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5533A - 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45533A CN108445533A CN201810190348.XA CN201810190348A CN108445533A CN 108445533 A CN108445533 A CN 108445533A CN 201810190348 A CN201810190348 A CN 201810190348A CN 108445533 A CN108445533 A CN 1084455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bs
- rate pattern
- offset distance
- trace
- arriv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RAFZYSUICBQABU-HMMYKYKNSA-N Phytal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C)CCC\C(C)=C\C=O RAFZYSUICBQABU-HMMYKYKN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RAFZYSUICBQABU-QYLFUYDXSA-N Phytal Natural products CC(C)CCC[C@@H](C)CCC[C@@H](C)CCC\C(C)=C/C=O RAFZYSUICBQABU-QYLFUYDX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RAFZYSUICBQABU-UHFFFAOYSA-N phytenal Natural products CC(C)CCCC(C)CCCC(C)CCCC(C)=CC=O RAFZYSUICBQABU-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25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35 sea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3—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velocity profiles or travel tim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2—Velocity, density or impedance
- G01V2210/6222—Velocity; travel tim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6—Subsurface mode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主要应用于海底较平、水深较浅的海区,在这种海区采集的OBS数据往往信噪比低、空间假频严重,本发明结合测线对称性观测系统设计的优势,通过:(1)直达波校正:消除主要的时钟漂移量;(2)正演模拟校正:弥补实际采集的OBS道集浅层空间假频严重的问题,并消除剩余时钟漂移量,同时也解决了近偏移距初至拾取的问题;(3)射线互逆对比追踪:通过不同OBS道集组合不同偏移距组的对比验证,解决了中远偏移距初至拾取对比验证的问题;充分实现对OBS道集初至的准确拾取;在拾取完初至后,再通过旅行时反演获得速度模型;本发明提出的这种建模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中深部速度模型,且获得的速度模型优于传统多道地震通过速度谱拾取获得的速度模型,对于油气探勘复杂构造成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勘探中,对地下构造偏移成像、预测油气储层参数等都依赖于一个准确的速度模型。但是,由于:1)基底位置较深、有效波能量很弱,信噪比较低;2)基底附近构造运动较剧烈,破碎带区域成像效果较差;3)基底处速度变化较快,拾取的速度不准确造成成像效果差等原因,导致深部尤其是基底的成像一直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难点,数据处理中能做的就是尽可能获得准确的速度以确保准确成像。
目前常规的多道地震速度模型的构建基于速度谱扫描的方法获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速度谱一般为等距离扫描,当基底形态变化较快时,离散的速度谱很难恰好拾取到最低点位置处的速度,因此插值后的速度难以准确反映基底形态的变化;
2)速度谱拾取的是叠加速度,成像时需要将叠加速度转换为层速度,由于当前的转换公式大多基于水平层状介质假设条件,而对于深部构造复杂的地方,这种转换往往存在偏差,从而影响成像效果;
3)中深部往往受多次波影响比较严重,造成速度拾取困难,如果拾取的速度不准确,有可能在多次波去除过程中伤害有效信号,从而影响成像;
4)一些陡倾构造在速度谱上根本没有能量团,除非速度拾取准确,否则难以成像;
在实际处理中,速度的拾取主要依据地层构造走向推测,并通过反复调整速度曲线并通过叠加或者偏移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来验证,这种传统的速度拾取方法更依赖于处理人员对测线地质情况的熟悉程度,并没有太多客观依据,导致结果可能并不准确。
