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1168A - 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21168A
CN109721168A CN201910103240.7A CN201910103240A CN109721168A CN 109721168 A CN109721168 A CN 109721168A CN 201910103240 A CN201910103240 A CN 201910103240A CN 109721168 A CN109721168 A CN 1097211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actor
sludge
water
domest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32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梦楠
赵焰
苏双青
陈雪
李向南
陈文婷
孙斌
徐志清
腾东玉
杨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ucency Enviro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ucency Enviro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ucency Enviro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ucency Enviro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32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2116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211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11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微生物的富集增值步骤,将微生物接种源接种到设置于冻土层以下的反应器内,并在富集废水中进行富集增值;嗜盐微生物的驯化步骤,在设置于冻土层以下的反应器内将富集后的污泥在不同盐浓度的驯化废水中进行逐级驯化,得到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本发明的反应器设置于冻土层以下,避免冬季低温导致微生物失活,以较低成本在干旱寒冷地区长年运行采矿废水的处理以及含有特定微生物的活性污泥的培养。本发明将产生的污泥回流至地表植被恢复层进行堆肥,促进地表植被的生长,同时反应器的出水可以用于灌溉地表植被。

Description

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矿产资源多分布于西部寒冷干旱地区,这些地区多处于山区,水资源缺乏,地表水多为间歇性河流,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常年流量稀释能力差。而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对地层、地下水流场和地表造成损害,导致矿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目前我国40%的矿区属于严重缺水。
采矿废水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可溶性盐类的废水,目前采矿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中和法、硫酸沉淀浮选法、电化学法离子交换法等,这些方法存在处理成本高、需要额外添加剂、易造成二次污染、占地面积大等缺陷,而且这些方法也基本上都受到外界气候的影响,当天气过冷时,无法顺利运行。另外,由于寒冷干旱地区多为沙地,水分渗滤快、保水难度大,且大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传统的人工湿地系统很难应用于这些地区。因此,亟需结合自然环境条件开发新的水处理方法和系统。
微生物法是一种成本低,适应性强、无二次污染的方法,但是微生物法在西部寒冷干旱地区使用也是存在受外界温度影响的问题,当外界温度低于10oC时,微生物会大量死亡,无法保证水处理的运行。因此,如何在西部寒冷干旱地区运行微生物处理方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于可溶性盐类含量高的采矿废水的处理,急需找到一种低成本、在外界环境不允许的条件下仍然可以培养分解污水中盐类的嗜盐微生物污泥的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保证以较低的成本在寒冷干旱地区连年运行采矿废水的处理,不受外界气温影响,管理容易,而且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保育地表植物,适合寒冷干旱的西部沙地恢复植被,或者矿区复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方法,包括:
微生物的富集增值步骤,将微生物接种源接种到设置于冻土层以下的反应器内,并在富集废水中进行富集增值,得到富集后的污泥,所述微生物接种源为市政污泥、河道底泥和/或硫酸厂土壤;
嗜盐微生物的驯化步骤,在设置于冻土层以下的反应器内将所述富集后的污泥在不同盐浓度的驯化废水中进行逐级驯化,当所使用的驯化废水中的盐浓度达到实际处理废水的盐浓度时完成驯化,得到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
在上述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反应器内的温度低于所述嗜盐微生物的存活温度时,通过设置于所述反应器底部的曝气装置向所述反应器内吹入热空气,以维持所述反应器内温度;优选地,维持所述反应器内温度不低于12oC。
在上述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含有嗜盐微生物的活性污泥通过污泥回流装置回流至地表植被恢复层堆肥或者用于高盐废水的处理。污泥回流频率以活性污泥着床及微生物代谢情况决定。
在上述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反应器上还安装有透气管道,所述透气管道的另一端通向地表。
