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9853A - 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9853A
CN109769853A CN201910204423.8A CN201910204423A CN109769853A CN 109769853 A CN109769853 A CN 109769853A CN 201910204423 A CN201910204423 A CN 201910204423A CN 109769853 A CN109769853 A CN 109769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tin synthesis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s
synthesis inhibitor
solution
complex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044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廷琴
魏鑫
李霖
孙明明
支贝贝
刘越
张朋飞
徐雪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yang Quan F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yang Quan F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yang Quan F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yang Quan F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044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98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9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98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复配组合物由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组成,所述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质量比为1:50至50:1,所述有机磷类杀虫剂选自辛硫磷、毒死蜱、敌百虫、甲基异柳磷、三唑磷中的一种,所述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选自除虫脲、灭幼脲、氟啶脲、氟铃脲、氟虫脲、丁醚脲、噻嗪酮中的一种。本发明将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进行复配,相对于单剂有机磷类杀虫剂,提高了防治土壤害虫时的防治效果,而减量20%使用复配药剂,与单独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相比,依旧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及 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针对幼虫的防治在研究领域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然而由于土壤用药环境相较于普通的叶面喷施,要复杂很多。土壤内微生物种类复杂,其分解代谢作用会对农药的活性及有效利用率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最终经过市场的选择,有机磷类杀虫剂如辛硫磷、毒死蜱、敌百虫,烟碱类杀虫剂如吡虫啉在土壤防治方面为用量最大的两类农药。但这两大类的农药已经暴露出害虫抗性越来越强的问题,为达到防治效果农药用量与日俱增,进而环境风险指数上升,对人体健康也产生了威胁。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研究已证明,害虫体内的高活性羧酸酯酶与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息息相关。乙酰胆碱酯酶作为有机磷类杀虫剂的靶标酶,其敏感性的降低是害虫对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重要机理之一。
几丁质是昆虫表皮的主要组成成分,在昆虫的外骨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昆虫体内有非常活跃的几丁质合成和降解酶系。对于蜕皮化蛹期的昆虫而言,这类酶尤为活跃。苯甲酰本脲类和噻二嗪类杀虫剂主要抑制昆虫表皮的几丁质合成。被此类化合物处理后的昆虫,由于不能蜕皮或不能化蛹而引起死亡。正是基于如此独特的作用机理,该类杀虫剂对哺乳动物毒性低,对天敌昆虫影响小以及对环境无污染,且昆虫较难产生抗性,是一类环境友好农药。研究已证明,苯甲酰本脲类化合物在土壤中主要是微生物分子对分子脲的分解,其产物为4-氯苯基脲及2,6-二氟苯甲酸,在降解产物中占70%。二氟苯甲酸再进一步降解为二氟苯及二氧化碳,而4-氯苯基脲将在土壤中成为结合态物。
