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6938B -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6938B
CN109756938B CN201711069131.5A CN201711069131A CN109756938B CN 109756938 B CN109756938 B CN 109756938B CN 201711069131 A CN201711069131 A CN 201711069131A CN 109756938 B CN109756938 B CN 1097569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etwork element
information
session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691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6938A (zh
Inventor
吴义壮
熊春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7110691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6938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2051.5A priority patent/CN113543233A/zh
Priority to BR112020008694-0A priority patent/BR112020008694A2/pt
Priority to EP23192875.5A priority patent/EP4325938A3/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13435 priority patent/WO2019085970A1/zh
Priority to EP18874016.1A priority patent/EP3700256B1/en
Publication of CN109756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6938A/zh
Priority to US16/864,385 priority patent/US1155878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6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6938B/zh
Priority to US18/151,783 priority patent/US11997543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2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transferring data sessions between adjac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04W36/0044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of quality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该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网元从第二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在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之后,第一网元获取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第一会话为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一QoS控制信息。该通信方法能够提高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未来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的网络建设中,将存在多个网络系统之间互通的网络架构。例如,该互通的网络架构可以包括5G系统与演进的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并且5G系统与EPS系统之间存在通信接口,以进行通信系统之间的互操作。终端在接入网络的时候,网络可以为终端同时建立多个通信系统中的上下文,例如,既建立5G系统中的上下文,也建立EPS系统中的上下文。但是,在实际通信中,可能在某个通信系统中建立的上下文并不会被使用,因此为多个通信系统建立上下文,将降低通信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系统开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能够提高通信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网元从第二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在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互通架构,可以在满足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条件的情况下,在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二网络会话的同时,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一网络的会话,从而能够根据当前条件确定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一网络的会话,避免了建立不必要的第一网络的会话,提高了通信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条件为所述第二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一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存在通信接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的第一信息,确定获取第一网络的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从而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避免了建立不必要的第一网络会话,提高了通信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装置的所述第一网络的默认承载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信息中携带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的默认承载标识,以隐式指示第一信息的内容,从而节约了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条件为所述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可以在满足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条件的情况下,在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二网络会话的同时,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一网络的会话,避免了建立不必要的第一网络的会话,提高了通信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元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的属性为保证连续性;在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在获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满足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网络需要以及第三信息指示的条件的情况下,在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二网络会话的同时,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一网络的会话,避免了建立不必要的第一网络的会话,提高了通信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三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签约数据获取请求消息,所述签约数据获取请求消息包括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请求提供所述第一网络的签约数据;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第三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所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包括第二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为所述第四信息请求提供的所述第一网络的签约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获取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或,所述第一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基于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为被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授权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名称APN。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是授权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建立所述第一网络的会话;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QoS参数、QoS参数的标识、包过滤器、包过滤器的优先级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从第二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携带于第一会话管理消息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用于指示修改或建立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中的QoS控制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所述第二网元从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互通架构,可以在满足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条件的情况下,在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二网络会话的同时,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一网络的会话,从而能够根据当前条件确定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一网络的会话,避免了建立不必要的第一网络的会话,提高了通信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网元从终端装置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所述第二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条件为所述第二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一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存在通信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装置的所述第一网络的默认承载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条件为所述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QoS参数、QoS参数的标识、包过滤器、包过滤器的优先级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携带于第一会话管理消息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用于指示修改或建立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中的QoS控制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装置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所述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装置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以便于第二网元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从而能够使网络侧根据当前条件确定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一网络的会话,避免了建立不必要的第一网络的会话,提高了通信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条件为所述第二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一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存在通信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装置的所述第一网络的默认承载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条件为所述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QoS参数、QoS参数的标识、包过滤器、包过滤器的优先级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