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2355A - 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2355A
CN109782355A CN201811547469.1A CN201811547469A CN109782355A CN 109782355 A CN109782355 A CN 109782355A CN 201811547469 A CN201811547469 A CN 201811547469A CN 109782355 A CN109782355 A CN 109782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ismic data
geophone station
arrival time
offset
ze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474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2355B (zh
Inventor
陈双廷
曾庆芹
安春梅
钱豫
刘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GP Inc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GP Inc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GP Inc,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GP Inc
Priority to CN2018115474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23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2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2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2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2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根据所述海底深度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获取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偏移距;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将所述各检波点的残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漂移的检波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同时排查整个工区各OBS检波点的偏移情况,避免因采用人工逐一排查方法而耗费大量时间,有效提高检测的效率,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资料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graph,OBS)采集地震数据时,洋流的作用或人为因素会导致检波点(海底节点或海底电缆)发生漂移,这使得观测系统文件记载的地震数据和实际采集的地震数据不匹配,无法进行后续的地震资料处理。因此,有必要首先找到发生漂移的OBS检波点,以便进行后续的校正工作。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首先对共检波点初至时间或共偏移距初至时间进行线性动校正,然后由工程人员根据经验逐一判断校正之后的检波点初至时间是否合理,找出校正结果不合理的检波点。但是地震数据非常庞大,采用这种人工逐一排查的方法检测发生漂移的检波点显然费时费力,速度慢、效率低,而且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检测结果缺乏客观性,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用以确定发生漂移的OBS检波点,提高检测的效率,保证检测的准确性,该方法包括:
获取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根据所述海底深度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获取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偏移距;
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
将所述各检波点的残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漂移的检波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装置,用以确定发生漂移的OBS检波点,提高检测的效率,保证检测的准确性,该装置包括:
理论初至确定模块,用于获取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根据所述海底深度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初至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偏移距;
实际初至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残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
漂移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各检波点的残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漂移的检波点。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方法检测漂移检波点的方案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根据海底深度和海水速度,确定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然后获取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偏移距,根据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根据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最后将各检波点的残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漂移的检波点。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同时排查整个工区各OBS检波点的偏移情况,避免因采用人工逐一排查方法而耗费大量时间,有效提高检测的效率,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图;
图4A和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检波点的残差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检波点的残差0-1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为了确定发生漂移的OBS检波点,提高检测的效率,保证检测的准确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获取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根据所述海底深度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步骤102、获取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偏移距;
步骤103、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步骤104、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
步骤105、将所述各检波点的残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漂移的检波点。
由图1所示可以得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根据海底深度和海水速度,确定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然后获取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偏移距,根据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根据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最后将各检波点的残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漂移的检波点。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同时排查整个工区各OBS检波点的偏移情况,避免因采用人工逐一排查方法而耗费大量时间,有效提高检测的效率,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实施时,获取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根据所述海底深度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实施例中,首先从海底旁扫数据库中获取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其中,海底旁扫数据库中的数据由测量得到,旁扫的精度比野外地震对测得高,位置点的测量密度大,完全适应该项需求。沿着海底面对旁扫数据进行插值处理,然后根据各检波点的坐标,从插值后的旁扫数据库中提取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D。获取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D之后,根据海底深度D和海水速度V,按如下公式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其中,D为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V为海水速度,通过搜集相关野外采集信息得到,误差为α%,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误差范围为
具体实施时,获取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偏移距。
实施例中,首先自动拾取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然后获取各检波点的偏移距X。
具体实施时,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实施例中,首先根据各检波点的偏移距X和海水速度V,确定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t,按如下公式确定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t:
其中,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X为检波点的偏移距,V为海水速度。
实施例中,确定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t之后,根据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和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t,确定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0,按如下公式确定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其中,Fbt0为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
具体实施时,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和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0,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δ。发明人发现,在检波点未发生漂移的情况下,各检波点的残差δ的值在0附近,但是当检波点发生漂移时,残差δ的值为一个较大的值。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并将各检波点的残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发生漂移的检波点。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同时排查整个工区各OBS检波点的偏移情况,避免因采用人工逐一排查方法而耗费大量时间,有效提高检测的效率,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实施例中,按如下公式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δ:
δ=|Fbt0-T| (4)
