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6207A - 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6207A
CN109736207A CN201910084422.4A CN201910084422A CN109736207A CN 109736207 A CN109736207 A CN 109736207A CN 201910084422 A CN201910084422 A CN 201910084422A CN 109736207 A CN109736207 A CN 109736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suspension cable
insulation
anchor
ancho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844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元
代士兵
何仔僷
谭复生
王建华
祝良红
汤长远
郑宏伟
许鑫
刘旭
王同民
马尚钦
覃作伟
王永红
钟进
马爱民
宋辉
张豪
韩庆雄
余先忠
姜鸿
郑义
林涛
王兴国
朱骏方
吴辉
何晓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igui Quxiang Traffic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Transportation Bureau Of Zigui County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7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igui Quxiang Traffic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Transportation Bureau Of Zigui County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7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igui Quxiang Traffic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Transportation Bureau Of Zigui County,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7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0844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62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6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62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包括设于斜拉桥主梁或塔柱上的锚定结构,设于所述锚定结构上的斜拉索结构,以及与所述斜拉索结构连接的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斜拉索结构上的加热体,与所述加热体连接的加热电源,以及与所述加热电源连接的加热控制器;所述锚定结构包括与斜拉桥主梁或塔柱连接的筒状的套筒结构,套设于所述套筒结构中的锚定主体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套筒结构和锚定主体结构之间的绝缘隔离结构,所述斜拉索结构端部穿过所述套筒结构、并固设于所述锚定主体结构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精准的施工阶段对斜拉桥主梁节段吊装和张拉时,可减小因温度因素对斜拉桥主梁合龙时存在的线形误差。

Description

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
背景技术
斜拉桥由斜拉索、塔柱、主梁和桥面系组成,荷载经主梁传给斜拉索、再由斜拉索传到塔柱,形成支承体系受拉,塔柱主梁受压的特大跨桥梁结构体系。特别是在跨越峡谷、海湾、大江、大河等不易修筑桥墩的地方架设大跨径的特大桥梁时,斜拉桥是首选的桥型之一。一直以来,在斜拉桥悬臂浇筑与悬臂拼装吊装施工中,实现斜拉桥无应力状态自然精准合龙,是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理想目标。
