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9033B - 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9033B
CN109729033B CN201711055035.5A CN201711055035A CN109729033B CN 109729033 B CN109729033 B CN 109729033B CN 201711055035 A CN201711055035 A CN 201711055035A CN 109729033 B CN109729033 B CN 109729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window
length
tail
dm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550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9033A (zh
Inventor
黄宗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550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9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9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9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29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9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生成低PAPR值的上行基带信号。该方法包括:生成调制数据符号,所述调制数据符号包括数据data符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符号;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个数大于1时,对所述data调制符号以及所述DMRS符号进行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预处理,以得到目标输出数据;根据所述目标输出数据生成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技术是一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定义的低功耗广域技术(Low Power Wide Area,LPWA)解决方案,其只占用180kHz带宽,作为一种物联网技术,其满足物联网提出的低功耗、广覆盖、低成本、大容量等指标要求。3GPP标准协议中给出了NB-IOT的上行基带信号生成方法描述如下:
1)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个数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11
大于1时,上行基带信号生成方法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类似。
2)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个数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12
等于1时,上行基带信号生成公式定义如下: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13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14
其中,sk,l(t)表示生成的第l个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号,第k个子载波对应的基带信号。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110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15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16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17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18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19
其中,子载波间隔Δf=15kHz和Δf=3.75kHz时对应的N,CP长度以及k值配置如下表所示: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21
子载波个数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22
时隙个数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23
和SC-FDMA符号个数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24
的组合配置如下表所示: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25
虽然3GPP协议已经分别给出了NB-IOT配置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26
大于1和等于1时的上行基带信号生成方法,但直接按3GPP协议描述的公式实现不仅复杂度较高,而且生成的上行基带信号的PAPR值较高(当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27
等于12时,NB-IOT上行基带信号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值已超过7dB)。PAPR越高对PA的线性动态范围要求越高,从而影响系统的低功耗设计。
为了降低上行基带信号的PAPR,3GPP提案R1-160755提出了一种BW-optimizedPRF方案。但该方案只给出了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28
等于3和6时对应的降PAPR方法,不仅没有给出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29
等于12时对应的降PAPR设计,而且没有针对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符号的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降PAPR方案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生成低PAPR值的上行基带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具体包括:
确定目标数据的数据data调制符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符号;
当配置的所述频域子载波个数大于1时,对所述data调制符号以及所述DMRS符号进行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预处理,以得到目标输出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输出数据生成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输出数据生成目标上行基带信号包括:
将所述目标输出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以确定第一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增加第一循环前缀CP,以确定第二数据;
将所述第二数据与第一相位旋转因相乘,以生成所述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可选地,当配置的所述频域子载波的个数等于1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data调制符号和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进行所述资源映射和所述IFFT变换,以确定第三数据;
将所述第三数据增加第二CP,以确定第四数据;
将所述第四数据进行时域移位,以确定第五数据;
将所述第五数据与第二相位旋转因子相乘,以生成所述目标上行基带信号,所述第一相位旋转因子与所述第二相位旋转因子不同。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data调制符号以及所述DMRS符号进行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预处理,以得到目标输出数据包括:
将所述data调制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
将所述DMRS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
将所述第一输出数据与所述第二输出数据进行排列,以确定所述目标输出数据。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data调制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包括:
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所述M1和所述M2均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2的正整数;
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所述第一输出数据,其中,所述N1大于或等于所述M1,且所述N2大于或等于M2。
可选地,所述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包括:
从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可选地,所述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包括:
从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选取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可选地,所述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包括:
从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可选地,所述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包括:
从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选取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DMRS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包括:
选取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选取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分别用所述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所述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所述第二输出数据。
可选地,所述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包括: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可选地,所述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包括: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可选地,所述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包括: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选取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可选地,所述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包括: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选取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DMRS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包括:
