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4727A - 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查询方法、以及管理箱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查询方法、以及管理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4727A
CN109784727A CN201910040033.1A CN201910040033A CN109784727A CN 109784727 A CN109784727 A CN 109784727A CN 201910040033 A CN201910040033 A CN 201910040033A CN 109784727 A CN109784727 A CN 109784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user
unique identification
terminal
l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00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亦斌
金伟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est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lou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400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472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4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47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及系统、一种移动终端的查询方法、以及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箱,可以较为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便于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利用预存的身份信息库,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所述身份信息库中预存有用户唯一标识与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当验证通过后,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时,将所述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并将所述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所述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以便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查询方法、以及管理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一种移动终端的管理系统、一种移动终端的查询方法、以及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箱。
背景技术
在测试环境中,测试人员通常会利用移动终端,对移动终端的硬件和软件进行测试。比如,测试人员可以对移动终端的系统应用进行测试,也可以在不同移动终端中对同一个应用程序(简称应用)进行测试。
通常情况下,随着移动终端厂商不断开发新的移动终端产品,需要测试的移动终端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多,比如可以准备多个相同的移动终端、以及多个不同的移动终端,以供多个测试人员通过不断的借还,完成各种测试。
然而,测试人员在不断的借出和归还的过程中,对移动终端保持较为准确的追踪是非常重要的,以便能够及时了解移动终端的去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障移动终端财产安全。所以需要提出一种方案,能够较为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便于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用于较为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便于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查询方法,用于较为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便于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箱,用于较为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便于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管理系统,用于较为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便于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利用预存的身份信息库,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所述身份信息库中预存有用户唯一标识与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当验证通过后,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
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时,将所述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并将所述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所述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以便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
一种移动终端的查询方法,包括:
接收包含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查询指令;
查询包含所述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记录,并根据查询结果响应所述查询指令。
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箱,包括:具有箱门的箱体、箱体外部的输入模块、箱体内部的处理模块、以及连接模块,其中,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
所述连接模块,用于:
与所述箱体内的移动终端保持连接状态;
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利用预存的身份信息库,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所述身份信息库中预存有用户唯一标识与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当验证通过后,开启所述箱门,并通过所述连接模块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
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时,将所述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并将所述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所述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
一种移动终端的管理系统,包括:移动终端管理箱以及服务端,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管理箱,用于:
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利用预存的身份信息库,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所述身份信息库中预存有用户唯一标识与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当验证通过后,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
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时,将所述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并将所述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所述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在所述服务端中进行记录。
由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后,可以利用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库,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当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中,是否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当检测到时,可以将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并将借出移动终端和用户以各自的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也即,先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通过后可以在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若检测到,则将失联移动终端和用户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本方案可以利用身份验证和检测失联移动终端,确定出用户和失联移动终端的借出关系,并进行记录,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进而更加方便地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
