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9461A -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9461A
CN109739461A CN201910002911.0A CN201910002911A CN109739461A CN 109739461 A CN109739461 A CN 109739461A CN 201910002911 A CN201910002911 A CN 201910002911A CN 109739461 A CN109739461 A CN 1097394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ata
rule
data line
data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029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39461B (zh
Inventor
方志祥
郑亮亮
杨光磊
丁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029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94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9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9461A/zh
Priority to EP19907200.0A priority patent/EP3907599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16650 priority patent/WO2020140606A1/zh
Priority to US16/766,677 priority patent/US1123766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39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9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07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for displaying colours or for displaying grey scales with a specific pixel layout, e.g. using sub-pix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09G2310/027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the drivers handling digital grey scale data, e.g. use of D/A conver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57Reduction of after-image eff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通过读取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判断读取的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在判断为是时,对图像数据进行极性调整,以使调整后的图像数据破坏设定规则;载入调整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显示。在进行图像显示之前首先读取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当该图像数据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时,则对图像的数据进行极性调整,使调整后的图像数据所显示的图像不变,同时又可以克服触控电极的电位向同一方向拉动而偏离其基准电位,由此可以破坏上述设定规则,再载入调整后的图像数据时则可以避免显示图像产生的横纹,优化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触控与显示驱动器集成(Touch and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简称TDDI)技术是将触控芯片与显示芯片整合进单一芯片中,由此可以使显示屏具有更薄的外型和更低的成本。
目前TDDI显示屏通常具有多个触控电极,触控电极与数据线一般设置在不同膜层,TDDI显示屏可以采用列反转的驱动方式,相邻两条数据线施加的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反,由此来驱动液晶翻转实现图像显示。但是在显示重载画面时,上于重载画面中相邻的色块的灰阶跨度较大,这样会导致触控电极在不同位置受数据线的耦合程度不同,有些位置可以迅速恢复,而有些位置则恢复较慢,这样就造成在显示重载画面时由于耦合恢复不均产生的横纹,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用以改善显示横纹的产生。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
读取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
判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
在判断为是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极性调整,以使调整后的图像数据破坏所述设定规则;
载入调整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判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包括:
判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棋盘格画面的第一规则,或者,是否满足形成条纹画面的第二规则;
在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一规则或所述第二规则时,确定所述图像数据满足形成所述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
在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既不满足所述第一规则又不满足所述第二规则时,判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满足第三规则;
在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三规则时,确定所述图像数据满足形成所述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
在所述图像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三规则时,确定所述图像数据不满足形成所述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判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棋盘格画面的第一规则,包括:
根据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确定加载所述图像数据形成的第一图块和第二图块的排列规则;
在所述第一图块和所述第二图块沿行和列的方向均交替排布,且相邻两条数据线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时,确定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一规则,否则确定所述图像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一规则;
其中,所述第一图块包括至少一个像素;所述第二图块包括至少一个像素;所述第一图块和所述第二图块包括的像素的数量相等;
所述第一图块对应的灰阶与所述第二图块对应的灰阶至少相差48个灰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一行像素对应连接相邻的一条栅线;
所述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极性调整,包括:
当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一规则时,调整同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同,相邻两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
其中,每个所述数据线组包括a条数据线,a为2的倍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一行像素对应连接相邻的两条栅线;
所述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极性调整,包括:
当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一规则时,调整同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同,相邻两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
