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4774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4774A
CN109714774A CN201711013408.2A CN201711013408A CN109714774A CN 109714774 A CN109714774 A CN 109714774A CN 201711013408 A CN201711013408 A CN 201711013408A CN 109714774 A CN109714774 A CN 109714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mobile communication
downlink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arri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134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4774B (zh
Inventor
张龙
邓伟
江天明
王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134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47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4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4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4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4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其中网络侧设备对应的方法包括:将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用于供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本发明通过对频谱资源进行分段,使得频谱资源更加匹配数据传输所需的流量,释放出的频谱资源可用于其它通信系统,从而减小数据传输中的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系统中,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频谱对称使用,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的带宽相同。然而,互联网业务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下行传输的流量一般远远大于上行传输的流量。这样,FDD上下行带宽一致容易造成上行资源的浪费。
此外,对于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等其它通信系统,受限于频段高路损大和移动通信终端功率低等因素,上行覆盖更容易受限,可能需要使用部分低频段上行频谱补充上行覆盖。然而,低频段基本为FDD系统,由于上下行频谱对称使用,导致该部分的上行频谱难以被5G等其它通信系统使用。
可见,目前通信系统中的现有数据传输方法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以解决目前通信系统中的现有数据传输方法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将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用于供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则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则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M个上行辅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将第二通信系统的下行频谱分段为N个下行主载波和M个下行辅载波;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设备,则使用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支持第一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设备,则使用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包括:
使用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主载波和/或M个上行辅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将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用于供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六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收发器;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M个上行辅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七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第二通信系统的下行频谱分段为N个下行主载波和M个下行辅载波;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设备,所述收发器用于使用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支持第一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设备,所述收发器用于使用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八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
使用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主载波和/或M个上行辅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第九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网络侧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十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通信终端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网络侧设备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第十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移动通信终端对应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频谱资源进行分段,使得频谱资源更加匹配数据传输所需的流量,释放出的频谱资源可用于其它通信系统,从而减小数据传输中的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频谱分段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用于供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信系统可以是使用低频段的通信系统,例如FDD-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系统;第二通信系统可以是使用高频段的通信系统,例如5G系统。
对于高频段的通信系统(即第二通信系统),由于路损较大,移动通信终端的功率较低,因此,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覆盖容易受到限制。而对于低频段的通信系统(即第一通信系统),由于上行传输流量远小于下行传输流程,而上行传输频谱带宽与下行传输频谱带宽相等,因此,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有富余。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实施例基于载波聚合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中,网络侧设备可以将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成若干频段,这样,其中一部分上行频段可以用于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传输,另一部分上行频段可以用于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传输。
为了比较容易区分这些频段的功能,将其中的N个频段取名为上行主载波,将其中的M个频段取名为上行辅载波。其中,上行主载波用于供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这里,N和M均可以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上行频谱资源进行分段,使得上行频谱资源更加匹配上行数据传输所需的流量,释放出的上行频谱资源可用于其它通信系统,从而减小上行数据传输中的资源浪费。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将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用于供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
该步骤中,网络侧设备可以将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其余可以参照图1所示的发明实施例,为避免重复,对此不作赘述。
步骤202、将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下行频谱分段为与所述上行频谱对称的N个下行主载波和M个下行辅载波。
一般来说,上行频谱与下行频谱的频段需要满足对称性,因此,该步骤中,网络侧设备可以将第一通信系统的下行频谱按照上行频谱的分段方式进行分段。
为了便于区分分段后的下行频谱,可以将其中与N个上行主载波对应的N个频段称之为下行主载波,将其中与M个上行辅载波对应的M个频段称之为下行辅载波。
步骤203、使用至少一个下行主载波和/或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
该步骤中,网络侧设备可以使用下行频谱中的至少一个下行主载波向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也可以使用下行频谱中的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还可以使用下行频谱中的至少一个下行主载波和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
图2-1示出了将15M带宽的上行频谱分为一个5M带宽的上行主载波和一个10M带宽的上行辅载波,同时将15M带宽的下行频谱分为一个5M带宽的下行主载波和一个10M带宽的下行辅载波的实施方式。
其中,第一通信系统(FDD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可以使用5M带宽的上行主载波进行上行传输,第二通信系统(5G系统或其它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可以使用10M带宽的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
另外,网络侧设备可以使用5M带宽的下行主载波和/或10M带宽的下行辅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这里,网络侧设备使用哪个频段进行下行传输,取决于移动通信终端是否支持载波聚合,对于不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而言,网络侧设备可以使用下行主载波进行下行传输;而对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而言,网络侧设备既可以使用下行主载波进行下行传输,也可以使用下行辅载波进行下行传输,或者同时使用下行主载波和下行辅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传统的载波聚合的资源分配策略中,主载波资源和辅载波资源具有相同的优先级,考虑到移动通信终端对载波聚合的支持情况不同,为适应非对称频谱使用场景,并充分利用下行频谱资源,网络侧设备可以对下行频谱资源的调度方式进行优化。
可选的,所述使用至少一个下行主载波和/或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包括:
若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支持载波聚合,则优先使用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为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优先分配下行辅载波资源,调度时提高下行辅载波资源分配优先级。这样,能够提高下行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传统的载波聚合激活策略基于用户(即移动通信终端)的业务需求,在用户缓存大小或包延迟超过门限时才激活载波聚合。然而,非对称使用频谱时辅载波上可能无用户驻留,如激活载波聚合的用户数量较少,则很可能无法使用辅载波的频谱资源。因此,网络侧设备可以对载波聚合的激活策略进行优化。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下行传输需求门限。
具体的,若支持载波聚合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低于门限值,和/或,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利用率低于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的利用率,则降低所述下行传输需求门限。
例如,小区内支持载波聚合的用户数占比低于门限值(如20%)或辅载波资源利用率显著低于主载波(如差值大于50%),则可以采用激进的载波聚合激活策略,大幅调低业务需求门限,如将缓存大小门限由15K字节调整为1K字节。这样,通过提升激活载波聚合的用户数以提升辅载波资源利用率。
