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6125A - 一种省力捞纸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省力捞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6125A
CN109736125A CN201910042725.XA CN201910042725A CN109736125A CN 109736125 A CN109736125 A CN 109736125A CN 201910042725 A CN201910042725 A CN 201910042725A CN 109736125 A CN109736125 A CN 109736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curtain
bed
curtain bed
slurry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27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36125B (zh
Inventor
卢俊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0427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61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6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6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36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61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宣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省力捞纸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帘床放到纸浆槽外一侧,使帘床与纸浆槽侧壁上的出浆孔A位置对应;纸浆由出浆孔A流出并注入到帘床上;调整帘床姿态,使纸浆在纸帘上形成湿纸层;将帘床内多余纸浆排出;取下帘床上的湿纸。本发明提供的捞纸方法,通过将帘床放到纸浆槽外接收出浆孔A流出的纸浆,并通过调整帘床姿态,使纸浆在纸帘上形成湿纸层,然后排出帘床内的多余纸浆,取下纸帘,即可完成捞纸。采用该捞纸方法,由于无需将帘床浸没到纸浆槽的纸浆中并通过人工捞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使得捞纸操作更加省力方便,进而有利于提高捞纸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省力捞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宣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省力捞纸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宣纸生产过程中,捞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产环节,目前的捞纸方式是,至少需要两个人分别在帘床的两端并手持帘床,然后将帘床放入纸浆槽并没入纸浆中,再抬起帘床,使纸浆流过帘床的帘面,然后再将帘床放入纸浆槽并没入纸浆中,接着再抬起帘床,使纸浆再次流过帘床的帘面,最后排出帘面上多余的纸浆,待帘面上的纸绒成型后,取下纸帘。
在上述传统的捞纸过程中,由于工人每次将没入纸浆的帘床捞起,需要使用较大的力气,劳动强度较大;由于劳动强度较大,还会降低生产效率;另外,由于工人进行捞纸过程中,工人的手通常也需要随着帘床出没纸浆中,尤其在寒冷的气候或环境条件下,对于长期操作捞纸的工人的健康很不利;而且,每次操作帘床进行捞纸,至少需要两个人进行操作,人力成本也相对较高。
因此,在宣纸的捞纸生产工序中,迫切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降低劳动的捞纸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力捞纸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的捞纸方法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省力捞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帘床放到纸浆槽外一侧,使帘床与纸浆槽侧壁上的出浆孔A位置对应;纸浆由出浆孔A流出并注入到帘床上;调整帘床姿态,使纸浆在纸帘上形成湿纸层;将帘床内多余纸浆排出;取下帘床上的湿纸。
优选的,出浆孔A流出的纸浆先注入到过渡槽中,待纸浆充满过渡槽后溢出并注入到帘床上。
优选的,将帘床移动至靠近纸浆槽,出浆孔A开启并向帘床注入纸浆;移动帘床远离纸浆槽,摇动帘床使纸绒在纸帘上沉积成型,形成湿纸层。
优选的,打开压在纸帘上的压框,取下纸帘,然后将纸帘上的湿纸取下。
优选的,在打开压框前,先将帘床倾斜放置,使帘床上多余纸浆排出和便于取下纸帘。
优选的,推动调节件与闸板上的从动斜面接触并向前推进,使闸板滑动至闸板上的出浆孔B与出浆孔A连通,出浆孔A开启并经出浆孔B流出纸浆。
优选的,在推动调节件之前,先向纸浆槽推动挡杆,使挡杆靠近纸浆槽的一端穿过闸板上的空缺部插入纸浆槽壁上的限位槽,挡杆对调节件向靠近槽壁一侧的移动进行限位导向。
优选的,将挡杆从空缺部中退出,调节件在其与帘床铰接处的弹性扭转复位件A的作用下朝远离从动斜面的方向偏转复位,并随着帘床远离纸浆槽的移动而退出空缺部,然后闸板在其远离从动斜面的一端的伸缩复位件作用下复位,使得出浆孔B与出浆孔A错开,停止排浆。
优选的,帘床在远离纸浆槽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其底部的斜向导向斜面与帘床下方的限位挡梁接触并相对运动的作用,使帘床倾斜,排出多余纸浆和便于取下纸帘。
