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4512B -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4512B
CN109764512B CN201910019006.6A CN201910019006A CN109764512B CN 109764512 B CN109764512 B CN 109764512B CN 201910019006 A CN201910019006 A CN 201910019006A CN 109764512 B CN109764512 B CN 1097645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heat
cold
heat exchange
range h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90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64512A (zh
Inventor
于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190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45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4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45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645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45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领域,公开了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一种能源系统,包括能量存储站和油烟机,所述能量存储站可通过中转换热装置与所述油烟机连通。本发明实施例中,依据能量存储站的类型,可以实现将油烟机在工作抽吸的油烟的热量存储至能源系统,将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回收在能量存储站内,能量存储站再将存储的能量输送给其他需要热量的设备,将热量回收利用,有效解决了现有能源浪费的问题。能量存储站还可以为冷量存储站,向油烟机提供冷量,为油烟机降温,保证其抽吸性能,并提高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一般的家庭环境中,会有多种家用电器,而多种类型的家用电器往往具有不同的功能,且均涉及到热量的转换。比如,油烟机将油烟吸走后,油烟中的能量也随之排放掉。空调制冷的同时,会将在制冷端吸收的热量在室外侧散发掉;同样,冰箱制冷时也需要消耗电能或将热量散发掉。而另一方面,热水器需要将热水加热,会消耗电能来产生热能;冬天时,空调需要制热,也会将一部分冷量释放掉。有的需要热量,有的散发热量,有的需要制冷,有的散发冷量,因此,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提供了一种将不同调温设备之间的能量进行统筹利用的技术方案,尤其是针对油烟机排放能量的利用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能源浪费的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源系统,包括能量存储站和油烟机,所述能量存储站可通过中转换热装置与所述油烟机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能量存储站包括热量存储装置和冷量存储装置,所述油烟机可通过中转换热装置与所述热量存储装置的热量吸收端连通;和/或,所述油烟机可通过中转换热装置与所述冷量存储装置的冷量释放端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中转换热装置为第一中转换热装置,包括,
第一能量输入端,用于连通热量存储装置或冷量存储装置/热量调节装置;
第一能量输出端,用于连通热量调节装置/热量存储装置或冷量存储装置;
或者,
所述中转换热装置为第二中转换热装置,包括,
第二能量输入端,用于连通热量存储装置或冷量存储装置/热量调节装置;
第二能量输出端,用于连通热量调节装置/热量存储装置或冷量存储装置;
单向导热装置,所述第二能量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能量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单向导热装置的两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前述第二中转换热装置并联接入所述油烟机与所述热量存储装置的热量吸收端之间的热交换的连通管路上;和/或,并联接入所述油烟机与所述冷量存储装置的冷量释放端之间的热交换的连通管路上。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热量/冷量切换装置,所述热量/冷量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中转换热装置与所述热量存储装置和所述冷量存储装置之间,切换使所述油烟机与所述热量存储装置连通,或者,所述油烟机与所述冷量存储装置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热量/冷量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切换端,用于与热量存储装置连通;
第二切换端,用于与冷量存储装置连通;
第三切换端,用于与油烟机/中转换热装置连通;
切换阀,用于控制第三切换端与第一切换端导通,实现热量调节装置与热量存储装置的连通,或者,控制第三切换端与第二切换端导通,实现热量调节装置与冷量存储装置的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热量/冷量切换装置包括两组呈相互交叉设置的管路,每组管路包括两个管道和联动控制的两个阀门,两组管路中的管道一一对应连通设置,构成了具有三个端部的热量/冷量切换装置,在两组管路的连通接口处分别设置开关阀门;两个开关阀门联动,可在封堵两组管路中其中一组管路的两个状态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能源系统,包括油烟机、热量存储装置和冷存储装置,包括:
当油烟机的温度超过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油烟机向所述能量存储站传输热量;
当油烟机的温度超过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能量存储站向所述油烟机传输冷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油烟机的温度超过第二设定温度,且超过设定时间时,控制增强所述能量存储站向所述油烟机传输冷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依据能量存储站的类型,可以实现将油烟机在工作抽吸的油烟的热量存储至能源系统,将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回收在能量存储站内,能量存储站再将存储的能量输送给其他需要热量的设备,将热量回收利用,有效解决了现有能源浪费的问题。能量存储站可以利用热量存储装置吸收油烟机侧的热量,或者,可以利用冷量存储装置向油烟机侧提供冷量,或者,即可以吸收油烟机侧的热量,又可以向油烟机提供冷量。