其中,每个所述数据线组包括b条数据线,b为2的倍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判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条纹画面的第二规则,包括:
根据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确定加载所述图像数据形成的第三图块和第四图块的排列规则;
在所述第三图块沿列的方向排列成多列,所述第四图块沿列的方向排列成多列,所述第三图块列与所述第四图块列沿行方向交替排布,且相邻两条数据线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时,确定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二规则,否则确定所述图像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二规则;
其中,所述第三图块与所述第四图块均至少包括一个像素,所述第三图块对应的灰阶与所述第四图块对应的灰阶至少相差48个灰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一行像素对应连接相邻的两条栅线;
所述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极性调整,包括:
当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二规则时,调整同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同,相邻两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
其中,每个所述数据线组包括c条数据线,c为2的倍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判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满足第三规则,包括:
根据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确定加载所述图像数据的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的数量;
在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的数量之比大于1/2且小于2时,确定所述图像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三规则,否则确定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三规则;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线为在第一时刻加载的图像数据至第二时刻加载的图像数据的增加幅度大于或等于设定值的数据线;
所述第二数据线为在第一时刻加载的图像数据至第二时刻加载的图像数据的减小幅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值的数据线;
所述第一时刻为第n条栅线加载栅极开启信号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第n+1条栅线加载栅极开启信号的时刻,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设定值为具有相同极性的第一图像数据与第二图像数据的差值,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对应的灰阶与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对应的灰阶相差至少48个灰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所述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极性调整,包括:
当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三规则时,调整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的数量相等。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读性存储介质,所述可读性存储介质存储有触控显示面板可执行指令,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触控显示面板执行上述任一驱动方法。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通过读取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判断读取的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在判断为是时,对图像数据进行极性调整,以使调整后的图像数据破坏设定规则;载入调整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显示。在进行图像显示之前首先读取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当该图像数据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时,则对图像的数据进行极性调整,使调整后的图像数据所显示的图像不变,同时又可以克服触控电极的电位向同一方向拉动而偏离其基准电位,由此可以破坏上述设定规则,再载入调整后的图像数据时则可以避免显示图像产生的横纹,优化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耦合原理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耦合原理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栅线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栅线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满足第一规则的重载画面示意图之一;
图8b为图8a经过极性调整后的重载画面示意图;
图9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满足第一规则的重载画面示意图之二;
图9b为图9a经过极性调整后的重载画面示意图;
图10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满足第一规则的重载画面示意图之三;
图10b为图10a经过极性调整后的重载画面示意图;
图1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满足第一规则的重载画面示意图之四;
图11b为图11a经过极性调整后的重载画面示意图;
图1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满足第二规则的重载画面示意图;
图12b为图12a经过极性调整后的重载画面的示意图;
图1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满足第三规则的重载画面示意图之一;
图13b为图13a经过极性调整后的重载画面的示意图;
图1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满足第三规则的重载画面示意图之二;
图14b为图14a经过极性调整后的重载画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
如图1所示,现阶段常用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包括用于控制液晶翻转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CE,其中公共电极CE分割为多个电极块可以复用为触控电极TE。显示面板采用栅线G逐行扫描,数据线S逐行向像素单元加载数据信号的驱动方式进行图像显示,而数据线和触控电极通常位于不同的膜层,两个膜层之间存在绝缘膜层将两个导电层隔开,那么在向数据线加载数据信号时,就会在数据线(S1-Sn)与触控电极(公共电极的电极Vcom)之间形成寄生电容,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在采用列反转的驱动方式,即相邻两条数据线所加载数据信号的极性相反。如图3所示,每次栅线(G1-G4)加载栅极开启信号向数据线加载数据信号时,触控电极会在数据线每次加载数据信号时,向偏离基准电位的一个方向(图3中向上或向下)的方向受到数据线的耦合作用,且在触控电极的不同位置,其受数据线的耦合程度不相同,那么在反复向数据线加载变动较大的数据信号以形成重载画面时,如果触控电极被数据线耦合,导致其电位总是被向同一方向拉动,而不能有效回复到其基准电位时,就会产生横纹,影响显示效果。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读取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
S20、判断读取的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在判断为是时,执行步骤S30-S40,在判断为否时,执行步骤S50;
