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7825A - 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7825A
CN109747825A CN201910059628.1A CN201910059628A CN109747825A CN 109747825 A CN109747825 A CN 109747825A CN 201910059628 A CN201910059628 A CN 201910059628A CN 109747825 A CN109747825 A CN 109747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n
track groove
fuselage
aircraft
conduct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96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47825B (zh
Inventor
杨容涛
蔡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ei Fe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ei Fe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ei Fe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ei Fe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596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78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7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7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47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7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身包括机壳、连接部和控制器,连接部的水平面有轨迹槽,轨迹槽和机壳之间在垂直方向上有空隙;机臂与连接部可旋转连接,机臂包括限位口,限位口与轨迹槽相邻,位于轨迹槽的垂直方向上;导线一端连接控制器,另一端穿过轨迹槽与限位口穿入机臂内,与机臂上的电器件连接,在机臂进行旋转时,限位口带动轨迹槽内的导线在轨迹槽内运动,导线上位于空隙内的部分在垂直方向上进行聚拢与舒展;轨迹槽内的导线在轨迹槽内运动时的轨迹为弧形,弧形所对的角度等于机臂的最大可旋转角度。该技术方案可以减小机身上针对导线的避让空间的设置尺寸,提高机身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利用率,以及避免导线显露于机身外。

Description

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飞行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无人机作为一种新的消费品,由于具有小型轻便、高效机动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无人机通常包括有机身、机臂和桨叶;机臂上安装有电机,桨叶位于机臂上并与电机连接,电机在工作状态下带动桨叶进行旋转,从而使无人机可以飞行。通常,无人机的控制器位于机身上,机臂上的电机通过从机身上引出的导线与控制器电连接,从而控制电机的工作。
为了减小无人机的体积,方便人们携带,相关技术中普遍采用可折叠型机臂,即机臂可以以与机身的连接处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且,通常连接机身上的控制器与机臂上的电机的导线的部分长度的形状可变,且机身上为该部分长度的形状变化设置有避让空间,以保证在机臂旋转至任何可旋转角度下时,机身上的控制器均可通过导线与机臂上的电机正常连接。
相关技术中,对于连接机身上的控制器与机臂上的电机的导线通常采用的走线方式为:在靠近机身侧面的一个机臂侧面上设置槽孔,并在该机身侧面的外壳上设置开口,从该机身侧面的外壳的开口处引出的导线通过该机臂侧面上的槽孔进入机臂内,并与机臂上的电机连接。但是,此种走线方式需要的避让空间较大,因而,造成在机身上需要预留的避让空间较大,如此,影响了机身的空间利用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器。该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机身,包括机壳和位于所述机壳内的控制器,所述机壳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水平面上设置有轨迹槽,所述水平面与所述机身的顶面所在面平行,所述轨迹槽与所述机壳之间在垂直方向上有空隙;机臂,与所述连接部可旋转连接,所述机臂包括限位口,所述限位口与所述轨迹槽相邻,且位于所述轨迹槽的垂直方向上,所述垂直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机身的顶面的方向;导线,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另一端穿过所述轨迹槽与所述限位口穿入所述机臂内,与所述机臂上的电器件连接,在所述机臂以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为中心进行旋转时,所述限位口带动所述轨迹槽内的导线在所述轨迹槽内运动,所述导线上位于所述空隙内的部分在所述垂直方向上进行聚拢与舒展;其中,所述轨迹槽内的导线在所述轨迹槽内运动时的运动轨迹为弧形,所述弧形所对应的角度等于所述机臂的最大可旋转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轨迹槽为弧形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