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7970A - 一种微型封装式电离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封装式电离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7970A
CN109767970A CN201811481693.5A CN201811481693A CN109767970A CN 109767970 A CN109767970 A CN 109767970A CN 201811481693 A CN201811481693 A CN 201811481693A CN 109767970 A CN109767970 A CN 109767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field
anode assemblies
ionization gauge
transmitting cath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816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67970B (zh
Inventor
张虎忠
成永军
孙健
郭美如
赵澜
陈联
陈会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Institute of Physic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Institute of Physic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Institute of Physic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Institute of Physic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pac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14816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79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7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7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67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7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封装式电离规,包括场发射阴极、门极、阳极组件、收集极及封装外壳;场发射阴极设置在封装外壳底端,所述场发射阴极、门极、阳极组件及收集极共轴设置,电极与电极之间绝缘;所述收集极为栅网结构,与封装外壳顶端固定连接,用于接收离子流,同时与真空环境导通引入气体分子;门极为场发射阴极提供引出电场,场发射电子进入阳极组件后,在阳极组件形成局部马鞍形电场,场发射电子在阳极组件内往复振荡并电离气体分子,电离后产生的离子流被收集极接收。本发明能够克服高温热阴极效应,同时提高灵敏度,延伸测量下限。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封装式电离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封装式电离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新技术领域对超高真空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先进半导体制造、空间科学、表面科学等领域,对低出气、无热效应、低功耗和微型化超高真空测量技术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传统电离规包括阴极、阳极及离子收集极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电离规的工作原理是,电子从阴极发射出来,在阳极区域往返运动过程中对气体分子进行电离,电离产生的气相离子流Ic被收集极接收并被探测,往返运动的电子最终被阳极接收形成阳极电流I+,以上参数和环境真空度p的关系为:
其中,S是电离规的灵敏度,灵敏度是电离规的固有性质,提高灵敏度、增大发射电流,提高微弱电流测量能力是延伸真空测量下限的重要思路。
然而,对于微型电离规而言,传统的热灯丝不利于降低出气量、减小功耗,因而,近年来,结合场发射冷阴极和三极式电离规结构,国内外学者报道了若干微型电离规,但是,普遍存在灵敏度低的问题,造成此类微型电离规测量下限无法延伸。
In Mook Choi等提出了一种微型的三极式碳纳米管阴极电离规,如图1所示,该电离规阴极14设置在阴极基座13上,在200V左右时,实现电子场发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阳极栅网15运动,这种方法克服了高温出气效应,真空度测量下限达到了10-5Pa量级,但是,如果需要进一步延伸测量下限,发明人In Mook Choi等提出的增大发射电流或者增大规管尺寸都不是最优选择,因为增大发射电流会造成较大的电子轰击出气,而增大规管尺寸则限制了其微型封装特点。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微型封装电离规,克服高温热阴极效应,同时提高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封装式电离规,能够克服高温热阴极效应,同时提高灵敏度,延伸测量下限。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型封装式电离规,包括场发射阴极、门极、阳极组件、收集极及封装外壳;
