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1754A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51754A CN109751754A CN201910023518.XA CN201910023518A CN109751754A CN 109751754 A CN109751754 A CN 109751754A CN 201910023518 A CN201910023518 A CN 201910023518A CN 109751754 A CN109751754 A CN 1097517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supercooling
- bypass pipe
- current divider
- check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781 super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换热器包括换热管组、过冷管组、过冷旁通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过冷旁通管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分流器与过冷管组之间的并联支路上,第二端连接于主管路的第二分流器一侧的管段上,第一单向阀设置于过冷旁通管上,第二单向阀设置于并联支路的第一分流器和过冷旁通管的第一端之间的管段上,第三单向阀设置于主管路的第二分流器和过冷旁通管的第二端之间的管段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单向阀实现对换热器进行分流,可以降低系统复杂程度,减轻在制热时经过过冷管组而产生的系统压损,从而提高系统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换热器如果需要进行分流,通常采用分流管或者分流器进行分流设计,但是常规的分流方式,没有方向区分,在进行制冷运行和进行制热运行时经过同样的管路,在换热器进行制冷运行时,通过过冷管路,满足制冷运行需求,而在进行制热运行时,仍然经过会经过过冷管路,会导致增大系统压损,进而降低系统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以解决换热器在加热运行时换热效率降低的问题。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组;
过冷管组,与换热管组通过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并联连接于主管路上;
过冷旁通管,过冷旁通管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分流器与过冷管组之间的并联支路上,第二端连接于主管路的第二分流器一侧的管段上;
第一单向阀,设置于过冷旁通管上,过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限定为由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
第二单向阀,设置于并联支路的第一分流器和过冷旁通管的第一端之间的管段上;
第三单向阀,设置于主管路的第二分流器和过冷旁通管的第二端之间的管段上。
可选地,换热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子管组,多个子管组与过冷管组并联连接。
可选地,过冷旁通管的第二端连接于主管路的第二分流器一侧的管段上的第三分流器。
可选地,过冷旁通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过冷旁通管并联连接。
可选地,过冷旁通管的其中一个或多个,与过冷管组的部分管段并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四通阀连接构成的冷媒循环流路;其中,室外换热器为如上述任意可选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换热器的第三单向阀所在的主管路的一端与室内换热器相连通,第一分流器所在的主管路的一端与压缩机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进一步提供了另一种空调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四通阀连接构成的冷媒循环流路;其中,室内换热器为如上述任意可选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换热器的第三单向阀所在的主管路的一端与压缩机相连通,第一分流器所在的主管路的一端与室外换热器相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实现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单向阀实现对换热器进行分流,可以降低系统复杂程度,减轻在制热时经过过冷管组而产生的系统压损,从而提高系统换热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文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文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被用来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元素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实际上第一元素也能够被称为第二元素,反之亦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结构、装置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的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管组1、过冷管组2、过冷旁通管3、第一单向阀4、第二单向阀5、第三单向阀6,其中过冷管组2与换热管组1通过第一分流器7和第二分流器8并联连接于主管路上;过冷旁通管3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分流器7与过冷管组2之间的并联支路上,第二端连接于主管路的第二分流器8一侧的管段上;第一单向阀4设置于过冷旁通管3上;第二单向阀5设置于并联支路的第一分流器7和过冷旁通管3的第一端之间的管段上;第三单向阀6,设置于主管路的第二分流器8和过冷旁通管3的第二端之间的管段上。
