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7675A - 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7675A
CN109767675A CN201910163080.5A CN201910163080A CN109767675A CN 109767675 A CN109767675 A CN 109767675A CN 201910163080 A CN201910163080 A CN 201910163080A CN 109767675 A CN109767675 A CN 109767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ir bag
bag ball
air blower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30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燕明
牛军锋
王超
王倩
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j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j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630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76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7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76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内腔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和第三鼓风机,且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和第三鼓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管道分别连通有第一气囊球、第二气囊球和第三气囊球,所述支座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浮力演示箱和静电演示箱,且浮力演示箱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隔板。本发明通过隔板、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第三鼓风机、管道、第一气囊球、第二气囊球和第三气囊球以及静电演示箱、第二安装板、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支撑板、玻璃棒和毛皮块的作用,可使本装置具有集浮力演示和静电演示于一体的作用,为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
背景技术
教学器具是使学生能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所使用的各类器具及教师授课时使用的用具的总称,教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感性认识、帮助形成明确的概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时需要使用到演示器具,但现有的演示器具只具有单一的演示功能,如只能演示浮力或静电,从而为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内腔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和第三鼓风机,且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和第三鼓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管道分别连通有第一气囊球、第二气囊球和第三气囊球,所述支座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浮力演示箱和静电演示箱,且浮力演示箱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静电演示箱右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且第二安装板的顶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玻璃棒,且玻璃棒的外表面套接有毛皮块。
优选的,所述支座内腔底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支座右侧的中端开设有电源插口,且电源插口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座正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器,支座的正表面且位于显示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且PLC控制器的两个接线端还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支座的正表面且位于PLC控制器的右侧开设有进风口,且进风口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浮力演示箱的材质为亚克力板或丙烯酸酯塑料板中的一种,浮力演示箱正表面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且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的内表面均活动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浮力演示箱外表面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为“L”型结构,且第一安装板的底部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顶部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拉力传感器和第三拉力传感器,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拉力传感器和第三拉力传感器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活动连接有圆盘,圆盘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圆盘的内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鼓风机与第一气囊球连通的管道处、第二鼓风机与第二气囊球连通的管道处以及第三鼓风机与第三气囊球连通的管道处分别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的内腔中穿出,且第一气囊球、第二气囊球和第三气囊球的顶部通过粘胶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毛皮块的外表面通过粘胶连接有套筒,且套筒外表面的中端通过第四支撑杆与静电演示箱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同时,静电演示箱的材质为聚碳酸酯塑料板或丙烯酸酯塑料板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在浮力演示箱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了隔板,人们将三种不同类型的液体分别倒入浮力演示箱与左侧隔板之间的空隙处、左侧隔板与右侧隔板之间的空隙处以及右侧隔板与浮力演示箱之间的空隙处,然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伸长,第一电动伸缩杆在伸长的同时会带动第一支撑板向下运动,当第