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4076A - 一种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4076A
CN109724076A CN201910090093.4A CN201910090093A CN109724076A CN 109724076 A CN109724076 A CN 109724076A CN 201910090093 A CN201910090093 A CN 201910090093A CN 109724076 A CN109724076 A CN 109724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igh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resistant
spray head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900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建国
何云
陈思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0900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407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4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40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主体、裂解装置、主喷头、辅助点火装置,所述裂解装置包括稳焰盘、裂解管、耐高温燃烧管,稳焰盘设置于所述燃烧器主体,裂解管套设于稳焰盘,且裂解管连接于燃烧器主体,耐高温燃烧管同轴内置于裂解管,且耐高温燃烧管的外壁向内开设有多个连通孔,连通孔贯穿耐高温燃烧管,主喷头设置于稳焰盘上,且主喷头的喷夜孔相对耐高温燃烧管设置;辅助点火装置包括辅助喷头、点火装置、副燃料管,辅助喷头、点火装置设置于稳焰盘上,且辅助喷头的喷液孔相对耐高温燃烧管设置;副燃料管的一端与辅助喷头的进液端相连通。本发明所述是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点火更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油燃烧器一般包括燃烧器主体、裂解组件、喷头、点火电极,裂解组件包括裂解管、多孔盘,所述多孔盘连接于所述燃烧器主体,所述裂解管套设于所述多孔盘,且所述裂解管连接于所述燃烧器主体,所述喷头内置于所述裂解管,且所述喷头设于所述多孔盘上,点火电极设置于所述多孔盘上,且相对所述喷头的出液孔设置;喷头将燃料喷入裂解管内,点火电极点火,当点火电极由于积碳或者燃料不易点燃导致点火电极没有点燃燃料时,燃料一直喷入裂解管内,一段时间后,点火电极点燃燃料,此时裂解管和后面的设备中含有较多的燃料,大量的燃料突然被点燃存在爆炸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点火方式不科学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主体、裂解装置、主喷头、辅助点火装置,所述裂解装置包括稳焰盘、裂解管、耐高温燃烧管,所述稳焰盘设置于所述燃烧器主体,所述裂解管套设于所述稳焰盘,且所述裂解管连接于所述燃烧器主体,所述耐高温燃烧管同轴内置于所述裂解管,且所述耐高温燃烧管的外壁向内开设有多个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贯穿所述耐高温燃烧管,所述主喷头设置于所述稳焰盘上,且所述主喷头的喷夜孔相对所述耐高温燃烧管设置;辅助点火装置包括辅助喷头、点火装置、副燃料管,所述辅助喷头、点火装置设置于所述稳焰盘上,且所述辅助喷头的喷液孔相对所述耐高温燃烧管设置;所述副燃料管的一端与所述辅助喷头的进液端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辅助点火装置,将燃料通入副燃料管,经辅助喷头喷入第三连接管内,点火机构进行点火,点燃燃料,燃料燃烧加热耐高温燃烧管,使得耐高温燃烧管短时间内具有较高温度,当主喷头喷出的燃料喷雾接触到耐高温燃烧管时,燃料喷雾受热燃烧,通过这种方式点燃主喷头喷出的燃料喷雾,无需喷头一直点火,且当点火机构点火不成功时,主喷头喷出的燃料喷雾不会燃烧;辅助点火装置在主喷头喷燃料前会停止工作,通过设置辅助点火装置、耐高温燃烧管,当点火机构没有点燃辅助喷头喷出的燃料时,即使后续组主喷头喷出燃料,也不会存在爆炸的可能,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裂解装置、主喷头、辅助喷头以及点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稳焰盘、主喷头、辅助喷头以及点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稳焰盘、主喷头、辅助喷头以及点火机构的三维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稳焰盘、主喷头、辅助喷头以及点火机构另一的三维