此外,还可以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检测是否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从而将该移动终端和用户以归还关系进行记录,从而可以更为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更加方便地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查询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管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中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便于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假设该执行主体可以是移动终端的管理设备,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2: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利用预存的身份信息库,对该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本实施例中,对移动终端的管理,可以是指对用于测试的移动终端进行的管理,比如,可以有多个用于测试的移动终端,具体比如可以有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多个移动终端,还可以有相同品牌、相同型号的多个终端,等。这些终端均可以用于测试,然而测试人员在不断的借出过程中,需要准确地对移动终端进行追踪。这里的追踪就可以包括追踪某个用户与某个移动终端的借出关系。此外,对移动终端的管理,还可以包括追踪某个用户与某个移动终端的归还关系。
所以,在本步骤中,可以先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可以对移动终端进行借出操作。也即,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利用预存的身份信息库,对该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这里的身份信息库中,就可以预存有用户唯一标识与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针对用户唯一标识,可以是指在一个范围内,唯一指代用户的标识,比如,这个范围就可以是一个公司内,而唯一标识,则可以通过用户的姓名实现,若出现重名,还可以利用性别、工号、手机号等其他标识,共同组成用户唯一标识,也即,用户唯一标识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用户标识,达到形成用户唯一标识的目的即可。比如在实际中,可以利用姓名、部门标识、以及工号的组合作为用户唯一标识。对于身份信息而言,可以是用于身份验证的信息,比如,可以预先采集的用户指纹信息,用户的声纹信息,或预先设置的用户密码信息等。
进一步地,可以为多个测试人员预先配置好用户唯一标识与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比如,就可以预先录入用户姓名以及指纹信息,从而建立身份信息库。当用户输入身份信息后,就可以在预存的身份信息库中进行匹配,若存在与输入的身份信息相匹配的预存身份信息,则可以验证通过,若不存在,则可以确定验证不通过。
步骤104:当验证通过后,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
用于测试的移动终端,可以在未借出时,与管理移动终端的设备保持连接状态,当根据前述步骤的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本步骤就可以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具体地,可以通过不断向连接的移动终端发送信号并等待响应的方式,确定哪些移动终端出现了失联,当某个移动终端多次、长时间未响应,则可以确定该移动终端失联,也就可以认为该移动终端已经被用户借出。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具体可以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蓝牙(Bluetooth),分别与不同的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在选择如何建立连接关系时,可以优选通过USB的方式,以便可以在建立连接时,同时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而对建立连接关系的方式如何选择,可以选择能够采集到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的方式。比如,可以选择通过USB的方式,在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后,采集到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具体比如,可以是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也即,该连接关系具有采集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的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终端的唯一标识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比如IMEI这类的硬件唯一标识,位数多、且不易被用户识别。所以,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易读性标识,生成出具有易读性的终端唯一标识,或称终端的易读唯一标识,且可以通过将终端的易读唯一标识与终端的硬件唯一标识进行预先对应,从而使执行主体可以根据采集到的终端的硬件唯一标识,识别出终端的易读唯一标识。具体比如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品牌和型号、必要时还可以为相同型号的不同终端增加编号,创建一个易读唯一标识,比如“X米8-1”、“X米8-2”、“X为P20”、“X为P20Pro”、“Vxxx NEX”等,并与对应的硬件唯一标识进行关联。
步骤106: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时,将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该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并将该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该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以便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
在前述步骤中,可以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则在本步骤中,可以在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时,将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该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比如,根据前文所述可以通过USB与移动终端的管理设备中的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并当有用户将某个移动终端拔走后,可以检测出某个移动终端出现了失联,则可以将该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该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
在确定出用户的借出终端后,为了能够准确地对该移动终端进行追踪,方便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则可以将该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该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比如根据前文的举例,可以将用户唯一标识“张三”与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X为P20”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而实际的操作中,还可以记录借出时间,如果有多个执行主体,比如,一个公司里有多个移动终端管理设备,则还可以记录管理设备标识,具体比如:“张三”—“X为P20”—借出—2019年1月15日15:00—管理设备1。而实现方式,可以是在移动终端管理设备中预置一个存储器。
在实际应用中,当某个用户借出移动终端后,可以在借出时间较长后督促用户进行归还,从而可以对移动终端进行更及时准确地追踪和监管,尽量避免由于长时间借出导致遗失、转借而财产安全损失。所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方法还可以包括:为该借出移动终端开启计时;当计时超过第一时长,则向该用户发送归还通知。
具体地,在将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后,可以为该借出移动终端开启计时,比如可以开启一个计时器,以便对该借出移动终端进行计时,当计时超过第一时长,比如第一时长可以是24小时或48小时,则可以向该用户发送归还通知。发送的方式,可以通过向用户的手机发送短消息,也可以发送邮件,而在实际应用中,执行主体可以通过用户唯一标识,获取到该用户预存的通信方式。