携带于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用于指示修改或建立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中的QoS控制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元,包括:接收单元,用于从第二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获取单元,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条件为所述第二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一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存在通信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装置的所述第一网络的默认承载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条件为所述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的属性为保证连续性;在所述在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QoS控制信息方面,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在获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之后,获取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QoS控制信息方面,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向第三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签约数据获取请求消息,所述签约数据获取请求消息包括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请求提供所述第一网络的签约数据;以及从所述第三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所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二QoS控制信息,其中为所述第四信息请求提供的所述第一网络的签约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获取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方面,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或,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以及从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基于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为被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授权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名称APN。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QoS控制信息方面,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是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授权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建立所述第一网络的会话;在所述从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方面,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QoS参数、QoS参数的标识、包过滤器、包过滤器的优先级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从第二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方面,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携带于第一会话管理消息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用于指示修改或建立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中的QoS控制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元,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从终端装置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所述网元还包括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条件为所述第二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一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存在通信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装置的所述第一网络的默认承载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条件为所述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QoS参数、QoS参数的标识、包过滤器、包过滤器的优先级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方面,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携带于第一会话管理消息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用于指示修改或建立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中的QoS控制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装置,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所述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条件为所述第二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一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存在通信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装置的所述第一网络的默认承载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条件为所述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QoS参数、QoS参数的标识、包过滤器、包过滤器的优先级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携带于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用于指示修改或建立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中的QoS控制信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四方面、第五方面所述的网元,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终端装置。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元,该网元包括:通信接口、存储器、处理器和总线系统。其中,该通信接口、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该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通信接口接收信号和/或发送信号,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元,该网元包括:通信接口、存储器、处理器和总线系统。其中,该通信接口、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该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通信接口接收信号和/或发送信号,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包括:通信接口、存储器、处理器和总线系统。其中,该通信接口、该存储器和该处理器通过该总线系统相连,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通信接口接收信号和/或发送信号,并且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处理器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八方面、第九方面所述的网元,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上述第十方面所述的终端装置。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指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可能的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可能的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可能的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演进的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装置可以指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装置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装置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装置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装置通信的设备,该基站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元可以包括5G系统架构和/或4G系统架构中的网络设备。其中4G系统架构可以包括EPS系统架构。例如,网元可以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实体、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MME)、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实体、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实体、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Rule Function,PCRF)实体、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控制面网关(PDNGateway-Control plane,PGW-C)、用户面网关(PDN Gateway-User plane,PGW-U)、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应用功能实体(Application Function,AF)等。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术语。
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flow):5G系统中最小的QoS转发处理粒度,映射到同一个QoS流的所有业务接收相同的转发处理,如丢包率,包延时预算等。不同的QoS转发处理需要不同的5G QoS流。
下文结合图1-图3,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环境。图1-3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可能的系统架构100-300的示意图。其中,图1示出了在非漫游场景下的5G系统与EPS系统的互通架构100。图2示出了在本地疏导(local breakout)漫游场景下的5G系统与EPS系统的互通架构200。图3示出了在家乡路由或者归属地路由(home-routed)漫游场景下的5G系统与EPS系统的互通架构300。
在架构100-300中,为了支持5G系统和EPS系统的互通,引入了第一接口。上述第一接口是指5G系统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与EPS系统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的通信接口。其中,5G系统的移动性管理实体可以是AMF,EPS系统的移动性管理实体可以是MME。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接口可以用N26接口表示。在该系统架构支持N26接口的情况下,该互通架构能够支持5G和EPS系统之间切换。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互通架构中,对N26接口的支持是可选的,只有在支持N26接口的互通网络中才能使用切换的流程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具体地,架构100-300中,可以包括EPS系统中的网元和5G系统中的网元。架构100-300中的某些模块包含了有EPS系统的网元和5G系统中的网元的功能。例如,HSS+UDM模块、PCF+PDRF模块、SMF+PGW-C模块、UPF+PGW-U模块,下文介绍架构100-300中涉及的模块和通信接口。
UPF+PGW-U模块:用于用户数据的传输管理,互通架构中,该模块既能用于EPS的数据传输,又能提供5G的数据传输功能。
SMF+PGW-C模块:用于会话的建立、删除和修改管理,互通架构中,该模块既能提EPS的会话管理功能,又能提供5G的会话管理功能。
PCF+PCRF模块:用于策略和计费控制实体,互通架构中,该模块既能为终端装置提供EPS的策略和计费控制,又能提供5G的策略和计费控制。
HSS+UDM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签约数据,互通架构中,该模块既存储有终端装置的EPS的签约信息,又存储有终端装置的5G的签约信息。