对于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害虫,一种办法是推出新的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通常耗资上亿美元、历时5年以上,而一旦出现抗性,常常造成药剂防治失效,被迫停用或淘汰。而且开发新药剂的速度通常都比不上害虫产生抗性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而利用不同品种的成分进行复配,一些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大大地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目前综合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该复配组合物相对于单剂有机磷类杀虫剂,在同等有效浓度下,几丁质抑制剂的加入明显提成了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毒杀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在防治土壤害虫上的应用,尤其在防止黄曲条跳甲幼虫的防治效果上有明显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所述复配组合物由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组成,所述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质量比为1:50至50:1,所述有机磷类杀虫剂选自辛硫磷、毒死蜱、敌百虫、甲基异柳磷或三唑磷中的一种,所述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选自除虫脲、灭幼脲、氟啶脲、氟铃脲、氟虫脲、丁醚脲或噻嗪酮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质量比为1:25至25:1。
所述复配组合物和农药上可接受的成分一起制成农药制剂,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乳油、微乳剂、粒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或悬浮剂。
优选地,所述悬浮剂为微囊悬浮剂,所述复配组合物占农药制剂的质量百分数为1%~40%。
优选地,所述粒剂为微囊粒剂,所述复配组合物占农药制剂的质量百分数为1%~1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在防治土壤害虫上的应用,所述土壤害虫为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稻象甲幼虫、黄曲条跳甲幼虫、黄守瓜幼虫、猿叶甲幼虫、小麦吸浆虫幼虫或韭蛆。
优选地,所述复配组合物在防治土壤害虫上的施用方式为喷雾、灌溉冲施或灌根。
本发明复配组合物制成农药制剂时,还需加入表面活性剂、载体和辅料等农药上可接受的成分以制成不同剂型。优选地,复配组合物在制成微囊粒剂或微囊悬浮剂时,需先制备微囊,再制备成微囊粒剂或微囊悬浮剂。
微囊的制备通常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工艺如下:将农药有效成分有机磷类及几丁质抑制剂类杀虫剂高度分散悬浮于多官能团酰氯或异氰酸酯油溶液中,再加入含多官能团胺的水溶液,多官能团胺与多官能团酰氯或异氰酸酯迅速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的包囊膜,通过分离得到含有效成分的微胶囊浆液。
微囊粒剂制备工艺如下:在上述微胶囊浆液中添加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崩解剂或润滑剂,再用载体吸附,再挤压造粒,最后通过沸腾干燥得到微囊粒剂。
微囊悬浮剂制备工艺如下:在上述微胶囊浆液中添加乳化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或润滑剂,按照常规制备方法制得微囊悬浮剂。
所述载体可选自但不限于:糖醛、白炭黑、陶土、凹凸棒粉、高岭土、活性白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或黏土中的一种或任几种。
所述润湿剂可以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醇酰胺聚氧乙烯醚及其磷酸酯或硫酸酯盐、烷基聚氧乙烯醚琥珀酸酯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聚羟酸盐或拉开粉BX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分散剂可以是分散剂NNO、GY-D10、D425、FM、CNF、SOPA、M-70、木质素磺酸盐(简称M-11)、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或乙二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崩解剂可以是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酒石酸混合物加碳酸氢钠、海藻酸钠、硫酸铵、尿素或氯化钠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乳化剂可以是TX-10、OP-10、OPE-10、NP-10、农乳500#、农乳700#、农乳1601#或吐温-60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增稠剂可以是硅酸镁铝、膨润土、黄原胶、海藻酸盐、羟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胺或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防冻剂可以是氯化钠、尿素、乙醇、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或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消泡剂可以是有机硅消泡剂、聚醚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润滑剂可以是润滑油、滑石粉、硬脂肪酸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将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进行复配,提高了防治土壤害虫