S30、对图像数据进行极性调整,以使调整后的图像数据破坏设定规则;
S40、载入调整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显示;
S50、直接载入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显示。
其中,设定规则是指加载图像数据之后在显示图像产生横纹的规则,通过情况下在采用列反转驱动方式显示重载画面时,加载的图像数据往往满足上述设定规则,严重影响显示效果。而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驱动方法中,在进行图像显示之前首先读取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当该图像数据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时,则对图像的数据进行极性调整,使调整后的图像数据所显示的图像不变,同时又可以克服触控电极的电位向同一方向拉动而偏离其基准电位,由此可以破坏上述设定规则,再载入调整后的图像数据时则可以避免显示图像产生的横纹,优化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步骤S20中,判断读取的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可以包括如图5所示的如下子步骤:
S201、判断读取的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棋盘格画面的第一规则,或者,是否满足形成条纹画面的第二规则;在图像数据满足第一规则或第二规则时,执行步骤S202,在读取的图像数据既不满足第一规则又不满足第二规则时,执行步骤S203;
S202、确定图像数据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
S203、判断读取的图像数据是否满足第三规则;在图像数据满足第三规则时,执行步骤S202,在图像数据不满足第三规则时,执行步骤S204;
S204、确定图像数据不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
在实际应用中,在显示棋盘格画面或条纹画面等重载画面时,很容易产生上述横纹,因此在触控显示面板出厂之前也常用这样的重载画面进行显示面板的检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形成棋盘格画面的第一规则以及形成条纹画面的第二规则作为在先判定准则对读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检测,当满足上述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时,则说明读取的图像数据在加载时将容易产生横纹,影响显示效果,此时则需要对图像数据的极性进行调整,以避免显示时产生的横纹现象。然而除上述的棋盘格画面和条纹画面之外还存在着多种其它重载画面也会造成显示横纹,因此当读取的图像数据并不满足上述条一规则以及条二规则时,还需要进一步判断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显示横纹的第三规则,在读取的图像数据满足该第三规则时,则仍然需要对图像数据的极性进行调整,以避免显示横纹的现象。在具体实施时,仅对图像数据的极性进行调整,并不会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可以做到显示的图像与调整之前相同,但调整后的图像数据并不会再造成显示横纹的产生,由此优化显示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6和图7所示,显示面板包括的像素p被施加的数据信号受与之相连的栅线G和数据线S的控制,每个像素p分别连接一个薄膜晶体管,栅线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数据线连接薄膜晶体管的源极,而薄膜晶体管的漏极连接像素的像素电极,由此当栅线加载栅极开启信号时,数据线的数据信号可以加载到像素上,驱动像素进行不同亮度的显示。如图6所示,一行像素对应连接相邻的一条栅线G,当一条栅线上加载栅极开启信号时,对应像素行中各像素连接数据线均可以将数据信号加载至对应的像素;如图7所示,一行像素还可以对应连接相邻的两条栅线G,当其中一条栅线上加载栅极开启信号时,在对应的像素行中位于奇数位置的各像素连接的数据线可以将数据信号加载至对应的奇数位置的像素,当另一条栅线上加载栅极开启信号时,在对应的像素行中位于偶数位置的各像素连接的数据线可以将信号加载至对应的偶数位置的像素。在采用单栅线结构的显示面板中,如图6所示,栅线的数量与像素行的数量相等,数据线的数量与像素列的数量相等;而在采用双栅线结构的显示面板中,如图7所示,栅线的数量为像素行的数量的2倍,数据线的数量为像素列的数量的1/2。
具体地,在上述的步骤S201中,判断读取的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棋盘格画面的第一规则,可以包括:
根据读取的图像数据,确定加载图像数据形成的第一图块和第二图块的排列规则;
在第一图块和第二图块沿行和列的方向均交替排布,且相邻数据线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时,确定图像数据满足第一规则;否则确定图像数据不满足第一规则。
如图8a、图9a、图10a和图11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几种读取的图像数据满足形成棋盘格画面的第一规则的重载画面。在这些重载棋盘格画面中,第一图块Q1包括至少一个像素;第二图块Q2包括至少一个像素;第一图块Q1和第二图块Q2包括的像素的数量相等;第一图块Q1对应的灰阶与第二图块Q2对应的灰阶至少相差48个灰阶。
如图8a、图9a、图10a和图11a所示,当第一图块Q1和第二图块Q2构成的棋盘格画面中,第一图块Q1和第二图块Q2的灰阶相差至少48个灰阶,且相邻两条数据线所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时,在依次向各栅线加载栅极开启信号时,各数据线在第n条栅线加载栅极开启信号时至第n+1条栅线加载栅极开启信号时加载的图像数据均呈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的情况,那么此时,数据线在加载数据信号时对于触控电极的电位耦合均呈正向耦合或均呈负向耦合,根据上述产生横纹的原因,当加载的图像数据满足这样的第一规则时,会使显示的图像中产生不想要呈现的横纹,将会影响显示效果。
针对上述情况,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当触控显示面板的一行像素对应连接相邻的一条栅线,即触控显示面板采用单栅线结构时,可采用以下方式对图像数据的极性进行调整:
调整同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同,相邻两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其中,每个数据线组包括a条数据线,a为2的倍数。
如图8a所示的单栅线棋盘格画面,栅线G1-G6依次加载栅极开启信号,当栅线G1加载栅极开启信号时,数据线S1-S6加载形成第一行画面的图像数据;当栅线G2加载栅极开启信号时,数据线S1-S6加载形成第二行画面的图像数据;此时,数据线S1-S6所加载的图像数据由G1开启时的图像数据向G2开启时的图像数据跳变,若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图块Q1和第二图块Q2均包括一个像素,第一图块的灰阶为127灰阶(对应的图像数据可为±V127),第二图块的灰阶为0灰阶,则根据图8a所示的图像数据的极性,当G1关闭G2开启时,数据线S1、S3、S5加载的图像信号由+V127变为0,数据线S2、S4、S6加载的图像信号由0变为-V127,数据线S1-S6加载的图像数据均呈大幅减小趋势,那么此时各数据线对于位于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均呈向电位减小的方向耦合,造成触控电极不能及时回复到基准电位而显示横纹的现象。以此类推,当G2关闭G3开启时,数据线S1-S6加载的图像数据均呈大幅增大趋势;当G3关闭G4开启时,数据线S1-S6加载的图像数据均呈大幅减小趋势;当G4关闭G5开启时,数据线S1-S6加载的图像数据均呈大幅增大趋势;当G5关闭G6开启时,数据线S1-S6加载的图像数据均呈大幅减小趋势,那么此时无论数据线加载的图像数据在哪一次跳变时均会产生上述横纹现象,严重影响显示效果。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针对图8a所示的棋盘格画面,对数据线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进行调整,使得同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同,相邻两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其中,每个数据线组可以包括偶数条数据线。如图8b所示,可使一个数据线组包括2条数据线,数据线S1和S2作为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极性为正;数据线S3和S4作为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极性为负;数据线S5和S6作为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极性为正。此时在G1关闭G2开启,G3关闭G4开启,G5关闭G6开启时,数据线S1、S4、S5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减小趋势,而数据线S2、S3、S6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增大趋势;在G2关闭G3开启,G4关闭G5开启时,数据线S1、S4、S5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增大趋势,而数据线S2、S3、S6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减小趋势,由此可以使每次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减小趋势与呈增大趋势的数据线的数量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这些数据线对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分别向基准电位增大和减小的方向均有耦合,且整体的耦合程度均衡,由此避免了横纹的产生。
