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6700B - 一种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6700B
CN109716700B CN201780056586.5A CN201780056586A CN109716700B CN 109716700 B CN109716700 B CN 109716700B CN 201780056586 A CN201780056586 A CN 201780056586A CN 109716700 B CN109716700 B CN 1097167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message
network
threshold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658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6700A (zh
Inventor
徐海博
纳坦·爱德华·坦尼
邝奕如
王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16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6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6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6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57Selecting relay station operation mode, e.g. between amplify and forward mode, decode and forward mode or FDD - and TDD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示方法,包括: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信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小区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关设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使得eRemote UE知道一个Relay UE是否支持Layer‑2 Relay,以及eRemote UE知道其当前服务小区是否支持Layer‑2 Relay。

Description

一种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1月17日递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11012903.7,发明名称为“一种指示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的通信方式,指的是发送端直接将数据发送给接收端,无需通过基站或者蜂窝网络进行中转的通信方式。D2D通信方式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是一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通过另外一个具备中继功能的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连接。通常将前者称为远程用户设备(即Remote UE),将后者称为中继用户设备 (即Relay UE,或者UE-to-Network Relay)。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Rel 13中定义了基于IP层(或者称为Layer 3)的Relay机制,即Remote UE通过一个Relay UE与网络连接和通信,Relay UE通过IP层对Remote UE和网络之间的通信数据进行转发。在基于Layer 3 的Relay中,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只会通过3GPP制定的Sidelink技术进行连接和通信。采用Layer 3的Relay机制,可能无法保证业务连续性以及无法实现网络侧对Remote UE的可见,可管和可控。为了克服Layer 3 Relay的不足,可以采用基于RLC层以上,PDCP 层以下的数据中继方式。这也是目前LTE Rel 15中的一个研究课题。这种通过在Relay UE 的RLC层以上,PDCP层以下进行数据转发的方式可以称为Layer 2 UE-to-NWRelay。这种情况下,Remote UE可以称为Evolved Remote UE(即eRemote UE),Relay UE可以称为 Evolved Relay UE(即eRelay UE或者Evolved UE-to-NW Relay,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在基于Layer 2的Relay中,eRemote UE和eRelay UE之间除了可以采用Sidelink 技术进行连接外,还可以采用非3GPP接入技术进行连接,比如WLAN和蓝牙。
当支持Layer-3 Relay的小区和支持Layer-2 Relay的小区共享同一个载波,并且支持 Layer-3 Relay的UE和支持Layer-2 Relay的UE在同一个小区共存时,eRemote UE如何知道一个Relay UE是否支持Layer-2 Relay,以及eRemote UE如何知道其当前服务小区是否支持Layer-2 Relay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示方法,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上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上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信息;
上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上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上述网络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或者上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上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述第二消息的小区支持上述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可见,一个中继用户设备和一个网络设备通过指示信息告知eRemote UE其支持Layer-2 Relay,或告知 eRemote UE其发送指示信息的小区支持Layer-2 Relay。从而避免了eRemote UE与一个不支持Layer-2 Relay功能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连接后,无法通过该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建立连接和通信,另外还可以避免这个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远端用户设备的接入时延或数据通信时延。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消息为设备到设备间的发现消息,或者,上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层(RRC)消息。当第一消息为发现消息时,可以使得远端用户设备在中继用户设备的发现过程中获知发现的中继用户设备是否支持Layer-2 Relay功能,从而避免远端用户设备与一个不支持Layer-2 Relay功能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连接后,无法通过该中继设备与网络进行连接和通信。当第一消息为RRC消息时,可以避免通过non-3GPP技术来发送针对Sidelink技术的发现消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上述发现消息的内容类型为第一预设值时,上述发现消息是用于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宣告消息,或者,上述发现消息是用于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响应消息。采用该实施方式可避免占用额外的bit。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发现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和/或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二用户设备为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对于既支持Layer-3Relay也支持Layer-2 Relay的第二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只发送一条发现消息,无需分别发送针对Layer-3 Rela的发现消息和Layer-2 Relay的发现消息,进而节省了资源的开销。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发现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和/或第三指示信息,上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上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上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非3GPP接口与上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能够明确区分第二用户设备对基于侧行链路技术的Layer-2 Relay功能的支持和对基于非 3GPP技术的Layer-2 Relay的支持。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RRC消息包括上述第二用户设备所在服务小区的相关系统信息;或者,上述RRC消息包含第四指示信息,上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上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包括:当上述第一用户设备支持与上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连接时,上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上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当上述第一用户设备支持与上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非3GPP接口连接时,上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非3GPP接口接收上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对只支持non-3GPP接口技术的第一用户设备,在不用侧行链路技术的情况下,也能获知第二用户设备是否支持Layer-2 Relay功能。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包括:上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上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对既支持侧行链路技术,也支持non-3GPP接口技术的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接收第二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技术发送的第一消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适配层,上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非 3GPP接口接收上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包括:
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适配层通过非3GPP接口接收上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PDU),上述适配层PDU包括第五指示信息和上述第一消息,上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述适配层PDU包括上述第一消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述发现消息,包括:上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监听接收资源池以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述发现消息,上述接收资源池用于接收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送的设备到设备间的发现消息。通过定义专门用于Layer-2 Relay发现的资源池,可以避免第一用户设备盲目接收发现消息而造成的功率浪费。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消息包括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上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一方面可以控制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发起基于层Layer-2 Relay这种方式传输数据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隐式的指示网络设备对Layer-2 Relay操作的支持。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阈值,上述第一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第二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高于上述第一阈值时被允许向上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针对通过侧行链路与上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二阈值,上述第二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上述第二门限值时被允许发送用于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请求消息;2)第三阈值,上述第三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的RSRP高于上述第三阈值时,被允许将上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针对通过非3GPP接口与上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四阈值,上述第四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上述第四阈值时被允许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非直连通信;2)第五阈值,上述第五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非3GPP链路的信道质量高于上述第五阈值时,将上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示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上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上述网络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或者上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上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述第二消息的小区支持上述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可见,一个网络设备通过指示信息告知eRemote UE和Relay UE其发送指示信息的小区支持Layer-2 Relay。从而避免了eRemote UE与一个不支持Layer-2 Relay功能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连接后,无法通过该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建立连接和通信,另外还可以避免这个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远端用户设备的接入时延或数据通信时延。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消息包括上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上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网络设备通过第一配置信息和第二配置信息,一方面可以控制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发起基于层Layer-2 Relay这种方式传输数据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隐式的指示网络设备对Layer-2 Relay操作的支持。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阈值,上述第一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第二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高于上述第一阈值时被允许向上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针对通过侧行链路与上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二阈值,上述第二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上述第二门限值时被允许发送用于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请求消息;2)第三阈值,上述第三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的RSRP高于上述第三阈值时,被允许将上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针对通过非3GPP接口与上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上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四阈值,上述第四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上述第四阈值时被允许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非直连通信;2)第五阈值,上述第五阈值用于指示上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非3GPP链路的信道质量高于上述第五阈值时,将上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含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含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中的方法的模块。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中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用户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指示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用户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该用户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中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该网络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指示方法中相应的功能。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该网络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五方面提供的用户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第六方面提供的网络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方案eRemote UE可通过指示信息得知一个RelayUE 和当前服务的小区是否支持Layer-2 Relay。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构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用户面协议栈架构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控制面协议栈架构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用户面协议栈架构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控制面协议栈架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iscovery message中包含的消息类型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PC5接口来传输PC5的Discovery message的协议栈架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non-3GPP技术来传输PC5的discoverymessage 的协议栈架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PC5技术的设备到设备间通信机制对应的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non-3GPP技术的设备到设备间通信机制对应的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10是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网络构架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网络构架包括第一用户设备、第二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第一用户设备为 eRemote UE,第二用户设备为eRelay UE(或者可以称为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通信除了可以采用基于3GPP Sidelink/PC5技术的设备到设备间的通信机制,还可以采用基于非3GPP技术进行通信,例如WLAN和蓝牙机制。
在以下描述中,eRelay UE,evolved UE-to-NW relay以及Layer-2 Relay UE含义相同。
其中,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为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也可以为物联网设备。第二用户设备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常见的终端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等。
其中,网络设备是指网络侧的节点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是蜂窝网络中接入网侧的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所谓RAN设备即是一种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再如,网络设备也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的节点设备,例如接入控制器(access controller,AC),网关,或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
请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201、第二用户设备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信息。
S202、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以及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小区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
其中,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即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图3a和图3b)和/或(图4a和图4b)所示的协议栈架构为第一用户设备中继第一用户设备和网络之间的用户面数据和控制面信令。
其中,图3a和图3b是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连接,并且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通过Sidelink技术进行连接时,其对应的用户面和控制面的端到端协议栈。图3a是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用户面协议栈架构(PC5)。图3b是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控制面协议栈架构(PC5)。
图4a和图4b是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连接,并且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通过non-3GPP接入技术进行连接时,其对应的用户面和控制面的端到端协议栈。图4a是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用户面协议栈架构(non-3GPPaccess),图4b是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控制面协议栈架构(non-3GPPaccess)。
网络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操作,即网络设备支持一个演进的远端用户设备通过一个演进的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连接和进行业务数据/控制信令传输的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为基于Sidelink技术或PC5接口上的设备到设备间的发现消息(discovery message)。
在一实施例(实施例A)中,当所述发现消息的内容类型为第一预设值时,表示所述发现消息是用于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宣告消息(evolved UE-to-NW relaydiscovery announcement),或者,表示所述发现消息是用于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响应消息(evolved UE-to-NW relay discovery Response)。