为油烟机降温,保证其抽吸性能,并提高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热量/冷量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转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转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转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转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转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转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转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转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量存储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量存储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量存储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量存储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量存储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结构与另一个实体或结构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结构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至图19所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能源系统,包括能量存储站10和油烟机1001,能量存储站10通过中转换热装置与油烟机1001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依据能量存储站10的类型,可以实现将油烟机1001在工作抽吸的油烟的热量存储至能源系统,将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回收在能量存储站10内,能量存储站10再将存储的能量输送给其他需要热量的设备,将热量回收利用,有效解决了现有能源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站10与油烟机之间的热量交换,采用流体媒介完成,油烟机侧设置终端换热装置,该终端换热装置可以设置的油烟机的烟罩内,或者烟道内,以使油烟流经该终端换热装置,并增大换热面积。该终端换热装置具体可以使用换热盘管,板式换热器,翅片换热器等。通过该终端换热器上的连通接管与能量存储站侧的换热装置的连通管路组连通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站10存储的能量依据能量所体现出来的温度,可以分为热量和冷量,故,热量和冷量是相对的概念,依据设定的界限(如,温度界限)来划分即可。因此,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依据能量的温度高低,将能量存储站10设置为热量存储站11和冷量存储站12。同时,油烟机1001在工作过程中,如果抽吸的油烟量大且温度高时,会影响油烟机1001的抽吸性能,因此,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油烟机1001通过中转换热装置与热量存储装置的热量吸收端连通;和/或,所述油烟机1001通过中转换热装置与冷量存储装置的冷量释放端连通。即,能量存储站可以利用热量存储装置11吸收油烟机1001侧的热量,或者,可以利用冷量存储装置12向油烟机1001侧提供冷量,或者,即可以吸收油烟机1001侧的热量,又可以向油烟机1001提供冷量。为油烟机1001降温,保证其抽吸性能,并提高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油烟机1001的数量不定,应用在家庭中时,油烟机1001的数量一般为一个,能量存储装置10的数量也可设置一个或多个。而应用在饮食行业的餐厅、酒店时,油烟机1001数量会很多,能量存储站10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因此,为了方便油烟机1001与能量存储站10之间的能量交换,在两者之间设置了中转换热装置。也即,在能量存储站10(热量存储站11和冷量存储站12)与油烟机1001之间以热交换的形式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站10与油烟机1001之间的热交换,通过能量存储站10侧的换热装置与油烟机1001侧的终端换热装置之间的热交换通过中转换热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换热装置的来中转实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油烟机1001通过两个一路转多路的中转换热装置分别与热量存储装置11和冷量存储装置12以热交换的方式连通。且中转换热装置串联接入。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两路对多路的中转换热装置,其中二路设置在能量存储站10侧,两个连通管路组21分别与热量存储装置11和冷量存储装置12连通。参考图3所示,即去掉热量/冷量切换装置60,将冷量存储装置12的能量释放端121引出的连通管路200直接接入中转换热装置20的另一连通管路组21A中。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采用两路对多路的一个中转换热装置进行连通的能源系统中,还包括,热量/冷量切换装置60,所述热量/冷量切换装置60设置在中转换热装置与热量存储装置11和冷量存储装置12之间,切换使油烟机1001与热量存储装置11连通,或者,油烟机1001与冷量存储装置12连通。本实施例中,热量/冷量切换装置60,包括,
第一切换端601,用于与热量存储装置11连通;
第二切换端602,用于与冷量存储装置12连通;
第三切换端603,用于与油烟机1001/中转换热装置连通;
切换阀,用于控制第三切换端603与第一切换端601导通,实现热量调节装置与热量存储装置11的连通,或者,控制第三切换端603与第二切换端602导通,实现热量调节装置与冷量存储装置12的连通。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述,热量/冷量切换装置60包括两组呈相互交叉设置的管路,每组管路包括两个管道和联动控制的两个开关阀门;两组管路中的管道一一对应连通设置;即构成了具有三个端部的热量/冷量切换装置60,在两组管路的连通接口处分别设置开关阀门;两个开关阀门联动,可在封堵两组管路中其中一组管路的两个状态间切换。具体地,第一组管路61和第二组管路62;第一进液管道611和第一出液管道612,第二进液管道621和第二出液管道622。第一进液管道611和第二进液管道621连通,第一出液管道612与第二出液管道622连通。形成三个端部,分别定义为第一切换端601、第二切换端602和第三切换端603。在第一进液管道611和第二进液管道621连通的接口上设置第一开关阀门631,第一出液管道612与第二出液管道622连通的接口上设置第二开关阀门632。联动控制第一开关阀门631和第二开关阀门632在封堵第一组管路61(第一进液管道611和第一出液管道612)或者封堵第二组管路62(第二进液管道621和第二出液管道622)的两个状态间切换,实现第三切换端63与第一切换端61导通,或者第三切换端63与第二切换端62导通。其中,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各管道的连通,将第一进液管道611和第二进液管道621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出液管道612与第二出液管道622设置在另一平面内。当然,热量/冷量切换装置60的结构不限于图1所示的结构,其他结构也可以,如,在一个腔体上开设三组连通口,在三组连通口上均设置阀门,通过控制三组阀门的开合,来实现热量调节装置与热量存储装置11的连通,或者,热量调节装置与冷量存储装置12的连通。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一路对一路的第二中转换热装置。在能量存储站10(热量存储站11和/或冷量存储站12)与油烟机1001之间串联接入一路对一路的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增强换热效果,或者强制换热。如,接入油烟机1001与热量存储装置11之间时,可实现增强换热效果或者强制换热。如,接入油烟机1001与冷量存储装置12之间时,一般情况下起增强换热效率。
