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4060A - 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4060A
CN109744060A CN201910217054.6A CN201910217054A CN109744060A CN 109744060 A CN109744060 A CN 109744060A CN 201910217054 A CN201910217054 A CN 201910217054A CN 109744060 A CN109744060 A CN 109744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ion
green pepper
stock
rattan green
gra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70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善波
罗德智
王莎
罗丹
金银春
田启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INST OF FORESTRY SCIENCE SICHUAN PROV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INST OF FORESTRY SCIENCE SICHUAN PRO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INST OF FORESTRY SCIENCE SICHUAN PROV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INST OF FORESTRY SCIENCE SICHUAN PROV
Priority to CN2019102170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40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4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40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接穗选择;(2)砧木处理;(3)接穗处理;(4)嫁接;(5)后期管理。本发明培育的藤椒,成活率高,树形易控制,树冠恢复较快,能尽快提升现有藤椒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提高果实采摘效率,降低人工劳动成本,促进藤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藤椒为芸香科花椒属多年生常绿灌木植物,属于竹叶花椒(ZanthoxylumarmatumDC.)的一个栽培品种,由于其枝叶披散,延长状若藤蔓,故称为藤椒。它具有茎干、枝叶多锐刺,果实颗粒大,油胞突出,香味浓郁,回味不苦,出油率高等特点,是集香料、调料、油料、药用等为一体的特色经济林树种。
四川是藤椒的起源与重要产区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周边丘陵山地,全省栽植面积约80万亩。目前,生产上大量应用实生苗栽培,随着藤椒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藤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呈现。一是品种杂、易分化,果实香味、麻味差异较大,难以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二是营养生长较快,易产生徒长枝,造成果实投产缓慢;三是茎干、枝叶多锐刺,且果实成熟在6月中旬~8月上旬,气候炎热,果实采收困难,造成采摘成本较高;四是四川盆地及周边丘陵山地,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降雨量大,造成藤椒病虫害严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以解决现有藤椒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穗选择
选择树龄为3年以上的少刺藤椒一年生枝条,以枝条上包括顶芽在内,含有4~6芽的新梢作为接穗,并剪去接穗的叶柄、顶叶,抹除稀疏小刺,喷水保湿,于5~10℃避光处保存;
(2)砧木处理
在离地面10~12cm处对基部直径为2~3cm的藤椒树干进行截干,得到砧木,并剪去砧木上的皮刺,然后在砧木离地面8~10cm处,选择砧木平滑面一侧,向下切削形成长度为4~5cm的平滑斜面,使其微露出木质部,然后在平滑斜面底部保留长度为0.8~1.2cm的被切树皮;
(3)接穗处理
在接穗中下部平滑处切削形成长度为3~4cm的平滑斜面,并在接穗基部一侧留出一芽,使其微露出木质部,再在其背面按照45°方向切削形成斜面;
(4)嫁接
1月中旬~2月上旬时,将经步骤(3)处理的接穗插入砧木上切削形成的平滑斜面中,保留的被切树皮向上包裹接穗底部,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再进行捆绑,捆绑时,留出接穗基部一侧的芽;
(5)后期管理
在嫁接完成后,对嫁接苗进行保温保湿、除萌、疏花、摘心、整形,以及病虫害防治即可。
进一步地,步骤(1)中接穗长度为10~12cm,基部直径为0.4~0.8cm,其包括顶芽在内含有4~6芽。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接穗的培育过程为:
S1、砧木培育
