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51446A - 阀及其驱动组件 - Google Patents

阀及其驱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51446A
CN109751446A CN201711070502.1A CN201711070502A CN109751446A CN 109751446 A CN109751446 A CN 109751446A CN 201711070502 A CN201711070502 A CN 201711070502A CN 109751446 A CN109751446 A CN 109751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over panel
sleeve
dynamic iron
iron core
permanent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705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51446B (zh
Inventor
潘家宝
张自平
尹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ree Flower Yaweike Electric Appliance (wuhu) Co Ltd
Sanhua Aweco Appliance Systems Wu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ree Flower Yaweike Electric Appliance (wu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ee Flower Yaweike Electric Appliance (wu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ree Flower Yaweike Electric Appliance (wu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7050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514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51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1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51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514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及其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壳体、中心铁芯、线圈、第一翻板、第二翻板、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一永磁体、第二永磁体、第一动铁芯和第二动铁芯,中心铁芯、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分别与壳体相连,线圈绕中心铁芯设置,第一翻板在第一吸合位置与第一离开位置之间可翻转,第一弹性件朝着第一离开位置推动第一翻板,第二弹性件朝着第二离开位置推动第二翻板,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分别设在中心铁芯上,第一动铁芯和第二动铁芯,第一动铁芯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第二动铁芯在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本发明的阀的驱动组件可采用一个线圈控制多个通路通断,降低了产品成本。

Description

阀及其驱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阀及其驱动组件。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广泛应用的流体控制元件。现有技术中,具有多个出口的电磁阀由多个线圈分别控制多个出口的通断,每个线圈控制一个对应的阀芯。由于多个线圈控制多个阀芯需要多个电源,且线圈和线路板的数量增加,增加了成本,结构复杂。此外,电磁阀的吸力是由线圈的激磁产生,为保证所需吸力则线圈的圈数多,由此增加了制造线圈的铜用量,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阀的驱动组件,该阀的驱动组件可以采用一个线圈控制多个通路的通断,有效降低产品成本。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具有该驱动组件的阀。