所述场发射阴极设置在封装外壳底端,所述场发射阴极、门极、阳极组件及收集极共轴设置,电极与电极之间绝缘;所述收集极为栅网结构,与封装外壳顶端固定连接,用于接收离子流,同时与真空环境导通引入气体分子;
门极为场发射阴极提供引出电场,场发射电子进入阳极组件后,在阳极组件形成局部马鞍形电场,场发射电子在阳极组件内往复振荡并电离气体分子,电离后产生的离子流被收集极接收。
进一步地,所述阳极组件包括反射电极、抑制电极和加速电极;
所述反射电极为两端开孔的半封闭式壳体结构,外侧为圆柱面,内侧空腔为球形、椭球形、梭形或者圆柱形;加速电极和抑制电极为圆环结构,两个圆环同心设置在反射电极内侧空腔的对称平面处,所述对称平面与电离规的对称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场发射阴极为碳纳米管阵列。
进一步地,所述碳纳米管阵列由热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基底表面直接生长制备,或结合模板法或丝网印刷工艺制备获得。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场发射电极,是在强电场作用下电子从阴极表面释放出来的现象,属于冷阴极发射,消除了高温热阴极效应;其次,采用三极式封装结构减小体积,易于封装成一个整体,实现了小型化;再者,采用阳极组件形成的马鞍形电场,极大地延长了电子在规管中的运动轨迹长度,克服了微型电离规灵敏度低的不足,有效延伸了此类真空计测量下限,实现了具备超高真空测量能力的微型封装式电离规。
2、本发明的阳极组件采用加速电极、抑制电极、反射电极相组合的模式,反射电极内侧空腔的设置是为了降低电子动能,反射电子,使电子往复振荡;加速电极的作用是对电子进行加速;抑制电极的作用是弯曲马鞍形电场鞍点附近的电场线,使得阳极组件内部形成更加陡峭的马鞍形电场。
3、本发明选用碳纳米管阵列,在室温下可以实现更加稳定的电子场发射,较低电压下可获得更大电子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微型电离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碳纳米管阵列的扫描电镜图;
图4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轨迹模拟图。
其中,1-碳纳米管阴极衬底,2-碳纳米管阵列,3-门极,4-反射电极,5-抑制电极,6-加速电极,7-收集极,8-封装外壳,9-绝缘块Ⅰ,10-绝缘块Ⅱ,11-绝缘块Ⅲ,12-法兰,13-阴极基座,14-阴极,15-阳极栅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电离规的工作原理,提高灵敏度是延伸此类微型封装电离规的实际可行的技术途径,因此,根据灵敏度S的理论计算公式可知,
其中,σ表示电离截面,k为波尔兹曼常熟,T为开尔文温度,L为电子在电离区域内的运动轨迹长度。因而,延长L是提高微型电离规灵敏度的有效技术途径。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型封装式电离规,如图2所示,包括电离规包括碳纳米管阴极衬底1、碳纳米管阵列2、门极3、反射电极4、抑制电极5、加速电极6、收集极7、封装外壳8以及绝缘块以及法兰12。
该场发射阴极是在碳纳米管阴极衬底1上粘结一层碳纳米管阵列2制备得到,碳纳米管阵列2通常可采用热化学气相沉积法直接生长,也可以通过模板法、反粘法、粘接法、丝网印刷法等各种工艺制备。在本实施例中,碳纳米管阴极衬底1选择不锈钢材料,碳纳米管阵列2是采用热化学气相沉积法直接生长制备,碳纳米管阵列2设置于封装外壳8底端,门极3直径2mm-3mm,由钨网编制或者钨片刻蚀制备,平行对称安装于碳纳米管阵列2上方,碳纳米管阵列2和门极3通过绝缘块Ⅲ11控制间距,间距可控制在100μm-150μm之间,绝缘块可选用云母片、石英玻璃或者陶瓷片。
阳极组件包括反射电极4、抑制电极5和加速电极6,反射电极4是两端开孔的半封闭式对称型封闭壳体,封闭壳体外侧为圆柱面,内侧空腔可选择球形、椭球形、梭形或者圆柱形,加速电极6和抑制电极5为圆环结构,两个圆环同心设置在反射电极4内侧空腔的对称平面处,该对称平面与电离规的对称轴线垂直。加速电极6和抑制电极5圆环由金属丝绕制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电极4外侧圆柱面直径为5mm,材料为不锈钢,也可选用可伐合金、铍铜合金等,内侧空腔为球形,直径4mm,长度4.5mm,反射电极4两端开孔直径均为2mm,分别用于电子引入和离子引出;加速电极6为直径2mm的圆环,材料为钼丝,丝径0.2mm;抑制电极5为直径3mm的圆环,材料为钼丝,丝径0.2mm。两个圆环通过支撑结构穿过反射电极4,支撑结构与反射电极4相交的部位采用陶瓷绝缘处理,支撑结构为抑制电极5和加速电极6与反射电极4的连接导线,抑制电极5和加速电极6通过连接导线与法兰12实现电导通。
收集极7为直径3mm的栅网结构,可以进行化学刻蚀或金属丝编织制得。该栅网结构通过电焊或者其它方式与封装外壳8连接固定,本实施例采用点焊的方式,一方面接收离子流,另一方面使得封装电离规与真空环境导通,引入气体分子。封装外壳8外径10mm,下端与法兰12固定封接,封装外壳8可选用可伐合金材料。
门极3与反射电极4的电子引入孔间距为1mm,通过绝缘块Ⅱ10控制间距,反射电极4的离子引出孔与收集极7的间距为0.5mm,通过绝缘块Ⅰ9控制间距。绝缘块Ⅲ11同样隔离了门极3与法兰12,绝缘块的尺寸是通过辅助设备进行精确测量,场发射阴极和门极3固定后,利用辅助设备对场发射阴极表面和门极3表面间的公称距离进行确定。具体安装过程是,加速电极6和抑制电极5圆环穿过反射电极4,进行电极间的绝缘处理,同时通过电信号引线固定连接,收集极7通过封装外壳8引出电信号引线,碳纳米管阵列2和门极3各自引出引线,所有引线与贯通法兰12密封焊接的陶瓷芯柱进行固定连接,封装后的电离规收集极7在真空环境内,法兰12端隔离真空与大气端,大气端的所有陶瓷芯柱作为电连接端子。