多年来速度拾取方式并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即使是近年来兴起的OBC/OBN海洋地震勘探技术,虽然成像效果优于传统常规三维拖缆地震,但这主要是利用新观测系统全方位角采集的优势,对于速度分析的方法并没有发生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通过OBS(OceanBottom Seismograph)地震测线构建用于多道地震数据处理的速度模型,首先设计对称性观测系统,然后对初至拾取质控研究,再通过旅行时反演的方法获得准确的速度模型,与多道地震常规速度拾取获得的速度模型相比更加准确、可靠性更高,对于浅水区测线深部复杂构造成像研究意义深远。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对称性OBS施工观测系统设计:
将多个OBS沿直线等间距沉放到海底,形成OBS测线;然后调查船沿设计的OBS测线进行等间距放炮施工;OBS间距为放炮间距的整数倍,且当调查船放炮经过OBS时,沿放炮点向OBS测线做垂线,垂足正好为该OBS;
步骤B)拾取初至,具体包括:
步骤B1、通过直达波确定OBS起跳时间:根据炮点位置,OBS位置以及水深计算OBS道集中直达波出现的时间,进而获得OBS起跳时间,通过直达波校正以消除主要的时钟漂移量;
步骤B2、通过正演模拟确定OBS初至:利用多道地震的浅层速度模型,通过正演模拟构建OBS道集,并依据空间采样率的大小将正演模拟得到的OBS道集抽稀,然后与实际的OBS道集进行对比,以确定初至时间,从而消除空间假频和剩余时钟漂移量的影响,并解决近偏移距初至拾取问题;
步骤B3、通过射线互逆对OBS道集初至进行对比,进而确定准确的初至,包括:
步骤B31、首先对偏移距进行分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近偏移距组、中偏移距组和远偏移距组;
步骤B32、针对每个OBS,分别对近偏移距组、中偏移距组和远偏移距组中的各个偏移距的OBS道集进行拾取并相互对比,以修正OBS的起跳时间,进而获得准确的初至;
步骤C)初至拾取完成后,通过旅行时反演获得速度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2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步骤B21、拾取多道地震速度曲线,并将其转换为层速度模型,以作为正演模拟的输入速度模型,获得正演模拟OBS道集;
步骤B22、拾取正演模拟OBS道集的初至,并将拾取的不同正演模拟OBS道集的初至插值到实际OBS道集上,以确定OBS道集的初至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21中,由于一般实际采集数据的炮点间隔较大,会造成严重的空间假频现象,导致很难准确的拾取近偏移距初至,所以在正演模拟过程中,相邻检波点间隔设置的范围为5m-30m,即设置较小的空间采样率,且满足检波点间隔能够被放炮间距整除。
进一步的,所述检波点间隔设置为6.25m、12.5m或25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中,OBS的间距设置为3km或6km。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3中,所述近偏移距组包括6km和9km的偏移距,所述中偏移距组包括12km、15km、18km和21km偏移距,所述远偏移距组包括24km、27km和30km的偏移距。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32中,对于远偏移距组来说,对每个OBS初至拾取后,以信噪比高、同相轴连续的OBS为基准,验证所有OBS初至拾取的准确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针对低信噪比、空间假频严重的浅水区OBS道集初至拾取异常困难的情况,充分利用浅水区测线水深较浅、海底较平的特点,结合测线对称性观测系统设计的优势,通过直达波校正,正演模拟校正和射线互逆对比实现对OBS道集初至的准确拾取,在拾取完初至后,再通过旅行时反演获得速度模型;本发明通过直达波校正消除主要的时钟漂移量;通过多道地震与OBS的联合处理,充分利用多道地震浅层速度模型较准确的特点,通过正演模拟构建OBS道集,弥补了实际采集的OBS道集浅层空间假频严重的问题,正演模拟法基本消除了剩余时钟漂移量,校正后的OBS道集符合层析成像的要求,同时也解决了近偏移距初至拾取的问题;利用射线互逆的方法,通过不同OBS道集组合不同偏移距组的对比验证,解决了中远偏移距初至拾取对比验证问题,拾取初至的正确性得到控制,并为速度模型的反演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称性观测系统设计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渤海测线位置示意图;
图3为图2中22号道集直达波校正前后对比示意图,其中,a为直达波校正前的示意图,b为直达波校正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直达波校正后的OBS道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正演模拟OBS道集与实际OBS道集的对比示意图,其中,a为模拟的OBS道集示意图,b为匹配实际偏移距后模拟的OBS道集示意图,c为实际采集的OBS道集;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OBS道集正演模拟校正前后的对比示意图,其中,(a)是正演模拟校正前的22号OBS道集,(b)是正演模拟校正后的22号OBS道集;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OBS道集6km偏移距的道集对比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OBS道集18km偏移距处的对比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OBS道集24km偏移距处的对比示意图;
图10为多道地震速度模型与OBS反演速度模型的对比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速度模型构建方法流程图;