选取树龄10年以上的青花椒或藤椒进行采种,然后于9月上旬~10月中旬将其播种至经消毒处理后的土壤中,然后覆盖厚度为1~2cm的细土,再在细土上铺洒厚度为1~2cm的稻草,浇水,待幼苗生长至高度大于60cm后,枝剪截干,待苗木继续生长,经过2~3次截干,幼苗高度控制在60cm,直至幼苗基部直径生长至大于0.6cm即可作为砧木;
S2、砧木处理
在砧木主干离地面16~20cm处截干,并抹去主干上的皮刺,然后在主干离地面8~10cm处,选择主干平滑面一侧,向下切割,形成长度为4~6cm的平滑斜面,使主干微露出木质部,再在平滑斜面底部,保留长度为0.8~1.0cm的被切树皮;
S3、接穗选择
选取树龄6年以上的藤椒一年生枝条,将其包括顶芽在内含有4~6芽的新梢作为接穗,然后将接穗的叶柄、顶叶剪去,抹除稀疏小刺,并喷水保湿,保存于0~5℃的避光处;
S4、接穗处理
在接穗中下部选择一平滑处,切削形成长度为4~6cm的平滑斜面,并在穗条基部一侧,留出一芽,微露出木质部;
S5、嫁接
于11月中旬到12月下旬期间,将穗条插入砧木切口处,保留的树皮向上包裹接穗底部,使二者形成层对齐后,进行捆绑,培育得到第一代少刺藤椒;
S6、多代嫁接
按S1~S6所述方法,从第一代少刺藤椒中,选取树龄2年以上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并将其嫁接至砧木上,培育第二代少刺藤椒;再按照培育第二代少刺藤椒的过程继续进行嫁接,培育得到第三代少刺藤椒,然后截取培育得到的树龄为3年以上的第三代少刺藤椒的一年生枝条,以枝条上包含4~6芽的新梢作为接穗即可。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消毒处理的具体过程为:将土壤翻耕20cm以上,然后平整场地,用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喷洒,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5~7天。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在播种前还包括对消毒后的土壤进行苗床处理,其具体过程为:根据坡向,整理形成宽80~100cm,高10~15cm的苗床,苗床之间的沟宽20~30cm,深10~15cm。
进一步地,步骤S2中保湿的具体过程为:将接穗装入塑料筐内,然后喷洒清水,并用湿毛巾覆盖保湿。
进一步地,步骤S5中进行捆绑时,应避免将穗条基部一侧留出的芽捆绑至内。
进一步地,步骤(2)中对砧木进行处理的过程还包括:
在离地面10~12cm处对基部直径为4~6cm的藤椒树干进行截干,得到砧木,并剪去砧木上的皮刺,然后在砧木离地面8~10cm处,选择砧木平滑面一侧,以及平画面的对侧,向下切削形成长度均为4~5cm的平滑斜面,使两者均微露出木质部,然后在平滑斜面底部保留长度为0.8~1.2cm的被切树皮。
进一步地,步骤(5)中整形的过程为:当侧枝生长20~30cm时,保留3~4个侧枝,去除多余新梢,选壮去弱,结合侧枝生长方向,然后用塑料绳进行拉枝。
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病虫害防治的具体过程为:
3月下旬,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1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4月下旬,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6月上旬,将2%阿维菌素乳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8月上旬,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9月初,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0g磷酸二氢钾,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9月下旬,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0g磷酸二氢钾,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嫁接方法,接穗不需要经过打蜡处理及长时间冻库贮藏,当接穗采集以后,剪去叶片,将穗条排列整齐,快速使用清水浸泡,用两层湿润毛巾覆盖,立即用于嫁接,节约了劳动成本。
2、本发明提供的嫁接方法,在树干离地面10~12cm处截干,穗条长度为10~12cm,含有4~5芽(包括顶芽),通过枝接以后,其新梢生长量快,树形易控制,当年能快速恢复树冠,第二年开始结果,第三年进入丰产,比实生树提前2年进入丰产期,且比同龄树增产2倍,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3、本发明提供的嫁接方法,使用白色塑料袋,将嫁接树整株包裹,进行保温保湿处理,且伤口愈合快,操作方便。
4、本发明提供的少刺藤椒,品种纯化,主干、枝条刺稀少且短,间距大,叶片、叶柄均无刺,果实采摘效率提高30%以上,按照2018年藤椒采摘价格1.5~2.0元/斤计算,每斤减少0.45元~0.60元。
5、本发明通过对每个步骤进行研究,使其形成一套新的藤椒树高接换优方法,成活率在95%以上,能尽快提升藤椒的产量和品质。
6、本发明通过无性繁育的方法,对藤椒树干进行截断,将地面剩余树干作为砧木,树干光滑侧面作为嫁接部位,利用枝接法进行靠接,成活率高,树形易控制,树冠恢复较快,能尽快提升现有藤椒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提高果实采摘效率,降低人工劳动成本,促进藤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接换优后新梢生长状况;
图2为高接换优后结果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实施例1
