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4171B - 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4171B
CN109744171B CN201910159309.8A CN201910159309A CN109744171B CN 109744171 B CN109744171 B CN 109744171B CN 201910159309 A CN201910159309 A CN 201910159309A CN 109744171 B CN109744171 B CN 109744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chopus japonicus
purple
young
phaffia rhodozyma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93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44171A (zh
Inventor
李成林
赵斌
胡炜
韩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01593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4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4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4171A/zh
Priority to JP2020534986A priority patent/JP7046191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9/091464 priority patent/WO2020177236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44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4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3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ponges, sea urchins or sea cucum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6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 A23K10/18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of live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8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aquatic animals, e.g. fish, crustaceans or mollusc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Zo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Botany (AREA)
  • Bird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Feed For Specific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属于刺参苗种培育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紫刺参催产,人工授精、孵化;浮游幼体培育阶段投喂酵母并添加红法夫酵母与光合细菌混合液;大耳幼体末期发育到水管系统分化时,布放经消毒处理的紫色波纹板框,在光照强度5~50Lx条件下培育;紫刺参幼体附着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及红法夫酵母培育至稚参;将稚参在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光照周期为14~12L:10~12D条件下进行培育,直至紫刺参养成阶段。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紫刺参苗期培育,显著促进紫刺参发育与着色,缩短养殖周期,加快紫刺参选育与产业化进程。

Description

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参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刺参是目前国内单品种产值最高的海水养殖品种,其增殖技术、养殖技术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自2003年以来刺参养殖产业得到了迅猛拓展,形成我国海水养殖的第五次浪潮产业。据2018年中国渔业年鉴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刺参养殖面积近20万公顷,年产量达22万吨。