时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表明,相对于单剂有机磷类杀虫剂,在同等有效浓度下,几丁质抑制剂的加入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毒杀效果提升了10%~60%,其中对三唑磷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另外,有机磷类杀虫剂复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在防止黄曲条跳甲幼虫的防治效果上有明显提升,其中辛硫磷·氟虫脲、毒死蜱·氟铃脲、甲基异柳磷·丁醚脲、三唑磷·氟虫脲等组分相对较优,而与单独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相比,减量20%使用复配药剂,依旧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下述实施例中的试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所用试剂,均为市售。
高剪切乳化釜型号为FSL-I,购自上海法孚莱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挤压造粒机型号为FZX-ZLB,购自张家港市开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实施例1 4%辛硫磷·除虫脲微囊悬浮剂
步骤一:辛硫磷30g、除虫脲10g、癸二酰氯5.8g、多亚甲基聚苯二异氰酸酯2.2g组成A溶液,4%聚乙烯醇600mL作为B溶液,二乙三胺2.9g、无水碳酸钠5.1g和去离子水200mL组成C溶液。将B溶液置入反应器中1500r/min下快速搅拌,将A溶液加入B溶液后立刻加入C溶液,300r/min下搅拌2小时,得到含有40g有效成分的微胶囊浆液。
步骤二:将微胶囊浆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加入2.5g乳化剂NP-10、12g黄原胶、0.5g有机硅消泡剂,加去离子水定容至1L,得到4%辛硫磷·除虫脲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2 4%辛硫磷·除虫脲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1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浆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添加2g润滑油、10g木质素磺酸钠、8g膨润土,加黏土补充至100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4%辛硫磷·除虫脲微囊粒剂。
实施例3 1%辛硫磷·氟啶脲微囊悬浮剂
步骤一:辛硫磷5g、氟啶脲1g、多亚甲基聚苯二异氰酸酯0.8g、二甲苯3mL组成A溶液,1%聚乙烯醇40mL、乙二胺0.5g和十二烷苯磺酸钠1g组成B溶液,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于高剪切乳化釜内2800r/min高速搅拌30min,降低转速至300r/min,升温包囊2小时,得到含有6g有效成分的微胶囊浆液。
步骤二:将微胶囊浆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加入12g农乳500#、10g分散剂D425和乙二醇20mL,加去离子水补充至600mL制得1%辛硫磷·氟啶脲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4 1%辛硫磷·氟啶脲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3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浆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添加3g滑石粉、6g木质素磺酸钠、12g淀粉,加黏土补充至60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1%辛硫磷·氟啶脲微囊粒剂。
实施例5 11%辛硫磷·噻嗪酮微囊悬浮剂
步骤一:辛硫磷50g、噻嗪酮5g、癸二酰氯7.5g、多亚甲基聚苯二异氰酸酯2.9g组成A溶液,4%聚乙烯醇300mL组成B溶液,乙二胺3g、二乙三胺3.5g、无水碳酸钠2.8g和100mL去离子水组成C溶液。将B溶液置入反应器中1500r/min下快速搅拌,将A溶液加入B溶液后立刻加入C溶液,300r/min下搅拌2小时,得到含有55g有效成分的辛硫磷·噻嗪酮微胶囊浆液。
步骤二:将微胶囊浆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g、黄原胶12g,加去离子水定容至500mL,得到11%辛硫磷·噻嗪酮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6 10%辛硫磷·噻嗪酮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5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浆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添加2g润滑油、6g木质素磺酸钠和6g膨润土,加黏土补充至55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10%辛硫磷·噻嗪酮微囊粒剂。
实施例7 15%毒死蜱·灭幼脲微囊悬浮剂
步骤一:毒死蜱27g、灭幼脲3g、二甲苯15mL和二异氰酸酯4g组成A溶液,羟酸盐改性十二烷苯磺酸钠1g、乙二胺2.5g和1%聚乙烯醇100mL组成B溶液,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于高剪切乳化釜内2800r/min高速搅拌30min,降低转速至300r/min,升温包覆2小时,得到含有30g有效成分的微胶囊溶液。
