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2187B - 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2187B
CN109752187B CN201811521143.1A CN201811521143A CN109752187B CN 109752187 B CN109752187 B CN 109752187B CN 201811521143 A CN201811521143 A CN 201811521143A CN 109752187 B CN109752187 B CN 1097521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temperature
gas
gas collection
atom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11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2187A (zh
Inventor
何小军
周献齐
韩明
赵曙
王宏亮
党栋
张建明
李亮
卜学星
张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Testing Technique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Testing Technique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Testing Technique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Testing Technique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8115211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2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2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2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2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2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Testing Of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解决现有降温装置使得燃气得不到有效换热,高温燃气对试验系统设备造成损害的问题。该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扩压器、雾化喷水降温器、波纹补偿器、集气分配器、列管式间接换热器、集气降温器;扩压器包括扩压室和设置在扩压室外周面上的第一冷却夹层;雾化喷水降温器包括雾化室、雾化喷水组件和设置在雾化室外部的第二冷却夹层;波纹补偿器包括波纹补偿管、连接管和第三冷却夹层;集气分配器包括集气分配室和设置在集气分配室外周面上的第四冷却夹层;列管式间接换热器包括间接换热室和多个换热管;集气降温器包括集气降温室和设置在集气降温室外周面上的第六冷却夹层。

Description

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箭发动机高模试验,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液体火箭姿轨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时,姿轨控发动机安装在真空舱内,由于高模试验需要为姿轨控发动机工作营造所需的真空环境,因此姿轨控发动机产生的燃气必须快速抽吸排出试验系统。一般来说,液体火箭姿轨控发动机工作是由两种或多种液体推进剂通过高压挤压供应方式在发动机燃烧室内稳定燃烧,多种推进剂燃烧产生的燃气通过拉法尔喷管高速喷出,从而产生推力,因此发动机的燃气具有高温高速的特点,其喷管出口燃气的马赫数可达3~6,燃气的总温可达2700℃~3200℃。
为保证姿轨控发动机高模试验时的真空度环境,必须快速的将姿轨控发动机产生的高速高温燃气及时排出试验系统,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燃气速度极快,若不采取降温措施任由燃气以高速在试验系统内部流动,则在系统设备流阻较大的位置会产生燃气滞止点,滞止点的理论温度最高可达燃气总温,该温度的燃气会对试验设备造成破坏;若采取传统的列管降温装置对燃气进行降温,由于燃气流速太快,换热时间不足,在有限的换热面积条件下,燃气得不到有效的换热,依然会有很高的温度,该高温燃气会对试验系统设备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降温装置使得燃气得不到有效换热,高温燃气对试验系统设备造成损害的问题,提供一种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扩压器、雾化喷水降温器、波纹补偿器、集气分配器、列管式间接换热器、集气降温器;所述扩压器包括扩压室