槽的弧形与所述运动轨迹的弧形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装配槽;所述机臂还包括装配部和过线槽,所述限位口位于所述装配部上,所述过线槽位于所述装配部的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限位口所在面相邻,所述过线槽的槽口与所述限位口连通;其中,在组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臂时,先将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过线槽,再将所述装配部插至所述装配槽内,在所述装配部到达所述装配槽内的预设位置时,将所述导线从所述过线槽移动至连通的所述限位口中,之后,将所述装配部与所述装配槽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定位孔和转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定位孔,用于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臂;其中,所述轨迹槽与所述定位孔相邻,且所述轨迹槽的弧心与所述定位孔的中心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飞行器包括四个所述连接部:四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四个所述机臂一一对应连接;在四个所述连接部中,两个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机身一侧,另外两个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机身另一侧;其中,位于所述机身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高度落差;在所述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与所述机身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对应连接的两个机臂中,一个机臂位于另一个机臂的垂直方向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飞行器还包括:四个桨叶,分别位于四个所述机臂上;其中,在所述四个机臂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四个桨叶均位于所述机身的顶面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机臂位于另一个机臂的上方时,一个机臂上的桨叶位于另一个机臂上的桨叶的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臂上位于机臂两端之间的臂杆部分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臂杆部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本公开通过与机臂连接的连接部的水平面上设置轨迹槽,在机臂上设置与轨迹槽垂直相邻的限位口,并沿垂直方向在机壳与轨迹槽之间设置空隙,使得从轨迹槽和限位口穿过的导线在机臂以与连接部的连接处为中心进行旋转时,位于机臂与连接部处的导线部分沿着轨迹槽限定的轨迹进行运动,同时使导线上位于轨迹槽之外的导线部分在机壳与轨迹槽之间的空隙内,以与机身的顶面垂直的方向进行聚拢与舒展,如此,在机臂旋转时,限位口可以带着该部分的导线在轨迹槽内运动,限位口和轨迹槽的位置设置减小了针对导线的避让空间的设置尺寸,且将针对导线的聚拢和舒展的避让空间设置在机身的垂直方向上,也提高了机身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利用率;而且,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在机身外壳的侧面和在机臂上靠近机身侧面的面上设置槽孔,本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在机身侧面上开设槽孔而造成外部灰尘容易通过该槽孔进入机身内的问题,以及可以避免穿过该槽孔的部分导线在机臂旋转时显露在机身外的问题,确保飞行器的美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飞行器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飞行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飞行器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装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飞行器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机臂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机臂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实施例示出的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设备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飞行器,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飞行器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飞行器包括机身10、机臂20和导线30。
机身10包括机壳11和位于机壳11内的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机壳11上包括连接部12,其中,在连接部12的水平面上设置有轨迹槽121,所述水平面与机身10的顶面所在面平行,并且如图1所示,轨迹槽121与机壳11之间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空隙A。