步骤二:将微胶囊溶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添加6mL丙三醇、2g黄原胶,加去离子水补充至200mL制得15%毒死蜱·灭幼脲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8 3%毒死蜱·灭幼脲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7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浆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添加3g滑石粉、3g木质素磺酸钠、7g淀粉,加黏土补充至100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3%毒死蜱·灭幼脲微囊粒剂。
实施例9 15%毒死蜱·氟铃脲微囊悬浮剂
步骤一:毒死蜱27g、氟铃脲3g、二甲苯15mL、二异氰酸酯4g组成A溶液,羟酸盐改性十二烷苯磺酸钠1g、乙二胺2.5g和1%聚乙烯醇100mL组成B溶液,将B溶液加入A溶液中,于高剪切乳化釜内2800r/min高速搅拌30min,降低转速至300r/min,升温包覆2小时,得到含有30g有效成分的微胶囊浆液。
步骤二:将微胶囊浆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添加6mL丙三醇、2g黄原胶,加去离子水补充至200mL制得15%毒死蜱·氟铃脲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10 3%毒死蜱·氟铃脲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9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浆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添加4g滑石粉、3g木质素磺酸钠和6g淀粉,加黏土补充至100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3%毒死蜱·氟铃脲微囊粒剂。
实施例11 10%毒死蜱·噻嗪酮微囊悬浮剂
步骤一:毒死蜱20g、噻嗪酮10g、癸二酰氯0.6g、多亚甲基聚苯二异氰酸酯5.8g组成A溶液,4%聚乙烯醇水溶液200mL配成B溶液,乙二胺2g、二乙三胺2.5g、氢氧化钠0.1g和去离子水50mL组成C溶液。将B溶液置入反应器中1500r/min下快速搅拌,将A溶液加入B溶液后立刻加入C溶液,300r/min下搅拌2小时,得到含有30g有效成分的微胶囊浆液。
步骤二:将微胶囊浆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添加1g十二烷苯磺酸钠、1.5g黄原胶和3mL丙三醇,加去离子水补充至300mL制得10%毒死蜱·噻嗪酮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12 5%毒死蜱·噻嗪酮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11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浆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添加3g二氧化硅、3g木质素磺酸钠和5g膨润土,加黏土补充至60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5%毒死蜱·噻嗪酮微囊粒剂。
实施例13 21%敌百虫·氟啶脲微囊悬浮剂
步骤一:敌百虫20g、氟啶脲1g、甲苯-2,4-二异氰酸酯3.6g和二氯甲烷40mL组成A溶液,1%柠檬酸钠水溶液10mL、1%聚乙烯醇水溶液40mL组成B溶液,B溶液在5~8℃搅拌下加入A溶液,5~8℃成囊3小时,得到含有21g有效成分的微胶囊溶液。
步骤二:将微胶囊溶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添加3.5g乳化剂NP-10、2g黄原胶和0.3g有机硅消泡剂,加去离子水补充至100mL制得21%敌百虫·氟啶脲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14 3%敌百虫·氟啶脲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13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溶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添加1.4g润滑油、7g木质素磺酸钠和12g膨润土,加黏土补充至70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3%敌百虫·氟啶脲微囊粒剂。
实施例15 24%敌百虫·氟虫脲微胶囊悬浮剂
步骤一:敌百虫80g、氟虫脲40g、甲苯-2,4-二异氰酸酯18.8g、二氯甲烷45mL组成A溶液,1%柠檬酸钠水溶液50mL和1%聚乙烯醇水溶液400mL作为B溶液,B溶液在5~8℃搅拌下加入A溶液,5~8℃成囊3小时,得到含有120g有效成分的微胶囊乳液。
步骤二:将微胶囊溶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5g羟酸盐改性十二烷苯磺酸钠、15mL丙三醇和4g黄原胶,加去离子水补充至500mL制得24%敌百虫·氟虫脲微胶囊悬浮剂。
实施例16 3%敌百虫·氟虫脲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15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溶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添加3g润滑油、8g木质素磺酸钠和12g膨润土,加黏土补充至120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3%敌百虫·氟虫脲微囊粒剂。