图12为传统多道地震速度谱方法获得的多道地震叠加剖面和其相应位置的速度谱示意图,其中左侧为多道地震叠加剖面图,右侧为速度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中所指的“长偏移距”是相对于传统拖缆方式而言,由于传统的拖缆方式偏移距最大一般为6Km或8Km,而本实施例中基于OBS的偏移距可达30Km。
针对海底相对比较平坦,且水深较浅的陆架区域,本发明创新的提出一种基于OBS地震测线构建用于多道地震数据处理的速度模型的方法,在技术上通过拾取初至,构建初始速度模型,最后通过旅行时反演获得准确的速度模型,相对于传统速度谱扫描的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如图10所示,一种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称性OBS施工观测系统设计;
步骤S2、初至拾取;
步骤S21、通过直达波确定OBS起跳时间;
步骤S22、通过正演模拟确定OBS初至;
步骤S23、通过射线互逆对OBS道集初至进行对比,以实现对初至的准确拾取;
步骤S3、根据步骤S2拾取的初至,通过旅行时反演获得准确的速度模型。
具体的,因为对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陆架区域来说,其海区相对比较平,且水深较浅,下面以图2所示的渤海OBS测线为例进行介绍:
一、对称性OBS施工观测系统设计:
将多个OBS等间距沉放到海底,然后调查船沿设计的测线进行等间距放炮施工,由于水深较浅,调查船与测线所在竖直面一般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损坏OBS;OBS间距为放炮间距的整数倍,且当调查船放炮经过OBS时,沿放炮点向OBS测线做垂线,垂足正好为该OBS,在施工过程中对各炮点位置、OBS位置及水深进行记录;调查船震源一般采用气枪枪阵,气枪震源压力为2000PSI,气枪容量根据项目要求确定,典型的气枪震源容量为6000立方英寸或者9000立方英寸;比如,典型的OBS间距为3km或者6km,假设OBS间距为3km,则气枪放炮间距可采用50m,或者是187.5m等以满足整除关系。
如图2所示,为在渤海湾西部布设OBS测线位置示意图,OBS测线走向为东北向,共投放40台OBS(编号2-41),OBS间距为3Km,放炮间距为187.5m,多道地震震源采用SLEEVE气枪组合,总能量为5880立方英寸,使用480道数字拖缆接收。为了有效对比传统多道地震数据处理与OBS地震数据处理,本实施例针对多道地震测线与OBS测线相重合的部分进行研究,即大致在22号OBS-41号OBS之间的范围内。
对于图2中的渤海OBS测线来说,由于:1)当OBS从海面沉降到海底时,计时系统所处的温度、压力条件发生较大变化,造成计时系统出现误差,导致OBS记录时间与甲板上设定的时间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即发生OBS的时钟漂移现象,导致OBS起跳时间不固定;2)考虑到经济问题,OBS测线放炮间隔较大(187.5m),空间分辨率低,尤其是近偏移距的信号空间假频严重,几乎无法拾取初至;3)气枪震源能量较大,子波主频较低,因此时间分辨率较低,也造成初至拾取困难;4)浅水区OBS数据尤其是中深部信噪比低,造成拾取困难等原因,旅行时反演的难点即在于准确的初至拾取上,为此,发明人通过多年潜心研究,针对浅水区OBS测线初至拾取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信噪比浅水区OBS测线初至拾取方法,并为OBS测线反演获得准确的速度模型奠定了基础,具体的:
二、初至拾取:
1、通过直达波确定OBS起跳时间,消除主要的时钟漂移量:
由于测线的海底地势平坦,水深变化范围不大,处于20-23m区间范围,当OBS通过自沉式缓慢降落到海底,受海流作用影响有限,在海底的位置与海面沉放处相差微小;由于炮点位置、OBS位置以及水深在施工过程中都有详细的记录,因此可以根据炮点位置,OBS位置以及水深计算OBS道集中直达波出现的时间,进而获得OBS起跳时间从而消除主要的OBS时钟漂移影响;如图3中22号道集直达波校正前后对比示意图,图3中的(a)是时钟漂移校正前的22号OBS道集,可以看到OBS起跳时间与计算的直达波时间有较大的误差,通过校正后,OBS道集记录的直达波与计算的直达波基本吻合,从而消除主要的时钟漂移影响。
通过对测线所有的OBS进行直达波校正,其漂移校正表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漂移量在0ms-4000ms之间:
表1通过直达波校正的漂移量
图4为经过直达波校正之后的OBS道集,其中折合速度为6000m/s,可以看到经过直达波校正后,当OBS在海底稳定后,其时钟记录的准确度都是一致的。
2、通过正演模拟确定OBS初至,利用多道地震的浅层速度模型,通过正演模拟构建OBS道集弥补空间假频,并消除剩余时钟漂移量及近偏移距初至拾取问题:
经过直达波校正后,主要时钟漂移量得以消除。但是由于OBS道集信噪比较低,且OBS空间采样率过大,造成浅部地层的拾取困难;同时直达波分辨率也很低,只能识别出影子,难以做到精确吻合,因此为了消除剩余漂移量以及确定近偏移距的初至拾取时间,本实施例通过正演模拟方法模拟OBS道集,并通过与实际的OBS道集对比来解决该问题,具体的:
OBS正演模拟采用二维声波波动方程的方法,由于OBS个数较少,但是炮点较密,且模拟的重点是初至旅行时,因此为了提高计算效率,在模拟时将OBS当做炮点,把炮点当做接收点。通过拾取多道地震速度曲线,然后将其转换为层速度模型,以此作为正演模拟的输入速度模型,因为实际采集数据的炮点间隔较大(187.5m),造成空间假频严重,因此很难准确拾取近偏移距初至,在正演模拟过程中设置较小的空间采样率,比如将检波点的间隔设置为12.5m,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其他数值,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模拟时设置Ricker子波的主频为20Hz,为零相位子波,时间采样率为5ms,与实际OBS地震数据采样率一致,模拟长度为10s。