为了能够反复督促用户归还移动终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每隔第一时长,向该用户发送一次归还通知。比如第一时长可以是24小时,那么就可以每隔24小时向用户以邮件的方式发送一次归还通知。
在实际应用中,在某个用户借出移动终端,并发送过归还通知后,可能会出现依旧未归还的状态,所以为了更进一步避免由于长时间借出导致遗失、转借而出现财产安全损失,本方法还可以包括:当计时超过第二时长,则向管理员发送包含终端唯一标识与用户唯一标识的未归还通知,这里,第二时长可以大于前述的第一时长,比如第一时长可以是24小时或48小时,则第二时长可以分别是48小时或72小时等。具体地,可以在执行主体中预存一个或多个管理员的手机号码或邮箱地址,当计时超过第二时长后,则向管理员发送用户和该用户借出的移动终端的情况。也即发送包含终端唯一标识与用户唯一标识的未归还通知。比如,可以将用户唯一标识“张三”与终端唯一标识“X为P20”的未归还情况,以邮件的方式发送给管理员,以便由管理员了解终端处于长时间未归还的状态,还可以由管理员督促用户进行及时归还。
在前述步骤中可以通过检测失联的方式确定出是否借出移动终端,并在前文已经介绍,对移动终端的管理,还可以包括追踪某个用户与某个移动终端的归还关系,则在本方法中还可以通过检测到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而确定出移动终端已经被归还。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更加方便地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本方法还可以包括:当验证通过后,检测是否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当检测到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且该移动终端属于预存的移动终端库时,则将该移动终端确定为用户的归还移动终端,并将归还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归还关系进行记录。
具体地,由于用于测试的移动终端通常数量较多,通常可以预先存储一个移动终端库,比如,可以利用移动终端的唯一标识建立一个移动终端库,这个库中可以包含多个移动终端的唯一标识,当然,为了便于阅读,可以存储移动终端的硬件唯一标识,以及对应的易读唯一标识,比如可以存储IMEI码以及对应终端型号(类似于前文介绍的“X为P20”)等。
验证过程就可以类似于步骤104,当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检测是否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进一步地,可以通过人为规定的方式,规定归还移动终端的测试人员,需要将移动终端与执行主体建立连接,比如需要将移动终端使用USB与移动终端的管理设备进行线连接,或使用Wi-Fi、NFC、蓝牙等与该管理设备进行无线连接等。据此,执行主体就可以检测是否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当检测到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则可以采集该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并判断是否属于预存的移动终端库,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可以将该移动终端确定为用户的归还移动终端。为了及时更新移动终端的去向,可以将归还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归还关系进行记录。比如,可以将“张三”与归还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X为P20”以归还关系进行记录。
在实际应用中,执行主体可能会同时与上百个移动终端保持连接关系,且可能不断的出现借出和归还操作,为了能够及时了解与哪些移动终端具有连接关系,则执行主体可以在检测到借出和归还后便更新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此外还可以根据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生成用户界面,从而方便用户查看哪些可以借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以及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后,更新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进一步地,可以在执行主体内的存储器中,建立一个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的列表,该列表可以随着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不断借出和归还行为而随时更新,以便执行主体可以得知当前的移动终端的借还情况,还可以作为统计数据的依据,以及用户查询特定终端能否被借出的依据。
由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见,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后,可以利用预先存储的身份信息库,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当验证通过后,就可以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中,是否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当检测到时,可以将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并将借出移动终端和用户以各自的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也即,先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通过后可以在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若检测到,则将失联移动终端和用户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本方案可以利用身份验证和检测失联移动终端,确定出用户和失联移动终端的借出关系,并进行记录,从而可以较为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进而更加方便地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
此外,还可以在身份验证通过后,检测是否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从而将该移动终端和用户以归还关系进行记录,从而可以更为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更加方便地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
实施例2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查询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便于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假设该执行主体可以是移动终端的管理设备,具体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2:接收包含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查询指令;
步骤204:查询包含所述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记录,并根据查询结果响应所述查询指令。
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介绍,可以将该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该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还可以将归还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归还关系进行记录。所以在本方法中,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查询出对应的记录。也即移动终端的管理设备可以先接收包含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查询指令,比如,用户可以输入用户唯一标识“张三”,以及终端唯一标识“X为P20”。据此,移动终端的管理设备可以再根据这两个唯一标识,查询包含该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记录,具体比如可以只有借出的记录,也可以既有借出又有归还的记录,此后,可以根据查询出的记录,响应该查询指令,比如可以在屏幕中进行显示。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先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则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接收包含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查询指令,可以包括:在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通过后,接收包含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查询指令。则此后在查询出包含用户、终端唯一标识的记录后,就可以根据身份验证时用户的唯一标识,获取到对应的手机号、邮箱地址等通信方式,以便将查询结果发送给对应的用户。
实施例3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箱,可以较为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便于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该移动终端管理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具有箱门302的箱体304、箱体外部的输入模块306、箱体内部的处理模块308、以及连接模块310,其中,