优选的,当斜向导向斜面的下端设置的挂钩与限位挡梁挂接时,限制斜向导向斜面相对于限位挡梁移动,帘床保持倾斜。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省力捞纸方法,通过将帘床放到纸浆槽外接收出浆孔A流出的纸浆,并通过调整帘床姿态,使纸浆在纸帘上形成湿纸层,然后排出帘床内的多余纸浆,取下纸帘,即可完成捞纸。采用该捞纸方法,由于无需将帘床浸没到纸浆槽的纸浆中并通过人工捞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使得捞纸操作更加省力方便,进而有利于提高捞纸的工作效率。
(2)本发明通过将出浆孔A流出的纸浆先注入到过渡槽中,然后纸浆再由过渡槽中溢出至帘床,是利用过渡槽缓解出浆孔A流出的纸浆的冲击力,有效避免纸浆直接注入帘床而对纸帘造成冲击,还有利于纸绒均匀铺展并沉积成型,进而提高湿纸的成型质量。
(3)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捞纸方法为,通过将帘床移动至靠近纸浆槽,出浆孔A即开启并向帘床注入纸浆;移动帘床远离纸浆槽,然后摇动帘床即可使纸绒在纸帘上沉积形成湿纸层。提高了捞纸操作的灵活度和便捷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4)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捞纸方法为,通过打开压框取下纸帘,然后再讲纸帘上的湿纸取下。由于在捞纸过程中纸帘的边沿部位被压框压住,使得纸绒不会在纸帘的被压的边沿沉积,从而为取纸帘预留了操作空间,以防止取纸帘时损伤湿纸层,另外,还便于从纸帘上取下湿纸。
(5)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捞纸方法是,在打开压框前,先将帘床倾斜放置,有利于排出帘床的多余纸浆,以及便于取下纸帘。
(6)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捞纸方法是,通过推动调节件与从动斜面接触并相对运动,来实现闸板上的出浆孔B与纸浆槽上的出浆孔A的连通,从而开启出浆孔A,提高了对出浆孔A排浆控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7)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捞纸方法是,在推动调节件之前,先推动挡杆使其插接到限位槽中,从而实现对调节件向靠近槽壁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和导向,从而有利于调节件与从动斜面的顺利对接。
(8)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捞纸方法为,先将挡杆退出空缺部,然后调节件会在弹性扭转复位件A的作用下偏转,从而有效防止从动斜面与调节件发生卡死现象,进而有利于调节件从空缺部从顺利退出以及闸板的顺利复位,闸板复位后使得出浆孔A与出浆孔B错开而停止排浆,有利于提高捞纸操作的效率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9)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捞纸方法为,帘床通过其底部的斜向导向斜面与限位挡梁的接触并相对运动,实现帘床的倾斜,进而实现排出多余纸浆和便于取下纸帘,从而能够在帘床的倾斜度调整中有效降低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10)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的捞纸方法为,通过设置在斜向导向斜面下端的挂钩与限位挡梁挂接,使得帘床保持倾斜,防止帘床的姿态发生变化,从而便于排出多余纸浆和便于取下纸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省力捞纸方法所采用的捞纸设备的轴测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省力捞纸方法所采用的捞纸设备的轴测图;
图4为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省力捞纸方法所采用的捞纸设备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沿A-A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沿B-B向的剖视图;
图7为在图4的剖视截面下调节装置的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省力捞纸方法所采用的捞纸设备的轴测图。
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
100-纸浆槽,110-出浆孔A,120-限位槽,200-帘床,210-纸帘,220-底框,230-压框,240-锁扣,300-调节装置,310-调节件,320-闸板,321-出浆孔B,322-空缺部,323-从动斜面,400-伸缩复位件,500-挡杆,510-操纵手柄,600-过渡槽,700-连接臂,800-导轨,900-接水槽,1000-斜向导向机构,1100-斜向导向斜面,1200-限位挡梁,1300-移动到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捞纸设备,包括纸浆槽100和设置在纸浆槽100外侧的帘床200,纸浆槽100的朝向帘床200的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浆孔A110,出浆孔A110与纸浆槽100的槽内相通;纸浆槽100上还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出浆孔A110的调节装置300,当调节装置300开启出浆孔A110时,纸浆槽100内的纸浆通过出浆孔A110注入到帘床200上,当调节装置300关闭出浆孔A110时,纸浆槽100内的纸浆停止通过出浆孔A110向外流出;帘床200处于两种状态,其一为:帘床200靠近纸浆槽100并与出浆孔A110的位置对应,接收出浆孔A110流出的纸浆,其二为:调整帘床200姿态,纸绒在帘床200上沉积成型,多余纸浆排出。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捞纸设备的进行捞纸的方法为:首先将帘床200移至靠近纸浆槽100外一侧,使帘床200与纸浆槽100上的出浆孔A110位置对应;然后,通过调节装置300控制出浆孔A110开启,纸浆由出浆孔A110流出并注入到帘床200的纸帘210上;接着,移动帘床200远离纸浆槽100,关闭出浆孔A110;在移动帘床200远离纸浆槽100的过程中,通过调整帘床200的姿态使纸浆在纸帘210上形成湿纸层;再然后,将帘床200倾斜放置,排出帘床200上多余的纸浆;最后取下帘床200上的纸帘210,将纸帘210上的湿纸转移到指定的位置。