5G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为终端装置提供无线空口接入核心网络,从而获取对应的业务。
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与核心网交互提供业务或者服务,支持接入能力开放功能,与策略架构交互,提供应用信息等。
N5接口:PCF与AF之间的接口,用于AF直接与PCF交互,传输业务相关的信息。
能力开放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安全的开放网络功能提供的业务(或者服务)和能力,支持AF通过NEF与内部网络的交互等。
Pnt接口:PCF与NEF之间的接口,用于NEF与PCF的交互。第三方的AF可以通过NEF与PCF进行交互。
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E-UTRAN):用于无线资源管理,为终端装置建立、修改或删除空口资源。为终端装置提供数据和信令的传输等。
AMF模块:用于用户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主要包含用户的注册管理、可达性管理移动性管理、寻呼管理、接入认证和授权非接入层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等。
MME模块:用于用户的移动性管理。例如,主要包含用户的附着管理、可达性管理、移动性管理、寻呼管理、接入认证和授权非接入层信令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等。
SGW模块:用户面的网关,与E-UTRAN的用户面终结点。作为基站之间切换的本地移动锚点。管理数据包的路由和传输,添加传输层的包标签等。
S1-MME接口:MME和E-UTRAN之间的控制面接口。
S1-U接口:S-GW和E-UTRAN之间的用户面接口。
S5-U接口:SGW和PGW-U之间的用户面接口,用于传输UE的用户面数据。
S5-C接口:SGW和PGW-U之间的控制面管理接口,用于为UE建立SGW和PGW-U用户面连接。
S6a接口:MME与HSS之间的接口,用于获取用户的签约数据和为UE执行认证和授权功能。
S11接口:SGW和MME之间的接口,用于建立用户面的承载。
N1接口:UE和AMF之间的接口,用户非接入层的信令管理和传输。
N2接口:(R)AN和AMF之间的接口,用于信令的传输。
N3接口:UPF和(R)AN直接的接口,用于传输用户的数据。
N4接口:SMF和UPF之间的接口,用于建立用户面的传输通道。
N7接口:SMF和PCF之间的接口,用于策略控制和计费信息的制定和下发。
N8接口:AMF与UDM之间的接口,用于获取用户的移动性相关签约信息等。
N10接口:SMF和UDM之间的接口,用于获取用户的会话管理相关签约信息等。
N11接口:SMF和AMF之间的接口,用于会话管理信息的传输等。
N15接口:AMF和PCF之间的接口,用于获取接入和移动性相关的策略信息。
另外架构200中:
h-PCF+h-PCRF表示家乡网络或者归属网络中的支持互通的策略控制体,既支持提供4G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等功能,又支持提供5G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等功能。
S9/N15接口表示家乡网络或者归属网络中的PCF之间的接口。
在架构300中:
v-PCF+v-PCRF表示漫游网络或者拜访网络中的支持互通的策略控制体,既支持提供4G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等功能,又支持提供5G的策略和计费控制等功能。
v-SMF表示漫游网络中的SMF。
v-PCF表示漫游网络中的PCF。
另外,图2和图3中的HPLMN表示本地网络,VPLMN表示访问网络或漫游网络。例如,HPLMN表示(home)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HPLMN),VPLMN表示访问(visit)或漫游PLMN。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对各个模块的功能介绍仅仅是一些举例说明,各个模块还可以具有其他功能,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5G系统与EPS系统互操作的过程中,当终端装置处于空闲态时,终端装置可以采用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的方式接入EPS系统。当终端装置处于连接态时,5G系统和EPS系统之间的切换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在5G系统和EPS系统互操作过程中,进行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Session Management,MM/SM)上下文相互映射。第二种,支持EPS和5G切换过程中重建MM/SM上下文的方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5G系统切换到EPS系统的流程,具体包括:在5G网络中建立5GQoS流时,同时建立EPS QoS参数和EPS承载标识(identifier,ID)。上述建立EPS QoS参数和EPS承载标识,包括:建立与5G默认规则对应的QoS的默认EPS承载;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建立与5G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QoS流对应的专有EPS承载。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5G系统和EPS系统的互通架构,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可以根据网络需要,在建立5G系统会话的同时,建立EPS系统的会话,从而能够根据当前条件确定是否建立EPS会话,避免了建立不必要的EPS会话,提高了通信效率。
下面结合图4,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图4的方法400可以应用于图1-图3的任一架构中。或者,图4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相似的架构中。其中,第一网络可以包括EPS系统网络或4G系统网络,第二网络可以包括5G系统网络。第一网元可以为SMF或具有SMF功能的实体。例如,可以是架构100-300中的SMF+PGW-C模块,第二网元可以为AMF或具有AMF功能的实体。第三网元可以是UDM或具有UDM功能的实体,例如可以是架构100-300中的HSS+UDM模块。策略控制网元可以是PCF或者具有PCF功能的实体,例如可以是架构100-300中的PCF+PCRF模块。方法400包括:
步骤401部分,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可以包括:当前网络中的5G系统与EPS系统之间存在N26接口。或者说,5G系统中的AMF与EPS系统中的MME之间存在通信接口。另外,上述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还可以包括:所述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
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可以采用显式或隐式的方式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在显式的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可以直接指示所述第二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一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有通信接口。例如,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当前网络支持AMF与MME之间的N26接口,或者指示5G网络支持与4G网络互通。在隐式的方式中,第一信息可以为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的默认承载标识,可以采用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的承载标识隐式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上述第一网络的承载标识可以是第一网络的专用承载标识,也可以是第一网络的默认承载标识。例如,第一网络的默认承载标识可以为所述终端装置的EPS默认承载标识,第一网络的专用承载标识可以为所述终端装置的EPS专用承载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的第一信息,确定需要获取第一网络的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从而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避免了建立不必要的第一网络会话,提高了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信息中携带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的默认承载标识,以隐式指示第一信息的内容,从而节约了开销。
在前文中提到上述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还可以包括:所述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其中,若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表示在同一时间所述终端装置只能在第一网络或第二网络中的其中一个网络注册,例如,只能在5G系统中注册或只能在EPS系统中注册。若终端装置为双注册态,表示所述终端装置可以同时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中注册,例如,可以同时在5G网络和EPS网络中注册。若当前网络支持N26接口,且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则第一网元确定需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若终端装置为双注册态,即终端装置同时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建立上下文,在任意时刻终端装置可以选择任意一个网络进行业务传输,例如,终端装置同时在5G系统和EPS系统中建立上下文。
在上述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可以在满足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条件的情况下,在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二网络会话的同时,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一网络的会话,避免了建立不必要的第一网络的会话,提高了通信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网元从第二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网元从第二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上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可以包括多种类型。例如,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种:第一会话的会话建立请求(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第一会话的修改请求消息(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request)。进一步的,上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可以是服务化接口的服务请求,如Namf通信(communication)、Nsmf_PDU会话服务。其中,Namf是指AMF提供的服务,其中包含SMF提供的通信或会话管理,即服务。
步骤402部分,在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
其中,上述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网络中传输的业务的服务质量。换句话说,上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是与第一网络中传输的业务的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例如,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QoS参数、QoS参数的标识、包过滤器、包过滤器的优先级信息。
可选地,第一网元在获取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是否需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例如,第一网元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可以直接确定需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或者,第一网元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可以综合第一指示信息和其他信息,确定是否需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例如,上述其他信息可以是下述第三信息。
可选地,方法400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元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的属性为保证连续性。其中,上述第三信息可以是第一会话的会话连续性模式信息或第一会话的业务与会话连续性模式(service and session continuity mode,SSC_mode)信息。