在上述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富集废水是通过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30倍获得的,每升所述合成废水母液中含有2-4g酵母膏、20-40g ( NH4)2SO4、30-50mL乳酸钠、5-15gK2HPO4、40-60g Na2SO4
在上述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微生物的富集增值步骤,微生物接种源接种量为:每升富集废水中接种含水量低于70%的微生物接种源1-5g。
在上述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富集增值是指采用间歇方式曝气,每次曝气时间为2-3h,相邻两次曝气之间静置0.5-1h,共曝气6-8次,整个曝气结束后静置1-2h,然后排出上清液用于浇灌地表植被或者排出上清液做进一步净化处理,沉淀为富集后的污泥;优选地,曝气时溶解氧的浓度为1-5mg/L。
在上述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逐级驯化中,共驯化n级,n是不低于3的整数,且第n级驯化废水中的盐浓度不低于实际处理废水的盐浓度,每级驯化所使用的驯化废水都是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后获得的,其中,制备下一级驯化废水时对合成废水母液的稀释倍数比制备上一级驯化废水时对合成废水母液的稀释倍数小5,且第一级驯化废水是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25倍后获得的。
在上述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逐级驯化中,每级驯化包括曝气7-9h后静置0.5-1h,然后出水;优选地,第n级驯化后的出水满足灌溉水标准。
在上述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反应器出水的后续处理步骤,一部分或全部反应器出水输送至位于反应器一侧的潜流层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自潜流层底部输送至收水装置;或者一部分或全部反应器出水输送至地表植被恢复层上面,然后水自植被恢复层向下流至潜流层,经潜流层过滤后的水自潜流层底部输送至收水装置;所述潜流层包括靠近所述反应器一侧的前端石笼部和远离反应器一侧的多介质填料层。
一种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系统,包括:
反应器,设置于冻土层以下;
曝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反应器底部,用于向反应器内曝气;
透气管道,一端与所述反应器连接,另一端伸出地表,以使反应器与外界空气连通;
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污泥提升泵和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提升泵的一端通过污泥回流管路与所述反应器底部连接,所述污泥提升泵的另一端通过污泥回流管路与所述污泥脱水机连接。
在上述系统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位于冻土层以上的植被恢复层,在所述植被恢复层上种植植物,来源于所述污泥脱水机的污泥放置于所述植被恢复层表面进行堆肥。
在上述系统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位于冻土层以下且位于所述植被恢复层正下方的潜流层以及位于所述潜流层正下方的防渗层,所述反应器位于所述潜流层的一侧,所述潜流层通过过滤方式处理来自植被恢复层和/或来自所述反应器的废水。优选地,所述潜流层包括靠近所述反应器一侧的前端石笼部和远离反应器一侧的多介质填料层。更优选地,所述前端石笼部包括1-4层,每一层由石头堆砌而成;所述多介质填料层包括1-5层,优选为5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天然沙土层、煤矸石层、火山岩层、天然沸石层、粗砾石层。
在在上述系统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配水花墙,设置于所述反应器与所述潜水层之间;更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过滤墙,设置于所述配水花墙和所述潜水层之间。
在在上述系统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系统还包括收水装置,入口与所述潜水层的出口连接。
在上述系统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反应器包括多个独立的区域,优选地,所述反应器包括好氧区域、缺氧区域和厌氧区域,以适应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反应器(配水井)设置于冻土层以下,冻土层以下微生物驯养方法,以冻土层之下驯养微生物,避免冬季低温导致微生物失活;在干旱寒冷的地区可以基本保证微生物存活,偶尔不符合条件可以通过曝气装置向反应器内曝入热空气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可以以较低成本在干旱寒冷地区长年运行采矿废水的处理以及含有特定微生物的活性污泥的培养,其可以使寒冷地区生化处理廉价稳定运行;
(2)本发明可以将产生的污泥回流至地表植被恢复层进行堆肥,促进地表植被的生长,同时反应器的出水可以用于灌溉地表植被,本发明的方法并未产生任何二次污染,合理利用了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以及污泥,对环境非常有利,适合寒冷干旱的西部沙地恢复植被,或者矿区复垦;
(3)本发明方法简单高效,微生物接种源比较普通,采用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作为微生物接种源时,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3-5天即可获得含有嗜盐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当采用该活性污泥进行污水处理时,可每使用5~10天后将其泵出反应器,经过螺杆式污泥脱水机处理至含水量70%以下后导入地表堆肥,保育植物;