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稳焰盘、主喷头、辅助喷头以及点火机构又一视角的三维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耐高温燃烧管和固定块的三维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主喷头的三维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主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沿图9中W—W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座体的三维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喷芯的三维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另一视角的三维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头部的三维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头部另一视角的三维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中喷嘴、雾化块、第一套筒以及第一圆环的三维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中另一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中又一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雾化裂解燃烧器,如图1至19所示,包括燃烧器主体1、裂解装置2、主喷头3、送风装置4、气体压缩装置5、燃料输送装置6、辅助点火装置7、控制装置8、火焰传感器9。
裂解装置2包括稳焰盘21、裂解管22、耐高温燃烧管23,稳焰盘21设置于燃烧器主体1;
稳焰盘21包括与盘体211、多个防风罩212,盘体211中部开设有一中心通孔,盘体211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沿盘体211周向均匀设置,盘体211以所述中心通孔为圆心圆周阵列有多条导焰槽213,各所述导焰槽213都贯穿盘体211且其一端与所述中心通孔相连通,防风罩212与所述导焰槽213一一对应设置,防风罩212的一侧倾斜设置于盘体211上并与所述导焰槽213的一内侧边连接为一体,防风罩212的另一侧及前端都为开放状,防风罩212的一端还和所述导焰槽213与所述中心通孔相连通的一端相齐平,防风罩212的另一端还与所述导焰槽213的另一端相弧形过渡连接。优选的,盘体211、防风罩212还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呈扇形,所述安装孔贯穿盘体211、防风罩212,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中心通孔相连通,且防风罩212呈长条形片状。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三个,盘体211通过三个螺钉可拆卸连接于燃烧器主体1。
裂解管22包括第一连接管221、第二连接管222、第三连接管223、一法兰盘224,第一连接管221、第二连接管222、第三连接管223依次同轴连接,第一连接管221的一端同轴套设于稳焰盘21,且第一连接管221连接于燃烧器主体1,第二连接管222沿靠近第三连接管223的方向直径不断变大,第三连接管223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管221;法兰盘224固定套设于第一连接管221的一端,且法兰盘224可拆卸连接于燃烧器主体1;优选的,第一连接管221的一端同轴套设于盘体211,法兰盘224通过内六角螺钉螺纹连接于燃烧器主体1。
耐高温燃烧管23同轴内置于裂解管22,且耐高温燃烧管23的直径小于第三连接管223的直径,耐高温燃烧管23的外壁向内开设有多个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贯穿耐高温燃烧管23,所述连通孔均匀分布于耐高温燃烧管23,所述连通孔可以为圆孔、方孔、菱形孔等,优选的,所述连通孔为圆孔;耐高温燃烧管23为耐高温合金制成;优选的,耐高温燃烧管23使用的材质为镍基高温合金;优选的,耐高温燃烧管23同轴内置于第三连接管223,裂解装置2还包括多个固定块24,固定块24的一端连接于耐高温燃烧管23、另一端连接于第三连接管223的内壁,进一步优选的,固定块24的数量为八个,四个固定块24设置于耐高温燃烧管23的一端、另外四个固定块24设置于耐高温燃烧管23的另一端,且固定块24沿耐高温燃烧管23的周向均匀分布。
通过设置耐高温燃烧管23,能保护裂解管22,当燃料喷入耐高温燃烧管23进行燃烧时,耐高温燃烧管23能将部分热量隔离在耐高温燃烧管23内,能保护裂解管22,由于耐高温燃烧管23自身耐高温,能承受较高的温度,无需经常更换;耐高温燃烧管23的直径小于第三连接管223直径,通过送风装置4将空气送入第一连接管221,空气通过第二连接管222时沿管壁进入第三连接管223,为耐高温燃烧管23内的燃料助燃,空气进入耐高温燃烧管23与第三连接管223之间,对第三连接管223、耐高温燃烧管23进行降温,能保护耐高温燃烧管23、第三连接管223,无需经常更换裂解管22。