实施例17 8%敌百虫·丁醚脲微胶囊悬浮剂
步骤一:敌百虫10g、丁醚脲2g、甲苯-2,4-二异氰酸酯1.5g和二氯甲烷15mL组成A溶液,1%柠檬酸钠水溶液16mL、1%聚乙烯醇水溶液100mL组成B溶液,B溶液在5~8℃搅拌下加入A溶液,5~8℃成囊3小时,得到含有12g有效成分的微胶囊乳液。
步骤二:将微胶囊溶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1.2g羟酸盐改性十二烷苯磺酸钠、3mL丙三醇和0.8g黄原胶,加去离子水补充至150mL制得8%敌百虫·丁醚脲微胶囊悬浮剂。
实施例18 1%敌百虫·丁醚脲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17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溶液使用10%乙酸水溶液调节至中性,添加2.5g二氧化硅、8g木质素磺酸钠、10g膨润土,加黏土补充至120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1%敌百虫·丁醚脲微囊粒剂。
实施例19 40%甲基异柳磷·除虫脲微囊悬浮剂
步骤一:甲基异柳磷10g、除虫脲1g、癸二酰氯1.6g和多亚甲基聚苯二异氰酸酯0.6g组成A溶液,4%聚乙烯醇水溶液200mL组成B溶液,二乙二胺0.8g、无水碳酸钠1.5g和去离子水25mL组成C溶液。将B溶液置入反应器中1500r/min下快速搅拌,将A溶液加入B溶液后立刻加入C溶液,300r/min下搅拌2小时,得到含有11g有效成分的微胶囊乳液。
步骤二:将微胶囊浆液真空过滤微胶囊,水洗至中性,添加0.3g羟酸盐改性十二烷苯磺酸钠、0.2g黄原胶、1.3mL丙三醇和0.1g海藻酸钠,加去离子水补充至27.5mL制得40%甲基异柳磷·除虫脲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20 10%甲基异柳磷·除虫脲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19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浆液真空过滤微胶囊,水洗至中性,添加1.4g滑石粉、0.6g酚醛树脂、0.6g拉开粉BX和1.2g膨润土,加黏土补充至11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10%甲基异柳磷·除虫脲微囊粒剂。
实施例21 22%甲基异柳磷·灭幼脲微囊悬浮剂
步骤一:甲基异柳磷10g、灭幼脲1g、癸二酰氯1.6g、多亚甲基聚苯二异氰酸酯0.6g组成A溶液,4%聚乙烯醇水溶液200mL为B溶液,二乙二胺0.8g、无水碳酸钠1.5g和去离子水25mL组成C溶液。将B溶液置入反应器中1500r/min下快速搅拌,将A溶液加入B溶液后立刻加入C溶液,300r/min下搅拌2小时,得到含有11g有效成分的微胶囊乳液。
步骤二:将微胶囊浆液真空过滤微胶囊,水洗至中性,添加0.5g羟酸盐改性十二烷苯磺酸钠、0.5g黄原胶、1.3mL丙三醇和0.2g海藻酸钠,加去离子水补充至50mL制得22%甲基异柳磷·灭幼脲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22 10%甲基异柳磷·灭幼脲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21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浆液真空过滤微胶囊,水洗至中性,添加1.4g滑石粉、0.6g酚醛树脂、0.6g拉开粉BX和1.2g膨润土,加黏土补充至11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10%甲基异柳磷·灭幼脲微囊粒剂。
实施例23 30%甲基异柳磷·氟铃脲微囊悬浮剂
步骤一:甲基异柳磷10g、氟铃脲1g、多亚甲基聚苯二异氰酸酯0.3g组成A溶液,5%阿拉伯胶水溶液20mL组成B溶液,将B溶液置入反应器中5600r/min搅拌,将A溶液加入后继续搅拌十分钟,60℃下200r/min24小时,加入至100%,得到含有11g有效成分的微胶囊浆液。
步骤二:该微胶囊浆液添加1g木质素磺酸钠、0.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g聚乙烯醇、1mL丙三醇和0.6g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去离子水补充至33mL制得30%甲基异柳磷·氟铃脲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24 10%甲基异柳磷·氟铃脲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23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浆液真空过滤,水洗至中性,添加1.1g滑石粉、0.6g拉开粉BX和1.2g氯化钠,加黏土补充至11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10%甲基异柳磷·氟铃脲微囊粒剂。
实施例25 10%三唑磷·氟虫脲微囊悬浮剂
步骤一:三唑磷5g、氟虫脲5g、聚亚甲基聚异氰酸酯2.2g、石油醚6mL组成A溶液,聚乙烯醇0.3g、聚二甲基硅氧烷0.1g、黄原胶1g和去离子水50mL组成B溶液。B溶液3000r/min下加入A溶液高速剪切5min,之后200r/min下缓慢搅拌2小时,得到含有10g有效成分的微胶囊浆液。
步骤二:该微胶囊浆液添加1.3g三乙基四胺和0.2g硅酸镁铝,加去离子水补充至100mL制得10%三唑磷·氟虫脲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26 1%三唑磷·氟虫脲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25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浆液真空过滤微胶囊,水洗至中性,添加10g二氧化硅、12g木质素磺酸钠和12g膨润土,加黏土补充至100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1%三唑磷·氟虫脲微囊粒剂。