本实施例通过在纸浆槽100的侧壁上开设出浆孔A110,并将帘床200放置到纸浆槽100外,在进行捞纸时,帘床200与出浆孔A110位置对应并接收出浆孔A110流出的纸浆,再通过调整帘床200姿态,使纸绒在帘床200上成型,排出多余纸浆。此过程中,由于无需将帘床200浸没到纸浆槽100的纸浆中并通过人工捞起帘床200,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使得捞纸操作更加省力方便,进而有利于提高捞纸的工作效率;另外,工人在捞纸过程中,无需将手没入纸浆中,尤其在寒冷的气候或环境条件下,能够有效保护工人的双手,以及减少对工人身体的危害。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帘床200的下方设置有导轨800,帘床200沿导轨800相对于纸浆槽100移动。从而减少了人工抬着帘床200并进行移动的工作量,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帘床200的移动轨迹的精度。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帘床200的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铰接有一个立状布置的连接臂700,帘床200两端的连接臂700的铰接处的轴心线重合,帘床200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可绕该轴心线上下转动,导轨800设置在连接臂700的下方,连接臂700可沿导轨800滑移,导轨800固定设置在位于其下方的接水槽900上,连接臂700沿导轨800滑移的方向垂直于帘床200的长度方向。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优选方案中,由于帘床200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铰接了连接臂700,帘床200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可绕铰接轴的轴心线上下转动,从而有利于在工人调整帘床200姿态的过程中更加省力,使得纸绒在帘床200上顺利铺开和沉积成型,同时可通过使帘床200转动至倾斜状态而排出多余纸浆和水;而且,在帘床200姿态的调整过程中,无需像传统方式中通过至少两人在帘床200两端协同操作而进行,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后,一人即可完成对帘床200姿态的调整,有利于减少人力成本。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帘床200的下方设置有能够使帘床200倾斜的斜向导向机构1000。本实施例通过在帘床200的下方设置斜向导向机构1000,能够更加方便的将帘床200的姿态调整至倾斜状态,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有利于提高对帘床200倾斜度的精确控制。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斜向导向机构1000包括固定设置在帘床200底部的斜向导向斜面1100和固定设置在接水槽900上的限位挡梁1200,斜向导向斜面1100通过与限位挡梁1200接触并相对运动而使帘床200倾斜。
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斜向导向机构1000的具体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帘床200底部的斜向导向斜面1100和固定设置在接水槽900上的限位挡梁1200,从而有利于在帘床200的移动过程中,通过斜向导向斜面1100与限位挡梁1200的接触并相对运动而使帘床200倾斜,另外,通过预先设定限位挡梁1200的位置,能够使帘床200在到达设定的位置时调整为倾斜姿态。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斜向导向斜面110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其相对于限位挡梁1200移动的移动到位机构1300。本实施例通过在斜向导向斜面1100上设置移动到位机构1300,有利于限制斜向导向斜面1100与限位挡梁1200的相对运动的止点位置,从而使得帘床200最终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不变,进而有利于多余纸浆和水的排出,并利于取下纸帘210。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移动到位机构1300为能够与限位挡梁1200相挂接的挂钩。本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移动到位机构1300的具体结构,为能够与限位挡梁1200相挂接的挂钩,从而在帘床200倾斜到位后使帘床200保持倾斜角度不动,便于后续操作;而且挂钩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能够降低设备制作的成本和难度。
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移动到位机构1300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限制斜向导向斜面1100相对于限位挡梁1200运动的止点位置,以使得帘床200倾斜到位后帘床200保持倾斜姿态不动即可。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挂钩设置在斜向导向斜面1100的远离帘床200的一端。本实施例通过将挂钩的位置设置在斜向导向斜面1100的远离帘床200的一端,从而提高斜向导向斜面1100的有效利用率。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限位挡梁1200上用于与挂钩接触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橡胶层,该橡胶层与挂钩过盈配合。本实施例通过进一步在限位挡梁1200的外周面上设置橡胶层,实现与挂钩的过盈配合连接,从而提高限位挡梁1200与挂钩的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发生脱钩现象。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帘床200包括纸帘210、用于放置纸帘210的底框220和用于压住纸帘210边沿部位的压框230,底框220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连接臂700铰接,所述底框220的靠近纸浆槽100的一端与压框230铰接,底框220的远离纸浆槽100的一端与压框230通过锁扣240锁紧和开启。