和设置在扩压室外周面上的第一冷却夹层;所述雾化喷水降温器包括雾化室、雾化喷水组件和设置在雾化室外部的第二冷却夹层;所述雾化室包括依次连接的锥形段和直线段,所述锥形段的小端与扩压室连通,所述直线段与波纹补偿器连接;所述雾化喷水组件为多组,沿直线段周向均匀设置,其穿过雾化室的内壁和第二冷却夹层设置在雾化室的腔体内,所述雾化喷水组件包括雾化套杆,所述雾化套杆上设置有多个雾化斜角自击孔;所述波纹补偿器包括波纹补偿管、连接管和第三冷却夹层,两组连接管分别设置在波纹补偿管的两端,且与波纹补偿管连通,所述第三冷却夹层设置在波纹补偿管、连接管外周面上;所述集气分配器包括集气分配室和设置在集气分配室外周面上的第四冷却夹层;所述列管式间接换热器包括间接换热室和设置在间接换热室内部的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在间接换热室内部轴向设置,且通过两端的支撑板固定;所述集气降温器包括集气降温室和设置在集气降温室外周面上的第六冷却夹层,所述集气降温室的一端与列管式间接换热器连接,另一端封闭,且集气降温器的一侧设置有抽气口;所述扩压室、雾化室、波纹补偿管、集气分配室、换热管、集气降温室依次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雾化斜角自击孔沿雾化套杆轴向设置,且雾化套杆两侧的雾化斜角自击孔的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斜角自击孔的倾斜角度为30°至60°。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喷水组件通过密封连接组件设置在雾化室上;所述密封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压紧环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环设置在雾化室外,且设置有压紧凸台,所述第二密封环设置在雾化室外,所述密封圈设置在第一密封环、第二密封环之间,所述压紧环的一端设置有将压紧凸台轴向压紧的挡块,另一端与第二密封环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补偿器还包括调节螺栓、调节螺母和两个调节块,两个调节块分别设置在两组连接管上,且调节螺栓通过调节螺母将两个调节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分配室包括碟形段和直管段,所述碟形段与波纹补偿器连接,所述直管段与列管式间接换热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降温室的封闭端通过圆弧管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分配室内的燃气整流面喷涂氧化铬。
进一步地,所述波纹补偿管的内径与雾化室直线段内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喷水降温器与扩压器一体集成设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系统在姿轨控发动机高模试验过程中,对发动机产生的高速高温燃气通过扩压、喷水、减速、滞止、分配、换热等过程,使高速高温的燃气速度和温度在很短的时间内降低至试验系统设备允许温度范围内(300℃以下),保证高空模拟试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2.本发明系统采用雾化喷水降温器,向燃气通道内喷入一定流量的雾化水,使得高温燃气和雾化水直接掺混,利用水比热高的特点,对燃气进行直接降温,同时对燃气进行减速。
3.本发明系统采用波纹补偿器,在完成试验系统设备安装时轴向、侧向方向的尺寸补偿功能的同时,在身部采用双层波纹形成夹层,利用夹层冷却方式对燃气进行间接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结构图一;
图2为本发明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结构图二;
图3为本发明雾化喷水组件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雾化喷水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波纹补偿器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集气分配室的燃气整流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真空舱,2-发动机,3-扩压器,4-雾化喷水降温器,5-波纹补偿器,6-集气分配器,7-列管式间接换热器,8-集气降温器,31-扩压室,32-第一冷却夹层,41-雾化室,42-第二冷却夹层,43-雾化喷水组件,431-雾化套杆,432-雾化斜角自击孔,433-第一密封环,434-第二密封环,435-压紧环,436-密封圈,4331-压紧凸台,4351-挡块,51-波纹补偿管,52-连接管,53-第三冷却夹层,54-调节螺栓,55-调节螺母,56-调节块,61-集气分配室,62-第四冷却夹层,611-碟形段,612-直管段,613-燃气整流面,71-间接换热室,72-换热管,81-集气降温室,82-第六冷却夹层,83-抽气口,811-圆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了实现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下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该系统作为小推力姿轨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姿轨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高速燃气的快速升压降温。