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阀的驱动组件包括壳体;中心铁芯,所述中心铁芯与所述壳体相连;线圈,所述线圈绕所述中心铁芯设置;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所述第一翻板和所述第二翻板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一翻板在接触所述中心铁芯的第一吸合位置与离开所述中心铁芯的第一离开位置之间可翻转,所述第二翻板在接触所述中心铁芯的第二吸合位置与离开所述中心铁芯的第二离开位置之间可翻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朝着所述第一离开位置推动所述第一翻板,所述第二弹性件朝着所述第二离开位置推动所述第二翻板;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设在所述中心铁芯上且沿所述中心铁芯的周向间隔开,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磁场方向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永磁体朝着所述第一吸合位置吸引所述第一翻板,所述第二永磁体朝着所述第二吸合位置吸引所述第二翻板;第一动铁芯和第二动铁芯,所述第一动铁芯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第二动铁芯在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其中在所述线圈通入第一方向的电流时,所述第一翻板翻转到所述第一吸合位置、所述第二翻板翻转到所述第二离开位置、所述第一动铁芯移动到所述第一打开位置且所述第二动铁芯移动到所述第二关闭位置;在所述线圈通入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电流时,所述第一翻板翻转到所述第一离开位置、所述第二翻板翻转到所述第二吸合位置、所述第一动铁芯移动到所述第一关闭位置且所述第二动铁芯移动到所述第二打开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阀的驱动组件,可以采用一个线圈控制多个通路的通断,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永磁体提供部分磁力,可以降低线圈的用铜量,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铁芯包括主体部和凸缘部,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主体部的第二端与所述凸缘部相连,所述线圈绕所述主体部设置,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分别设于所述凸缘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相对于所述中心铁芯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翻板和所述第二翻板相对于所述中心铁芯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翻板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相对,所述第二翻板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且沿所述中心铁芯的周向间隔开,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向分别与所述中心铁芯的轴向一致,所述第一动铁芯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内且沿所述第一套筒的轴向可移动,所述第二动铁芯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且沿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向可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中心铁芯的中心对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相连,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二端分别穿过并伸出所述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内的第三弹性件和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的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相连,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动铁芯相连;所述第四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筒相连,所述第四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铁芯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分别为扭转弹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为矩形框,所述中心铁芯设在所述矩形框的中心部,所述第一动铁芯和所述第二动铁芯分别设在所述中心铁芯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阀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所述驱动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阀的驱动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阀的驱动组件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阀的驱动组件在线圈未通电时的状态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阀的驱动组件在线圈通第一方向的电流时的状态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阀的驱动组件在线圈通第二方向的电流时的状态图;