(4)本发明的系统是适用于干旱寒冷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全年运行采用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处理采矿废水的系统。该系统合理利用微生物培养过程产生的污泥和废水,并对从反应器内排出的废水做进一步低成本的处理,产业价值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01-植被恢复层;102-潜流层;1021-石笼部;1022-多介质填料层;103-防渗层;105-配水井(反应器);106-曝气装置;107-收水井(收水装置);108-污泥脱水机;109-透气管道;110-配水花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示例通过本发明的解释的方式提供而非限制本发明。实际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中进行修改和变型。例如,示为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用于另一个实施例,以产生又一个实施例。因此,所期望的是,本发明包含归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此类修改和变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方法,在本发明培养方法中,无论是富集增值步骤使用的富集废水还是驯化步骤使用的驯化废水,均是通过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适当倍数后获得的;每升合成废水母液中含有2-4g酵母膏(品牌:Solarbio,货号:Y8030)、20-40g ( NH4)2SO4、30-50mL乳酸钠、5-15gK2HPO4、40-60g Na2SO4
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包括:
(1)微生物的富集增值:将微生物接种源接种到设置于冻土层以下的配水井内,并向配水井中引入富集废水,然后在富集废水中进行微生物的富集增值,得到富集后的污泥,富集后的污泥中含有大量微生物。
通常情况下,富集废水的用量为配水井总体积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微生物接种源可以为市政污泥、河道底泥和/或硫酸厂土壤;对于市政污泥和河道底泥在接种前需要脱水,使其含水量低于70%,微生物接种源的接种量优选为:每升富集废水中接种含水量低于70%的微生物接种源1-5g,富集废水是通过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30倍获得的。
所述富集增值是指采用间歇方式曝气,每次曝气时间为2-3h,相邻两次曝气之间静置0.5-1h,共曝气6-8次,整个曝气结束后静置1-2h,然后排出上清液(也可以成为反应器出水)用于浇灌地表植被或者排出上清液做进一步净化处理,沉淀为富集后的污泥;优选地,曝气时溶解氧的浓度为1-5mg/L。排掉的上清液,可以提升到地表植被恢复层,用于灌溉植物,也可以通过配水花墙进入潜水层进行处理,有关植被恢复层、配水花墙和潜水层将在介绍系统时进行详细介绍。
(2)嗜盐微生物的驯化步骤,在设置于冻土层以下的配水井内将富集后的污泥在不同盐浓度的驯化废水中进行逐级驯化,当所使用的驯化废水中的盐浓度达到实际处理废水的盐浓度时完成驯化,得到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
所述逐级驯化中,共驯化n级,n是不低于3的整数,且第n级驯化废水中的盐浓度不低于实际处理废水的盐浓度,每级驯化所使用的驯化废水都是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后获得的,其中,制备下一级驯化废水时对合成废水母液的稀释倍数比制备上一级驯化废水时对合成废水母液的稀释倍数小5,且第一级驯化废水是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25倍后获得的。也就是说,制备第二级驯化废水是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20倍后获得的,制备第三季驯化废水是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15倍后获得的,依次类推。
本发明这种富集和驯化方法,不仅驯化效果好而且驯化时间短,操作比较简单。
所述逐级驯化中,每级驯化包括曝气7-9h后静置0.5-1h,然后出水;优选地,第n级驯化后的出水满足灌溉水标准,即出水COD≤30 ppm, SO4 2- ≤200 ppm,TDS≤1000 ppm。
在富集和驯化步骤中,当配水井内的温度低于嗜盐微生物的存活温度时,通过设置于配水井底部的曝气装置向配水井内吹入热空气,以维持配水井内温度合适,不至于造成大量微生物死亡;优选地,维持配水井内温度不低于12oC。
所述含有嗜盐微生物的活性污泥通过污泥回流装置回流至地表植被恢复层堆肥或者用于高盐废水的处理。污泥回流频率以活性污泥着床及微生物代谢情况决定。具体地,污泥通过回流管路通过提升泵泵至脱水机内,经脱水处理后使其含水量下降到70%以下,然后进行堆肥。或者直接在含有该活性污泥的配水井中进行高盐废水比如采矿废水的处理。
本发明的培养方法还包括:配水井出水的后续处理步骤,一部分或全部配水井的出水(包括富集增值和驯化步骤中的出水)输送至位于配水井一侧的潜流层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自潜流层底部输送至收水井;或者一部分或全部配水井的出水输送至地表植被层,然后水自植被层向下流至潜流层,经潜流层过滤后的水自潜流层底部输送至收水井;潜流层包括靠近配水井一侧的前端石笼部和远离配水井一侧的多介质填料层。
配水井包括多个独立的区域,包括好氧区域、缺氧区域和厌氧区域,以适应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可以通过设置多个独立的格子的形式设置上述不同区域。
配水井上还安装有透气管道,透气管道的另一端通向地表,以保证配水井处于好氧状态。
硫酸盐还原菌富集驯化后,可以用于去除采矿废水中的SO4 2-,以其为电子受体,并通过投放葡萄糖作为碳源和电子供体,将采矿废水中的SO4 2-转化为硫化氢气体释放排出。