具体地,Discovery message中包含的消息类型(Message Type)的格式如下图5所示。目前,Message Type中的内容类型(Content Type)的取值及对应的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GPA0000263999620000091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目前Content Type中的预留值(如表1中的0011、1001~1111) 中的值来定义对应的discovery message是针对evolved UE-to-NW Relay的discovery message。比如,Content Type为1001,则定义对应的discovery message表示为evolved UE-to-NW relay discovery announcement or evolved UE-to-NW relaydiscovery Response。
举例来说,当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只支持Layer-2 Relay功能时,那么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discovery message中的Message Type的Content Type的值设为1001。当第二用户设备既支持Layer-2 Relay功能,也支持Layer-3 Relay功能时,那么在发现过程中,第二用户设备需要发送两条discovery message,一条discovery message的中的Message Type的Content Type的值设为0100,另一条discovery message的中的Message Type的ContentType的值设为1001。
当一个希望发现Layer-2 Relay的第一用户设备收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discovery message中的Content Type的值为1001时,第一用户设备即可以知道该第二用户设备支持 Layer-2 Relay功能,同时该第二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也支持Layer-2 Relay操作。
在一实施例(实施例B)中,所述发现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为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其中,所述发现消息包括但不限于UE-to-Network Relay发现宣告消息,UE-to-Network Relay发现响应消息。
具体地,可以在PC5 discovery message中设置一个1bit的信息(即第一指示信息),该 1bit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Layer-2 Relay。
或者利用Discovery message中的Spare bit来指示支持Layer-2 Relay。如表2所示,表 2是UE-to-Network Relay发现宣告消息的内容,通过占用表2中的Spare信息中的1个比特来定义一个新的信息(即第一指示信息),该新定义的信息用来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Layer-2 Relay。例如,如果第二用户设备支持Layer-2 Relay,那么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 discovery message中新定义的信息比特的值设为“1”,表示第二用户设备支持Layer-2 Relay。
支持Layer-2 Relay的第一用户设备收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discoverymessage后,会去读取该discovery message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值。如果该discoverymessage中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值为“1”,那么第一用户设备可以确定该第二用户设备支持Layer-2 Relay。
表2
Figure GPA0000263999620000101
在一实施例(实施例C)中,所述发现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和/或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所述第三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 non-3GPP接入技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
具体地,通过在PC5 discovery message中设置1个bit或两个bit的信息(即第二指示信息和/或第三指示信息),这两个bit的信息分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Layer-2 Relay功能和通过非3GPP接入技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Layer-2 Relay功能。该PC5 discovery message包括但不限于 UE-to-Network Relay发现宣告消息,UE-to-Network Relay发现响应消息。
或者利用Discovery message中的Spare bit来指示支持Layer-2 Relay。如表2所示,表 2是UE-to-Network Relay发现宣告消息的内容,通过占用表2中的Spare信息中的1个或2 个比特来定义1个或两个新的信息(即第二指示信息和/或第三指示信息),该新定义的两个新信息分别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Layer-2 Relay功能和通过非3GPP接入技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Layer-2 Relay功能。例如,如果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 Layer-2 Relay功能,那么该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discovery message中新定义的相应信息比特的值设为“1”。
支持Layer-2 Relay的第一用户设备在收到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discoverymessage 后,会去读取该discovery message中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值。如果该discoverymessage中的第二指示信息的值为“1”,那么第一用户设备可以确定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Layer-2 Relay功能。同理,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非3GPP接入技术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Layer-2 Relay功能时,具体实现方式同上,在此不在叙述。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二用户设备既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也支持通过non-3GPP技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时,第二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发送第一消息,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即第二用户设备通过Sidelink技术的发现机制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发现)。其中,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信息。第一消息包括发现消息,所述发现消息包括但不限于UE-to-Network Relay发现宣告消息,UE-to-Network Relay发现响应消息。所述发现消息包含的信息包括以下3种情况中的其中一种:
1)采用上述实施例A所述的方式和采用上述实施例C中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的方式。比如,将所述发现消息的内容类型的值设置为1001,表示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Sidelink 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以及在所述发现消息中设置1bit的信息,或利用所述发现消息中的Spare信息中的1比特来定义一个信息,该新定义的一个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非3GPP接口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
2)采用上述实施例B所述的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比如,在所述发现消息中设置1bit 的信息,或利用所述发现消息中的Spare信息中的1比特来定义一个信息,该新定义的一个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即既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也支持通过non-3GPP接口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
3)采用上述实施例C所述的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的方式。比如,在所述发现消息中设置2bit的信息,或利用所述发现消息中的Spare信息中的2比特来定义两个信息,该新定义的两个信息分别用于指示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Sidelink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和用于指示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非3GPP接口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时,第二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发送第一消息,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即第二用户设备通过Sidelink技术的发现机制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发现)。其中,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信息。第一消息包括发现消息,所述发现消息包括但不限于 UE-to-Network Relay发现宣告消息,UE-to-Network Relay发现响应消息。所述发现消息包含的消息包括以下2种情况中的其中一种:
1)采用上述实施例A所述的方式。具体情况详见实施例A,在此不再叙述。
2)采用上述实施例C所述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的方式。具体情况详见实施例C,在此不再叙述。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非3GPP技术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时,第二用户设备通过非3GPP接口发送第一消息,第一用户设备通过non-3GPP接口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即第二用户设备在通过non-3GPP技术的发现机制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发现)。其中,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信息。第一消息包括发现消息,所述发现消息包括但不限于UE-to-Network Relay发现宣告消息,UE-to-Network Relay发现响应消息。所述发现消息包含的消息包括以下2种情况中的其中一种:
1)采用上述实施例A所述的方式。具体情况详见实施例A,在此不再叙述。
2)采用上述实施例C所述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的方式。具体情况详见实施例C,在此不再叙述。
在一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消息为设备到设备间的发现请求消息(discoverysolicitation message)。
在一实施例中(实施例D),当所述发现请求消息的内容类型为第二预设值时,所述发现请求消息是用于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请求消息(evolved UE-to-Network Relay Discovery Solicitation)。
当一个支持Layer-2relay的第一用户设备想要发现一个支持Layer-2Relay的eRelay UE 时,将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discovery solicitation message中的MessageType的Content Type 的值设为1010。当一个支持Layer-2Relay的eRelay UE收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discovery solicitation message时,如果该discovery solicitationmessage中的Message Type的Content Type的值为1010,eRelay UE可以知道该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一个支持Layer-2 Relay的 eRelay UE。
在一实施例中(实施例E),所述发现请求消息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具体地,可以在PC5 discovery message中设置一个bit的信息(即第六指示信息),该 1bit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Layer-2 Relay的eRelayUE。所述PC5 discovery message包括但不限于UE-to-Network Relay发现请求消息。