其中,δ为检波点的残差,Fbt0为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具体实施时,将所述各检波点的残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漂移的检波点。
实施例中,将各检波点的残差δ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检波点的残差δ超过预设阈值,则该检波点发生漂移,若检波点的残差δ未超过预设阈值,则该检波点未发生漂移,从而可以确定发生漂移的检波点。
实施例中,可按如下步骤确定预设阈值δ′:
首先,根据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t、海水速度V和预设偏移距X′,按如下公式确定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γ:
其中,γ为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X′为预设偏移距,V为海水速度。
确定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γ之后,根据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γ、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t,按如下公式确定各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0
其中,Fbt′0为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γ为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
确定各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0之后,根据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和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0,按如下公式确定预设阈值δ′:
δ′=|Fbt′0-T| (7)
其中,δ′为预设阈值,Fbt′0为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下面给出一个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的具体应用。首先,从海底旁扫数据库中获取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如图2所示。然后根据野外采集信息,确定海水的速度约为1504m/s,根据海底深度和海水速度,确定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如图3所示。获取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偏移距,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如图4A和图4B所示,根据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如图5所示。根据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得到各检波点的残差,并绘制残差的平面属性图,如图6所示。设定偏移一道(50米)为可以接受的误差,经计算预设阈值为30.4ms,绘制残差的平面属性图,将检波点的残差超过预设阈值的检波点位置用1表示,检波点的残差未超过预设阈值的检波点位置用0表示,得到各检波点的残差0-1图,如图7所示。在图7中,通过色标可以发现3个漂移的检波点位置,如表1所示。
表1发生漂移的检波点位置
检波点编号 X坐标 Y坐标
10241140 127899.4 3064675.8
10441160 134907.6 3059201.2
11401190 138014.3 3061243.7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这些解决问题的原理与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装置的结构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理论初至确定模块801,用于获取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根据所述海底深度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初至获取模块802,用于获取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偏移距;
实际初至确定模块803,用于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残差计算模块804,用于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
漂移确定模块805,用于将所述各检波点的残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漂移的检波点。
一个实施例中,理论初至确定模块801进一步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其中,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D为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V为海水速度。
一个实施例中,实际初至确定模块803进一步用于:
根据各检波点的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
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确定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一个实施例中,实际初至确定模块803进一步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
其中,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X为检波点的偏移距,V为海水速度。
一个实施例中,实际初至确定模块803进一步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其中,Fbt0为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
一个实施例中,残差计算模块804进一步用于,按如下公式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
δ=|Fbt0-T| (11)
其中,δ为检波点的残差,Fbt0为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一个实施例中,漂移确定模块805还包括:
按如下步骤确定所述预设阈值:
根据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海水速度和预设偏移距,确定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
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确定各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确定预设阈值。
一个实施例中,漂移确定模块805进一步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
其中,γ为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X′为预设偏移距,V为海水速度。
一个实施例中,漂移确定模块805进一步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各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其中,Fbt′0为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γ为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
一个实施例中,漂移确定模块805进一步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预设阈值:
δ′=|Fbt′0-T| (14)
其中,δ′为预设阈值,Fbt′0为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根据海底深度和海水速度,确定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然后获取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偏移距,根据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根据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最后将各检波点的残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漂移的检波点。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同时排查整个工区各OBS检波点的偏移情况,避免因采用人工逐一排查方法而耗费大量时间,有效提高检测的效率,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根据所述海底深度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获取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偏移距;
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
将所述各检波点的残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漂移的检波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按如下公式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其中,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D为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V为海水速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包括:
根据各检波点的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
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确定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
其中,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X为检波点的偏移距,V为海水速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其中,Fbt0为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
δ=|Fbt0-T|
其中,δ为检波点的残差,Fbt0为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如下步骤确定所述预设阈值:
根据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海水速度和预设偏移距,确定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
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确定各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确定预设阈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
其中,γ为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X′为预设偏移距,V为海水速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各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其中,Fbt′0为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γ为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预设阈值:
δ′=|Fbt′0-T|
其中,δ′为预设阈值,Fbt′0为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11.一种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理论初至确定模块,用于获取OBS各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根据所述海底深度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初至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偏移距;
实际初至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残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