当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确定时,确定所述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对应的第一加窗组合,所述第一加窗组合为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中查找的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的组合,且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对应生成的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的PAPR值最小;
将所述第一加窗组合中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M2的尾窗数据分别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和尾部,以得到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
分别用所述长度为N1第一窗函数和所述长度为N2第二窗函数对所述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所述第二输出数据。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DMRS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DMRS符号的所有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所对应的数据组合,其中,每一个数据组合对应一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且所述每一个数据组合为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的组合;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原数据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的所有数据组合中确定出第二加窗组合,所述第二加窗组合为所述DMRS对应的原数据中的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且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对应生成的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的PAPR值最小;
将所述第二加窗组合中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分别加入所述DMRS对应原数据的头部和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
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所述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所述第二输出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窗函数对应的第一窗函数系数和第二窗函数系数对应的第二窗函数系数为[0,1]之间的实数。
可选地,当所述M1与所述M2相等时,所述第一窗函系数与所述第二窗函数系数互为倒序关系。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具体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数据的数据data调制符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符号;
处理单元,用于当配置的所述频域子载波个数大于1时,对所述data调制符号以及所述DMRS符号进行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预处理,以得到目标输出数据;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输出数据生成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单元、处理单元、总线系统、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处理器单元和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所述总线系统相连;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处理单元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所述终端执行时使所述终端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上述各方面所述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各方面所述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各方面所述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的步骤。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申请中,确定data调制符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符号,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个数大于1时,对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进行PAPR预处理,得到目标输出数据,并根据目标输出数据生成上行基带信号。综上,由于目标输出数据是经过PAPR预处理后的数据,且上行基带信号是根据PAPR预处理后的数据生成的,因此,可以得到较低的PAPR的上行基带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在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上加窗后得到的新数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在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上加窗后得到的新数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在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上加窗后得到的新数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用于生成低PAPR值的上行基带信号。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标定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包括:
101、确定目标数据的数据data调制符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符号。
本实施例中,对目标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生成调制数据符号,该调制数据符号包括data符号和DMRS符号,由于DMRS符号可以直接进行使用,所以只需要根据data符号生成data调制符号即可,其中,对data符号进行离散傅里叶(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变换生成data调制符号。由于NB-IOT配置的频域子载波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91
范围为{1,3,6,12},因此在对data符号进行DFT变换时,需要支持1/3/6/12点DFT变换。
102、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个数大于1时,对data调制符号以及DMRS符号进行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预处理,以得到目标输出数据。
本实施例中,由于NB-IOT配置的频域子载波个数的范围为{1,3,6,12},因此可以首先对频域子载波的个数进行判断,当频域子载波的个数大于1时,将data调制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将DMRS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将第一输出数据与第二输出数据进行排列,以确定所述目标输出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并不限定第一输出数据与第二输出数据的排列方式,只要能确定经过加窗和滤波之后的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排列生成目标输出数据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2中的PAPR预处理包括对data符号和DMRS符号分别进行加窗和滤波的处理。下面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一、对data调制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的处理。
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在data符号和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上加窗后得到的新数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为了便于理解,以data符号为例进行详细说明,首先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假设所述data符号对应的原数据长度为L,L等于频域子载波的个数相同,即L等于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092
简单来说,加窗处理的方法为对长度为L的原数据两端分别加上长度M1的数据和长度为M2的数据,得到长度为L+M1+M2的新数据。
当确定了L+M1+M2的新数据之后,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滤波处理的方法为分别用长度为N1和长度为N2的窗函数对长度为L+M1+M2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滤波后的新数据,其中,窗函数长度N1和N2满足:N1大于或等于M1,N2大于或等于M2。