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穗选择
选择树龄为3年以上,生长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高、节间短的少刺藤椒一年生枝条,将枝条顶端新梢(包括顶芽)作为接穗,含有4~6芽(包括顶芽),剪去叶片,将穗条排列整齐,快速使用清水浸泡,然后置于湿润的毛巾上,并装入595mm×410mm×325mm的塑料筐内,最后再在塑料筐表面,覆盖一层湿润毛巾,便于保湿和运输;
其中,接穗的培育过程为:
S1、砧木培育
a、选取树龄10年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产量高的青花椒或藤椒作为采种母树,通过人工采收种子后,阴干取其种子,用清水浸泡5~8天,促进萌芽;
b、将土壤翻耕20cm以上,然后平整场地,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喷洒,进行土壤消毒,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5~7天;
c、根据坡向对消毒后的土壤进行整理,形成宽80cm,高10cm的苗床,苗床的长度依地形而定,苗床之间的沟宽20cm,深10cm,有利于抚育管理和排水;
d、在9月上旬~10月中旬进行播种,每亩播种40kg,播种完毕后,覆盖厚1cm的细土,然后在细土上撒厚1cm的稻草,有利于细土表面保温保湿,然后浇水,最后用高60cm的拱棚薄膜覆盖,待幼苗出土后揭开;
e、幼苗生长至10cm后,按照苗高进行分级,将其移栽于15×15cm的塑料营养杯内,用细土覆盖根部,然后按照苗高大小,将营养杯置于宽120cm的苗床上;
f、15天除一次草,3天浇一次水,苗木生长至80cm后,用枝剪截干,促使苗木主干粗壮。同时加强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待苗木基部直径生长至0.6cm以上,即可进行嫁接;
S2、接穗选择
a、选择树龄6年以上,生长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高、节间短的藤椒优树一年生枝条,将枝条顶端新梢(包括顶芽)作为接穗,穗条长度为12cm,基部直径为0.4cm,含有4~6芽(包括顶芽),剪去叶片,将穗条排列整齐,快速使用清水浸泡,然后置于湿润的毛巾上,并装入595mm×410mm×325mm的塑料筐内,最后再在塑料筐表面,覆盖一层湿润毛巾,便于保湿和运输;
b、将穗条的叶柄、顶叶剪去,抹除稀疏小刺,按照穗条基部直径大小进行分级,每50株打捆,装入塑料筐内,喷洒清水一次,然后用湿润毛巾遮挡,放于5℃阴凉处保存;
S3、砧木处理
在砧木主干离地面16cm处截干,并抹去主干上的皮刺,然后在主干离地面8cm处,选择主干平滑面一侧,向下切割,形成长度为4cm的平滑斜面,使主干微露出木质部,再在平滑斜面底部,保留长度为0.8cm的被切树皮;
S4、接穗处理
剪去穗条下部切口,保留穗条长度为10cm,含有4~5芽(包括顶芽),选择穗条中下部一平滑处,切削形成长度为4cm的平滑斜面,并在穗条基部一侧,留出一芽,微露出木质部,再在其背面按照45°斜切一短面;
S5、嫁接
于11月中旬到12月下旬期间,将处理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处,同时,砧木切口处保留的树皮向上包裹接穗底部,使二者形成层对齐,最后用长30cm,宽1.5cm的薄膜带绑紧,捆绑时,留出穗条基部一侧的芽,便于正常生长;
S6、保温保湿;
将嫁接后的营养杯苗,放入宽3.2m,高2.5m的塑料拱棚内生长,先覆盖地膜一层,20天以后取,并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两层遮阳网,以防止霜冻;
S7、温度控制
塑料拱棚温度控制在5℃,当棚内温度超过20℃以上,需将薄膜掀开,通风降温;
S8、除萌
当嫁接苗穗条上的芽萌发以后,要及时去掉砧木上多余萌蘖,如发现接穗死亡,萌芽可保留一部分,以便后期进行改接;
S9、疏花
当嫁接苗新梢萌发以后,若有雌花要及早抹除;
S10、摘心
当嫁接苗的顶芽新梢生长30cm时,要及时摘心;
S11、苗木移栽
当嫁接苗侧枝新梢生长至5~10cm时,即可出圃,移栽至田间;
S12、立支架
当苗木生长至30~40cm时,用竹竿立支架,然后用塑料绳对苗木进行固定;
S13、去除嫁接膜
当苗木移栽40~50天以后,用刀将嫁接膜划开;
S14、整形定枝
当侧枝生长20~30cm时,进行整形定枝,保留3~4个侧枝,去除多余新梢,选壮去弱,结合侧枝生长方向,用塑料绳进行拉枝;
S15、当苗木定植60天以后,用枝剪剪去嫁接口以上的砧木主干;
S16、按常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最后加强水肥管理,及时中耕除草,促进新梢生长,即可培育得到第一代少刺藤椒;
S17、按照S1~S16的过程,从从第一代少刺藤椒中,选取树龄2年以上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并将其嫁接至砧木上,培育第二代少刺藤椒;再按照培育第二代少刺藤椒的过程继续进行嫁接培育,最后培育得到第三代少刺藤椒,然后截取培育得到的树龄为3年以上的第三代少刺藤椒的一年生枝条,以枝条上包含4~6芽的新梢作为接穗即可;
(2)砧木处理
在离地面12cm处,对基部直径为6cm的藤椒树干进行截干,得到砧木,并剪去砧木上的皮刺,然后在砧木离地面10cm处,选择砧木平滑面一侧,向下切削形成长度为5cm的平滑斜面,使其微露出木质部,然后在平滑斜面底部保留长度为1.0cm的被切树皮;
(3)接穗处理
剪去穗条下部切口,保留穗条长度为11cm,含有4~5芽(包括顶芽),选择穗条中下部一平滑处,削一平滑斜面,长度为3cm,并在穗条基部一侧,留出一芽,微露出木质部,再在其背面按照45°斜切一短面;
(4)嫁接
1月中旬~2月上旬时,将经步骤(3)处理的接穗插入砧木上切削形成的平滑斜面中,使两者形成层对其,再用长50cm,宽1.6cm的薄膜带绑紧,捆绑时,留出穗条基部一侧的芽,便于正常生长;