在本发明中,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上述在寒冷干旱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并采用该活性污泥连年运行高盐废水的处理,本发明系统的实施例参见图1,该系统包括:设置于冻土层以下的配水井105,设置于配水井105底部且用于向反应器内曝气的曝气装置106;用于使配水井105与外界空气连通的透气管道109,透气管道109一端与配水井105连接,另一端伸出地表;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污泥提升泵和污泥脱水机108,污泥提升泵的一端通过污泥回流管路与配水井底部连接,污泥提升泵的另一端通过污泥回流管路与污泥脱水机108连接。配水井105可以具有SBR反应器的结构。
为了使本发明培养嗜盐微生物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得到好的利用和处理,所述系统还包括:位于冻土层以上的植被恢复层101,在植被恢复层101上种植植物,来源于污泥脱水机108的污泥放置于植被恢复层101表面进行堆肥。
在本发明的系统中,还可以将来自配水井105的出水进行进一步处理,也可以将植被恢复层101向下渗透的废水进行进一步处理。系统还包括:位于冻土层以下且位于植被恢复层101正下方的潜流层102以及位于潜流层102正下方的防渗层103,配水井105位于潜流层102的一侧,潜流层102通过过滤方式处理来自植被恢复层101和/或来自配水井105的废水。配水井105和潜流层102之间可以同配水花墙和/或过滤墙连通,也可以管线连通。配水花墙和/或过滤墙的设置可以使水流更均匀而且容易控制水流速度。花墙可以是砖墙,过滤墙是由多种介质形成的墙体,可以包括方解石、蒙脱石、煤矸石、斜发沸石、方沸石、菱沸石、蛇纹石等。
潜流层102包括靠近配水井一侧的前端石笼部1021和远离配水井一侧的多介质填料层1022。为了保证废水的过滤效果,前端石笼部1021包括1-4层,每一层由石头堆砌而成;所述多介质填料层包括1-5层,填料层的原料可以为粗砾石、粉煤灰基陶粒、煤矸石、方解石、火山岩、天然沸石、石英砂、天然沙土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5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天然沙土层、煤矸石层、火山岩层、天然沸石层、粗砾石层,该种填料层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
系统还包括收水井107,入口通过收水总管与潜水层102的出口连接,用于收集处理后的水。收水总管底部设置排空阀门,优选,收水井配置内循环泵。
利用该系统除了可以培养嗜盐微生物污泥以外,还可以采用该种活性污泥处理采矿废水:(1)夏季运行时,废水经地下布水系统进入配水井,进水流量为20~100m3/h,配水井中废水经过1~4天预处理后一部分抽提到地表灌溉,耐盐植物经过根系吸收后多余水分经沙地渗滤至下层;其余配水井中废水导入下层潜流层,经过垂直流经前端石笼部过滤吸附后进入中端多介质填料层,自驱动水平潜流,处理后的水在床层底部经收水管进入收水井静置回用或外排至地表。(2)低温期运行时,地表草灌木按季收割待来年灌溉保育,此时配水井中废水预处理后全部进入下层潜流层。配水井及潜流层温度平稳运行,温度保持在8~15℃,解决寒冷地区上冻的问题。
本发明在配水井中培养嗜盐微生物并降解COD。配水井底部配有曝气装置和污泥回流装置,且安装透气管道至地表。微生物驯养以市政污泥、河道底泥以及硫酸厂土壤作为微生物接种源,对微生物进行富集增殖后进行驯化,驯化过程中不断提高负荷,使其水质接近实际处理水质指标,最终完成菌种的培养及驯化。微生物代谢的污泥将定期回流至地表植被修复层堆肥。低温期运行时,鼓风机吹入热空气,保持配水井温度不低于10oC。上层植被修复层使用配水井预处理后的水保育耐盐耐氟耐寒植物,改善土质,恢复植被;上下层之间留有缝隙,使上层植物灌溉后渗透的水分进入下层潜流层,进一步净化水分,避免水分流失;下层潜流层位于系统所在地的冻土层以下,在重力作用下废水先经过前端石笼层以垂直流方式净化后,在中段水流以水平潜流方式延浸润曲线自驱动前进,最终在床层底部经收水管进入收水井,冬季潜流层运行温度保持在8~15℃,解决寒冷地区上冻的问题。
实施例 含有嗜盐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每升合成废水母液中含有3g酵母膏、30g (NH4)2SO4、40mL乳酸钠、10gK2HPO4、50gNa2SO4
本发明的培养方法为:
(1)微生物的富集增值:将含水量为70%的市政污泥(即生活污水处理厂的生化池中的污泥)接种到本发明系统的配水井内,并向配水井中引入富集废水(是通过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30倍获得的),富集废水的体积占配水井总体积的二分之一,每升富集废水中接种含水量为70%的微生物接种源3g,然后在富集废水中进行微生物的富集增值,得到富集后的污泥,富集后的污泥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富集过程中,采用间歇方式曝气,每次曝气时间为2h,相邻两次曝气之间静置45min,共曝气7次,曝气时溶解氧的浓度为3mg/L左右,整个曝气结束后静置1.5h,然后排掉上清,沉淀为富集后的污泥。排掉的上清,通过配水花墙进入潜水层进行处理。
(2)嗜盐微生物的驯化步骤,在配水井内将富集后的污泥首先在第一级驯化废水中进行驯化,第一级驯化废水是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25倍后获得的,共驯化4级,第二级驯化废水是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20倍后获得的,第三级驯化废水是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15倍后获得的,第四级驯化废水是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10倍后获得的,每级驯化的条件为曝气8h后静置45min,然后出水;出水用于灌溉地表植被此时得到的污泥即为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
然后采用该实施例培养的含有嗜盐微生物的活性污泥以及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处理采矿废水,采矿废水进水水质:COD为30~100 ppm, SO4 2- 为260~350ppm, TDS为1100~1500ppm;配水井的进水流量为20~100m3/h。在处理过程中按照进水的有机质浓度和活性污泥的情况向配水井的废水中投加微生物生长必须的营养成分,在好氧条件下经常规生化处理3天后出水,系统连续运行半年,配水井出水均满足灌溉水标准,其中COD≤30 ppm, SO4 2 - ≤200 ppm,TDS≤1000 ppm;收水井的出水可满足地表三类水排放标准,其中COD≤20ppm, TDS≤800 ppm。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Claims (10)