箱体外部的输入模块306,可以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
箱体内部的连接模块310,可以用于:
与箱体内的移动终端保持连接状态;
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
箱体内部的处理模块308,可以用于:
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利用预存的身份信息库,对该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身份信息库中可以预存有用户唯一标识与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当验证通过后,开启箱门302,并通过连接模块310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
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时,将该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该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并将该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该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
具体地,箱体304的内部,可以利用连接模块310(如图3中虚线所示)与多个移动终端保持连接,比如可以通过多个USB接口,与多个移动终端保持连接状态,且该连接状态具有采集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的能力。
处理模块308中,可以预存有包含多个用户唯一标识与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的身份信息库,比如可以是用户唯一标识与用户指纹的对应关系,或用户唯一标识与用户密码的对应关系。
当用户需要借出移动终端进行测试时,可以通过箱体外部的输入模块306输入身份信息,比如可以是指纹、密码、声纹、面部等至少一个,则输入模块306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并触发处理模块308,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利用预存的身份信息库,对该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当验证通过后,便可以开启箱门302,由于箱体内有多个移动终端,且保持连接状态,此时,可以通过连接模块310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若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时,则可以将该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该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并将该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该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具体可以在处理模块308中进行记录。
连接模块310,还可以用于:
检测是否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
具体地,用户可以将测试完的移动终端,以与连接模块建立连接的方式归还到移动终端管理箱中,则处理模块308,还可以用于:
当验证通过后,开启箱门302,并通过连接模块310检测是否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
当检测到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且移动终端属于预存的移动终端库时,将移动终端确定为该用户的归还移动终端,并将该归还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该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归还关系进行记录。
具体地,处理模块308可以预存一个移动终端库,该库中可以包含移动终端的唯一标识,当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对该用户验证通过后,则检测是否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比如是否通过USB检测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若检测到,则可以判断该移动终端是否属于预存的移动终端库,若是,则可以将该移动终端的唯一标识与该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归还关系进行记录。
实际操作中,在对终端唯一标识与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和归还关系进行记录时,还可以记录时间。此外,处理模块308可以在开启箱门302后,再触发连接模块310,开始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以及检测是否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连接模块310的处理资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308,还可以用于:在将该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该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之后,为该借出移动终端开启计时;并当计时超过第一时长,则向该用户发送归还通知。
类似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308,还可以用于:当计时超过第二时长,则向管理员发送包含终端唯一标识与用户唯一标识的未归还通知,这里第二时长可以大于第一时长。具体可以参照实施例1中的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308,还可以用于: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以及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后,更新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具体地,处理模块308,可以时刻记录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比如可以记录终端的易读唯一标识与硬件唯一标识,从而可以了解多个移动终端哪些可以借出,则在出现借出或归还后,就可以更新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以便及时了解可借出和已借出的移动终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箱体外部的输入模块306,还可以用于:接收包含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查询指令;则
处理模块308,还可以用于:查询包含该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记录,并根据查询结果响应该查询指令。具体地,箱体外部还可以包括显示屏,则处理模块308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查询结果。
输入模块306,还可以用于:在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通过后,接收包含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查询指令。则处理模块308就可以在得到查询结果后,根据身份验证的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查找对应的邮箱,并通过邮箱将查询结果发送给对应的用户。
在实际应用中,处理模块308中还可以在验证通过,并开启箱门302后,将开启箱门与用户唯一标识进行记录(还可以包含时间),以便可以更准确地记录用户的行为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处理模块308中还可以包括位置采集模块,当验证通过后,采集当前位置信息,并与借出关系和归还关系一并进行记录。比如,移动终端管理箱可以分布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为了更好的追踪移动终端的去向,准确地获知在何地进行的借出和归还,就可以在记录借出和归还关系时,一并将位置进行记录。
实施例4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管理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追踪移动终端去向,便于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包括:移动终端管理箱402以及服务端404,其中,
移动终端管理箱402,可以用于:
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利用预存的身份信息库,对该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其中,身份信息库中可以预存有用户唯一标识与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当验证通过后,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
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时,将该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该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并将该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在服务端404中进行记录。