本发明系统的扩压器3与发动机2工作参数相匹配,对发动机2燃气进行减速升压,身部采用夹层冷却,在燃气流通的过程中对燃气进行第一阶段的间接换热;雾化喷水降温器4安装插入式雾化喷水组件43,向燃气通道内喷入雾化水,身部采用夹层冷却,在燃气流通的过程中对燃气进行第二阶段的间接换热;波纹补偿器5身部采用夹层冷却方式,在完成系统安装补偿作用的同时也完成对燃气的第三阶段间接换热;集气分配器6保证燃气在雾化喷水冷却后膨胀升压减速,同时对燃气进行收集、整流、分配,使燃气能够较为均匀的进入后端的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内进行换热,身部采用夹层冷却,在燃气流通的过程中对燃气进行第四阶段的间接换热。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冷却水流动于壳层,燃气流动于列管内,使燃气在低速状态下均匀流经列管,对燃气进行第五阶段的间接换热。集气降温器8对前五阶段换热完成的燃气进行收集,通过集气降温室81身部的夹层冷却对燃气进行第六阶段的间接换热,使燃气速度和温度达到蒸汽引射系统的允许范围内,保证燃气能够有效排出系统。
如图1、图2所示,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作为液体火箭姿轨控发动机高模试验燃气降温的主要手段,包括扩压器3、雾化喷水降温器4、波纹补偿器5、集气分配器6、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集气降温器8等。
真空舱1作为火箭发动机2的安装工作场所,舱体一端封堵,一端作为发动机2燃气的流动通道,在高模试验过程中为发动机2提供稳定的真空环境,发动机2采用两种或多种液体推进剂挤压式供应,在燃烧室内燃烧生成高温燃气,通过拉法尔喷管高速喷出从而产生稳定推力。
扩压器3包括扩压室31和设置在扩压室31外周面上的第一冷却夹层32,扩压室31与发动机2工作参数相匹配,以保证发动机2工作过程中在扩压器3内形成稳定的激波串,对发动机燃气进行减速升压,同时扩压室31身部外壁采用双层结构形成第一冷却夹层32,第一冷却夹层32内通入冷却水,在燃气流通的过程中对燃气进行第一阶段的间接换热。
雾化喷水降温器4包括雾化室41、雾化喷水组件43和设置在雾化室41外部的第二冷却夹层42;雾化室41包括依次连接的锥形段和直线段,锥形段的小端与扩压室31连通,直线段与波纹补偿器5连接;雾化喷水组件43为多组,沿直线段周向均匀设置,其穿过雾化室41的内壁和第二冷却夹层42设置在雾化室41的腔体内,雾化喷水组件43包括雾化套杆431,雾化套杆431上设置有多个雾化斜角自击孔432。多个雾化斜角自击孔432沿雾化套杆431轴向设置,且雾化套杆431两侧的雾化斜角自击孔432的倾斜方向相反,雾化斜角自击孔432的倾斜角度为30°至60°。采用高压挤压经过处理的软化水,在燃气流动通道内安装插入式雾化喷水组件43,利用具有一定压降的小孔自击使水产生雾化,与燃气流动方向一致向燃气通道内喷入雾化水,使燃气流动过程中与雾化水进行直接换热。同时降温器身部外壁采用双层结构形成第二冷却夹层42,第二冷却夹层42内通入冷却水,在燃气流通的过程中对燃气进行第二阶段的间接换热。
如图3、图4所示,雾化喷水组件43通过密封连接组件设置在雾化室41上;密封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环433、第二密封环434、压紧环435和密封圈436,第一密封环433设置在雾化室41外,且设置有压紧凸台4331,第二密封环434设置在雾化室外,密封圈436设置在第一密封环433、第二密封环434之间,压紧环435的一端设置有将压紧凸台4331轴向压紧的挡块4351,另一端与第二密封环434螺纹连接。
如图5所示,波纹补偿器5包括波纹补偿管51、连接管52和第三冷却夹层53,两组连接管52分别设置在波纹补偿管51的两端,且与波纹补偿管51连通,所述第三冷却夹层53设置在波纹补偿管51、连接管52外周面上;波纹补偿器5还包括调节螺栓54、调节螺母55和两个调节块56,两个调节块56分别设置在两组连接管52上,且调节螺栓54通过调节螺母55将两个调节块56连接。波纹补偿管51的内径与雾化喷水降温器保持一致,用于系统设备安装时的轴向、侧向补偿,同时波纹补偿器5身部采用第三冷却夹层53,在燃气流通的过程中对燃气进行第三阶段的间接换热。
如图6所示,集气分配器6包括集气分配室61和设置在集气分配室61外周面上的第四冷却夹层62;集气分配室61包括碟形段611和直管段612,碟形段611与波纹补偿器5连接,直管段612与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连接。集气分配室61设置于波纹补偿器5出口,保证燃气在雾化喷水冷却后膨胀升压减速,同时对燃气进行收集整流分配,使燃气能够较为均匀的进入后端的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内进行换热;同时集气分配室61身部外壁采用双层结构形成第四冷却夹层62,第四冷却夹层62通入冷却水,在燃气流通的过程中对燃气进行第四阶段的间接换热;集气分配室61对燃气进行整流和分配,集气分配室61内的燃气整流面613喷涂氧化铬。