附图标记:
壳体1,中心铁芯2,主体部21,凸缘部22,线圈3,第一翻板4,第二翻板5,第一弹性件6,第二弹性件7,第一永磁体8,第二永磁体9,第一动铁芯10,第二动铁芯11,第一套筒12,第二套筒13,第三弹性件14,第四弹性件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阀的驱动组件包括壳体1、中心铁芯2、线圈3、第一翻板4、第二翻板5、第一弹性件6、第二弹性件7、第一永磁体8、第二永磁体9、第一动铁芯10和第二动铁芯11,中心铁芯2、第一翻板4和第二翻板5均与壳体1相连,线圈3绕中心铁芯2设置。
第一翻板4在第一吸合位置和第一离开位置之间可翻转,在第一吸合位置,如图4所示,第一翻板4接触中心铁芯2;在第一离开位置,如图3、5所示,第一翻板4离开中心铁芯2。第二翻板5在第二吸合位置和第二离开位置之间可翻转,在第二吸合位置,如图5所示,第二翻板5接触中心铁芯2;在第二离开位置,如图3、4所示,第二翻板5离开中心铁芯2。
第一弹性件6朝着第一离开位置推动第一翻板4,第二弹性件7朝着第二离开位置推动第二翻板5。换言之,第一弹性件6对第一翻板4的弹性力促使第一翻板4离开中心铁芯2,第二弹性件7对第二翻板5的弹性力促使第二翻板5离开中心铁芯2。具体地,第一弹性件6和第二弹性件7可以分别为扭转弹簧,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第一永磁体8和第二永磁体9设在中心铁芯2上且沿中心铁芯2的周向间隔开,第一永磁体8和第二永磁体9的磁场方向相反,第一永磁体8朝着第一吸合位置吸引第一翻板4,第二永磁体9朝着第二吸合位置吸引第二翻板5。换言之,在第一永磁体8的磁场下,第一翻板4具有向第一永磁体8运动的趋势,即中心铁芯2上的第一永磁体8对第一翻板4具有吸引力;同理,在第二永磁体9的磁场下,第二翻板5具有向第二永磁体9运动的趋势,即中心铁芯2上的第二永磁体9对第二翻板5具有吸引力。
此外,如图3所示,由于第一永磁体8对第一翻板4的吸引力小于第一弹性件6对第一翻板4的弹性力,则第一翻板4离开中心铁芯2处于第一离开位置;由于第二永磁体9对第二翻板5的吸引力小于第二弹性件7对第二翻板5的弹性力,则第二翻板5离开中心铁芯2处于第二离开位置。
第一动铁芯10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第二动铁芯11在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动铁芯10连接阀的第一阀芯,第二动铁芯11连接阀的第二阀芯,第一动铁芯10带动第一阀芯移动,第二动铁芯11带动第二阀芯移动,从而分别实现阀的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的对应出口的打开和关闭,由此,第一打开位置限定为第一动铁芯10带动第一阀芯移动以实现对应出口的打开的第一动铁芯10所在的位置,如图4所示;第一关闭位置限定为第一动铁芯10带动第一阀芯移动以实现对应出口的关闭的第二动铁芯10所在的位置,如图5所示;第二打开位置限定为第二动铁芯11带动第二阀芯移动以实现对应出口的打开的第二动铁芯11所在的位置,如图5所示;第二关闭位置限定为第二动铁芯11带动第二阀芯移动以实现对应出口的关闭的第二动铁芯11所在的位置,如图4所示。
如图2、4所示,第一动铁芯10向上移动,带动第一阀芯向上移动,第一阀芯对应的出口打开,此时第一动铁芯10处于第一打开位置;如图2、5所示,第一动铁芯10向下移动,带动第一阀芯向下移动,第一阀芯对应的出口关闭,此时第一动铁芯10处于第一关闭位置;同样地,如图5所示,第二动铁芯11向上移动,带动第二阀芯向上移动,第二阀芯对应的出口打开,此时第二动铁芯11处于第二打开位置;如图4所示,第二动铁芯11向下移动,带动第二阀芯向下移动,第二阀芯对应的出口关闭,此时第二动铁芯11处于第二关闭位置。
在线圈3通入第一方向的电流时,中心铁芯2产生的磁场与第一永磁体8的磁场方向相同,从而加大了对第一翻板4的吸引力,该吸引力克服第一弹性件6对第一翻板4的弹性力使得第一翻板4翻转到第一吸合位置,即第一翻板4与中心铁芯2接触,从而中心铁芯2、壳体1和第一翻板4形成第一闭合磁路,在该第一闭合磁路中,第一动铁芯10被磁化且向缩短磁力线的方向(图2所示的向上)移动,第一动铁芯10移动到第一打开位置,以使阀的第一阀芯对应的出口打开。
然而,由于第二永磁体9的磁场方向与第一永磁体8的磁场方向相反,则第二永磁体9的磁场方向与中心铁芯2的磁场方向相反,并没有加大对第二翻板5的吸引力,则第二翻板5翻转到第二离开位置,即第二翻板5与中心铁芯2不接触,中心铁芯2、壳体1和第二翻板5并没有形成闭合磁路,第二动铁芯11移动到第二关闭位置,即第二阀芯对应的出口处于关闭。
其中在线圈3通入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电流时,中心铁芯2的磁场和第二永磁体9的磁场方向相同,从而加大了对第二翻板5的吸引力,该吸引力克服第二弹性件7对第二翻板5的弹性力使得第二翻板5翻转到第二吸合位置,即第二翻板5与中心铁芯2接触,从而中心铁芯2、壳体1和第二翻板5形成第二闭合磁路,在该第二闭合磁路中,第二动铁芯11被磁化且向缩短磁力线的方向(图2所示的向上)移动,第二动铁芯11移动到第二打开位置,以使阀的第二阀芯对应的出口打开。
