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3011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3011A
CN109713011A CN201811601830.4A CN201811601830A CN109713011A CN 109713011 A CN109713011 A CN 109713011A CN 201811601830 A CN201811601830 A CN 201811601830A CN 109713011 A CN109713011 A CN 109713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layer
luminescent device
luminescent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018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3011B (zh
Inventor
李雪原
黄莹
朱平
刘胜芳
刘亚伟
张久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018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30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3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3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3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3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层组;立体的发光器件,其处于衬底层组上;发光器件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其包括立体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从而使发光器件的发光面在立体空间上进行排布,一方面能够在同一尺寸上的显示面板上形成更大面积的发光器件,提高发光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面积的显示面板上更多地设置发光面,从而进一步提高像素密度。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由于其不需要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可弯曲等优异性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实现越来越细腻的显示效果,对显示装置的像素密度(Pixels Per Inch,PPI)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仅从像素设计的方面考虑,就需要在一定面积内尽可能更多地排布像素结构。
目前,在平面上的像素排布基本上已经达到工艺能力的极限,因此期望一种提高PPI的其它像素排布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设置立体的发光器件,进一步提高像素密度。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衬底层组;立体的发光器件,其处于所述衬底层组上;所述发光器件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面的发光颜色相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面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至少两个区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两个区域处于所述发光器件的周向面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具有多个发光器件,相邻发光器件的相对面的发光颜色相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为三个区域,发光颜色分别为红、绿、蓝。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与所述衬底层组的表面平行,所述周向面为相对于所述顶面径向向外倾斜的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处于所述衬底层组上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发光面形成所述立体的发光器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周向面上具有阳极,在所述阳极上形成有发光层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周向面包括多个倾斜的平面。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根据前述任一项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其包括立体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从而使发光器件的发光面在立体空间上进行排布,一方面能够在同一尺寸上的显示面板上形成更大面积的发光器件,提高发光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面积的显示面板上更多地设置发光面,从而进一步提高像素密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垂直平面剖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垂直平面剖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图1和图2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垂直平面剖视图和俯视图,其中图1和图2分别仅截取显示面板的一部分区域示意。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可以是OLED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层组110以及立体的发光器件120,发光器件120处于衬底层组110上,其中发光器件120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立体的发光器件120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从而使发光器件120的发光面在立体空间上进行排布,一方面能够在同一尺寸上的显示面板100上形成更大面积的发光器件120,提高发光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面积的显示面板100上更多地设置发光面,从而进一步提高像素密度。
衬底层组110可以包括衬底基板111、驱动层112、平坦层113。驱动层112位于衬底基板111上,平坦层113位于驱动层112上,发光器件120设置在平坦层113上。
衬底基板111可以是玻璃,也可以是聚酰亚胺(polyimide,PI)薄膜等聚合物衬底或者包含PI等聚合物材料的衬底。衬底基板111可以是柔性的,使得显示面板100可以是柔性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衬底基板111与驱动层112之间,还可以设置缓冲层116,缓冲层116例如由氮化硅或碳化硅制成。
驱动层112包括多个驱动晶体管130,驱动晶体管130与对应的发光器件120电连接,用于驱动对应的发光器件120发光。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层112还可以包括其他晶体管以及电容器等结构,通过相互连接实现对发光器件120的驱动,本文中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的驱动层112,至少包括形成在缓冲层116上的有源层、形成在该有源层以及缓冲层116上的栅绝缘层、形成在栅绝缘层上的栅极导体、形成在该栅极导体以及栅绝缘层上的介质层、以及在该介质层表面贯穿至有源层的源电极导体和漏电极导体。可以理解的是,在包括其它驱动层器件的实施例中,驱动层112还可以包括其他导体层、半导体层以及绝缘介质层。
有源层可以由氧化物材料、硅材料以及有机物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多晶硅(polycrystalline silicon)、非晶硅(amorphous silicon,α-Si)、低温多晶硅(low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铟镓锌氧化物(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IGZO)、六噻吩、聚噻吩等材料制成。
栅绝缘层、介质层分别可以由氮氧化物或硅氧化物制成,也可以由其它绝缘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制成。
栅极导体、源电极导体以及漏电极导体分别可以由导体材料制成,例如是金属制成。
平坦层113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苯环丁烯(BCB)、丙烯酸酯或聚酰亚胺。平坦层113具有平坦的表面,从而方便发光器件120的形成。
本实施例中,每个发光器件120的发光面的发光颜色相同,每个发光器件120的发光面的发光颜色可以是红、绿、蓝中的任意一种颜色。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发光器件120的发光面也可以发出其它颜色的光,例如白色。相邻发光器件120之间为非像素区160。