漂移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各检波点的残差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发生漂移的检波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初至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其中,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D为检波点位置处的海底深度,V为海水速度。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初至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
根据各检波点的偏移距和海水速度,确定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
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确定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初至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
其中,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X为检波点的偏移距,V为海水速度。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初至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各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其中,Fbt0为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差计算模块进一步用于,按如下公式计算各检波点的残差:
δ=|Fbt0-T|
其中,δ为检波点的残差,Fbt0为检波点的实际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移确定模块还包括:
按如下步骤确定所述预设阈值:
根据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海水速度和预设偏移距,确定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
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确定各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根据所述各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和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确定预设阈值。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移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
其中,γ为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X′为预设偏移距,V为海水速度。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移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各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其中,Fbt′0为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Fb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偏移值,γ为地震数据初至时间允许误差。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移确定模块进一步用于,按如下公式确定预设阈值:
δ′=|Fbt′0-T|
其中,δ′为预设阈值,Fbt′0为检波点的参考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T为检波点的理论零偏移距地震数据初至时间。
2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1811547469.1A 2018-12-18 2018-12-18 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782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7469.1A CN109782355B (zh) 2018-12-18 2018-12-18 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47469.1A CN109782355B (zh) 2018-12-18 2018-12-18 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2355A true CN109782355A (zh) 2019-05-21
CN109782355B CN109782355B (zh) 2021-08-31

Family

ID=66497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47469.1A Active CN109782355B (zh) 2018-12-18 2018-12-18 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235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6581A (zh) * 2020-07-27 2020-10-30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obs时钟漂移校正方法及处理终端
CN112764092A (zh) * 2019-10-21 2021-05-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检波点位置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6931088A (zh) * 2023-09-15 2023-10-24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高分辨率地震数据涌浪相关静校正量快速估算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2524A (zh) * 2010-09-29 2011-04-1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海上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羽状漂移定量评估方法
WO2012041844A1 (en) * 2010-09-28 2012-04-05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Marine seismic surveying assembly and method
CN108445533A (zh) * 2018-03-08 2018-08-24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41844A1 (en) * 2010-09-28 2012-04-05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Marine seismic surveying assembly and method
CN102012524A (zh) * 2010-09-29 2011-04-1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海上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羽状漂移定量评估方法
CN108445533A (zh) * 2018-03-08 2018-08-24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丽青 等: "深水环境下OBS的二次定位技术", 《海洋地质前沿》 *
薛彬 等: "SEDIS IV型短周期自浮式海底地震仪数据校正方法", 《海洋学研究》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64092A (zh) * 2019-10-21 2021-05-07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检波点位置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2764092B (zh) * 2019-10-21 2023-11-2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检波点位置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1856581A (zh) * 2020-07-27 2020-10-30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obs时钟漂移校正方法及处理终端
CN111856581B (zh) * 2020-07-27 2022-02-22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obs时钟漂移校正方法及处理终端
CN116931088A (zh) * 2023-09-15 2023-10-24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高分辨率地震数据涌浪相关静校正量快速估算方法
CN116931088B (zh) * 2023-09-15 2023-12-19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洋高分辨率地震数据涌浪相关静校正量快速估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2355B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3402493B2 (en) Automated horizon auto-picking on multiple volumes
CN109782355A (zh) 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NO342539B1 (no) Konsistent fallvinkelestimering for seismisk avbildning
US20080137480A1 (en) Method of Building a Subsurface Velocity Model
BR102015021137A2 (pt) avaliação de impacto de pesquisas sísmicas marinhas
US10520631B2 (en)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 via streamer cables
CN107817523B (zh) 绕射波偏移速度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1852867A (zh) 一种矢量合成检波点二次定位方法
CN107918156B (zh) 检测海底节点采集地震数据极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01985A (zh) 一种适用于起伏地表的深度域层速度修正方法
Maleika Development of a method for the estimation of multibeam echosounder measurement accuracy
CN106768187A (zh) 一种多潮位站海道地形测量潮位控制方法和水位自记仪固定装置
CN109212598B (zh) 基于直达波反演的三维空间二次定位方法
CN103744117B (zh) 河道水下根石非接触式水下探测方法
CN109100798B (zh) 实现折射多次波层析反演的方法、装置及处理终端
Hole et al. Interface inversion using broadside seismic refraction data and three‐dimensional travel time calculations
CN106054252A (zh) 一种叠前时间偏移的方法及装置
US20130046472A1 (en)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wo detectors at the bottom of the sea
CN113568041B (zh) 时移地震三维拖缆采集数据的可重复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6643653B (zh) 一种岩土深部侧向变形测量方法
CN108844879A (zh) 基于激光强度的储层露头孔隙度预测方法及装置
US10067254B2 (en) Removal of an estimated acquisition effect from a marine survey measurement
CN112649876A (zh) 建立地震偏移速度模型的方法和装置
US10401515B2 (en) Estimation of water properties from seismic data
CN113777654B (zh) 一种基于伴随状态法初至波走时层析的海水速度建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