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40968A - 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40968A
CN109740968A CN201910073871.9A CN201910073871A CN109740968A CN 109740968 A CN109740968 A CN 109740968A CN 201910073871 A CN201910073871 A CN 201910073871A CN 109740968 A CN109740968 A CN 1097409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 pattern
land
land use
latice
e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738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40968B (zh
Inventor
王茂华
常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9100738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409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40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0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40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409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4Greenhouse gas [GHG]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将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转换为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将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转换为第二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并提取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构建所述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的区域边界格网图,并与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进行叠加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计算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量格网图。本发明的一种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基于校正后的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非点源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提高了非点源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布信息的精确度和真实性。

Description

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处理和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国家,已向国际社会做出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等减排承诺。科学精确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是制定碳减排政策、实现达峰目标的基础和重要依据。一方面,随着减排任务由国家向省市乃至区县层面逐步分解,对高分辨率网格二氧化碳排放清单的编制需求也在相应增加。另一方面,利用卫星遥感监测能够及时掌握二氧化碳排放分布及动态,然而目前卫星普遍需要将二氧化碳排放清单作为反演模型(inverse model)的先验输入数据从而估算得到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对高精度网格二氧化碳排放清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对于电厂、工业企业等集中的大点源(point source)二氧化碳排放主要通过企业能源消费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根据地址信息转化为经纬度坐标再空间化至格网,数据准确性较高。对于农业、居民消费、商业、服务业、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道路交通部门等非点源(non point source),由于排放设备分散且数量巨大,难以统计,主要基于人口密度、GDP、能源强度、碳强度、产业聚集度、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夜间灯光亮度、路网等代表性指标(proxy indicator)将区域内分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空间化至格网。代表性指标能够反映非点源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特征,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1)代表性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即所选取的代表性指标能否客观反映对应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空间特征。如:夜间灯光亮度只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和商业的空间二氧化碳排放,而无法作为工业、道路交通、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指征。(2)代表性指标范围的局限性。二氧化碳排放是涉及城市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多系统的跨学科综合性问题,因此代表性指标的选取应突破现有指标范围的局限,科学合理地扩大,选择更能够反映特定部门、特定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特征的代表性指标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空间格网化。
对于非点源二氧化碳排放,农业、道路和建筑物是能源燃烧设备(如:交通工具、燃气炉灶、小型锅炉)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场所,而道路和建筑物坐落于土地之上,基于二氧化碳排放与土地利用之间的高度相关关系,如何将土地利用信息作为非点源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的代表性指标,如何扩展非点源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代表性指标范围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二氧化碳排放与土地利用之间的高度相关关系,如何将土地利用信息作为非点源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的代表性指标,如何扩展非点源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代表性指标范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转换为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并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并转换为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将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转换为第二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并按照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图层提取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构建所述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的区域边界格网图,并与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进行叠加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计算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的每个格网内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量格网图。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将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转换为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并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并转换为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设置投影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将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转换为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对所述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依次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并转换为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构建所述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的区域边界格网图,包括以下步骤:创建第一预设格网格式的区域格网图;将所述区域格网图按照区域边界图进行切割得到区域边界格网图。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的每个格网内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每个格网内的除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以外的非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通过格网面积减去所述非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将每个网格内的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除以区域边界内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重;将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重乘以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得到每个格网对应的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基于ArcGIS实现。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图片格式为tif格式,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格式为栅格数据,所述第二预设数据格式为矢量数据。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瞻仰景观休闲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特殊用地、水域、其他未利用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系统,包括:转换模块、提取模块、叠加模块和计算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转换为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并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并转换为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所述提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转换为第二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并按照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图层提取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所述叠加模块用于构建所述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的区域边界格网图,并与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进行叠加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的每个格网内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量格网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上述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
最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装置执行任一上述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基于校正后的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非点源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提高了非点源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布信息的精确度和真实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流程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区域格网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区域边界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区域边界格网图;
图6显示为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
图7显示为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重计算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于一实施例中的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量格网图;
图9显示为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系统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装置于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91 转换模块
92 提取模块
93 叠加模块
94 计算模块
101 处理器
102 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基于校正后的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非点源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提高了非点源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布信息的精确度和真实性。
如图1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将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转换为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并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并转换为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对所述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设置投影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将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转换为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对所述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依次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并转换为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