随着刺参养殖产业规模的不断拓展,种质创新越来越被国内各科研院所和企业所重视,相继开展了包括种群杂交育种技术、优势性状筛选及选种繁育技术,选育出多个具有优势经济性状的新品种,推动了刺参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选育具有独特表观的刺参新品种方向,目前陆续形成了多刺、白色、紫色等具有市场发掘潜力的品系,其中通体紫色的刺参在自然界极为罕见,其人工选育品系极具市场开发价值。在紫刺参的发育过程中,幼体在附着变态后要经历从无色到逐渐转变为紫色这一特殊过程,而目前紫刺参的繁育与养殖仍基本参照普通刺参养殖生产的习惯性做法:在耳状幼体阶段与附着变态后的稚参阶段,均采用室内暗光培育,投喂饵料以前期的酵母粉逐渐过渡到后期的稚参适用配合饲料为主,经此法培育的紫刺参生长发育过程与普通刺参无异,其小耳幼体发生率、附着变态率等指标甚至低于普通刺参,而发育与着色时序也滞后于普通刺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制约因素,促进紫刺参育繁推技术发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与着色的方法,可显著促进紫刺参发育与着色,缩短养殖周期,加快紫刺参的选育与产业化进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雄性紫刺参和雌性紫刺参催产,得到的精子和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得到受精卵;
2)将所述受精卵在21.4~22.6℃条件下孵化,发育至浮游幼体阶段;
3)浮游幼体阶段自小耳幼体开始分池培育至大耳幼体;在培育过程中,向培育池的水体中添加投放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
4)当大耳幼体末期发育到水管系统分化时,布放消毒处理的紫色波纹板框作为附着基,进入附着变态期,所述附着变态期采用缩光培育,在缩光培育过程中光照强度为5~50Lx;
5)紫刺参幼体附着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培育生长至稚参;
所述人工配合饲料包括稚参饲料、海带粉、螺旋藻粉和红法夫酵母;所述稚参饲料、海带粉和螺旋藻粉的质量比为6:3:1;每千克所述人工配合饲料中添加红法夫酵母的体积为15~20ml;所述红法夫酵母的活菌浓度为(6~8)×108CFU/ml;
6)培育所述稚参至紫刺参养成阶段;
在稚参培育过程中,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光照周期为12L~14L:10D~12D;
在稚参培育过程中,投喂的饲料包括稚参饲料和红法夫酵母,所述红法夫酵母的体积和稚参饲料的质量比为15~20ml:1kg;所述红法夫酵母的活菌浓度为(6~8)×108CFU/ml。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人工配合饲料的每日投喂质量为参苗体重的0.5%~3%。
优选的,步骤6)中光照强度为2200~2400Lx,光照周期为13L:11D。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的投放浓度为2~4ml·m-3·d-1
所述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的有效活菌数不低于109CFU/ml;
所述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中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的菌落数比为3:5。
优选的,步骤3)中在培育过程中,饲料为代用饵料;
所述代用饵料包括苹果干酵母和海洋红酵母;
所述饵料中苹果干酵母和海洋红酵母的活菌数比为2:1。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代用饵料的投喂量根据浮游期耳状幼体种类确定:
对小耳幼体投喂时所述代用饵料的投喂量为1.0×104细胞·ml·-1·d-1
对中耳幼体投喂时所述代用饵料的投喂量为2.0×104细胞·ml·-1·d-1
对大耳幼体投喂时,所述代用饵料的投喂量为3.0×104细胞·ml·-1·d-1
优选的,步骤3)中在培育过程,光照强度为1000~2000Lx,光照周期为10L:14D。
优选的,步骤3)中在培育过程中,所述小耳幼体的培养密度为0.12~0.15个/ml。
优选的,步骤1)中产卵的温度为19.8~21℃;采卵的密度为10~20个/ml。
优选的,步骤1)中雄性紫刺参或雌性紫刺参为250g/头以上、生长摄食好、伸展自如、活力强的紫刺参亲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通过附着变态期的控光管理,具体为在进入附着变态期时采用缩光培育,保持光照强度在5~50Lx的弱光环境,有利于有效提高幼体附着变态率。实验证明,与对照组相比,采用缩光培育对紫刺参附着变态率提高了17.9%~19.6%。本发明在幼体附着变态后,采用人工配合饲料作为过渡饲料,所述人工配合饲料包括稚参饲料、海带粉、螺旋藻粉和红法夫酵母。红法夫酵母可提高稚参的特定生长率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促进发育。海带粉含有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游离氨基酸、脂肪酸、天然色素及未知生长因子(UCF),能改善饲料效率,促进刺参幼体快速生长、增重;螺旋藻粉为刺参幼体提高免疫力。本发明还通过稚参阶段的控光管理和饵料投喂提高稚参的生长速度。现有普通刺参稚参阶段的日常管理仍以暗光为主,投喂的饵料以市售或自配饲料为主,其中藻粉为主要成分。而本发明中投喂的稚参饲料按15~20ml/kg加入红法夫酵母,红法夫酵母可提高稚参的特定生长率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促进发育。合理的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可促进稚参阶段生长;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光照周期为14~12L:10~12D。与对照组相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稚参培育方法可有效提高稚参生长速度24.4%~29.3%。可见,本发明通过附着变态期的控光管理和稚参阶段的控光管理和饵料投喂达到促进紫刺参发育的目的。