(5)保温保湿
接穗固定以后,用白色塑料袋,将嫁接树整株包裹,塑料袋两侧摊开,内部高出接穗2~3cm,并利用塑料袋手提处将砧木系紧;
(6)当嫁接30天以后,将塑料袋解除;当嫁接60天以后,用刀将嫁接膜划开;
(7)除萌
当穗条上的芽萌发以后,要及时去掉砧木上多余萌蘖,如发现接穗死亡,萌芽可保留一部分,以便后期进行改接;
(8)疏花
新梢萌发以后,若有雌花要及早抹除;
(9)摘心
当顶芽新梢生长30cm时,要及时摘心
(10)整形
当侧枝生长20~30cm时,进行整形定枝,保留3~4个侧枝,去除多余新梢,选壮去弱,结合侧枝生长方向,用塑料绳进行拉枝;
(11)病虫害防治
3月下旬,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1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4月下旬,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6月上旬,将2%阿维菌素乳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8月上旬,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9月初,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0g磷酸二氢钾,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9月下旬,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0g磷酸二氢钾,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促进新梢生长即可(如图1、图2所示)。
实施例2
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穗选择
选择树龄为3年以上,生长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高、节间短的少刺藤椒一年生枝条,将枝条顶端新梢(包括顶芽)作为接穗,穗条长度为12cm,基部直径为0.4cm,含有4~6芽(包括顶芽),剪去叶片,将穗条排列整齐,快速使用清水浸泡,然后置于湿润的毛巾上,并装入595mm×410mm×325mm的塑料筐内,最后再在塑料筐表面,覆盖一层湿润毛巾,便于保湿和运输;
其中,接穗的培育过程为:
S1、砧木培育
a、选取树龄10年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产量高的青花椒或藤椒作为采种母树,通过人工采收种子后,阴干取其种子,用清水浸泡5~8天,促进萌芽;
b、将土壤翻耕20cm以上,然后平整场地,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喷洒,进行土壤消毒,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5~7天;
c、根据坡向对消毒后的土壤进行整理,形成宽80cm,高10cm的苗床,苗床的长度依地形而定,苗床之间的沟宽20cm,深10cm,有利于抚育管理和排水;
d、在9月上旬~10月中旬进行播种,每亩播种40kg,播种完毕后,覆盖厚1cm的细土,然后在细土上撒厚1cm的稻草,有利于细土表面保温保湿,然后浇水,最后用高60cm的拱棚薄膜覆盖,待幼苗出土后揭开;
e、幼苗生长至10cm后,按照苗高进行分级,将其移栽于15×15cm的塑料营养杯内,用细土覆盖根部,然后按照苗高大小,将营养杯置于宽120cm的苗床上;
f、15天除一次草,3天浇一次水,苗木生长至80cm后,用枝剪截干,促使苗木主干粗壮。同时加强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待苗木基部直径生长至0.6cm以上,即可进行嫁接;
S2、接穗选择
a、选择树龄6年以上,生长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高、节间短的藤椒优树一年生枝条,将枝条顶端新梢(包括顶芽)作为接穗,穗条长度为12cm,基部直径为0.4cm,含有4~6芽(包括顶芽),剪去叶片,将穗条排列整齐,快速使用清水浸泡,然后置于湿润的毛巾上,并装入595mm×410mm×325mm的塑料筐内,最后再在塑料筐表面,覆盖一层湿润毛巾,便于保湿和运输;
b、将穗条的叶柄、顶叶剪去,抹除稀疏小刺,按照穗条基部直径大小进行分级,每50株打捆,装入塑料筐内,喷洒清水一次,然后用湿润毛巾遮挡,放于5℃阴凉处保存;
S3、砧木处理
在砧木主干离地面16cm处截干,并抹去主干上的皮刺,然后在主干离地面8cm处,选择主干平滑面一侧,向下切割,形成长度为4cm的平滑斜面,使主干微露出木质部,再在平滑斜面底部,保留长度为0.8cm的被切树皮;
S4、接穗处理
剪去穗条下部切口,保留穗条长度为10cm,含有4~5芽(包括顶芽),选择穗条中下部一平滑处,切削形成长度为4cm的平滑斜面,并在穗条基部一侧,留出一芽,微露出木质部,再在其背面按照45°斜切一短面;
S5、嫁接
于11月中旬到12月下旬期间,将处理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处,同时,砧木切口处保留的树皮向上包裹接穗底部,使二者形成层对齐,最后用长30cm,宽1.5cm的薄膜带绑紧,捆绑时,留出穗条基部一侧的芽,便于正常生长;
S6、保温保湿;
将嫁接后的营养杯苗,放入宽3.2m,高2.5m的塑料拱棚内生长,先覆盖地膜一层,20天以后取,并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两层遮阳网,以防止霜冻;
S7、温度控制
塑料拱棚温度控制在5℃,当棚内温度超过20℃以上,需将薄膜掀开,通风降温;
S8、除萌