在传统技术中,在斜拉桥悬臂浇筑和吊(拼)装施工过程中,对斜拉索的张拉相对于放张容易,一般采用斜拉索并通过锚具和夹片拉住主梁节段逐段悬臂浇筑与吊(拼)装施工,张拉过程中通过增加斜拉索拉力,拉紧悬浇或悬拼节段,并使其稳定。但是,当线形与预设线形有偏差时,则需要对斜拉索拉力进行调整,补张以增大拉力,放张以减小拉力。当斜拉索需要放张时,这种状态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斜拉索的张拉相对于放张容易。然而,在精准的施工阶段进行主梁节段悬浇与悬拼和张拉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温度控制因素的影响下,会带来制造和安装线形误差,使得斜拉桥主梁悬臂浇筑或悬臂拼装施工过程中实施放索减小拉力的难度较大,会造成主梁合龙时存在较大的线形误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在精准的施工阶段对斜拉桥主梁节段悬臂浇筑与拼装吊装和张拉时,可减小因温度因素对斜拉桥主梁合龙时存在的线形误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包括设于斜拉桥主梁或塔柱上的锚定结构,设于所述锚定结构上的斜拉索结构,以及与所述斜拉索结构连接的加热结构;
所述加热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斜拉索结构上的加热体,与所述加热体连接的加热电源,以及与所述加热电源连接的加热控制器;
所述锚定结构包括与斜拉桥主梁或塔柱连接的筒状的套筒结构,套设于所述套筒结构中的锚定主体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套筒结构和锚定主体结构之间的绝缘隔离结构,所述斜拉索结构端部穿过所述套筒结构、并固设于所述锚定主体结构上。
可选地,所述锚定主体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套筒结构一端的筒状的锚杯,以及设于所述锚杯内部的锚定板,所述绝缘隔离结构隔设于所述锚杯与所述套筒结构之间,所述斜拉索结构一端穿设于所述锚杯中、并固定于所述锚定板上。
可选地,所述绝缘隔离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锚杯外的主绝缘护套,所述套筒结构套设于所述主绝缘护套外,所述主绝缘护套绝缘隔离所述锚杯和所述套筒结构。
可选地,所述套筒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锚杯外的环状锚垫板,以及与所述锚垫板抵接的筒状套筒主体,所述主绝缘护套套设于所述锚杯与所述锚垫板之间、并伸入到所述套筒主体中,且所述锚垫板的内圈直径小于所述套筒主体的内径,所述锚垫板的外圈直径大于所述套筒主体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锚定主体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锚杯外的螺母,所述螺母一端面与所述锚垫板的端面之间对应;
所述主绝缘护套包括套设于锚杯外、并伸入到所述套筒主体中的筒状绝缘套主体,以及设于所述绝缘套主体一端、并抵设于所述锚垫板外侧端面上的绝缘套环体,所述绝缘套环体绝缘隔离所述螺母与所述锚垫板;
所述绝缘套主体的内径和所述绝缘套环体的内圈直径均大于所述锚杯外径,所述绝缘套主体的外径小于所述锚垫板的内圈直径,所述绝缘套环体的外圈直径大于所述锚垫板的内圈直径。
可选地,所述绝缘套主体的内径和所述绝缘套环体的内圈直径均大于所述锚杯外径0.5mm~1mm,所述绝缘套主体的外径小于所述锚垫板的内圈直径0.5mm~1mm,所述绝缘套环体的外圈直径与所述锚垫板的内圈直径相同。
可选地,所述绝缘隔离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斜拉索结构和所述套筒结构之间的辅绝缘护套,所述辅绝缘护套和主绝缘护套分别位于所述套筒结构两端,所述斜拉索结构穿过所述套筒结构一端的辅绝缘护套、并伸入到所述套筒结构另一端内套设的所述锚杯中。
可选地,所述斜拉索结构包括多根绞合成束的钢绞线或平行钢丝索,多根所述钢绞线或所述平行钢丝索均穿设于所述锚杯中、并固定于所述锚定板上,所述加热体与所述钢绞线所述平行钢丝索导热设置。
可选地,所述加热体包括全长贯通所述斜拉索结构、并与所述钢绞线所述平行钢丝索导热接触的至少一根加热丝,每根所述加热丝均与所述加热电源连接。
可选地,所述加热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斜拉索结构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根据斜拉索结构在温度变化时可实现热胀冷缩的原理特性,在斜拉桥悬臂浇筑或悬臂拼装节段的斜拉索结构上设置加热结构,以电热力转换原理,实现与斜拉桥合龙温度的精准控制配合,解决合龙中无法解决的正误差放索减小拉力的问题,解决了低于最佳合龙温度的自然合龙温度的协调配合问题。此外,可以以张拉方式调整负误差和高温合龙问题,基本上可以实现最佳合龙温度补偿无应力状态下精准合龙,确保斜拉桥合龙施工质量和安全。