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中紫刺参幼体附着后,采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稚参阶段光照强度2000~2500Lx,光照周期控制在12L:12D~14L:10D。当发育到大耳幼体末期水管系统分化时,提前布放消毒处理好的紫色波纹板框做为附着基。水产动物体色着色受细胞色素分布、体内色素合成、生理状态和环境等因素影响。紫刺参体表色素细胞中的黑色素细胞含量高于普通刺参、白刺参、红刺参等。本发明分别通过饲料添加成分、光照控制和环境设置加快紫刺参着色进程。其中,添加的红法夫酵母可产生虾青素,具有优良的色素沉积作用并能促进动物发育;添加的光合细菌可作为微生物天然着色剂;海带粉富含酪氨酸酶和矿物质,其中酪氨酸酶可促进刺参体内黑色素的合成;螺旋藻粉含有β-胡萝卜素,能提高着色效果。合理的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范围可刺激色素细胞发育,加速显色。紫色波纹板框附着基能够作为环境色辅助促进紫刺参幼体体色的形成。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促进提前着色并缩短着色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紫刺参稚参开始着紫色的时间平均提前6.4d~7.2d,完成着色时间平均缩短5.2d~8.4d。
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具有绿色健康、成本合理的特点。本发明所采用的添加成分均属优质天然着色剂,无人工色素等成分,控光设施也简单易操作。添加成分在促进紫刺参幼体着色的同时兼有促生长、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其中海带粉和螺旋藻粉也是配合饲料常用成分,通过改变比例既起到促发育和着色的作用,也有效控制了成本。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进一步限定了紫刺参在浮游期耳状幼体时期培育方法,包括投喂饵料,投喂量,光照强度控制和光照周期。本发明在浮游耳状幼体阶段,通过调控光照强度在1000~2000Lx,光照周期为10L:14D。同时,在饵料中添加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光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刺参等水生动物的摄食、生长等行为。光照周期能够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昼夜节律、迁移和集群等行为,过高或过低的光照强度均会直接影响刺参幼体的生长和存活。光合细菌等微生物既可调控育苗水体水质,也可供幼体摄食;红法夫酵母可提高幼体特定生长率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促进发育,提高成活率。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浮游期的小耳幼体发生率7.5%~8.9%,提高樽形幼体发生率13.2%~15.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雄性紫刺参和雌性紫刺参催产,得到的精子和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得到受精卵;
2)将所述受精卵在21.4~22.6℃条件下孵化,发育至浮游幼体阶段;
3)浮游幼体阶段自小耳幼体开始分池培育至大耳幼体;在培育过程中,向培育池的水体中添加投放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
4)当大耳幼体末期发育到水管系统分化时,布放消毒处理的紫色波纹板框作为附着基,进入附着变态期,所述附着变态期采用缩光培育,在缩光培育过程中光照强度为5~50Lx;
5)紫刺参幼体附着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培育生长至稚参;
所述人工配合饲料包括稚参饲料、海带粉、螺旋藻粉和红法夫酵母;所述稚参饲料、海带粉和螺旋藻粉的质量比为6:3:1;每千克所述人工配合饲料中添加红法夫酵母的体积为15~20ml;所述红法夫酵母的活菌浓度为(6~8)×108CFU/ml;
6)培育所述稚参至紫刺参养成阶段;
在稚参培育过程中,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光照周期为14L~12L:10D~12D;
在稚参培育过程中,投喂的饲料包括稚参饲料和红法夫酵母,所述红法夫酵母的体积和稚参饲料的质量比为15~20ml:1kg;所述红法夫酵母的活菌浓度为(6~8)×108CFU/ml。
本发明对雄性紫刺参和雌性紫刺参催产,得到的精子和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得到受精卵。