上述的实施例中,第一中转换热装置20和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之间可以替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中转换热装置设置在能量存储站10(热量存储站11和冷量存储站12)与油烟机1001之间的形式不限定,可以串联接入能量存储站10与油烟机1001之间的连通管路上,也可以并联接入能量存储站10与油烟机1001之间的连通管路上。
如图1至图3所示,为将中转换热装置串联接入能量存储站10与油烟机1001之间的连通管路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并联接入油烟机1001与热量存储装置11的热量吸收端之间的热交换的连通管路100上;和/或,并联接入油烟机1001与冷量存储装置12的冷量释放端之间的热交换的连通管路200上。在某些情况下,如,油烟机1001侧的热量无法通过热交换的方式转换至热量存储装置11内时,控制油烟机1001与热量存储装置11的热量吸收端之间通过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实现按设定热交换方向进行强制热交换。在冷量存储装置12侧,一般情况下,冷量存储装置12均可实现将冷量转换至油烟机1001侧,而一些极端情况下,通过自然热交换的方式,无法短时间对油烟机1001进行降温时,可控制油烟机1001与热量存储装置的热量吸收端之间通过第二中转换热装置进行增强热交换,将更多的冷量输送至油烟机1001侧。
如图4所示,油烟机1001通过第一中转换热装置20分别与热量存储站11和冷量存储站12以热交换的方式连通;并在第一中转换热装置20与热量存储站11之间的连通管路100上并联接入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在第一中转换热装置20与冷量存储站12之间的连通管路200上并联接入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
下面结合图6至图13所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转换热装置。在下述说明书,中转换热器的能量输入端(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和第二能量输入端301)和能量输出端(第一能量输出端202和第二能量输出端302)是一个相对概念,只是为了区分便于理解而定义的。在实际应用时,能量输入端并非只可以用在能量输入的端侧,其与能量输出端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如图6至图11,第一中转换热装置20,包括,
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用于连通热量存储装置或冷量存储装置/热量调节装置;
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用于连通热量调节装置/热量存储装置或冷量存储装置。
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用于输入热量存储装置11(或冷量存储装置)侧能量(热量或冷量),或者,输入热量调节装置侧的能量(热量或冷量)。采用的具体结构多样,如,利用流体媒介作为载体,第一能量输入端201采用换热装置与能量存储站10(热量存储装置11或冷量存储装置12)侧的能量释放端102的换热装置通过管路连通,流体媒介吸收能量存储站10侧的能量,流体媒介流动至该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第一能量输入端201与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媒介流体进行热交换,从而将能量转换至第一能量输出端202。依据中转换热装置20的第一能量输入端201所连通的能量存储站10的类型,输入的能量可以为热量,也可以为冷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具体采用换热装置,如,板式换热器、蒸发器或者换热盘管等。第一能量输出端202具体采用换热装置,如,板式换热器,冷凝器,或者,换热盘管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转换热装置中,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个数,以及,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外接连通管路组的设置,依据连通侧的能量存储站10的个数和容量,能量存储站10的连通管路组的数量,以及,设置的位置(能量释放端侧或者能量吸收端侧),以及热量调节设备的数量等因素确定即可。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中转换热装置20的第一能量输入端201为一个或多个,每个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的管路独立设置。例如,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包括一个(如图6、图7和图11所示)或多个(参见图9的中转换热装置20的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第三换热装置,每个第三换热装置均具有进液管211和出液管212(即,一组连通管路组21),通过两个管路与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释放端102(第二换热装置)连通,利用流体媒介将能量存储站10侧的热量传递至第一能量输入端201。也即,每个第三换热装置独立地与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释放端102连通。再如,如图8、图10所示,第一能量输入端201为一个第三换热装置,并在第三换热装置的进液端连通多个进液管211,出液端连通多个出液管212。一个进液管211和一个出液管222作为一个连通管路组21,构成多个独立的连通管路组,通过该多个独立连通管路组分别与能量存储站10侧的换热装置连通。
在另一种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能量输入端201为多个,多个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的管路互相连通。互相连通的方式很多,只要实现能够多个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均与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释放端102连通即可。例如,如图9所示,多个第一能量输入端201通过进液中转管路221和出液中转管路222连通,每个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的进液管211均与进液中转管路221连通,每个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的出液管212均与出液中转管路222连通。再通过进液中转管路221和出液中转管路222作为一组连通管路组,通过两根管路与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释放端102的第二换热装置连通。
同理,第一能量输出端202为一个或多个时,每个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管路独立设置,设置方式同前述的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相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为多个时,多个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管路互相连通,连通方式同前述的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中转换热装置中,依据第一能量输入端202和换热端202的管路的设置方式,给出以下几种具体实施例。