然而,第一永磁体8的磁场方向与中心铁芯2的磁场方向相反,并没有加大对第一翻板4的吸引力,则第一翻板4翻转到第一离开位置,即第一翻板4与中心铁芯2不接触,中心铁芯2、壳体1和第一翻板4并没有形成闭合磁路,第一动铁芯10移动到第二关闭位置,即第一阀芯对应的出口处于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阀的驱动组件,线圈中通入第一方向的电流,可以控制阀的第一阀芯对应出口的打开;线圈中通入第二方向的电流,可以通知阀的第二阀芯对应出口的打开。而且,第一永磁体、第一翻板和第一动铁芯可以分别对应地设置多个,第二永磁体、第二翻板和第二动铁芯也可以分别对应地设置多个。可见,通过一个线圈,可以控制阀内多个通路的通断,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通过永磁体提供部分磁力,降低了线圈的用铜量,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铁芯2包括主体部21和凸缘部22,主体部21的第一端(图2中所示的上端)与壳体1相连,主体部21的第二端(图2中所示的下端)与凸缘部22相连,线圈3绕主体部21设置,第一永磁体8和第二永磁体9分别设于凸缘部22上。换言之,如图2所示,中心铁芯2包括主体部21,主体部21的上端与壳体1相连,主体部21的下端设有凸缘部22,主体部21上绕设线圈3,凸缘部22上设第一永磁体8和第二永磁体9。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永磁体8和第二永磁体9相对于中心铁芯2的中心对称设置,第一翻板4和第二翻板5相对于中心铁芯2的中心对称设置,第一翻板4与第一永磁体8相对,第二翻板5与第二永磁体9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的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套筒12和第二套筒13,第一套筒12和第二套筒13分别安装于壳体1上且沿中心铁芯2的周向间隔开,第一套筒12和第二套筒13的轴向分别与中心铁芯2的轴向一致。具体地,第一套筒12和所述第二套筒13相对于中心铁芯2的中心对称设置。换言之,如图2所示,第一套筒12、中心铁芯2和第二套筒13的轴向一致且分别安装于壳体1上,且第一套筒12、中心铁芯2和第二套筒13从左向右依次均匀间隔布置。
第一动铁芯10设于第一套筒12内且沿第一套筒12的轴向可移动,第二动铁芯11设于第二套筒13内且沿第二套筒13的轴向可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套筒12的第一端(图2中所示的下端)和第二套筒13的第一端(图2中所示的下端)分别与壳体1的相连,具体地,第一套筒12的第一端和第二套筒13的第一端分别与壳体1卡装,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以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方式连接,第一套筒12的第二端(图2中所示的上端)和第二套筒13的第二端(图2中所示的上端)分别穿过并伸出壳体1。换言之,如图2所示,第一套筒12和第二套筒13分别穿设在壳体1上,且二者的上端分别伸出壳体1,二者的下端分别与壳体1相连且位于壳体1的外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的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14和第四弹性件15,第三弹性件14设于第一套筒12内,第四弹性件15设于第二套筒13内,第三弹性件14的一端(图2所示的上端)与第一套筒12相连,第三弹性件14的另一端(图2所示的下端)与第一动铁芯10相连;第四弹性件15的一端(图2所示的上端)与第二套筒13相连,第四弹性件15的另一端(图2所示的下端)与第二动铁芯11相连。具体地,第三弹性件14和第四弹性件15可以均为弹簧,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换言之,如图2所示,第三弹性件14设于第一套筒12内且上端与第一套筒12的顶内壁相连,第三弹性件14的下端连接第一动铁芯10,第一动铁芯10在第三弹性件14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得第一动铁芯10带动第一阀芯向下运动,第一动铁芯10运动到第一关闭位置,实现第一阀芯对应出口的关闭;第四弹性件15设于第二套筒13内且上端与第二套筒13的顶内壁相连,第四弹性件15的下端连接第二动铁芯11,第二动铁芯11在第四弹性件15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得第二动铁芯11带动第二阀芯向下运动,第二动铁芯11运动到第二关闭位置,实现第二阀芯对应出口的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为矩形框,中心铁芯2设在矩形框的中心部,第一动铁芯10和第二动铁芯11分别设在中心铁芯2的两侧。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为矩形框,但并发明并不限于此,比如,壳体1可以是圆筒形或是其他形状。
下面参考附图1-5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阀的驱动组件。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阀的驱动组件包括壳体1、中心铁芯2、线圈3、第一翻板4、第二翻板5、第一弹性件6、第二弹性件7、第一永磁体8、第二永磁体9、第一动铁芯10、第二动铁芯11、第一套筒12、第二套筒13、第三弹性件14和第四弹性件15。第一永磁体8、第一翻板4和第一动铁芯10分别为一个,第二永磁体9、第二翻板5和第二动铁芯11也分别为一个。