本发明对所述雄性紫刺参和雌性紫刺参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雄性紫刺参和雌性紫刺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雄性紫刺参和雌性紫刺参购自烟台海益苗业有限公司。
在本发明中,所述雄性紫刺参或雌性紫刺参优选为250g/头以上、生长摄食好、伸展自如、活力强的紫刺参亲体。所述催产的方法优选为采用阴干加流水刺激进行催产。雌性紫刺参产卵的温度优选为19.8~21℃,更优选为20℃。采卵的密度优选为10~20个/ml,更优选为12~18个/ml,最优选为15个/ml。所述精子的密度优选为30~50个/ml,更优选为45个/ml。所述体外受精时,卵和精子的个数比优选为1:3。
得到受精卵后,本发明将所述受精卵在21.4~22.6℃条件下孵化,发育至浮游幼体阶段。
在本发明中,所述孵化的温度优选为21℃。所述孵化过程中优选保持微充气,使受精卵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孵化率。
进入浮游幼体阶段,本发明自小耳幼体开始分池培育至大耳幼体。
在本发明中,在培育过程中,优选向培育池的水体中投放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所述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的投放浓度优选为2~4ml·m-3·d-1;所述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的有效活菌数优选不低于109CFU/ml;所述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中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的菌落数比优选为3:5。本发明对所述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的菌株种类和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即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红法夫酵母购自陕西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述光合细菌购自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
在本发明中,在培育过程中,饲料优选为代用饵料。所述代用饵料优选包括苹果干酵母和海洋红酵母。所述苹果干酵母和海洋红酵母的活菌数比优选为4~8:3,更优选为2:1。本发明对所述苹果干酵母和海洋红酵母的菌株种类和来源均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苹果干酵母和海洋红酵母即可。所述代用饵料的投喂量根据浮游期耳状幼体种类确定:对小耳幼体投喂时所述代用饵料的投喂量为1.0×104细胞·ml·-1·d-1;对中耳幼体投喂时所述代用饵料的投喂量为2.0×104细胞·ml·-1·d-1;对大耳幼体投喂时,所述代用饵料的投喂量为3.0×104细胞·ml·-1·d-1
在本发明中,在培育过程,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光照强度优选为1000~2000Lx,更优选为1200~1800Lx,更优选为1500Lx。光照周期优选为10L:14D。
在本发明中,在培育过程中,控制培养的密度。所述小耳幼体的培养密度优选为0.12~0.15个/ml,更优选为0.13个/ml。
当大耳幼体末期发育到水管系统分化时,本发明布放消毒处理的紫色波纹板框作为附着基,进入附着变态期,所述附着变态期采用缩光培育,在缩光培育过程中光照强度为5~50Lx。
在本发明中,所述紫色波纹板框的个数优选为5~8个/m3/单位水体。所述在缩光培育过程中光照强度优选为10~40Lx,更优选为20~30Lx,最优选为25Lx。弱光环境可有效提高刺参幼体附着变态率。
待紫刺参幼体附着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培育生长至稚参;所述人工配合饲料包括稚参饲料、海带粉、螺旋藻粉和红法夫酵母;所述稚参饲料、海带粉和螺旋藻粉的质量比为6:3:1;每千克所述人工配合饲料中添加红法夫酵母的体积为15~20ml;所述红法夫酵母的活菌浓度为(6~8)×108CFU/ml。
本发明对所述稚参饲料、海带粉、螺旋藻粉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原料即可。所述人工配合饲料的每日投喂质量优选为参苗体重的0.5%~3%,更优选为参苗体重的1%~2.5%,最优选为1.5~2.0%,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量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现有普通刺参稚参阶段的日常管理仍以暗光为主,投喂的饵料以市售或自配饲料为主,其中藻粉为主要成分。本发明中投喂的配合饲料加入红法夫酵母。光照强度控制在2000~2500Lx,光照周期控制在12L:12D~14L:10D。红法夫酵母可提高稚参的特定生长率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促进发育。合理的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可促进稚参阶段生长。