如图6所示,第一中转换热装置Ⅰ,第一能量输入端201为一个,具有一个连通管路组;第一能量输出端202为多个,多个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连通管路组独立设置。即,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管路独立设置。一路转多路。
如图7所示,第一中转换热装置Ⅱ,第一能量输入端201为一个,具有一个连通管路组;第一能量输出端202为一个,一个第一能量输出端202具有多个独立设置的连通管路组。即,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管路独立设置。一路转多路。
如图8所示,第一中转换热装置Ⅲ,第一能量输入端201为一个,一个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具有多个独立设置的连通管路组;第一能量输出端202为一个,具有一个连通管路组。即,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管路独立设置。多路转一路。
如图9所示,第一中转换热装置Ⅴ,第一能量输入端201为多个,多个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相互连通由一组连通管组与能量存储站10(或者吸收端调温设备1011)侧的换热装置连通;第一能量输出端202为多个,多个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连通管路组独立设置。即,多个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的管路相互连通,多个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管路独立设置。一路转多路。
如图10所示,第一中转换热装置Ⅳ,第一能量输入端201为一个,一个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具有多个独立设置的连通管路组;第一能量输出端202为一个,一个第一能量输出端202具有多个独立设置的连通管路组。即,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管路独立设置。多路转多路。
如图11所示,第一中转换热装置Ⅵ,第一能量输入端201为一个,具有一个连通管路组;第一能量输出端202为一个,具有一个连通管路组。即,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管路独立设置。一路转一路。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中转换热装置2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六种,其中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结构可以互换,也可以任意组合。在实际应用时,选择适配的中转换热装置的结构即可。另外,第一中转换热装置20的第一能量输入端201(或者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连通管路组为多组时,个数不限定,依据所需接入的能量存储站10的个数确定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中转换热装置20中,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的换热装置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换热装置可以单独设置,如,采用板式换热器时,两者相对设置(可接触或不接触),保证换热面积最大化;当采用换热盘管时,使两者的盘管部分相互交错设置(可接触或不接触),保证有效换热。或者,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的换热装置和
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换热装置设计为一体。设置方式不限定,只要实现,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的换热装置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换热装置能够进行热传递即可。如图6至图11所示,均为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采用不接触式的相对设置的换热装置结构,当然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中转换热装置不限于附图所给出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中转换热器20的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在换热方式一样时,两者的结构是一样的,两者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只是便于区分进行了定义而已。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中转换热装置20,还包括,输入阀门231,串联设置在第一能量输入端201的管路上;和/或,输出阀门232,串联设置在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管路上。设置阀门的目的是控制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打开或关闭。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每个第一能量输入端201(每个换热装置)的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置输入阀门231,在每个第一能量输出端202(每个换热装置)的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置放热阀门232。通过对各阀门的控制,分别实现对中转换热装置20的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的各连通管路的开合控制,以及流量控制,调节能量的传递,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控制能量存储站10向部分调温设备进行能量释放,也可以控制部分调温设备箱能量存储站10存储能量。
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包括:
第二能量输入端301,用于连通至一个或多个能量存储站10;
第二能量输出端302,用于连通至一个或多个混合单元41;和,
单向导热装置31,第二能量输入端301和第二能量输出端302设置在单向导热装置31的两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通过增加单向导热装置31可以在能量存储站向释放端调温设备释放能量时,可以依据调温设备所需的设定能量(设定温度)将进入混合单元41的每股流体媒介的温度进行精确的调节,并结合流量控制,从而获得精确地获得具有设定温度的流体媒介。另外,还适用于当能量存储站10和调温设备(吸收端调温设备1011或释放端调温设备1021)之间不能按设定的方向进行能量传输的情况。一般进行热传递时,只能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如果热量存储装置11内的温度本身高于吸收端热量调节设备输出的媒介温度,而此时,热量存储装置还有许多供热量存储的容量,则此时无法对热量存储装置按设定方向进行热量储存,反而会造成热量存储装置的热量流失,起到相反的作用。热量存储装置进行热量释放时,也是会遇到相同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该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利用单向导热装置31对从热量(冷量)存储站导向设备的媒介温度进行调节,使其能够向释放端热量调节设备提供精确的能量,或者使能量存储站10和调温设备(包括热量调节设备)按设定方向正常的进行热量传递。