这里,机壳11可以包括上机壳和下机壳,上机壳的部分位置处的形状与下机壳的形状相匹配,通过将上机壳与下机壳进行组装,从而对机壳内的各个器件进行保护。这里,控制器既可以位于下机壳内,还可以位于上机壳内,连接部12位于机壳11的侧边上,以方便与机臂20的连接。
这里,轨迹槽121可以位于连接部12的任一水平面上,例如,图1所示,轨迹槽121位于连接部12的靠近机壳11的水平面上。这里,轨迹槽121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方形槽,只要可以使导线30上位于轨迹槽121内的部分随着机臂20的旋转在轨迹槽121内运动即可,本公开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这里,机臂20与连接部12可旋转连接,如图1所示,机臂20包括限位口21,限位口21与轨迹槽121相邻,并且限位口21位于轨迹槽121的垂直方向上,所述垂直方向为垂直于机身10的顶面的方向V,示例的,图1所示,限位口21位于机臂20与连接部12连接的一端,且位于轨迹槽121的下方位置。
示例的,机臂20一端可以与连接部12通过转轴连接,并且另一端可以以转轴为中心带动机臂20进行水平旋转。这里,限位口21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弧形口或圆形口等。
继续如图1所示,导线30一端连接机壳11内的控制器,另一端穿过轨迹槽121和限位口21而穿入机臂20内,并与机臂20内的电器件连接。在机臂20以与连接部12的连接处为中心进行旋转时,如图1所示,限位口21带动轨迹槽121内的导线部分在轨迹槽121内运动,导线30上位于空隙A内的部分在垂直方向V上进行聚拢与舒展,而且,如图1所示,在机臂20旋转时,导线30在机壳11以及机臂20内活动,不会显露在机身10外。这里,此种走线方式可以避免在机身靠近机臂的侧面上和在机臂靠近机身的侧面上设置开槽,以使导线从机身侧面的槽孔穿出并从机臂侧面的槽孔穿入机臂内来连接控制器与机臂内的电器件,从而可以避免因在机身的侧面设置槽孔而造成外部灰尘容易通过该槽孔进入机身内,以及,避免在导线从机身侧面的槽孔穿出并从机臂侧面的槽孔穿入机臂内的情况下,在机臂旋转时,位于机身侧面的槽孔外到机臂侧面的槽孔之间的导线部分显露在机身外。
示例的,在机臂20以与连接部12的连接处为中心进行旋转时,限位口21沿着轨迹槽121的槽口形状进行运动,使得穿入限位口21的导线部分随着限位口21的运动进行运动,从而带动轨迹槽121内的导线部分在轨迹槽121内运动。
这里,导线30不仅用于将机身20上的控制器与机臂20上的电器件连接,还可以将机身20内的电池等其他器件与机臂20内的电器件进行连接;机臂20内的电器件可以是电机、天线以及指示灯等。
这里,由于机臂20的一端与连接部12连接,并且机臂20的另一端可以与连接部12的连接处进行水平旋转,而随着机臂20的旋转限位口21也会旋转,在该旋转过程中,限位口21与机臂20的相对位置不会变化,故限位口21至机臂20内的导线部分固定不动。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飞行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a点与控制器的相对位置不会变化,故a点至控制器之间的导线部分可以固定不动,但是a点与限位口21的相对位置会随着限位口21的旋转而变化,故a点与限位口21之间所需的导线长度也会变化,这里所述的a点与限位口21之间所需的导线是指从a点出发穿过轨迹槽121至限位口21处所需的导线。所以,为了保证机臂20在任何可旋转角度下时,控制器与机臂20内的电器件均正常连接,通常会将导线30上限位口21至a点之间的导线部分的长度设置为等于限位口21与a点所需的最长导线的长度。因此,当机臂20在水平面内进行旋转,且当限位口21逐渐靠近a点所在位置时,导线上位于空隙A内的导线部分会在避让空间(空隙A)内以垂直于轨迹槽121的方向V逐渐聚拢;当限位口20逐渐远离a点所在位置时,导线上位于空隙A内的导线部分将会在避让空间内以垂直于轨迹槽121的方向V逐渐舒展。如此,使位于空隙A内的导线部分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变形,并将针对该变形部分的避让空间设置在不常利用的机身20的垂直方向上,可以避免在机身20的水平方向上为该变形部分设置避让空间,从而为机身20的水平方向上的其他器件留出了部分空间,也有利于减小机身20的水平尺寸。
这里,轨迹槽121内的导线部分在轨迹槽121内运动时的运动轨迹为弧形,所述弧形所对应的角度等于机臂20的最大可旋转角度。
这里,由于机臂20以与连接部12的连接处为中心,在水平面内沿预设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时,限位口21的移动轨迹为弧形,因此,为了确保导线30上穿入轨迹槽121的部分随着限位口21的运动轨迹而正常运动,也需要使导线30上穿入轨迹槽121的部分随着机臂20的旋转,在轨迹槽121内以弧形轨迹进行运动。这里,为使得导线30上穿入轨迹槽121的部分随着限位口21的运动轨迹而正常运动,可以将轨迹槽121的尺寸设置为包括限位口21的移动轨迹,以避免穿入轨迹槽121内的导线部分随着限位口21的运动而进行移动时,轨迹槽121对位于导线槽121处的导线部分的运动产生较大的阻力,例如,轨迹槽121的槽壁对该导线部分的摩擦阻力。
这里,由于限位口21位于机臂20上与连接部12连接的一端,因此,机臂20另一端在以与连接部12的连接处为中心带动整个机臂20进行旋转且旋转至最大角度θ时,限位口21也同样以机臂20另一端与连接部12的连接处为中心进行旋转,且旋转相同角度θ,从而带动导线30上穿入轨迹槽121的部分随着限位口21的旋转而产生最大的运动轨迹。因此,需要使该部分导线在以弧形运动时,该运动轨迹的弧长所对应的角度不小于机臂20的最大可旋转角度θ,即等于机臂20的最大可旋转角度θ,以使得导线30上穿入轨迹槽121的部分随着限位口21的旋转而运动至最大轨迹处时,不会因受到过大的阻力而弯折,例如,因轨迹槽121沿限位口21的运动轨迹方向的长度小于限位口21的运动轨迹,而使得位于限位口21外且穿入轨迹槽121内的导线部分在限位口21部分运动至位于轨迹槽121之外的位置时,该部分导线受到轨迹槽121的阻挡而弯折。这里,弧形运动轨迹的圆心与机臂旋转时的圆心相同。
