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6304A - 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76304A
CN109776304A CN201910128790.4A CN201910128790A CN109776304A CN 109776304 A CN109776304 A CN 109776304A CN 201910128790 A CN201910128790 A CN 201910128790A CN 109776304 A CN109776304 A CN 1097763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xamethylene
tetraphenylporphyrin
catalytic oxidation
oxygen
oxygen cataly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87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路
佘远斌
付海燕
黄佳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r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ongr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r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ongr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287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763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76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763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以环己烷为原料,以四苯基卟啉为共氧化剂,以过渡金属盐或氧化物、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及其类似物、金属酞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催化剂,所述四苯基卟啉与环己烷的质量比为0.004~7:1,催化剂的用量为环己烷总重量的1~100000ppm,在连续通入含氧气体,反应温度为115~155℃,反应压力为0.4~1.5MPa,反应时间为0.8~3小时的条件下,将环己烷在溶剂中一步进行催化氧气氧化,本发明主要是为了克服目前环己烷催化氧化效率低以及重复使用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己烷氧化反应主要生成环己酮和环己醇,它们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二者混合物俗称KA油。环己酮和环己醇是制备己二酸、己内酰胺以及染料、涂料、医药等化学品的中间体,而且还可以用来制备橡胶抗老剂、香料和水果防霉剂苯基苯酚等。当前国内、国际对环己酮的需求量非常大,环己酮在下游市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世界上90%的环己酮是由环己烷氧化法生产出来的。现阶段工业氧化环己烷生产环己酮和环己醇的工艺相对成熟,但存在着转化率低、醇酮选择性差、能耗高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端,因此寻找一种提高环己烷转化率及醇酮选择性,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是催化氧化环己烷的科学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主要是为了克服目前环己烷催化氧化效率低以及重复使用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以环己烷为原料,以四苯基卟啉为共氧化剂,以过渡金属盐或氧化物、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及其类似物、金属酞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催化剂,所述四苯基卟啉与环己烷的质量比为0.004~7:1,催化剂的用量为环己烷总重量的1~100000ppm,在连续通入含氧气体,反应温度为115~155℃,反应压力为0.4~1.5MPa,反应时间为0.8~3小时的条件下,将环己烷在溶剂中一步进行催化氧气氧化。
进一步的,所述四苯基卟啉为四氟苯基铁卟啉。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以四苯基卟啉作为催化材料,其中选用铁卟啉,通过铁原子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更好地模拟P-450细胞色素,催化材料的整体结构稳固,进而使得催化材料的催化效率更高、催化效果更好、稳定性更好,该催化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耗能少,反应条件相对温和,能适用于各种反应装置,易于从产物中分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以环己烷为原料,以四苯基卟啉为共氧化剂,以过渡金属盐或氧化物、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及其类似物、金属酞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催化剂,所述四苯基卟啉与环己烷的质量比为0.004~7:1,催化剂的用量为环己烷总重量的1~100000ppm,在连续通入含氧气体,反应温度为115~155℃,反应压力为0.4~1.5MPa,反应时间为0.8~3小时的条件下,将环己烷在溶剂中一步进行催化氧气氧化。
其中,所述四苯基卟啉为四氟苯基铁卟啉。
本发明所采用的四苯基卟啉具有如下通式:
在一1.2L的间歇氧化反应器中加入600g环己烷和200g溶剂醋酸,并加入0.6mg金属酞菁(R1=H,R2=CH3CH2,M=Co)为催化剂,36g四氟苯基铁卟啉为共氧化剂后连续通入1.2MPa的氧气,维持反应器内压力为1.0MPa、温度为153℃条件下连续搅拌反应物,2.5小时后停止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即得到己二酸产品。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分析结果表明:环己烷的转化率为17.6%,最终氧化产物二酸中己二酸的选择性为93.2%。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Claims (2)

1.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环己烷为原料,以四苯基卟啉为共氧化剂,以过渡金属盐或氧化物、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及其类似物、金属酞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催化剂,所述四苯基卟啉与环己烷的质量比为0.004~7:1,催化剂的用量为环己烷总重量的1~100000ppm,在连续通入含氧气体,反应温度为115~155℃,反应压力为0.4~1.5MPa,反应时间为0.8~3小时的条件下,将环己烷在溶剂中一步进行催化氧气氧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苯基卟啉为四氟苯基铁卟啉。
CN201910128790.4A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 Pending CN1097763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8790.4A CN109776304A (zh)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8790.4A CN109776304A (zh)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76304A true CN109776304A (zh) 2019-05-21

Family

ID=66504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8790.4A Pending CN109776304A (zh) 2019-02-21 2019-02-21 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7630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3273A (zh) * 2019-08-26 2019-11-2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仲醇或伯醇催化氧化制备酮或羧酸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3273A (zh) * 2019-08-26 2019-11-22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一种仲醇或伯醇催化氧化制备酮或羧酸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5472A (zh) Co气相偶联生产草酸酯的方法
CN101475473B (zh) Co偶联生产草酸酯的方法
CN111875479B (zh) 一种酸性离子液体在高选择性合成正龙脑中的应用
CN109503524A (zh) 一种催化氧化环烷醇/环烷酮制备内酯的方法
CN107082892B (zh) 一种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应用
CN109776304A (zh) 一种四苯基卟啉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的方法
CN101792378B (zh) 一种茴香醛的制备方法
CN103288626B (zh) 一种联产己二酸和硝基环己烷的方法
CN102276422A (zh) 一种用负载Cu希夫碱催化苯与过氧化氢合成苯酚的方法
CN103272644A (zh) 一种用于液相环氧化反应的希夫碱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5138B (zh) 催化剂和制备方法及该催化剂在制备β-异佛尔酮中的应用
CN104341274B (zh) 一种同时生产苯二酚和苯醌的方法
CN102649057B (zh) Co偶联反应制备草酸酯的催化剂
CN111875493A (zh) 一种利用咪唑酸性离子液体合成正龙脑的方法
CN101940939B (zh) 一种用于甲苯液相选择性氧化制苯甲醛的复合催化剂
CN104030890B (zh) 一种制备对苯二酚的方法
CN115433067B (zh) 一种β-异佛尔酮的制备方法
CN108276261B (zh) 一种水相中催化分子氧氧化制备2-溴芴酮的方法
CN102294267B (zh) 氧化锌固载四(五氟苯基)铁卟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608314A (zh) 一种反应条件温和的环戊烷催化氧化新方法
CN111747832B (zh) 一种制备环己酮的方法
CN102649731B (zh) 由co气相偶联生产草酸酯的方法
CN109438402B (zh) 一类苯并呋喃酮类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CN107602516B (zh) 氨基酸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δ-环戊内酯的方法
CN102050712A (zh) 一种茴香醛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