当嫁接苗穗条上的芽萌发以后,要及时去掉砧木上多余萌蘖,如发现接穗死亡,萌芽可保留一部分,以便后期进行改接;
S9、疏花
当嫁接苗新梢萌发以后,若有雌花要及早抹除;
S10、摘心
当嫁接苗的顶芽新梢生长30cm时,要及时摘心;
S11、苗木移栽
当嫁接苗侧枝新梢生长至5~10cm时,即可出圃,移栽至田间;
S12、立支架
当苗木生长至30~40cm时,用竹竿立支架,然后用塑料绳对苗木进行固定;
S13、去除嫁接膜
当苗木移栽40~50天以后,用刀将嫁接膜划开;
S14、整形定枝
当侧枝生长20~30cm时,进行整形定枝,保留3~4个侧枝,去除多余新梢,选壮去弱,结合侧枝生长方向,用塑料绳进行拉枝;
S15、当苗木定植60天以后,用枝剪剪去嫁接口以上的砧木主干;
S16、按常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最后加强水肥管理,及时中耕除草,促进新梢生长,即可培育得到第一代少刺藤椒;
S17、按照S1~S16的过程,从从第一代少刺藤椒中,选取树龄2年以上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并将其嫁接至砧木上,培育第二代少刺藤椒;再按照培育第二代少刺藤椒的过程继续进行嫁接培育,最后培育得到第三代少刺藤椒,然后截取培育得到的树龄为3年以上的第三代少刺藤椒的一年生枝条,以枝条上包含4~6芽的新梢作为接穗即可;
(2)砧木处理
在离地面10cm处,对基部直径为2cm的藤椒树干进行截干,得到砧木,并剪去砧木上的皮刺,然后在砧木离地面8cm处,选择砧木平滑面一侧,向下切削形成长度为4cm的平滑斜面,使其微露出木质部,然后在平滑斜面底部保留长度为0.8cm的被切树皮;
(3)接穗处理
剪去穗条下部切口,保留穗条长度为10cm,含有4~5芽(包括顶芽),选择穗条中下部一平滑处,削一平滑斜面,长度为3cm,并在穗条基部一侧,留出一芽,微露出木质部,再在其背面按照45°斜切一短面;
(4)嫁接
1月中旬~2月上旬时,将经步骤(3)处理的接穗插入砧木上切削形成的平滑斜面中,使两者形成层对其,再用长50cm,宽1.6cm的薄膜带绑紧,捆绑时,留出穗条基部一侧的芽,便于正常生长;
(5)保温保湿
接穗固定以后,用白色塑料袋,将嫁接树整株包裹,塑料袋两侧摊开,内部高出接穗2~3cm,并利用塑料袋手提处将砧木系紧;
(6)当嫁接30天以后,将塑料袋解除;当嫁接60天以后,用刀将嫁接膜划开;
(7)除萌
当穗条上的芽萌发以后,要及时去掉砧木上多余萌蘖,如发现接穗死亡,萌芽可保留一部分,以便后期进行改接;
(8)疏花
新梢萌发以后,若有雌花要及早抹除;
(9)摘心
当顶芽新梢生长30cm时,要及时摘心
(10)整形
当侧枝生长20~30cm时,进行整形定枝,保留3~4个侧枝,去除多余新梢,选壮去弱,结合侧枝生长方向,用塑料绳进行拉枝;
(11)病虫害防治
3月下旬,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1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4月下旬,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6月上旬,将2%阿维菌素乳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8月上旬,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9月初,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0g磷酸二氢钾,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9月下旬,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0g磷酸二氢钾,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促进新梢生长即可。
实施例3
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穗选择
选择树龄为3年以上,生长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高、节间短的少刺藤椒一年生枝条,将枝条顶端新梢(包括顶芽)作为接穗,穗条长度为15cm,基部直径为0.8cm,含有4~6芽(包括顶芽),剪去叶片,将穗条排列整齐,快速使用清水浸泡,然后置于湿润的毛巾上,并装入595mm×410mm×325mm的塑料筐内,最后再在塑料筐表面,覆盖一层湿润毛巾,便于保湿和运输;
其中,接穗的培育过程为:
S1、砧木培育
a、选取树龄10年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产量高的青花椒或藤椒作为采种母树,通过人工采收种子后,阴干取其种子,用清水浸泡5~8天,促进萌芽;
b、将土壤翻耕20cm以上,然后平整场地,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喷洒,进行土壤消毒,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密封5~7天;
c、根据坡向对消毒后的土壤进行整理,形成宽80cm,高10cm的苗床,苗床的长度依地形而定,苗床之间的沟宽20cm,深10cm,有利于抚育管理和排水;
d、在9月上旬~10月中旬进行播种,每亩播种40kg,播种完毕后,覆盖厚1cm的细土,然后在细土上撒厚1cm的稻草,有利于细土表面保温保湿,然后浇水,最后用高60cm的拱棚薄膜覆盖,待幼苗出土后揭开;
e、幼苗生长至10cm后,按照苗高进行分级,将其移栽于15×15cm的塑料营养杯内,用细土覆盖根部,然后按照苗高大小,将营养杯置于宽120cm的苗床上;
f、15天除一次草,3天浇一次水,苗木生长至80cm后,用枝剪截干,促使苗木主干粗壮。同时加强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待苗木基部直径生长至0.6cm以上,即可进行嫁接;