可选地,过第一单向阀4的导通方向限定为由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
本文中,过冷旁通管3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单向阀4设置于过冷旁通管3上,第一单向阀4可以为过冷旁通阀,过冷旁通管3的第一端可以为靠近第一分流器7的一端,过冷旁通管3的第二端可以为靠近第三单向阀6的一端。
可选地,过冷单向阀的导通方向限定为,由过冷旁通管3与过冷管组2的并联节点,流向过冷旁通管3与主管路的并联节点。
可选地,换热器在制冷运行时,制冷剂依次流通过第一分流器7,换热管组1,第二分流器8,过冷管组2,过冷旁通管3,此时,制冷剂不通过第二单向阀5和第三单向阀6。制冷剂从第一分流器7进入,通过并联的换热管组1,由于换热管组1的换热管是并联连接方式,在换热管组1两端的流体的压强差同样的情况下,多条并联的换热管可以对流入制冷剂起到分流的作用,还可以增大换热表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然后,制冷剂流入第二分流器8,由于主管路上第三单向阀6的阻挡,制冷剂流入过冷管组2,进一步充分冷却,当经过过冷管组2与过冷旁通管3的并联节点时,由于第二单向阀5的阻挡,制冷剂将流入过冷旁通管3,通过第一单向阀4,从过冷旁通管3的第二端流入主管路。在此过程中,制冷剂通过较长的过冷管组2,保证了冷却效果,使制冷效果更好。
本文中,第一单向阀4、第二单向阀5和第三单向阀6均为单向阀,即制冷剂只能单向通过该阀门,当单向阀所在管路有反方向流通的制冷剂或其他流体,单向阀相当于关闭的阀门,不能使制冷剂或其他流体通过。
可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不作限定,可以为冷媒,换热器在制冷运行时,冷媒的流通路径为,依次流通过第一分流器7,换热管组1,第二分流器8,过冷管组2,过冷旁通管3,此时,冷媒不通过第二单向阀5和第三单向阀6。冷媒从第一分流器7进入,通过并联的换热管组1,由于换热管组1的换热管是并联连接方式,在换热管组1两端的流体的压强差同样的情况下,多条并联的换热管可以对流入冷媒起到分流的作用,还可以增大换热表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然后,冷媒流入第二分流器8,由于主管路上第三单向阀6的阻挡,冷媒流入过冷管组2,进一步充分冷却,当经过过冷管组2与过冷旁通管3的并联节点时,由于第二单向阀5的阻挡,冷媒将流入过冷旁通管3,通过第一单向阀4,从过冷旁通管3的第二端流入主管路。在此过程中,冷媒进入第一分流器7时为气态冷媒,随着冷媒的流动,经过换热管组1,冷媒冷却为气液混和,再经过过冷管组2,充分冷凝为液态,制冷过程中,冷媒通过较长的过冷管组2,保证了冷却效果,使制冷效果更好。
可选地,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制冷剂依次流通过第三单向阀6,第二分流器8,换热管组1和过冷管组2的并联管路,第一分流器7,在制热运行状态下,制冷剂的流路为三路分流,此时换热管组1包括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
本文中,从第三单向阀6进入到第二分流器8可以为主管路,从第二分流器8进入通过第一换热管路的流通路径可以为第一流路,从第二分流器8进入通过第二换热管路的流通路径可以为第二流路,从第二分流器8进入通过过冷管组2的流通路径可以为第三流路。
可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不作限定,可以为冷媒,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冷媒的流路为三条并联流路。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多路径分流,缓解了制冷剂进入第三单向阀6时的较大阻力,降低了流路阻力损失,提高了制热效率。
这样,就实现了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单向阀实现对换热器进行分流,可以减小系统复杂程度,降低在制热时经过过冷管组2而产生的系统压损,从而提高系统换热效率。
可选地,换热管组1包括一个或多个子管组,多个子管组与过冷管组2并联连接。
可选地,换热管组1可以为两个通过并联方式连接的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分换热管路,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分换热管路可以为并联连接方式,在换热管组1两端流量压强差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进入第一分流器7的制冷剂起到更好的分流作用。
这样,就实现了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单向阀实现对换热器进行分流,可以减小系统复杂程度,降低在制热时经过过冷管组2而产生的系统压损,从而提高系统换热效率。
可选地,过冷旁通管3的第二端连接于主管路的第二分流器8一侧的管段上的第三分流器99。
可选地,换热器在制冷运行时,制冷剂依次流通过第一分流器7,换热管组1,第二分流器8,过冷管组2,过冷旁通管3,此时,制冷剂不通过第二单向阀5和第三单向阀6。制冷剂从第一分流器7进入,通过并联的换热管组1,由于换热管组1的换热管是并联连接方式,在换热管组1两端的流体的压强差同样的情况下,多条并联的换热管可以对流入制冷剂起到分流的作用,还可以增大换热表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然后,制冷剂流入第二分流器8,由于主管路上第三单向阀6的阻挡,制冷剂流入过冷管组2,进一步充分冷却,当经过过冷管组2与过冷旁通管3的并联节点时,由于第二单向阀5的阻挡,制冷剂将流入过冷旁通管3,通过第一单向阀4,从过冷旁通管3的第二端流入第三分流器99。在此过程中,制冷剂通过较长的过冷管组2,保证了冷却效果,使制冷效果更好。
可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不作限定,可以为冷媒,换热器在制冷运行时,冷媒的流通路径为,依次流通过第一分流器7,换热管组1,第二分流器8,过冷管组2,过冷旁通管3,此时,冷媒不通过第二单向阀5和第三单向阀6。冷媒从第一分流器7进入,通过并联的换热管组1,由于换热管组1的换热管是并联连接方式,在换热管组1两端的流体的压强差同样的情况下,多条并联的换热管可以对流入冷媒起到分流的作用,还可以增大换热表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然后,冷媒流入第二分流器8,由于主管路上第三单向阀6的阻挡,冷媒流入过冷管组2,进一步充分冷却,当经过过冷管组2与过冷旁通管3的并联节点时,由于第二单向阀5的阻挡,冷媒将流入过冷旁通管3,通过第一单向阀4,从过冷旁通管3的第二端流入第三分流器99。在此过程中,冷媒进入第一分流器7时为气态冷媒,随着冷媒的流动,经过换热管组1,冷媒冷却为气液混和,再经过过冷管组2,充分冷凝为液态,制冷过程中,冷媒通过较长的过冷管组2,保证了冷却效果,使制冷效果更好。