本实施例中,在与机臂连接的连接部的水平面上设置轨迹槽,在机臂上设置与轨迹槽垂直相邻的限位口,并沿垂直方向在机壳与轨迹槽之间设置空隙,使得从轨迹槽和限位口穿过的导线在机臂以与连接部的连接处为中心进行旋转时,限位口带动轨迹槽内的导线在轨迹槽内以等于机臂的最大可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弧形为运动轨迹进行运动,同时使导线上位于机壳与轨迹槽之间的空隙内的导线部分,在与机身的顶面垂直的方向上进行聚拢与舒展,如此,在机臂旋转时限位口可以带着该部分的导线沿轨迹槽运动,限位口和轨迹槽的位置设置减小了针对导线的避让空间的设置尺寸,且将针对导线的聚拢和舒展的避让空间设置在不常利用的机身的垂直方向上,也提高了机身在水平方向上的利用率;避免了导线显露在飞行器的机身外,确保了飞行器的美观,同时,也避免了在机身侧面开设槽孔而使外部灰尘容易通过该槽孔进入机身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导线上穿入轨迹槽的部分随着机臂的旋转,沿轨迹槽限定的轨迹进行运动时的运动轨迹为弧形,并且该弧形所对应的角度等于机臂的最大可旋转角度,可以使得该部分导线在运动时,轨迹槽不会对该部分导线进行过多阻挡,减小了轨迹槽的槽壁对该部分导线的摩擦阻力,从而提高了该部分导线的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轨迹槽121为弧形槽。
这里,由于导线30上穿入轨迹槽121的部分在机臂20旋转时的运动轨迹为弧形,因此,将轨迹槽121的形状设置为与该部分导线的运动轨迹相同的形状,相比于其形状,例如方形而言,在轨迹槽121所对应的最大轨迹相同时,可以减小轨迹槽121的占据面积。
本实施例中,将轨迹槽设置为弧形槽,既可以减小轨迹槽的占据面积,也有利于机臂旋转时轨迹槽内的导线的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弧形槽的弧形与导线30上穿入轨迹槽121的部分随着机臂20的旋转,在轨迹槽121内运动时的运动轨迹的弧形相同。
这里,为了确保轨迹槽121内的导线部分在轨迹槽121内运动时的运动轨迹为弧形,且所述弧形所对应的角度等于机臂20的最大可旋转角度θ,弧形轨迹槽121的弧长所对应的最大可旋转角度可以大于或等于角度θ。这里,当轨迹槽121的弧长所对应的角度大于角度θ时,该角度可以在一定预设范围内,以确保连接部12具有较大强度,避免因轨迹槽121的所对应的轨迹过长而使连接部12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断裂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使轨迹槽的弧形与轨迹槽内的导线部分在轨迹槽内运动时的运动轨迹相同,可以确保轨迹槽内的导线部分在轨迹槽内运动时的弧形轨迹所对应的角度等于机臂的最大可旋转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飞行器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装配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连接部12还包括装配槽122,机臂20还包括装配部22和过线槽23;如图4所示,限位口21位于装配部22上,限位口21可以是弧形口,过线槽23位于装配部22的侧面M1,侧面M1与限位口21所在的机臂顶面M2相邻,过线槽23的槽口与限位口21连通。如图3所示,在组装连接部12与机臂20时,先将导线30穿过过线槽23,再将装配部22插至装配槽122内,在装配部22到达装配槽122内的预设位置时,将导线30从过线槽23移动至连通的限位口21中,之后,将装配部22与装配槽122固定连接。
这里,为了确保飞行器的美观,减小飞行器的高度,以及确保机臂20的强度,需要使装配部22的侧面M1的高度与装配槽122的高度之间的差值较小,例如,0.15cm,而从限位口21穿过的导线30高出顶面M2的高度通常会大于侧面M1的高度与装配槽122的高度之间的差值,如此,容易造成带导线的装配部22无法插至装配槽122内的问题。所以,在装配部22侧面M1上设置槽口与限位口22连通的过线槽23,可以方便装配部22与装配槽122的组装。
这里,当装配部22插至装配槽122内的位置使得限位口21与轨迹槽121相邻的部分可以使导线穿过时,可以将导线30从过线槽23移动至连通的限位口21中,然后,再将装配部22继续插至与装配槽122的内,以使得装配部22顶面M1上的孔口与装配槽122上的孔口位置相对应,从而通过穿过该孔口的连接装置将装配部22与装配槽122转轴连接,以实现机身20上的连接部12与机臂20的转轴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机臂的装配部上设置与限位口位于不同面,且槽口与限位口连通的过线槽,方便了带有导线的机臂与连接部的装配槽之间的组装,实用性强。
在一实施例中,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飞行器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连接部12还包括定位孔24和转轴25。转轴25穿过定位孔24,用于将连接部12与机臂20进行连接,其中,如图5所示,轨迹槽121与定位孔24相邻,并且轨迹槽121的弧心与定位孔24的中心重合。
示例的,如图5所示,将轨迹槽121设置为与定位孔24的部分孔口边贴合,可以避免因弧形轨迹槽的弧形朝向其他方向而使得轨迹槽121与定位孔24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空隙,提高了连接部12上轨迹槽121所在面的利用率,为连接部12上与轨迹槽121位于同一表面的其他部件预留了空间。
本实施例中,将轨迹槽设置为与定位孔相邻,并且使轨迹槽的弧心与定位孔的中心重合,可以避免在轨迹槽与定位孔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空隙,提高了连接部上轨迹槽所在面的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机臂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飞行器1包括四个连接部12,四个连接部12分别与四个机臂20一一对应连接。在四个连接部12中,两个连接部12A和12B位于机身20的同一侧,另外两个连接部12C和12D位于机身20的另一侧。如图7所示,位于机身20同一侧的连接部12A和12B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高度落差,如图7所示,连接部12A靠近机身20的顶面,连接部12B远离机身20的顶面,且在机臂20处于折叠状态时,与连接部12A和12B连接的两个机臂中一个机臂位于另一个机臂的上方,示例的,如图7所示,机臂20B位于机臂20A的上方。