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是在前述的第一中转换热装置20的基础上,在第一能量输入端和第一能量输出端之间增加了单向导热装置31。因此,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的第二能量输入端301和第二能量输出端302的结构设置,以及所起的作用均与第一中转换热装置20的第一能量输入端201和第一能量输出端202相同,同时,在第二能量输入301和第二能量输出端302上也分别设置输入阀门和输出阀门,同第一中转换热器20一样。具体可参考前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依据如图6至图11所述的第一中转换热装置Ⅰ至第一中转换热装置Ⅵ结构,在第一能量输入端和第一能量输出端之间增加单向导热装置31即可依次得到第一能量输入端和第一能量输出端对应一致的第二中转换热装置Ⅰ至第二中转换热装置Ⅵ。如图12所示的第二中转换热装置Ⅱ30即是在第一中转换热装置Ⅱ20的基础上增加单向导热装置31得到的,如图13所示的第二中转换热装置Ⅵ30即是在第一中转换热装置Ⅵ20的基础上增加单向导热装置31得到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单向导热装置31实现将第二能量输入端301的热量(强制)交换至第二能量输出端302。具体可以采用冷媒换热器或者半导体温度调节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冷媒换热器包括蒸发器311、压缩机(图未示)、冷凝器312和膨胀阀(图未示),四者连接构成换热回路。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包括两个绝热保温设置的吸热腔室303和放热腔室304;蒸发器311与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的第二能量输入端301相对设置,并设置在吸热腔室303中;冷凝器312与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的第二能量输出端302相对设置,并设置在放热腔室304中。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半导体温度调节器,包括半导体制冷片、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端的第一端换热器和第二端的第二端换热器,以及供电装置。供电装置用于为半导体制冷片提供电能。通过控制供电电流的方向,可使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产热和产冷的两种模式下进行切换。例如,在正向电流下,第一端为冷端,第二端为热端;切换电流方向后,第一端切换为热端,第二端切换为冷端。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包括两个绝热保温设置的吸热腔室303和放热腔室304;第一端换热器与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的第二能量输入端301相对设置,并设置在吸热腔室303中;第二端换热器与第二中转换热装置30的第二能量输出端302相对设置,并设置在放热腔室304中。依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一端换热器为热端(或者冷端)和第二端换热器为冷端(或者热端)即可。
下面,结合图14至图19,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能源站中的能量存储站10。
结合图1至图19所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能量存储站10,在不做特殊说明时,能量存储站10,可以指热量存储站11,也可以指冷量存储站12。当能量存储站10作热量存储站11时,能量吸收端101是热量吸收端,能量释放端102是热量释放端。当能量存储站10作冷量存储站12时,能量吸收端101是冷量吸收端,能量释放端102是冷量释放端。
如图14所示,能量存储站10,包括:
能量吸收端101,用于吸收能够产生相应能量的调温设备(吸收端调温设备1011)的能量;或者吸收备用储能站70内的能量。
能量释放端102,用于向需要相应能量的调温设备(释放端调温设备1021)释放能量;或者向备用储能站70释放能量。
如图15所示,热量存储装置11的能量吸收端101即为热量吸收端111,用于吸收能够产生热量的第一调温设备1111的热量,能量释放端102即为热量释放端112,用于向需要热量的第二调温设备1121释放热量。如,第一调温设备可以是冰箱、空调制冷时的空调室外机、空气能压缩机、太阳能集热调温设备、移动机器人放热充电器等。第二调温设备可以是热水器、制热空调、暖气调温设备、加热装置等。
冷量存储装置12的能量吸收端101为冷量吸收端121(也即,热量释放端),用于吸收能够产生冷量的第三调温设备1211的冷量,能量释放端102为冷量释放端122(也即,热量吸收端),用于向需要冷量的第四调温设备1221释放冷量。如,第三调温设备可以是空调制热时的空调室外机,压缩机、集冷调温设备等。第四调温设备可以是冰箱、冰柜、制冷空调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站10可吸收一个或者同时吸收多个调温设备产生的能量,或者吸收一个或多个备用储能站70内的能量;也可以向一个或者同时向多个调温设备释放能量,或者向一个或多个备用储能站70释放能量。因此,依据外接调温设备的数量、备用储能站70的数量以及能量存储站10自身的存储容积的实际情况,能量吸收端101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能量释放端102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体个数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的能量存储站10中,能量吸收端101用于吸收能够产生相应能量的调温设备1011(第一调温设备1111和第三调温设备1211)的能量,吸收方式多样,如,利用流体媒介作为载体时,能量吸收端101采用换热装置与吸收端调温设备1011侧的换热装置通过管路连通,在能量存储站10与调温设备之间形成媒介循环通路。流体媒介吸收调温设备侧产生的能量,然后流动至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吸收端101,能量存储站10内的储能材料将能量吸收端101的媒介的能量吸收并存储,释放能量后的流体媒介在流出至调温设备侧换热装置,吸收调温设备侧产生的能量,如此循环,完成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存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吸收端101为一个或多个,每个能量吸收端101独立设置。例如,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吸收端101包括一个(如图16所示)或多个第一换热装置(如图17所示),第一换热装置具有进液管141和出液管142(即,一组连通管路组14),通过两根管路与吸收端调温设备1011侧的换热装置连通,在调温设备(第一调温设备1111和第三调温设备1211)与能量存储站10之间通过各自的媒介循环通路进行能量转换。再如,如图16所示,能量吸收端101为一个第一换热装置,并在第一换热装置的进液端连通多个进液管141,出液端连通多个出液管142。一个进液管141和一个出液管142作为一个连通管路组14,构成多个独立设置的连通管路组,通过该多个连通管路组与外接调温设备侧的终端换热装置连通。适应多个外接调温设备同时向能量吸收端101进行能量输入的场景。通过在第一换热装置的进液端的多个进液管和出液端的多个出液管处设置流量控制装置,通过对各流量控制装置的控制,可实现同时吸收一个或多个调温设备产生的能量,以及调节每个调温设备的媒介循环管路中媒介的流量,实现不同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吸收端101还可以包括多个终端换热装置,每个终端换热装置具有终端进液管和终端出液管,分别通过两根管路对应与第一换热装置的第出液管和进液管连接。