴110的径向移动,故凸耳1553在凹槽1578内也可以沿中心轴110的径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凹槽1578位于第二收容空间1576的沿中心轴110的径向方向的侧壁上。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若第二收容空间具有垂直于中心轴的径向的侧壁,也可以将凹槽设置在第二收容空间的垂直于中心轴的径向的侧壁上,但需保证凸耳的长度足够长,以避免凸耳从凹槽内滑出。
本实施例中,联动块155上设有两个凸耳1553,分别位于联动块155的相对的两侧,相应的,第二收容空间1576的沿中心轴110的径向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两个凹槽1578。如此,可以使得联动块155的受力均衡,避免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的现象。
本实施例中,第一收容空间1572和第二收容空间1576分别位于主体1571的相对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第二收容空间1576的远离第一收容空间1572的一端的侧壁呈台阶状,主体1571还包括与第二收容空间1576的一个台阶搭接的搭接件1575,搭接件1575与相邻的台阶围成凹槽1578,详参图8。
参图3,本实施例中,四个支撑件131均呈扇环柱状,故四个支撑件131的外侧壁均呈曲面状,从而避免支撑件131与绝缘管的内壁抵接时损伤绝缘管的内壁。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四个支撑件131可沿中心轴110的径向移动至支撑组件缩小至最小时拼成一个圆柱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四个支撑件131因沿中心轴110的径向运动位移过大而导致联动块155从凹槽1578内滑出。
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中心轴上设置旋转限位件,以使得所述旋转盘在预设角度内绕所述中心轴旋转,从而能够限制联动块沿中心轴的径向移动的距离,进而也能限制支撑件沿中心轴的径向移动的距离。
上述内撑芯模,可通过旋转盘旋转以驱动支撑件沿中心轴的径向移动,以增大或减小支撑组件的外径。因此可以通过减小支撑组件的外径的方式,使得支撑组件的外径小于绝缘管的内径,从而便于绝缘管套设在支撑组件上或从支撑组件上脱下,提高空心绝缘子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内撑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轴;
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环绕所述中心轴设置的支撑件;以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且可绕所述中心轴旋转的旋转盘、以及固定设于所述支撑件上的联动块,所述旋转盘绕所述中心轴旋转可驱动所述联动块沿所述中心轴的径向移动,以增加或减小所述支撑组件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的轴承,所述旋转盘套设于所述轴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块设于所述支撑件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上设有导向轨道,所述联动块上设有可沿所述导向轨道移动的行走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撑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的延伸线为渐开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以限定所述旋转盘和所述联动块沿所述中心轴的轴向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撑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主体,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一收容空间,所述旋转盘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
挡件,固定设于所述主体的第一收容空间的开口处,以防止所述旋转盘滑出所述第一收容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撑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的远离所述联动块的一侧设有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旋转盘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挡件上设有过孔,所述连接轴可转动的插设于所述过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撑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二收容空间,所述联动块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和所述第二收容空间连通,以使得所述联动块上的行走件可沿所述旋转盘上的导向轨道移动;
所述联动块的侧面设有凸耳,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凸耳匹配的凹槽,所述联动块可在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沿所述中心轴的径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内撑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上设有旋转限位件,以使得所述旋转盘在预设角度内绕所述中心轴旋转。
CN201910270667.6A 2019-04-04 2019-04-04 内撑芯模 Active CN1097860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0667.6A CN109786054B (zh) 2019-04-04 2019-04-04 内撑芯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0667.6A CN109786054B (zh) 2019-04-04 2019-04-04 内撑芯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6054A CN109786054A (zh) 2019-05-21
CN109786054B true CN109786054B (zh) 2020-06-26

Family

ID=66491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0667.6A Active CN109786054B (zh) 2019-04-04 2019-04-04 内撑芯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60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462270U (zh) * 2020-09-02 2021-06-15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音圈转移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18086A (ko) * 2006-08-23 2008-02-27 강명순 에폭시수지 애자
CN208083871U (zh) * 2018-01-29 2018-11-13 苏州珂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径支撑装置
CN108817437A (zh) * 2018-09-05 2018-11-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一种柔性内径支撑装配装置
CN109500534A (zh) * 2018-11-30 2019-03-22 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筒体内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18086A (ko) * 2006-08-23 2008-02-27 강명순 에폭시수지 애자
CN208083871U (zh) * 2018-01-29 2018-11-13 苏州珂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径支撑装置
CN108817437A (zh) * 2018-09-05 2018-11-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一种柔性内径支撑装配装置
CN109500534A (zh) * 2018-11-30 2019-03-22 四川航天长征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筒体内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6054A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7619B (zh) 一种机动车轮毂喷涂工装
CN109786054B (zh) 内撑芯模
US9151370B2 (en) Angle adjusting mechanism
CN208471266U (zh) 一种线缆校直装置
US6553618B2 (en) Dual durometer roller guide member for track guided door
JP2001088143A (ja) タイヤ製造用の2つの部分からなる剛性コア
CN203928325U (zh) 导风板连接轴套及空调器
CN108240454B (zh) 用于传动-驱动装置的驱动轮和传动-驱动装置
CN113681953A (zh) 机械鼓
KR102008683B1 (ko) 에어 포일 베어링 조립체
EP3176451A1 (en) Bearing bush for use in toggle
EP3196907B1 (en) Contact device of breaker
CN211518561U (zh) 一种实心轮胎胎坯夹具
CN201080968Y (zh) 带膨胀补偿树脂环的滚动轴承
KR102435415B1 (ko) 회전구조를 개선한 이중 사출금형
WO2016034102A1 (zh) 导向装置及带有操纵杆的绝缘子
CN207719907U (zh) 带轴套磁体转子组件
CN102401111A (zh) 电机皮带轮及其装配方法
CN113503355B (zh) 涡轮连体齿轮
CN220280357U (zh) 一种用于塑胶光纤导轮的分离注塑模具
CN211500264U (zh) 汽车尾门电动支撑杆
CN106662207A (zh) 离心摆
CN204414440U (zh) 一种具有安全夹头结构的鼓式硫化机料架
CN215172021U (zh) 连体结构齿轮
JP6926944B2 (ja) タイヤ部材成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