实施例27 10%三唑磷·丁醚脲微囊悬浮剂
步骤一:三唑磷5g、丁醚脲5g、聚亚甲基聚异氰酸酯2.2g、二甲苯6mL组成A溶液,聚乙烯醇0.3g、聚二甲基硅氧烷0.1g、黄原胶1g和去离子水50mL组成B溶液。B溶液3000r/min下加入A溶液高速剪切5min,之后200r/min下缓慢搅拌2小时,得到含有10g有效成分的微胶囊浆液。
步骤二:该微胶囊乳液可添加1.5g三乙基四胺和0.1g硅酸镁铝,加去离子水补充至100mL制得10%三唑磷·丁醚脲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28 1%三唑磷·氟虫脲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27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浆液真空过滤,水洗至中性,添加10g二氧化硅、12g木质素磺酸钠和12g膨润土,加黏土补充至100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1%三唑磷·氟虫脲微囊粒剂。
实施例29 10%三唑磷·噻嗪酮微囊悬浮剂
步骤一:三唑磷5g、噻嗪酮5g、壬酰氯4.6g、聚亚甲基聚苯基异腈酸酯0.4g组成A溶液,聚乙烯醇1.5g、0.6g有机硅消泡剂、去离子水20mL组成B溶液,二亚乙基三胺6.6g、碳酸钠3.3g、去离子水50mL组成C溶液。将B溶液置入反应器中1500r/min下快速搅拌,将A溶液加入B溶液后立刻加入C溶液,300r/min下搅拌2小时,得到含有10g有效成分的微胶囊浆液。
步骤二:该微胶囊浆液可添加0.8g羟酸盐改性十二烷苯磺酸钠、0.7g海藻酸钠、4mL丙三醇和1g黄原胶,加去离子水补充至100mL制得10%三唑磷·噻嗪酮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30 1%三唑磷·噻嗪酮微囊粒剂
本实施例制备微囊粒剂的方式和实施例27中的方式大体相同,其区别在于,步骤二中将微胶囊浆液真空过滤,水洗至中性,添加2g润滑油、10g木质素磺酸钠和10g膨润土,加黏土补充至1000g,通过挤压造粒机制得1%三唑磷·噻嗪酮微囊粒剂。
实施例31室内生物测定实验
按照《NYT 1154.15-2009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15部分:地下害虫浸虫法》对蛴螬进行室内毒性测定,处理后72h调查试虫死亡情况。
对照药剂:30%敌百虫乳油、40%辛硫磷乳油、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三唑磷乳油、40%毒死蜱乳油,均为市售;
试验药剂:敌百虫、辛硫磷、甲基异柳磷、三唑磷、毒死蜱、除虫脲、灭幼脲、氟啶脲、氟铃脲、氟虫脲、丁醚脲、噻嗪酮为原药工业品,将供试原药用丙酮溶解,再用含有0.1%吐温-80的水溶液分别稀释,得到3g/L的母液备用。
试验药剂搭配如下:
辛硫磷:除虫脲、辛硫磷:灭幼脲、辛硫磷:氟啶脲、辛硫磷:氟铃脲、辛硫磷:氟虫脲、辛硫磷:丁醚脲、辛硫磷:噻嗪酮;
敌百虫:除虫脲、敌百虫:灭幼脲、敌百虫:敌百虫:氟啶脲、敌百虫:氟铃脲、敌百虫:氟虫脲、敌百虫:丁醚脲、敌百虫:噻嗪酮;
毒死蜱:除虫脲、毒死蜱:灭幼脲、毒死蜱:氟啶脲、毒死蜱:氟铃脲、毒死蜱:氟虫脲、毒死蜱:丁醚脲、毒死蜱:噻嗪酮;
甲基异柳磷:除虫脲、甲基异柳磷:灭幼脲、甲基异柳磷:氟啶脲、甲基异柳磷:氟铃脲、甲基异柳磷:氟虫脲、甲基异柳磷:丁醚脲、甲基异柳磷:噻嗪酮;
三唑磷:除虫脲、三唑磷:灭幼脲、三唑磷:氟啶脲、三唑磷:氟铃脲、三唑磷:氟虫脲、三唑磷:丁醚脲、三唑磷:噻嗪酮。
以上共35组设计,每组按照1:100、1:50、1:25、1:10、1:5、1:2、1:1、2:1、5:1、10:1、25:1、50:1、100:1共计13个配比制得总有效成分为300mg/L的稀释液进行试验。市售对照单剂共5种按照有效成分为300mg/L进行配比。试验组及对照组每个处理设2次重复,每个重复10头虫,另设一组清水对照。试验结果如表11~16所示。
表11对照组试验结果
表12辛硫磷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配比试验结果
表13毒死蜱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配比试验结果
表14敌百虫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配比试验结果
表15甲基异柳磷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配比试验结果
表16三唑磷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配比试验结果
以上室内毒力实验表明,几丁质抑制剂对用于防止地下害虫的有机磷类杀虫剂的增效幅度不尽相同,但在同等有效浓度下,几丁质抑制剂的加入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毒杀效果表现出显著的提升,其中对三唑磷提升效果最为明显。
实施例32田间生物测定实验
为进一步验证几丁质抑制剂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土壤地下害虫防治作用,在河南省许昌市进行田间试验,该地区近年来蔬菜病虫害中,黄曲条跳甲越来越严重。该地区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主要采用敌敌畏乳油或氯氰菊酯、溴氰聚酯乳油喷雾防治成虫。本次试验通过调查,选择成虫产卵盛期后5d进行土壤幼虫防治试验。
根据实施例71的室内毒力实验结果,在复配死亡率/单剂死亡率在120%左右的复配方案中选择低中高三种药剂制备成与市售制剂总有效成分含量相同的制剂进行试验,具体设计如下:
1.辛硫磷:几丁质合成抑制剂=5:1
将40%辛硫磷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加入溶剂油S-100A中,搅拌均匀后得到透明混合液,分别制得40%辛硫磷·除虫脲乳油、40%辛硫磷·氟虫脲乳油、40%辛硫磷·丁醚脲乳油。对照药剂为市售40%辛硫磷乳油。