壳体1为矩形框,中心铁芯2设在矩形框的中心部。中心铁芯2包括上部的主体部21和下部的凸缘部22,主体部21的上端与壳体1的上侧壁相连,主体部21的下端与凸缘部22相连,壳体1的下侧壁上与中心铁芯2对应的开口,中心铁芯2的凸缘部22与壳体1的下侧壁的开口处相平齐,线圈3绕设在主体部21上。
第一翻板4和第二翻板5均与壳体1的下侧壁转动连接,第一翻板4和第二翻板5相对于中心铁芯2对称布置。如图2所示,第一翻板4位于中心铁芯2的凸缘部22的右侧,第二翻板5位于中心铁芯2的凸缘部22的左侧。
第一翻板4在第一吸合位置与第一离开位置之间可翻转,第一翻板4在第一吸合位置与中心铁芯2的凸缘部22接触,第一翻板4在第一离开位置与中心铁芯2的凸缘部22不接触。第二翻板5在第二吸合位置与第二离开位置之间可翻转,第二翻板5在第二吸合位置与中心铁芯2的凸缘部22接触,第二翻板5在第二离开位置与中心铁芯2的凸缘部22不接触。
第一弹性件6和第二弹性件7可以分别为扭转弹簧,第一弹性件6对第一翻板4的弹性力促使第一翻板4离开中心铁芯2,第二弹性件7对第二翻板5的弹性力促使第二翻板5离开中心铁芯2。具体地,第一翻板4通过第一转动轴与壳体1的下侧壁相连,第一转动轴上设有朝着第一离开位置推动第一翻板4的第一弹性件6;第二翻板5通过第二转动轴与壳体1的下侧壁相连,第二转动轴上设有朝着第二离开位置推动第二翻板5的第二弹性件7。
第一永磁体8和第二永磁体9设在中心铁芯2的凸缘部22上且相对于中心铁芯2的中心对称设置,如图2所示,第一永磁体8设在凸缘部22的右端,第二永磁体9设在凸缘部22的左端。
第一永磁体8和第二永磁体9的磁场方向相反。在第一永磁体8的磁场下,中心铁芯2上的第一永磁体8对第一翻板4具有吸引力;在第二永磁体9的磁场下,中心铁芯2上的第二永磁体9对第二翻板5具有吸引力。而且,由于第一永磁体8对第一翻板4的吸引力小于第一弹性件6对第一翻板4的弹性力,则第一翻板4离开中心铁芯2处于第一离开位置;由于第二永磁体9对第二翻板5的吸引力小于第二弹性件7对第二翻板5的弹性力,则第二翻板5离开中心铁芯2处于第二离开位置。
第一套筒12和第二套筒13分别安装于壳体1上且相对于中心铁芯2的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套筒12位于中心铁芯2的右侧,第二套筒13位于中心铁芯2的左侧。第一套筒12的下端和第二套筒13的下端分别与壳体1的下侧壁相连且分别位于壳体1的下面,上且,第一套筒12和第二套筒13的轴向分别与中心铁芯2的轴向一致。第一套筒12的上端和第二套筒13的上端分别穿过并伸出壳体1的上侧壁。
第一套筒12内设有第一动铁芯10和第三弹性件14,第一动铁芯10沿第一套筒12的轴向可移动,第三弹性件14为弹簧,第三弹性件14的上端与第一套筒12的顶内壁相连,第三弹性件14的下端与第一动铁芯10相连,在第三弹性件14的作用下,第一动铁芯10向下移动,带动第一阀芯向下移动,第一动铁芯10运动到第一关闭位置,实现第一阀芯对应出口的关闭。
第二套筒13内设有第二动铁芯11和第四弹性件15,第二动铁芯11沿第二套筒13的轴向可移动,第四弹性件15为弹簧,第四弹性件15的上端与第二套筒13的顶内壁相连,第四弹性件15的下端与第二动铁芯11相连,在第四弹性件15的作用下,第二动铁芯11向下运动,使得第二动铁芯11带动第二阀芯向下运动,第二动铁芯11运动到第二关闭位置,实现第二阀芯对应出口的关闭。
如图3所示时,线圈3未入电流,第一翻板4在第一弹性件6的作用下处于第一离开位置,第二翻板5在第二弹性件7的作用下处于第二离开位置;第一动铁芯10在第三弹性件14的作用下处于第一关闭位置,第二动铁芯11在第四弹性件15的作用下处于第二关闭位置。
如图4所示,在线圈3通入第一方向的电流时,中心铁芯2产生的磁场与第一永磁体8的磁场方向相同,从而加大了对第一翻板4的吸引力,该吸引力克服第一弹性件6对第一翻板4的弹性力使得第一翻板4翻转到第一吸合位置,即第一翻板4与中心铁芯2接触,从而中心铁芯2、壳体1和第一翻板4形成第一闭合磁路,在该第一闭合磁路中,第一动铁芯10被磁化且向上移动,第一动铁芯10移动到第一打开位置,以使阀的第一阀芯对应的出口打开。
然而,由于第二永磁体9的磁场方向与第一永磁体8的磁场方向相反,则第二永磁体9的磁场方向与中心铁芯2的磁场方向相反,并没有加大对第二翻板5的吸引力,则第二翻板5翻转到第二离开位置,即第二翻板5与中心铁芯2不接触,中心铁芯2、壳体1和第二翻板5并没有形成闭合磁路,第二动铁芯11在第四弹性件15的作用下移动到第二关闭位置,即第二阀芯对应的出口处于关闭。
如图5所示,在线圈3通入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电流时,中心铁芯2的磁场和第二永磁体9的磁场方向相同,从而加大了对第二翻板5的吸引力,该吸引力克服第二弹性件7对第二翻板5的弹性力使得第二翻板5翻转到第二吸合位置,即第二翻板5与中心铁芯2接触,从而中心铁芯2、壳体1和第二翻板5形成第二闭合磁路,在该第二闭合磁路中,第二动铁芯11被磁化且向上移动,第二动铁芯11移动到第二打开位置,以使阀的第二阀芯对应的出口打开。
然而,第一永磁体8的磁场方向与中心铁芯2的磁场方向相反,并没有加大对第一翻板4的吸引力,则第一翻板4翻转到第一离开位置,即第一翻板4与中心铁芯2不接触,中心铁芯2、壳体1和第一翻板4并没有形成闭合磁路,第一动铁芯10在第三弹性件14的作用下移动到第二关闭位置,即第一阀芯对应的出口处于关闭。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的阀,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驱动组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阀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中心铁芯,所述中心铁芯与所述壳体相连;
线圈,所述线圈绕所述中心铁芯设置;