本实施例提供了帘床200的优选结构形式,压框230一端与底框220一端铰接,压框230另一端与底框220通过锁扣240连接,纸帘210设置在压框230与底框220之间。这样,能够在捞纸过程中,使纸绒在纸帘210上沉积的范围限定在压框230的框内,而在纸帘210与压框230接触的边缘部位留出空白,在打开压框230后,能够较为方便的取下湿纸,另外,通过压框230和底框220来固定纸帘210,使得纸帘210的平整度更加稳定,从而有利于提高捞纸的质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底框220与压框230的铰接处设置有能够使压框230相对于底框220自动打开的弹性扭转复位件B。本实施例通过在底框220与压框230的铰接处设置弹性扭转复位件B,从而在锁扣240打开时,压框230能够相对于底框220自动弹开,使得压框230的打开更加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为工人减负。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弹性扭转复位件B为扭转弹簧。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扭转弹簧作为弹性扭转复位件B,由于其易于取得和制造,能够有效节约设备的制作成本和制造效率。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底框220与压框230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压框230相对于底框220打开角度的限位连接件。本实施例通过在底框220与压框230之间设置限位连接件,有利于限定压框230相对于底框220的张开角度,从而防止压框230因弹性扭转复位件B的弹性作用而导致瞬间张开角度过大而与其他结构发生干涉,尤其防止压框230与操作人员发生磕碰,从而保证设备的稳定且安全的运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限位连接件可以使用现有的任意一种连接件,只要其能够实现限制压框230相对于底框220张开角度的功能,比如采用绳子等柔性连接件。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调节装置300包括可以相对于出浆孔A110运动的闸板320和用于调节闸板320姿态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通过调节闸板320的姿态而将出浆孔A110开启或关闭。本实施例提供了调节装置300的结构,使用调节机构来调节闸板320相对于出浆孔A110的姿态,进而实现出浆孔A110的开启或关闭,有利于更加灵活方便的控制出浆孔A110的开启或关闭。
闸板320相对于出浆孔A110运动的形式,可以是沿着纸浆槽100的槽壁相对于出浆孔A110平移,或者可以是绕着一个转轴相对于出浆孔A110转动。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调节机构调节闸板320沿纸浆槽100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而将出浆孔A110开启或关闭。本实施例将闸板320相对于出浆孔A110的运动形式为,沿着纸浆槽100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从而有利于提高操作的灵活性,而且,通过这种形式移动闸板320,能够减少纸浆飞溅到操作人员身上的几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操作环境的整洁度。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闸板320开设有可与出浆孔A110相通的出浆孔B321,当调节机构驱动闸板320开启出浆孔A110时,出浆孔A110与出浆孔B321相通,当调节机构驱动闸板320关闭出浆孔A110时,出浆孔A110与出浆孔B321错开。本实施例通过在闸板320上设置出浆孔B321,能够在出浆孔B321与出浆孔A110对接时控制出浆孔A110流出纸浆,在出浆孔B321与出浆孔A110错开时堵住出浆孔A110而控制纸浆停止流出。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而且,通过调整出浆孔B321与出浆孔A110的错开程度,可以调整出浆孔A110的纸浆输出流量,从而有利于提高对出浆流量的控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纸浆槽100上的出浆孔A110可以呈阵列状排布,与之对应的,闸板320上的出浆孔B321的布置与出浆孔A110相匹配,而且,相邻出浆孔B321的圆心间距大于等于出浆孔A110的直径的两倍。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调节机构通过手动方式调节闸板320水平移动。本实施例通过将闸板320移动的调节方式优选为手动,主要是考虑到捞纸环境的湿度较大,电控的方式对于防水性能要求较高,不仅会增加设备的制作成本,而且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采用手动方式调节闸板320能够适应捞纸的工作环境,提高操作过程的安全度。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闸板320的一端用于与调节机构对接,所述闸板320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使闸板320自动复位的伸缩复位件400。本实施例通过将闸板320的一端设定用于与调节机构对接,而另一端设置伸缩复位件400,从而在调节机构调节闸板320相对于出浆孔A110运动时,使得伸缩复位件400处于弹性形变状态,当调节机构停止向闸板320提供调节其运动的作用力时,闸板320就会在伸缩复位件400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实现复位。