主喷头3同轴设置于稳焰盘21,且主喷头3的喷液孔相对耐高温燃烧管23设置;优选的,主喷头3设置于盘体211的中心通孔处。
送风装置4的出风端与第一连接管221相连通;优选的,送风装置4为鼓风机。通过设置送风装置4能将空气鼓入第三连接管223内,通过空气对燃料进行助燃,且通入空气能对耐高温燃烧管23起到一个冷却的作用,能延长耐高温燃烧管23的使用寿命。
气体压缩装置5包括空气压缩机5a、第一进气主管5b、第一进气支管5c、第二进气支管5d、第二进气主管5e、第一截止阀5f、第一电控阀5g、第二电控阀5h、第一止回阀5i、第二止回阀5j、空气压力开关5k;第一进气主管5b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5a的出气端相连通,第一进气支管5c、第二进气支管5d的一端与第一进气主管5b的另一端均相连通,第二进气主管5e的一端与第一进气支管5c、第二进气支管5d的另一端均相连通,第二进气主管5e的另一端与主喷头3的进气端相连通;第一截止阀5f设置于第一进气主管5b;第一电控阀5g、第一止回阀5i设置于第一进气支管5c,且第一电控阀5g靠近第一进气主管5b设置;第二电控阀5h、第二止回阀5j设置于第二进气支管5d,且第二电控阀5h靠近第一进气主管5b设置;空气压力开关5k设置于第一进气主管5b。
燃料输送装置6包括主油箱6a、主油泵6b、第一进液主管6c、第一进液支管6d、第二进液支管6e、第二进液主管6f、第三电控阀6g、第四电控阀6h、第一针型阀6i、第二针型阀6j、第二截止阀6k;主油泵6b的进液端与主油箱6a相连通,第一进液主管6c的一端与主油泵6b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进液支管6d、第二进液支管6e的一端与第一进液主管6c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二进液主管6f的一端与第一进液支管6d、第二进液支管6e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二进液主管6f的另一端与主喷头3的进液端相连通;第三电控阀6g、第一针型阀6i设置于第一进液支管6d,且第三电控阀6g靠近第一进液主管6c设置;第四电控阀6h、第二针型阀6j设置于第二进液支管6e,且第四电控阀6h靠近第一进液主管6c设置;第二截止阀6k设置于第一进液主管6c。
辅助点火装置7包括辅助喷头71、点火机构72、副燃料管73,辅助喷头71设置于稳焰盘21上,且辅助喷头71设置于盘体211的安装孔处;点火机构72相对辅助喷头71设置,点火机构72设置于燃烧器主体1与主喷头3的喷夜孔之间;点火机构72为燃烧器常用的电极。
通过设置辅助点火装置7,将燃料通入副燃料管73,经辅助喷头71喷入第三连接管223内,点火机构72进行点火,点燃燃料,燃料燃烧加热耐高温燃烧管23,使得耐高温燃烧管23短时间内具有较高温度,当主喷头3喷出的燃料喷雾接触到耐高温燃烧管23时,燃料喷雾受热燃烧,通过这种方式点燃主喷头3喷出的燃料喷雾,无需喷头一直点火,且当点火机构72点火不成功时,主喷头3喷出的燃料喷雾不会燃烧,以前存在主喷头3一直喷出燃料,点火机构72一开始没有将燃料点燃,一段时间后,点火机构72突然点燃了燃料,此时裂解管22和后续的设备中存有一定量的燃料,突然点燃,可能导致爆炸的情况出现,有危险;辅助点火装置7在主喷头3喷燃料前会停止工作,通过设置辅助点火装置7、耐高温燃烧管23,当点火机构72没有点燃辅助喷头71喷出的燃料时,即使后续主喷头3喷出燃料,也不会存在爆炸的可能,更安全;当辅助喷头71、点火机构72结束工作后,主喷头3一直喷出燃料,燃料燃烧,点火机构72设置于燃烧器主体1与主喷头3的喷夜孔之间,主喷头3喷出的燃料喷雾不会接触到点火机构72,即使有接触也是较少量的,主喷头3喷出的燃料燃烧时,也不会接触到点火机构72,也就是说点火机构72只有在辅助喷头71喷出燃料时才工作,才接触到燃料,大大的延长了点火机构72的使用寿命,无需经常更换点火机构72;通过在送风装置4的作用下,能将吹动燃料,防止燃料燃烧时一直加热点火装置。
副燃料管73中可以通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汽油、柴油、重油、天然气、煤气等,优选的,辅助点火装置7还包括副油箱74、副油泵75,副燃料管73的一端与辅助喷头71的进液端相连通;副油泵75的进油端与副油箱74相连通、出油端与副燃料管73的另一端相连通,副油箱74中的燃料可以为汽油、柴油、重油,优选的副油箱74中的燃料为汽油。
控制装置8与第一电控阀5g、第二电控阀5h、第三电控阀6g、第四电控阀6h、送风装置4、火焰传感器9均电连接。本实施例的控制装置8,能对燃烧器的开闭、复位和燃烧火焰强度进行控制,并能通过故障灯的开闭,对燃烧器的故障情况进行监控和提醒,从而保证燃烧器的整体运作正常。
火焰传感器9可以为紫外线火焰传感器9、离子火焰检测棒或光电火焰检测器,优选的,火焰传感器9为紫外线火焰传感器9。通过紫外线火焰传感器9对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紫外线进行检测,对燃料燃烧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流程:启动电源、空气压缩机5a、送风装置4,启动副油泵75、点火机构72,副油泵75将副油箱74中的燃料抽入副燃料管73,最后从辅助喷头71中喷出,点火机构72点火,点燃辅助喷头71的燃料,燃料燃烧产生热量对耐高温燃烧管23进行加热,使耐高温燃烧管23本身具有较高温度,辅助点火装置7工作5至8秒后,停止工作,此时耐高温燃烧管23具有一个较高的温度。