可选地,上述第三信息可以指示该第一会话的属性为保证连续性或者指示该第一会话的属性为无需保证连续性。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网元自身存储有第三信息,或者第一网元可以从UDM获取签约数据,上述从UDM获取的签约数据中可以包括该第三信息。例如,第三信息可以是SSC_mode信息。第一网元从UDM获取第一会话的SSC_mode信息,若SSC_mode指示会话模式为第一模式,则可以表示第一会话为保证连续性。若SSC_mode指示会话模式为第二模式,则可以表示第一会话为无需保证连续性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网元在获取第一指示信息之后,还可以进一步确定所述第一会话的属性是否为保证连续性。若所述第一会话的属性为保证连续性,则第一网元可以确定需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若所述第一会话的属性为无需保证连续性,则第一网元可以确定无需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满足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网络需要以及第三信息指示的条件的情况下,在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二网络会话的同时,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一网络的会话,避免了建立不必要的第一网络的会话,提高了通信效率。在第三信息指示第一会话的属性为无需保证连续性的情况下,第一网元无需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节约了通信资源。
在第一网元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需要为所述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之后,所述第一网元可以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QoS控制信息。例如,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是EPS系统中传输的业务的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QoS参数、QoS参数的标识、包过滤器、包过滤器的优先级信息。例如,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中的QoS参数可以是终端装置的EPS默认承载的QoS参数,也可以是终端装置的EPS专用承载的QoS参数,包过滤器和包过滤器的优先级信息为EPS承载对应的业务流模板(TrafficFlow Template,TFT),业务流模板包含至少一个包过滤器。
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至少包括两种方式。
在第一种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可以从第三网元获取第二QoS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确定第一QoS控制信息。第一网元可以采用两种途径确定第一QoS控制信息。在第一种途径中,第一网元可以不对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进行修改,将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在第二种途径中,第一网元可以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策略控制网元在接收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之后,可以根据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确定第一QoS控制信息,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是策略控制单元授权的信息。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可以修改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以得到所述授权的第一QoS控制信息。或者,策略控制网元可以不修改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以得到授权的第一QoS控制信息。策略控制网元可以向第一网元发送所述授权的第一QoS控制信息。
在第二种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元可以从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是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授权的信息。策略控制网元可以采用两种途径获取第一QoS控制信息。在第一种途径中,策略控制网元可以生成该第一QoS控制信息。在第二种途径中,策略控制网元可以从第四网元获取签约的第三QoS控制信息,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可以根据所述第三QoS控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具体地,所述策略控制单元可以选择修改或不修改所述第三QoS控制信息,以得到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针对第一种方式,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三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签约数据获取请求消息,所述签约数据获取请求消息包括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请求提供所述第一网络的签约数据;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第三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所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包括第二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是签约的;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获取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第四信息可以包括数据网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并指示需要获取第一网络的签约数据。在另一些示例中,第四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一网络的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APN),以指示需要获取第一网络的签约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获取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或,所述第一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基于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为被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授权的信息。。
针对第二种方式,在一些示例中,方法400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建立所述第一网络的会话;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步骤403部分,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相应地,所述第二网元从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上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携带于第一会话管理消息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可以用于指示修改或建立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中的QoS控制信息。
例如,上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可以包括多种类型,例如,上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任意一项:会话建立(session establishment)消息、会话修改(sessionmodification)消息。或者,上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可以是基于服务化接口的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的互通架构,提出了一种通信方法,在支持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既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二网络会话,又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一网络的会话,从而能够根据当前条件确定建立第一会话的第一网络的会话,避免了建立不必要的第一网络的会话,提高了通信效率。
可选地,在步骤401部分之前,方法400还包括步骤404部分。
步骤404部分,所述终端装置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所述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
在步骤401部分之前,第二网元可以有至少两种途径确定第一指示信息。例如,在第一种途径中,第二网元可以从终端装置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并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例如,第二网元通过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当前网络条件指示为所述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则可以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上述第一信息,进一步地,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上述第二信息。例如,终端装置可以在注册网络的过程中从第二网元获取第五信息,该第五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的移动管理实体与第一网络的移动管理实体之间存在通信接口。并根据该第五信息确定上述第一信息。在第一种途径中,第一信息既可以是显式的也可以是隐式的。
在第二种途径中,第二网元可以自己生成第一指示信息。例如,第二网元可以自己获取第五信息,然后根据第五信息确定第一信息,并生成第一指示信息。进一步地,终端装置可以向第二网元发送上述第二信息,以便于第二网元在第一指示信息中添加第二信息。在第二种途径中,第一信息通常是显式的。
例如,第二网元可以是AMF。因此,第二网元是第二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第二网元可以确定所述第二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一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存在通信接口。从而在存在通信接口的情况下,第二网元可以生成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在步骤403部分之后,第二网元在获取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之后,所述第二网元可以向基站发送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所述基站在接收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之后,可以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方法400还包括步骤405部分。
步骤405部分,所述第二网元通过基站向所述终端装置发送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相应地,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
其中,上述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网络中传输的业务的服务质量。换句话说,上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是与第一网络中传输的业务的服务质量相关的控制信息。例如,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QoS参数、QoS参数的标识、包过滤器、包过滤器的优先级信息。
可选地,在步骤405部分,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携带于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用于指示修改或建立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中的QoS控制信息。
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可以包括多种类型。例如,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会话建立接受(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accept)消息、接入点专用资源建立(AN-specific resource steup)消息、会话修改(session modification)消息。进一步的,上述消息可以为服务化接口的服务获取交互。
下文结合图5至图8,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具体例子。其中,图5和图6示出了会话建立过程的通信流程。图7示出了会话修改过程中的通信流程。图8示出了终端装置注册到网络的通信流程。图5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图6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由AMF生成。另外图5-图8中的(R)AN表示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实体或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实体。例如,(R)AN可以包括基站。
下面参见图5,图5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架构100-300。图5示出了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的过程。图5的方法包括:
S501、终端装置在注册到网络的过程中获取第五信息,该第五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网络的移动管理实体与第一网络的移动管理实体之间存在通信接口。
例如,上述第五信息可以指示AMF支持N26接口(即AMF与MME之间能够进行消息交互)或者AMF支持与4G互通。