如图9a所示的单栅线棋盘格画面,第一图块Q1和第二图块Q2均包括两个像素,第一图块的灰阶为127灰阶(对应的图像数据可为±V127),第二图块的灰阶为0灰阶,则根据图9a所示的图像数据的极性,当G2关闭G3开启时,数据线S1、S3、S5加载的图像信号由+V127变为0,数据线S2、S4、S6加载的图像信号由0变为-V127,数据线S1-S6加载的图像数据均呈大幅减小趋势;当G4关闭G5开启时,数据线S1、S3、S5加载的图像信号由0变为+V127,数据线S2、S4、S6加载的图像信号由-V127变为0,数据线S1-S6加载的图像数据均呈大幅增大趋势,那么此时各数据线对于位于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均呈向电位减小或增大的方向耦合,造成触控电极不能及时回复到基准电位而显示横纹的现象。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针对图9a所示的棋盘格画面,对数据线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进行调整,使得同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同,相邻两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其中,每个数据线组可以包括偶数条数据线。如图9b所示,可使一个数据线组包括2条数据线,数据线S1和S2作为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极性为正;数据线S3和S4作为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极性为负;数据线S5和S6作为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极性为正。此时在G2关闭G3开启时,数据线S1、S4、S5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减小趋势,而数据线S2、S3、S6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增大趋势;在G4关闭G5开启时,数据线S1、S4、S5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增大趋势,而数据线S2、S3、S6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减小趋势,由此可以使每次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减小趋势与呈增大趋势的数据线的数量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这些数据线对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分别向基准电位增大和减小的方向均有耦合,且整体的耦合程度均衡,由此避免了横纹的产生。
在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当触控显示面板的一行像素对应连接相邻的两条栅线,即触控显示面板采用双栅线结构时,可采用以下方式对图像数据的极性进行调整:
调整同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同,相邻两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其中,每个数据线组包括b条数据线,b为2的倍数。
如图10a所示的双栅线棋盘格画面,第一图块Q1和第二图块Q2均包括两个像素,第一图块的灰阶为127灰阶(对应的图像数据可为±V127),第二图块的灰阶为0灰阶,图10a所示的箭头方向为图像数据的加载顺序,根据图10a的加载顺序,以G1关闭G2开启时图像数据的变化规则举例,其它时刻的数据变化规则与之类似,不再赘述。当G1关闭G2开启时,数据线S1-S6加载的图像信号均呈大幅增大趋势,那么此时各数据线对于位于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均呈向电位增大的方向耦合,造成触控电极不能及时回复到基准电位而显示横纹的现象。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针对图10a所示的棋盘格画面,对数据线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进行调整,使得同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同,相邻两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其中,每个数据线组包括的数据线的数量为2的倍数。如图10b所示,可使一个数据线组包括2条数据线,数据线S2和S3作为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极性为负;数据线S4和S5作为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极性为正。此时在G1关闭G2开启时,数据线S2、S5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增大趋势,而数据线S3、S4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减小趋势,由此可以使每次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减小趋势与呈增大趋势的数据线的数量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这些数据线对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分别向基准电位增大和减小的方向均有耦合,且整体的耦合程度均衡,由此避免了横纹的产生。
如图11a所示的双栅线棋盘格画面,第一图块Q1和第二图块Q2均包括两个像素,第一图块的灰阶为127灰阶(对应的图像数据可为±V127),第二图块的灰阶为0灰阶,图11a所示的箭头方向为图像数据的加载顺序,根据图11a的加载顺序,以G2关闭G3开启时图像数据的变化规则举例,其它时刻的数据变化规则与之类似,不再赘述。当G2关闭G3开启时,数据线S1-S6加载的图像信号均呈大幅增大趋势,那么此时各数据线对于位于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均呈向电位增大的方向耦合,造成触控电极不能及时回复到基准电位而显示横纹的现象。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针对图11a所示的棋盘格画面,对数据线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进行调整,使得同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同,相邻两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其中,每个数据线组包括的数据线的数量为2的倍数。如图11b所示,可使一个数据线组包括2条数据线,数据线S2和S3作为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极性为负;数据线S4和S5作为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极性为正。此时在G2关闭G3开启时,数据线S2、S5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增大趋势,而数据线S3、S4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减小趋势,由此可以使每次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减小趋势与呈增大趋势的数据线的数量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这些数据线对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分别向基准电位增大和减小的方向均有耦合,且整体的耦合程度均衡,由此避免了横纹的产生。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步骤S201中,判断读取的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条纹画面的第二规则,可以包括:
根据读取的图像数据,确定加载图像数据形成的第三图块和第四图块的排列规则;