S2、接穗选择
a、选择树龄6年以上,生长健壮、芽体饱满、无病虫害、木质化程度高、节间短的藤椒优树一年生枝条,将枝条顶端新梢(包括顶芽)作为接穗,穗条长度为12cm,基部直径为0.4cm,含有4~6芽(包括顶芽),剪去叶片,将穗条排列整齐,快速使用清水浸泡,然后置于湿润的毛巾上,并装入595mm×410mm×325mm的塑料筐内,最后再在塑料筐表面,覆盖一层湿润毛巾,便于保湿和运输;
b、将穗条的叶柄、顶叶剪去,抹除稀疏小刺,按照穗条基部直径大小进行分级,每50株打捆,装入塑料筐内,喷洒清水一次,然后用湿润毛巾遮挡,放于5℃阴凉处保存;
S3、砧木处理
在砧木主干离地面16cm处截干,并抹去主干上的皮刺,然后在主干离地面8cm处,选择主干平滑面一侧,向下切割,形成长度为4cm的平滑斜面,使主干微露出木质部,再在平滑斜面底部,保留长度为0.8cm的被切树皮;
S4、接穗处理
剪去穗条下部切口,保留穗条长度为10cm,含有4~5芽(包括顶芽),选择穗条中下部一平滑处,切削形成长度为4cm的平滑斜面,并在穗条基部一侧,留出一芽,微露出木质部,再在其背面按照45°斜切一短面;
S5、嫁接
于11月中旬到12月下旬期间,将处理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处,同时,砧木切口处保留的树皮向上包裹接穗底部,使二者形成层对齐,最后用长30cm,宽1.5cm的薄膜带绑紧,捆绑时,留出穗条基部一侧的芽,便于正常生长;
S6、保温保湿;
将嫁接后的营养杯苗,放入宽3.2m,高2.5m的塑料拱棚内生长,先覆盖地膜一层,20天以后取,并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两层遮阳网,以防止霜冻;
S7、温度控制
塑料拱棚温度控制在5℃,当棚内温度超过20℃以上,需将薄膜掀开,通风降温;
S8、除萌
当嫁接苗穗条上的芽萌发以后,要及时去掉砧木上多余萌蘖,如发现接穗死亡,萌芽可保留一部分,以便后期进行改接;
S9、疏花
当嫁接苗新梢萌发以后,若有雌花要及早抹除;
S10、摘心
当嫁接苗的顶芽新梢生长30cm时,要及时摘心;
S11、苗木移栽
当嫁接苗侧枝新梢生长至5~10cm时,即可出圃,移栽至田间;
S12、立支架
当苗木生长至30~40cm时,用竹竿立支架,然后用塑料绳对苗木进行固定;
S13、去除嫁接膜
当苗木移栽40~50天以后,用刀将嫁接膜划开;
S14、整形定枝
当侧枝生长20~30cm时,进行整形定枝,保留3~4个侧枝,去除多余新梢,选壮去弱,结合侧枝生长方向,用塑料绳进行拉枝;
S15、当苗木定植60天以后,用枝剪剪去嫁接口以上的砧木主干;
S16、按常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最后加强水肥管理,及时中耕除草,促进新梢生长,即可培育得到第一代少刺藤椒;
S17、按照S1~S16的过程,从从第一代少刺藤椒中,选取树龄2年以上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并将其嫁接至砧木上,培育第二代少刺藤椒;再按照培育第二代少刺藤椒的过程继续进行嫁接培育,最后培育得到第三代少刺藤椒,然后截取培育得到的树龄为3年以上的第三代少刺藤椒的一年生枝条,以枝条上包含4~6芽的新梢作为接穗即可;
(2)砧木处理
在离地面15cm处,对基部直径为8cm的藤椒树干进行截干,得到砧木,并剪去砧木上的皮刺,然后在砧木离地面12cm处,选择砧木平滑面一侧,向下切削形成长度为6cm的平滑斜面,使其微露出木质部,再在砧木上切削形成与平滑斜面完全相同,且位于其对侧的斜面,然后在平滑斜面和斜面的底部均保留长度为1.2cm的被切树皮;
(3)接穗处理
剪去穗条下部切口,保留穗条长度为12cm,含有4~5芽(包括顶芽),选择穗条中下部一平滑处,削一平滑斜面,长度为4cm,并在穗条基部一侧,留出一芽,微露出木质部,再在其背面按照45°斜切一短面;
(4)嫁接
1月中旬~2月上旬时,将经步骤(3)处理的接穗插入砧木上切削形成的平滑斜面中,使两者形成层对其,再用长50cm,宽1.6cm的薄膜带绑紧,捆绑时,留出穗条基部一侧的芽,便于正常生长;
(5)保温保湿
接穗固定以后,用白色塑料袋,将嫁接树整株包裹,塑料袋两侧摊开,内部高出接穗2~3cm,并利用塑料袋手提处将砧木系紧;
(6)当嫁接30天以后,将塑料袋解除;当嫁接60天以后,用刀将嫁接膜划开;
(7)除萌
当穗条上的芽萌发以后,要及时去掉砧木上多余萌蘖,如发现接穗死亡,萌芽可保留一部分,以便后期进行改接;
(8)疏花
新梢萌发以后,若有雌花要及早抹除;
(9)摘心
当顶芽新梢生长30cm时,要及时摘心
(10)整形
当侧枝生长至20~30cm时,进行整形定枝,保留3~4个侧枝,去除多余新梢,选壮去弱,结合侧枝生长方向,用塑料绳进行拉枝;
(11)病虫害防治
3月下旬,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1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4月下旬,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6月上旬,将2%阿维菌素乳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8月上旬,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9月初,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0g磷酸二氢钾,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促进新梢生长即可。
本发明提供的嫁接方法,在树干离地面10~12cm处截干,穗条长度为10~12cm,含有4~5芽(包括顶芽),通过枝接以后,其新梢生长量快,树形易控制,当年能快速恢复树冠,第二年开始结果,第三年进入丰产,比实生树提前2年进入丰产期,且比同龄树增产2倍,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