如图3所示,碳纳米管阵列2的发射圆面直径为2-3mm,电压设置为40-60V,门极3的电压设置为300V-350V,在加速电场作用下,场发射电流10μA-50μA,显示了碳纳米管阵列2微观特征,阵列高度约20μm,均匀直立。
场发射电子进入阳极组件后,电子在反射电极4的内侧空腔内作往复运动,极大地延长了电子运动轨迹长度,从而提高了灵敏度。在本实施例中,反射电极4的电压略低于碳纳米管阵列2的电压,设置为30V,加速电极6电压设置为800V,靠近加速电极6的位置,电场线被压缩,形成马鞍形电场,如图4所示,在加速电极6附近形成鞍点,同时,为了进一步使得鞍点附近电场线发生弯曲,采用了抑制电极5,并设置其电压为30V。
在测量真空度时,反射电极4的电子引入孔对门极3引出的电子进行聚焦电位差,然后在加速电极6加速作用和抑制电极5的抑制作用下,电子束聚拢穿过圆环,然后在反射电极4作用下,电子重新返回,再次穿过圆环,如此往复,直到少部分电子被加速电极6接收,大部分电子被门极3接收,电子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离子聚焦成束的被收集极7接收,收集极7的对地电位为0V。最终,所有电极集成于封装外壳8内。该微型封装式电离规灵敏度介于0.1Pa-1~1Pa-1,真空测量下限可延伸到10-6Pa~10-7Pa,根据不同工艺制备碳纳米管阵列2在粗低真空下的稳定性差异,测量上限最高可向上延伸到1Pa。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微型封装式电离规,其特征在于,包括场发射阴极、门极、阳极组件、收集极及封装外壳;
所述场发射阴极设置在封装外壳底端,所述场发射阴极、门极、阳极组件及收集极共轴设置,电极与电极之间绝缘;所述收集极为栅网结构,与封装外壳顶端固定连接,用于接收离子流,同时与真空环境导通引入气体分子;
门极为场发射阴极提供引出电场,场发射电子进入阳极组件后,在阳极组件形成局部马鞍形电场,场发射电子在阳极组件内往复振荡并电离气体分子,电离后产生的离子流被收集极接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封装式电离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组件包括反射电极、抑制电极和加速电极;
所述反射电极为两端开孔的半封闭式壳体结构,外侧为圆柱面,内侧空腔为球形、椭球形、梭形或者圆柱形;加速电极和抑制电极为圆环结构,两个圆环同心设置在反射电极内侧空腔的对称平面处,所述对称平面与电离规的对称轴线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封装式电离规,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发射阴极为碳纳米管阵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封装式电离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阵列由热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基底表面直接生长制备,或结合模板法或丝网印刷工艺制备获得。
CN201811481693.5A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微型封装式电离规 Active CN109767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1693.5A CN109767970B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微型封装式电离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81693.5A CN109767970B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微型封装式电离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7970A true CN109767970A (zh) 2019-05-17
CN109767970B CN109767970B (zh) 2021-05-28

Family

ID=66451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81693.5A Active CN109767970B (zh) 2018-12-05 2018-12-05 一种微型封装式电离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79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2456A (zh) * 2019-06-26 2019-10-1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mems的电离真空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64960A (zh) * 2019-09-20 2022-04-15 英福康有限公司 真空密封的电气馈通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327A (zh) * 2004-07-30 2006-02-01 清华大学 真空规管
CN102087949A (zh) * 2010-12-31 2011-06-08 清华大学 真空规管
CN103094049A (zh) * 2011-10-28 2013-05-08 清华大学 电离规