或者利用Discovery message中的Spare bit来指示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Layer-2 Relay的eRelay UE。如表3所示,表3是UE-to-Network Relay发现请求消息的内容,通过占用表3中的Spare信息中的1个比特来定义一个新的信息(即第六指示信息),该新定义的信息用来指示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Layer-2 Relay的eRelay UE。例如,如果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Layer-2 Relay的eRelay UE,那么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discovery message中新定义的信息比特的值设为“1”,表示该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Layer-2 Relay的eRelay UE。一个支持Layer-2 Relay的eRelay UE在收到一个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 discovery message后,会去读取该discovery message中的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的值。如果该 discovery message中的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的值为“1”,那么这个支持Layer-2 Relay的eRelay UE可以确定该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层二功能的Relay UE。
表3
Figure GPA0000263999620000141
在一实施例中(实施例F),所述发现请求消息包括第七指示信息和/或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通过non-3GPP接入技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具体地,可以在PC5 discovery message中设置1bit个或两个bit的信息(即第七指示信息和/或第八指示信息),这两个bit的信息分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和支持通过非 3GPP接入技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所述PC5 discovery message包括但不限于UE-to-Network Relay发现请求消息。
或者利用Discovery message中的1个Spare bit或两个Spare bit来指示需要发现支持 Layer-2 Relay的eRelay UE。如表3所示,表3是UE-to-Network Relay发现请求消息的内容,通过占用表3中的Spare信息中的1个比特或2个比特来定义1个或两个新的信息(即第七指示信息和第八指示信息),该新定义的两个新信息分别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和需要发现支持通过non-3G PP接入技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例如,如果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那么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discoverymessage中新定义的相应信息比特的值设为“1”。一个支持Layer-2 Relay的eRelay UE在收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discovery message后,会去读取该discovery message中的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的值。如果该discovery message中的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的值为“1”,那么这个支持Layer-2 Relay 的eRelay UE可以确定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同理,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通过non-3GPP 接入技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时,具体实现方式同上,在此不再叙述。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既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用户设备的连接,也支持通过non-3GPP技术与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用户设备的连接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发送第三消息,第二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第三消息(即第一用户设备通过Sidelink技术的发现机制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发现)。其中,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第三消息包括发现请求消息,所述发现请求消息可以是UE-to-NetworkRelay 发现请求消息。所述发现请求消息包含的信息包括以下3种情况中的其中一种:
1)采用上述实施例D所述的方式和采用上述实施例F中的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的方式。比如,将所述发现请求消息的内容类型的值设置为1010,表示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通过Sidelink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以及在所述发现请求消息中设置1bit的信息,或利用所述发现请求消息中的Spare信息中的1比特来定义一个信息,该新定义的一个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通过non-3GPP接口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2)采用上述实施例E所述的第六指示信息的方式。比如,在所述发现请求消息中设置 1bit的信息,或利用所述发现请求消息中的Spare信息中的1比特来定义一个信息,该新定义的一个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用户设备,即既可以为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也可以为支持通过non-3GPP接入技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3)采用上述实施例F所述的第七指示信息和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的方式。比如,在所述发现请求消息中设置2bit的信息,或利用所述发现请求消息中的Spare信息中的2比特来定义两个信息,该新定义的两个信息分别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和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通过non-3GPP接口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发送第三消息,第二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第三消息(即第一用户设备通过Sidelink技术的发现机制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发现)。其中,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第三消息包括发现请求消息,所述发现请求消息可以是 UE-to-Network Relay发现请求消息。所述发现请求消息包含的信息包括以下2种情况中的其中一种:
1)采用上述实施例D所述的方式。具体情况详见实施例A,在此不再叙述。
2)采用上述实施例F所述的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的方式。具体情况详见实施例F,在此不再叙述。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通过non-3GPP技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时,第一用户设备通过non-3GPP接口发送第三消息,第二用户设备通过non-3GPP接口接收第三消息(即第一用户设备通过Sidelink技术的发现机制与第二用户设备进行发现)。其中,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第三消息包括发现请求消息,所述发现请求消息可以是UE-to-Network Relay发现请求消息。所述发现请求消息包含的信息包括以下2种情况中的其中一种:
1)采用上述实施例D所述的方式。具体情况详见实施例A,在此不再叙述。
2)采用上述实施例F所述的第八指示信息所述的方式。具体情况详见实施例F,在此不再叙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配置适配层,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适配层生成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适配层PDU包括第五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适配层PDU包括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适配层通过非3GPP接口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适配层PDU;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适配层通过非3GPP接口接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适配层PDU。
具体地,当第二用户设备支持基于WLAN或者蓝牙技术的Layer-2 Relay时,第二用户设备通过相应的WLAN或者蓝牙技术发送一个PC5的Discovery message。为了能够通过WLAN或者蓝牙传输该Discovery message,需要定义新的传输PC5的Discovery message 的协议栈架构。目前通过PC5接口来传输PC5的Discovery message的协议栈架构如图6 所示。通过WLAN或者蓝牙等non-3GPP技术来传输PC5的discovery message新定义的协议栈架构如图7所示。
第二用户设备的适配层(Adaptation layer)的作用是当收到邻近协议层(ProSeProtocol layer)发送的Discovery message后,在该Discovery message前增加一个指示信息(即第五指示信息),以组成适配层PDU(Adaptation layer PDU),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五指示信息之后的内容为PC5 Discovery message。第一用户设备的适配层收到该适配层PDU后,根据适配层PDU中的指示信息,可以知道该适配层PDU中包含的净荷为PC5Discovery message,从而可以将Discovery message往上递交给邻近协议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为RRC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实施例G),所述RRC消息包含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所在服务小区的相关系统信息;或者,所述RRC消息包含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或者,所述RRC消息可以是不包含任何内容的RRC消息。
具体地,如果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Sidelink技术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时,该第二用户设备需要通过Sidelink技术的通信机制发送一条RRC消息来指示其支持通过Sidelink技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同样,如果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non-3GPP技术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时,该第二用户设备需要通过non-3GPP技术的通信机制发送一条RRC消息来指示其支持通过non-3GPP技术与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
所述RRC消息可以是不包含任何内容的RRC消息;或者,所述RRC消息可以是包含有这个第二用户设备所在服务小区的相关系统信息的RRC消息,相关系统信息例如有Tracking Area Code,小区标识信息等,所述小区标识信息可以为小区的物理标识(PCI,Physical cell ID)或者是能够在一个PLMN中唯一识别小区的小区标识(Cell Identity),或者是小区全球唯一的小区标识(Cell global identity,CGI);或者,所述RRC消息可以是包含一个 bit的指示信息的RRC消息,这一个bit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 Sidelink技术连接或者通过non-3GPP技术连接的Layer-2 Relay。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支持通过Sidelink技术与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时,第二用户设备通过Sidelink技术发送RRC消息给第一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通过Sidelink技术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RRC消息。所述RRC消息为实施例G中的RRC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用户设备支持通过non-3GPP技术与所述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第二用户设备的连接时,第二用户设备通过non-3GPP技术发送RRC消息给第一用户设备;第一用户设备通过non-3GPP技术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RRC消息。所述RRC消息为实施例G中的RRC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分别配置一个对等的RRC层,当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基于PC5技术的设备到设备间通信机制时,相应的协议栈如下图8所示。当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采用基于WLAN或蓝牙等non-3GPP 技术的设备到设备间通信机制时,相应的协议栈如下图9所示。