本发明将培育所述稚参至紫刺参养成阶段;在稚参培育过程中,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光照周期为12L~14L:10D~12D,培养密度为0.12~0.18个/ml;在稚参培育过程中,投喂的饲料包括稚参饲料和红法夫酵母,所述红法夫酵母的体积和稚参饲料的质量比为15~20ml:1kg;所述红法夫酵母的活菌浓度为(6~8)×108CFU/ml。
在本发明中,所述光照强度优选为2200~2400Lx,更优选为2300Lx。光照周期优选为13L:11D。培养密度优选为0.15个/ml。所述红法夫酵母的体积和稚参饲料的质量比优选为18ml:1kg。所述稚参培育的时间优选为130~145d。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2016年5月在山东省烟台市某育苗公司开展紫刺参育苗及对比试验。5月3日,筛选个体重260g/头以上正常摄食生长、活力强的紫刺参和对照组普通刺参亲本,采用阴干加流水刺激催产,产卵水温20℃,控制采卵密度20个/ml,并将池水温度控制在22℃进行孵化,孵化期间保持微充气使受精卵分布均匀。
紫刺参及对照组普通刺参孵化至小耳幼体时按0.15个/ml左右密度分池培育,投喂苹果干酵母和海洋红酵母等代用饵料,每日投喂量为小耳幼体1.0×104cell/ml、中耳幼体2.0×104cell/ml、大耳幼体3.0×104cell/ml。同时,在紫刺参浮游幼体培育水体中按每日2ml/m3添加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活菌数比为3:5),其有效活菌数不低于109CFU/ml。通过培育车间室内白光灯照射控制紫刺参幼体培育的光照条件,利用Fluke 941照度计控制光照强度在1500Lx,光照周期为10L:14D。对照组普通刺参幼体进行常规暗光培育(暗光的强度是0,饵料用的是苹果干酵母)。
当紫刺参发育到大耳幼体末期水管系统分化时,提前布放消毒处理好的紫色波纹板框做为附着基。对照组普通刺参投放常规透明波纹板附着基。当紫刺参幼体进入附着变态期时采用缩光培育,控制光照强度在20Lx。对照组普通刺参幼体进行常规暗光培育(暗光的强度是0)。
刺参幼体附着后投喂由酵母逐步过渡为人工配合饲料。同时,紫刺参的人工配合饲料以市售商品稚参料添加海带粉与螺旋藻粉,添加比例为市售饲料:海带粉:螺旋藻粉=6:3:1,并在配合饲料按18ml/kg加入红法夫酵母。对照组普通刺参不投喂添加成分。饲料投喂量约为参苗体重的2.5%,并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通过调控车间室内光照来控制附着变态后紫刺参稚参培育阶段的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光照强度控制在2300Lx,光照周期控制在13L:11D。对照组普通刺参幼体进行常规暗光培育(暗光的强度是0),投喂的饵料以市售饲料,其中藻粉为主要成分。
经140d培育,试验结果如下表1~3:
表1紫刺参与普通刺参早期发育情况对比
Figure GDA0002845721970000091
Figure GDA0002845721970000101
表2紫刺参与普通刺参3月龄稚参生长情况
Figure GDA0002845721970000102
表3紫刺参与普通刺参着色日龄
Figure GDA0002845721970000103
由上述结果可知,采用本方法培育的紫刺参小耳幼体发生率提高4.9%,樽形幼体发生率提高6.5%,附着变态率提高6.7%。3月龄稚参体长日增长提高16.6%,体重日增长提高16.0%;紫刺参开始着色时间比普通刺参平均提前3d,完成着色时间平均缩短4.5d。
实施例2
2017年4月在山东省烟台市某刺参育苗公司开展紫刺参育苗及对比试验。4月28日,筛选个体重250g/头以上正常摄食生长、活力强的紫刺参亲本和对照组紫刺参亲本,采用阴干加流水刺激催产,产卵水温19.8℃,控制采卵密度15个/ml,并将池水温度升至22.1℃进行孵化,孵化期间保持微充气使受精卵分布均匀。
试验组及对照组紫刺参孵化至小耳幼体时按0.15个/ml左右密度分池培育,投喂苹果干酵母和海洋红酵母等代用饵料,每日投喂量为小耳幼体1.0×104cell/ml、中耳幼体2.0×104cell/ml、大耳幼体3.0×104cell/ml。同时,在试验组紫刺参浮游幼体培育水体中按每日3ml/m3添加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其有效活菌数不低于109CFU/ml。通过培育车间室内白光灯照射控制紫刺参幼体培育的光照条件,利用Victor 1010A照度计控制光照强度在1000Lx,光照周期为10L:14D。对照组紫刺参幼体进行常规暗光培育。
当试验组紫刺参发育到大耳幼体末期水管系统分化时,提前布放消毒处理好的紫色波纹板框作为附着基。对照组紫刺参投放常规透明波纹板附着基。当试验组紫刺参幼体进入附着变态期时采用缩光培育,控制光照强度在50Lx。对照组紫刺参幼体进行常规暗光培育。
刺参幼体附着后投喂由酵母逐步过渡为人工配合饲料。同时,试验组紫刺参的人工配合饲料以市售商品稚参料添加海带粉与螺旋藻粉,添加比例为市售饲料:海带粉:螺旋藻粉=6:3:1,并在配合饲料按18ml/kg加入红法夫酵母。对照组紫刺参不投喂添加成分。饲料投喂量约为参苗体重的2%,并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通过调控车间室内光照来控制附着变态后试验组紫刺参稚参培育阶段的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光照强度控制在2000Lx,光照周期控制在12L:12D。对照组紫刺参幼体进行常规暗光培育。
经140d培育,试验结果如下表4~6:
表4试验组与对照组紫刺参早期发育情况对比
Figure GDA0002845721970000111
表5试验组与对照组紫刺参3月龄稚参生长情况