示例的,连接部12A和12B,以及连接部12C和12D均为高度落差式设计,连接部12A和12B所在的机身侧面与连接部12C和12D所在的机身侧面相对,而且,连接部12A和12B的分布方式和相互之间的相距距离,以及连接部12C和12D的分布方式和相互之间的相距距离也相同,如此,可以使得与连接部连接的机臂20分布更均匀,从而保证飞行器1的平衡。
这里,如图6和图7所示,机臂20可以以与连接部12的连接处为中心在机身10所在的平面内进行打开与折叠,而且,如图7所示,在机臂20均处于折叠状态时,机臂20均贴近对应连接部12所在的机身侧面,而且处于机身10同一侧的两个机臂20之间相互平行。这里,与机身10同一侧的两个具有高度落差的连接部12连接的机臂20在打开和折叠时,互相不会产生干涉,而且,由于在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位于机身同一侧的两个机臂20是在垂直方向上相邻,因此,一个机臂的长度不会受到另一个机臂长度的限制,如此,折叠于机身同一侧的两个机臂便均可以采用较长的机臂,相匹配的,位于机臂上的旋翼便可采用较大尺寸的旋翼,如此,可以提高飞行器1的气动效率,使得飞行器1在同样电池容量的情况下续航时间更长。另外,由于在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位于机身同一侧的两个机臂是垂直相邻,相比于水平相邻的设计,在水平方向上节省了空间,因而,减小了机臂折叠后的飞行器1的体积。
本实施例中,在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使与位于机身同一侧的两个连接部对应连接的机臂在机身侧垂直相邻,既节省了飞行器在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减小了机臂折叠后的飞行器的体积,还减少了对折叠于机身同一侧的机臂长度的限制,从而使得飞行器可以采用长度较长的机臂。
在一实施例中,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机臂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飞行器1还包括四个桨叶30,分别位于四个机臂20上;其中,在四个机臂20均处于折叠状态时,四个桨叶30均位于机身10的顶面上方。
示例的,桨叶30位于各个机臂20上未与连接部12连接的一端,且桨叶30所在的平面与机身10所在的水平面平行。示例的,桨叶30可以是可折叠的桨叶,以减小飞行器1收纳状态的体积;如图9所示,当机臂20处于折叠状态时,将可折叠的两叶桨30一同折叠,从而使得机臂20处于折叠状态时,折叠后的桨叶30位于机身的顶面上方,如此,相比于在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桨叶30位于机身10的侧面,可以减小在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飞行器1在水平方向上的所占面积。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位于机臂上的桨叶均处于飞行器机身的顶面上方,可以减小在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飞行器1在水平方向上的所占面积,有利于减小飞行器在机臂折叠状态下的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机臂20位于另一个机臂20的上方时,一个机臂20上的桨叶30位于另一个机臂20上的桨叶30的上方。
示例的,以机臂20A和20B,以及桨叶30A和桨叶30B为例进行说明。继续参考图9,在机臂20B位于机臂20A的上方时,机臂20B上的桨叶30B位于机臂20A上的桨叶30A的上方,如此,可以使得桨叶30A与30B之间不会互相干扰,相比于桨叶30A与30B水平相邻而言,减小了机身10的顶面面积对桨叶尺寸的限制,以及桨叶相互之间的尺寸限制。这里,桨叶30A所在的平面可以与30B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以在打开机臂20时桨叶30之间不会互相碰撞。这里,桨叶30A可以贴近机身10的顶面,桨叶30A可以与桨叶30B之间的垂直距离很小,以减小飞行器1在机臂20折叠状态下的整体高度。
本实施例中,在一个机臂位于另一个机臂的上方时,使一个机臂上的桨叶位于另一个机臂上的桨叶的上方,可以避免两个桨叶之间的互相碰撞,相比于两个桨叶水平相邻而言,减小了机身的顶面面积对桨叶尺寸的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机臂20上位于机臂两端之间的臂杆部分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以机臂20B为例进行说明,机臂20B的臂杆部分200的宽度W1可以小于或等于机臂20B臂端的宽度W2,如此,在桨叶30B工作时,可以减小臂杆部分200与在垂直于机身顶面的方向上所产生的气流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减小臂杆部分200对垂直方向上说所产生的气流的阻力。
本实施例中,使机臂上位于机臂两端之间的臂杆部分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可以减小臂杆部分对垂直方向上产生的气流的阻力。
在一实施例中,臂杆部分200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并继续以机臂20B为例进行说明,机臂20B的臂杆部分200的高度H1可以大于或等于机臂20B的臂端的高度H2,其中,高度H1和H2为在机身顶面至机身底面的方向上的长度,如此,在机臂20B的臂杆部分200的宽度W1小于或等于机臂20B臂端的宽度W2,并且,臂杆部分200的高度H1大于或等于机臂20B臂端的高度H2的情况下,可以使得臂杆部分200整体呈宽度较窄且高度较高的形状,从而在减小臂杆部分200对垂直方向上产生的气流的阻力的同时,确保了臂杆部分200的强度,从而确保臂杆部分200在较大外力作用时,不会轻易断裂。