如图5所示,图5中最左边的a图为39号OBS正演模拟的结果,其中折合速度为6000m/s,可以看到12.5m的空间采样率可以解决空间假频的问题,为精确的初至拾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通过拾取模拟的12.5m道间距的OBS道集的初至,然后将拾取的不同OBS道集的初至插值到实际采集的OBS道集上(图5中最右边的c图),以此可以确立OBS道集的初至时间,同时可以消除剩余的时钟漂移量。
为了验证模拟结果是否与实际采集的OBS数据相一致,将模拟结果(图5中的a图)按照实际的偏移距数值(12.5m)进行匹配抽稀,抽稀后的正演模拟道集如图5中的b所示,通过与实际OBS道集(图5中的c)对比,发现2S以上两者的初至基本一致,模拟结果与实际结果较好的吻合,尤其是浅层初至吻合程度更高。
拾取模拟的12.5m道间距的OBS道集的初至,然后将拾取的不同OBS道集的初至插值到实际采集的OBS道集上,由此可以确立OBS道集的初至时间。如图6所示,其中(a)是正演模拟校正前的22号OBS道集,折合速度为6000m/s,其中灰色线是模拟的OBS道集的初至。可以看到经过直达波校正后,OBS道集的起跳时间仍旧存在剩余时差,图6中的(b)是正演模拟法校正后的道集,校正后的道集的初至与拾取的初至吻合更好。
经过正演模拟后的OBS道集基本消除了剩余时间漂移,整体上所有OBS道集再次调整的校正量大约在0-90ms的范围内,校正后道集的初至误差已经可以满足层析成像的要求。在实际OBS道集初至对比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肉眼识别和对比追踪,根本无法有效确定近偏移距的初至,而正演模拟法上可以解决浅水区近偏移距OBS道集低信噪比、空间假频严重的初至时间的确定。同时将所有正演模拟的OBS道集和实际采集的OBS道集进行对比,并没有发现两者初至时间出现明显偏差的情况,保证了时间记录的可靠性。
3、通过射线互逆对OBS道集初至进行对比: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射线互逆原理以图1为例进行说明,假设1号和4号OBS间距为24km。当调查船在1号OBS上方放炮,折射波经过图1中1路径被4号OBS接收,反射波经过图1中2路径被4号OBS接收;当调查船在4号OBS上方放炮,折射波经过图1中1路径被1号OBS接收,反射波经过图1中2路径被1号OBS接收。这样当炮点在1号OBS上方放炮,4号OBS接收和在4号OBS上方放炮,1号OBS接收,两者的射线路径大体一致,传播方向相反,两者的旅行时相同。因此在1号OBS 24km处接收的地震波的旅行时与4号OBS在-24km处接收到的地震波的旅行时一致,两者呈现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射线互逆对OBS初至进行对比。
图1所示的观测系统满足射线互逆的条件,而且测线所在的渤海地区海水深度较浅,只有20m左右,且水深变化不大,这些都为射线互逆对比追踪OBS道集初至提供了理想条件。
根据射线互逆原理,结合OBS测线的采集设计,可以以3km及3km倍数的偏移距设置OBS组合道集来进行射线互逆对比追踪。在实际射线互逆对比追踪过程中,首先对偏移距进行分组,比如设置近偏移距组(6km和9km)、中偏移距组(12km、15km、18km和21km)和远偏移距组(24km、27km和30km)。3km偏移距组因空间假频太严重而无法使用,更大的偏移距组缺少可以对比的同相轴。射线互逆对比沿放炮点向OBS测线做垂线,垂足正好为该OBS OBS道集初至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1对于近偏移距可以进一步验证OBS道集起跳时间的正确性;2对于低信噪比的中远偏移距,可以用来验证初至的正确性。
对于近偏移距,处理中通过6km和9km偏移距的OBS道集相互对比修正OBS的起跳时间,图7为OBS道集6km偏移距道集对比,每个OBS道集偏移距的截取区间为-6000m至6000m,折合速度为3000m/s,可以看到经过直达波校正和正演模拟校正后的近偏移距道集展现了很好地对称性,这也说明了OBS经过时间校正后记录时间比较可靠。
对于中偏移距(12km、15km、18km和21km)范围内在测线上大部份道集上都可实现射线互逆追踪和对比,且道集的对比具有很好的连续性,因此是初至拾取的关键部分,这部分初至决定了反演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图8是OBS道集18km偏移距道集对比,每个OBS道集偏移距的截取区间为-18000m至18000m,折合速度为4000m/s,图中灰色线代表正演模拟拾取的初至时间。可以看到对于远偏移距的初至,正演模拟结果与实际采集结果并不吻合,但是通过射线互逆可以明显确定实际采集OBS道集的初至更为可靠,这也意味着通过OBS反演获得的速度模型将真实客观和可靠。
对于更大的24km、27km和30km远偏移距组,如图9,由于接收到的初至大多经过基底,造成信噪比降低,初至拾取困难。同时这部分初至对于基底之下的速度模型反演又异常重要,因此应确保初至拾取完全准确,首先对于每个OBS拾取初至,拾取后以信噪比高、同相轴连续的OBS为基准,通过多组偏移距射线互逆对比追踪进行验证,比如,先以30km偏移距为基准,将以30km偏移距为基准拾取的初至与其他OBS道集拾取初至相对比,如果其他OBS道集拾取的初至不准确,则调整其他OBS道集拾取的初至,使其与基准OBS道集初至相一致,调整完毕再分别以27km偏移距组和24km偏移距组为基准继续进行对比,验证所有OBS初至拾取的准确性,进而实现对初至的准确拾取。
三、初至拾取完成后,通过旅行时反演获得速度模型,该部分可采用传统的旅行时反演方法,或其他反演方法,在此不做详述。
四、结果分析:
图12是传统的多道地震叠加剖面和其相应位置的速度谱,从叠加剖面图可以看到,2.5S以浅构造平缓,速度谱能量比较集中,分辨率较高;2.5S以下的中深部断陷期构造运动强烈,地层结构复杂,速度谱(右图圆圈部分)的分辨率很低,难以准确拾取准确的速度。目前的技术方法也只在于根据构造的形态,推测可能的速度变化趋势来选择速度,此外速度谱拾取的是叠加速度,还需要转换为层速度,而在深部构造复杂的地方,这种转换往往存在偏差。最后通过传统的速度谱拾取方法获得的多道地震速度模型如图10中的(a)所示,由于速度拾取的不可靠性,造成深部多道地震速度模型难以与地震剖面很好吻合。而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将OBS反演的层速度模型转换为叠加速度模型如图10中的(b)所示,可以看到,OBS反演的速度模型与实际地震剖面的吻合度较好,这种吻合效果也反映了OBS记录到的长偏移距初至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对称性OBS施工观测系统设计:
将多个OBS沿直线等间距沉放到海底,形成OBS测线;然后调查船沿设计的OBS测线进行等间距放炮施工;OBS间距为放炮间距的整数倍,且当调查船放炮经过某OBS时,沿放炮点向OBS测线做垂线,垂足正好为该OBS;
步骤B)拾取初至,具体包括:
步骤B1、通过直达波确定OBS起跳时间:根据炮点位置,OBS位置以及水深计算OBS道集中直达波出现的时间,进而获得OBS起跳时间;
步骤B2、通过正演模拟确定OBS初至:利用多道地震的浅层速度模型,通过正演模拟构建OBS道集,并依据空间采样率的大小将正演模拟得到的OBS道集抽稀,然后与实际的OBS道集进行匹配,以确定初至时间;
步骤B3、通过射线互逆对OBS道集初至进行对比,进而确定准确的初至,包括:
步骤B31、首先对偏移距进行分组: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近偏移距组、中偏移距组和远偏移距组;
步骤B32、针对每个OBS,分别对近偏移距组、中偏移距组和远偏移距组中的各个偏移距的OBS道集进行拾取并相互对比,以获得准确的初至;
步骤C)初至拾取完成后,通过旅行时反演获得速度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步骤B21、拾取多道地震速度曲线,并将其转换为层速度模型,以作为正演模拟的输入速度模型,获得正演模拟OBS道集;
步骤B22、拾取正演模拟OBS道集的初至,并将拾取的正演模拟OBS道集的初至插值到实际OBS道集上,以确定OBS道集的初至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21中,在正演模拟过程中,相邻检波点间隔设置的范围为5m-30m,即设置较小的空间采样率,且满足检波点间隔被放炮间距整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波点间隔设置为6.25m、12.5m或2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OBS的间距设置为3km或6k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3中,所述近偏移距组包括6km和9km的偏移距,所述中偏移距组包括12km、15km、18km和21km的偏移距,所述远偏移距组包括24km、27km和30km的偏移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32中,对于远偏移距组来说,对每个OBS初至拾取后,以信噪比高、同相轴连续的OBS为基准,验证所有OBS初至拾取的准确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90348.XA CN108445533B (zh) | 2018-03-08 | 2018-03-08 | 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90348.XA CN108445533B (zh) | 2018-03-08 | 2018-03-08 | 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45533A true CN108445533A (zh) | 2018-08-24 |
CN108445533B CN108445533B (zh) | 2019-06-07 |
Family
ID=63193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90348.XA Active CN108445533B (zh) | 2018-03-08 | 2018-03-08 | 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45533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82355A (zh) * | 2018-12-18 | 2019-05-2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11435171A (zh) * | 2019-01-15 | 2020-07-21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海底节点地震数据的时钟漂移校正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1487678A (zh) * | 2020-04-20 | 2020-08-04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一种确定高分辨率小多道地震最小偏移距和系统延迟的分析方法 |
CN111624656A (zh) * | 2019-02-27 | 2020-09-04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近偏移距地震信号的节点时钟漂移校正方法及装置 |