例如,小区内支持载波聚合的用户数占比一般(如介于20%到50%之间)或辅载波资源利用率低于主载波(如差值介于20%到50%之间),则可以采用略激进的载波聚合激活策略,适当调低业务需求门限,如将缓存大小门限由15K字节调整为7.5K字节。
例如,小区内支持载波聚合的用户数占比较高(如高于50%)或辅载波资源利用率接近或高于主载波(如差值小于20%),则采用传统的载波聚合激活策略,不调整业务需求门限,仅对业务量较大的用户激活载波聚合,以减少移动通信终端耗电。
由于下行辅载波是独立载波,但仅下行频谱可用,因此为了避免影响用户正常业务,需要对下行辅载波进行特殊配置,禁止用户接入、重选入和切换入。
其中,为了禁止用户接入或重选入,网络侧设备可以将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接入权限配置为禁止状态;或者,网络侧设备可以仅在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上发送系统消息。
以上两种实施方式均能实现禁止用户接入或重选入的问题,但第一种方式主要取决于移动通信终端,对于某些非标移动通信终端,仍然存在接入或重选入的风险;第二种方式中,由于网络侧设备仅在下行主载波上发送系统消息,也就是说其不在下行辅载波上发送系统消息,可控制所有移动通信终端,且增加业务信道可用资源,一定程度提升小区吞吐量。
其中,为了禁止用户切换入,若接收到针对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切换请求,网络侧设备可以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频谱资源进行分段,使得频谱资源更加匹配数据传输所需的流量,释放出的频谱资源可用于其它通信系统,从而减小数据传输中的资源浪费。
参见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301、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则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则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M个上行辅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参照图2所示的发明实施例进行实施,并没有相同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对此不作赘述。
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将第二通信系统的下行频谱分段为N个下行主载波和M个下行辅载波。
步骤402、若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设备,则使用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进行下行传输;若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支持第一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设备,则使用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通信系统可以是使用高频段的通信系统,例如5G系统;第一通信系统可以是使用低频段的通信系统,例如FDD-LTE系统。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与所述下行频谱对称的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
其中,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主载波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上行传输需求门限。
可选的,所述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上行传输需求门限,包括:
若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低于门限值,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利用率低于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的利用率,则降低所述上行传输需求门限。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接入权限配置为禁止状态;或者,
仅在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上发送系统消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针对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切换请求,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是将低频段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部分频段供高频段通信系统使用,而本发明实施例是将高频段通信系统的下行频谱中的部分频段供低频段通信系统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发明构思与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对此不作赘述。
参见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使用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主载波和/或M个上行辅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
可选的,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支持载波聚合,则优先使用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进行实施,并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对此不作赘述。
参见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6所示,网络侧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所述处理器601用于:
将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用于供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601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下行频谱分段为与所述上行频谱对称的N个下行主载波和M个下行辅载波;
如图7所示,网络侧设备600还包括收发器602,所述收发器602用于:
使用至少一个下行主载波和/或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602执行所述使用至少一个下行主载波和/或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包括:
若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支持载波聚合,则优先使用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601还用于:
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下行传输需求门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601执行所述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下行传输需求门限,包括:
若支持载波聚合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低于门限值,和/或,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利用率低于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的利用率,则降低所述下行传输需求门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601还用于:
将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接入权限配置为禁止状态;或者,
仅在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上发送系统消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602还用于:
若接收到针对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切换请求,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网络侧设备600可以是图1至图3所示的发明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网络侧设备,图1至图3所示的发明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6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如图8所示,移动通信终端800,包括收发器801;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800为支持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收发器801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800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收发器801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M个上行辅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移动通信终端800可以是图1至图3所示的发明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图1至图3所示的发明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移动通信终端8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9所示,网络侧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01和收发器902;
所述处理器901用于:将第二通信系统的下行频谱分段为N个下行主载波和M个下行辅载波;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900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设备,所述收发器902用于使用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900为支持第一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设备,所述收发器902用于使用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01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与所述下行频谱对称的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
其中,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主载波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01还用于:
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上行传输需求门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01执行所述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上行传输需求门限,包括:
若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低于门限值,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利用率低于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的利用率,则降低所述上行传输需求门限。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901还用于:
将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接入权限配置为禁止状态;或者,
仅在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上发送系统消息。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902还用于:
若接收到针对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切换请求,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网络侧设备900可以是图4至图5所示的发明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网络侧设备,图4至图5所示的发明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9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如图10所示,移动通信终端1000包括收发器1001,所述收发器1001用于:
使用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主载波和/或M个上行辅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1000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收发器1001执行所述使用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主载波和/或M个上行辅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包括: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1000支持载波聚合,则优先使用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移动通信终端1000可以是图4至5所示的发明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图4至图5所示的发明实施例中任意实施方式的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移动通信终端1000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11所示,该网络侧设备1100包括存储器1101、处理器1102及存储在存储器1101上并可在处理器11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
将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用于供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在图11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1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1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1102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101可以存储处理器11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102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
将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下行频谱分段为与所述上行频谱对称的N个下行主载波和M个下行辅载波;
使用至少一个下行主载波和/或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
可选的,处理器1102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
若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支持载波聚合,则优先使用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
可选的,处理器1102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
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下行传输需求门限。
可选的,处理器802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
若支持载波聚合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低于门限值,和/或,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利用率低于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的利用率,则降低所述下行传输需求门限。
可选的,处理器1102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
将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接入权限配置为禁止状态;或者,
仅在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上发送系统消息。
可选的,处理器1102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
若接收到针对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切换请求,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网络侧设备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12所示,该网络侧设备1200包括存储器1201、处理器1202及存储在存储器1201上并可在处理器12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2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
将第二通信系统的下行频谱分段为N个下行主载波和M个下行辅载波;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设备,则使用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支持第一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设备,则使用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在图12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2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2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1202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201可以存储处理器12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202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
将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与所述下行频谱对称的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
其中,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主载波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
可选的,处理器1202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
所述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上行传输需求门限。
可选的,处理器1202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
若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低于门限值,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利用率低于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的利用率,则降低所述上行传输需求门限。
可选的,处理器1202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
将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接入权限配置为禁止状态;或者,
仅在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上发送系统消息。
可选的,处理器1202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
若接收到针对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切换请求,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图4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图4至图5所示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网络侧设备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如图13所示,该移动通信终端1300包括存储器1301、处理器1302及存储在存储器1301上并可在处理器13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3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则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则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M个上行辅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在图13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3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1302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301可以存储处理器1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是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移动通信终端,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终端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如图14所示,该移动通信终端1400包括存储器1401、处理器1402及存储在存储器1401上并可在处理器14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4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
使用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主载波和/或M个上行辅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在图14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4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4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1402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401可以存储处理器14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402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支持载波聚合,则优先使用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可以是图4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移动通信终端图4至图5所示实施例中移动通信终端的任意实施方式都可以被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所实现,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用于供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下行频谱分段为与所述上行频谱对称的N个下行主载波和M个下行辅载波;
使用至少一个下行主载波和/或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至少一个下行主载波和/或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包括:
若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支持载波聚合,则优先使用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下行传输需求门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下行传输需求门限,包括:
若支持载波聚合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低于门限值,和/或,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利用率低于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的利用率,则降低所述下行传输需求门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接入权限配置为禁止状态;或者,
仅在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上发送系统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针对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切换请求,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则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则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M个上行辅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二通信系统的下行频谱分段为N个下行主载波和M个下行辅载波;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设备,则使用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支持第一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设备,则使用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与所述下行频谱对称的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
其中,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主载波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上行传输需求门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上行传输需求门限,包括:
