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9584B -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9584B
CN109729584B CN201711027013.8A CN201711027013A CN109729584B CN 109729584 B CN109729584 B CN 109729584B CN 201711027013 A CN201711027013 A CN 201711027013A CN 109729584 B CN109729584 B CN 1097295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uplink
actual
sul carrier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270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9584A (zh
Inventor
徐绍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D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D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D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D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270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95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9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9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9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9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配置全上行SUL载波的系统带宽,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大于实际带宽资源;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配置全上行SUL载波的系统带宽,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大于实际带宽资源,并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从而提高了频谱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LTE系统中,单载波最大支持20M的系统带宽,如果要支持更大的带宽,则需要采用载波聚合技术。在3GPP协议中,支持最大5个载波的聚合,但要求下行载波数大于等于上行载波数。在公网运营商网络中,一般下行业务需求大于上行业务需求,3GPP定义的载波聚合可以较好地满足运营商网络。
但在一些行业网络应用中,会存在大量的视频监控类业务,此时上行的业务需求大于下行的业务需求,在这种情况下,3GPP定义的载波聚合方案无法很好地满足行业网络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大量的上行业务需求场景,需要引入上行载波数大于下行载波数的非对称载波聚合技术。
但是,在非对称载波聚合中,上行载波的系统带宽与实际的带宽资源不匹配,导致频谱资源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及装置,以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包括:
配置全上行SUL载波的系统带宽,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大于实际带宽资源;
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装置,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全上行SUL载波的系统带宽,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大于实际带宽资源;
压缩模块,用于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及装置,通过配置全上行SUL载波的系统带宽,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大于实际带宽资源,并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从而提高了频谱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场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场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场景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块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块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装置的结构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接入网设备11以及终端设备12。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网络制式,例如,可以适用于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简称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简称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及未来的5G等网络制式。可选的,上述通信系统可以为5G通信系统中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简称URLLC)传输的场景中的系统。
故而,可选的,上述接入网设备11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Station,简称BTS)和/或基站控制器,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和/或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简称RNC),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gNB)等,本发明在此并不限定。
上述终端设备12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设备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再例如,无线终端还可以是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 or User Equipment),在此不作限定。可选的,上述终端设备12还可以是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目前的LTE系统中,单载波最大支持20M的系统带宽,如果要支持更大的带宽,则需要采用载波聚合技术。在3GPP协议中,支持最大5个载波的聚合,但要求下行载波数大于等于上行载波数。在公网运营商网络中,一般下行业务需求大于上行业务需求,3GPP定义的载波聚合可以较好地满足运营商网络。但在一些行业网络应用中,会存在大量的视频监控类业务,此时上行的业务需求大于下行的业务需求,在这种情况下,3GPP定义的载波聚合方案无法很好地满足行业网络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大量的上行业务需求场景,需要引入上行载波数大于下行载波数的非对称载波聚合技术。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场景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场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上行载波数为M,下行载波数为N,N小于M,即上行载波数大于下行载波数。对于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可以分解为如图3所示的形式。如图3所示,载波聚合簇31、载波聚合簇32、载波聚合簇33分别包括一个下行载波和至少一个上行载波,具体的,载波聚合簇31包括一个下行载波和两个上行载波,载波聚合簇32包括一个下行载波和一个上行载波,载波聚合簇33包括一个下行载波和多个上行载波。其中,每个载波聚合簇中的下行载波及该下行载波对应的一个上行载波定义为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FDD)载波,例如,载波聚合簇31中的FDD载波311、载波聚合簇32可作为FDD载波、载波聚合簇33中的FDD载波331。每个载波聚合簇中除了FDD载波中的上行载波之外的其他上行载波定义为补充上行或全上行(Supplemental Uplink,简称SUL)载波,例如,载波聚合簇31中的SUL载波312、载波聚合簇33中的SUL载波332、SUL载波333。