S502、终端装置向AMF发送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该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在5G系统建立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图4的相关内容。例如,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AMF支持N26接口或者AMF支持与4G互通。
例如,在隐式的指示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所述终端装置的EPS默认承载标识。例如,终端装置确定向网络发起会话请求时,若AMF支持N26接口,则可以确定分配EPS默认承载标识。
在显示的指示方式中,该第一信息可以用于直接指示所述AMF与EPS系统的MME之间存在N26接口。
其中,可以根据S501中的第五信息确定上述第一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条件为所述终端装置处于单注册态。
进一步地,确定需要建立EPS会话的条件还可以包含: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模式为保持连续性,或者,DNN指示的是一个语音网络或者其他需要保证会话连续性的网络。
进一步地,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包含DNN,若终端装置上保存有DNN对应的EPSAPN,则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包含EPS APN。
可选地,AMF可以获取用户EPS网络的签约的UE-AMBR。
可选地,AMF可以根据从终端装置接收的PDU会话建立请求,执行SMF选择。
S503、AMF根据所述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向SMF+PGW-C发送第二PDU会话建立请求,所述第二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AMF可以将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图4中的相关内容。
可选地,所述第二PDU会话建立请求根据所述第一PDU会话请求生成。
该第一PDU的会话请求可以携带于第二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之中。
可选地,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EPS APN。
S504、SMF+PGW-C向UDM+HSS发送签约数据获取请求,所述签约数据获取请求包括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请求提供所述第一网络的签约数据。
其中,关于第四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图4的例子中的相关内容。
例如,SMF+PGW-C接收到的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之后,若检测到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则可以在向UDM+HSS发送的签约数据获取请求中添加第四信息。
第四信息中可以包含DNN/APN信息,以用于指示UDM+HSS在提供5G的签约数据时,同时提供EPS的签约数据。DNN/APN用于指示获取的是对应的DNN/APN的签约数据。
S505、UDM+HSS向SMF+PGW-C发送签约数据响应消息。上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包括第二QoS控制信息。
其中,上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和第二QoS控制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图4中的相关内容。
例如,上述第二QoS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装置的EPS签约数据。EPS签约数据为某个对应DNN的特定APN的签约数据,包含EPS签约的QoS文本和签约的APN-AMBR。例如,上述EPS签约的QoS文本可以包括:QoS分类标识(QoS class identifier,QCI),分配和预留优先级(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ARP)。
S506、SMF+PGW-C向PCF+PCRF发送第三PDU会话建立请求。该第三PDU会话请求中包含第二QoS控制信息。
可选地,SMF+PGW-C可以执行PCF选择。在选择PCF之后,SMF+PGW-C向PCF+PCRF发送PDU会话建立请求。
S507、PCF+PCRF向SMF+PGW-C发送第三PDU会话建立响应,第三PDU会话建立响应对应于第三PDU会话请求,该第三PDU会话建立响应包括签约的第一QoS控制信息。
其中,该第一QoS控制信息是根据第二QoS控制信息确定的。关于第一QoS控制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图4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如果网络部署了动态PCC架构,该PDU会话建立响应可以包括授权的默认PCC规则。授权的默认PCC规则中包含授权的5G默认QoS规则以及EPS默认承载信息。上述签约的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上述EPS默认承载信息。
进一步地,在步骤S507中,PCF+PCRF确定需要为终端装置建立EPS系统的会话。可以是根据接收到的SMF+PGW-C发送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第二QoS控制参数可以包括EPS默认承载QoS参数。SMF+PGW-C可以分配5GQoS流ID,并将5G QoS流ID和对应QoS流参数对应存储。进一步地,SMF+PGW-C可以存储对应的EPS默认承载信息。EPS默认承载信息可以包含默认EPS bearer ID,默认EPS QoS文本(profile)。例如,上述默认EPS QoS文本包括QCI或ARP。其中EPS默认承载信息和5G默认QoSflow相关信息可以对应存储。所述EPS默认承载信息,包含SMF+PGW-C根据从UDM+HSS获取并根据本地策略确定的EPS默认承载QoS参数;或者为SMF+PGW-C从PCF+PCRF获取的EPS默认承载QoS参数;
S508、SMF+PGW-C向UPF+PGW-U发送第四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其中,该第四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为N4接口的会话建立请求。N4接口为UPF+PGW-U与SMF+PGW-C之间的通信接口。
S509、UPF+PGW向SMF+PGW-C发送第四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其中,该第四会话建立响应为N4接口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S510、SMF+PGW-C向AMF发送会话管理请求确定消息,会话管理请求确定消息中包含第二PDU会话建立响应消息,第二PDU会话建立响应消息中包含第一QoS控制信息。
该第一QoS控制信息例如可以包括EPS默认承载的QoS参数。进一步地,该第一QoS控制信息包含对应的EPS承载ID。
S511、AMF向5G AN发送第一PDU会话请求响应消息。第一PDU会话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第一QoS控制信息。
例如,上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包含EPS默认承载的QoS参数。进一步地,第一QoS控制信息还可以包含对应EPS承载ID。
上述第一PDU会话请求消息为N2接口的PDU会话请求消息。N2接口为AMF与5G RAN之间的通信接口。
S512、可选地,AN向终端装置发送AN-专用资源建立消息,该AN-专用资源建立消息中包括第一QoS控制信息。
例如,AN和终端装置之间可以执行空口资源的建立流程,并在此流程中携带第一QoS控制信息。
S513、终端装置与网络设备进行上下行数据传输。
在图5的例子中,AMF根据终端装置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并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便于网络侧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生成EPS系统的会话,无需任意时刻都建立EPS系统的会话,在一定条件下才发送预建立的流程,从而尽可能的减少系统的开销。减少了任何时候都发起建立EPS系统会话时造成的不必要的开销。
下面参见图6,图6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架构100-300。图6示出了第一指示信息由AMF生成的过程。图6的方法包括:
S601、终端装置向AMF发送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该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在5G系统建立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
例如,终端装置确定需要建立会话,终端装置向AMF向发送上述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
S602、AMF根据所述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向选择的SMF+PGW-C发送第二PDU会话建立请求,所述第二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PDU会话建立请求根据所述第一PDU会话建立请求生成。
可选地,AMF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含在第二PDU会话建立请求。
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AMF支持N26接口信息或者AMF支持与4G互通。
例如,在隐式的指示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所述终端装置的EPS默认承载标识。例如,终端装置确定向网络发起会话请求时,若AMF支持N26接口,则可以确定分配EPS默认承载标识。
在显示的指示方式中,该第一信息可以用于直接指示所述AMF与EPS系统的MME之间存在N26接口。
例如,由于AMF自身可以确定第一信息,即N26的接口能力信息。因而,AMF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生成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进一步地,AMF可以从终端装置接收第二信息,即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的信息。从而AMF也可以在第一指示信息中添加上述第二信息。或者,可选的AMF根据自身支持N26接口的能力,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确定包含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会话管理功能建立EPS网络的会话,如EPS承载信息,包含QoS参数等信息。
S603、SMF+PGW-C向UDM+HSS发送签约数据获取请求,所述签约数据获取请求包括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请求提供所述第一网络的签约数据。
其中,关于第四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图4的例子中的相关内容。
例如,SMF+PGW-C接收到的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之后,若检测到PDU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则可以在向UDM+HSS发送的签约数据获取请求中添加第四信息。
第四信息中可以包含DNN/APN信息,以用于指示UDM+HSS在提供5G的签约数据时,同时提供EPS的签约数据。DNN/APN用于指示获取的是对应的DNN/APN的签约数据。
S604、UDM+HSS向SMF+PGW-C发送签约数据响应消息。上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包括第二QoS控制信息。
其中,上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和第二QoS控制信息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图4中的相关内容。
例如,上述第二QoS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装置的EPS签约数据。EPS签约数据为某个对应DNN的特定APN的签约数据,包含EPS签约的QoS文本和签约的APN-AMBR。例如,上述EPS签约的QoS文本可以包括:QoS分类标识(QoS class identifier,QCI),分配和预留优先级(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ARP)。
S605、SMF+PGW-C向PCF+PCRF发送第三PDU会话建立请求。该第三PDU会话请求中包含第二QoS控制信息。
可选地,SMF+PGW-C可以执行PCF选择。在选择PCF之后,SMF+PGW-C向PCF+PCRF发送PDU会话建立请求。
S606、PCF+PCRF向SMF+PGW-C发送第三PDU会话建立响应,第三PDU会话建立响应对应于第三PDU会话请求,该第三PDU会话建立响应包括签约的第一QoS控制信息。
其中,该第一QoS控制信息是根据第二QoS控制信息确定的。关于第一QoS控制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图4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如果网络部署了动态PCC架构,该PDU会话建立响应可以包括授权的默认PCC规则。授权的默认PCC规则中包含授权的5G默认QoS规则以及EPS默认承载信息。上述签约的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上述EPS默认承载信息。
进一步地,在步骤S507中,PCF+PCRF确定需要为终端装置建立EPS系统的会话。可以是根据接收到的SMF+PGW-C发送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第二QoS控制参数可以包括EPS默认承载QoS参数。SMF+PGW-C可以分配5GQoS流ID,并将5G QoS流ID和对应QoS流参数对应存储。进一步地,SMF+PGW-C可以存储对应的EPS默认承载信息。EPS默认承载信息可以包含默认EPS bearer ID,默认EPS QoS规则。其中EPS默认承载信息和5G默认QoS flow可以对应存储。所述EPS默认承载信息,包含SMF+PGW-C根据从UDM+HSS获取并根据本地策略确定的EPS默认承载QoS参数;或者为SMF+PGW-C从PCF+PCRF获取的EPS默认承载QoS参数;
