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6844B - 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6844B
CN109756844B CN201711059626.XA CN201711059626A CN109756844B CN 109756844 B CN109756844 B CN 109756844B CN 201711059626 A CN201711059626 A CN 201711059626A CN 109756844 B CN109756844 B CN 1097568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erminal
area
building
sha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96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6844A (zh
Inventor
罗康峰
张雷
刘玉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ui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ui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uil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Huil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596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68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6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6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6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68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MR定位接收某一终端传来的信号信息,信号信息包括终端位置信息、终端对应基站的天线发射功率和通信所采用网络;判断终端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终端所在小区覆盖区域内的建筑物的阴影区域内,在为是时进一步判断终端的位置信息是位于阴影区域的内侧三角区域还是阴影区域的外侧区域内,位于内侧三角区域时MR定位用指纹信号强度=P‑(Lp+Lq),位于外侧区域时MR定位用指纹信号强度=P‑(Lp+1/2Lq),P为基站天线发射功率,Lp为基本传播损耗,Lq为建筑物穿透损耗。对于小区覆盖区域内的高层建筑物,需在基于传播衰减的基础上叠加建筑物穿透损耗,提高指纹数据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MR(Measurement Report,测量报告)定位技术经过不断的演变,已经有得到不断的提升。尤其是近年来无线环境的指纹定位技术的出现,使得MR定位可以达到百米级的定位精度。指纹定位技术的定位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纹数据的准确性,目前大多数指纹数据都是采用传播模型生成,并利用路测数据修正指纹。由于城市建筑物的高度、形状对无线信号的传播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路测数据无法准确消除建筑物对指纹数据的影响。因此,生成的指纹数据和无线信号的真实覆盖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影响MR指纹定位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MR定位系统接收某一终端传输来的信号信息,该信号信息包括该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终端对应的基站的基站天线发射功率和通信所采用网络;
MR定位系统判断该终端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该终端所在小区覆盖区域内的建筑物的阴影区域内,在为是时进一步判断该终端的位置信息是位于该阴影区域的内侧三角区域还是该阴影区域的外侧区域内,在位于该内侧三角区域时MR定位用指纹信号强度=P-(Lp+Lq),在位于该外侧区域时MR定位用指纹信号强度=P-(Lp+1/2Lq),其中,P表示基站天线发射功率,Lp表示基本传播损耗,Lq表示建筑物穿透损耗;
建筑物的阴影区域建模为:
基站A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d”等于基站A所在的经纬度和建筑物背面中心的经纬度之间的距离,阴影区域的阴影距离d’=建筑物高度h’*距离d”/(基站高度h-建筑物高度h’),阴影方向同基站A的经纬度和建筑物中心的经纬度的连线方向,阴影距离d’的起始点为建筑物背面中心的经纬度,建筑物背向三角区域为阴影区域,阴影区域根据距离d’按分配比例2:1分成内侧三角区域和外侧区域。
较佳地,在通信所采用网络为GSM网络时,基本传播损耗中值公式如下:
LP(dB)=69.55-26.16lgf+(44.9-6.55lghb)(lgd)-a(hm)
其中:
a(hm)=3.2lg2(11.75hm)-4.97
d为终端到基站的距离,f为载频中心频率,hb为基站天线有效高度,hm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
设基站天线离地面的高度为hs,基站地面的海拔高度为hg,移动台天线离地面的高度为hm,移动台所在位置的地面海拔高度为hmg,则基站天线有效高度hb=hs+hg-hmg,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hm等于移动台天线离地面的高度为hm
较佳地,在通信所采用网络为DCS、TD-SCDMA和TDD-LTE网络时,基本传播损耗中值公式如下:
Lp(dB)=46.3+33.9lgf-13.82lghb-a(hm)+(44.9-6.55lghb)(lgd)
其中:
a(hm)=3.2lg2(11.75hm)-4.97