CN111856581A (zh) * | 2020-07-27 | 2020-10-30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一种obs时钟漂移校正方法及处理终端 |
CN112162322A (zh) * | 2020-09-28 | 2021-01-01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方法和装置 |
CN113075725A (zh) * | 2021-03-25 | 2021-07-06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一种确定深水区多道地震最小偏移距和系统延迟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3185000A1 (en) * | 2020-07-23 | 2022-01-27 | Joseph Anthony Dellinger | Methods of performing velocity surveys using spaced source activation line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54321A (zh) * | 2011-05-19 | 2011-11-23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基于初至波自动识别反极性道的方法 |
CN103616722A (zh) * | 2013-11-28 | 2014-03-05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初至波旅行时拾取方法及装置 |
CN104133246A (zh) * | 2014-07-31 | 2014-11-05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微地震事件扫描定位方法及装置 |
CN107765298A (zh) * | 2017-07-14 | 2018-03-06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确定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
-
2018
- 2018-03-08 CN CN201810190348.XA patent/CN1084455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54321A (zh) * | 2011-05-19 | 2011-11-23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基于初至波自动识别反极性道的方法 |
CN103616722A (zh) * | 2013-11-28 | 2014-03-05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初至波旅行时拾取方法及装置 |
CN104133246A (zh) * | 2014-07-31 | 2014-11-05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微地震事件扫描定位方法及装置 |
CN107765298A (zh) * | 2017-07-14 | 2018-03-06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一种确定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刘斌: "南海北部陆坡崎岖海底区地震成像:OBS旅行时反演", 《物探与化探》 *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82355A (zh) * | 2018-12-18 | 2019-05-2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9782355B (zh) * | 2018-12-18 | 2021-08-3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Obs检波点漂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11435171A (zh) * | 2019-01-15 | 2020-07-21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海底节点地震数据的时钟漂移校正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1435171B (zh) * | 2019-01-15 | 2023-02-28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海底节点地震数据的时钟漂移校正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1624656A (zh) * | 2019-02-27 | 2020-09-04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近偏移距地震信号的节点时钟漂移校正方法及装置 |
CN111624656B (zh) * | 2019-02-27 | 2023-02-10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近偏移距地震信号的节点时钟漂移校正方法及装置 |
CN111487678A (zh) * | 2020-04-20 | 2020-08-04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一种确定高分辨率小多道地震最小偏移距和系统延迟的分析方法 |