Claims (7)

1.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接穗选择
选择树龄为3年以上的少刺藤椒一年生枝条,以枝条上包括顶芽在内,含有4~6芽的新梢作为接穗,并剪去接穗的叶柄、顶叶,抹除稀疏小刺,喷水保湿,于5~10℃避光处保存;
(2)砧木处理
在离地面10~12cm处对基部直径为2~3cm的藤椒树干进行截干,得到砧木,并剪去砧木上的皮刺,然后在砧木离地面8~10cm处,选择砧木平滑面一侧,向下切削形成长度为4~5cm的平滑斜面,使其微露出木质部,然后在平滑斜面底部保留长度为0.8~1.2cm的被切树皮;
(3)接穗处理
在接穗中下部平滑处切削形成长度为3~4cm的平滑斜面,并在接穗基部一侧留出一芽,使其微露出木质部,再在其背面按照45°方向切削形成斜面;
(4)嫁接
1月中旬~2月上旬时,将经步骤(3)处理的接穗插入砧木上切削形成的平滑斜面中,保留的被切树皮向上包裹接穗底部,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再进行捆绑,捆绑时,留出接穗基部一侧的芽;
(5)后期管理
在嫁接完成后,对嫁接苗进行保温保湿、除萌、疏花、摘心、整形,以及病虫害防治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接穗长度为10~12cm,基部直径为0.4~0.8cm,其包括顶芽在内含有4~6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接穗的培育过程为:
S1、砧木培育
选取树龄10年以上的青花椒或藤椒进行采种,然后于9月上旬~10月中旬将其播种至经消毒处理后的土壤中,然后覆盖厚度为1~2cm的细土,再在细土上铺洒厚度为1~2cm的稻草,浇水,待幼苗生长至高度大于60cm后,枝剪截干,待苗木继续生长,经过2~3次截干,幼苗高度控制在60cm,直至幼苗基部直径生长至大于0.6cm即可作为砧木;
S2、砧木处理
在砧木主干离地面16~20cm处截干,并抹去主干上的皮刺,然后在主干离地面8~10cm处,选择主干平滑面一侧,向下切割,形成长度为4~6cm的平滑斜面,使主干微露出木质部,再在平滑斜面底部,保留长度为0.8~1.0cm的被切树皮;
S3、接穗选择
选取树龄6年以上的藤椒一年生枝条,将其包括顶芽在内含有4~6芽的新梢作为接穗,然后将接穗的叶柄、顶叶剪去,抹除稀疏小刺,并喷水保湿,保存于0~5℃的避光处;
S4、接穗处理
在接穗中下部选择一平滑处,切削形成长度为4~6cm的平滑斜面,并在穗条基部一侧,留出一芽,微露出木质部;
S5、嫁接
于11月中旬到12月下旬期间,将穗条插入砧木切口处,保留的树皮向上包裹接穗底部,使二者形成层对齐后,进行捆绑,培育得到第一代少刺藤椒;
S6、多代嫁接
按S1~S6所述方法,从第一代少刺藤椒中,选取树龄2年以上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接穗,并将其嫁接至砧木上,培育第二代少刺藤椒;再按照培育第二代少刺藤椒的过程继续进行嫁接,培育得到第三代少刺藤椒,然后截取培育得到的树龄为3年以上的第三代少刺藤椒的一年生枝条,以枝条上包含4~6芽的新梢作为接穗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在播种前还包括对消毒后的土壤进行苗床处理,其具体过程为:根据坡向,整理形成宽80~100cm,高10~15cm的苗床,苗床之间的沟宽20~30cm,深10~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砧木进行处理的过程还包括:
在离地面10~12cm处对基部直径为4~6cm的藤椒树干进行截干,得到砧木,并剪去砧木上的皮刺,然后在砧木离地面8~10cm处,选择砧木平滑面一侧,以及平画面的对侧,向下切削形成长度均为4~5cm的平滑斜面,使两者均微露出木质部,然后在平滑斜面底部保留长度为0.8~1.2cm的被切树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整形的过程为:当侧枝生长20~30cm时,保留3~4个侧枝,去除多余新梢,然后用塑料绳进行拉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病虫害防治的具体过程为:
3月下旬,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1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4月下旬,将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6月上旬,将2%阿维菌素乳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吡虫啉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g叶面肥,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8月上旬,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9月初,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0g磷酸二氢钾,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9月下旬,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100g磷酸二氢钾,稀释20kg水,喷施一次。