示例的,高度H1可以小于或等于机身顶面与机身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二分之一,以使得机臂20B处于折叠状态时,机臂20B的高度不高于机身的顶面,以及机臂20A处于折叠状态时,机臂20A不低于机身的底面。
另外,机臂20B的臂端部分的宽度W2可以设置较大,同时,机臂20B的臂端部分的高度H2可以设置较小,以在减小臂端所占高度的同时,确保机臂20A的臂端部分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在机臂上位于机臂两端之间的臂杆部分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使臂杆部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可以使臂杆部分整体呈宽度较小且高度较大的形状,从而在减小臂杆部分对垂直方向上产生的气流的阻力的同时,确保臂杆部分的强度,使得臂杆部分在较大外力作用时,不会轻易断裂。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包括机壳和位于所述机壳内的控制器,所述机壳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水平面上设置有轨迹槽,所述水平面与所述机身的顶面所在面平行,所述轨迹槽与所述机壳之间在垂直方向上有空隙;
机臂,与所述连接部可旋转连接,所述机臂包括限位口,所述限位口与所述轨迹槽相邻,且位于所述轨迹槽的垂直方向上,所述垂直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机身的顶面的方向;
导线,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器,另一端穿过所述轨迹槽与所述限位口穿入所述机臂内,与所述机臂上的电器件连接,在所述机臂以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为中心进行旋转时,所述限位口带动所述轨迹槽内的导线在所述轨迹槽内运动,所述导线上位于所述空隙内的部分在所述垂直方向进行聚拢与舒展;
其中,所述轨迹槽内的导线在所述轨迹槽内运动时的运动轨迹为弧形,所述弧形所对应的角度等于所述机臂的最大可旋转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槽为弧形槽。
3.如权利要求2所示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的弧形与所述运动轨迹的弧形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装配槽;
所述机臂还包括装配部和过线槽,所述限位口位于所述装配部上,所述过线槽位于所述装配部的侧面,所述侧面与所述限位口所在面相邻,所述过线槽的槽口与所述限位口连通;
其中,在组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臂时,先将所述导线穿过所述过线槽,再将所述装配部插至所述装配槽内,在所述装配部到达所述装配槽内的预设位置时,将所述导线从所述过线槽移动至连通的所述限位口中,之后,将所述装配部与所述装配槽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还包括:
定位孔和转轴;
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定位孔,用于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臂;
其中,所述轨迹槽与所述定位孔相邻,且所述轨迹槽的弧心与所述定位孔的中心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四个所述连接部:
四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四个所述机臂一一对应连接;
在四个所述连接部中,两个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机身一侧,另外两个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机身另一侧;
其中,位于所述机身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部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高度落差;
在所述机臂处于折叠状态时,与所述机身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连接部对应连接的两个机臂中,一个机臂位于另一个机臂的垂直方向上。
7.如权利要求6所示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还包括:
四个桨叶,分别位于四个所述机臂上;
其中,在所述四个机臂均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四个桨叶均位于所述机身的顶面上方。
8.如权利要求6所示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机臂位于另一个机臂的上方时,一个机臂上的桨叶位于另一个机臂上的桨叶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上位于机臂两端之间的臂杆部分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示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杆部分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CN201910059628.1A 2019-01-22 2019-01-22 飞行器 Active CN1097478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9628.1A CN109747825B (zh) 2019-01-22 2019-01-22 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59628.1A CN109747825B (zh) 2019-01-22 2019-01-22 飞行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7825A true CN109747825A (zh) 2019-05-14