本实施例的发光器件120的顶面与衬底层组110的表面平行,其周向面为相对于该顶面径向向外倾斜的面,倾斜的倾斜角为15度至80度,例如可以是45度。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处于衬底层组110上的像素定义层140,像素定义层140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像素定义层140和像素定义层140上的发光面形成所述立体的发光器件120。
像素定义层140形成在平坦层113上,像素定义层140用于定义发光器件120的形成位置,其材料可选择但不限于光阻胶。本实施例的像素定义层140呈圆台状,像素定义层140的高度可为1微米至5微米,例如是3微米。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定义层140的周向面包括相对顶面倾斜的曲面。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定义层140的周向面包括多个倾斜的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像素定义层140的形状不限于是圆台状,例如也可以是三棱台、四棱台、六棱台等棱台状结构。
进一步地,在像素定义层140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上具有阳极151,在阳极151上形成有发光层组152,在发光层组152上还可以形成阴极153,本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器件120可以共用同一阴极153。
阳极151、阴极153分别为导体,例如是金属或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制成。阳极151、阴极153的厚度分别可以是50纳米至200纳米,例如可以是100纳米。阳极151、阴极153中的一个可以设置为反射电极,另一个可以设置为透明电极,从而形成微腔结构。微腔结构可以产生微腔效应,产生强烈的多光束干涉,对光源具有选择、窄化和加强等作用。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每个发光器件120的发光面的发光颜色相同,每个发光器件120具有相对衬底层组110倾斜的周向面,使得周向面上的发光器件120可以向更多角度方向发光,提高显示面板100上发光器件120的可视角度,改善由于微腔效应导致的视角偏移现象。
发光层组152具体可以包括与阳极151接触的空穴注入层、与阴极153接触的电子注入层、设置在空穴注入层面向阴极153一侧的空穴传输层、设置在电子注入层面向阳极151一侧的电子传输层,以及设置在空穴传输层与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电致发光层。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层组152还可以包括空穴阻挡层和/或电子阻挡层等其他层结构。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互连结构170,互连结构170将阳极151与驱动晶体管130对应电连接。其中,本实施例的像素定义层140的底面与平坦层113接触,互连结构170对应于像素定义层140的底面边缘设置,使得上述互连结构170在形成时,仅需要对平坦层113以及部分驱动层112进行图案化,而无需图案化由于具有倾斜结构而较难把控图案化精度的像素定义层140,从而得到连接稳定性更高的互连结构170。进一步地,同一像素定义层140上设有的阳极151可以连接至同一驱动晶体管130,使得同一像素定义层140上所有的发光面都由同一驱动晶体管130驱动。本实施例中,同一像素定义层140上所有的发光面形成一个子像素,像素面积增大,发光效率提高。
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立体的发光器件120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从而使发光器件120的发光面在立体空间上进行排布,一方面能够在同一尺寸上的显示面板100上形成更大面积的发光器件120,提高发光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面积的显示面板100上更多地排布发光像素,从而进一步提高像素密度。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垂直平面剖视图,其中仅截取显示面板的一部分区域示意。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0包括衬底层组210以及立体的发光器件220,发光器件220处于衬底层组210上,其中发光器件220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0,立体的发光器件220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从而使发光器件220的发光面在立体空间上进行排布,一方面能够在同一尺寸上的显示面板200上形成更大面积的发光器件220,提高发光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面积的显示面板200上更多地排布发光像素,从而进一步提高像素密度。
衬底层组210可以包括衬底基板211、驱动层212、平坦层213。驱动层212位于衬底基板211上,平坦层213位于驱动层212上,发光器件220设置在平坦层213上。在衬底基板211与驱动层212之间,还可以设置缓冲层216。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0的俯视图,图4仅示出显示面板200的一部分区域。与第一实施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每个发光器件220的发光面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至少两个区域。该至少两个区域处于所述发光器件220的周向面上。
本实施例中,该至少两个区域为三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220R、第二区域220B和第三区域220G,第一区域220R、第二区域220B和第三区域220G的发光颜色例如分别为红、蓝、绿。
显示面板200可以具有多个发光器件220,多个发光器件220例如是阵列排布。相邻发光器件220之间为非像素区260。在本实施例中,相邻发光器件220的相对面的发光颜色相同。例如,在图4所示的区域中,左上发光器件220的右周面与右上发光器件220的左周面相对,两者发光颜色相同,例如都发出蓝色光。
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0,相邻发光器件220的相对面的发光颜色相同,使得在形成发光器件220时,相邻发光器件220的相对面的至少部分发光区域可以通过掩膜板上的同一通孔同时蒸镀形成,降低对掩膜板上通孔细密度的要求,降低掩膜板的制作难度。
请同时参考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的发光器件220中,发光器件220的顶面与衬底层组210的表面平行,其周向面为相对于该顶面径向向外倾斜的面。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还包括处于衬底层组210上的像素定义层240,像素定义层240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像素定义层240和像素定义层240上的发光面形成所述立体的发光器件220。
像素定义层240形成在平坦层213上,像素定义层240用于定义发光器件220的形成位置,其材料可选择但不限于光阻胶。本实施例的像素定义层240呈棱台状,例如是正四棱台,像素定义层240的周向面包括多个相对顶面倾斜的平面。像素定义层240的高度可为1微米至5微米,例如是3微米,每个像素定义层240的下底面的边长可为5微米至50微米,例如是20微米。像素定义层240的周向面相对顶面倾斜的倾斜角为15度至80度,例如可以是45度。
进一步地,在像素定义层240的周向面上具有阳极251,在阳极251上形成有发光层组252,在发光层组252上还可以形成阴极253。
本实施例的驱动层212包括多个驱动晶体管230,驱动晶体管230与对应的发光器件220的阳极251电连接,用于驱动对应的发光区域发光。显示面板200还包括互连结构270,互连结构270将阳极251与驱动晶体管230对应电连接。
以下将对显示面板200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其它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与之类似。
显示面板200的制作方法大致包括形成衬底层组和形成立体的发光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衬底层组的步骤可以包括:在衬底基板上形成缓冲层,在缓冲层上形成驱动层,其中驱动层包括驱动晶体管,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层还可以包括开关晶体管、存储电容等器件。之后,驱动层上形成平坦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形成衬底层组后,可以在衬底层组上形成图案化的像素定义层,该图案化的像素定义层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本实施例中,每个像素定义层呈棱台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圆台等其它形状。
形成立体的发光器件的步骤可以包括:在像素定义层上形成阳极,在阳极上形成发光层组,在发光层组上形成阴极。在本实施例中,阳极可以形成在每个棱台状像素定义层的周向面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每个像素定义层以及像素定义层上的发光面形成阳极。阳极、发光层组以及阴极共同构成子像素。显示面板上的子像素可以是多个,多个子像素可以共用阴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例如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由于其包括的显示面板上具有立体的发光器件,立体的发光器件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从而使发光器件的发光面在立体空间上进行排布,一方面能够在同一尺寸上的显示面板上形成更大面积的发光器件,提高发光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面积的显示面板上更多地排布发光像素,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像素密度。