而且,由于斜拉桥的斜拉索结构、斜拉桥主梁、塔柱都是良好的导电体,对斜拉索结构的加热必将传递到斜拉桥主梁和塔柱上,使之无法单独实现对斜拉索结构的导电加热。因此,本申请通过设置绝缘隔离结构,对斜拉索结构与斜拉桥主梁(或塔柱)进行绝缘隔离,可对斜拉索结构单独实现导电加热,不会使得对斜拉索结构的加热传递到斜拉桥主梁和塔柱上。因此,可使斜拉桥的斜拉索结构与斜拉桥主梁或塔柱的主体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隔离,起到绝缘作用;而且,由于斜拉索结构的风振都会带来斜拉桥主梁抖振,通过设置绝缘隔离结构可以防止抖振过程中斜拉桥主梁与用于固定斜拉索结构的锚杯之间发生硬碰撞,避免二者因碰撞带来的损伤;通过设置绝缘隔离结构,还可使得在斜拉桥施工的斜拉索结构安装过程中使索体相对索导管位置尽可能居中,为后期橡胶垫块和将军帽安装提供保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设置于斜拉桥主梁上时)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的局部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的斜拉索结构的两端设于锚定结构上时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的锚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的锚定结构的前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6为图5的C-C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简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的绝缘隔离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的斜拉索结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包括设于斜拉桥主梁10或塔柱上的锚定结构100,设于该锚定结构100上的斜拉索结构200,以及与该斜拉索结构200连接的加热结构300。利用锚定结构100可将斜拉索结构200的端部固设于斜拉桥主梁10或塔柱上,而利用加热结构300可以对斜拉索结构200进行加热,以升高斜拉索结构200的温度使其达到预设温度,待斜拉索结构200受热升温使得悬臂状态的主梁稳定后,合龙段主梁以对其实施无应力状态下合龙。这样,可解决现有现有的挂斜拉桥悬臂浇筑与拼装施工过程中存在实施放索减小拉力的方案难度大,造成合龙时较大的线形误差等问题。
具体地,上述加热结构300包括设于斜拉索结构100上的加热体320,与加热体320连接的加热电源310,以及与加热电源310连接的加热控制器330。通过加热控制器330可以控制加热电源310对加热体310进行加热,使得加热体310发热,从而对斜拉索结构200进行加热,使斜拉索结构200的温度升高。而且,如图2至图6所示,上述锚定结构100可包括与斜拉桥主梁10或塔柱连接的筒状的套筒结构110,套设于该套筒结构110中的锚定主体结构,以及设于套筒结构110和锚定主体结构之间的绝缘隔离结构150,上述斜拉索结构200端部穿过套筒结构110、并固设于锚定主体结构上。通过锚定主体结构可对斜拉索结构200端部进行定位和固定,而套筒结构110可对斜拉索结构200的端部和锚定主体结构进行固定和防护,同时可将斜拉索结构200固定到斜拉桥主梁10或塔柱上。而且,通过设于套筒结构110和锚定主体结构之间的绝缘隔离结构150,可以将锚定主体结构、斜拉索结构200、设于斜拉索结构200上的加热体320与套筒结构110以及与套筒结构110连接的斜拉桥主梁10或塔柱进行绝缘隔离,避免在对斜拉索结构200进行加热的过程中,使得套筒结构110以及与套筒结构110连接的斜拉桥主梁10或塔柱导电。而且,通过在套筒结构110和锚定主体结构之间设置绝缘隔离结构150,还可在二者之间形成缓冲隔离,使得斜拉索结构200在产生风振时,能够避免斜拉索结构带动锚定主体结构与套筒结构110及斜拉桥主梁10或塔柱之间产生直接碰撞,避免二者因碰撞带来的损伤。
进一步地,上述锚定主体结构可包括套设于套筒结构110一端的筒状的锚杯120,以及设于锚杯120内部的锚定板160,绝缘隔离结构150隔设于锚杯120与套筒结构110之间,斜拉索结构200一端穿设于锚杯120中、并固定于锚定板160上。斜拉索结构200的端部可通过中空的套筒结构110的一端穿设到套筒结构110的另一端,并与套设在套筒结构110的另一端的锚杯120连接,而套筒结构110可通过连接座20连接固定于斜拉桥主梁10或塔柱上。而且,斜拉索结构200会穿设于中空的锚杯120中,并与设置在中空的锚杯120一端的锚定板160固定连接,从而将斜拉索结构200的端部固设在锚杯120中的锚定板160上。而且,绝缘隔离结构150可设于锚杯120与套筒结构110之间,对锚杯120和套筒结构110进行绝缘隔离,即可对固设于锚杯120的锚定板160上的斜拉索结构200与套筒结构110以及与套筒结构110连接的斜拉桥主梁10或塔柱进行绝缘隔离。此外,为了便于将斜拉索结构200的端部连接设于锚杯120中设置的锚定板160,还可在斜拉索结构200的端部设置拉索套管170,可使斜拉索结构200的端部穿过拉索套管170,并将拉索套管170套设于锚杯120的端部,从而便于通过拉索套管170将斜拉索结构200的端部套装固定在锚杯120中。