具体地,服务端可以作为移动终端管理箱的后台,充当管控移动终端借还的角色,具体移动终端管理箱402可以将借出关系记录在服务端404中,以便服务端404可以及时了解移动终端管理箱402内移动终端的借出和归还情况,通过服务端记录,也可以节省移动终端管理箱的处理资源和存储资源,且服务端可以提供更稳定的数据存储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管理箱402的结构可以如实施例3中的结构类似,可以有一个箱门和箱体,但也可以与其不同,比如可以是无箱门的箱体,只需用户先进行身份验证,即可借出移动终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端404,可以用于:
为借出移动终端开启计时;
当计时超过第一时长,则向借出移动终端的用户发送归还通知;
当计时超过第二时长,则向管理员发送包含终端唯一标识与用户唯一标识的未归还通知,其中第二时长可以大于第一时长。
在服务端404中,可以预先存储有用户的个人信息,比如不同用户的唯一标识、邮箱地址、手机号等,当计时超过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后,可以分别向对应的借出移动终端的用户和管理员,发送通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管理箱402,还可以用于:
当验证通过后,检测是否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
当检测到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且该移动终端属于预存的移动终端库时,将移动终端确定为该用户的归还移动终端,并将该归还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该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归还关系在服务端404中进行记录。
类似于前文介绍,可以将归还关系也记录在服务端404中,这样服务端就可以了解每个移动终端的借出和归还情况,具体还可以记录某个用户在什么时间借出,在什么时间归还。另外还可以记录用户在何时何地进行过身份验证,等。
在实际应用中,移动终端管理箱402的结构也可以类似于上文介绍,可以有一个箱门和箱体,也可以是无箱门的箱体,只需用户先进行身份验证,即可归还移动终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管理箱402,还可以用于:
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以及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后,在服务端404中更新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具体地,在确定出现借出或归还的移动终端后,可以将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在服务端中更新,以便服务端404可以时刻存储最新的可借出移动终端的情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端404,还可以用于:
接收包含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查询指令;
查询包含该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记录,并根据查询结果响应该查询指令。
具体地,在前文已经介绍,服务端404可以记录有用户唯一标识与终端唯一标识的借出和归还关系,还可以有时间、移动终端管理箱编号、地理位置等,所以,服务端404就可以接收查询指令,并进行响应。具体地,查询指令中还可以包含用户的唯一标识,以便服务端404可以将查询到的结果,发送给用户唯一标识对应的预存的邮箱。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发明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利用预存的身份信息库,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所述身份信息库中预存有用户唯一标识与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当验证通过后,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
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时,将所述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并将所述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所述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以便对移动终端进行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借出移动终端开启计时;
当计时超过第一时长,则向所述用户发送归还通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计时超过第二时长,则向管理员发送包含所述终端唯一标识与所述用户唯一标识的未归还通知,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验证通过后,检测是否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
当检测到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且所述移动终端属于预存的移动终端库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的归还移动终端,并将所述归还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所述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归还关系进行记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以及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后,更新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
6.一种移动终端的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包含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查询指令;
查询包含所述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记录,并根据查询结果响应所述查询指令。
7.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箱门的箱体、箱体外部的输入模块、箱体内部的处理模块、以及连接模块,其中,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
所述连接模块,用于:与所述箱体内的移动终端保持连接状态;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利用预存的身份信息库,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所述身份信息库中预存有用户唯一标识与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当验证通过后,开启所述箱门,并通过所述连接模块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
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时,将所述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并将所述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所述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进行记录。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管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
检测检测是否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则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当验证通过后,开启所述箱门,并通过所述连接模块检测是否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
当检测到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且所述移动终端属于预存的移动终端库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的归还移动终端,并将所述归还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所述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归还关系进行记录。
9.一种移动终端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管理箱以及服务端,其中,
所述移动终端管理箱,用于:
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利用预存的身份信息库,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所述身份信息库中预存有用户唯一标识与身份信息的对应关系;
当验证通过后,检测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是否出现失联;
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时,将所述失联的移动终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的借出移动终端,并将所述借出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所述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借出关系在所述服务端中进行记录。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用于:
为所述借出移动终端开启计时;
当计时超过第一时长,则向所述用户发送归还通知;