依照本发明如上文所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层组;
立体的发光器件,其处于所述衬底层组上;
所述发光器件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面的发光颜色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的发光面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至少两个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区域处于所述发光器件的周向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发光器件,相邻发光器件的相对面的发光颜色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区域为三个区域,发光颜色分别为红、绿、蓝。
7.根据权利要求1到4、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与所述衬底层组的表面平行,所述周向面为相对于所述顶面径向向外倾斜的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处于所述衬底层组上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周向面和/或顶面为发光面,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发光面形成所述立体的发光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周向面上具有阳极,在所述阳极上形成有发光层组,
优选地,所述像素定义层的周向面包括多个倾斜的平面。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1601830.4A 2018-12-26 2018-12-26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7130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1830.4A CN109713011B (zh) 2018-12-26 2018-12-26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01830.4A CN109713011B (zh) 2018-12-26 2018-12-26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3011A true CN109713011A (zh) 2019-05-03
CN109713011B CN109713011B (zh) 2020-09-08

Family

ID=66258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01830.4A Active CN109713011B (zh) 2018-12-26 2018-12-26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301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97943A1 (en) * 2010-06-03 2011-12-08 Gun-Shik Kim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20112210A1 (en) * 2010-11-10 2012-05-1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2123286A (ja) * 2010-12-10 2012-06-28 Canon Inc 発光装置
US20160111686A1 (en) * 2013-12-04 2016-04-21 Japan Display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US20160322437A1 (en) * 2015-04-30 2016-11-03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07871775A (zh) * 2017-10-27 2018-04-0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8122949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发光结构的显示设备
CN108493228A (zh) * 2018-05-23 2018-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97943A1 (en) * 2010-06-03 2011-12-08 Gun-Shik Kim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20112210A1 (en) * 2010-11-10 2012-05-1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2123286A (ja) * 2010-12-10 2012-06-28 Canon Inc 発光装置
US20160111686A1 (en) * 2013-12-04 2016-04-21 Japan Display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US20160322437A1 (en) * 2015-04-30 2016-11-03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08122949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发光结构的显示设备
CN107871775A (zh) * 2017-10-27 2018-04-0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8493228A (zh) * 2018-05-23 2018-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ANG YANG AND SHUN-CHI CHANG: "Pyramid-shaped pixels for full-color organic emissive displays",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3011B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4132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0438119C (zh) 双面板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89894B (zh) 有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995028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194854B (zh)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3199096B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531770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2470287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相关装置
US20070236134A1 (en) OLED pixel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30189595A1 (en) Display substrate having additional pad layer
CN110047898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20220115469A1 (en)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6982975B2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9860227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2576811A (zh) 具有级联oled结构的amoled
CN107799565A (zh) 用于平板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基板
CN109786425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767646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7346777A (zh) 有源矩阵显示装置
CN108364976A (zh) 顶发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8649050A (zh) 一种oled显示基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14183398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164645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99499A (zh) 发光显示面板
CN108717957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