CN201910217054.6A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 Pending CN1097440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7054.6A CN109744060A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7054.6A CN109744060A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4060A true CN109744060A (zh) 2019-05-14

Family

ID=66409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7054.6A Pending CN109744060A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406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3208A (zh) * 2002-02-05 2002-08-14 兴山县农业局 花椒无性繁殖的方法
CN102037847A (zh) * 2010-11-23 2011-05-04 陈继国 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
CN102668891A (zh) * 2012-03-23 2012-09-19 李明远 无刺花椒树的培育方法
CN106613365A (zh) * 2016-10-14 2017-05-10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加快藤椒早结丰产的嫁接方法
JP6273425B2 (ja) * 2016-03-18 2018-02-07 学校法人東京農業大学 ペピーノ台木接ぎ木トマト、ペピーノ台木接ぎ木トマトの作成方法及びトマトの土壌病害防除方法
US20180168106A1 (en) * 2014-09-11 2018-06-21 Hishtil Ltd. Methods for providing grafted calibrachoa and product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3208A (zh) * 2002-02-05 2002-08-14 兴山县农业局 花椒无性繁殖的方法
CN102037847A (zh) * 2010-11-23 2011-05-04 陈继国 无刺花椒的无性繁殖方法
CN102668891A (zh) * 2012-03-23 2012-09-19 李明远 无刺花椒树的培育方法
US20180168106A1 (en) * 2014-09-11 2018-06-21 Hishtil Ltd. Methods for providing grafted calibrachoa and products thereof
JP6273425B2 (ja) * 2016-03-18 2018-02-07 学校法人東京農業大学 ペピーノ台木接ぎ木トマト、ペピーノ台木接ぎ木トマトの作成方法及びトマトの土壌病害防除方法
CN106613365A (zh) * 2016-10-14 2017-05-10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加快藤椒早结丰产的嫁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印永民等编著: "《果树高接》", 30 June 198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lada et al. Suggested cultural practices for bitter gourd
CN103749238B (zh) 软枣猕猴桃品种选育及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Nelson Noni cultivation in Hawaii
CN105453985A (zh) 一种大五星枇杷的种植方法
CN104160902B (zh) 不知火杂柑反季节栽培方法
CN103621319A (zh) 一种日光温室茄子嫁接高产栽培技术
CN103918486A (zh) 一种双季槐栽培管理方法
CN102475020A (zh) 北方蓝莓栽培方法
Singh Recent development in production of guava
CN102265767A (zh) 欧李的种植技术
CN105594538B (zh) 一种梨芽苗建园早期丰产方法
CN109757284A (zh) 一种少刺藤椒的培育方法
CN103548515B (zh) 一种直播建园的快速核桃建园技术
CN105145231A (zh) 一种果桑优质省力化整形栽培方法
CN103918459A (zh) 一种肥牛树扦插繁殖方法
JP4819259B2 (ja) クズイモの栽培方法
Shamrao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peach, plum and apricot in India
CN102771317A (zh) 一种天山花楸的嫁接培育方法
CN112703951A (zh) 一种茶树根砧嫁接育苗方法
CN106171557A (zh) 一种台湾水晶无籽番石榴嫁接育苗的方法
Polat Loquat production in Turkey: Problems and solutions
CN108684354A (zh) 一种乌桕嫁接苗繁育以及嫁接方法
CN103782745A (zh) 一种南方鲜食红枣高产栽培技术
CN105830690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与白茶高效套栽方法
CN109744060A (zh) 一种藤椒高接换优的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