当空气压力开关5k检测到第一进气主管5b中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启动主油泵6b,控制装置8控制第一电控阀5g、第三电控阀6g开启,主油泵6b将主油箱6a中的燃料少量抽入第一进液主管6c、第一进液支管6d、第二进液主管6f,并从第二进液主管6f进入主喷头3的燃料进口,空气压缩机5a将压缩空气少量通入第一进气主管5b、第一进气支管5c、第二进气主管5e,并从第二进气主管5e进入主喷头3的进气口,燃料在压缩气体的携带下呈雾状喷入耐高温燃烧管23内,遇到高温的耐高温燃烧管23进行燃烧,当火焰传感器9检测到耐高温燃烧管23内点火成功时,主喷头3喷出雾状燃料持续燃烧,控制装置8控制第二电控阀5h、第四电控阀6h开启,主油泵6b将主油箱6a中的燃料大量抽入第一进液主管6c、第二进液支管6e,并从第二进液支管6e进入主喷头3的燃料进口,空气压缩机5a将大量压缩空气通入第一进气主管5b、第一进气支管5c、第二进气主管5e,并从第二进气主管5e进入主喷头3的进气口,燃料在压缩气体的携带下呈雾状喷入耐高温燃烧管23内,燃料在耐高温燃烧管23内燃烧时,热量集中在耐高温燃烧管23,第三连接管223的温度相对较低,且送风装置4将空气一直抽入第一连接管221;
空气通过稳焰盘21时,空气从导焰槽213与防风罩212之间的间隙通过,空气穿过盘体211后,沿防风罩212的导向运动,直至脱离防风罩212,脱离防风罩212后,空气整体向中心聚拢并呈螺旋状,不易被风吹灭,同时,由于导焰槽213和防风罩212的缓冲,不易被送风装置4送来的风吹灭,使送风装置4送来的风较平稳,不会应为送风装置4送风抖动导致火焰熄灭;
空气通过稳焰盘21后进入第二连接管222,随着第二连接管222直径的变大,一部分空气从进入耐高温燃烧管23内进行燃烧,另一部分空气进入耐高温燃烧管23的外壁与第三连接管223的内壁之间,这一步风空气能对第三连接管223和耐高温燃烧管23进行冷却,且这部分空气为靠近耐高温燃烧管23的燃料进行助燃。
空气压缩机5a、第一进气主管5b、第一进气支管5c、第二进气支管5d、第二进气主管5e、第一截止阀5f、第一电控阀5g、第二电控阀5h、第一止回阀5i、第二止回阀5j、空气压力开关5k、主油箱6a、主油泵6b、第一进液主管6c、第一进液支管6d、第二进液支管6e、第二进液主管6f、第三电控阀6g、第四电控阀6h、第一针型阀6i、第二针型阀6j;
将燃料和压缩空气分两段送入耐高温燃烧管23内,当第一电控阀5g、第三电控阀6g打开时,少量的燃料和空气喷入耐高温燃烧管23内,点火成功才打开第二电控阀5h、第四电控阀6h,将大量的燃料和空气喷入耐高温燃烧管23内,防止燃料在没有点燃的情况下大量喷入耐高温燃烧管23内,防止危险出现,通过设置第二进气支管5d、第二电控阀5h当燃料大量喷入耐高温燃烧管23内时,增加喷入耐高温燃烧管23内的压缩气体,有利于燃料的雾化,通过第一止回阀5i、第二止回阀5j可以调节通过第一进气支管5c、第二进气支管5d的气体的量,通过第一针型阀6i、第二针型阀6j可以调节通过第二进液支管6e、第二进液主管6f的燃料的量,能适应高温、低温、火力大小等多种需求。
主油箱6a中的燃料为重油、水、催化剂的混合燃料,混合比例为40:40:1,将充分混合的混合燃料在主油泵6b的作用下到达主喷头3,并在喷头的用下喷入耐高温燃烧管23中,此时耐高温燃烧管23的管壁温度较高,能达到1300℃左右,当重油、水、催化剂的混合燃料以雾状的形式喷在耐高温燃烧管23上时,水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裂解生成少量的氢气和其它产物,氢气在耐高温燃烧管23中气体比例为2%-3.5%左右,不会发生爆炸。
催化剂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油酸3份、正丁醇3份、甲缩醛3份、二异丙基醚3份、硝酸异辛酯3份、异辛醇5份、乙二醇二甲醚2份、丙二醇二甲醚1份、蓖麻油15份、异茂醇5份、单油酸酯10份、石油磺酸钠5份、司盘60为12份,将以上燃料混合制成母料。
催化剂与燃料之间的配比,按重量份配比为柴油50份、甲醇10份、水40份、催化剂1份。
将该燃料与催化剂混合后通入本发明所述的耐高温燃烧管23内,耐高温燃烧管23内的温度为1300℃左右,通过实验测得氢气在耐高温燃烧管23中气体比例为2%-3.5%左右,通过加催化剂裂解生成氢气,在未增加其它设备的情况下制取氢气不会增加设备的制造成本,氢气燃烧的放热效率高,且氢气在燃烧的过程中会释放巨大的能量,且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通过加催化剂制取氢气,较为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1至19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在阐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主喷头3包括连接座31、头部32,连接座31开设有一液体流道、气体流道,所述液体流道、气体流道贯穿连接座31;
头部32包括喷嘴321、雾化块322,喷嘴321内部空心且一端开口,喷嘴321密封连接于连接座31,喷嘴321的另一端开设有多个雾化孔327,所述雾化孔327一端与外界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体流道相连通。