1.一种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生物的富集增值步骤,将微生物接种源接种到设置于冻土层以下的反应器内,并在富集废水中进行富集增值,得到富集后的污泥,所述微生物接种源为市政污泥、河道底泥和/或硫酸厂土壤;嗜盐微生物的驯化步骤,在设置于冻土层以下的反应器内将所述富集后的污泥在不同盐浓度的驯化废水中进行逐级驯化,当所使用的驯化废水中的盐浓度达到实际处理废水的盐浓度时完成驯化,得到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反应器内的温度低于所述嗜盐微生物的存活温度时,通过设置于所述反应器底部的曝气装置向所述反应器内吹入热空气,以维持所述反应器内温度;优选地,维持所述反应器内温度不低于12o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嗜盐微生物的活性污泥通过污泥回流装置回流至地表植被恢复层堆肥或者用于高盐废水的处理;
优选地,所述反应器上还安装有透气管道,所述透气管道的另一端通向地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富集废水是通过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30倍获得的,每升所述合成废水母液中含有2-4g酵母膏、20-40g ( NH4)2SO4、30-50mL乳酸钠、5-15gK2HPO4、40-60g Na2SO4
优选地,在所述微生物的富集增值步骤,微生物接种源接种量为:每升富集废水中接种含水量低于70%的微生物接种源1-5g;
优选地,所述富集增值是指采用间歇方式曝气,每次曝气时间为2-3h,相邻两次曝气之间静置0.5-1h,共曝气6-8次,整个曝气结束后静置1-2h,然后排出上清液用于浇灌地表植被或者排出上清液做进一步净化处理,沉淀为富集后的污泥;更优选地,曝气时溶解氧的浓度为1-5mg/L;
优选地,所述逐级驯化中,共驯化n级,n是不低于3的整数,且第n级驯化废水中的盐浓度不低于实际处理废水的盐浓度,每级驯化所使用的驯化废水都是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后获得的,其中,制备下一级驯化废水时对合成废水母液的稀释倍数比制备上一级驯化废水时对合成废水母液的稀释倍数小5,且第一级驯化废水是将合成废水母液稀释25倍后获得的;
优选地,所述逐级驯化中,每级驯化包括曝气7-9h后静置0.5-1h,然后出水;
优选地,第n级驯化后的出水满足灌溉水标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反应器出水的后续处理步骤,一部分或全部反应器出水输送至位于反应器一侧的潜流层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自潜流层底部输送至收水装置;或者一部分或全部反应器出水输送至地表植被恢复层上面,然后水自植被恢复层向下流至潜流层,经潜流层过滤后的水自潜流层底部输送至收水装置;所述潜流层包括靠近所述反应器一侧的前端石笼部和远离反应器一侧的多介质填料层。
6.一种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设置于冻土层以下;曝气装置,设置于所述反应器底部,用于向反应器内曝气;透气管道,一端与所述反应器连接,另一端伸出地表,以使反应器与外界空气连通;以及污泥回流装置,包括:污泥提升泵和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提升泵的一端通过污泥回流管路与所述反应器底部连接,所述污泥提升泵的另一端通过污泥回流管路与所述污泥脱水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位于冻土层以上的植被恢复层,在所述植被恢复层上种植植物,来源于所述污泥脱水机的污泥放置于所述植被恢复层表面进行堆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位于冻土层以下且位于植被恢复层正下方的潜流层以及位于所述潜流层正下方的防渗层,反应器位于所述潜流层的一侧,潜流层通过过滤方式处理来自植被恢复层和/或来自所述反应器的废水;优选地,所述潜流层包括靠近所述反应器一侧的前端石笼部和远离反应器一侧的多介质填料层;更优选地,所述前端石笼部包括1-4层,每一层由石头堆砌而成;所述多介质填料层包括1-5层,优选为5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天然沙土层、煤矸石层、火山岩层、天然沸石层、粗砾石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配水花墙,设置于所述反应器与所述潜水层之间;更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过滤墙,设置于所述配水花墙和所述潜水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收水装置,入口与所述潜水层的出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包括多个独立的区域,优选地,所述反应器包括好氧区域、缺氧区域和厌氧区域,以适应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
CN201910103240.7A 2019-02-01 2019-02-01 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97211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3240.7A CN109721168A (zh) 2019-02-01 2019-02-01 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3240.7A CN109721168A (zh) 2019-02-01 2019-02-01 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1168A true CN109721168A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01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3240.7A Pending CN109721168A (zh) 2019-02-01 2019-02-01 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21168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5114A (zh) * 2015-12-29 2016-05-1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处理高盐含酚废水的活性污泥及应用