可选地,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制冷剂依次流通过第三分流器99,第三单向阀6,第二分流器8,换热管组1和过冷管组2的并联管路,第一分流器7,在制热运行状态下,制冷剂的流路为三路分流,此时换热管组1包括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换热管路。
本文中,从第三分流器9进入,通过第三单向阀6进入到第二分流器8可以为主管路,从第二分流器8进入通过第一换热管路的流通路径可以为第一流路,从第二分流器8进入通过第二换热管路的流通路径可以为第二流路,从第二分流器8进入通过过冷管组2的流通路径可以为第三流路。
可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不作限定,可以为冷媒,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冷媒的流路为三条并联流路。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多路径分流,缓解了制冷剂进入第三单向阀6时的较大阻力,降低了流路阻力损失,提高了制热效率。
这样,就实现了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单向阀实现对换热器进行分流,可以减小系统复杂程度,降低在制热时经过过冷管组2而产生的系统压损,从而提高系统换热效率。
可选地,过冷旁通管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过冷旁通管3并联连接。
可选地,过冷旁通管3可以为两个通过并联方式连接的第一过冷旁通管3和第二过冷旁通管3,第一过冷旁通管3和第二过冷旁通管3可以为并联连接方式,在过冷旁通管3两端流量压强差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进入第一分流器7的制冷剂起到更好的分流作用。
这样,就实现了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单向阀实现对换热器进行分流,可以减小系统复杂程度,降低在制热时经过过冷管组2而产生的系统压损,从而提高系统换热效率。
可选地,过冷旁通管3的其中一个或多个,与过冷管组2的部分管段并联。
可选地,过冷旁通管3可以为两个通过并联方式连接的第一过冷旁通管3和第二过冷旁通管3,第一过冷旁通管3和第二过冷旁通管3可以为并联连接方式,并与过冷管组2的部分管段并联连接,在过冷旁通管3与过冷管组2部分管段两端流量压强差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进入第一分流器7的制冷剂起到更好的分流作用。
这样,就实现了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单向阀实现对换热器进行分流,可以减小系统复杂程度,降低在制热时经过过冷管组2而产生的系统压损,从而提高系统换热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四通阀连接构成的冷媒循环流路;其中,室外换热器为如上述任意可选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换热器的换热管组1与压缩机相连通,过冷管组2与室内换热器相连通。
可选地,空调的室外换热器安装在空调室外机中,空调的室外机体积更加不受限制,室外换热器为如上任意可选实施例所述的室外换热器时,过冷旁通管3组中并联的多个过冷旁通管3,所占空间可以更大,空调换热效率也更高。
可选地,空调器在进行制冷运行时,室外换热器包括换热管组1、过冷管组2、过冷旁通管3、第一单向阀4、第二单向阀5、第三单向阀6,其中过冷管组2与换热管组1通过第一分流器7和第二分流器8并联连接于主管路上;过冷旁通管3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分流器7与过冷管组2之间的并联支路上,第二端连接于主管路的第二分流器8一侧的管段上;第一单向阀4设置于过冷旁通管3上;第二单向阀5设置于并联支路的第一分流器7和过冷旁通管3的第一端之间的管段上;第三单向阀6,设置于主管路的第二分流器8和过冷旁通管3的第二端之间的管段上。
可选地,过第一单向阀4的导通方向限定为由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
可选地,过冷单向阀的导通方向限定为,由过冷旁通管3与过冷管组2的并联节点,流向过冷旁通管3与主管路的并联节点。
可选地,换热器在制冷运行时,冷媒依次流通过第一分流器7,换热管组1,第二分流器8,过冷管组2,过冷旁通管3,此时,冷媒不通过第二单向阀5和第三单向阀6。冷媒从第一分流器7进入,通过并联的换热管组1,由于换热管组1的换热管是并联连接方式,在换热管组1两端的流体的压强差同样的情况下,多条并联的换热管可以对流入冷媒起到分流的作用,还可以增大换热表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然后,冷媒流入第二分流器8,由于主管路上第三单向阀6的阻挡,冷媒流入过冷管组2,进一步充分冷却,当经过过冷管组2与过冷旁通管3的并联节点时,由于第二单向阀5的阻挡,冷媒将流入过冷旁通管3,通过第一单向阀4,从过冷旁通管3的第二端流入主管路。在此过程中,冷媒通过较长的过冷管组2,使冷媒在经过过冷管组2的时候得到再冷却,使冷媒能够充分冷却,使其不会过快蒸发,从而提高空调器整机系统的制冷效果。
可选地,空调器在进行制冷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中冷媒的流路为一条路径,依次流通过第一分流器7,换热管组1,第二分流器8,过冷管组2,过冷旁通管3,此时,冷媒不通过第二单向阀5和第三单向阀6。冷媒从第一分流器7进入,通过并联的换热管组1,由于换热管组1的换热管是并联连接方式,在换热管组1两端的流体的压强差同样的情况下,多条并联的换热管可以对流入冷媒起到分流的作用,还可以增大换热表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然后,冷媒流入第二分流器8,由于主管路上第三单向阀6的阻挡,冷媒流入过冷管组2,进一步充分冷却,当经过过冷管组2与过冷旁通管3的并联节点时,由于第二单向阀5的阻挡,冷媒将流入过冷旁通管3,通过第一单向阀4,从过冷旁通管3的第二端流入主管路。在此过程中,冷媒进入第一分流器7时为气态冷媒,随着冷媒的流动,经过换热管组1,冷媒的状态逐渐经过气液混合,经过过冷旁通管3,进而从过冷旁通管3流出的冷媒保证充分冷凝为液态,为使冷凝过程充分进行,通过较长的过冷管组2十分必要,保证了冷却效果,加入过冷管组2的室外换热器与只经过换热管组1的室外换热器相比,冷却效果更好,制冷效果更好,换热效率得以保证,也提高了空调器整机系统的制冷工作效率。