具体地,将土地利用管理部门提供的png格式的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导入ArcGIS软件,在所述ArcGIS软件的数据管理工具中选择“投影和变换”,自定义设置与所述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的区域边界一致的投影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通过Export工具导出未校正的第一预设图片格式即tif格式的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将所述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导入ArcGIS软件,在工具条中先后选择“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后,通过Export工具导出得到校正的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格式为栅格数据。
步骤S12、将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转换为第二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并按照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图层提取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转换为第二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并按照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瞻仰景观休闲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特殊用地、水域、其他未利用地进行图层提取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例如,提取如图2所示的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具体为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图。
具体地,将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导入ArcGIS软件,在转换工具选择“由栅格转出”-“栅格转面”,导出为第二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具体为矢量数据格式的图;将第二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导入ArcGIS软件,在“选择”-“按属性选择”中按土地利用类型提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图层,即导出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例如,图2为提取的某区域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图的案例。
步骤S13、构建所述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的区域边界格网图,并与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进行叠加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创建第一预设格网格式的区域格网图;将所述区域格网图按照区域边界图进行切割得到区域边界格网图。将所述区域边界格网图与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进行叠加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
如图3至6所示,具体地,选择数据管理工具,利用“要素类”-“创建渔网”功能,选择区域边界图层创建区域格网图(如图3所示);根据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得到区域边界图;选择分析工具,“提取分析”-“剪裁”功能,按照区域边界图层(如图4所示)对区域格网图切割,得到剪裁后的区域边界格网图(如图5所示);将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导入ArcGIS软件,按所述区域边界图切割;选择分析工具,“叠加分析”-“联合”,得到所述区域边界格网图与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的叠加图层即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如图6所示)。
步骤S14、计算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的每个格网内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量格网图。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获取每个格网内的除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以外的非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通过格网面积减去所述非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将每个网格内的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除以区域边界内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重;将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重乘以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得到每个格网对应的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区域边界格网图与土地利用类型图叠加后所有要素都被识别,因此先选择除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以外的非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要素创建除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以外图,得到区域边界格网内除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以外的图及除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以外的非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再与区域边界格网图叠加,在属性表新建字段,通过格网面积减去所述非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得到格网内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具体地,格网内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格网面积-格网内非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将每个网格内的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除以区域边界内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重。例如如图7所示,某格网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重=该格网内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区域边界内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然后将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重乘以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如: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碳排放总量,得到每个格网对应的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量格网图。如图8所示,将所述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重乘以所述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得到每个格网对应的所述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得到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量格网图。
如图9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系统,包括:转换模块91、提取模块92、叠加模块93和计算模块94。
所述转换模块91用于将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转换为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并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并转换为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对所述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设置投影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将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转换为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对所述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依次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并转换为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
所述提取模块92用于将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转换为第二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并按照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图层提取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转换为第二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并按照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瞻仰景观休闲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特殊用地、水域、其他未利用地进行图层提取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例如,提取如图2所示的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具体为交通用地土地利用类型图。
所述叠加模块93用于构建所述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的区域边界格网图,并与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进行叠加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创建第一预设格网格式的区域格网图将所述区域格网图按照区域边界图进行切割得到区域边界格网图。将所述区域边界格网图与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进行叠加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
所述计算模块94用于计算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的每个格网内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量格网图。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获取每个格网内的除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以外的非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通过格网面积减去所述非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将每个网格内的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除以区域边界内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重;将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重乘以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得到每个格网对应的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x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x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所述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如图10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装置包括:处理器101和存储器102;所述存储器1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01与所述存储器102相连,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0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装置执行任一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
具体地,所述存储器102包括:ROM、RAM、磁碟、U盘、存储卡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基于校正后的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非点源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提高了非点源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布信息的精确度和真实性。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转换为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并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并转换为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
将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转换为第二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并按照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图层提取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
构建所述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的区域边界格网图,并与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进行叠加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
计算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的每个格网内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量格网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转换为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并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并转换为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设置投影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
将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转换为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
对所述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依次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并转换为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所述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的区域边界格网图,包括以下步骤:
创建第一预设格网格式的区域格网图;
将所述区域格网图按照区域边界图进行切割得到区域边界格网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的每个格网内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每个格网内的除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以外的非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通过格网面积减去所述非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将每个网格内的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除以区域边界内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重;