优选的,喷嘴321为钟形套筒,所述钟形套筒的另一端呈圆台形,多个所述雾化孔327沿所述钟形套筒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雾化孔327倾斜设置,所述雾化孔327的一端相对所述雾化孔327的另一端远离所述钟形套筒的轴线设置,所述雾化孔327的一端为远离连接座31的一端。优选的,所述雾化孔327倾斜设置,所述雾化孔327的一端相对所述雾化孔327的另一端远离所述钟形套筒的轴线设置,所述雾化孔327的一端为远离连接座31的一端。
雾化块322内置于喷嘴321,且相对所述液体流道的出液口设置。
优选的,雾化块322为圆球,所述圆球的圆心经过所述钟形套筒的轴线,所述圆球连接于所述钟形套筒的内壁且正对所述液体流道的出液口设置,所述圆球的一侧为平面,所述平面正对所述液体流道的出液口。
实施例三:
如图8至17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相同之处不在阐述,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主喷头3包括连接座31、头部32,
连接座31包括座体311、喷芯312,座体311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一第一螺纹孔313,座体311的另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一第一进液孔314、一第一进气孔315,所述第一进液孔314、第一进气孔315与所述第一螺纹孔313相连通;座体311的另一端还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16,第三螺纹孔317,所述第二螺纹孔316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孔314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液主管6f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螺纹孔317的一端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气孔315、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主管5e的另一端相连通。优选的,连接座31设置于所述盘体211的中心通孔处,所述连接座31设置于所述盘体上。
喷芯312包括一第一圆柱3121、第二圆柱3122,第一圆柱3121开设有一第二进液孔、多个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沿第一圆柱3121的周向均匀设置,且所述第二进气孔环绕所述第二进液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第一进气孔315均相连通,第一圆柱3121的两端的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第一圆柱3121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313;第二圆柱3122的一端同轴连接于第一圆柱3121的一端,第二圆柱3122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313内壁,第二圆柱3122开设有一第三进液孔,所述第三进液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孔314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液孔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孔到第一圆柱312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圆柱3122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气孔的数量为十二个;通过设置第二圆柱3122,当空气进入螺纹孔后,能从第二圆柱3122与所述第一螺纹孔313之间的间隙进入每一所述第二进气孔。
优选的,喷芯312还包括第三圆柱3123、一锥形块3124、一固定螺母3125,第三圆柱3123的一端同轴连接于第一圆柱3121的另一端,且第三圆柱3123相对所述第二进气孔开设有第三进气孔,所述第三进气孔与所述第二进气孔一一对应设置,第三圆柱3123相对所述第二进液孔同轴开设于一第四进液孔,所述第四进液孔贯穿第三圆柱3123,第三圆柱3123的直径小于第一圆柱3121的直径;通过设置第三圆柱3123,当所述钟形套筒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圆柱3121的另一端的端面时,钟形套筒套设于第三圆柱3123,通过第三圆柱3123,使钟形套筒同轴第一圆柱3121设置,便于钟形套筒对准第一圆柱3121,便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于第一圆柱3121。
锥形块3124的大径端同轴连接于第三圆柱3123的另一端,且锥形块3124相对所述第四进液孔同轴开设有一第五进液孔,所述第五进液孔贯穿锥形块3124。