其中,第二用户设备的适配层的作用是当收到第二用户设备的RRC层发送的RRC消息(RRC message)后,在该RRC message前增加一个指示信息,以组成适配层PDU,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指示信息之后的内容为RRC message。第一用户设备的适配层收到该适配层PDU后,根据该适配层PDU中的指示信息,可以知道该适配层PDU中包含的净荷为RRCmessage,从而可以将RRC message往上递交给RRC层。
如果第二用户设备支持基于PC5技术的层二Relay,第二用户设备通过PC5技术广播发送一个RRC message。第一用户设备通过PC5技术接收到该RRC message后即可以知道发送该RRC message的第二用户设备可以支持基于PC5技术的层二Relay。同理,如果第二用户设备支持WLAN技术的层二Relay,第二用户设备通过WLAN技术广播发送一个RRCmessage。第一用户设备通过WLAN技术接收到该RRC message后即可以知道发送该 RRCmessage的第二用户设备可以支持基于WLAN技术的层二Relay。同理,如果第二用户设备支持蓝牙技术的层二Relay跟上述两种情况相同,在此不再叙述。
或者当第一用户设备和一个UE通过基于PC5/WLAN/蓝牙技术互相发现,并建立连接后,所述UE如果PC5技术层二Relay,所述UE可以通过PC5技术发送一个RRC message,第一用户设备通过PC5技术接收到该RRC message后,即可以知道发送该RRC message的 UE可以支持基于PC5技术的层二Relay。同理,如果所述UE支持WLAN技术的层二Relay 和所述UE支持蓝牙技术的层二Relay跟上述情况相同,在此不再叙述。
或者当第一用户设备和一个UE通过PC5/WLAN/蓝牙技术互相发现,并建立连接后,第一用户设备可以通过PC5/WLAN/蓝牙技术发送一个RRC message,通过所述RRC消息询问所述UE是否可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提供Layer-2 Relay功能支持。或者,更具体的,通过所述RRC消息询问所述UE是否可以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提供基于non-3GPP接入技术的Layer-2 Relay功能支持。当一个支持Layer-2 Relay的UE收到该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 RRCmessage时,所述UE通过PC5/WLAN/蓝牙技术回复一个RRC消息做为响应,通过这一个RRC消息通知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提供Layer-2 Relay功能支持,或者,更具体的,通过这一个RRC消息通知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提供基于non-3GPP接入技术的Layer-2 Relay功能支持。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发送所述用于询问的RRC消息后,如果在时间长度 T内,没有收到所述UE回复的RRC响应消息,那么第一用户设备可以认为所述UE不支持Layer-2 Relay功能,或者,所述UE不支持基于non-3GPP接入技术的Layer-2 Relay功能。所述时间长度T的值可以为预定义的一个值,或者由第一用户设备自定义的一个值。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Sidelink技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时,第二用户设备需要在通过Sidelink技术发送的主系统信息块(即MIB-SL,Master Information Block)消息中包含一个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Sidelink技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用户设备通过接收资源池发送所述发现消息,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监听接收资源池以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发现消息。
具体地,定义一个或多个新的发送资源池和接收资源池,这些资源池只用来发送和接收用于发现支持Layer-2 Relay的第二用户设备的Discovery message。对于处于小区覆盖范围外的第一用户设备,其可以用预先配置的新的资源池来发送或接收Layer-2Relay相关的 Discovery message。对于处于小区覆盖范围内的第一用户设备或者第二用户设备,其可以在基站通过系统信息广播的所述新的资源池中来接收Layer-2 Relay发现相关的Discovery message。另外,用于Layer-2 Relay相关的Discovery message的发送资源池网络设备可以决定是否广播。
当一个支持Layer-2 Relay的第二用户设备需要发送用于Layer-2 Relay UE发现的 discovery message时,如果其所在的服务小区在系统信息里面广播了用于发送discovery message的发送资源池,那么该第二用户设备可以直接在该发送资源池中发送discovery message。如果所在的服务小区在系统信息里面只广播了用于接收discoverymessage的接收资源池,而没有广播用于发送discovery message的发送资源池,那么第二用户设备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一个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向网络设备请求用于Layer-2Relay UE发现的 discovery message传输的发送资源池。后续如果网络设备为第二用户设备配置了发送资源池,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在该网络设备配置的发送资源池中发送Discovery message。相应的,当第一用户设备需要发现支持Layer-2 Relay的UE时,可以监听所述接收资源池。当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接收资源池上收到该discovery message时,即可以知道发送该discovery message的UE支持Layer-2 Relay。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
当第二用户设备和处于小区覆盖范围内的第一用户设备从当前的服务小区接收到针对层二Relay的配置信息时,第二用户设备和第一用户设备可以知道该服务小区支持Layer-2 Relay。
如果一个小区支持Layer-2 Relay,该小区广播一个系统消息(例如,目前协议中定义的SIB19或者一个新定义的专门针对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操作的系统信息),并且在该系统消息中包含一个针对Layer-2 Relay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含针对支持Layer-2Relay 的第二用户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针对支持Layer-2 Relay的第一用户设备的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才可以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也就是说,对于第二用户设备,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发送用于Layer-2Relay 发现的discovery message的Uu链路上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需要满足一个门限值(即第一阈值)。只有当第二用户设备的Uu链路的RSRP 高于该门限值时,第二用户设备才可以发送用于Layer-2 Relay发现的discovery message。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二门限值时才可以发送所述第三消息;2)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三阈值时,才可以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也就是说,对于第一用户设备,当第一用户设备采用基于PC5的设备到设备间的通信时,第一配置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1)第一用户设备可以发送用于Layer-2Relay发现的discovery solicitation message的Uu链路上的RSRP需要满足的一个门限值(即第二阈值)。只有当第一用户设备的Uu链路的RSRP低于该门限值时,第一用户设备才可以发送用于Layer-2 Relay发现的discovery solicitation message;2)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PC5链路上的RSRP需要满足一个门限值(即第三阈值)。只有当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PC5链路上的RSRP的值高于该门限值时,该第二用户设备才可以作为候选中继。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通过非3GPP接口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四阈值,所述第四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四阈值时才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非直连通信; 2)第五阈值,所述第五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非3GPP链路的信道质量高于所述第五阈值时,才可以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所述非3GPP的信道质量可以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非3GPP的链路的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Quality,RSRQ)或者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
也就是说,对于第一用户设备,当第一用户设备采用基于WLAN或蓝牙的设备到设备间的通信时,第一配置信息包含下述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1)Remote UE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非直连通信的Uu链路上的RSRP需要满足的一个门限值(即第四阈值)。只有当第一用户设备的Uu链路的RSRP低于该门限值时,第一用户设备才可以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非直连通信;2)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WLAN链路或蓝牙链路上的信道质量需要满足一个门限值(即第五阈值)。只有当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WLAN链路或蓝牙链路上信道质量的值高于该门限值时,该第二用户设备才可以作为候选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九指示信息和/或第十指示信息,所述第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通过侧行链路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操作,所述第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通过非3GPP接口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操作。
如果一个小区支持Layer-2 Relay,该小区广播一个系统消息(例如,可以为目前协议中定义的SIB19,或者一个新定义的专门针对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操作的系统信息),并且在该系统消息中显示的包含是否支持Layer-2 Relay操作的指示。例如,只定义一个指示信息,不区分基于PC5/sidelink技术的Layer-2 Relay和基于WLAN/蓝牙等非3GPP技术的 Layer-2 Relay。又如定义两个指示信息,分别用于指示支持基于PC5技术的Layer-2Relay 和支持基于WLAN/蓝牙等非3GPP技术的Layer-2 Relay。
在一实施例中,如果一个小区支持基于Sidelink技术的Layer-2 Relay,该小区至少在广播消息中广播一个或多个专门用于接收针对Layer-2 Relay发现的discoverymessage的资源池,或者一个或多个专门用于与Layer-2 Relay UE通信的接收资源池。可选的,如果一个小区广播了所述接收资源池,同时意味着该小区支持基于WLAN和蓝牙等non-3GPP技术的Layer-2 Relay;或者,如果该小区同时支持基于WLAN和蓝牙等non-3GPP技术的Layer-2 Relay,该小区在所述广播消息中通过一个指示信息来显式指示支持基于WLAN和蓝牙等非3GPP技术的Layer-2 Relay。此外,该小区还可以广播一个或多个专门用于发送针对Layer-2 Relay发现的discovery message的资源池,或者一个或多个专门用于与Layer-2 RelayUE通信的接收资源池。