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包括间接换热室71和设置在间接换热室71内的多个换热管72,多个换热管72在间接换热室71内轴向设置,且通过两端的支撑板固定;换热管72外的腔体流动有冷却液体,换热管72内为燃气通道。列管式间接换热室71采用列管换热方式,冷却水流动于壳层,燃气流动于列管内,使燃气在低速状态下均匀流经列管,对燃气进行第五阶段的间接换热。
集气降温器8包括集气降温室81和设置在集气降温室81外周面上的第六冷却夹层82,集气降温室81的一端与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连接,另一端封闭,且集气降温器8的一侧设置有抽气口83;集气降温室81设置于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出口,对前五阶段换热完成的燃气进行收集,通过集气降温室81身部的夹层冷却对燃气进行第六阶段的间接换热,使燃气速度和温度达到蒸汽引射系统允许范围内,保证燃气能够有效排出系统。集气降温室81的封闭端通过圆弧管811密封,此种设置可以为燃气进行整形和缓冲,使得集气降温器8内的燃气能够被均匀抽走。
扩压室31、雾化室41、波纹补偿管51、集气分配室61、换热管72、集气降温室81依次连通设置,使得燃气能够从扩压器3至集气降温器8依次流过。
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的换热分为以下阶段;
(1)燃气第一、二阶段换热;
燃气第一阶段换热是由扩压器3来实现的,由于发动机2喷管出口燃气流速极高,往往达到3~6马赫,因此首要任务是需要将燃气的流速降低,而扩压器3的作用就是使燃气升压减速,以便为后端设备创造良好换热条件;扩压器3采用气动计算方法确定型面,其在型面确定后可以对不同推力量级的发动机2进行升压减速,从表1中可以看到经过扩压器3的燃气马赫数下降非常明显。
表1扩压器的主要计算结果
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数值
发动机2推力 F N 1000
燃气总温 T K 2800
喷管出口燃气马赫数 M<sub>e</sub> / 5.1
扩压器出口压力 P<sub>k</sub> kPa 1.77
扩压器出口静温 T<sub>k</sub> K 2798
扩压器出口Mach数 M<sub>k</sub> / 0.3169
真空舱1压 P<sub>0</sub> kPa 0.039
燃气第二阶段换热是由雾化喷水降温器4来实现的,雾化喷水降温器4是经过流道扩张后的大直径流通通道,在该通道内安装设置插入式雾化喷水组件43,利用挤压式供应软化水通过雾化喷水组件43自击雾化,顺着燃气流动方向形成一定流量的雾化水流场,利用雾化后的水与燃气进行掺混和直接热交换。
本系统中将雾化喷水降温器4的设计与扩压器3一体集成,在集成设计过程中对两种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了匹配,两种设备身部均采用夹层冷却方式,与内部的雾化喷水冷却方式形成燃气的第二阶段换热,大幅降低燃气的温度和速度。降温器出口处的燃气参数如表2所示。
表2雾化喷水降温器出口气流压力表
参数名称 单位 1000N发动机2
出口气流静温 K 2796.85
喷水量 kg 0.213
出口混合气静温 K 800
出口燃气马赫数 0.1087
出口燃气气流速度 m/s 128.447
出口混合气流速度 m/s 83.35
出口混合气静压 kPa 1.51
雾化喷水结构如图4所示,组件采用耐温不锈钢制造,每组杆件上开设斜角自击孔,采用直流撞击雾化方式产生稳定的雾化水,通过不同的入口压力调节实现不同的流量调节。
燃气在流动过程中,会与扩压器3、雾化喷水降温器4内壁进行热交换,从而进行第一阶段换热。根据燃气换热的方式,其与设备内壁的换热包括对流和辐射两种,其中对流热流密度可由下式计算:
q1=ag(Tk-Tbg) (1)
放热系数ag可根据简化的巴尔兹半经验公式计算:
Figure GDA0002491746660000081
辐射热流密度可由下式计算:
燃气中的主要辐射气体是水蒸汽和二氧化碳,辐射热流密度按下式计算:
Figure GDA0002491746660000093
Figure GDA0002491746660000091
Figure GDA0002491746660000092
经计算取得换热的总热流密度后,可以得到设备冷却水量、换热系数等重要参数,可以模拟计算出气流经过第一、二阶段换热后的温度。
(2)燃气第三阶段换热
燃气第三阶段换热是由波纹补偿器5来实现的,波纹补偿器5主要用于试验系统安装时的轴向、侧向补偿,在此发明中对波纹补偿器5进行重新设计,使其在实现系统轴向、侧向补偿的同时完成燃气的第三阶段换热功能。波纹补偿器的侧向补偿是由其身部的波段实现的,身部波段具有一定的挠度,允许波纹补偿器在安装时在侧向上产生变形,从而实现系统的侧向补偿。
波纹补偿器5采用夹层冷却方式,其内径与雾化喷水降温器4保持一致,在燃气流动过程中通过内壁的换热进一步降低燃气温度,设备的热流密度、换热系数及冷却水流量的计算参考上文,在其出口处燃气速度和温度进一步降低。
(3)燃气第四、五、六阶段换热