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所述第一翻板和所述第二翻板分别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一翻板在接触所述中心铁芯的第一吸合位置与离开所述中心铁芯的第一离开位置之间可翻转,所述第二翻板在接触所述中心铁芯的第二吸合位置与离开所述中心铁芯的第二离开位置之间可翻转;
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朝着所述第一离开位置推动所述第一翻板,所述第二弹性件朝着所述第二离开位置推动所述第二翻板;
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设在所述中心铁芯上且沿所述中心铁芯的周向间隔开,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磁场方向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磁场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永磁体朝着所述第一吸合位置吸引所述第一翻板,所述第二永磁体朝着所述第二吸合位置吸引所述第二翻板;
第一动铁芯和第二动铁芯,所述第一动铁芯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所述第二动铁芯在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可移动;
其中在所述线圈通入第一方向的电流时,所述第一翻板翻转到所述第一吸合位置、所述第二翻板翻转到所述第二离开位置、所述第一动铁芯移动到所述第一打开位置且所述第二动铁芯移动到所述第二关闭位置;
在所述线圈通入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电流时,所述第一翻板翻转到所述第一离开位置、所述第二翻板翻转到所述第二吸合位置、所述第一动铁芯移动到所述第一关闭位置且所述第二动铁芯移动到所述第二打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铁芯包括主体部和凸缘部,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主体部的第二端与所述凸缘部相连,所述线圈绕所述主体部设置,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分别设于所述凸缘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相对于所述中心铁芯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翻板和所述第二翻板相对于所述中心铁芯的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翻板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相对,所述第二翻板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安装于所述壳体且沿所述中心铁芯的周向间隔开,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向分别与所述中心铁芯的轴向一致,所述第一动铁芯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内且沿所述第一套筒的轴向可移动,所述第二动铁芯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且沿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向可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中心铁芯的中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相连,所述第一套筒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套筒的第二端分别穿过并伸出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内的第三弹性件和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的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相连,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动铁芯相连;所述第四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筒相连,所述第四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动铁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分别为扭转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阀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矩形框,所述中心铁芯设在所述矩形框的中心部,所述第一动铁芯和所述第二动铁芯分别设在所述中心铁芯的两侧。
10.一种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驱动组件。