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支持通过Sidelink技术连接一个提供Layer-2Relay功能的中继用户设备的远端用户设备,一方面可以让远端用户设备在中继用户设备的发现过程中获知发现的中继用户设备是否支持Layer-2 Relay功能,从而避免所述远端用户设备与一个不支持Layer-2 Relay功能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连接后,无法通过该中继设备与网络进行连接和通信;另外可以避免这个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远端用户设备的接入时延或数据通信时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远端用户设备在一个无法支持Layer-2Relay操作的小区中进行Layer-2 Relay用户设备的发现过程。
另外,对于支持通过non-3GPP技术连接一个提供Layer-2 Relay功能的中继用户设备的远端用户设备,可以让远端用户设备在与另外一个用户设备建立连接后,获知该用户设备是否支持Layer-2 Relay功能,从而避免所述远端用户设备与一个不支持Layer-2Relay功能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连接后,任然尝试通过该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建立连接和通信;另外可以避免这个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远端用户设备的接入时延或数据通信时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1000,如图10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1001,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小区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息为设备到设备间的发现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层(RRC)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发现消息的内容类型为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发现消息是用于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宣告消息,或者,所述发现消息是用于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响应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现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为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现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和/或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非3GPP 接口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所在服务小区的相关系统信息;或者,所述RRC消息包含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1001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支持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连接时,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支持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非3GPP接口连接时,通过非3GPP 接口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1001具体用于:
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适配层,所述接收模块1001具体用于:
通过非3GPP接口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适配层PDU包括第五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适配层PDU包括所述第一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监听接收资源池以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发现消息,所述接收资源池用于接收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送的设备到设备间的发现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被允许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 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二门限值时被允许发送用于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请求消息;2)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三阈值时,被允许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通过非3GPP接口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四阈值,所述第四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四阈值时被允许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非直连通信; 2)第五阈值,所述第五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非3GPP链路的信道质量高于所述第五阈值时,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模块(接收模块1001)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相关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000是以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此外,以上接收模块1001可通过图12所示的计算设备的通信接口1203来实现。
可见,一个中继用户设备和一个网络设备通过指示信息告知eRemote UE其支持Layer-2 Relay,或告知eRemote UE其发送指示信息的小区支持Layer-2 Relay。从而避免了eRemote UE与一个不支持Layer-2 Relay功能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连接后,无法通过该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建立连接和通信,另外还可以避免这个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远端用户设备的接入时延或数据通信时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1100,如图11所示,包括:
发送模块1101,用于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小区支持所述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被允许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二门限值时被允许发送用于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请求消息;2)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三阈值时,被允许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在一实施例中,针对通过非3GPP接口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四阈值,所述第四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四阈值时被允许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非直连通信; 2)第五阈值,所述第五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非3GPP链路的信道质量高于所述第五阈值时,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100是以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此外,以上发送模块1101可通过图12所示的计算设备的通信接口1203来实现。
可见,一个网络设备通过指示信息告知eRemote UE和Relay UE其发送指示信息的小区支持Layer-2 Relay。从而避免了eRemote UE与一个不支持Layer-2 Relay功能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连接后,无法通过该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建立连接和通信,另外还可以避免这个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远端用户设备的接入时延或数据通信时延。
如图12所示,计算机设备1200可以以图12中的结构来实现,该计算机设备1200包括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该计算设备12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至少一个存储器12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203。所述处理器1201通过通信总线与所述存储器1202和所述通信接口1203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1201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以上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1203,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12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所述存储器1202用于存储执行以上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201来控制执行。所述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
假设计算设备1200为用户设备时,存储器1202存储的代码可执行以上提供的第一用户设备执行的上述指示方法,比如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信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小区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
假设计算设备1200为网络设备时,存储器1202存储的代码可执行以上提供的网络设备执行的上述指示方法,比如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小区支持所述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
可见,一个中继用户设备和一个网络设备通过指示信息告知eRemote UE其支持Layer-2 Relay,或告知eRemote UE其发送指示信息的小区支持Layer-2 Relay。从而避免了eRemote UE与一个不支持Layer-2 Relay功能的中继用户设备建立连接后,无法通过该中继用户设备与网络建立连接和通信,另外还可以避免这个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远端用户设备的接入时延或数据通信时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用户设备执行的一种指示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网络设备执行的一种指示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上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38)

1.一种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小区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