而且,上述绝缘隔离结构150可包括套设于锚杯120外的主绝缘护套,套筒结构110套设于主绝缘护套外,主绝缘护套绝缘隔离锚杯120和套筒结构110。绝缘隔离结构150的主绝缘护套隔设于锚杯120与套筒结构110之间,可从设置锚杯120的一端对套筒结构110和锚杯120进行绝缘隔离。而且,上述套筒结构110可包括套设于锚杯120外的环状锚垫板130,以及与锚垫板130抵接的筒状套筒主体,上述主绝缘护套可套设于锚杯120与锚垫板130之间、并伸入到套筒主体中。即主绝缘护套可穿设于锚垫板130的内圈中并伸入到套筒主体内,从而使锚杯120与锚垫板130及套筒主体绝缘隔离。而且,锚垫板130的内圈直径小于套筒主体的内径,锚垫板130的外圈直径大于套筒主体的外径。从而使得锚垫板130可正常套设在锚杯120外,并使得锚垫板130的外圈直径大于套筒主体的内径,使得锚垫板130可卡设在套筒主体的一端而不会进入套筒主体内部。此外,上述锚垫板130可与套筒主体相互独立设置,即将二者分开设置,二者可相互移动;也可将二者设置为一体,即将锚垫板130固设于套筒主体的端部,二者不可相互移动。此外,锚垫板130的内圈直径可与套筒主体的内径相同,可使得主绝缘护套套设于锚垫板130和套筒主体内时,可直接与锚垫板130内圈和套筒主体内壁接触;锚垫板130的内圈直径也可小于套筒主体的内径,可使得主绝缘护套套设于锚垫板130和套筒主体内时,可直接与锚垫板130的内圈接触,但是不与套筒主体的内壁接触。
此外,上述锚定主体结构还可包括套设于锚杯120外的螺母140,该螺母140一端面与锚垫板130的端面之间对应。锚杯12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可与螺母140螺纹配合,这样通过拧动螺母140对锚杯120进行紧固,从而将斜拉索结构200张紧。此外,通过调节螺母140,还可对斜拉索结构200的张紧度进行调整。而且,如图7所示,上述主绝缘护套可包括套设于锚杯120外、并伸入到套筒主体中的筒状绝缘套主体152,以及设于绝缘套主体152一端、并抵设于锚垫板130外侧端面上的绝缘套环体154,绝缘套环体绝缘隔离螺母140与锚垫板130。这样,可使得主绝缘护套的绝缘套主体152对锚杯120与套筒主体及锚垫板130之间进行绝缘隔离,而通过主绝缘护套的绝缘套环体154对螺母140和锚垫板130进行绝缘隔离,同时还可将绝缘套环体154作为螺母140的连接垫圈,可使螺母140与锚垫板130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可靠。此外,上述绝缘套主体152可与绝缘套环体154设为一体,也可将二者分开设置。而且,还可使得绝缘套主体152的内径和绝缘套环体154的内圈直径相同。
而且,上述绝缘套主体152的内径和绝缘套环体154的内圈直径均可略大于锚杯120外径,而绝缘套主体152的外径可略小于锚垫板130的内圈直径,而绝缘套环体154的外圈直径可大于锚垫板130的内圈直径。这样,可使得主绝缘护套的绝缘套主体152和绝缘套环体154与锚杯120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使得主绝缘护套可相对锚杯120进行转动,具有良好的吸震作用。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绝缘套主体152可与绝缘套环体154设为一体,并通过使得绝缘套环体154的外圈直径大于锚垫板130的内圈直径,可使得绝缘套环体154抵设于锚垫板130的端面处,不会沿着锚杯120的轴线方向移动,即不会进入套筒主体中而失去对锚垫板130和螺母140的绝缘隔离作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使得绝缘套主体的内径和绝缘套环体的内圈直径均大于锚杯外径0.5mm~1mm,而绝缘套主体152的外径小于锚垫板130的内圈直径0.5mm~1mm,且绝缘套环体154的外圈直径与锚垫板130的内圈直径相同。此外,可使得绝缘套主体152和绝缘套环体154的的厚度不超过5mm,既可以起到良好的绝缘隔离作用,也不会影响套筒结构110与锚杯120的装配配合;而绝缘套主体152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此外,也可使得绝缘套主体152的内径和绝缘套环体154的内圈直径均可略小于锚杯120外径,而绝缘套主体152的外径可略大于锚垫板130的内圈直径,而绝缘套环体154的外圈直径可大于锚垫板130的内圈直径。这样,可使得绝缘套主体152及绝缘套环体154与锚杯120之间过盈配合,绝缘套主体152与锚垫板130之间也过盈配合,使得主绝缘护套可紧密地卡设在锚杯120和锚垫板130之间,并使其一侧端面抵紧于锚垫板130的外侧端面(指锚垫板130背对套筒主体的端面)。
此外,上述绝缘隔离结构150还可包括套设于斜拉索结构200和套筒结构110之间的辅绝缘护套,辅绝缘护套和主绝缘护套分别位于套筒结构110两端,斜拉索结构200穿过套筒结构110一端的辅绝缘护套、并伸入到套筒结构110另一端内套设的锚杯120中。通过在套筒结构110的另一端设置辅绝缘护套,可从套筒结构110的两端对斜拉索结构200和套筒结构110进行绝缘隔离,使得对斜拉索结构200的绝缘隔离效果更佳。而且,该辅绝缘护套的结构可与主绝缘护套的结构类似,也可包括套设于套筒主体内的辅绝缘套主体,以及设于辅绝缘套主体端部的辅绝缘套环体,而斜拉索结构200穿过辅绝缘套主体和辅绝缘套环体,且辅绝缘套环体抵设于套筒主体的端面位置处,避免整个辅绝缘护套滑入套筒主体中。而且,可使辅绝缘护套的内径大于斜拉索结构200的外径,并使辅绝缘套主体的外径略大于套筒主体的内径,可使辅绝缘护套与斜拉索结构之间具有间隙,不影响斜拉索结构的摆动,并使辅绝缘护套嵌设于套筒主体中而不易与套筒主体松脱;此外,也可使辅绝缘护套的内径略小于斜拉索结构200的外径,并使辅绝缘套主体的外径小于套筒主体的内径,可使辅绝缘护套紧密套设于斜拉索结构200上不易松脱,并使辅绝缘护套与套筒主体之间具有间隙,也不影响斜拉索结构200的摆动。此外,还可将主绝缘护套和辅绝缘护套均设置为开口环结构,便于对二者进行更换。