在第三图块沿列的方向排列成多列,第四图块沿列的方向排列成多列,第三图块列与第四图块列沿行方向交替排布,且相邻数据线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时,确定图像数据满足第二规则,否则确定图像数据不满足第二规则。
如图12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几种读取的图像数据满足形成条纹画面的第二规则的重载画面。该重载条纹画面中,第三图块Q3与第四图块Q4均包括至少一个像素,第三图块Q3对应的灰阶与第四图块Q4对应的灰阶至少相差48个灰阶。
如图12a所示,当第三图块Q3和第四图块Q4构成的条纹画面中,第三图块Q3和第四图块Q4的灰阶相差至少48个灰阶,且相邻两条数据线所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时,在依次向各栅线加载栅极开启信号时,各数据线在第n条栅线加载栅极开启信号时至第n+1条栅线加载栅极开启信号时加载的图像数据均呈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的情况,那么此时,数据线在加载数据信号时对于触控电极的电位耦合均呈正向耦合或均呈负向耦合,根据上述产生横纹的原因,当加载的图像数据满足这样的第一规则时,会使显示的图像中产生不想要呈现的横纹,将会影响显示效果。
针对上述情况,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当触控显示面板的一行像素对应连接相邻的两条栅线,即触控显示面板采用双栅线结构时,可采用以下方式对图像数据的极性进行调整:
调整同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同,相邻两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其中,每个数据线组包括c条数据线,c为2的倍数。
具体来说,如图12a所示的双栅线条纹画面,第三图块Q3和第四图块Q4均包括两个像素,第三图块的灰阶为127灰阶(对应的图像数据可为±V127),四二图块的灰阶为0灰阶,图12a所示的箭头方向为图像数据的加载顺序,根据图12a的加载顺序,以G1关闭G2开启时图像数据的变化规则举例,其它时刻的数据变化规则与之类似,不再赘述。当G1关闭G2开启时,数据线S1-S6加载的图像信号均呈大幅减小趋势,那么此时各数据线对于位于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均呈向电位减小的方向耦合,造成触控电极不能及时回复到基准电位而显示横纹的现象。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针对图12a所示的条纹画面,对数据线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进行调整,使得同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同,相邻两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其中,每个数据线组包括的数据线的数量为2的倍数。如图12b所示,可使一个数据线组包括2条数据线,数据线S2和S3作为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极性为负;数据线S4和S5作为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极性为正。此时在G1关闭G2开启时,数据线S2、S5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减小趋势,而数据线S3、S4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增大趋势,由此可以使每次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减小趋势与呈增大趋势的数据线的数量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这些数据线对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分别向基准电位增大和减小的方向均有耦合,且整体的耦合程度均衡,由此避免了横纹的产生。
除上述举例的情况之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出现如图13a和图14a所示的情况,仅部分像素用于显示棋盘格画面,而部分画面不加载任何图像数据,或者加载的图像数据不变化;或者还有一些重载画面并没有设定的规则,但仍然会引起横纹现象的产生。对于这样的重载画面,可以采用条三规则来判断。
具体地,在上述的步骤S203中,判断读取的图像数据是否满足第三规则,可以包括:
根据读取的图像数据,确定加载图像数据的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的数量;
在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的数量之比大于1/2且小于2时,确定图像数据不满足第三规则,否则确定图像数据满足第三规则。
其中,第一数据线为在第一时刻加载的图像数据至第二时刻加载的图像数据的增加幅度大于或等于设定值的数据线;
第二数据线为在第一时刻加载的图像数据至第二时刻加载的图像数据的减小幅度大于或等于设定值的数据线;
第一时刻为第n条栅线加载栅极开启信号的时刻,第二时刻为第n+1条栅线加载栅极开启信号的时刻,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设定值为具有相同极性的第一图像数据与第二图像数据的差值,第一图像数据对应的灰阶与第二图像数据对应的灰阶相差至少48个灰阶。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整幅图像中的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确定出来,再统计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的数量,当第一数据线的数量大于第二数据线的数量的2倍,或者当第二数据线的数量大于第一数据线的数量的2倍时,则容易产生横纹现象。针对这样的图像数据需要进行极性调整,使调整后的第一数据线的数量与第二数据线的数量相等,由此可以使各数据线在加载图像数据时对触控电极的耦合方向相互抵消,使触控电极的电位保持在基准电位,避免横纹的产生。
举例来说,在图13a所示的单栅线结构中,数据线S1、S3、S4、S6加载不断变化的图像数据,用于图像显示,而数据线S2、S5不加载图像数据。若图像数据形成的第五图块Q5的灰阶为127灰阶(对应的图像数据可为±V127),第六图块Q6的灰阶为0灰阶,则当G1关闭G2开启,G3关闭G4开启,G5关闭G6开启时,数据线S1、S3、S4、S6加载的图像信号均呈大幅减小趋势,那么此时各数据线对于位于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均呈向电位减小的方向耦合。当G2关闭G3开启,G4关闭G5开启时,数据线S1、S3、S4、S6加载的图像数据均呈大幅增大趋势,那么此时各数据线对于位于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均呈向电位减小的方向耦合。此时无论数据线加载的图像数据在哪一次跳变时均会产生上述横纹现象,严重影响显示效果。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针对图13a所示的重载画面,对数据线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进行调整。如图13b所示,可使数据线S3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极性调整为负,将数据线S6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极性调整为正。此时,当G1关闭G2开启,G3关闭G4开启,G5关闭G6开启时,数据线S3、S6加载的图像信号均呈大幅增大趋势,属于两条第一数据线;数据线S1、S4加载的图像信号均呈大幅减小趋势,属于两条第二数据线。当G2关闭G3开启,G4关闭G5开启时,数据线S1、S4加载的图像数据均呈大幅增大趋势,属于两条第一数据线;数据线S3、S6加载的图像数据均呈大幅减小趋势,属于两条第二数据线。由此使得每次加载图像信号时的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的数量相等,每次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减小趋势与呈增大趋势的数据线的数量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这些数据线对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分别向基准电位增大和减小的方向均有耦合,且整体的耦合程度均衡,由此避免了横纹的产生。