进一步参阅图3以及图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在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上加窗后得到的新数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在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上加窗后得到的新数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在选择长度为M1的数据和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窗和尾窗中时,可以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也可以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也可以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即当长度为M1的数据和长度为M2的数据从长度为L的data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选择时,可以将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头部选取长度为M2数据放至长度为L的原数据的尾窗或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放至长度为L的原数据的尾窗,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头部选取长度为M1数据放至长度为L的原数据的头窗或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人鱼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放至长度为L的原数据的头窗,进而得到长度为L+M1+M2的新数据。其中,M1和M2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正整数,且M1和M2均小于12。
二、对DMRS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对DMRS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的过程与对data调制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的过程类似,上述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参阅图3以及图4,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加窗后的新数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加窗后的新数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在选择长度为M1的数据和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窗和尾窗中时,可以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或,从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或,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即当长度为M1的数据和长度为M2的数据从长度为L的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选择时,可以将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头部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放至长度为L的原数据的尾窗或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放至长度为L的原数据的尾窗,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头部选取长度为M1数据放至长度为L的原数据的头窗或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放至长度为L的原数据的头窗,进而得到长度为L+M1+M2的新数据。其中,M1和M2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正整数,且M1和M2均小于12。
在得到了DMRS符号对应的长度为L+M1+M2的新数据后,可以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该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处理,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对于DMRS符号的加窗处理,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
当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确定时,确定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对应的第一加窗组合,第一加窗组合为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中查找的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的组合,且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对应生成的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的PAPR值最小;
将第一加窗组合中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M2的尾窗数据分别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和尾部,以得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
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第二窗函数对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所述第二输出数据。
根据3GPP TR36.211(Vd30)中10.1.4节描述可知,当DMRS符号对应的基序列索引u和循环移位α两个参数确定时,则频域子载波个数配置为{3,6,12}时对应的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是已知的。故对于给定的基序列索引u和循环移位α参数配置,可在DMRS符号对应的长度为L的原数据中找出DMRS符号对应的基序列索引u和循环移位α两个参数对应的第一加窗组合(此处不限定确定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对应的PAPR值加窗组合的方式,例如可以通过3GPP协议进行计算得出),该第一加窗组合包括长度为M1的数据和长度为M2的数据,且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的PAPR值最小,将第一加窗组合中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M2的尾窗数据分别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长度为L原数据的头部和尾部,以得到DMRS符号对应的长度L+M1+M2的新数据。然后分别用长度为N1和长度为N2的窗函数对DMRS符号对应的长度为L+M1+M2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该第二输出数据的长度即为L+M1+M2。
在得到了DMRS符号对应的长度为L+M1+M2的新数据后,可以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该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处理,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对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进行加窗处理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
确定DMRS符号的所有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所对应的数据组合,其中,每一个数据组合对应一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且每一个数据组合为长度为M1的数据和长度为M2的数据的组合;
从DMRS符号对应原数据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的所有数据组合中确定出第二加窗组合,第二加窗组合为DMRS对应的原数据中的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且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对应生成的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的PAPR值最小;
将所述第二加窗组合中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分别加入DMRS对应原数据的头部和尾部,以作为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
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所述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所述第二输出数据。
由于频域子载波的个数配置为{3,6,12}时,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取值范围只有12个复数值,对于DMRS符号对应的基序列索引u和循环移位α参数配置的所有组合,可在DMRS符号对应原数据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的所有数据组合中确定出第二加窗组合(此处具体不限定确定出PAPR值最小的加窗组合的方式),该第二加窗组合为DMRS对应的原数据中的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且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对应的PAPR值最小,将第二加窗组合中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分别加入DMRS对应的长度为L原数据的头部和尾部,以得到DMRS符号对应的长度L+M1+M2的新数据。然后分别用长度为N1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DMRS符号对应的长度为L+M1+M2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该第二输出数据的长度即为L+M1+M2。
在得到了DMRS符号对应的长度为L+M1+M2的新数据后,可以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该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处理,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合理配置M1和M2值,满足L+M1+M2为2的幂次方。另外,窗函数长度N1和N2分别等于M1和M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窗函数N1的窗函数系数和第二窗含N2的窗函数系数的取值范围为满足[0,1]之间的实数。且对于头窗对应的窗函数,满足窗函数系数值递增的规律,以图2为例进行说明,比如头窗中的A1(图中未示出)对应的窗函数系数值大于或等于A0对应的窗函数系数值;而对于尾窗对应的窗函数,满足窗函数系数值递减的规律,比如B1(图中未示出)对应的窗函数系数值小于或等于B0对应的窗函数系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头窗对应的窗函数或者尾窗对应的窗函数的系数值之和等于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当头窗的长度M1与尾窗的长度M2相等时,头窗对应的窗函数系数值与尾窗对应的窗函数系数值互为倒序关系,比如头窗对应的窗函数系数值为[c0,c1,…,cM1-1],则尾窗对应的窗函数系数值为[cM1-1,cM1-2,…,c0]。
103、将目标输出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以确定第一数据。