其中,伸缩复位件400可以采用现有的压缩弹簧等部件。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件310,闸板320上用于与调节件310对接的一端设有从动斜面323,从动斜面323与伸缩复位件400的距离沿着远离纸浆槽100的水平方向逐渐减小,调节件310通过与从动斜面323对接并沿调节件310与闸板320的间距方向运动而使闸板320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机构的结构形式,其采用斜面驱动的方式驱动闸板320移动,这种斜面驱动的方式可以转换作用力的作用方向,有利于工人操纵调节件310向闸板320的垂直方向施加作用力,调节件310将该作用力作用在从动斜面323上,并推动闸板320水平移动,提高了工人通过调节机构调节闸板320运动的便捷度和灵活性。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调节件310为驱动斜面或者滚轮。若调节件310为驱动斜面,驱动斜面与从动斜面323之间的配合度更加紧密,有利于控制闸板320的位移精度;若调节件310选用滚轮,有利于减少调节件310与从动斜面323的摩擦损耗,使得操作时更加省力方便。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闸板320上设置有贯穿该闸板320的空缺部322,空缺部322内形成有从动斜面323,空缺部322形状、大小与调节件310相对于闸板320运动的轨迹相适应,纸浆槽100上与空缺部322相对应的槽壁上设置有限位槽120,限位槽120用于临时容置调节件310。本实施例通过在闸板320上设置空缺部322,在空缺部322内形成从动斜面323,并在纸浆槽100的槽壁上设置可以临时容纳调节件310的限位槽120,从而在调节件310与从动斜面323接触并继续推进至于限位槽120抵接时,能够完全利用从动斜面323对闸板320进行最大限度的位置调整,由于从动斜面323的利用率较高,可以在制作时将从动斜面323与闸板320位移相适应,从而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其中,空缺部322可以是在闸板320端部开设的缺口,也可以是在闸板320的一端开设的孔。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调节机构靠近帘床200的一端与帘床200连接。本实施例在应用时,工人通过推动帘床200向纸浆槽100靠近,可带动调节机构与闸板320对接并调节闸板320移动。因此,无需通过单独操纵调节机构来调整闸板320以控制出浆孔A110的开启或关闭,降低了操作的复杂程度,操作方式更加方便灵活,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调节机构靠近帘床200的一端与帘床200铰接,铰接处设置有弹性扭转复位件A;帘床200上还设有与帘床200滑动配合的挡杆500,挡杆500相对于帘床200滑动的方向与帘床200的宽度方向平行,挡杆500具有两种状态:其一是,挡杆500朝向纸浆槽100的一端穿过空缺部322插入限位槽120,挡杆500限制调节机构在弹性扭转复位件A作用下带动调节件310向远离帘床200的方向偏转,调节件310沿挡杆500移动至与从动斜面323对接,并相对于从动斜面323运动至限位槽120中;其二是,挡杆500从空缺部322中退出,调节机构在弹性扭转复位件A的作用下带动调节件310向远离从动斜面323的一侧偏转复位,调节件310随帘床200远离纸浆槽100移动而退出空缺部322,继而闸板320复位。
本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调节件310与从动斜面323接触并移动至于限位槽120抵接后,调节件310的一侧很可能会与从动斜面323或缺口部对应从动斜面323的一侧卡在一起,既不利于调节件310与闸板320的脱离,也不利于闸板320的复位。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机构与帘床200铰接,并在铰接处设置弹性扭转复位件A,另外在帘床200上设置与帘床200滑动配合的挡杆500。挡杆500具有两个状态,其一,挡杆500在调节件310与从动斜面323对接前先穿过空缺部322插入限位槽120中,从而限制调节件310在弹性扭转复位件A的作用下随调节机构偏转,使得调节件310与从动斜面323顺利对接;其二,在调节件310从而空缺部322退出前,挡杆500先从限位槽120中经由空缺部322抽离,然后,调节件310在弹性扭转复位件A的作用下随调节机构向远离从动斜面323的方向偏转,不仅给从动斜面323的复位预留了空间,防止从动斜面323与调节件310发生卡死现象,而且还能使调节件310顺利从空缺部322中退出,从而保证调节装置300稳定运行,同时能够降低对生产效率影响的几率。
在具体使用时,如图7所示,先将挡杆500穿过空缺部322并插入到限位槽120中,接下来再将调节件310沿图示中的箭头方向作进给运动,从而与从动斜面323顺利对接并驱动闸板320水平移动;反之,在将调节件310复位时,先将挡杆500抽出,使限位槽120留出空间避让调节件310的复位动作,从而便于调节件310能够随帘床200远离纸浆槽100而顺利退出空缺部322,进而使得闸板320顺利复位。
进一步地,挡杆500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推动或拉动挡杆500的操纵手柄510。通过设置操纵手柄510,能够方便工人对挡杆500进行推拉操作,提高操作的舒适度。
如图6和图7所示,每个帘床200的两端可以分别设置有调节机构和挡杆500,同时,闸板320上的空缺部322和从动斜面323以及纸浆槽100上的限位槽120,也与帘床200两端的调节机构和挡杆500对应设置,从而使得调节机构对闸板的调节更加稳定和高效。