所述第一消息为设备到设备间的发现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层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现消息的内容类型为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发现消息是用于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宣告消息,或者,所述发现消息是用于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响应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现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为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现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和/或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非3GPP接口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所在服务小区的相关系统信息;或者,所述RRC消息包含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支持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连接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当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支持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非3GPP接口连接时,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非3GPP接口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配置适配层,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非3GPP接口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适配层通过非3GPP接口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所述适配层PDU包括第五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适配层PDU包括所述第一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发现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通过监听接收资源池以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发现消息,所述接收资源池用于接收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送的设备到设备间的发现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被允许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被允许发送用于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请求消息;2)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三阈值时,被允许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被允许发送用于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请求消息;2)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三阈值时,被允许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通过非3GPP接口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四阈值,所述第四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四阈值时被允许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非直连通信;2)第五阈值,所述第五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非3GPP链路的信道质量高于所述第五阈值时,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通过非3GPP接口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四阈值,所述第四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四阈值时被允许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非直连通信;2)第五阈值,所述第五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非3GPP链路的信道质量高于所述第五阈值时,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16.一种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小区支持所述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被允许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被允许发送用于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请求消息;2)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三阈值时,被允许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通过非3GPP接口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四阈值,所述第四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四阈值时被允许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非直连通信;2)第五阈值,所述第五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非3GPP链路的信道质量高于所述第五阈值时,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2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的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小区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
所述第一消息为设备到设备间的发现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层消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现消息的内容类型为第一预设值时,所述发现消息是用于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宣告消息,或者,所述发现消息是用于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响应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现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和/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为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现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和/或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侧行链路与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通过非3GPP接口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连接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所在服务小区的相关系统信息;或者,所述RRC消息包含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功能。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当用户设备支持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连接时,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当用户设备支持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通过非3GPP接口连接时,通过非3GPP接口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0-24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包括:用户设备通过侧行链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用户设备配置适配层,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非3GPP接口接收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适配层协议数据单元,所述适配层PDU包括第五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消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适配层PDU包括所述第一消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0-24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监听接收资源池以接收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所述发现消息,所述接收资源池用于接收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送的设备到设备间的发现消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0-24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用户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被允许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对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被允许发送用于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请求消息;2)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三阈值时,被允许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对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被允许发送用于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请求消息;2)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三阈值时,被允许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对通过非3GPP接口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四阈值,所述第四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四阈值时被允许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非直连通信;2)第五阈值,所述第五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非3GPP链路的信道质量高于所述第五阈值时,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对通过非3GPP接口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四阈值,所述第四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四阈值时被允许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非直连通信;2)第五阈值,所述第五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非3GPP链路的信道质量高于所述第五阈值时,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3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或者所述第二消息中包含指示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消息的小区支持所述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的信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被允许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对通过侧行链路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被允许发送用于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发现的请求消息;2)第三阈值,所述第三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的RSRP高于所述第三阈值时,被允许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针对通过非3GPP接口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连接的第一用户设备,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1)第四阈值,所述第四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Uu链路的RSRP低于所述第四阈值时被允许通过第二用户设备与网络进行非直连通信;2)第五阈值,所述第五阈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在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非3GPP链路的信道质量高于所述第五阈值时,将所述第二用户设备作为候选的支持基于层二的演进的用户设备到网络的中继。
CN201780056586.5A 2016-11-17 2017-02-04 一种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097167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29037 2016-11-17