本实施例中,经过步骤3可以得到经过PAPR预处理的长度为L+M1+M2的目标输出数据,将该目标输出数据映射到相应的频域资源得到长度为K的频域资源数据,并将长度为K的频域资源数据映射到长度为N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IFFT)输入数据,并对长度为N的IFFT变换输入数据进行IFFT变换。其中,IFFT变换的具体方式在现有技术中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举例说明,假设目标输出数据映射到相应的频域资源后的数据长度为K,当频域子载波的个数配置为{3,6,12}时,K值为大于L+M1+M2的2的幂次方。当需要将目标输出数据映射到相应的频域资源时,需要先确定频域映射起始位置,然后从频域映射起始位置提前M1的位置开始映射长度为L+M1+M2的数据,未映射数据的资源资源位置填充0。当经过映射后得到长度为K的资源映射数据,此时可以从长度为N的IFFT变换输入数据起始位置开始,依次映射长度为K的资源映射数据,未映射数据的IFFT变换输入数据的位置填充0。然后将IFFT变换输入数据向左循环移位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141
即可得到长度为N的IFFT变换输出数据,其中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142
表示向上取整操作。然后对长度为N的IFFT变换输出数据进行IFFT变换,以得到第一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IFFT变换长度N可以为128/256/512/1024/2048/4096/8192。
104、将第一数据增加第一循环前缀CP,以确定第二数据。
本实施例中,将长度为N的IFFT变换输出数据的末尾NCP,l长度的数据作为第一CP复制添加到该IFFT变换输出数据的头部,其中,增加第一CP后的第二数据的长度由N变为N+NCP,l。所述NCP,l如下表所示,其中,m∈{-4,-3,-2,-1,0}。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151
105、将第二数据与第一相位旋转因子相乘,以确定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本实施例中,当确定了长度为N+NCP,l的第二数据之后,第二数据与第一相位旋转因子相乘,以确定目标上位基带信号。其中,该第一相位因此为根据3GPP标准协议计算得出的,该第一相位旋转因子为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152
由于该第二数据为经过PAPR预处理后的数据,即增加头窗和尾窗之后的数据集合,且该数据集合中的头窗和尾窗所对应的PAPR值最小,因此,根据该第二数据确定的目标上位基带信号的PAPR值较低。
106、当频域子载波的个数配置为1时,将data调制符号和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进行所述资源映射和所述IFFT变换,以确定第三数据。
107、将第三数据增加第二CP,以确定第四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7和步骤108与步骤104和步骤105类似,上述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108、将第四数据进行时域移位,以确定第五数据。
本实施例中,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的个数置为1时,对第l个SC-FDMA符数据进行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153
时域移位,以确定第五数据。对第l个SC-FDMA符号数据进行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154
时域移位的方法为对第四数据进行循环移位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155
具体方法在现有技术中已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109、将第五数据与第二相位旋转因子相乘,以确定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二相位旋转因子为根据3GPP标准协议计算得出的,该第二相位旋转因子为
Figure GDA0002921134210000161
其中,步骤110与步骤106类似,只是第一相位旋转因子与所述第二相位旋转因子不同而已,上述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中,确定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个数大于1时,对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进行PAPR处理,并对PAPR预处理之后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IFFT变换得到第一数据,并对第一数据增加循环前缀,得到第二数据,最终将第二数据与第一相位旋转因子相乘以确定上行基带信号,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的个数为1时,直接对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进行资源映射和IFFT变换得到第三数据,将述第三数据增加第二CP,以确定第四数据,将所述第四数据进行时域移位,以确定第五数据,将第五数据与第二相位旋转因子相乘确定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综上,由于目标输出数据是经过PAPR预处理后的数据,即增加头窗和尾窗之后的数据集合,且该数据集合中的头窗和尾窗所对应的PAPR值最小,因此,根据该第二数据可以确定较低PAPR值的上位基带信号。
上面从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下面从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501,用于确定目标数据的数据data调制符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符号;
处理单元502,用于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个数大于1时,对data调制符号以及MRS符号进行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预处理,以得到目标输出数据;
第一生成单元503,用于根据目标输出数据生成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6对本申请提供的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601,用于确定目标数据的数据data调制符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符号;
处理单元602,用于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个数大于1时,对data调制符号以及DMRS符号进行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预处理,以得到目标输出数据;
第一生成单元603,用于根据目标输出数据生成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第二确定单元604,用于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的个数等于1时,将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IFFT变换,以确定第三数据;
第二确定单元604,还用于将第三数据增加第二CP,以确定第四数据;
第二确定单元604,还用于将第四数据进行时域移位,以确定第五数据;
第二生成单元605,用于将第五数据与第二相位旋转因子相乘,以生成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第一相位旋转因子与第二相位旋转因子不同。
其中,处理单元602包括:
第一处理子单元6021,用于将data调制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
第二处理子单元6022,用于将DMRS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
第三确定子单元6023,用于将第一输出数据与第二输出数据进行排列,以确定目标输出数据。
第一生成单元603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6031,用于将目标输出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以确定第一数据;
第二确定子单元6032,用于将第一数据增加第一循环前缀CP,以确定第二数据;
生成子单元6033,用于将第二数据与第一相位旋转因相乘,以生成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其中,第一处理子单元6021具体用于:
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M1和所述M2均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2的正整数;
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其中,N1大于或等于M1,且N2大于或等于M2。
可选地,第一处理子单元6021还具体用于:
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可选地,第一处理子单元6021还具体用于:
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可选地,第一处理子单元6021还具体用于:
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可选地,第一处理子单元6021还具体用于:
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其中,第二处理子单元6022具体用于:
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
可选地,第二处理子单元6022还具体用于:
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可选地,第二处理子单元6022还具体用于:
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可选地,第二处理子单元6022还具体用于:
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可选地,第二处理子单元6022还具体用于:
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可选地,第二处理子单元6022还具体用于:
当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确定时,确定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对应的第一加窗组合,第一加窗组合为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中查找的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的组合,且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对应生成的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的PAPR值最小;
将第一加窗组合中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M2的尾窗数据分别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和尾部,以得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
分别用长度为N1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第二窗函数对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
可选地,第二处理子单元6022还具体用于:
确定DMRS符号的所有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所对应的数据组合,其中,每一个数据组合对应一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且每一个数据组合为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和长度为M2的数据的组合;