在图14a所示的单栅线结构中,数据线S1、S4加载不断变化的图像数据,用于图像显示,而数据线S2、S3、S5、S6不加载图像数据。若图像数据形成的第五图块Q5的灰阶为127灰阶(对应的图像数据可为±V127),第六图块Q6的灰阶为0灰阶,则当G1关闭G2开启,G3关闭G4开启,G5关闭G6开启时,数据线S1、S4加载的图像信号均呈大幅减小趋势,那么此时各数据线对于位于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均呈向电位减小的方向耦合。当G2关闭G3开启,G4关闭G5开启时,数据线S1、S4加载的图像数据均呈大幅增大趋势,那么此时各数据线对于位于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均呈向电位减小的方向耦合。此时无论数据线加载的图像数据在哪一次跳变时均会产生上述横纹现象,严重影响显示效果。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针对图14a所示的重载画面,对数据线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进行调整。如图14b所示,可使数据线S4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极性调整为正。此时,当G1关闭G2开启,G3关闭G4开启,G5关闭G6开启时,数据线S4加载的图像信号呈大幅增大趋势,属于第一数据线;数据线S1加载的图像信号呈大幅减小趋势,属于第二数据线。当G2关闭G3开启,G4关闭G5开启时,数据线S1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大幅增大趋势,属于第一数据线;数据线S4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大幅减小趋势,属于第二数据线。由此使得每次加载图像信号时的第一数据线与第二数据线的数量相等,每次加载的图像数据呈减小趋势与呈增大趋势的数据线的数量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这些数据线对其上方的触控电极的耦合作用分别向基准电位增大和减小的方向均有耦合,且整体的耦合程度均衡,由此避免了横纹的产生。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可读性存储介质,该可读性存储介质存储有触控显示面板可执行指令,触控显示面板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触控显示面板执行上述任一驱动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通过读取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判断读取的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在判断为是时,对图像数据进行极性调整,以使调整后的图像数据破坏设定规则;载入调整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显示。在进行图像显示之前首先读取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当该图像数据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时,则对图像的数据进行极性调整,使调整后的图像数据所显示的图像不变,同时又可以克服触控电极的电位向同一方向拉动而偏离其基准电位,由此可以破坏上述设定规则,再载入调整后的图像数据时则可以避免显示图像产生的横纹,优化显示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待显示图像的图像数据;
判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
在判断为是时,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极性调整,以使调整后的图像数据破坏所述设定规则;
载入调整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包括:
判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棋盘格画面的第一规则,或者,是否满足形成条纹画面的第二规则;
在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一规则或所述第二规则时,确定所述图像数据满足形成所述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
在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既不满足所述第一规则又不满足所述第二规则时,判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满足第三规则;
在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三规则时,确定所述图像数据满足形成所述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
在所述图像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三规则时,确定所述图像数据不满足形成所述重载画面的设定规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棋盘格画面的第一规则,包括:
根据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确定加载所述图像数据形成的第一图块和第二图块的排列规则;
在所述第一图块和所述第二图块沿行和列的方向均交替排布,且相邻两条数据线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时,确定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一规则,否则确定所述图像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一规则;
其中,所述第一图块包括至少一个像素;所述第二图块包括至少一个像素;所述第一图块和所述第二图块包括的像素的数量相等;
所述第一图块对应的灰阶与所述第二图块对应的灰阶至少相差48个灰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一行像素对应连接相邻的一条栅线;
所述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极性调整,包括:
当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一规则时,调整同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同,相邻两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
其中,每个所述数据线组包括a条数据线,a为2的倍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一行像素对应连接相邻的两条栅线;
所述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极性调整,包括:
当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一规则时,调整同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同,相邻两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
其中,每个所述数据线组包括b条数据线,b为2的倍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满足形成条纹画面的第二规则,包括:
根据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确定加载所述图像数据形成的第三图块和第四图块的排列规则;
在所述第三图块沿列的方向排列成多列,所述第四图块沿列的方向排列成多列,所述第三图块列与所述第四图块列沿行方向交替排布,且相邻两条数据线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时,确定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二规则,否则确定所述图像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二规则;
其中,所述第三图块与所述第四图块均至少包括一个像素,所述第三图块对应的灰阶与所述第四图块对应的灰阶至少相差48个灰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一行像素对应连接相邻的两条栅线;
所述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极性调整,包括:
当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二规则时,调整同一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同,相邻两个数据线组加载的图像数据的极性相反;
其中,每个所述数据线组包括c条数据线,c为2的倍数。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是否满足第三规则,包括:
根据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确定加载所述图像数据的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的数量;
在所述第一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的数量之比大于1/2且小于2时,确定所述图像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三规则,否则确定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三规则;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线为在第一时刻加载的图像数据至第二时刻加载的图像数据的增加幅度大于或等于设定值的数据线;