可选地,空调器在进行制热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中冷媒依次流通过第三单向阀6,第二分流器8,换热管组1和过冷管组2的并联管路,第一分流器7,在制热运行状态下,冷媒的流路为三路分流,当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从第二分流器8进入时,若没有换热管组1和过冷管组2构成的并联通路冷却,而是依次通过串联连接的过冷管组2和换热管组1,冷媒阻力较大,会降低换热效率,影响空调的制热效果。
可选地,空调器在进行制热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中冷媒的流路为多条路径,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多路径分流,缓解了冷媒进入第三单向阀6时的较大阻力,降低了流路阻力损失,提高了制热效率。室外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多路径分流,缓解了冷媒进入第三单向阀6时的较大阻力,降低了流路阻力损失,提高了空调的制热效率。
可选地,过冷旁通管3可以为两个通过并联方式连接的第一过冷旁通管3和第二过冷旁通管3,第一过冷旁通管3和第二过冷旁通管3可以为并联连接方式,在过冷旁通管3两端流量压强差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进入第一分流器7的冷媒起到更好的分流作用。
可选地,换热管组1可以为两个通过并联方式连接的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分换热管路,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分换热管路可以为并联连接方式,在换热管组1两端流量压强差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进入第一分流器7的冷媒起到更好的分流作用。
这样,空调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单向阀实现对室外换热器进行分流,可以减小系统复杂程度,降低在制热时经过过冷管组2而产生的系统压损,从而提高系统换热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另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四通阀连接构成的冷媒循环流路;其中,室内换热器为如上述任意可选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换热器的换热管组1与压缩机相连通,过冷管组2与室内换热器相连通。
可选地,空调还可以包括节流装置,不作限定,节流装置可以为毛细管,空调的压缩机可以为定频压缩机,毛细管可以连接在过冷管组2与过冷旁通管3并联节点的远离换热管组1的一端。
可选地,空调还可以包括节流装置,不作限定,节流装置可以为电子膨胀阀,空调的压缩机可以为变频压缩机,电子膨胀阀可以连接在过冷管组2与过冷旁通管3并联节点的远离换热管组1的一端。
可选地,节流装置可以设置在过冷管组2与过冷旁通管3并联节点的远离换热管组1的一端,与过冷管组2相连,过冷管组2使冷媒再冷却,有足够的过冷度能够控制冷媒在节流部件前不产生过快蒸发,从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率。
可选地,空调器在进行制冷运行时,室外换热器包括换热管组1、过冷管组2、过冷旁通管3、第一单向阀4、第二单向阀5、第三单向阀6,其中过冷管组2与换热管组1通过第一分流器7和第二分流器8并联连接于主管路上;过冷旁通管3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分流器7与过冷管组2之间的并联支路上,第二端连接于主管路的第二分流器8一侧的管段上;第一单向阀4设置于过冷旁通管3上;第二单向阀5设置于并联支路的第一分流器7和过冷旁通管3的第一端之间的管段上;第三单向阀6,设置于主管路的第二分流器8和过冷旁通管3的第二端之间的管段上。
可选地,过第一单向阀4的导通方向限定为由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
可选地,过冷单向阀的导通方向限定为,由过冷旁通管3与过冷管组2的并联节点,流向过冷旁通管3与主管路的并联节点。
可选地,换热器在制冷运行时,冷媒依次流通过第一分流器7,换热管组1,第二分流器8,过冷管组2,过冷旁通管3,此时,冷媒不通过第二单向阀5和第三单向阀6。冷媒从第一分流器7进入,通过并联的换热管组1,由于换热管组1的换热管是并联连接方式,在换热管组1两端的流体的压强差同样的情况下,多条并联的换热管可以对流入冷媒起到分流的作用,还可以增大换热表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然后,冷媒流入第二分流器8,由于主管路上第三单向阀6的阻挡,冷媒流入过冷管组2,进一步充分冷却,当经过过冷管组2与过冷旁通管3的并联节点时,由于第二单向阀5的阻挡,冷媒将流入过冷旁通管3,通过第一单向阀4,从过冷旁通管3的第二端流入主管路。在此过程中,冷媒通过较长的过冷管组2,使冷媒在经过过冷管组2的时候得到再冷却,使冷媒能够充分冷却,使其不会过快蒸发,从而提高空调器整机系统的制冷效果。
可选地,空调器在进行制冷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中冷媒的流路为一条路径,依次流通过第一分流器7,换热管组1,第二分流器8,过冷管组2,过冷旁通管3,此时,冷媒不通过第二单向阀5和第三单向阀6。冷媒从第一分流器7进入,通过并联的换热管组1,由于换热管组1的换热管是并联连接方式,在换热管组1两端的流体的压强差同样的情况下,多条并联的换热管可以对流入冷媒起到分流的作用,还可以增大换热表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然后,冷媒流入第二分流器8,由于主管路上第三单向阀6的阻挡,冷媒流入过冷管组2,进一步充分冷却,当经过过冷管组2与过冷旁通管3的并联节点时,由于第二单向阀5的阻挡,冷媒将流入过冷旁通管3,通过第一单向阀4,从过冷旁通管3的第二端流入主管路。在此过程中,冷媒进入第一分流器7时为气态冷媒,随着冷媒的流动,经过换热管组1,冷媒的状态逐渐经过气液混合,经过过冷旁通管3,进而从过冷旁通管3流出的冷媒保证充分冷凝为液态,为使冷凝过程充分进行,通过较长的过冷管组2十分必要,保证了冷却效果,加入过冷管组2的室外换热器与只经过换热管组1的室外换热器相比,冷却效果更好,制冷效果更好,换热效率得以保证,也提高了空调器整机系统的制冷工作效率。