从DMRS符号对应原数据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的所有数据组合中确定出第二加窗组合,第二加窗组合为所述DMRS对应的原数据中的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且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对应生成的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的PAPR值最小;
将第二加窗组合中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分别加入DMRS对应原数据的头部和尾部,以作为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
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
其中,第一窗函数对应的第一窗函数系数和第二窗函数系数对应的第二窗函数系数为[0,1]之间的实数。
当所述M1与所述M2相等时,所述第一窗函系数与所述第二窗函数系数互为倒序关系。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中,确定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个数大于1时,对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进行PAPR处理,并对PAPR预处理之后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IFFT变换得到第一数据,并对第一数据增加循环前缀,得到第二数据,最终将第二数据与第一相位旋转因子相乘以确定上行基带信号,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的个数为1时,直接对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进行资源映射和IFFT变换得到第三数据,将述第三数据增加第二CP,以确定第四数据,将所述第四数据进行时域移位,以确定第五数据,将第五数据与第二相位旋转因子相乘确定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综上,由于目标输出数据是经过PAPR预处理后的数据,即增加头窗和尾窗之后的数据集合,且该数据集合中的头窗和尾窗所对应的PAPR值最小,因此,根据该第二数据可以确定较低PAPR值的上位基带信号。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上行基带信号生成装置7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例如确定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的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101。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终端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功能,例如确定单元。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第一确定单元、处理单元、第一生成单元、第二确定单元以及第二生成单元,各单元具体功能如下: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数据的数据data调制符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符号;
处理单元,用于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个数大于1时,对data调制符号以及DMRS符号进行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预处理,以得到目标输出数据;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目标输出数据生成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配置的所述频域子载波的个数等于1时,将data调制符号和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IFFT变换,以确定第三数据;
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将第三数据增加第二CP,以确定第四数据;
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将第四数据进行时域移位,以确定第五数据;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将第五数据与第二相位旋转因子相乘,以生成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第一相位旋转因子与第二相位旋转因子不同。
其中,处理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将data调制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
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将DMRS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将第一输出数据与第二输出数据进行排列,以确定目标输出数据。
第一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将目标输出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以确定第一数据;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将第一数据增加第一循环前缀CP,以确定第二数据;
生成子单元,用于将第二数据与第一相位旋转因相乘,以生成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其中,第一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
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M1和M2均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2的正整数;
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其中,N1大于或等于M1,且N2大于或等于M2。
可选地,第一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可选地,第一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可选地,第一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可选地,第一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其中,第二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
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
可选地,第二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可选地,第二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可选地,第二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可选地,第二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可选地,第二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当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确定时,确定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对应的第一加窗组合,第一加窗组合为从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中查找的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的组合,且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对应生成的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的PAPR值最小;
将第一加窗组合中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M2的尾窗数据分别加入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和尾部,以得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
分别用长度为N1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第二窗函数对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
可选地,第二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确定DMRS符号的所有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所对应的数据组合,其中,每一个数据组合对应一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且每一个数据组合为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和长度为M2的数据的组合;
从DMRS符号对应原数据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的所有数据组合中确定出第二加窗组合,第二加窗组合为所述DMRS对应的原数据中的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且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对应生成的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的PAPR值最小;
将第二加窗组合中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分别加入DMRS对应原数据的头部和尾部,以作为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
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
其中,第一窗函数对应的第一窗函数系数和第二窗函数系数对应的第二窗函数系数为[0,1]之间的实数。
当所述M1与所述M2相等时,所述第一窗函系数与所述第二窗函数系数互为倒序关系。
所述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存储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示意图仅仅是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的示例,并不构成对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所述处理器是所述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的各个部分。
所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所述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的各种功能。所述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标定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所述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标定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标定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4)