Figure GDA0002845721970000112
表6试验组与对照组紫刺参着色日龄
Figure GDA0002845721970000121
由上述结果可知,采用本方法培育的紫刺参相比未经此法培育的紫刺参小耳幼体发生率提高8.9%,樽形幼体发生率提高15.4%,附着变态率提高17.9%。3月龄稚参体长日增长提高25.1%,体重日增长提高29.3%;紫刺参开始着色时间平均提前6.4d,完成着色时间平均缩短8.4d。
实施例3
2018年5月在青岛国家海洋科研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开展紫刺参育苗及对比试验。5月2日,筛选个体重300g/头以上正常摄食生长、活力强的紫刺参和对照组紫刺参亲本,采用阴干加流水刺激催产,产卵水温20.2℃,控制采卵密度15个/ml,并将池水温度控制在22.4℃进行孵化,孵化期间保持微充气使受精卵分布均匀。
试验组及对照组紫刺参孵化至小耳幼体时按0.15个/ml左右密度分池培育,投喂苹果干酵母和海洋红酵母等代用饵料,每日投喂量为小耳幼体1.0×104cell/ml、中耳幼体2.0×104cell/ml、大耳幼体3.0×104cell/ml。同时,在试验组紫刺参浮游幼体培育水体中按每日3ml/m3添加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其有效活菌数不低于109CFU/ml。通过调控车间顶部遮光帘控制紫刺参幼体培育的光照条件,利用Fluke 941照度计控制光照强度在2000Lx,光照周期为10L:14D。对照组紫刺参幼体进行常规暗光培育。
当试验组紫刺参发育到大耳幼体末期水管系统分化时,提前布放消毒处理好的紫色波纹板框作为附着基。对照组紫刺参投放常规透明波纹板附着基。当试验组紫刺参幼体进入附着变态期时采用缩光培育,控制光照强度在30Lx。对照组紫刺参幼体进行常规暗光培育。
刺参幼体附着后投喂由酵母逐步过渡为人工配合饲料。同时,试验组紫刺参的人工配合饲料以市售商品稚参料添加海带粉与螺旋藻粉,添加比例为市售饲料:海带粉:螺旋藻粉=6:3:1,并在配合饲料按20ml/kg加入红法夫酵母。对照组紫刺参不投喂添加成分。饲料投喂量约为参苗体重的3%,并根据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通过调控车间顶部遮光帘来控制附着变态后试验组紫刺参稚参培育阶段的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光照强度控制在2500Lx,光照周期控制在14L:10D。对照组紫刺参幼体进行常规暗光培育。
经140d培育,试验结果如下表7~9:
表7试验组与对照组紫刺参早期发育情况对比
Figure GDA0002845721970000131
表8试验组与对照组紫刺参3月龄稚参生长情况
Figure GDA0002845721970000132
表9试验组与对照组紫刺参着色日龄
Figure GDA0002845721970000133
由上述结果可知,采用本方法培育的紫刺参相比未经此法培育的紫刺参小耳幼体发生率提高7.5%,樽形幼体发生率提高13.2%,附着变态率提高19.6%。3月龄稚参体长日增长提高24.5%,体重日增长提高24.4%;紫刺参开始着色时间平均提前7.2d,完成着色时间平均缩短5.2d。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雄性紫刺参和雌性紫刺参催产,得到的精子和卵子进行体外受精,得到受精卵;
2)将所述受精卵在21.4~22.6℃条件下孵化,发育至浮游幼体阶段;
3)浮游幼体阶段自小耳幼体开始分池培育至大耳幼体;在培育过程中,向培育池的水体中添加投放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
所述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的投放浓度为2~4ml·m-3·d-1
所述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的有效活菌数不低于109CFU/ml;所述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混合液中红法夫酵母和光合细菌的菌落数比为3:5;
在培育过程中,饲料为代用饵料;所述代用饵料包括苹果干酵母和海洋红酵母;所述苹果干酵母和海洋红酵母的活菌数比为2:1;
4)当大耳幼体末期发育到水管系统分化时,布放消毒处理的紫色波纹板框作为附着基,进入附着变态期,所述附着变态期采用缩光培育,在缩光培育过程中光照强度为5~30Lx;
5)紫刺参幼体附着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培育至稚参;
所述人工配合饲料包括稚参饲料、海带粉、螺旋藻粉和红法夫酵母;所述稚参饲料、海带粉和螺旋藻粉的质量比为6:3:1;每千克所述人工配合饲料中添加红法夫酵母的体积为15~20ml;所述红法夫酵母的活菌浓度为(6~8)×108CFU/ml;
光照强度控制在2000~2500Lx,光照周期控制在12L:12D~14L:10D;
6)培育所述稚参至紫刺参养成阶段;
在稚参培育过程中,光照强度为2000~2500Lx,光照周期为12L~14L:10D~12D;