一气囊球、第二气囊球和第三气囊球与液体接触时,第一气囊球、第二气囊球和第三气囊球所受的浮力会分别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传递到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拉力传感器和第三拉力传感器上,然后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拉力传感器和第三拉力传感器再将各拉力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显示器所显示的各拉力值即为各气囊球在不同类型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值,满足了人们一次性测试同等体积气囊球在三种不同类型液体中所受浮力的需求,提高了实验效率,将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和第三鼓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气囊球、第二气囊球和第三气囊球连通,人们可根据需要通过PLC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和第三鼓风机通过管道向第一气囊球、第二气囊球和第三气囊球内吹气,从而满足了人们在同类型液体条件下对不同体积气囊球所受浮力的测试需求,在支座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了静电演示箱,并通过第二安装板、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支撑板、玻璃棒和毛皮块的作用,人们可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第二电动伸缩杆在伸缩的同时会带动第二支撑板和玻璃棒上下运动,从而使玻璃棒与毛皮块之间来回摩擦,使玻璃棒带有静电,然后人们从静电演示箱的顶部投入碎纸屑到静电演示箱的底部即可达到静电演示物理教学的目的,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使本装置具有集浮力演示和静电演示于一体的作用,为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座、2套筒、3毛皮块、4玻璃棒、5第四支撑杆、6限位板、7第三支撑杆、8第三拉力传感器、9第二弹簧、10第二支撑杆、11第二拉力传感器、12第一弹簧、13圆盘、14第一电动伸缩杆、15第一安装板、16第一拉力传感器、17第一支撑板、18第一支撑杆、19第一气囊球、20浮力演示箱、21第一鼓风机、22隔板、23第二气囊球、24第二鼓风机、25第三气囊球、26第三鼓风机、27蓄电池、28电源插口、29显示器、30第一出水口、31第二出水口、32PLC控制器、33第三出水口、34进风口、35第二安装板、36静电演示箱、37第二电动伸缩杆、38第二支撑板、39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支座1、套筒2、毛皮块3、玻璃棒4、第四支撑杆5、限位板6、第三支撑杆7、第三拉力传感器8、第二弹簧9、第二支撑杆10、第二拉力传感器11、第一弹簧12、圆盘13、第一电动伸缩杆14、第一安装板15、第一拉力传感器16、第一支撑板17、第一支撑杆18、第一气囊球19、浮力演示箱20、第一鼓风机21、隔板22、第二气囊球23、第二鼓风机24、第三气囊球25、第三鼓风机26、蓄电池27、电源插口28、显示器29、第一出水口30、第二出水口31、PLC控制器32、第三出水口33、进风口34、第二安装板35、静电演示箱36、第二电动伸缩杆37、第二支撑板38和第三弹簧3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包括支座1,支座1内腔底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7,支座1右侧的中端开设有电源插口28,且电源插口28的输出端与蓄电池2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支座1正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器29,支座1的正表面且位于显示器2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32,且PLC控制器32的两个接线端还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当蓄电池27没电或电量不足时,人们可将电源插头与外置插座连接,以保障本装置的正常使用,支座1的正表面且位于PLC控制器32的右侧开设有进风口34,且进风口3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为HEPA滤网,支座1内腔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鼓风机21、第二鼓风机24和第三鼓风机26,且第一鼓风机21、第二鼓风机24和第三鼓风机26的出风端通过管道分别连通有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的材质均为三元乙丙橡胶,人们可根据需要通过PLC控制器32分别控制第一鼓风机21、第二鼓风机24和第三鼓风机26通过管道向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内吹气,从而满足了人们在同类型液体条件下对不同体积气囊球所受浮力的测试需求,支座1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浮力演示箱20和静电演示箱36,且浮力演示箱20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隔板22,人们将三种不同类型的液体分别倒入浮力演示箱20与左侧隔板22之间的空隙处、左侧隔板22与右侧隔板22之间的空隙处以及右侧隔板22与浮力演示箱20之间的空隙处,然后通过PLC控制器32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14伸长,第一电动伸缩杆14在伸长的同时会带动第一支撑板17向下运动,当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与液体接触时,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所受的浮力会分别通过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9和第三弹簧39传递到第一拉力传感器16、第二拉力传感器11和第三拉力传感器8上,然后第一拉力传感器16、第二拉力传感器11和第三拉力传感器8再将各拉力通过显示器29显示出来,显示器29所显示的各拉力值即为各气囊球在不同类型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值,满足了人们一次性测试同等体积气囊球在三种不同类型液体中所受浮力的需求,提高了实验效率,浮力演示箱20的材质为亚克力板,浮力演示箱20正表面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出水口30、第二出水口31和第三出水口33,且第一出水口30、第二出水口31和第三出水口33的内表面均活动安装有阀门,浮力演示箱20外表面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15,第一安装板15为“L”型结构,且第一安装板15的底部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4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7,第一电动伸缩杆14的数量为三个,且两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4设置在位于浮力演示箱20左侧的第一安装板15底部的前后两端,一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4设置在位于浮力演示箱20右侧的第一安装板15底部的中端,同时,三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