此外,如图8所示,上述斜拉索结构200可包括多根(包括两根及两根以上)绞合成束的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多根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均穿设于锚杯120中、并固定于锚定板160上,而上述加热结构300的加热体320与钢绞线(或平行钢丝索)210导热设置。这样,加热结构300通过对加热体320进行加热,使加热体320发热,就可对斜拉索结构200的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进行导热,从而可对斜拉索结构200进行加热,使其温度升高。而且,上述加热体320可包括全长贯通斜拉索结构200、并与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导热接触的至少一根加热丝,每根加热丝均与加热电源310连接。即可使得加热体320沿着斜拉索结构200的延伸方向同步延伸,使得加热体310对斜拉索结构200的加热更加均匀可靠,使得斜拉索结构200的在延伸方向上温度均匀,应力变化也更加均匀。而且,加热体320可包括一根加热丝,也可包括多根加热丝。而且,除了将加热体320贯设于斜拉索结构200中外,也可将加热体320并排设于斜拉索结构200外,或者将加热体320围设于斜拉索结构200外。
而且,上述加热丝可设置为斜拉索结构200中的钢绞线(或平行钢丝索)中的一根,即可以将加热丝直接设置为斜拉索结构200的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中的一部分,从而可以直接利用加热电源310对斜拉索结构200的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进行导电加热。此外,也可将加热丝与斜拉索结构200中的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相互独立设置,即利用加热电源310对加热丝进行加热,从而对斜拉索结构200的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进行间接加热。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设置独立的加热丝对斜拉索结构200进行加热,并使加热丝设置于斜拉索结构200中,且位于多根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之间,可对加热丝旁边的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进行加热。进一步地,上述加热丝可设为金属丝或碳纤维丝。而且,金属丝可设为铁铬铝、镍铬等合金金属丝,这种合金丝的抗氧化性能一般都较强,使得斜拉索结构200的耐氧化性得到了提高。而当加热丝采用碳纤维丝时,可以利用碳纤维丝的轻便性,可降低斜拉索结构200的的重量,提高了安装斜拉索结构200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上述斜拉索结构200还可包括裹设于每束钢绞线(或平行钢丝索)210外的绝缘膜,不仅可以对多根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之间进行绝缘隔离,还可对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与加热丝之间进行绝缘隔离,使得加热丝和加热电源310之间的回路不会因为裸露的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加热而导致加热丝被短路,而导致加热丝的阻值降低以使得斜拉索结构200产生局部过度加热、而局部未被加热现象的发生,进而使得对斜拉索结构200的温控补偿更加均匀可靠。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绝缘膜可设置为PE(Polyethylene,聚乙烯)膜,即在每束钢绞线210外均套设PE膜进行绝缘保护,同时不会对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产生隔热而降低了对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的加热效果。此外,还可将绝缘膜设置为其他的塑料薄膜。此外,还在加热丝外也裹设PE膜进行绝缘保护。这样,通过在斜拉索结构200与加热丝之间设置绝缘结构,并结合上述的在套设在斜拉索结构200外的锚杯120与套筒结构110之间设置绝缘结构,可以进一步加强斜拉索结构200与斜拉桥主梁10(或塔柱)之间的绝缘性能,使得对斜拉索结构200的导电导热加热,只限于斜拉索结构200本身,而不至于使斜拉桥主梁10或塔柱同时导电导热加热而使斜拉索结构200温度线形误差补偿合龙控制失效、甚至造成触电等事故。