在稚参培育过程中,投喂的饲料包括稚参饲料和红法夫酵母,所述红法夫酵母的体积和稚参饲料的质量比为15~20ml:1kg;所述红法夫酵母的活菌浓度为(6~8)×108CFU/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人工配合饲料的每日投喂质量为参苗体重的0.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光照强度为2200~2400Lx,光照周期为13L:11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代用饵料的投喂量根据浮游期耳状幼体种类确定:对小耳幼体投喂时所述代用饵料的投喂量为1.0×104细胞·ml·-1·d-1;对中耳幼体投喂时所述代用饵料的投喂量为2.0×104细胞·ml·-1·d-1;对大耳幼体投喂时,所述代用饵料的投喂量为3.0×104细胞·ml·-1·d-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培育过程,光照强度为1000~2000Lx,光照周期为10L:14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培育过程中,所述小耳幼体的培养密度为0.12~0.15个/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产卵的温度为19.8~21℃;采卵的密度为10~20个/ml。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雄性紫刺参或雌性紫刺参为250g/头以上、生长摄食好、伸展自如、活力强的紫刺参亲体。
CN201910159309.8A 2019-03-04 2019-03-04 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 Active CN109744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9309.8A CN109744171B (zh) 2019-03-04 2019-03-04 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
JP2020534986A JP7046191B2 (ja) 2019-03-04 2019-06-17 紫ナマコの成長と発育及び体色の着色促進方法
PCT/CN2019/091464 WO2020177236A1 (zh) 2019-03-04 2019-06-17 促进紫刺参生长发育和体色着色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9309.8A CN109744171B (zh) 2019-03-04 2019-03-04 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4171A CN109744171A (zh) 2019-05-14
CN109744171B true CN109744171B (zh) 2021-02-19

Family

ID=66407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9309.8A Active CN109744171B (zh) 2019-03-04 2019-03-04 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46191B2 (zh)
CN (1) CN109744171B (zh)
WO (1) WO20201772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4171B (zh) * 2019-03-04 2021-02-19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
CN112568158B (zh) * 2020-12-09 2022-02-2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刺参、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和石莼绿色无公害养殖方法
CN112998159A (zh) * 2021-04-01 2021-06-22 大连鑫玉龙海洋生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提高生物活性的易吸收发酵海参饵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24785A (zh) * 2021-06-29 2021-09-2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多刺速生刺参品系的选育方法
CN113925005B (zh) * 2021-10-08 2022-08-26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一种玉足海参高效催产方法
CN113875909B (zh) * 2021-10-12 2024-06-07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协同增效的刺参用复合免疫增强剂的制备方法
CN114431333B (zh) * 2021-12-24 2024-04-02 青岛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红法夫酵母液体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9535B2 (en) * 2001-10-15 2004-03-02 Jeffrey D. Boschert Reproductions of aquarium life formed from translucent memory retaining polymers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the same