若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低于门限值,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利用率低于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的利用率,则降低所述上行传输需求门限。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接入权限配置为禁止状态;或者,
仅在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上发送系统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针对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切换请求,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15.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主载波和/或M个上行辅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支持载波聚合,则优先使用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
17.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将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用于供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第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第二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下行频谱分段为与所述上行频谱对称的N个下行主载波和M个下行辅载波;
所述网络侧设备还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
使用至少一个下行主载波和/或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执行所述使用至少一个下行主载波和/或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包括:
若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支持载波聚合,则优先使用至少一个下行辅载波向所述第一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下行传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下行传输需求门限。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下行传输需求门限,包括:
若支持载波聚合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低于门限值,和/或,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利用率低于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的利用率,则降低所述下行传输需求门限。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接入权限配置为禁止状态;或者,
仅在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上发送系统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若接收到针对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的切换请求,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24.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一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M个上行辅载波上进行上行传输;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25.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第二通信系统的下行频谱分段为N个下行主载波和M个下行辅载波;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设备,所述收发器用于使用所述N个下行主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若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支持第一通信系统的网络侧设备,所述收发器用于使用所述M个下行辅载波进行下行传输;
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分段为与所述下行频谱对称的N个上行主载波和M个上行辅载波;
其中,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主载波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用于供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上行传输需求门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根据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利用率,调整上行传输需求门限,包括:
若支持载波聚合的移动通信终端的数量低于门限值,和/或,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利用率低于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的利用率,则降低所述上行传输需求门限。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接入权限配置为禁止状态;或者,
仅在所述N个上行主载波上发送系统消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用于:
若接收到针对所述M个上行辅载波的切换请求,发送切换失败消息。
31.一种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
使用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主载波和/或M个上行辅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支持所述第二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终端;
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执行所述使用第二通信系统的上行频谱中的N个上行主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主载波和/或M个上行辅载波的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包括:
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支持载波聚合,则优先使用至少一个上行辅载波进行上行传输。
33.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CN201711013408.2A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 Active CN109714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3408.2A CN109714774B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3408.2A CN109714774B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4774A true CN109714774A (zh) 2019-05-03
CN109714774B CN109714774B (zh) 2023-05-09

Family

ID=66252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3408.2A Active CN109714774B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477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9488A1 (zh) * 2013-04-19 2014-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5917691A (zh) * 2014-12-24 2016-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共享无线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9488A1 (zh) * 2013-04-19 2014-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制式系统下的干扰协调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5917691A (zh) * 2014-12-24 2016-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共享无线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4774B (zh)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52296A1 (en) Configuration for duplication transmission and duplic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803670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WO2012019502A1 (zh) 对终端的副小区的上行链路进行激活和去激活的方法及装置
KR20200052368A (ko) 자원 할당 확정 방법, 자원 할당 지시 방법, 단말 및 네트워크 측 기기
WO2010108348A1 (zh) 载波聚合的实现方法以及基站
EP3001619B1 (en) Bandwidth adjustment method and bandwidth adjustment controller
WO2021155520A1 (zh)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5230096B (zh) 无源互调信号干扰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0891306B (zh) 下行覆盖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0351843B (zh) 资源分配指示方法、资源分配获取方法、基站及用户终端
CN111031602A (zh) 带宽部分的更新方法及终端
WO2017054631A1 (zh) 配置资源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WO2018059507A1 (zh) 通信方法与设备
CN105874861A (zh) 一种调节空口容量密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3573393B (zh) 一种基于5g超级上行场景下降低功耗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TWI772538B (zh) 一種功率控制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存儲介質
CN10971477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移动通信终端
WO2023024731A1 (zh) 一种降低峰均功率比papr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2994905B (zh) 策略和计费的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800675A (zh)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0354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ower optimized hybrid parallel/pipelined layer 2 processing for packets of different throughput types
CN113056004A (zh) 一种上行传输控制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22100761A1 (zh) 频谱共享方法及装置、基站、网络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WO2016177349A1 (zh) 最小隔离带宽合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586819B (zh) 一种上行保证功率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 Xuanwu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2 Xuanwu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atentee befor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9

Address after: 32 Xuanwu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Mobile Zijin (Jiangsu)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32 Xuanwumen West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53

Patentee befor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