终端换热装置设置在吸收端调温设备1011侧,用于吸收调温设备产生的能量。第一换热装置与终端换热装置构成一个媒介循环通路,通过流体媒介完成将调温设备侧产生的能量转换至能量存储站10内。其中,能量存储站10为热量存储站11时,终端换热装置设置在第一调温设备1111侧。能量存储站10为冷量存储站12时,终端换热装置设置在第三调温设备1211侧。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吸收端101为多个,多个能量吸收端101的管路互相连通。互相连通的方式很多,只要实现调温设备侧的换热装置与能量吸收端101可构成媒介循环通路即可。例如,如图19所示,多个能量吸收端101通过进液中转管路151和出液中转管路152连通,每个能量吸收端101的进液管141均与进液中转管路151连通,每个能量吸收端101的出液管142均与出液中转管路152连通。再通过进液中转管路151和出液中转管路152作为一组连通管路组,通过两根管路与调温设备侧的终端换热装置连通,在调温设备(第一调温设备和第三调温设备)与能量存储站10之间通过各自的媒介循环通路进行能量转换。即将多个能量吸收端101(多个第一换热装置)的多个进液口连通,多个出液口连通。通过在进液中转管路151和出液中转管路152上的各连通口处设置流量控制装置,实现同时吸收一个或多个调温设备产生的能量,并可以向一个或多个能量吸收端101输送能量。
同理,能量释放端102,用于向需要相应能量的调温设备释放能量。释放方式多样,如,利用流体媒介作为载体时,能量释放端102采用换热装置与设备侧的换热装置通过管路连通,在能量存储站10与释放端调温设备1021(第二调温设备1121和第四调温设备1221)之间形成媒介循环通路。流体媒介在能量释放端102中吸收能量存储站10的蓄能材料中的能量,然后流动至释放端调温设备1021侧的终端换热装置,调温设备侧吸收流体媒介中的能量,释放能量后的流体媒介再流回至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释放端102,如此循环,完成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释放。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释放端102为一个或多个,每个能量释放端102的管路独立设置。例如,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释放端102包括一个(如图16所示)或多个第二换热装置(如图17所示),每个第二换热装置具有进液管141和出液管142(即,一组连通管路组14),通过两根管路与调温设备1021侧的终端换热装置连通,在调温设备(具体为,第二调温设备1121和第四调温设备1221)与能量存储站10之间通过各自独立的媒介循环通路进行能量转换。再如,如图16所示,能量释放端102包括一个第二换热装置,第二换热装置的进液端连通多个进液管141,出液端连通多个出液管142。一个进液管141和一个出液管142作为一个连通管路组14,构成多组独立设置的连通管路组14,分别用于与外接释放端调温设备1021侧的终端换热装置连通。适应能量释放端102同时向多个外接调温设备进行能量输出的场景。通过在第二换热装置的进液端的多个进液管和出液端的多个出液管处设置流量控制装置,然后通过对各流量控制装置的控制,可实现同时向一个或多个调温设备释放能量,以及调节每个调温设备的媒介循环管路中媒介的流量,实现不同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释放端102还可以包括多个终端换热装置,每个终端换热装置具有终端进液管和终端出液管,分别通过该两根管路对应与第二换热装置的出液管142和进液管141连接。终端换热装置设置在调温设备侧,用于吸收调温设备产生的能量。第二换热装置与终端换热装置构成一个媒介循环通路,通过流体媒介完成将能量存储站10内的能量释放给调温设备侧。其中,能量存储站10为热量存储站11时,终端换热装置设置在第二调温设备1121侧。能量存储站10为冷量存储站12时,终端换热装置设置在第四调温设备1221侧。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释放端102为多个,多个能量释放端102互相连通。互相连通的方式很多,只要实现调温设备侧的换热装置与能量释放端102可构成媒介循环通路即可。例如,如图19所示,多个能量释放端102(多个第二换热装置)通过进液中转管路151和出液中转管路152连通,每个能量释放端102(每个第二换热装置)的进液管141均与进液中转管路151连通,每个能量释放端102(每个第二换热装置)的出液管142均与出液中转管路152连通。再通过进液中转管路151和出液中转管路152作为一组连通管路组,通过两根管路与调温设备侧的换热装置连通,在调温设备(第一调温设备和第三调温设备)与能量存储站10之间通过各自的媒介循环通路进行能量转换。即将多个能量释放端102(多个第二换热装置)的多个进液口连通,多个出液口连通。通过在进液中转管路和出液中转管路上的各连通口处设置流量控制装置,实现同时由一个或多个能量释放端102释放能量,并可以同时向一个或多个调温设备释放能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吸收端101和能量释放端102采用的换热装置,可以采用板式换热器、蒸发器、冷凝器、换热盘管等。而且,换热装置嵌入能量存储站10的内部,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能量存储站10中,能量吸收端101和能量释放端102的作用均为能量交换,在采用相同的换热方式时,两者的结构相同(如均采用换热装置),两者是可以互换使用的。本文中只是为了便于区分,进行了区分定义而已。而且,能量吸收端101和能量释放端102的设置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吸收端101和能量释放端102的结构相同。具体地,能量存储站10包括以下四种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第一种能量存储站10,能量吸收端101为一个第一换热装置,通过一组连通管路组与调温设备侧的换热装置连通。能量释放端102为一个第二换热装置,通过一组连通管路组与调温设备侧的换热装置连通。即,能量吸收端101的管路和能量释放端102的管路均独立设置。即,第一种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吸收端101为一个第一换热装置,具有一组独立连通管路组,能量释放端102为一个第二换热装置,具有一组独立连通管路组,用于与调温设备侧的换热装置连通。
如图19所示,第二种能量存储站10,能量吸收端101为多个第一换热装置,通过一组连通管路组(由进液中转管路151和出液中转管路152构成)与调温设备侧的换热装置连通。能量释放端102为多个第二换热装置,通过一组连通管路组(由进液中转管路151和出液中转管路152构成)与调温设备侧的换热装置连通。即,多个能量吸收端101的管路互相连通,多个能量释放端102的管路互相连通。即,第二种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吸收端101为多个,该多个能量吸收端的进液管和出液管互相连通,通过一组连通管路组与调温设备侧的换热装置连通。能量释放端102为多个,该多个能量释放端的进液管和出液管互相连通,通过一组连通管路组与调温设备侧的换热装置连通。
如图14和图16所示,第三种能量存储站10,能量吸收端101为一个第一换热装置,通过多组连通管路组与调温设备侧的换热装置连通。能量释放端102为一个第二换热装置,通过多组连通管路组与调温设备侧的换热装置连通。一个能量吸收端101的多个连通管路组独立设置,一个能量释放端102的多个连通管路组独立设置。即,第三种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吸收端101为一个,具有多组独立设置的连通管路组,能量释放端102为一个,具有多组独立设置的连通管路组。
如图17所示,第四种能量存储站10,能量吸收端101为多个第一换热装置,通过每个换热装置各自的进液管141和出液管142构成的连通管路组14与调温设备侧的换热装置连通。能量释放端102为多个第二换热装置,通过每个换热装置各自的进液管141和出液管142构成的连通管路组14与调温设备侧的换热装置连通。每个能量吸收端101的连通管路组独立设置,每个能量释放端102的连通管路组独立设置。即,第四种能量存储站的能量吸收端101为多个,每个能量吸收端101的连通管路组独立设置;能量存储站的能量释放端102为多个,每个能量释放端端102的连通管路组独立设置。