固定螺母3125固定套设于第一圆柱3121;通过固定螺母3125,当我们需要将第一圆柱3121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313时,转动固定螺母3125即可实现第一圆柱3121的拧紧,便于安装。
优选的,第一圆柱3121、第二圆柱3122、第三圆柱3123、一锥形块3124、一固定螺母3125一体成型。
头部32包括喷嘴321、雾化块322、一第一套筒323、一第一圆环324、第一螺母325、第二圆环326,喷嘴321为钟形套筒,所述钟形套筒同轴耐高温燃烧管23设置,所述钟形套筒同轴第一圆柱3121设置,且所述钟形套筒的一端紧贴第一圆柱3121的另一端的端面,所述钟形套筒的另一端呈圆台形,且所述钟形套筒的另一端开设有多个雾化孔327,多个所述雾化孔327沿所述钟形套筒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雾化孔327一端与外界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进气孔相连通,且所述雾化孔327与所述第三进气孔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雾化孔327直径小于所述第三进气孔直径;优选的,所述雾化孔327倾斜设置,所述雾化孔327的一端相对所述雾化孔327的另一端远离所述钟形套筒的轴线设置,所述雾化孔327的一端为远离连接座31的一端。
第一套筒323同轴内置于所述钟形套筒,且第一套筒323的一端的端面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正对所述第三进气孔,第一套筒32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钟形套筒的内壁。当高压气体以一定速度撞击到第一套筒323的锥形面时,高压气体会均匀散开,并沿第一套筒323的锥形面进入第一套筒323内,使高压气体均匀分布,使进入每一雾化孔327的气体的量大致相当。
雾化块322内置于第一套筒323,且相对所述第五进液孔的出液口设置;优选的,雾化块322为圆球,所述圆球的圆心经过所述钟形套筒的轴线,所述圆球连接于所述钟形套筒的内壁且正对所述液体流道的出液口设置,所述圆球的一侧为平面,所述平面正对所述液体流道的出液口。
第一圆环324同轴且固定套设于所述钟形套筒的一端,且第一圆环324的一端紧贴第一圆柱3121的另一端的端面;第一螺母325可滑动套设于所述钟形套筒,且第一螺母325螺纹连接于第一圆柱3121的另一端;第二圆环326的一端同轴连接于第一螺母325的另一端,且第二圆环326的内径小于第一圆环324的外径,第二圆环326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圆环324的另一端。
优选的,喷嘴321、第一套筒323、雾化块322、第一圆环324一体成型,第一螺母325、第二圆环326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流程:液体燃料进入主喷头3后,液体燃料依次流经所述第二螺纹孔316、第一进液孔314、第三进液孔、第二进液孔,直至从第四进液孔喷出,喷出的液体燃料以一定速度撞击在雾化块322上,然后呈伞状散开,高压气体依次流经第三螺纹孔317、第一进气孔315、第一螺纹孔313、第二进气孔、第三进气孔,高压气体从第三进气孔喷出后撞击在第一套筒323的锥形面上,高压气体散开,进入第一套筒323内,冲击伞状的液体燃料,进入雾化孔327,由于雾化孔327倾斜设置,且雾化孔327的直径小于第三进气孔,使得液体燃料和高压气体的混合物通过雾化孔327时存在一定的压力,当液体燃料和高压气体的混合物通过雾化孔327后,压力突然急剧减小,使得液体燃料和高压气体的混合物在内部压力的作用下呈雾状散开。
本发明的组装过程:使第一圆柱3121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孔313;将第一螺母325套设于所述钟形套筒,且使第一螺母325螺纹连接于第一圆柱3121的另一端,拧紧第一螺母325的过程中钟形套筒一端紧贴第一圆柱3121的另一端的端面,组装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雾化块322,当液体燃料撞击在雾化块322上后,液体燃料向四周散开,有利于液体燃料的雾化,防止液体燃料中心以液柱的形式喷出;当雾化块322为圆球时,从液体流道喷出的液体燃料撞击在圆球的片面,液体燃料呈伞状散开,高压气体带动伞状的液体燃料沿圆球的外表面运动,当液体燃料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通过圆球的后,会再一次撞击到喷嘴321的内壁,使得液体燃料再一次散开,使液体燃料与高压空气混合更加均匀,雾化效果更好。
实施例四:
如图18所示,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相同之处不在阐述,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雾化块322为第一圆锥,所述第一圆锥同轴所述钟形套筒设置,且所述第一圆锥的大径端连接于所述钟形套筒内壁、小径端正对所述液体流道的出液口设置。当雾化块322为第一圆锥时,液体燃料喷射在第一圆锥的锥形面上,液体燃料沿第一圆锥的锥形面均匀散开,第一圆锥的锥形面对液体燃料的阻挡较少,便于液体燃料的喷出,且液体燃料散开较为均匀。