多个载波聚合簇之间的聚合实际上就是FDD载波之间的聚合,等同于3GPP中定义的载波聚合。另外也可以引入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简称TDD)载波的聚合,TDD载波与FDD载波的聚合类似于3GPP中定义的载波聚合。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场景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场景中包括一个下行载波和K个上行载波,该下行载波和该下行载波对应的上行载波构成FDD载波,除了FDD载波中的上行载波之外剩余K-1个SUL载波。对于聚合的多个上行载波,可分为以下几种可能的场景:
一种可能的场景是:聚合的载波为处于同一BAND内的连续载波。
另一种可能的场景是:聚合的载波为处于同一BAND内的非连续载波。
再一种可能的场景是:聚合的上行载波为处于不同BAND内的载波。
又一种可能的场景是:上述场景的混合。
在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中,SUL载波作为全上行传输的载波存在,非对称频谱(TDD频段或白频谱等)可以用来配置为SUL载波。实际使用中,可以用于配置为SUL载波的带宽资源是不定的,不一定能够匹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带宽1.4/3/5/10/15/20MHz,从而导致频谱资源利用率较低,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提供了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501、配置全上行SUL载波的系统带宽,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大于实际带宽资源。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网络侧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接入网设备11,在本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11具体为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
假设实际带宽资源为8M,实际带宽资源具体可以是实际可用的带宽资源。由于LTE系统带宽为1.4/3/5/10/15/20MHz,因此,eNodeB可以从1.4/3/5/10/15/20MHz中选择一个稍大于8M的系统带宽例如10M配置给SUL载波,也就是说,eNodeB配置全上行SUL载波的系统带宽为10M。
步骤502、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
进一步的,eNodeB可以对配置给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具体的,eNodeB可以通过带宽压缩的方法对配置给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
可选的,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包括:将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例如,eNodeB可以通过带宽压缩的方法对配置给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并且将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压缩至实际带宽资源8M以内。也就是说,eNodeB给SUL载波配置的系统带宽可大于实际带宽资源8M,但是,允许终端设备使用的带宽小于或等于实际带宽资源8M。
LTE系统中的上行信道包括如下至少一种: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简称PUS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简称PRACH)。LTE系统中的上行参考信号包括如下至少一种: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简称DMRS)、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简称SRS)。对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对上行的各个信道与信号的发射带宽进行压缩,以将上行的各个信道与信号的发射带宽压缩至实际带宽资源以内。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将上行的各个信道与信号的发射带宽压缩至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具体的,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包括如下几种可行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是:通过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占用的资源块RB数,以及终端设备使用的RB数,将PUC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具体的,PUCCH为format 2的PUCCH,PUCCH用于承载信道质量指示信息(ChannelQuality Indicator,简称CQI),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071
表示用于承载CQI的PUCCH占用的资源块(ResourceBlock,简称RB)的数量或大小。eNodeB可以配置较大的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072
以便给承载CQI的PUCCH配置更多的RB,可选的,eNodeB给承载有CQI的PUCCH配置的RB位于整个系统带宽的两端。如图6所示,61和62表示eNodeB给承载CQI的PUCCH配置的RB,eNodeB给承载有CQI的PUCCH配置的RB位于整个系统带宽的两端。但是,61表示的多个RB中只有RB 63是分配给终端设备使用的,同理,62表示的多个RB中只有RB 64是分配给终端设备使用的,61表示的多个RB中的其余RB65是blank的RB,RB 65是不分配给任何终端设备使用的,同理,62表示的多个RB中的其余RB66也是blank的RB,RB 66是不分配给任何终端设备使用的。
例如,在LTE系统中,每个RB的带宽是180K,如图7所示,71或72表示一个RB。当不需要对PUCCH的发射带宽进行压缩时,eNodeB给承载CQI的PUCCH配置的RB是360K,如图7所示,eNodeB给承载CQI的PUCCH配置的RB在整个系统带宽的两端例如RB 71和RB 72,整个系统带宽73为4.5M,RB 71占180K,RB 72占180K。当需要对PUCCH的发射带宽进行压缩时,eNodeB可以增大给承载CQI的PUCCH配置的RB,例如,eNodeB给承载CQI的PUCCH配置的RB是1.08M,如图8所示,81和82表示eNodeB给承载CQI的PUCCH配置的RB,81表示的RB占540K,82表示的RB占540KM,其中,RB 83和RB 84是blank的RB,RB 83和RB 84是不分配给任何终端设备使用的,RB 85是分配给终端设备使用的;同理,RB 87和RB 88是blank的RB,RB 87和RB 88是不分配给任何终端设备使用的,RB 86是分配给终端设备使用的。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eNodeB给承载CQI的PUCCH配置的RB中有720K是不给任何终端设备使用的,从而使得如图7所示的整个系统带宽73中,实际使用的系统带宽是如图8所示的89,实际使用的系统带宽89是3.78M。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PUC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是:通过配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占用的资源块RB数,将PUS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当eNodeB给终端设备下发调度信息时,该调度信息中可以包括eNodeB给PUSCH配置的RB数。也就是说,eNodeB可以灵活控制PUSCH占用的RB数。如图6所示,67表示的RB是PUSCH占用的RB数。通过减小PUSCH占用的RB数,可实现对PUCCH的发射带宽压缩,从而将PUS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再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是:通过配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起始RB偏移,将PRA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假设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081
表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起始RB偏移,eNodeB还可以通过配置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082
实现对PRACH的发射带宽压缩,可选的,eNodeB可配置较大的PRACH的起始RB偏移,从而使得PRA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又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是:通过配置上行参考信号所需的最大带宽,将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具体的,上行参考信号包括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简称DMRS)、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简称SRS)中的至少一个。对于DMRS而言,eNodeB可通过配置DMRS的最大带宽,将上行DMRS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其实现方式和eNodeB灵活控制PUSCH占用的RB数的实现方式一致,此处不再赘述。下面详细介绍eNodeB如何对SRS所需的最大带宽进行配置。对于SRS信号,不同的系统带宽具有不同的SRS带宽配置。因此eNodeB可通过配置较小的SRS带宽,以实现将所述上行SRS信号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不同的系统带宽,eNodeB给SRS配置的最大带宽不同,具体的对应关系如下表1、表2、表3、表4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091