4之间为三角形设置,第一支撑板17的顶部通过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9和第三弹簧39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拉力传感器16、第二拉力传感器11和第三拉力传感器8,第一拉力传感器16、第二拉力传感器11和第三拉力传感器8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9和第三弹簧39活动连接有圆盘13,圆盘13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圆盘13的内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7,第一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且限位板6为弧形结构,第一鼓风机21与第一气囊球19连通的管道处、第二鼓风机24与第二气囊球23连通的管道处以及第三鼓风机26与第三气囊球25连通的管道处分别从第一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7的内腔中穿出,且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的顶部通过聚酰亚胺胶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7的底部,静电演示箱36右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5,且第二安装板35的顶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37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8,第二支撑板38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玻璃棒4,且玻璃棒4的外表面套接有毛皮块3,人们可通过PLC控制器32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37伸缩,第二电动伸缩杆37在伸缩的同时会带动第二支撑板38和玻璃棒4上下运动,从而使玻璃棒4与毛皮块3之间来回摩擦,使玻璃棒4带有静电,然后人们从静电演示箱36的顶部投入碎纸屑到静电演示箱36的底部即可达到静电演示物理教学的目的,毛皮块3的外表面通过聚酰亚胺胶连接有套筒2,且套筒2外表面的中端通过第四支撑杆5与静电演示箱36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第四支撑杆5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第四支撑杆5之间为等腰三角形设置,同时,静电演示箱36的材质为聚碳酸酯塑料板。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2,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包括支座1,支座1内腔底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7,支座1右侧的中端开设有电源插口28,且电源插口28的输出端与蓄电池2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支座1正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器29,支座1的正表面且位于显示器2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32,且PLC控制器32的两个接线端还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当蓄电池27没电或电量不足时,人们可将电源插头与外置插座连接,以保障本装置的正常使用,支座1的正表面且位于PLC控制器32的右侧开设有进风口34,且进风口3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为微粒滤网,支座1内腔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鼓风机21、第二鼓风机24和第三鼓风机26,且第一鼓风机21、第二鼓风机24和第三鼓风机26的出风端通过管道分别连通有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的材质均为氯丁橡胶,人们可根据需要通过PLC控制器32分别控制第一鼓风机21、第二鼓风机24和第三鼓风机26通过管道向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内吹气,从而满足了人们在同类型液体条件下对不同体积气囊球所受浮力的测试需求,支座1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浮力演示箱20和静电演示箱36,且浮力演示箱20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隔板22,人们将三种不同类型的液体分别倒入浮力演示箱20与左侧隔板22之间的空隙处、左侧隔板22与右侧隔板22之间的空隙处以及右侧隔板22与浮力演示箱20之间的空隙处,然后通过PLC控制器32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14伸长,第一电动伸缩杆14在伸长的同时会带动第一支撑板17向下运动,当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与液体接触时,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所受的浮力会分别通过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9和第三弹簧39传递到第一拉力传感器16、第二拉力传感器11和第三拉力传感器8上,然后第一拉力传感器16、第二拉力传感器11和第三拉力传感器8再将各拉力通过显示器29显示出来,显示器29所显示的各拉力值即为各气囊球在不同类型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值,满足了人们一次性测试同等体积气囊球在三种不同类型液体中所受浮力的需求,提高了实验效率,浮力演示箱20的材质为丙烯酸酯塑料板,浮力演示箱20正表面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出水口30、第二出水口31和第三出水口33,且第一出水口30、第二出水口31和第三出水口33的内表面均活动安装有阀门,浮力演示箱20外表面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15,第一安装板15为“L”型结构,且第一安装板15的底部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4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7,第一电动伸缩杆14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电动伸缩杆14之间为长方形设置,第一支撑板17的顶部通过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9和第三弹簧39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拉力传感器16、第二拉力传感器11和第三拉力传感器8,第一拉力传感器16、第二拉力传感器11和第三拉力传感器8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9和第三弹簧39活动连接有圆盘13,圆盘13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圆盘13的内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7,第一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且限位板6为弧形结构,第一鼓风机21与第一气囊球19连通的管道处、第二鼓风机24与第二气囊球23连通的管道