实施例五:
如图19所示,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三相同之处不在阐述,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雾化块322为第一圆台,所述第一圆台同轴所述钟形套筒设置,且所述第一圆台的大径端连接于所述钟形套筒的内壁、小径端正对所述液体流道的出液口设置。当雾化块322为第一圆台时,在加工雾化块322时,直接通过铣床就可以简单的加工出来,便于加工,且第一圆台的小径端的端面能将喷入的液体燃料散开,且液体燃料有沿第一圆台的锥形面运动的趋势,便于液体燃料经过第一圆台,对液体燃料的阻挡较小。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主体、裂解装置、主喷头、辅助点火装置,所述裂解装置包括稳焰盘、裂解管、耐高温燃烧管,所述稳焰盘设置于所述燃烧器主体,所述裂解管套设于所述稳焰盘,且所述裂解管连接于所述燃烧器主体,所述耐高温燃烧管同轴内置于所述裂解管,且所述耐高温燃烧管的外壁向内开设有多个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贯穿所述耐高温燃烧管,所述主喷头设置于所述稳焰盘上,且所述主喷头的喷夜孔相对所述耐高温燃烧管设置;辅助点火装置包括辅助喷头、点火装置、副燃料管,所述辅助喷头、点火装置设置于所述稳焰盘上,且所述辅助喷头的喷液孔相对所述耐高温燃烧管设置;所述副燃料管的一端与所述辅助喷头的进液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耐高温燃烧管的管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为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头包括连接座、头部,所述连接座开设有一液体流道、气体流道,所述液体流道、气体流道贯穿所述连接座;所述头部包括喷嘴、雾化块,所述喷嘴内部空心且一端开口,所述喷嘴密封连接于所述连接座,所述喷嘴的另一端开设有多个雾化孔,所述雾化孔一端与外界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气体流道相连通;所述雾化块内置于所述喷嘴,且相对所述液体流道的出液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裂解燃烧器用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为钟形套筒,多个所述雾化孔沿所述钟形套筒的周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裂解燃烧器用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钟形套筒的另一端呈圆台形;所述雾化块为第一圆锥,所述第一圆锥同轴所述钟形套筒设置,且所述第一圆锥的大径端连接于所述钟形套筒内壁、小径端正对所述液体流道的出液口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裂解燃烧器用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座体、喷芯,所述座体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有一第一螺纹孔,所述座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一第一进液孔、一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液孔、第一进气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连通;所述喷芯包括一第一圆柱、第二圆柱,所述第一圆柱开设有一第二进液孔、多个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沿所述第一圆柱的周向均匀设置,且所述第二进气孔环绕所述第二进液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进气孔与所述第一进气孔均相连通,所述第一圆柱的两端的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圆柱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圆柱的一端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圆柱的一端,所述第二圆柱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壁,所述第二圆柱开设有一第三进液孔,所述第三进液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液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液孔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裂解燃烧器用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芯还包括第三圆柱、一锥形块,所述第三圆柱的一端