CN109747825B CN109747825B (zh) 2022-01-18

Family

ID=66406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9628.1A Active CN109747825B (zh) 2019-01-22 2019-01-22 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78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8114A (zh) * 2020-04-23 2020-08-07 杭州流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机翼被卡于树枝丫处无法脱困的喷药无人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6820A1 (ko) * 2016-01-20 2017-07-27 한국전력공사 가변형 비행로봇
CN107117283A (zh) * 2016-02-25 2017-09-01 鹦鹉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折叠链接臂的无人机
CN107161320A (zh) * 2017-04-28 2017-09-15 深圳思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多旋翼无人机机臂收缩机构
CN107651182A (zh) * 2017-09-25 2018-02-02 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
CN109070990A (zh) * 2017-12-28 2018-12-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机臂组件及无人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6820A1 (ko) * 2016-01-20 2017-07-27 한국전력공사 가변형 비행로봇
CN107117283A (zh) * 2016-02-25 2017-09-01 鹦鹉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折叠链接臂的无人机
CN107161320A (zh) * 2017-04-28 2017-09-15 深圳思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多旋翼无人机机臂收缩机构
CN107651182A (zh) * 2017-09-25 2018-02-02 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多旋翼无人机
CN109070990A (zh) * 2017-12-28 2018-12-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机臂组件及无人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8114A (zh) * 2020-04-23 2020-08-07 杭州流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机翼被卡于树枝丫处无法脱困的喷药无人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7825B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531600A (ja) ルーバー付きの水平風力タービン
CN109747825A (zh) 飞行器
JP2020090804A (ja) 太陽電池ブラインド
CN106642356B (zh) 一种双出风口的壁挂式空调器
CN209605360U (zh)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4501304B (zh) 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器
CN106428599B (zh) 旋转限位结构、云台结构和飞行器
CN205878358U (zh) 一种封闭式空调器
CN108482638A (zh) 一种模块化飞行器
CN207262675U (zh) 出风装置及其空调器
CN209267344U (zh) 具有固线结构的电机
CN208484826U (zh) 一种无人机
CN208907681U (zh) 导风组件及具有其的室内机
KR102499754B1 (ko) 풍력 발전장치
CN217824012U (zh) 一种带检同期合闸的线路保护装置
CN217031370U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3005295A1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
CN112484147A (zh) 空调器
CN116086209A (zh) 一种具有双叶片风扇的散热器
CN211258441U (zh) 立式百叶窗及其推动件
CN211778127U (zh) 一种便携式风扇
CN208920270U (zh) 导风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0026963U (zh) 电动隐藏出风口机构、空调设备及机动车
CN114279080A (zh) 一种导风板组件、空调器
CN113525666A (zh) 一种基于输变电设备的三维模型扫描用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