可选地,空调器在进行制热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中冷媒依次流通过第三单向阀6,第二分流器8,换热管组1和过冷管组2的并联管路,第一分流器7,在制热运行状态下,冷媒的流路为三路分流,当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从第二分流器8进入时,若没有换热管组1和过冷管组2构成的并联通路冷却,而是依次通过串联连接的过冷管组2和换热管组1,冷媒阻力较大,会降低换热效率,影响空调的制热效果。
可选地,空调器在进行制热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中冷媒的流路为多条路径,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多路径分流,缓解了冷媒进入第三单向阀6时的较大阻力,降低了流路阻力损失,提高了制热效率。室外换热器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多路径分流,缓解了冷媒进入第三单向阀6时的较大阻力,降低了流路阻力损失,提高了空调的制热效率。
可选地,过冷旁通管3可以为两个通过并联方式连接的第一过冷旁通管3和第二过冷旁通管3,第一过冷旁通管3和第二过冷旁通管3可以为并联连接方式,在过冷旁通管3两端流量压强差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进入第一分流器7的冷媒起到更好的分流作用。
可选地,换热管组1可以为两个通过并联方式连接的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分换热管路,第一换热管路和第二分换热管路可以为并联连接方式,在换热管组1两端流量压强差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进入第一分流器7的冷媒起到更好的分流作用。
这样,空调在制热运行时,通过单向阀实现对室内换热器进行分流,可以减小系统复杂程度,降低在制热时经过过冷管组2而产生的系统压损,从而提高系统换热效率。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7)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换热管组;
过冷管组,与所述换热管组通过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并联连接于主管路上;
过冷旁通管,所述过冷旁通管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分流器与所述过冷管组之间的并联支路上,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主管路的所述第二分流器一侧的管段上;
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过冷旁通管上,所述过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限定为由所述第一端流向所述第二端;
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并联支路的所述第一分流器和所述过冷旁通管的所述第一端之间的管段上;
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所述主管路的所述第二分流器和所述过冷旁通管的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管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子管组,多个子管组与所述过冷管组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旁通管的所述第二端连接于所述主管路的所述第二分流器一侧的管段上的第三分流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旁通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冷旁通管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旁通管的其中一个或多个,与所述过冷管组的部分管段并联。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四通阀连接构成的冷媒循环流路;其中,所述室外换热器为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所述第三单向阀所在的主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流器所在的主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
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四通阀连接构成的冷媒循环流路;其中,所述室内换热器为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所述第三单向阀所在的主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所述第一分流器所在的主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23518.XA CN109751754B (zh) | 2019-01-10 | 2019-01-10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PCT/CN2020/070182 WO2020143540A1 (zh) | 2019-01-10 | 2020-01-03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23518.XA CN109751754B (zh) | 2019-01-10 | 2019-01-10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51754A true CN109751754A (zh) | 2019-05-14 |