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圆柱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三圆柱相对所述第二进气孔开设有第三进气孔,所述第三进气孔与所述第二进气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三圆柱相对所述第二进液孔同轴开设于一第四进液孔,所述第四进液孔贯穿所述锥形块所述第三圆柱;所述锥形块的大径端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三圆柱的另一端,且所述锥形块相对所述第四进液孔同轴开设有一第五进液孔,所述第五进液孔贯穿所述锥形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裂解燃烧器用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还包括一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同轴内置于所述钟形套筒,且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的端面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正对所述第三进气孔,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钟形套筒的内壁。
CN201910090093.4A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 Withdrawn CN1097240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0093.4A CN109724076A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90093.4A CN109724076A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4076A true CN109724076A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00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90093.4A Withdrawn CN109724076A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40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2086A (zh) * 2019-09-30 2019-12-06 王振琦 一种二元卧式燃烧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2086A (zh) * 2019-09-30 2019-12-06 王振琦 一种二元卧式燃烧器
CN110542086B (zh) * 2019-09-30 2024-03-29 王振琦 一种二元卧式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1209A (zh) 一种防串腔的高温燃气生成装置
CN103486617A (zh)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的双燃料低排放燃烧器
CN103836624B (zh) 高效能组合式火炬头
CN106369605A (zh) 燃烧器的点火装置
CN107420937B (zh) 一种以乙醇为燃料的多点喷射燃气发生器
CN109724076A (zh) 一种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
CN109724075A (zh) 一种混合雾化裂解燃烧器
CN106050471A (zh) 一种用于液体冲压发动机的预先雾化点火装置
CN107084388B (zh) 一种混合雾化裂解燃烧器及其混合燃烧方法
CN116045307B (zh) 一种双离心式空气酒精火炬点火器
CN201875708U (zh) 气化油燃烧器
CN202097055U (zh) 脉动燃烧驱动的热细水雾生成装置
CN201100640Y (zh) 一种确保工业燃烧器稳定燃烧的装置
CN209960482U (zh) 一种带有裂解装置的燃烧器
CN210165372U (zh) 一种混合雾化裂解燃烧器
WO2012072003A1 (zh) 气化油燃烧器和包括气化油燃烧器的内燃式燃烧器
CN207112798U (zh) 一种醇基燃料静电雾化燃烧器
CN100520186C (zh) 燃气灶
CN209960481U (zh) 一种带有辅助点火装置的裂解燃烧器
CN207962629U (zh) 一种可以使用混合醇油且100%燃烧的液体燃料气化燃烧器
CN208382143U (zh) 一种多气体混烧燃烧器
CN205746964U (zh) 训练模拟火灾点火器
CN208349288U (zh) 一种气化燃烧器
CN201916920U (zh) 燃油气化装置和等离子体燃油气化复合煤粉燃烧器
CN206958903U (zh) 一种混合雾化裂解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