CN103762146A (zh) * 2013-12-24 2014-04-30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电离规
CN103762147A (zh) * 2013-12-24 2014-04-30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电离规阳极结构
CN106206237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灵敏度的碳纳米管阴极电离规
CN107527786A (zh) * 2017-08-22 2017-12-29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测量下限较低的碳纳米管阴极电离规
CN107993908A (zh) * 2017-11-27 2018-05-04 温州大学 一种基于场发射阴极电子源的电离真空计及其应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327A (zh) * 2004-07-30 2006-02-01 清华大学 真空规管
CN102087949A (zh) * 2010-12-31 2011-06-08 清华大学 真空规管
CN103094049A (zh) * 2011-10-28 2013-05-08 清华大学 电离规
CN103762146A (zh) * 2013-12-24 2014-04-30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电离规
CN103762147A (zh) * 2013-12-24 2014-04-30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电离规阳极结构
CN106206237A (zh) * 2016-08-31 2016-12-07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高灵敏度的碳纳米管阴极电离规
CN107527786A (zh) * 2017-08-22 2017-12-29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一种测量下限较低的碳纳米管阴极电离规
CN107993908A (zh) * 2017-11-27 2018-05-04 温州大学 一种基于场发射阴极电子源的电离真空计及其应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2456A (zh) * 2019-06-26 2019-10-1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mems的电离真空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42456B (zh) * 2019-06-26 2022-02-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mems的电离真空计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64960A (zh) * 2019-09-20 2022-04-15 英福康有限公司 真空密封的电气馈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7970B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5552C (zh) 真空规管
US8242674B2 (en) Device for the field emission of particles and production method
CN101133308B (zh) 真空测量仪
JP2009210587A6 (ja) 真空計
Gaertner et al. Modern Developments in Vacuum Electron Sources
CN205793592U (zh) 用于中子管制造的自成靶
CN109767970A (zh) 一种微型封装式电离规
CN106206237B (zh) 一种高灵敏度的碳纳米管阴极电离规
CN107919257B (zh) 碳纳米管微束阵列场发射阴极微焦点x射线管
JPS60202649A (ja) 二重格子陽極電子衝撃型イオン源
CN102420088B (zh) 一种背栅极式可栅控冷阴极x射线管
CN102087949A (zh) 真空规管
CN103762146B (zh) 电离规
CN104538272B (zh) 一种冷阴极x射线管阴极
CN104934280B (zh) 一种外置式栅控冷阴极阵列电子枪
CN105070628B (zh) 一种对称式碳纳米管阴极电离规
CN108428610B (zh) 一种小型离子源及其制备方法
CN204257584U (zh) 一种冷阴极x射线管阴极
CN100426440C (zh) 冷阴极电子枪和采用该冷阴极电子枪的真空规管
CN113257650B (zh) 一种x射线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05944024U (zh) 一种冷阴极潘宁离子源
CN110289119B (zh) 一种增殖型高压核电池
CN107527786A (zh) 一种测量下限较低的碳纳米管阴极电离规
Gaertner History of vacuum electronics and vacuum electron sourc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CN114354058A (zh) 一种宽量程电离真空计规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