d为终端到基站的距离,f为载频中心频率,hb为基站天线有效高度,hm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对于小区覆盖区域内的高层建筑物,建筑物及建筑物阴影区域的衰减需在基于传播模型衰减的基础上叠加建筑物穿透损耗,从而提高指纹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和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建筑物阴影区域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建筑物阴影区域分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MR定位系统接收某一终端传输来的信号信息,该信号信息包括该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终端对应的基站的基站天线发射功率和通信所采用网络;
步骤102、MR定位系统判断该终端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该终端所在小区覆盖区域内的建筑物的阴影区域内,若是则进入步骤103,若否则进入步骤106;
步骤103、MR定位系统判断该终端的位置信息是位于该阴影区域的内侧三角区域还是该阴影区域的外侧区域内,在位于该内侧三角区域时进入步骤104,在位于该外侧区域时进入步骤105;
步骤104、MR定位用指纹信号强度=P-(Lp+Lq),其中,P表示基站天线发射功率,Lp表示基本传播损耗,Lq表示建筑物穿透损耗;
步骤105、MR定位用指纹信号强度=P-(Lp+1/2Lq);
步骤106、MR定位用指纹信号强度=P-Lp
其中,建筑物的阴影区域建模为:
见图2和3,基站A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d”约等于基站A所在的经纬度和建筑物背面中心的经纬度之间的距离,阴影区域的阴影距离d’=建筑物高度h’*距离d”/(基站高度h-建筑物高度h’),阴影方向同基站A的经纬度和建筑物中心的经纬度的连线方向,即阴影距离d’的角度β=角度α,阴影距离d’的起始点为建筑物背面中心的经纬度,建筑物背向三角区域为阴影区域。
见图4,阴影区域根据距离d’按比例分成内侧和外侧,距离d’的分配比例为2∶1。阴影区域叠加衰减处理按以下原则:
Figure BDA0001454474190000051
对于内侧三角区域,在原有衰减的基础上增加建筑物穿透损耗;
Figure BDA0001454474190000052
对于外侧区域,在原有衰减的基础上增加建筑物穿透损耗的一半。
在通信所采用网络为GSM网络时,基本传播损耗中值公式如下:
LP(dB)=69.55-26.16lgf+(44.9-6.55lghb)(lgd)-a(hm)
其中:
a(hm)=3.2lg2(11.75hm)-4.97
d为终端到基站的距离,f为载频中心频率,hb为基站天线有效高度,hm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
设基站天线离地面的高度为hs,基站地面的海拔高度为hg,移动台天线离地面的高度为hm,移动台所在位置的地面海拔高度为hmg,则基站天线有效高度hb=hs+hg-hmg,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hm等于移动台天线离地面的高度为hm
在通信所采用网络为DCS、TD-SCDMA和TDD-LTE网络时,基本传播损耗中值公式如下:
Lp(dB)=46.3+33.9lgf-13.82lghb-a(hm)+(44.9-6.55lghb)(lgd)
其中:
a(hm)=3.2lg2(11.75hm)-4.97
d为终端到基站的距离,f为载频中心频率,hb为基站天线有效高度,hm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
本发明对于小区覆盖区域内的高层建筑物,建筑物及建筑物阴影区域的衰减需在基于传播模型衰减的基础上叠加建筑物穿透损耗,从而提高指纹数据的准确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MR定位系统接收某一终端传输来的信号信息,该信号信息包括该终端的位置信息、该终端对应的基站的基站天线发射功率和通信所采用网络;
MR定位系统判断该终端的位置信息是否位于该终端所在小区覆盖区域内的建筑物的阴影区域内,在为是时进一步判断该终端的位置信息是位于该阴影区域的内侧三角区域还是该阴影区域的外侧区域内,在位于该内侧三角区域时MR定位用指纹信号强度=P-(Lp+Lq),在位于该外侧区域时MR定位用指纹信号强度=P-(Lp+1/2Lq),其中,P表示基站天线发射功率,Lp表示基本传播损耗,Lq表示建筑物穿透损耗;
建筑物的阴影区域建模为:
基站A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d”等于基站A所在的经纬度和建筑物背面中心的经纬度之间的距离,阴影区域的阴影距离d’=建筑物高度h’*距离d”/(基站高度h-建筑物高度h’),阴影方向同基站A的经纬度和建筑物中心的经纬度的连线方向,阴影距离d’的起始点为建筑物背面中心的经纬度,建筑物背向三角区域为阴影区域,阴影区域根据距离d’按分配比例2:1分成内侧三角区域和外侧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信所采用网络为GSM网络时,基本传播损耗中值公式如下:
LP(dB)=69.55-26.16lg(f)+(44.9-6.55lg(hb))(lg(d))-a(hm)
其中:
a(hm)=3.2lg2(11.75hm)-4.97
d为终端到基站的距离,f为载频中心频率,hb为基站天线有效高度,hm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
设基站天线离地面的高度为hs,基站地面的海拔高度为hg,移动台天线离地面的高度为hm,移动台所在位置的地面海拔高度为hmg,则基站天线有效高度hb=hs+hg-hmg,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hm等于移动台天线离地面的高度为h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信所采用网络为DCS、TD-SCDMA和TDD-LTE网络时,基本传播损耗中值公式如下:
Lp(dB)=46.3+33.9lg(f)-13.82lg(hb)-a(hm)+(44.9-6.55lg(hb))(lg(d))
其中:
a(hm)=3.2lg2(11.75hm)-4.97
d为终端到基站的距离,f为载频中心频率,hb为基站天线有效高度,hm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