表2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092
表3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093
表4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101
在表1-表4中,CSRS表示SRS带宽配置索引、BSRS表示SRS树各级带宽索引、mSRS,b表示第b级SRS节点占用的RB数、Nb表示第b-1级SRS父节点包含的b级SRS节点数,其中,b=0,1,2,3。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102
表示上行系统带宽包含的RB数。在表1中,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103
满足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104
在表2中,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105
满足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106
在表3中,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107
满足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108
在表4中,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109
满足
Figure BDA00014486045400001010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配置全上行SUL载波的系统带宽,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大于实际带宽资源,并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从而提高了频谱资源利用率。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装置的结构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装置可以执行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流程,如图9所示,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装置90包括:配置模块91和压缩模块92,其中,配置模块91用于配置全上行SUL载波的系统带宽,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大于实际带宽资源;压缩模块92用于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
可选的,压缩模块92具体用于将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装置可以具体用于执行上述图5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具体功能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配置全上行SUL载波的系统带宽,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大于实际带宽资源,并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从而提高了频谱资源利用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配置模块91还用于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占用的资源块RB数,以及终端设备使用的RB数;压缩模块92具体用于通过配置模块91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占用的资源块RB数,以及终端设备使用的RB数,将PUC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或者,配置模块91还用于配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占用的资源块RB数;压缩模块92具体用于通过配置模块91配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占用的资源块RB数,将PUS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或者,配置模块91还用于配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起始RB偏移;压缩模块92具体用于通过配置模块91配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起始RB偏移,将PRA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或者,配置模块91还用于配置上行参考信号所需的最大带宽;压缩模块92具体用于通过配置模块91配置上行参考信号所需的最大带宽,将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配置全上行SUL载波的系统带宽,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大于实际带宽资源,并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从而提高了频谱资源利用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配置全上行SUL载波的系统带宽,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大于实际带宽资源,并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从而提高了频谱资源利用率。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全上行SUL载波的系统带宽,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大于实际带宽资源;
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
所述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包括:
通过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占用的资源块RB数,以及终端设备使用的RB数,将PUC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包括:
将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包括:
通过配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占用的资源块RB数,将PUS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包括:
通过配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起始RB偏移,将PRA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包括:
通过配置上行参考信号所需的最大带宽,将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6.一种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全上行SUL载波的系统带宽,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大于实际带宽资源;
压缩模块,用于对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进行压缩,以使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与所述实际带宽资源匹配;
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占用的资源块RB数,以及终端设备使用的RB数;
所述压缩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配置模块配置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占用的资源块RB数,以及终端设备使用的RB数,将PUC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SUL载波的系统带宽的实际使用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占用的资源块RB数;
所述压缩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配置模块配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占用的资源块RB数,将PUS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起始RB偏移;