所述第二数据线为在第一时刻加载的图像数据至第二时刻加载的图像数据的减小幅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设定值的数据线;
所述第一时刻为第n条栅线加载栅极开启信号的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第n+1条栅线加载栅极开启信号的时刻,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设定值为具有相同极性的第一图像数据与第二图像数据的差值,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对应的灰阶与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对应的灰阶相差至少48个灰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极性调整,包括:
当读取的所述图像数据满足所述第三规则时,调整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线的数量相等。
10.一种可读性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性存储介质存储有触控显示面板可执行指令,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触控显示面板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方法。
CN201910002911.0A 2019-01-02 2019-01-02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739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2911.0A CN109739461B (zh) 2019-01-02 2019-01-02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
EP19907200.0A EP3907599A4 (en) 2019-01-02 2019-11-08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FOR TOUCH SCREEN
PCT/CN2019/116650 WO2020140606A1 (zh) 2019-01-02 2019-11-08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装置
US16/766,677 US11237664B2 (en) 2019-01-02 2019-11-08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iving touch display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2911.0A CN109739461B (zh) 2019-01-02 2019-01-02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9461A true CN109739461A (zh) 2019-05-10
CN109739461B CN109739461B (zh) 2020-09-29

Family

ID=66363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02911.0A Active CN109739461B (zh) 2019-01-02 2019-01-02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37664B2 (zh)
EP (1) EP3907599A4 (zh)
CN (1) CN109739461B (zh)
WO (1) WO2020140606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0650A (zh) * 2019-05-28 2019-07-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路复用型液晶显示驱动电路
CN110648639A (zh) * 2019-09-27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装置
WO2020140606A1 (zh) * 2019-01-02 2020-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装置
CN111445825A (zh) * 2020-03-17 2020-07-24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高低灰阶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102900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电路、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CN115565503A (zh) * 2022-11-09 2023-01-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显示装置
WO2023216611A1 (zh) * 2022-05-13 2023-11-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3900B (zh) * 2021-09-16 2022-09-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4187877A (zh) * 2021-12-17 2022-03-15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模拟电源复用电路、装置及显示面板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37748U (zh) * 2012-06-25 2013-03-2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3366707A (zh) * 2013-07-22 2013-10-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4238220A (zh) * 2014-09-29 2014-12-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5467704A (zh) * 2015-12-29 2016-04-0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US20170213501A1 (en) * 2016-01-25 2017-07-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7507600A (zh) * 2017-10-18 2017-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驱动装置
CN107665692A (zh) * 2017-11-16 2018-02-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像素驱动电路及像素驱动方法
CN108198539A (zh) * 2018-02-13 2018-06-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036844A (ko) * 2006-10-24 2008-04-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타이밍 컨트롤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453714B (zh) * 2011-05-27 2014-09-2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顯示面板的驅動系統及其驅動方法
GB2495317A (en) * 2011-10-06 2013-04-10 Sharp Kk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reduced colour shift in multi-primary LCDs
TWI451394B (zh) * 2011-12-30 2014-09-01 Orise Technology Co Ltd 應用於顯示面板之控制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183800B2 (en) * 2013-07-22 2015-11-1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the driven method thereof
KR102461293B1 (ko) * 2015-12-29 2022-11-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10802636B2 (en) * 2018-06-15 2020-10-13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display device, data driver circuit, and method of driving controller