此外,上述加热结构300还可包括设于斜拉索结构200上的温度传感器340,该温度传感器340与加热控制器330连接。通过设于斜拉索结构200上的温度传感器340,可以实时获取斜拉索结构200的温度,以检测斜拉索结构200是否达到合适的加热温度。具体地,上述温度传感器340可设为表贴式测温传感器,可贴设于斜拉索结构200外表面。进一步地,该表贴式测温传感器可为铂热电阻,其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当铂热电阻在零摄氏度时其阻值为固定值,其阻值会随着温度上升而成匀速增长。该表贴式测温传感器可紧贴钢绞线(或平行钢丝索)设置,加热控制器330可通过表贴式测温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获得较为接近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内部的温度值,使得对斜拉索结构200的温度测量精准可靠,从而使得加热丝对斜拉索结构200的加热温度精准可靠。
此外,上述锚定板160上可开设通过孔,该通过孔内可设有绝缘管,该绝缘管可用于穿入和锚固斜拉索结构200的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和加热丝。而且,具体的锚固方式可为螺栓固定或焊接固定等固定方式。该绝缘管的设置可具有如下作用:一是绝缘,使金属丝或碳纤维材料的加热丝在通电情况下,与其它部位的结构之间不会通电,以保证加热后的钢绞线(或平行钢丝索)的升温及伸长效果;二是减振,斜拉索结构在自然环境及风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会使斜拉索结构的钢绞线(或平行钢丝索)与锚定板之间发生碰撞,长期碰撞会使钢绞线(或平行钢丝索)损伤和疲劳,通过绝缘管隔离锚定板和钢绞线(或平行钢丝索),可减少振动对钢绞线(或平行钢丝索)带来的损伤和疲劳。
此外,如图8所示,上述斜拉索结构200的外周还可套设保护套220。该保护套220可通过在钢绞线210(或平行钢丝索)和加热丝外裹设保温材料形成,使其具有保温作用。通过设置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护套220,可使得加热丝对斜拉索结构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可得到充分利用,避免加热丝发出的热量过多地散发到空气中,从而可节省对电能的消耗,节约了能源。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根据斜拉索结构在温度变化时可实现热胀冷缩的原理特性,在斜拉桥主梁节段的斜拉索结构上设置加热结构,以电热力转换原理,实现与斜拉桥主梁合龙温度的精准控制配合,解决合龙中无法解决的正误差放索减小拉力的问题,解决了低于最佳合龙温度的自然合龙温度的协调配合问题。此外,可以以张拉方式调整负误差和高温合龙问题,基本上可以实现最佳合龙温度补偿无应力状态下精准合龙,确保斜拉桥悬臂浇筑或拼装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而且,由于斜拉桥的斜拉索结构、斜拉桥主梁、塔柱都是良好的导电体,对斜拉索结构的加热必将传递到斜拉桥主梁和塔柱上,使之无法单独实现对斜拉索结构的导电加热。因此,本申请通过设置绝缘隔离结构,对斜拉索结构与斜拉桥主梁(或塔柱)进行绝缘隔离,可对斜拉索结构单独实现导电加热,不会使得对斜拉索结构的加热传递到斜拉桥主梁和塔柱上。因此,可使斜拉桥的斜拉索结构与斜拉桥主梁或塔柱的主体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隔离,起到绝缘作用;而且,由于斜拉索结构的风振都会带来斜拉桥主梁抖振,通过设置绝缘隔离结构可以防止抖振过程中斜拉桥主梁与用于固定斜拉索结构的锚杯之间发生硬碰撞,避免二者因碰撞带来的损伤;通过设置绝缘隔离结构,还可使得在斜拉桥施工的斜拉索结构安装过程中使索体相对索导管位置尽可能居中,为后期橡胶垫块和将军帽安装提供保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斜拉桥主梁或塔柱上的锚定结构,设于所述锚定结构上的斜拉索结构,以及与所述斜拉索结构连接的加热结构;
所述加热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斜拉索结构上的加热体,与所述加热体连接的加热电源,以及与所述加热电源连接的加热控制器;