S607、SMF+PGW-C向UPF+PGW-U发送第四会话建立请求消息。
其中,该第四会话建立请求消息为N4接口的会话建立请求。N4接口为UPF+PGW-U与SMF+PGW-C之间的通信接口。
S608、UPF+PGW向SMF+PGW-C发送第四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其中,该第四会话建立响应为N4接口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S609、SMF+PGW-C向AMF发送会话管理请求确定消息,会话管理请求确定消息中包含第二PDU会话建立响应消息,第二PDU会话建立响应消息中包含第一QoS控制信息。
该第一QoS控制信息例如可以包括EPS默认承载的QoS参数。进一步地,该第一QoS控制信息包含对应的EPS承载ID。可选地,该QoS控制信息还可以包括TFT信息。
S610、AMF向5G AN发送第一PDU会话请求响应消息。第一PDU会话请求响应消息中包括第一QoS控制信息。
例如,上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包含EPS默认承载的QoS参数。进一步地,第一QoS控制信息还可以包含对应EPS承载ID。
上述第一PDU会话请求消息为N2接口的PDU会话请求消息。N2接口为AMF与5G RAN之间的通信接口。
可选地,在S610中,还包括:终端装置分配默认EPS承载标识。
S611、可选地,AN向终端装置发送AN-专用资源建立消息,该AN-专用资源建立消息中包括第一QoS控制信息。
例如,AN和终端装置之间可以执行空口资源的建立流程,并在此流程中携带第一QoS控制信息。
S612、终端装置与网络设备进行上下行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MF自主生成第一指示信息,以便于网络侧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生成EPS系统的会话,无需任意时刻都建立EPS系统的会话,在一定条件下才发送预建立的流程,从而尽可能的减少系统的开销。减少了任何时候都发起建立时造成的不必要的开销。
下面参见图7,图7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架构100-300。图7示出了会话修改的通信流程。其中,S701、S702、S703为三个并列的步骤,在执行时,可以执行S701、S702、S703中的任意一个步骤。在图7中,第一QoS控制信息可以包括建立或者修改的EPS承载信息。图7的方法包括:
S701、终端装置向AMF发送PDU会话修改请求,进一步地,AMF在接收该PDU修改请求之后,向SMF+PGW-C发送该PDU会话修改请求。该PDU会话修改请求用于指示修改5G的QoS参数,同时指示修改EPS会话承载参数。
例如,当终端装置确定需要修改现有的PDU会话时,终端装置向AMF发送PDU会话修改请求,AMF向SMF+PGW-C发送PDU会话修改请求。终端装置可以使用该流程修改现有的QoS资源、或删除已经建立的QoS资源或者删除QoS资源上的业务。
S702、AF向PCF+PCRF发送会话建立请求,并同时建立EPS会话承载。
所述会话建立请求为N5接口的会话建立请求。所述N5接口为AF与PCF+PCRF之间的通信接口。
例如,AF可以主动向网络请求为业务建立资源,当需要时,向确定需要向PCF+PCRF发起N5会话建立流程,提供业务信息和业务的QoS需求。PCF+PCRF根据接收到N5会话请求时,根据之前的SMF请求业务发送的指示确定,在确定5G的QoS规则时,同时建立EPS的QoS规则,并向SMF+PGW-C发送包含确定的5G QoS规则和EPS QoS规则的PDU-CAN修改请求。
S703、SMF+PGW-C确定需要修改5G QoS流的QoS参数,并确定需要修改EPS承载的QoS参数。
例如,SMF+PGW-C根据本地策略确定修改5G QoS flow的QoS参数,根据会话建立过程中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同时修改EPS承载的QoS参数。
S704、SMF+PGW-C与PCF+PCRF之间执行PDU会话修改流程。
其中,PDU会话修改流程与PDU会话建立流程相似,可以参见图5中的S506-S507,图6中的S605-S606的相关内容。
S705、SMF+PGW-C存储或更新EPS承载的QoS参数。
例如,若终端装置和网络侧发起的会话修改流程用于修改现有的5G QoS流的参数,SMF+PGW-C保存更新的新的5G QoS流参数,同时保存对应的EPS承载的QoS参数。若终端装置和网络发起会话修改时新建一个5G QoS流,则网络确定建立专有EPS承载,SMF在+PGW-C保存新的5G QoS流信息时,同时对应保存建立的专有EPS承载。
S706、SMF+PGW-C向AMF发送PDU会话修改请求,该PDU会话修改请求包含建立或者修改的EPS承载信息。
例如,SMF+PGW-C向AMF发送的会话管理请求,会话管理请求包含PDU会话修改请求,该PDU会话修改请求包含建立或者修改的EPS承载信息。
S707、AMF向(R)AN发送PDU会话请求,PDU会话请求中包含建立或者修改的EPS承载信息。
其中,S707中的PDU会话请求为N2接口的PDU会话请求。N2接口为AMF和AN之间的通信接口。
S708、AN向终端装置发送AN专用资源修改消息,所述AN专用资源修改消息包括建立或者修改的EPS承载信息。
例如,终端装置和AN之间执行建立AN专用资源修改流程,在流程中AN向终端装置发送建立或者修改的EPS承载信息。若终端装置确定为新建EPS承载信息,则为该承载信息分配EPS承载标识。
S709、AN向AMF发送PDU会话请求确认消息。
其中,S709中的PDU会话请求确认消息为N2接口的PDU会话请求确认消息。
例如,AN向AMF发送N2PDU会话请求确认,若终端装置分配了EPS承载标识,则PDU会话请求确认消息可以包含EPS承载标识。
S710、AMF向SMF+PGW-C发送会话权利请求。
可选地,若终端装置分配了EPS承载标识,会话权利请求中包含EPS承载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修改现有5G会话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网络需要修改EPS系统的承载参数。换句话说,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系统才会在修改5G会话的过程中,同时修改和建立EPS系统的承载参数,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通信效率。
在图5-图7的示例中,终端装置接入5G网络并与5G网络建立会话或者建立专有的QoS流时,网络侧可以根据网络是否支持N26接口、终端装置的注册模式和会话的模式确定是否建立EPS系统的会话。例如,在会话建立过程中,SMF根据接收到的第四信息确定从UDM+HSS中获取5G会话的签约的上下文的同时获取EPS系统的签约的PDN上下文,PDN上下文包括第一QoS控制信息,例如EPS签约QoS规则(EPS subscribed QoS profile),签约接入点名称聚合的最大比特率(subscribed access point name 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subscribed APN-AMBR)等。SMF+PGW-C提供授权的默认5G QoS规则和授权的EPS默认承载信息给终端装置。当部署策略和计费控制(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PCC)时,SMF+PGW-C与PCF交互获取授权的默认5G QoS规则和授权的EPS默认承载信息。否则SMF可以根据本地策略执行授权。
可选地,在网络发起的专有承载建立或者终端装置发起的专有承载过程中,PCF/SMF+PGW-C根据指示信息在确定5G QoS规则的同时,确定EPS系统的QoS规则。并由SMF+PGW-C确定是否建立新的EPS bearer承载上下文。当需要建立新的EPS bearer承载时,向终端装置发送EPS bearer信息并接收终端装置分配的EPS bearer ID。
可选地,当删除或修改某个QoS流时,网络侧可以同步修改或者删除对应的EPSbearer信息。
下面参见图8,图8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架构100-300。图8示出了终端装置注册到网络的通信流程,并示出了终端装置在注册到网络时获取第五信息的过程,图8的方法包括:
S801、终端装置向(R)AN发送注册请求(register request),相应地,(R)AN接收注册请求。
S802、(R)AN向AMF发送上述注册请求。
例如,(R)AN可以进行AMF选择,并向选择的AMF发送上述注册请求。
S803、AMF通过(R)AN向终端装置发送注册接受(register accept)消息,上述注册接受消息中包括第五信息。
关于第五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图4中的相关描述。例如,第五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一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有通信接口。例如,所述第五信息用于指示当前网络支持AMF与MME之间的N26接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MF向终端装置发送注册接受消息时携带第五信息,第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一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有通信接口。以便于根据第五信息进行通信,提高了通信效率。
上文结合图1至图8详细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下文将结合图9至图14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网元和终端装置。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元900的示意性框图。应理解,网元900能够执行图1至图8的方法中由第一网元执行的各个步骤,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详述。网元900包括:接收单元910、获取单元920和发送单元930。
所述接收单元910,用于从第二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
所述获取单元920,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
所述发送单元930,用于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元1000的示意性框图。应理解,网元1000能够执行图1至图8的方法中由第二网元执行的各个步骤,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详述。网元1000包括:发送单元1010和接收单元1020。
所述发送单元1010,用于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
所述接收单元1020,用于从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100的示意性框图。应理解,终端装置1100能够执行图1至图8的方法中由终端装置执行的各个步骤,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详述。终端装置1100包括:发送单元1110和接收单元1120。
所述发送单元1110,用于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所述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
所述接收单元1120,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元1200的示意性框图。应理解,网元1200能够执行图1至图8的方法中由第一网元执行的各个步骤,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详述。网元1200包括:
存储器1210,用于存储程序;
通信接口1220,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处理器1230,用于执行存储器1210中的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1230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220从第二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以及在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以及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220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元1300的示意性框图。应理解,网元1300能够执行图1至图8的方法中由第二网元执行的各个步骤,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详述。网元1300包括:
存储器1310,用于存储程序;
通信接口1320,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处理器1330,用于执行存储器1310中的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1330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320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以及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320从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装置1400的示意性框图。应理解,终端装置1400能够执行图1至图8的方法中由终端装置执行的各个步骤,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详述。终端装置1400包括:
存储器1410,用于存储程序;
通信接口1420,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处理器1430,用于执行存储器1410中的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1430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420向第二终端装置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所述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以及通过所述通信接口1420接收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元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5)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元从第二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支持第一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和第二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的通信接口以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互通,其中,所述第一网元和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网元;