CN109739461B (zh) 2019-01-02 2020-09-29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37748U (zh) * 2012-06-25 2013-03-27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3366707A (zh) * 2013-07-22 2013-10-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4238220A (zh) * 2014-09-29 2014-12-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5467704A (zh) * 2015-12-29 2016-04-06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US20170213501A1 (en) * 2016-01-25 2017-07-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7507600A (zh) * 2017-10-18 2017-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驱动装置
CN107665692A (zh) * 2017-11-16 2018-02-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像素驱动电路及像素驱动方法
CN108198539A (zh) * 2018-02-13 2018-06-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0606A1 (zh) * 2019-01-02 2020-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装置
US11237664B2 (en) 2019-01-02 2022-02-01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riving touch display panel
CN110060650A (zh) * 2019-05-28 2019-07-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多路复用型液晶显示驱动电路
CN110648639A (zh) * 2019-09-27 2020-0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装置
CN110648639B (zh) * 2019-09-27 2022-07-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装置
US11783792B2 (en) 2019-11-29 2023-10-10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dium
WO2021102900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电路、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CN113330507A (zh) * 2019-11-29 2021-08-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电路、显示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EP4068266A4 (en) * 2019-11-29 2022-12-1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HOLDER
JP7471323B2 (ja) 2019-11-29 2024-04-19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ふん▼有限公司 表示パネルの駆動方法及び回路、表示装置、電子デバイス、媒体
CN111445825A (zh) * 2020-03-17 2020-07-24 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高低灰阶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16611A1 (zh) * 2022-05-13 2023-11-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1942054B2 (en) 2022-05-13 2024-03-26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790865B1 (en) 2022-11-09 2023-10-17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565503A (zh) * 2022-11-09 2023-01-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216162A1 (en) 2021-07-15
EP3907599A4 (en) 2022-09-07
CN109739461B (zh) 2020-09-29
WO2020140606A1 (zh) 2020-07-09
EP3907599A1 (en) 2021-11-10
US11237664B2 (en)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9461A (zh) 触控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可读性存储介质
JP5080658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68096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2225280B1 (ko)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표시 장치
US20110227891A1 (en) Gamma resistor sharing for vcom generation
US20110227955A1 (en) Kickback compensation techniques
JP2006171729A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CN114333725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补偿方法、驱动补偿装置
CN110782851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140055435A1 (en) Image displaying method for display device
JP2007219469A (ja) マルチプレクサ、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電子装置
US1045341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based on representative grayscale of frame
JPWO2011065063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210002218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US866992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130135360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0648636B (zh)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显示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7690367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驱动方法、存储介质
US2006002841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13270076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6144373A (en) Pictur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picture display device
US2007018289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60114220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prations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o avoid flickering frames
WO2013015209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021741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