所述压缩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配置模块配置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的起始RB偏移,将PRACH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上行参考信号所需的最大带宽;
所述压缩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配置模块配置上行参考信号所需的最大带宽,将所述上行参考信号的发射带宽压缩至所述实际带宽资源以内。
CN201711027013.8A 2017-10-27 2017-10-27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97295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7013.8A CN109729584B (zh) 2017-10-27 2017-10-27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27013.8A CN109729584B (zh) 2017-10-27 2017-10-27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9584A CN109729584A (zh) 2019-05-07
CN109729584B true CN109729584B (zh) 2022-06-10

Family

ID=66290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27013.8A Active CN109729584B (zh) 2017-10-27 2017-10-27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958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6035A (zh) * 2014-08-28 2016-03-0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50376A (zh) * 2014-08-28 2016-03-30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50371A (zh) * 2014-07-31 2016-03-30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5960828A (zh) * 2014-01-31 2016-09-2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节点、通信设备以及其中的方法
CN107113790A (zh) * 2015-10-30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方法及装置
WO2017173388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rs switching, transmission, and enhancements
CN109729595A (zh) * 2017-10-27 2019-05-0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pdcch处理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43934A1 (en) * 2010-01-11 2011-07-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Transmit power control signaling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0828A (zh) * 2014-01-31 2016-09-2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电节点、通信设备以及其中的方法
CN105450371A (zh) * 2014-07-31 2016-03-30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5376035A (zh) * 2014-08-28 2016-03-0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450376A (zh) * 2014-08-28 2016-03-30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中辅载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13790A (zh) * 2015-10-30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方法及装置
WO2017173388A1 (en) * 2016-04-01 2017-10-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rs switching, transmission, and enhancements
CN109729595A (zh) * 2017-10-27 2019-05-07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pdcch处理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2-094924 Carrier Aggregation Considering RACH".《3GPP tsg_ran\WG2_RL2》.2009, *
R2-096038 "Carrier aggregation considering RACH";Pantech amp等;《3GPP tsg_ran\WG2_RL2》;2009100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9584A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66959B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11626964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JP7319363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US11284402B2 (en)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73567B2 (en)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294960A (zh) 识别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11867070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8633055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1988848A (zh) 时隙格式指示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70678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002260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996959B2 (en) SRS transmiss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19137299A1 (zh)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9729585B (zh) 网络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915281B (zh) 当跳频在移动通信中启用时的频域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6261891A (zh) 用于载波聚合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CN109729584B (zh)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上行带宽压缩方法及装置
CN11364716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19192003A1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33058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ue
US20190261334A1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JP7237125B2 (ja) 無線通信方法、端末装置と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WO2023035171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sync raster
EP4369668A1 (en) Method for ul waveform switching with group common dci
WO2023197283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collision resolu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