其中,弹性扭转复位件A可以选用现有的扭转弹簧。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挡杆500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推动或拉动挡杆500的操纵手柄510。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操纵手柄510,能够方便工人对挡杆500进行推拉操作,提高操作的舒适度。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纸浆槽100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与出浆孔A110的位置相对应的过渡槽600。本实施例通过在纸浆槽100的外侧壁上设置过渡槽600,用于承接使出浆孔A110流出的纸浆,避免纸浆由出浆孔A110流出后直接注入帘床200的纸帘210上而对纸帘210造成一定的冲击,而且纸浆直接由出浆孔A110流出并注入到帘床200,也会大大降低纸绒在帘床200上沉积的均匀度。因此,通过过渡槽600能够有效缓解出浆孔A110流出的纸浆的冲击力,而且,由于纸浆在过渡槽600中充满后上,纸浆会沿着过渡槽600的槽壁溢出,然后注入到纸帘210上,进而有利于纸绒均匀铺展并沉积成型,有利于提高湿纸的成型质量。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过渡槽600远离纸浆槽100的一端的侧壁高度设置为小于其他侧壁的高度,从而待纸浆充满过渡槽600时可以由这里溢出;另外,可以将该侧壁的长度设置为与帘床200上的纸帘210的尺寸相匹配,从而使溢出的纸浆由帘床200的一端注入,通过转动帘床200角度,即可使纸浆向帘床200的另一端铺展,不仅使得捞纸成型的方式更加贴近传统的槽内捞纸方式,而且能够提高湿纸成型的效率。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是:帘床200设置有一个或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帘床200沿纸浆槽10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纸浆槽100的长度与帘床200的分布区域相适应,纸浆槽100上的出浆孔A110与各帘床200相对应布置,调节装置300的数量与帘床200的数量相适应,且各个帘床200分别与不同的调节装置300相对应,各个调节装置300之间相互独立。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帘床200与一个纸浆槽100配套使用,同时在纸浆槽100上设置与各帘床200相对应布置的出浆孔A110,即多个帘床200共用一个纸浆槽100,另外每个帘床200对应设置不同的调节装置300,这样各帘床200在捞纸操作时是相互独立的。这样不仅有利于统一调制纸浆,还能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空间利用率以及生产现场的整洁度,且能够提高湿纸制作的一致性。
具体使用时,一个工人可以操作两个甚至多个帘床200,在一个帘床200湿纸成型并处于排多余纸浆和水的状态,可以操作其他帘床200进行捞纸操作,待其他帘床200的湿纸成型并处于排出多余纸浆和水的时候,可将在先帘床200的纸帘210取下,并将湿纸归置到指定位置。
综上所述,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捞纸设备进行捞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帘床200放到纸浆槽100外一侧,使帘床200与纸浆槽100侧壁上的出浆孔A110位置对应;纸浆由出浆孔A110流出并注入到帘床200上;调整帘床200姿态,使纸浆在纸帘210上形成湿纸层;将帘床200内多余纸浆排出;取下帘床200上的湿纸。
该捞纸方法通过将帘床200放到纸浆槽100外接收第一出浆孔流出的纸浆,并通过调整帘床200姿态,使纸浆在纸帘210上形成湿纸层,然后排出帘床200内的多余纸浆,取下纸帘210,即可完成捞纸。采用该捞纸方法,由于无需将帘床200浸没到纸浆槽100的纸浆中并通过人工捞起,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使得捞纸操作更加省力方便,进而有利于提高捞纸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出浆孔A110流出的纸浆先注入到过渡槽600中,待纸浆充满过渡槽600后溢出并注入到帘床200上。该方法通过将出浆孔A110流出的纸浆先注入到过渡槽600中,然后纸浆再由过渡槽600中溢出至帘床200,是利用过渡槽600缓解出浆孔A110流出的纸浆的冲击力,有效避免纸浆直接注入帘床200而对纸帘210造成冲击,还有利于纸绒均匀铺展并沉积成型,进而提高湿纸的成型质量。
进一步地,将帘床200移动至靠近纸浆槽100,出浆孔A110开启并向帘床200注入纸浆;移动帘床200远离纸浆槽100,摇动帘床200使纸绒在纸帘210上沉积成型,形成湿纸层。该方法有利于提高捞纸操作的灵活度和便捷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打开压在纸帘210上的压框230,取下纸帘210,然后将纸帘210上的湿纸取下。由于在捞纸过程中纸帘210的边沿部位被压框230压住,使得纸绒不会在纸帘210的被压的边沿沉积,从而为取纸帘210预留了操作空间,以防止取纸帘210时损伤湿纸层,另外,还便于从纸帘210上取下湿纸。
进一步地,在打开压框230前,先将帘床200倾斜放置,使帘床200上多余纸浆排出和便于取下纸帘210。
进一步地,推动调节件310与闸板320上的从动斜面323接触并向前推进,使闸板320滑动至闸板320上的出浆孔B321与出浆孔A110连通,出浆孔A110开启并经出浆孔B321流出纸浆,提高了对第一出浆孔排浆控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推动调节件310之前,先向纸浆槽100推动挡杆500,使挡杆500靠近纸浆槽100的一端穿过闸板320上的空缺部322插入纸浆槽100壁上的限位槽120,挡杆500对调节件310向靠近槽壁一侧的移动进行限位导向,从而有利于调节件310与从动斜面323的顺利对接。在具体操作时,先将挡杆500穿过空缺部322并插入到限位槽120中,接下来再将调节件310沿图示中的箭头方向作进给运动,从而与从动斜面323顺利对接并驱动闸板320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将挡杆500从空缺部322中退出,调节件310在其与帘床200铰接处的弹性扭转复位件B的作用下朝远离从动斜面323的方向偏转复位,并随着帘床200远离纸浆槽100的移动而退出空缺部322,然后闸板320在其远离从动斜面323的一端的伸缩复位件400作用下复位,使得出浆孔B321与出浆孔A110错开,停止排浆。通过先将挡杆500退出空缺部322,然后调节件310会在弹性扭转复位件的作用下偏转,从而有效防止从动斜面323与调节件310发生卡死现象,进而有利于调节件310从空缺部322中顺利退出以及闸板320的顺利复位,闸板320复位后使得出浆孔A110与出浆孔B321错开而停止排浆,有利于提高捞纸操作的效率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帘床200在远离纸浆槽100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其底部的斜向导向斜面1100与帘床200下方的限位挡梁1200接触并相对运动的作用,使帘床200倾斜,排出多余纸浆和便于取下纸帘210,从而能够在帘床200的倾斜度调整中有效降低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当斜向导向斜面1100的下端设置的挂钩与限位挡梁1200挂接时,限制斜向导向斜面1100相对于限位挡梁1200移动,帘床200保持倾斜,从而便于排出多余纸浆和取下纸帘21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10)