处以及第三鼓风机26与第三气囊球25连通的管道处分别从第一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7的内腔中穿出,且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的顶部通过脲醛树脂胶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7的底部,静电演示箱36右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5,且第二安装板35的顶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37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8,第二支撑板38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玻璃棒4,且玻璃棒4的外表面套接有毛皮块3,人们可通过PLC控制器32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37伸缩,第二电动伸缩杆37在伸缩的同时会带动第二支撑板38和玻璃棒4上下运动,从而使玻璃棒4与毛皮块3之间来回摩擦,使玻璃棒4带有静电,然后人们从静电演示箱36的顶部投入碎纸屑到静电演示箱36的底部即可达到静电演示物理教学的目的,毛皮块3的外表面通过脲醛树脂胶连接有套筒2,且套筒2外表面的中端通过第四支撑杆5与静电演示箱36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第四支撑杆5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相邻第四支撑杆5之间的夹角均为九十度,同时,静电演示箱36的材质为丙烯酸酯塑料板。
使用时,在浮力演示箱20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了隔板22,人们将三种不同类型的液体分别倒入浮力演示箱20与左侧隔板22之间的空隙处、左侧隔板22与右侧隔板22之间的空隙处以及右侧隔板22与浮力演示箱20之间的空隙处,然后通过PLC控制器32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14伸长,第一电动伸缩杆14在伸长的同时会带动第一支撑板17向下运动,当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与液体接触时,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所受的浮力会分别通过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9和第三弹簧39传递到第一拉力传感器16、第二拉力传感器11和第三拉力传感器8上,然后第一拉力传感器16、第二拉力传感器11和第三拉力传感器8再将各拉力通过显示器29显示出来,显示器29所显示的各拉力值即为各气囊球在不同类型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值,满足了人们一次性测试同等体积气囊球在三种不同类型液体中所受浮力的需求,提高了实验效率,将第一鼓风机21、第二鼓风机24和第三鼓风机26的出风端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连通,人们可根据需要通过PLC控制器32分别控制第一鼓风机21、第二鼓风机24和第三鼓风机26通过管道向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内吹气,从而满足了人们在同类型液体条件下对不同体积气囊球所受浮力的测试需求,在支座1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了静电演示箱36,并通过第二安装板35、第二电动伸缩杆37、第二支撑板38、玻璃棒4和毛皮块3的作用,人们可通过PLC控制器32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37伸缩,第二电动伸缩杆37在伸缩的同时会带动第二支撑板38和玻璃棒4上下运动,从而使玻璃棒4与毛皮块3之间来回摩擦,使玻璃棒4带有静电,然后人们从静电演示箱36的顶部投入碎纸屑到静电演示箱36的底部即可达到静电演示物理教学的目的,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使本装置具有集浮力演示和静电演示于一体的作用,为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内腔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鼓风机(21)、第二鼓风机(24)和第三鼓风机(26),且第一鼓风机(21)、第二鼓风机(24)和第三鼓风机(26)的出风端通过管道分别连通有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所述支座(1)顶部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浮力演示箱(20)和静电演示箱(36),且浮力演示箱(20)内腔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隔板(22),所述静电演示箱(36)右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5),且第二安装板(35)的顶部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37)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8),所述第二支撑板(38)底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玻璃棒(4),且玻璃棒(4)的外表面套接有毛皮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内腔底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7),支座(1)右侧的中端开设有电源插口(28),且电源插口(28)的输出端与蓄电池(2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正表面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器(29),支座(1)的正表面且位于显示器(2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32),且PLC控制器(32)的两个接线端还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插头,支座(1)的正表面且位于PLC控制器(32)的右侧开设有进风口(34),且进风口(3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演示箱(20)的材质为亚克力板或丙烯酸酯塑料板中的一种,浮力演示箱(20)正表面的底部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出水口(30)、第二出水口(31)和第三出水口(33),且第一出水口(30)、第二出水口(31)和第三出水口(33)的内表面均活动安装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演示箱(20)外表面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15),第一安装板(15)为“L”型结构,且第一安装板(15)的底部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4)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7),第一支撑板(17)的顶部通过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9)和第三弹簧(39)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一拉力传感器(16)、第二拉力传感器(11)和第三拉力传感器(8),第一拉力传感器(16)、第