CN201711070502.1A 2017-11-03 2017-11-03 阀及其驱动组件 Active CN1097514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0502.1A CN109751446B (zh) 2017-11-03 2017-11-03 阀及其驱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0502.1A CN109751446B (zh) 2017-11-03 2017-11-03 阀及其驱动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1446A true CN109751446A (zh) 2019-05-14
CN109751446B CN109751446B (zh) 2020-01-03

Family

ID=66398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70502.1A Active CN109751446B (zh) 2017-11-03 2017-11-03 阀及其驱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5144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4247A (zh) * 2011-11-24 2014-05-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流量控制装置
CN104712825A (zh) * 2015-02-06 2015-06-17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与多种母插头组件插接的电磁阀
EP3006796A1 (en) * 2014-09-22 2016-04-13 Rinnai Corporation Solenoid valve
CN205663809U (zh) * 2016-05-22 2016-10-26 华东交通大学 采用双层磁铁和感应线圈进行能量采集的磁流变阻尼器
CN106838371A (zh) * 2017-01-23 2017-06-13 佛山市顺德区碧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多水路电磁阀及设置有该电磁阀的净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4247A (zh) * 2011-11-24 2014-05-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流量控制装置
EP3006796A1 (en) * 2014-09-22 2016-04-13 Rinnai Corporation Solenoid valve
CN104712825A (zh) * 2015-02-06 2015-06-17 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与多种母插头组件插接的电磁阀
CN205663809U (zh) * 2016-05-22 2016-10-26 华东交通大学 采用双层磁铁和感应线圈进行能量采集的磁流变阻尼器
CN106838371A (zh) * 2017-01-23 2017-06-13 佛山市顺德区碧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多水路电磁阀及设置有该电磁阀的净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51446B (zh) 2020-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3953B2 (en) Suction pump unit
CN102654210B (zh) 电磁阀
US10734147B2 (en) Electromechanical solenoid having a pole piece alignment member
CN101981362B (zh) 电磁阀
US8763984B2 (en) Electromechanical vlave
CN103247481A (zh) 螺线管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US20130168584A1 (en) Solenoid valve having air tap structure
JP6321371B2 (ja) 電磁弁装置
JP5997462B2 (ja) 電磁弁
CN109751446A (zh) 阀及其驱动组件
JP2015094414A (ja) 電磁弁
KR890010951A (ko) 지동형 솔레노이드
JPS58170982A (ja) 磁力弁
KR20110003767U (ko) 영구자석을 구비한 전자석작동기 및 이를 사용한 전자석밸브
CN105551892A (zh) 高效电磁铁
CN105143658A (zh) 具有改进的打开和关闭特性的电磁阀
CN105960695B (zh) 电磁继电器
CN103367047A (zh) 电磁继电器的驱动装置
EP3179488B1 (en) A magnetic circuit switching device with single-sided attraction
JP2832175B2 (ja) 電磁弁
CN109058361A (zh) 磁性动态阻尼组件
JPS6240707A (ja) 2線式ラツチ型ソレノイド
US20120044030A1 (en) Relay with multiple coils
CN213685481U (zh) 电磁阀及燃气装置
JPH0447926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