燃气第四阶段换热是由集气分配室61来实现的,集气分配室61设置在波纹补偿器5出口,该设备设计时增大了燃气流动通道直径,使燃气在该区域内速度大大减缓,并在燃气整流面613上形成局部的滞止,在燃气附面层上形成局部的返流条件,以便燃气在该集气室内重新进行分配,能够较为均匀的进入后端的换热器内,该设备也采用了夹层冷却方式,对燃气进行第四阶段的换热。
由于在集气分配室61内的燃气整流面613上燃气会形成局部的滞止,总温可能会达到1000℃左右,对于设备的材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在燃气整流面613上采用氧化铬喷涂技术,使迎风面能够耐受1200℃的高温,保障设备运行安全。
燃气第五阶段换热是由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来实现的。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与集气分配室61一体式设计,在燃气经过四次的换热从而速度和温度大大降低后,利用后端蒸汽引射系统的抽吸作用,使集气分配室61内的燃气均匀的从换热器内的列管内流动,燃气在流动过程中与列管外部的冷却水进行第五次换热,使燃气的温度得到进一步降低。
燃气第六阶段换热是由集气降温室81来实现的。集气降温室81采用夹层冷却方式,其内径与集气分配室61、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保持一致,在燃气经过五次减速换热后进行燃气的收集,以便后端的蒸汽引射系统更加有效的抽吸,同时对燃气进行第六次换热,使燃气的温度小于300℃。
燃气经过六个阶段的换热后,温度和速度都得到大幅降低,在发动机2工作过程中,发动机2产生的燃气能够在极短时间内经过六个阶段换热,有效的保障了高空模拟试验的顺利进行。
该系统的工作流程为:
(1)系统设备检查:检查确认系统各设备状态正常;
(2)冷却水供应:对扩压器、雾化喷水降温器、波纹补偿器等设备的夹层冷却水进行供应,使夹层内满流;
(3)蒸汽引射系统工作:启动蒸汽引射系统,对高模试验系统内部进行抽吸,营造发动机工作的真空环境;
(4)发动机启动工作:打开发动机供应系统阀门,发动机启动工作;
(5)雾化喷水启动工作:在发动机启动工作之后0.7s,雾化喷水降温器开始向燃气通道内喷入一定流量的雾化水,对燃气进行降温;
(6)试验结束:当发动机考核程序结束后,关闭蒸汽引射系统,对试验系统进行破空,试后处理。

Claims (10)

1.一种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扩压器(3)、雾化喷水降温器(4)、波纹补偿器(5)、集气分配器(6)、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和集气降温器(8);
所述扩压器(3)包括扩压室(31)和设置在扩压室(31)外周面上的第一冷却夹层(32);
所述雾化喷水降温器(4)包括雾化室(41)、雾化喷水组件(43)和设置在雾化室(41)外部的第二冷却夹层(42);所述雾化室(41)包括依次连接的锥形段和直线段,所述锥形段的小端与扩压室(31)连通,所述直线段与波纹补偿器(5)连接;所述雾化喷水组件(43)为多组,沿直线段周向均匀设置,其穿过雾化室(41)的内壁和第二冷却夹层(42)设置在雾化室(41)的腔体内,所述雾化喷水组件(43)包括雾化套杆(431),所述雾化套杆(431)上设置有多个雾化斜角自击孔(432);
所述波纹补偿器(5)包括波纹补偿管(51)、连接管(52)和第三冷却夹层(53),两组连接管(52)分别设置在波纹补偿管(51)的两端,且与波纹补偿管(51)连通,所述第三冷却夹层(53)设置在波纹补偿管(51)、连接管(52)外周面上;
所述集气分配器(6)包括集气分配室(61)和设置在集气分配室(61)外周面上的第四冷却夹层(62);
所述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包括间接换热室(71)和设置在间接换热室(71)内部的多个换热管(72),多个换热管(72)在间接换热室(71)内部轴向设置,且通过两端的支撑板固定;
所述集气降温器(8)包括集气降温室(81)和设置在集气降温室(81)外周面上的第六冷却夹层(82),所述集气降温室(81)的一端与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连接,另一端封闭,且集气降温器(8)的一侧设置有抽气口(83);
所述扩压室(31)、雾化室(41)、波纹补偿管(51)、集气分配室(61)、换热管(72)、集气降温室(81)依次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雾化斜角自击孔(432)沿雾化套杆(431)轴向设置,且雾化套杆(431)两侧的雾化斜角自击孔(432)的倾斜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斜角自击孔(432)的倾斜角度为30°至6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水组件(43)通过密封连接组件设置在雾化室(41)上;所述密封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环(433)、第二密封环(434)、压紧环(435)和密封圈(436),所述第一密封环设置在雾化室(41)外,且设置有压紧凸台(4331),所述第二密封环(434)设置在雾化室(41)外,所述密封