当然,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吸收端101和能量释放端102的设置方式可以不相同。采用的具体的设置方式依据情况进行组合确定即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能量存储站10还包括多个流量控制装置13,多个流量控制装置13分别设置在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吸收端101和能量释放端102的管路上。流量控制装置具有调节流量的作用,包括动力作用和节流作用。其中,动力作用用于增加流量,节流作用用于减小流量。在利用流体媒介进行能量交换的实施例中,流量控制装置可以为动力泵和电磁阀,或者,膨胀阀等。能量存储站10的能量吸收端101和能量释放端102分别通过管路(进液管141和出液管142)与外部调温设备进行能量交换,即,一个调温设备与能量吸收端101(或能量释放端102)构成一个媒介循环管路,流量控制装置设置在每个调温设备相对应的媒介循环管路上即可。通过流量控制装置的设置,可以控制调节各自所在的媒介循环管路内的媒介的流量,可从零至最大流量之间进行调节,从而控制能量储存站10的能量的存储量或释放量。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流量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能量吸收端101的各进液管141和各出液管142的接口处,以及能量释放端102的各进液管141和各出液管142的接口处。
结合图20至图21所示,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如图20所示,为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能源系统,包括油烟机、热量存储装置和冷存储装置。控制方法,包括:
当油烟机的温度超过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油烟机向所述能量存储站传输热量;
当油烟机的温度超过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能量存储站向所述油烟机传输冷量。
即,具体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油烟机的温度t;油烟机的温度可通过油烟的温度来体现。
S102、判断油烟机的温度t与第一设定温度T1和第二设定温度T2的大小关系;
S103、当t>T1时,控制所述油烟机向所述能量存储站传输热量;
当t>T2时,控制所述能量存储站向所述油烟机传输冷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温度低于第二设定温度,第一设定温度是油烟机开启后,油烟的温度达到第一设定温度时,才控制能量存储站10(即热量存储装置11)与油烟机侧的换热器通过连通管路进行换热。当两者之间串联接入中转换热器时,同时开启中转换热器的输入端或者输出端的控制阀门,以及当采用第二中转换热器时,启动单向导热装置,在动力控制装置(泵,或者膨胀阀等)的作用下,连通管路内的流体媒介在流动,实现热量交换,将油烟机侧的油烟的能量存储至能量存储站10内。
第二设定温度是一个油烟温度的上限值,当超过该第二设定温度时,就需要向油烟机输送冷量,给油烟机降温。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能源系统中,一般油烟机的温度是高于冷量存储站内的温度的,因此,在冷量存储站为油烟机输送冷量降温时,一般采用热交换的方式。但是,当油烟机温度太高,尤其是夏天,太高的温度对油烟机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采用热交换方式不能及时降温时,就需要启动第二中转换热器,进行增强制冷。因此,如图21所示,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S201、获取油烟机的温度t;油烟机的温度可通过油烟的温度来体现。
S202、判断油烟机的温度t与第一设定温度T1和第二设定温度T2的大小关系;
S203、当t>T1时,控制所述油烟机向所述能量存储站传输热量;
当t>T2时,控制所述能量存储站向所述油烟机传输冷量,同时开始计时获得t1;
S204、当t1大于设定超温时间T3时,控制冷量存储装置向油烟机增强制冷。
本实施例中,增强制冷的方式有,增加流体媒介的流量,或者,通过第二中转换热器中单向导热装置来增强油烟机侧的媒介的冷量交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系统包括能量存储站和多个油烟机,所述能量存储站可通过中转换热装置与所述油烟机连通;
所述能量存储站包括热量存储装置和冷量存储装置,多个所述油烟机可通过中转换热装置与所述热量存储装置的热量吸收端连通;和,多个所述油烟机可通过中转换热装置与所述冷量存储装置的冷量释放端连通;其中,所述中转换热装置采用一路转多路或者多路转多路的中转换热装置,且所述中转换热装置中的多路端对应与多个所述油烟机连通;
所述能量存储站,包括:
能量吸收端,用于吸收能够产生相应能量的调温设备的能量;
能量释放端,用于向需要相应能量的调温设备释放能量;和,
多个流量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能量吸收端和所述能量释放端的管路上;
所述中转换热装置为第一中转换热装置,包括,
第一能量输入端,用于连通热量存储装置或冷量存储装置/热量调节装置;
第一能量输出端,用于连通热量调节装置/热量存储装置或冷量存储装置;
第一输入阀门,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一能量输入端的管路上;和,
第一输出阀门,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一能量输出端的管路上;
或者,
所述中转换热装置为第二中转换热装置,包括,
第二能量输入端,用于连通热量存储装置或冷量存储装置/热量调节装置;
第二能量输出端,用于连通热量调节装置/热量存储装置或冷量存储装置;
单向导热装置,所述第二能量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能量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单向导热装置的两端;
第二输入阀门,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二能量输入端的管路上;和,
第二输出阀门,串联设置在所述第二能量输出端的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转换热装置并联接入所述油烟机与所述热量存储装置的热量吸收端之间的热交换的连通管路上;和/或,并联接入所述油烟机与所述冷量存储装置的冷量释放端之间的热交换的连通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量/冷量切换装置,所述热量/冷量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中转换热装置与所述热量存储装置和所述冷量存储装置之间,切换使所述油烟机与所述热量存储装置连通,或者,所述油烟机与所述冷量存储装置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冷量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切换端,用于与热量存储装置连通;
第二切换端,用于与冷量存储装置连通;
第三切换端,用于与油烟机/中转换热装置连通;
切换阀,用于控制第三切换端与第一切换端导通,实现热量调节装置与热量存储装置的连通,或者,控制第三切换端与第二切换端导通,实现热量调节装置与冷量存储装置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冷量切换装置包括两组呈相互交叉设置的管路,每组管路包括两个管道和联动控制的两个阀门,两组管路中的管道一一对应连通设置,构成了具有三个端部的热量/冷量切换装置,在两组管路的连通接口处分别设置开关阀门;两个开关阀门联动,可在封堵两组管路中其中一组管路的两个状态间切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油烟机的温度超过第一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油烟机向所述能量存储站传输热量;