2.毒死蜱:几丁质合成抑制剂=2:1
将40%毒死蜱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加入溶剂油S-100A中,搅拌均匀后得到透明混合液,分别制得40%毒死蜱·灭幼脲乳油、40%毒死蜱·氟铃脲乳油、40%毒死蜱·丁醚脲乳油。对照药剂为市售40%毒死蜱乳油。
3.敌百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1:1
将30%敌百虫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加入溶剂油S-100A中,搅拌均匀后得到透明混合液,分别制得30%敌百虫·氟啶脲乳油、30%敌百虫·氟铃脲乳油、30%敌百虫·噻嗪酮乳油。对照药剂为市售30%敌百虫乳油。
4.甲基异柳磷:几丁质合成抑制剂=5:1
将40%甲基异柳磷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加入溶剂油S-100A中,搅拌均匀后得到透明混合液,分别制得40%甲基异柳磷·灭幼脲乳油、40%甲基异柳磷·氟虫脲乳油、40%甲基异柳磷·丁醚脲乳油。对照药剂为市售40%甲基异柳磷乳油。
5.三唑磷:几丁质合成抑制剂=1:5
将20%三唑磷和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加入溶剂油S-100A中,搅拌均匀后得到透明混合液,分别制得20%三唑磷·除虫脲乳油、20%三唑磷·氟虫脲乳油、20%三唑磷·噻嗪酮乳油。对照药剂为市售20%三唑磷乳油。
以上共20种药剂,按照有效成分浓度1000mg/L进行药液灌浇,另设减量组800mg/L同时进行减量试验。以清水作为空白对照。试验共设5个大区,每个大区设8个小区,每个小区30m2。每个大区内的药剂随机分布。试验分别于3d、15d后调查成虫数量。通过成虫差值数可以得到新生成虫数,进而得出药剂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对成虫的调查采用平行取样法,每小区10个点,每点调查2株,记平均虫数。试验结果如表17所示。
表17防治黄曲条跳甲幼虫田间试验结果
由于在施药期存在成虫接触到药剂然后死亡的因素,超过100%的处理按照100%来计算,将数据进一步整理,如表18所示。
表18防治黄曲条跳甲幼虫田间试验结果进一步整理结果
由表18可知,相比单剂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复配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在防止黄曲条跳甲幼虫的防治效果上有明显提升,在这其中,部分成分如辛硫磷·氟虫脲、毒死蜱·氟铃脲、甲基异柳磷·丁醚脲、三唑磷·氟虫脲等组分相对较优,减量效果明显。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非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当然可根据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技术内容,通过置换或改变的方式轻易做出其它的实施方式,故凡在本发明的原理上所作的变化和改进等,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组合物由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组成,所述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质量比为1:50至50:1,所述有机磷类杀虫剂选自辛硫磷、毒死蜱、敌百虫、甲基异柳磷或三唑磷中的一种,所述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选自除虫脲、灭幼脲、氟啶脲、氟铃脲、氟虫脲、丁醚脲或噻嗪酮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质量比为1:25至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组合物和农药上可接受的成分一起制成农药制剂,所述农药制剂的剂型为乳油、微乳剂、粒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或悬浮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剂为微囊悬浮剂,所述复配组合物占农药制剂的质量百分数为1%~4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剂为微囊粒剂,所述复配组合物占农药制剂的质量百分数为1%~10%。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在防治土壤害虫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害虫为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稻象甲幼虫、黄曲条跳甲幼虫、黄守瓜幼虫、猿叶甲幼虫、小麦吸浆虫幼虫或韭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在防治土壤害虫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组合物在防治土壤害虫上的施用方式为喷雾、灌溉冲施或灌根。
CN201910204423.8A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97698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4423.8A CN109769853A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04423.8A CN109769853A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9853A true CN109769853A (zh) 2019-05-21