CN111856581A (zh) * | 2020-07-27 | 2020-10-30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一种obs时钟漂移校正方法及处理终端 |
CN111856581B (zh) * | 2020-07-27 | 2022-02-22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一种obs时钟漂移校正方法及处理终端 |
CN112162322A (zh) * | 2020-09-28 | 2021-01-01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地震勘探采集系统的同步性质控方法和装置 |
CN113075725A (zh) * | 2021-03-25 | 2021-07-06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一种确定深水区多道地震最小偏移距和系统延迟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45533B (zh) | 2019-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45533B (zh) | 基于obs的长偏移距构建浅水区速度模型的方法 | |
CN102540250B (zh) | 基于方位保真角度域成像的裂缝型油气储层地震探测方法 | |
CN101907727B (zh) | 一种面波多分量转换波静校正方法 | |
CN102707316B (zh) | 复杂地质目标的2.5次三维地震勘探方法 | |
CN102645670B (zh) | 一种基于叠加响应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 |
CN102841379B (zh) | 一种基于共散射点道集的叠前时间偏移与速度分析方法 | |
CN102901985B (zh) | 一种适用于起伏地表的深度域层速度修正方法 | |
CN104360388B (zh) | 一种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评价方法 | |
CN102667529A (zh) | 使用射束层析成像进行地震成像和地层建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3698808A (zh) | 一种对地震和测井数据波形极值特征点分离与波形重构方法 | |
CN105093301B (zh) | 共成像点反射角角道集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
US20020087272A1 (en) | Method for optimizing migration fields using time slice analysis | |
CN103713323A (zh) | 一种全方位各向异性保幅成像与抽道集方法 | |
CN110261903B (zh) | 一种基于逆时能量聚焦的地下震源被动定位方法 | |
CA2926179C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ismic adaptive optics | |
CA2606203A1 (en) |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method for rmo picking | |
Halpaap et al. | Shallow reflection seismic evidence of tectonic activity in the Cheb Basin, NW Bohemia | |
CN104142513B (zh) | 一种提高地震勘探中层析反演精度的方法 | |
Zhang et al. | Seismic phases from the Moho and its implication on the ultraslow spreading ridge | |
Holzschuh | 13GA–EG1 Eucla-Gawler seismic survey–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of the western Gawler craton section | |
Aiello | The Volturno Basin (Southern Italy): insights into the seismo-stratigraphy and structure of the Campania Plain (Southern Italy) | |
Alejandro et al. | Enhanced resolution and earth properties estimation using least-squares imaging: A Mexico land case study | |
Ivan et al. | 3D TIME DOMAIN FULL WAVEFORM INVERSION BASED ON MULTISCALE ADAPTED VARIABLE GRID METHOD CASE STUDY MAJUNGA BASIN EAST AFRICAN COAST | |
Zhu et al. | Fracture prediction of buried hill based on wide azimuth seismic data in Bohai Bay | |
Yilmaz et al. |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of large-offset seismic data: A case study from northwest Chin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