CN201711059626.XA 2017-11-01 2017-11-01 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 Active CN1097568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9626.XA CN109756844B (zh) 2017-11-01 2017-11-01 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9626.XA CN109756844B (zh) 2017-11-01 2017-11-01 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6844A CN109756844A (zh) 2019-05-14
CN109756844B true CN109756844B (zh) 2020-10-02

Family

ID=66398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9626.XA Active CN109756844B (zh) 2017-11-01 2017-11-01 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68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4896B (zh) * 2020-02-23 2023-04-07 西安理工大学 环境自适应指纹库的二次构建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3129A (zh) * 2014-06-19 2014-09-17 北京芯同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稀疏射频指纹插值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室内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5519213A (zh) * 2013-11-14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通过分割和校准采样进行定位和业务密度估计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66890B1 (ko) * 2012-05-18 2016-10-24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실내 측위 시스템 및 그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9213A (zh) * 2013-11-14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通过分割和校准采样进行定位和业务密度估计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53129A (zh) * 2014-06-19 2014-09-17 北京芯同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稀疏射频指纹插值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室内定位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MR的位置指纹定位算法;孙林洁等;《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60831;第62-6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6844A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7280B (zh) 一种基于射频信号强度的ap位置估计方法
US20170338901A1 (en) Method for predicting indoor three-dimensional space signal field strength using an outdoor-to-indoor propagation model
CN103945331B (zh) 一种利用wifi场强进行离去角度估计的定位方法
CN105430664B (zh) 一种基于分类拟合预测传播路损的方法和装置
CN107846688B (zh) 一种基于多运营商的无线网络站址规划方法和装置
JP2003134044A (ja) セルの無線カバレッジを予備的に推定する方法
CN105474031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3d定位的3d扇区化路径损耗模型
CN103338514B (zh) 大规模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级几何约束定位方法
US20140357281A1 (en) Method of optimizing locations of cellular base stations
CN108990074A (zh) 基于地图信息的电力系统无线专网基站建设规划方法
CN104363652B (zh) 一种实时精确判断区域边界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CN109756844B (zh) 地面突起物背向栅格指纹生成方法
JP2019198051A (ja) 置局場所候補選定システム
CN113891379A (zh) 基于bim+gis模拟铁路无线通信网络信号覆盖规划基站建设方法
JP3854252B2 (ja) 受信特性推定装置及び受信特性推定方法
CN101848045A (zh) 一种测量双极化智能天线业务波束的基准方向的方法
CN111356168A (zh) 网络覆盖仿真方法及装置
CN108924731A (zh) 信号外泄天线节点的定位方法和装置
KR101071456B1 (ko) 위치 측정 시스템 및 태그의 구동 방법
CN107241747B (zh) 一种基站电磁辐射最大暴露点位置估计方法
DE112019007658T5 (de) Objektpositionsmessvorrichtung, -verfahren und -system
CN111132053B (zh) 基于定位模型传感器地图的后向散射信号定位方法
Famoriji et al. Channel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tropics
KR101975656B1 (ko) 측위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24034286A1 (ja) 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電波伝搬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