1.一种省力捞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帘床(200)放到纸浆槽(100)外一侧,使帘床(200)与纸浆槽(100)侧壁上的出浆孔A(110)位置对应;
纸浆由出浆孔A(110)流出并注入到帘床(200)上;
调整帘床(200)姿态,使纸浆在纸帘(210)上形成湿纸层;
将帘床(200)内多余纸浆排出;
取下帘床(200)上的湿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省力捞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出浆孔A(110)流出的纸浆先注入到过渡槽(600)中,待纸浆充满过渡槽(600)后溢出并注入到帘床(20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省力捞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帘床(200)移动至靠近纸浆槽(100),出浆孔A(110)开启并向帘床(200)注入纸浆;移动帘床(200)远离纸浆槽(100),摇动帘床(200)使纸绒在纸帘(210)上沉积成型,形成湿纸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省力捞纸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开压在纸帘(210)上的压框(230),取下纸帘(210),然后将纸帘(210)上的湿纸取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省力捞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打开压框(230)前,先将帘床(200)倾斜放置,使帘床(200)上多余纸浆排出和便于取下纸帘(2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省力捞纸方法,其特征在于,推动调节件(310)与闸板(320)上的从动斜面(323)接触并向前推进,使闸板(320)滑动至闸板(320)上的出浆孔B(321)与出浆孔A(110)连通,出浆孔A(110)开启并经出浆孔B(321)流出纸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省力捞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推动调节件(310)之前,先向纸浆槽(100)推动挡杆(500),使挡杆(500)靠近纸浆槽(100)的一端穿过闸板(320)上的空缺部(322)插入纸浆槽(100)槽壁上的限位槽(120),挡杆(500)对调节件(310)向靠近槽壁一侧的移动进行限位导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省力捞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挡杆(500)从空缺部(322)中退出,调节件(310)在其与帘床(200)铰接处的弹性扭转复位件A的作用下朝远离从动斜面(323)的方向偏转复位,并随着帘床(200)远离纸浆槽(100)的移动而退出空缺部(322),然后闸板(320)在其远离从动斜面(323)的一端的伸缩复位件(400)作用下复位,使得出浆孔B(321)与出浆孔A(110)错开,停止排浆。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一种省力捞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帘床(200)在远离纸浆槽(100)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其底部的斜向导向斜面(1100)与帘床(200)下方的限位挡梁1200接触并相对运动的作用,使帘床(200)倾斜,排出多余纸浆和便于取下纸帘(2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省力捞纸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斜向导向斜面(1100)的下端设置的挂钩与限位挡梁1200挂接时,限制斜向导向斜面(1100)相对于限位挡梁1200移动,帘床(200)保持倾斜。
CN201910042725.XA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省力捞纸方法 Active CN1097361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2725.XA CN109736125B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省力捞纸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2725.XA CN109736125B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省力捞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6125A true CN109736125A (zh) 2019-05-10
CN109736125B CN109736125B (zh) 2020-10-30

Family