CN207498127U (zh) * 2017-09-04 2018-06-15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9281371A (zh) * 2018-10-30 2019-01-29 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寒冷干旱地区的废水生态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5114A (zh) * 2015-12-29 2016-05-18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处理高盐含酚废水的活性污泥及应用
CN207498127U (zh) * 2017-09-04 2018-06-15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9281371A (zh) * 2018-10-30 2019-01-29 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寒冷干旱地区的废水生态处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强等: "活性污泥的耐盐驯化培养", 《环境工程学报》 *
张立秋等: "《城市污泥堆肥林地利用及其环境生态风险评价》", 30 November 2014, 中国环境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5297B (zh) 一种造纸污水深度处理的方法
CN103880257A (zh) 一种农村分散式污水的生态组合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2576154U (zh) 用于农村社区生活废水处理的复合生态系统
CN108911158B (zh) 一种基于小流域形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5836984A (zh) 一种养殖粪污的多级循环利用系统及方法
CN105731656B (zh) 一种用于农田尾水处理的富藻沟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6892743A (zh) 一种沼液、粪水的处理方法
CN207159053U (zh) 模块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05011472U (zh) 一种开放式水体生态综合治理系统
CN104961297B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生态处理塔
CN112142258B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的资源化与达标处理方法
CN102515434A (zh) 一种复合塔式生态滤池污水处理方法
CN105174473A (zh) 一种曝气强化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沼液的方法
CN110482700B (zh) 一种补碳型农田排水沟尾水高效脱氮生态净化池
CN104692598B (zh) 一种再生水补给景观水的生态处理装置
CN208166682U (zh) 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多级生态人工湿地
CN112551824B (zh) 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装置及方法
CN205528280U (zh) 一种淡水养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系统
Abdel-Halim et al. Sustainable sewage treatment and re-u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N109721168A (zh) 在寒冷地区培养含有嗜盐微生物活性污泥的方法及系统
CN101337741A (zh) 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水的深度生态净化工艺
CN107529524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503038B (zh) 一种利用水葫芦净化生活污水的小型周年复合净化系统
Kantawanichkul et al. Treatment of fermented fish production wastewater by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in Thailand
CN109665674A (zh) 一种寒冷干旱地区矿井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协同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39 6th floor, building 1, yard 16, West Fourth Ring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Guoneng Lang Xinm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9 6th floor, building 1, yard 16, West Fourth Ring Middle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LUCENCY ENVIRO-TECH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