所述锚定结构包括与斜拉桥主梁或塔柱连接的筒状的套筒结构,套设于所述套筒结构中的锚定主体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套筒结构和锚定主体结构之间的绝缘隔离结构,所述斜拉索结构端部穿过所述套筒结构、并固设于所述锚定主体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主体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套筒结构一端的筒状的锚杯,以及设于所述锚杯内部的锚定板,所述绝缘隔离结构隔设于所述锚杯与所述套筒结构之间,所述斜拉索结构一端穿设于所述锚杯中、并固定于所述锚定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离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锚杯外的主绝缘护套,所述套筒结构套设于所述主绝缘护套外,所述主绝缘护套绝缘隔离所述锚杯和所述套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锚杯外的环状锚垫板,以及与所述锚垫板抵接的筒状套筒主体,所述主绝缘护套套设于所述锚杯与所述锚垫板之间、并伸入到所述套筒主体中,且所述锚垫板的内圈直径小于所述套筒主体的内径,所述锚垫板的外圈直径大于所述套筒主体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主体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锚杯外的螺母,所述螺母一端面与所述锚垫板的端面之间对应;
所述主绝缘护套包括套设于锚杯外、并伸入到所述套筒主体中的筒状绝缘套主体,以及设于所述绝缘套主体一端、并抵设于所述锚垫板外侧端面上的绝缘套环体,所述绝缘套环体绝缘隔离所述螺母与所述锚垫板;
所述绝缘套主体的内径和所述绝缘套环体的内圈直径均大于所述锚杯外径,所述绝缘套主体的外径小于所述锚垫板的内圈直径,所述绝缘套环体的外圈直径大于所述锚垫板的内圈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主体的内径和所述绝缘套环体的内圈直径均大于所述锚杯外径0.5mm~1mm,所述绝缘套主体的外径小于所述锚垫板的内圈直径0.5mm~1mm,所述绝缘套环体的外圈直径与所述锚垫板的内圈直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离结构包括套设于所述斜拉索结构和所述套筒结构之间的辅绝缘护套,所述辅绝缘护套和主绝缘护套分别位于所述套筒结构两端,所述斜拉索结构穿过所述套筒结构一端的辅绝缘护套、并伸入到所述套筒结构另一端内套设的所述锚杯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索结构包括多根绞合成束的钢绞线或平行钢丝索,多根所述钢绞线或所述平行钢丝索均穿设于所述锚杯中、并固定于所述锚定板上,所述加热体与所述钢绞线或所述平行钢丝索导热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包括全长贯通所述斜拉索结构、并与所述钢绞线或所述平行钢丝索导热接触的至少一根加热丝,每根所述加热丝均与所述加热电源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斜拉索结构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控制器连接。
CN201910084422.4A 2019-01-28 2019-01-28 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 Pending CN1097362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4422.4A CN109736207A (zh) 2019-01-28 2019-01-28 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84422.4A CN109736207A (zh) 2019-01-28 2019-01-28 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6207A true CN109736207A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66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84422.4A Pending CN109736207A (zh) 2019-01-28 2019-01-28 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62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9234A (zh) * 2019-06-20 2019-09-10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温度自适应塔梁顺桥向恒温钢拉杆约束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01404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Vsl International Ag Cylindrical thermal protection sheath
CN107476189A (zh) * 2017-07-11 2017-12-15 柳州比石安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绝缘拉索及其损伤检测方法
CN108166391A (zh) * 2018-01-24 2018-06-15 深圳大学 电隔离监测拉索