将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权重乘以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得到每个格网对应的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ArcGIS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图片格式为tif格式,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格式为栅格数据,所述第二预设数据格式为矢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瞻仰景观休闲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特殊用地、水域、其他未利用地。
8.一种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模块、提取模块、叠加模块和计算模块;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转换为第一预设图片格式的图,并进行地理配准和空间校正,并转换为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
所述提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预设数据格式的图转换为第二预设数据格式的图,并按照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图层提取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
所述叠加模块用于构建所述区域分类型土地利用图的区域边界格网图,并与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图进行叠加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格网图的每个格网内所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得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二氧化碳排放量格网图。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
10.一种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
CN201910073871.9A 2019-01-25 2019-01-25 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 Active CN1097409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3871.9A CN109740968B (zh) 2019-01-25 2019-01-25 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73871.9A CN109740968B (zh) 2019-01-25 2019-01-25 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0968A true CN109740968A (zh) 2019-05-10
CN109740968B CN109740968B (zh) 2023-05-16

Family

ID=66366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73871.9A Active CN109740968B (zh) 2019-01-25 2019-01-25 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40968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5775A (zh) * 2019-06-19 2019-10-1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陶瓷辊道窑的碳排放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580386A (zh) * 2019-08-23 2019-12-17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一种交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网格化方法
CN111856513A (zh) * 2020-07-31 2020-10-30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卫星观测值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48411A (zh) * 2020-11-30 2021-02-09 天津大学 温室气体核算方法、装置、第一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69668A (zh) * 2021-06-10 2021-08-1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碳平衡状态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3704380A (zh) * 2021-10-26 2021-11-26 土豆数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空间格网的分布式叠加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723782A (zh) * 2021-08-19 2021-11-30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精细尺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742817A (zh) * 2021-08-12 2021-12-03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一种建筑二氧化碳排放的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CN114694475A (zh) * 2022-06-01 2022-07-01 广东师大维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is的碳排放地图制作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55220A1 (en) * 2009-07-31 2011-03-03 Carbon Auditors Inc. Greenhouse gas grid and tracking system
CN102507586A (zh) * 2011-11-14 2012-06-20 辽宁师范大学 碳排放遥感监测方法
CN102509172A (zh) * 2011-10-25 2012-06-20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减量化控制优化方法
CN107133900A (zh) * 2017-04-05 2017-09-05 中国农业大学 城市土地混合利用特征格网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7368961A (zh) * 2017-07-12 2017-11-21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的区域电网碳排放管理方法
CN108280789A (zh) * 2018-01-31 2018-07-1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精细时空尺度二氧化碳排放要素间影响的空间分析方法
CN109190211A (zh) * 2018-08-17 2019-01-1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核定区域排放空间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55220A1 (en) * 2009-07-31 2011-03-03 Carbon Auditors Inc. Greenhouse gas grid and tracking system
CN102509172A (zh) * 2011-10-25 2012-06-20 南京大学 一种基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减量化控制优化方法
CN102507586A (zh) * 2011-11-14 2012-06-20 辽宁师范大学 碳排放遥感监测方法
CN107133900A (zh) * 2017-04-05 2017-09-05 中国农业大学 城市土地混合利用特征格网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7368961A (zh) * 2017-07-12 2017-11-21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的区域电网碳排放管理方法
CN108280789A (zh) * 2018-01-31 2018-07-1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精细时空尺度二氧化碳排放要素间影响的空间分析方法
CN109190211A (zh) * 2018-08-17 2019-01-1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核定区域排放空间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涛等: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效应的影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王芳: "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碳排放效应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5775A (zh) * 2019-06-19 2019-10-1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陶瓷辊道窑的碳排放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580386A (zh) * 2019-08-23 2019-12-17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一种交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网格化方法
CN111856513A (zh) * 2020-07-31 2020-10-30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卫星观测值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48411A (zh) * 2020-11-30 2021-02-09 天津大学 温室气体核算方法、装置、第一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69668A (zh) * 2021-06-10 2021-08-1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碳平衡状态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3742817A (zh) * 2021-08-12 2021-12-03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一种建筑二氧化碳排放的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CN113742817B (zh) * 2021-08-12 2022-04-12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一种建筑二氧化碳排放的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CN113723782A (zh) * 2021-08-19 2021-11-30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能源消耗碳排放的精细尺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704380A (zh) * 2021-10-26 2021-11-26 土豆数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空间格网的分布式叠加分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694475A (zh) * 2022-06-01 2022-07-01 广东师大维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is的碳排放地图制作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40968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0968A (zh) 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格网化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
Sánchez-Lozano et al.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and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CDM) methods for the evaluation of solar farms locations: Case study in south-eastern Spain
He et al. Assessing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urban expansion on regional carbon storage by linking the LUSD-urban and InVEST models
CN105893544B (zh) 一种基于poi业态数据生成城市空间大数据地图的方法
Zhang et al. Planning an ecological network of Xiamen Island (China) using landscape metrics and network analysis
CN103488736B (zh) 一种多源地理空间信息关联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1080271A (zh) 一种用于土地批后监管的系统及方法
CN105975591B (zh) 一种城市全域能耗数字地图制作及显示方法和系统
CN110599381A (zh) 一种基于时空大数据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系统及方法
CN101582215A (zh) 一种空间信息的多级九宫格网定位方法
Li et al.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rebuilding costs of ecological corridors in a highly urbanized city: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use adjustment
CN110910006B (zh) 一种区域再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多源数据处理方法
Su et al. Differential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n city-level carbon emissions from passenger transport on road: Evidence from 360 cities in China
Cai et al. Urban ecosystem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support climate-resilient city development
Yu et al. Integrat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for real estate valuation
CN107333278A (zh) 一种公众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可视化实现方法
CN115758532A (zh) 一种方格网式城市道路网络人工智能自动生成方法
Liu et al. Applying SLEUTH for simulating urban expansion of Hangzhou
Bun et al. Spatial GHG inventory: analysis of uncertainty sources. A case study for Ukraine
Tiwari et al. 3D city model enabled e-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Sahabo et al. A gis based multi-criteria analysis for siting recreational parks in Yola-North Local Government
Parizadi et al. Analyzing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Changes and the Future of Tehran’s Urban Fringe (The Case: The Fringe of District 22 of Tehran Municipality)
Hassan Site Suitability for Public Park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lva et al. Bottom-Up Approach for Creating an Urban Digital Twin Platform and Use Cases
Ahamed et al. Assessment of energy status for irrigation technology in Bangladesh: A GIS approa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