当油烟机的温度超过第二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能量存储站向所述油烟机传输冷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油烟机的温度超过第二设定温度,且超过设定时间时,控制增强所述能量存储站向所述油烟机传输冷量。
8.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1910019006.6A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7645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9006.6A CN109764512B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19006.6A CN109764512B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4512A CN109764512A (zh) 2019-05-17
CN109764512B true CN109764512B (zh) 2021-09-21

Family

ID=66453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9006.6A Active CN109764512B (zh) 2019-01-09 2019-01-09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451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3951A (zh) * 2014-12-09 2015-05-20 苏州弗乐卡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热水器
CN107979946A (zh) * 2016-10-24 2018-05-01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 一种冷却系统及方法
CN207584854U (zh) * 2017-12-14 2018-07-06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油烟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9751A (en) * 1997-02-07 2000-02-29 Ford; Wallace Wayne Automatic fire suppre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2171273U (zh) * 2011-06-24 2012-03-21 东莞市新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多功能抽油烟机
CN104407015B (zh) * 2014-11-06 2016-09-21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一种管状工件的红外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8592442B (zh) * 2018-06-12 2023-07-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3951A (zh) * 2014-12-09 2015-05-20 苏州弗乐卡电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热水器
CN107979946A (zh) * 2016-10-24 2018-05-01 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 一种冷却系统及方法
CN207584854U (zh) * 2017-12-14 2018-07-06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油烟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4512A (zh) 2019-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2978B (zh) 一种能源站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64460B (zh) 一种能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780912B (zh) 一种能源站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764512B (zh) 一种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780910B (zh) 一种能源站
CN109764551B (zh) 能源系统、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9757906B (zh)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780906B (zh) 一种中转换热器和能源站
CN109764550B (zh)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780913B (zh) 一种能源站的加热装置及能源站
CN109764506B (zh)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855271B (zh) 一种包括备用储能站的能源站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9757913B (zh) 能源系统、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9780908B (zh) 一种能源站的控制方法
CN109780907B (zh) 一种媒介分配混合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能源站
CN109780909B (zh) 多家庭站之间共享热能的方法
CN109780905B (zh) 家庭站共享能量存储站热能的方法
CN109737619B (zh)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72259B (zh) 一种能源站
CN109855136B (zh)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764507B (zh)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757909B (zh)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764546B (zh) 一种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855458B (zh) 能源系统、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9764547B (zh) 能源系统、能源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4

Address after: No.1 Gangcheng South Road,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400026

Applicant after: CHONGQING HAIER AIR-CONDITIONER Co.,Ltd.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