ID=66365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2725.XA Active CN109736125B (zh) 2019-01-17 2019-01-17 一种省力捞纸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61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3727A (zh) * 2021-01-22 2021-05-18 曹晓峰 一种可多次成型的速溶纸浆制作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02389B1 (ko) * 1992-03-16 1995-03-17 송제훈 한지 제조용 초지기
KR0185366B1 (ko) * 1994-12-13 1999-05-15 오치원 한지 제조장치
KR100660091B1 (ko) * 2006-01-20 2006-12-20 천양제지 주식회사 초지기
KR20140119915A (ko) * 2013-03-29 2014-10-13 우석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한지 제조용 초지기
CN204753248U (zh) * 2015-07-13 2015-11-11 福建汉伦传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操作的捞纸装置
KR20160001145A (ko) * 2014-06-26 2016-01-06 김경숙 정온 온도 제공 기능을 갖는 지갑용 한지 제조장치
CN105951487A (zh) * 2016-05-20 2016-09-21 山西朱好古麻笺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以黄麻为原料的麻笺制备方法
CN205676728U (zh) * 2016-06-15 2016-11-09 潍坊双鑫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宣纸生产用抄纸帘床
CN109024053A (zh) * 2018-07-02 2018-12-18 安徽泾县金星宣纸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宣纸的捞纸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50002389B1 (ko) * 1992-03-16 1995-03-17 송제훈 한지 제조용 초지기
KR0185366B1 (ko) * 1994-12-13 1999-05-15 오치원 한지 제조장치
KR100660091B1 (ko) * 2006-01-20 2006-12-20 천양제지 주식회사 초지기
KR20140119915A (ko) * 2013-03-29 2014-10-13 우석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한지 제조용 초지기
KR20160001145A (ko) * 2014-06-26 2016-01-06 김경숙 정온 온도 제공 기능을 갖는 지갑용 한지 제조장치
CN204753248U (zh) * 2015-07-13 2015-11-11 福建汉伦传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操作的捞纸装置
CN105951487A (zh) * 2016-05-20 2016-09-21 山西朱好古麻笺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以黄麻为原料的麻笺制备方法
CN205676728U (zh) * 2016-06-15 2016-11-09 潍坊双鑫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宣纸生产用抄纸帘床
CN109024053A (zh) * 2018-07-02 2018-12-18 安徽泾县金星宣纸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宣纸的捞纸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3727A (zh) * 2021-01-22 2021-05-18 曹晓峰 一种可多次成型的速溶纸浆制作方法
CN112813727B (zh) * 2021-01-22 2023-03-14 曹晓峰 一种可多次成型的速溶纸浆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6125B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126466A1 (en) Wake control mechanism
CN209584722U (zh) 一种捞纸设备
CN109736125A (zh) 一种省力捞纸方法
DE4415978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Dekantieren von Flüssigkeit
CN209669598U (zh) 一种帘床外置式捞纸用纸浆槽
CN109577068A (zh) 一种捞纸设备
CN109680539A (zh) 一种帘床外置式捞纸用纸浆槽
CN107268506B (zh) 一种高效的桥梁设施
CN109518516A (zh) 便于纸浆槽出浆的捞纸设备
JP6606721B1 (ja) 自動墨磨り硯
CN113200385A (zh) 能够自动裁断的布料收卷装置及自动裁断方法
CN209938870U (zh) 一种桅杆及无人船
CN209458467U (zh) 一种丝扣式铜浮球阀
CN209711287U (zh) 一种蛋糕抹胚机
JP2689410B2 (ja) 鰹の水揚機及び水揚方法
CN209584724U (zh) 便于纸浆槽出浆的捞纸设备
CN109455279B (zh) 一种漂流船清理设备
CN210944680U (zh) 一种新型船舶电缆托架安装模具
CN206090657U (zh) 铲车
CN217901298U (zh) 一种取样深度可调的水质检测用取样装置
CN220610921U (zh) 一种光伏电池片涂胶装置
CN217794709U (zh) 一种涂装循环水漆渣自动打捞装置
CN209584723U (zh) 帘床随动调节装置
CN220262489U (zh) 一种涂料桶内衬
CN216879156U (zh) 一种土建施工用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