CN109751754B CN109751754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66405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23518.XA Active CN109751754B (zh) | 2019-01-10 | 2019-01-10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51754B (zh) |
WO (1) | WO2020143540A1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43539A1 (zh) * | 2019-01-10 | 2020-07-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WO2020143537A1 (zh) * | 2019-01-10 | 2020-07-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WO2020143540A1 (zh) * | 2019-01-10 | 2020-07-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CN112082200A (zh) * | 2020-09-25 | 2020-12-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机机组、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过冷度控制方法 |
CN112594974A (zh) * | 2020-12-17 | 2021-04-02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换热器和空调 |
CN113719901A (zh) * | 2021-08-26 | 2021-11-30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换热组件以及空调器 |
CN114165946A (zh) * | 2021-09-19 | 2022-03-1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CN114383218A (zh) * | 2021-12-14 | 2022-04-22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CN114383217A (zh) * | 2021-12-14 | 2022-04-22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WO2023273347A1 (zh) * | 2021-06-29 | 2023-01-05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换热器的分流结构及其分流方法 |
WO2023040282A1 (zh) * | 2021-09-19 | 2023-03-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换热器、制冷循环系统、空调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76888B (zh) * | 2022-03-23 | 2024-05-2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换热器、换热器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家用电器 |
CN115751532B (zh) * | 2022-11-21 | 2024-07-26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18107A (zh) * | 2011-04-25 | 2014-01-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制冷循环装置 |
CN206919454U (zh) * | 2017-04-28 | 2018-01-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装置的换热器及空调装置 |
CN209744695U (zh) * | 2019-01-10 | 2019-12-0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7587A (ja) * | 1997-07-18 | 1999-02-12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2001099510A (ja) * | 1999-09-30 | 2001-04-13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2002243296A (ja) * | 2001-02-20 | 2002-08-28 | Fujitsu General Ltd | 空気調和機 |
CN109751754B (zh) * | 2019-01-10 | 2023-04-07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
2019
- 2019-01-10 CN CN201910023518.XA patent/CN109751754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1-03 WO PCT/CN2020/070182 patent/WO202014354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18107A (zh) * | 2011-04-25 | 2014-01-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制冷循环装置 |
CN206919454U (zh) * | 2017-04-28 | 2018-01-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装置的换热器及空调装置 |