Family

ID=66488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04423.8A Pending CN109769853A (zh) 2019-03-18 2019-03-18 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98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9510A (zh) * 2020-10-15 2020-12-04 丽水学院 一种复合型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27A (zh) * 1994-06-01 1995-02-01 西北农业大学 一种除虫脲复配乳油杀虫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125049A (zh) * 2010-10-30 2011-07-20 孙雪梅 辛硫磷和毒死蜱的农药组合物
CN103749442A (zh) * 2013-12-17 2014-04-30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一种35%辛硫磷微胶囊剂在防治白芍蛴螬方面的应用
CN105613145A (zh) * 2015-12-25 2016-06-01 青岛百瑞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樟树霜天蛾虫害的防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27A (zh) * 1994-06-01 1995-02-01 西北农业大学 一种除虫脲复配乳油杀虫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125049A (zh) * 2010-10-30 2011-07-20 孙雪梅 辛硫磷和毒死蜱的农药组合物
CN103749442A (zh) * 2013-12-17 2014-04-30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一种35%辛硫磷微胶囊剂在防治白芍蛴螬方面的应用
CN105613145A (zh) * 2015-12-25 2016-06-01 青岛百瑞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樟树霜天蛾虫害的防治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29510A (zh) * 2020-10-15 2020-12-04 丽水学院 一种复合型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29510B (zh) * 2020-10-15 2021-09-17 丽水学院 一种复合型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8192B (zh) 一种含有四霉素与中生菌素的杀菌组合物
CN107156171A (zh) 一种含有草铵膦与乙羧氟草醚的农药微乳剂
CN105237203A (zh) 一种长效花生生物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1506A (zh) 含寡糖的杀线虫剂组合物及应用
CN104488870B (zh) 一种含溴菌腈的农药组合物
CN115181301B (zh) 一种蒜渣-淀粉基液体地膜的制备方法
CN105230640A (zh) 一种含有四霉素与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
CN109769853A (zh) 一种含有机磷类杀虫剂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340913A (zh) 一种含有噻霉酮与春雷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CN105010367A (zh) 一种含有喹啉铜与中生菌素的杀菌组合物
CN107410298A (zh) 一种含有阿维菌素b2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7568218A (zh) 一种阿维菌素b2微胶囊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1294B (zh) 一种含有硝虫硫磷和螺螨酯的杀虫杀螨组合物
CN103636624A (zh) 一种含有四霉素与辛菌胺醋酸盐的杀菌组合物
CN105340927A (zh) 一种含有噻霉酮与中生菌素的杀菌组合物
CN105340915A (zh) 一种含有噻霉酮与辛菌胺醋酸盐的杀菌组合物
CN105052950A (zh) 一种含有四霉素与乙蒜素的杀菌组合物
EP1100336A1 (en) Microencapsulation formulations of cadusafos
CN105638715B (zh) 一种农业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394039A (zh) 一种含有喹啉铜与乙蒜素的杀菌组合物
CN101228876B (zh) 鱼藤酮与嘧螨酯混配农药制剂
CN110024798A (zh) 一种阿维菌素水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CN101703045B (zh) 一种毒死蜱水分散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028975A1 (en) Increasing particle size of pesticides to reduce movement in soil
CN109511655A (zh) 一种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