在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网元获取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二网元发送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演进的分组系统EPS,所述第二网络为5G网络,所述通信接口为N26接口,所述第一网元为会话管理实体,所述第二网元为移动性管理实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装置的所述第一网络的默认承载标识。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会话的属性为保证连续性;
在获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之后,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向第三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签约数据获取请求消息,所述签约数据获取请求消息包括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请求提供所述第一网络的签约数据;
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第三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签约数据响应消息,所述签约数据响应消息包括第二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为所述第四信息请求提供的所述第一网络的签约数据;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获取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获取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将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确定为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或,
所述第一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
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基于所述第二QoS控制信息,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为被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授权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名称APN。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从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是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授权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五信息,所述第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建立所述第一网络的会话;
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响应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包过滤器、包过滤器的优先级信息、演进的分组系统EPS QoS参数、EPS承载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从第二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从所述第二网元接收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携带于第一会话管理消息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用于指示修改或建立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中的QoS控制信息。
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支持第一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与第二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存在通信接口以及所述第一网络与所述第二网络的互通,其中,所述第一网元和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网元;
所述第二网元从所述第一网元接收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演进的分组系统EPS,所述第二网络为5G网络,所述通信接口为N26接口,所述第一网元为会话管理实体,所述第二网元为移动性管理实体。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网元从终端装置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条件支持为终端装置建立第一网络的会话;
所述第二网元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装置的所述第一网络的默认承载标识。
18.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
19.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包过滤器、包过滤器的优先级信息、演进的分组系统EPS QoS参数、EPS承载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网元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的管理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携带于第一会话管理消息中,所述第一会话管理消息用于指示修改或建立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中的QoS控制信息。
2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装置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支持第一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和第二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实体之间的通信接口以及所述第一网络和所述第二网络的互通,其中,所述第二网元为所述第二网络中的网元;
所述终端装置接收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会话的所述第一网络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终端装置通过所述第二网络建立的会话。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演进的分组系统EPS,所述第二网络为5G网络,所述通信接口为N26接口,所述第一网元为会话管理实体,所述第二网元为移动性管理实体。
24.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装置的所述第一网络的默认承载标识。
25.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还包括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装置为单注册态。
26.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包过滤器、包过滤器的优先级信息、演进的分组系统EPS QoS参数、EPS承载标识。
27.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QoS控制信息携带于第二会话管理消息中,所述第二会话管理消息用于指示修改或建立所述终端装置的第一网络中的QoS控制信息。
28.一种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29.一种网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21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30.一种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22-2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3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元以及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网元。
32.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元;
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网元以及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装置。
3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22-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1069131.5A 2017-11-03 2017-11-03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97569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2051.5A CN113543233A (zh) 2017-11-03 2017-11-03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CN201711069131.5A CN109756938B (zh) 2017-11-03 2017-11-03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EP23192875.5A EP4325938A3 (en) 2017-11-03 2018-11-01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element, terminal apparatus, and system
PCT/CN2018/113435 WO2019085970A1 (zh) 2017-11-03 2018-11-01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BR112020008694-0A BR112020008694A2 (pt) 2017-11-03 2018-11-01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elemento de rede, aparelho terminal e sistema
EP18874016.1A EP3700256B1 (en) 2017-11-03 2018-11-01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element and system
US16/864,385 US11558783B2 (en) 2017-11-03 2020-05-01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element, terminal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8/151,783 US11997543B2 (en) 2017-11-03 2023-01-09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element, terminal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69131.5A CN109756938B (zh) 2017-11-03 2017-11-03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2051.5A Division CN113543233A (zh) 2017-11-03 2017-11-03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6938A CN109756938A (zh) 2019-05-14
CN109756938B true CN109756938B (zh) 2021-06-22

Family

ID=663324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2051.5A Pending CN113543233A (zh) 2017-11-03 2017-11-03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CN201711069131.5A Active CN109756938B (zh) 2017-11-03 2017-11-03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2051.5A Pending CN113543233A (zh) 2017-11-03 2017-11-03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58783B2 (zh)
EP (2) EP4325938A3 (zh)
CN (2) CN113543233A (zh)
BR (1) BR112020008694A2 (zh)