圈(436)设置在第一密封环(433)、第二密封环(434)之间,所述压紧环(435)的一端设置有将压紧凸台(4331)轴向压紧的挡块(4351),另一端与第二密封环(434)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补偿器(5)还包括调节螺栓(54)、调节螺母(55)和两个调节块(56),两个调节块(56)分别设置在两组连接管(52)上,且调节螺栓(54)通过调节螺母(55)将两个调节块(5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分配室(61)包括碟形段(611)和直管段(612),所述碟形段(611)与波纹补偿器(5)连接,所述直管段(612)与列管式间接换热器(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降温室(81)的封闭端通过圆弧管(811)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分配室(61)内的燃气整流面(613)喷涂氧化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补偿管(51)的内径与雾化室直线段内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水降温器(4)与扩压器(3)一体集成设置。
CN201811521143.1A 2018-12-12 2018-12-12 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 Active CN109752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1143.1A CN109752187B (zh) 2018-12-12 2018-12-12 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1143.1A CN109752187B (zh) 2018-12-12 2018-12-12 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2187A CN109752187A (zh) 2019-05-14
CN109752187B true CN109752187B (zh) 2020-10-13

Family

ID=66402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1143.1A Active CN109752187B (zh) 2018-12-12 2018-12-12 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21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3716B (zh) * 2021-07-27 2022-05-1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多层固定的高温燃气通道设计方法
CN114166511B (zh) * 2021-10-20 2023-05-05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高空舱与排气扩压器连接定位结构及高空模拟试验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10066U (zh) * 2010-12-31 2012-01-11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高温燃气升压及降温系统
CN106525434A (zh) * 2016-09-09 2017-03-22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用于新型冲压发动机直连试验的引射装置和环境模拟系统
KR200484599Y1 (ko) * 2016-11-01 2017-09-27 주식회사 일진파워 탈황 승압 송풍기의 회전 오일 씰 및 유압호스 시험장치
CN207248535U (zh) * 2017-08-30 2018-04-17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端壁换热试验系统
CN207471588U (zh) * 2017-09-25 2018-06-08 上海泛智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降温结构及燃烧室试验装置
CN207556310U (zh) * 2017-12-11 2018-06-29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高温排气中心喷水冷却装置
CN207556859U (zh) * 2017-09-25 2018-06-29 新奥能源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室试验设备及系统