当计时超过第二时长,则向管理员发送包含所述终端唯一标识与所述用户唯一标识的未归还通知,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管理箱,还用于:
当验证通过后,检测是否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
当检测到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且所述移动终端属于预存的移动终端库时,将所述移动终端确定为所述用户的归还移动终端,并将所述归还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与所述用户的用户唯一标识以归还关系在所述服务端中进行记录。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管理箱,还用于:
当检测到出现失联的移动终端,以及出现建立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后,在所述服务端中更新具有连接关系的移动终端的终端唯一标识。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还用于:
接收包含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查询指令;
查询包含所述用户唯一标识和\或终端唯一标识的记录,并根据查询结果响应所述查询指令。
CN201910040033.1A 2019-01-16 2019-01-16 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查询方法、以及管理箱 Pending CN1097847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0033.1A CN109784727A (zh) 2019-01-16 2019-01-16 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查询方法、以及管理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0033.1A CN109784727A (zh) 2019-01-16 2019-01-16 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查询方法、以及管理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4727A true CN109784727A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00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0033.1A Pending CN109784727A (zh) 2019-01-16 2019-01-16 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查询方法、以及管理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472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9203A (zh) * 2020-06-30 2020-10-02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智能机柜
CN112596429A (zh) * 2020-12-04 2021-04-02 北京云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机柜的控制管理系统
WO2024014542A1 (ja) * 2022-07-14 2024-0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録媒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4780A (zh) * 2017-05-26 2017-09-22 万利 一种共享手机租赁运营系统及其方法
CN107967524A (zh) * 2017-12-13 2018-04-27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系统、管理方法及服务端
CN108806099A (zh) * 2018-05-25 2018-11-13 黑龙江八农垦大学 一种大学体育教学器材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4780A (zh) * 2017-05-26 2017-09-22 万利 一种共享手机租赁运营系统及其方法
CN107967524A (zh) * 2017-12-13 2018-04-27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管理系统、管理方法及服务端
CN108806099A (zh) * 2018-05-25 2018-11-13 黑龙江八农垦大学 一种大学体育教学器材管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9203A (zh) * 2020-06-30 2020-10-02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智能机柜
CN112596429A (zh) * 2020-12-04 2021-04-02 北京云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机柜的控制管理系统
WO2024014542A1 (ja) * 2022-07-14 2024-0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録媒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1299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tructing merkle tree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plified payment verification
CN109784727A (zh) 移动终端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查询方法、以及管理箱
CN105873049B (zh) 一种用于共享无线接入点的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7211024B (zh) 多粒度验证技术
CN110232749A (zh) 基于区块链的巡检存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81329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ading blockchain data
CN103577658A (zh) 智能终端硬件的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CN110275916A (zh) 数据操作记录的存储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CN109543891A (zh) 容量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778123A (zh) 一种检测系统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8776634A (zh) 机柜环境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618806A (zh) 一种通过握手动作交换电子名片和资料的方法
CN110046517A (zh) 一种对写入区块链的交易进行隐匿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58004A (zh) 物联网设备签约信息变更方法和设备
CN110267268A (zh) 伪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82282A (zh) 地址真实性验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737487B (zh) 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7925881A (zh)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系统、评估方法、和存储有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474554B (zh) 用于自动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59087A (zh) 一种块链式账本中的数据属性标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984519A (zh) 一种用于业务系统的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CN109656825A (zh) 美术资源处理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9756762A (zh) 一种终端类别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678917A (zh) 测试机自动化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97706A (zh) 一种核对差异数据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1

Address after: 100016 no.4301, No.52 Jiuxianqiao hospital,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TEST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6, building 2, No.8, Fenghuang Third Road, Zhongxin Guangzhou Knowledge City, Guangzhou 510260,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TEST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