CN201611012903 2016-11-17
PCT/CN2017/072875 WO2018090491A1 (zh) 2016-11-17 2017-02-04 一种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6700A CN109716700A (zh) 2019-05-03
CN109716700B true CN109716700B (zh) 2021-06-22

Family

ID=62145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6586.5A Active CN109716700B (zh) 2016-11-17 2017-02-04 一种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452154B2 (zh)
EP (2) EP4221356A3 (zh)
CN (1) CN109716700B (zh)
WO (1) WO20180904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64821A1 (en) * 2017-03-10 2018-09-13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ue), evolved node-b (enb) and methods of paging in accordance with a relay arrangement
US11140732B2 (en) * 2017-04-02 2021-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sidelink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1924895B2 (en) * 2020-02-14 2024-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new radio layer two relay
WO2021163894A1 (zh) * 2020-02-18 2021-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中继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497799B (zh) * 2020-04-08 2022-09-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协议架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2067540A1 (zh) * 2020-09-29 2022-04-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中继设备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05383A1 (zh) * 2021-04-01 2022-10-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方式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74243A (zh) * 2021-06-10 2022-1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942405A (zh) * 2021-08-25 2023-04-07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用户设备支持直接到间接通信路径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US11533673B1 (en) * 2021-08-25 2022-12-20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lay user equipment (UE) to support direct to indirect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3196160A1 (en) * 2022-04-05 2023-10-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Nr relays – methods for multi-path discovery, relay selection, and network report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8218A (zh) * 2015-09-25 2016-01-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D2d通信中远端终端的准入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246027A (zh) * 2015-09-25 2016-01-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D2d中继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6150107A1 (zh) * 2015-03-25 2016-09-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直通系统中继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6153774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by enb for d2d ue to network relay searc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7673B (zh) 2008-05-09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流控处理方法
CN101841890B (zh) 2009-03-16 2013-12-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系统中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634812B (zh) 2013-11-27 2017-03-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用户设备中继同小区设备到设备直传通信的方法
US9414338B2 (en) 2014-08-07 2016-08-09 Alcatel Lucent Notification of relay capabilities for UE-to-network relay functions
US10154475B2 (en) * 2014-08-10 2018-12-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r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48543A1 (en) 2015-03-18 2016-09-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relay connections in d2d broadcast communication-based network
WO2016164808A1 (en) * 2015-04-08 2016-10-13 InterDigitial Patent Holdings, Inc. Realizing mobile relay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s
WO2017052335A1 (ko) * 2015-09-25 2017-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의 직접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7069430A1 (ko) * 2015-10-22 2017-04-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의 직접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90059015A1 (en) * 2016-02-24 2019-02-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ing using non-3gpp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536083B1 (en) * 2016-11-03 2021-03-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for sidelink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3774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by enb for d2d ue to network relay search
WO2016150107A1 (zh) * 2015-03-25 2016-09-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直通系统中继状态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228218A (zh) * 2015-09-25 2016-01-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D2d通信中远端终端的准入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246027A (zh) * 2015-09-25 2016-01-13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D2d中继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90491A1 (zh) 2018-05-24
US20230106792A1 (en) 2023-04-06
EP3531723A4 (en) 2019-10-02
EP3531723B1 (en) 2023-04-05
EP4221356A2 (en) 2023-08-02
US20190357284A1 (en) 2019-11-21
US11452154B2 (en) 2022-09-20
EP3531723A1 (en) 2019-08-28
US11917702B2 (en) 2024-02-27
EP4221356A3 (en) 2023-08-23
CN109716700A (zh) 2019-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6700B (zh) 一种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923912B (zh) 一种传输寻呼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US960317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enabling direct mode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 equipments
CN109691149B (zh) 一种控制设备到设备间发现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364670B1 (en) Signal strength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13973284B (zh) 侧行链路信令无线承载配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6202227A1 (zh) 一种层2链路标识的选择、通知方法及装置
TW201804840A (zh) 信息傳輸方法和裝置
CN114173368A (zh) 一种服务质量QoS的监测方法
US9930674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rocessor,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1249257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7211471B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测量上报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457758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devices
US10499443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EP3324677B1 (en) Network access change for a terminal from an access through a relay terminal to a direct access
WO2022021165A1 (zh) 中继发现方法和终端
EP3905736A1 (en) Device discovery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3565372B1 (e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70280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94804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4027412A1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US20240172008A1 (en) Duplic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24016173A1 (zh) 中继承载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045083A1 (zh) 通信方法和用户设备
EP3398370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messa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