CN209744695U (zh) * | 2019-01-10 | 2019-12-0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43539A1 (zh) * | 2019-01-10 | 2020-07-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WO2020143537A1 (zh) * | 2019-01-10 | 2020-07-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WO2020143540A1 (zh) * | 2019-01-10 | 2020-07-16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CN112082200A (zh) * | 2020-09-25 | 2020-12-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室内机机组、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过冷度控制方法 |
CN112082200B (zh) * | 2020-09-25 | 2024-06-25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室内机机组、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过冷度控制方法 |
CN112594974A (zh) * | 2020-12-17 | 2021-04-02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换热器和空调 |
WO2023273347A1 (zh) * | 2021-06-29 | 2023-01-05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换热器的分流结构及其分流方法 |
CN113719901B (zh) * | 2021-08-26 | 2023-09-19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换热组件以及空调器 |
CN113719901A (zh) * | 2021-08-26 | 2021-11-30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空调换热组件以及空调器 |
CN114165946A (zh) * | 2021-09-19 | 2022-03-1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WO2023040282A1 (zh) * | 2021-09-19 | 2023-03-2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换热器、制冷循环系统、空调器 |
CN114383218A (zh) * | 2021-12-14 | 2022-04-22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CN114383217A (zh) * | 2021-12-14 | 2022-04-22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CN114383218B (zh) * | 2021-12-14 | 2024-03-19 | 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CN114383217B (zh) * | 2021-12-14 | 2024-05-24 | 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0143540A1 (zh) | 2020-07-16 |
CN109751754B (zh) | 2023-04-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51754A (zh)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109751752A (zh)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
JP5927415B2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CN216694081U (zh) | 换热器及空调器 | |
CN109751751A (zh)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214581751U (zh) | 换热器和空调 | |
CN214276219U (zh) | 换热器和空调 | |
CN202660651U (zh) | 防结霜空调 | |
CN106524556A (zh)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KR20130095296A (ko) | 증발기 및 이를 구비한 냉동시스템 | |
CN106642792A (zh) | 喷气增焓空调机组 | |
CN209744695U (zh)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209744696U (zh)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109751753A (zh)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109323877B (zh) | 一种基于制冷循环的换热器综合测试系统 | |
CN112594974A (zh) | 换热器和空调 | |
CN104896808B (zh) | 多联机系统 | |
CN108168137A (zh) | 一种模块水机系统及低温型模块水机设备 | |
CN105953337B (zh) | 冰蓄热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3208028U (zh) | 一种空调装置 | |
CN112594975B (zh) | 换热器和空调 | |
CN210399470U (zh) |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207279844U (zh) | 空调器 | |
CN204963305U (zh) | 一种板式换热器及制冷系统 | |
CN219037136U (zh)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Applicant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after: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Applicant before: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