二拉力传感器(11)和第三拉力传感器(8)的顶部分别通过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9)和第三弹簧(39)活动连接有圆盘(13),圆盘(13)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圆盘(13)的内表面分别套接有第一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7),第一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且限位板(6)为弧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鼓风机(21)与第一气囊球(19)连通的管道处、第二鼓风机(24)与第二气囊球(23)连通的管道处以及第三鼓风机(26)与第三气囊球(25)连通的管道处分别从第一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7)的内腔中穿出,且第一气囊球(19)、第二气囊球(23)和第三气囊球(25)的顶部通过粘胶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杆(18)、第二支撑杆(10)和第三支撑杆(7)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皮块(3)的外表面通过粘胶连接有套筒(2),且套筒(2)外表面的中端通过第四支撑杆(5)与静电演示箱(36)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同时,静电演示箱(36)的材质为聚碳酸酯塑料板或丙烯酸酯塑料板中的一种。
CN201910163080.5A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 Pending CN1097676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3080.5A CN109767675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3080.5A CN109767675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7675A true CN109767675A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57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3080.5A Pending CN109767675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7675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48882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ire simultation method with particle fuel
CN204360661U (zh) * 2015-01-25 2015-05-27 张鹏程 一种方便教学的教具
CN204596274U (zh) * 2015-05-06 2015-08-26 袁周 浮力演示装置
CN205487028U (zh) * 2016-03-02 2016-08-17 董秀锋 一种用于演示浮力与各变量关系的教具
CN206040001U (zh) * 2016-06-23 2017-03-22 吴亚楠 一种高中物理实验模拟装置
CN206532499U (zh) * 2016-12-21 2017-09-29 许庆哲 一种静电试验装置
CN207074527U (zh) * 2017-04-25 2018-03-06 刘子豪 一种物理静电教学演示装置
CN207302439U (zh) * 2017-05-31 2018-05-01 胡新伟 一种物理教学演示装置
CN207637374U (zh) * 2017-09-01 2018-07-20 泉州市明盛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教学用浮力演示装置
CN208077468U (zh) * 2017-10-25 2018-11-09 孔德洁 一种物理教学用浮力演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48882A1 (en) * 2009-12-18 2011-06-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Fire simultation method with particle fuel
CN204360661U (zh) * 2015-01-25 2015-05-27 张鹏程 一种方便教学的教具
CN204596274U (zh) * 2015-05-06 2015-08-26 袁周 浮力演示装置
CN205487028U (zh) * 2016-03-02 2016-08-17 董秀锋 一种用于演示浮力与各变量关系的教具
CN206040001U (zh) * 2016-06-23 2017-03-22 吴亚楠 一种高中物理实验模拟装置
CN206532499U (zh) * 2016-12-21 2017-09-29 许庆哲 一种静电试验装置
CN207074527U (zh) * 2017-04-25 2018-03-06 刘子豪 一种物理静电教学演示装置
CN207302439U (zh) * 2017-05-31 2018-05-01 胡新伟 一种物理教学演示装置
CN207637374U (zh) * 2017-09-01 2018-07-20 泉州市明盛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教学用浮力演示装置
CN208077468U (zh) * 2017-10-25 2018-11-09 孔德洁 一种物理教学用浮力演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暑假新动向》编写组编: "《暑假新动向物理八年级》", 30 April 2015,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95293U (zh) 一种与投影布配合使用的自动除尘黑板
CN109767675A (zh) 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
CN205959489U (zh) 一种物理课堂用水压及势能展示教具
CN104034912A (zh) 一种全自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仪
CN206194237U (zh) 一种用于化学实验的智能演示装置
CN207967988U (zh) 一种供电装置
CN207909397U (zh) 便携式心肺复苏训练模型
CN208077468U (zh) 一种物理教学用浮力演示装置
CN207319490U (zh) 一种防摔式早教机
CN110910741A (zh) 一种生物实验教学用光合作用模拟装置
CN209460965U (zh) 化学虚拟实验教具
CN209000294U (zh) 一种通用型教学用电缆头制作固定装置
CN209912285U (zh) 一种流体力学演示装置
CN209708436U (zh) 一种流体力学演示装置
CN206431858U (zh) 英语听力训练装置
CN207966232U (zh) 一种幼儿自我管理装置
CN206946780U (zh) 一种高中物理实验模拟装置
CN207204163U (zh) 一种可拆卸组合的试管架
CN206516209U (zh) 电气自动化教学演示装置
CN206381934U (zh) 一种化学实验用搅拌棒
CN204576834U (zh) 语文教学用的展示辅助装置
CN206849356U (zh) 一种焦耳定律实验器
CN205375942U (zh) 改进型氧气制取和性质的实验装置
CN203929788U (zh) 一种全自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仪
CN204204237U (zh) 美术临摹教育示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