1.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目标数据的数据data调制符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符号;
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个数大于1时,对所述data调制符号以及所述DMRS符号进行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预处理,以得到目标输出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输出数据生成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其中,所述对所述data调制符号以及所述DMRS符号进行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预处理,以得到目标输出数据包括: 将所述data调制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将所述DMRS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将所述第一输出数据与所述第二输出数据进行排列,以确定所述目标输出数据;
所述将所述data调制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包括: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所述M1和所述M2均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2的正整数;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所述第一输出数据,其中,所述N1大于或等于所述M1,且所述N2大于或等于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输出数据生成目标上行基带信号包括:
将所述目标输出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以确定第一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增加第一循环前缀CP,以确定第二数据;
将所述第二数据与第一相位旋转因子相乘,以生成所述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配置的所述频域子载波的个数等于1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data调制符号和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IFFT变换,以确定第三数据;
将所述第三数据增加第二CP,以确定第四数据;
将所述第四数据进行时域移位,以确定第五数据;
将所述第五数据与第二相位旋转因子相乘,以生成所述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第一相位旋转因子与所述第二相位旋转因子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包括:
从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包括:
从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选取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包括:
从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包括:
从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选取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DMRS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包括:
选取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选取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分别用所述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所述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所述第二输出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包括: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包括: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包括: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选取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包括: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选取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DMRS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包括:
当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确定时,确定所述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对应的第一加窗组合,所述第一加窗组合为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中查找的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的组合,且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对应生成的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的PAPR值最小;
将所述第一加窗组合中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分别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和尾部,以得到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
分别用所述长度为N1第一窗函数和所述长度为N2第二窗函数对所述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所述第二输出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DMRS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DMRS符号的所有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所对应的数据组合,其中,每一个数据组合对应一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且所述每一个数据组合为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的组合;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原数据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的所有数据组合中确定出第二加窗组合,所述第二加窗组合为所述DMRS对应的原数据中的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且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对应生成的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的PAPR值最小;
将所述第二加窗组合中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分别加入所述DMRS对应原数据的头部和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
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所述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所述第二输出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函数对应的第一窗函数系数和第二窗函数对应的第二窗函数系数为[0,1]之间的实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M1与所述M2相等时,所述第一窗函数系数与所述第二窗函数系数互为倒序关系。
17.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数据的数据data调制符号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符号;
处理单元,用于当配置的频域子载波个数大于1时,对所述data调制符号以及所述DMRS符号进行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预处理,以得到目标输出数据;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输出数据生成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将所述data调制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一输出数据;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将所述DMRS符号进行加窗和滤波,以得到第二输出数据;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出数据与所述第二输出数据进行排列,以确定所述目标输出数据;
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选取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选取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所述M1和所述M2均为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2的正整数;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所述第一输出数据,其中,所述N1大于或等于所述M1,且所述N2大于或等于M2。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成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输出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以确定第一数据;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增加第一循环前缀CP,以确定第二数据;
生成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数据与第一相位旋转因子相乘,以生成所述目标上行基带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配置的所述频域子载波的个数等于1时,将所述data调制符号和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和IFFT变换,以确定第三数据;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三数据增加第二CP,以确定第四数据;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四数据进行时域移位,以确定第五数据;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五数据与第二相位旋转因子相乘,以生成所述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第一相位旋转因子与所述第二相位旋转因子不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选取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选取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ata调制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