US10000899B1 (en) * 2016-12-19 2018-06-19 Soletanche Freyssinet Fire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structural cable
CN108560421A (zh) * 2018-03-15 2018-09-2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桥梁缆索索力温度补偿器安装装置
CN209482161U (zh) * 2019-01-28 2019-10-11 秭归县交通运输局 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01404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Vsl International Ag Cylindrical thermal protection sheath
US10000899B1 (en) * 2016-12-19 2018-06-19 Soletanche Freyssinet Fire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structural cable
CN107476189A (zh) * 2017-07-11 2017-12-15 柳州比石安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绝缘拉索及其损伤检测方法
CN108166391A (zh) * 2018-01-24 2018-06-15 深圳大学 电隔离监测拉索
CN108560421A (zh) * 2018-03-15 2018-09-2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桥梁缆索索力温度补偿器安装装置
CN209482161U (zh) * 2019-01-28 2019-10-11 秭归县交通运输局 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9234A (zh) * 2019-06-20 2019-09-10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温度自适应塔梁顺桥向恒温钢拉杆约束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8666A (zh) 斜拉索索力传感与温度线形控制补偿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09482161U (zh) 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装置
CN103292721B (zh) 一种监测预应力钢绞线应变的光纤光栅大量程应变传感器
CN101414034B (zh) 测温光缆内置
CN105606296B (zh) 一种带微调装置及自温度补偿的光纤式渗压传感器
CN109736207A (zh) 智能温度补偿斜拉索绝缘系统
US10000899B1 (en) Fire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structural cable
CN109056526A (zh) 一种平行钢丝智能索的冷铸锚及制作方法
CN102607611B (zh) 埋入式双层封装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3259452U (zh) 光纤锚杆腐蚀传感器
CN110258361A (zh) 一种浅埋式形状记忆合金丝修复混凝土梁局部裂缝的方法
CN106958189A (zh) 一种适用于超大跨径的斜拉式吊桥结构
CN108931421A (zh) 一种原位加热的热裂纹测试装置
CN209211243U (zh) 一种管道悬索跨越结构抗风系统
CN110080220A (zh) 一种具有加热固化土体锚杆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6721646U (zh) 一种适用于超大跨径的斜拉式吊桥结构
CN106869018B (zh) 一种桥墩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9580015U (zh) 一种光纤光栅后张预应力张拉精细化控制装置
CN201311507Y (zh) 测温光缆内置
CN208039003U (zh) 采用同向回转拉索的斜拉桥
CN109577558A (zh) 一种新型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筋材
CN109914245A (zh) 一种隔热、防火型热挤聚乙烯平行钢丝拉索
CN203286991U (zh) 一种监测预应力钢绞线应变的光纤光栅大量程应变传感器
CN211571399U (zh) 一种自感知平行钢丝拉索
CN209211244U (zh) 一种管道悬索跨越抗风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