CN207850695U (zh) * 2017-11-23 2018-09-11 新奥能源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室试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23537B2 (en) * 2013-03-11 2016-12-2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esiccant based chilling system
US10260418B2 (en) * 2017-03-20 2019-04-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10066U (zh) * 2010-12-31 2012-01-11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高温燃气升压及降温系统
CN106525434A (zh) * 2016-09-09 2017-03-22 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用于新型冲压发动机直连试验的引射装置和环境模拟系统
KR200484599Y1 (ko) * 2016-11-01 2017-09-27 주식회사 일진파워 탈황 승압 송풍기의 회전 오일 씰 및 유압호스 시험장치
CN207248535U (zh) * 2017-08-30 2018-04-17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轮机透平叶片端壁换热试验系统
CN207471588U (zh) * 2017-09-25 2018-06-08 上海泛智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喷水降温结构及燃烧室试验装置
CN207556859U (zh) * 2017-09-25 2018-06-29 新奥能源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室试验设备及系统
CN207850695U (zh) * 2017-11-23 2018-09-11 新奥能源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燃烧室试验装置
CN207556310U (zh) * 2017-12-11 2018-06-29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高温排气中心喷水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2187A (zh) 201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53696B2 (en) Air cooled air cooler for gas turbine engine air system
CN109752187B (zh) 姿轨控发动机真空环境高速高温燃气快速升压降温系统
EP1561928B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gas turbine engine and corresponding gas turbine engine
US2012018626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gas turbine exhaust diffuser
CN105628331B (zh) 大型常规高超声速风洞的节能环保系统
CN111322278B (zh) 一种超声速空气引射器
US2009003831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pressure for spray inlet temperature suppressor of gas turbines
CN106441915B (zh) 一种超音速发动机尾喷管排气模拟试验的排气装置
US3684054A (en) Jet engine exhaust augmentation unit
CN112443518A (zh) 一种超声速空气引射器
CN112780615A (zh) 一种超声速空气引射器
CN105758214B (zh) 一种超高温大温差喷水降温装置
CN112058526B (zh) 一种分布式环缝引射器装置
CN111911465A (zh) 一种分布式二元喷管引射器装置
CN214247529U (zh) 航空发动机核心机尾喷管以及航空发动机核心机
CN109884243A (zh) 一种带主动冷却大热流超声速射流喷管
CN214577972U (zh) 一种超声速空气引射器
CN213133664U (zh) 一种分布式环缝引射器装置
CN212998475U (zh) 一种带引射式喷嘴的凝汽器除氧装置及系统
CN212838645U (zh) 一种分布式二元喷管引射器装置
US2892308A (en) Water spray coo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ersonic nozzle
CN210568357U (zh) 过热蒸汽减温装置
CN105736076A (zh) 一种利用汽轮机排汽余速损失的导流器
CN216132711U (zh) 一种地面燃气轮机燃烧器试验台减温结构
CN219464563U (zh) 一种管道扩口工装及管端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