选取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选取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分别用所述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所述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所述第二输出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中任意选择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选取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选取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尾窗。
2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当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确定时,确定所述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对应的第一加窗组合,所述第一加窗组合为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中查找的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的组合,且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对应生成的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的PAPR值最小;
将所述第一加窗组合中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分别加入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原数据的头部和尾部,以得到所述DMRS符号对应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
分别用所述长度为N1第一窗函数和所述长度为N2第二窗函数对所述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所述第二输出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还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DMRS符号的所有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所对应的数据组合,其中,每一个数据组合对应一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且所述每一个数据组合为所述长度为M1的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数据的组合;
从所述DMRS符号对应原数据的基序列索引和循环移位的所有数据组合中确定出第二加窗组合,所述第二加窗组合为所述DMRS对应的原数据中的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且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的组合对应生成的目标上行基带信号的PAPR值最小;
将所述第二加窗组合中所述长度为M1的头窗数据和所述长度为M2的尾窗数据分别加入所述DMRS对应原数据的头部和尾部,以作为所述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
分别用长度为N1的第一窗函数和长度为N2的第二窗函数对所述DMRS符号的新数据的头窗和尾窗进行滤波,以得到所述第二输出数据。
31.根据权利要求1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函数对应的第一窗函数系数和第二窗函数对应的第二窗函数系数为[0,1]之间的实数。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M1与所述M2相等时,所述第一窗函数系数与所述第二窗函数系数互为倒序关系。
33.一种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1055035.5A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9729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5035.5A CN109729033B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5035.5A CN109729033B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9033A CN109729033A (zh) 2019-05-07
CN109729033B true CN109729033B (zh) 2021-06-18

Family

ID=66293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55035.5A Active CN109729033B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90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8773B (zh) * 2019-08-15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15913855A (zh) * 2021-09-29 2023-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调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155464B (zh) * 2022-12-02 2023-11-14 佰路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404A (zh) * 2012-06-19 2012-10-03 电子科技大学 低发射功率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的传输方法
CN106027441A (zh) * 2016-04-28 2016-10-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信号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40730B1 (ko) * 2007-09-07 2010-0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신호 생성 방법
US20130343477A9 (en) * 2011-11-04 2013-12-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USCH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High Doppler Frequency
CN103825850A (zh) * 2014-03-20 2014-05-28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适合LTE-Advanced系统的上行信道估计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404A (zh) * 2012-06-19 2012-10-03 电子科技大学 低发射功率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的传输方法
CN106027441A (zh) * 2016-04-28 2016-10-1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制信号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9033A (zh)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29033B (zh) 一种上行基带信号的生成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1616104B (zh)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和装置
WO2007105901A2 (en) Apparatus for calculating papr and method thereof
CN111901279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56361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ped single carrie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with low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WO2020103687A1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337911B (zh) 一种子载波间干扰的消除方法和装置
CN107645464B (zh) 多载波系统及多载波系统的数据调制、解调方法及装置
CN102396173A (zh) 多载波信号的频谱整形
CN106716948A (zh) 用于提供多载波调制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87690B (zh) 符号处理的方法与装置
WO2023284752A1 (zh) 数据传输、数据调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051351A1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调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656891B (zh) Lte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装置
CN114726492B (zh) 解调参考信号的峰均比修正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1399761A (zh) 用于长期演进系统的将资源单元映射到资源块的方法
CN112838999B (zh) 一种信号调制方法以及装置
CN107743699B (zh) 用于旁瓣减少的时域n连续dft-s-ofdm
US10057089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136200B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sample vector represent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a multi-carrier modulated signal
CN107968759B (zh) 一种多载波系统的数据调制方法及装置
CN113783817A (zh) 序列的生成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735019B (zh) 一种优化ofdm信号峰均功率比的发射系统及方法
WO2023051592A1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调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213217A1 (zh) 数据序列的形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