WO (1) WO20190859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23239A1 (en) * 2015-10-28 2021-05-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ar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3543233A (zh) * 2017-11-03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AU2017445362A1 (en) * 2017-12-27 2020-08-0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20190313311A1 (en) 2018-04-09 2019-10-10 Mediatek Inc. Apparatuses, service network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plmn-specific parameters for an inter-plmn handover
US11026124B2 (en) 2018-07-02 2021-06-01 Mediatek Inc. Enhanced handling on 5G QoS operations
US11039369B2 (en) * 2018-08-10 2021-06-15 Mediatek Inc. Handling 5G QoS rules on QoS operation errors
BR112020025742A2 (pt) 2018-08-10 2021-03-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étodos em um primeiro e um segundo nó para facilitar um procedimento de sessão de unidade de dados de protocolo para um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primeiro e segundo nós, e, meio legível por máquina
US11134419B2 (en) * 2019-02-18 2021-09-28 Mediatek Inc. Interworking between fifth generation system (5GS) and evolved packet system (EPS) for session management
CN112243300B (zh) * 2019-07-19 2022-11-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1093262A (zh) * 2019-07-31 2020-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5g用户注册的方法、网元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37104B (zh) * 2019-08-26 2022-04-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及装置、通信系统
CN115396851A (zh) * 2019-09-26 2022-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的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84431B (zh) * 2019-09-29 2023-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业务流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88584B (zh) * 2019-11-08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944367B (zh) * 2019-12-20 2021-12-2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4g与5g互操作的方法
CN113747547B (zh) * 2020-05-28 2023-05-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业务获取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79932B (zh) * 2020-08-11 2023-11-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5g网络质量保障系统及方法
CN113259988B (zh) * 2021-06-25 2021-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质量设定的方法、通信设备
WO2024016134A1 (zh) * 2022-07-18 2024-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7460006A (zh) * 2022-07-19 2024-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会话建立方法、终端设备、网络侧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6702A (zh) * 2013-07-30 2015-09-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提高服务效率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265206A1 (en) * 2016-03-10 2017-09-14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edited session setup of a wireless se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677B (zh) 2007-02-02 201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间切换时传递聚合最大位速率的方法、网络系统及目的侧网络
ES2761608T3 (es) * 2014-04-15 2020-05-20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Interfuncionamiento con un sistema basado en una portadora
US10869244B2 (en) * 2016-08-23 2020-12-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fallback for voice call from 5G mobile communication to 4G
WO2018129437A1 (en) * 2017-01-09 2018-07-12 Idac Holdings, Inc. Quality of service management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s
CN107018542A (zh) * 2017-03-27 2017-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系统中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BR112019022554A2 (pt) * 2017-05-09 2020-05-1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realizados por um primeiro e segundo nós, primeiro e segundo nós, e,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CN109005565B (zh) * 2017-06-06 2022-11-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和装置
EP3639559A1 (en) * 2017-06-13 2020-04-22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legacy system fallback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1102625B2 (en) * 2017-07-26 2021-08-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upporting SMS transmission for user equipment that can receive service from 3GPP 5G system and from EP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9391932A (zh) * 2017-08-14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09392042B (zh) * 2017-08-14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CN109561473B (zh) * 2017-09-25 2021-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资源的释放方法及装置、非暂态计算机存储介质
EP3675557B1 (en) * 2017-09-28 2022-06-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related to handover from 5gs to ep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3784333B (zh) * 2017-10-16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432215B2 (en) * 2017-10-17 2022-08-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DN and PDU session type mapping and capability discovery
CN113543233A (zh) * 2017-11-03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6702A (zh) * 2013-07-30 2015-09-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提高服务效率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265206A1 (en) * 2016-03-10 2017-09-14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edited session setup of a wireless sess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23.502 Update of 5GS to EPS handover using N26 interface";Huawei;《SA WG2 Meeting #123 S2-177937》;20171027;第4.11.2节,图4.11.2.1-1 *
Clarifications for HO procedure from 5GS to EPC with SR UE using N26;China Mobile;《SA WG2 Meeting #122bis S2-175483》;2017082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00256A1 (en) 2020-08-26
EP3700256B1 (en) 2024-01-03
EP4325938A2 (en) 2024-02-21
US11558783B2 (en) 2023-01-17
US20200260336A1 (en) 2020-08-13
CN113543233A (zh) 2021-10-22
BR112020008694A2 (pt) 2020-10-27
US20230217316A1 (en) 2023-07-06
WO2019085970A1 (zh) 2019-05-09
EP4325938A3 (en) 2024-05-22
EP3700256A4 (en) 2020-12-23
CN109756938A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6938B (zh)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US11930406B2 (en)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AU2020256408B2 (en) Session context conversion
KR20200017523A (ko) 세션 관리 방법, 상호 연동 방법,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EP3790336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9642175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ultiple users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CN109417780B (zh) 覆盖增强ce功能的实现方法及设备
KR102232596B1 (ko) 시스템 간 정보 교환 방법,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사용자 장치
KR101853577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들을 위한 적응적 서비스 품질
US1120658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KR20200117003A (ko) Ssc 모드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기기
WO2019199311A1 (en) Qos and home routed roaming
EP4284061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1110012A1 (zh) 服务质量参数的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997543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element, terminal apparatus, and system
KR20230118673A (ko) 전송 방법, 전송 장치, 통신 장치 및 판독 가능한 저장매체
WO202409389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ssion management
CN116602051A (zh) 无线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