CN101091458A (zh) * 2007-07-08 2007-12-26 李成林 速生刺参的选育方法
CN101617639A (zh) * 2009-07-30 2010-01-06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白色品系刺参的制种方法
CN103355224B (zh) * 2012-03-27 2016-05-04 响水海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刺参苗种的繁育方法
CN103931542B (zh) * 2014-04-15 2017-01-18 大连天正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水刺参养殖装置及其养殖方法
CN105613383B (zh) * 2016-02-01 2018-01-30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紫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
CN105706969B (zh) * 2016-02-01 2018-04-17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纯白色仿刺参的选育方法
JP6617372B2 (ja) * 2016-03-30 2019-12-11 株式会社西村組 稚ナマコの中間育成施設及び放流方法
CN106962242A (zh) * 2017-03-24 2017-07-2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加利福尼亚海参苗种繁育的方法
CN106962241A (zh) * 2017-03-24 2017-07-2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加利福尼亚海参的稚参培育方法
CN109744171B (zh) * 2019-03-04 2021-02-19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饵料中添加红法夫酵母对刺参生长性能、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影响;张坤;《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八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51031;第25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46191B2 (ja) 2022-04-01
JP2021517453A (ja) 2021-07-26
CN109744171A (zh) 2019-05-14
WO2020177236A1 (zh) 2020-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4171B (zh) 一种促进紫刺参发育和着色的方法
CN102524120B (zh) 美国线纹海马幼苗的大池仿真养殖方法
US8173391B2 (en) Golden yellow alga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2754610B (zh) 一种提高线纹海马幼苗养成率的方法
CN101720705B (zh) 一种橘红色闭壳肌扇贝的培育方法
CN103548731A (zh) 一种泥鳅育苗方法
CN105900874B (zh) 一种类胡萝卜素含量高的马氏珠母贝养殖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4585105A (zh) 凡纳滨对虾室外水体生态式育苗方法
WO2010089864A1 (ja) 動物プランクトン餌料用セレン含有単細胞微細藻類とそれを使用したセレン含有動物プランクトンの培養方法
CN111183928A (zh) 一种斑石鲷的室内水泥池人工育苗方法
KR101768577B1 (ko) 로티퍼를 먹이생물로 하는 한해성 양식품종의 양식방법
CN104186431B (zh) 一种利用单细胞蛋白一步食物链高密度养殖卤虫的方法
CN101828532B (zh) 富含天然类胡萝卜素的华贵栉孔扇贝金黄色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CN108770737B (zh) 一种高成活率和生长率的虎龙杂交斑池塘育苗方法
CN107751050B (zh) 一种长鳍吻鮈苗种批量化培育方法
CN106577372A (zh) 一种海龙的越冬及人工繁殖方法
CN106386607A (zh) 一种克氏原螯虾分级池塘多茬养殖方法
CN109699539B (zh) 一种适用于田螺不同地理种群杂交的方法
CN113632751B (zh) 一种基于足囊生殖的海蜇苗种生产方法
CN107736283A (zh) 蓝礼服海胆的节能减排育苗方法
KR20120013698A (ko) 만가닥버섯 느타리버섯 팽이버섯 새송이 버섯과 파피아 로도자이마 효모의 혼합배양기술 개발과 아스타잔틴이 함유된 항산화효과가 있는 사료첨가용 생균제의 개발
CN106035246B (zh) 一种光裸星虫室内苗种培育的方法
CN111213602A (zh) 一种内壳黄色马氏珠母贝养成内壳深黄金色珠母贝的受精育苗方法
CN116349624B (zh) 一种圆口铜鱼苗种批量化培育方法
CN107410115A (zh) 一种降低牙鲆仔稚鱼黑白化的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