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1095B - 一种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1095B
CN109711095B CN201910048973.5A CN201910048973A CN109711095B CN 109711095 B CN109711095 B CN 109711095B CN 201910048973 A CN201910048973 A CN 201910048973A CN 109711095 B CN109711095 B CN 109711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basin
model
hydrological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89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1095A (zh
Inventor
常文娟
马海波
严登华
雷晓辉
王浩
董晓华
刘冀
朱士江
董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to CN2019100489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10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1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1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1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1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涉及水文资料整理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通过自然流域分割的方法,将河段区间分割成一个单独的子流域,然后根据各子流域的降雨过程和流量过程,得到流域模型子流域的河段区间的水文模型参数,再根据河段区间的水文模型参数单独建立河段区间流域水文模型,由模型直接计算河段区间的汇流过程,即河段区间入流过程。所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掌握资料较少的情况下通过简单操作可以得到任意河段区间的较高精度的区间入流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文资料整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为研究水库调度、水资源管理、水文预报等问题,收集/获取河道演进及河段区间入流资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目前,广泛使用的河道洪水演进的方法可分为水动力学方法和水文学方法。水动力学方法物理意义明确,但所需资料较多,计算复杂,操作性较差,且求解时间较长。而水文学方法主要为马斯京根法,该方法计算过程简便,所需资料较少,且精度能够满足一般科研工程需求。但是马斯京根法建立的基础是水量平衡方程,没有考虑到区间入流的影响,对有支流汇入的情况,通常采用“先合后演”或“先演后合”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的使用需要支流的流量过程资料。
然而在一些小流域,水文站点的建设并不完善,一些支流往往缺乏观测资料;或者在山区流域,山洪暴发时区间入流量可能等于或大于河道径流流量。此时直接应用马斯京根法得到的结果准确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GIS图层中,将河段上下断面所在的区间划分为一个单独的子流域;
获取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各雨量站场次洪水的降水过程,以及该水文站所在断面相应场次洪水的流量过程,并把降水过程和流量过程由不等间隔时间序列转化为等间隔时间序列;
S2,在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面文件中添加各水文单元,并生成相应的流域模型,确定对应的计算方法;
S3,根据S1中得到的各雨量站的等间隔的降水数据,采用空间插值方法确定各子流域的降雨过程,将S1中得到的等间隔的流量过程作为水文站所在断面的场次洪水的流量过程。
S4,根据S3中得到的降雨过程以及场次洪水的流量过程,估算出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的水文模型参数,并根据该参数得到该流域模型子流域的河段区间的水文模型参数;
S5,根据河段区间的水文模型参数建立河段区间流域的水文模型;
S6,将河段区间流域场次洪水的等间隔降雨量数据以及率定好的河段区间模型最终参数代入到河段区间流域的水文模型中,得到场次洪水的区间入流过程。
优选地,S1中,所述在GIS图层中,将河段上下断面所在的区间划分为一个单独的子流域,具体为:获取所研究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的雨量站以及该水文站的经纬度信息,并将这些点通过GIS软件点绘在图层中将其制成面文件;获取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范围的DEM图,并将该文件类型转化为栅格文件类型,在GIS软件中加载GeoHMS工具条,将该栅格文件通过GeoHMS工具进行水文分析,得到按照自然流域划分的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图面文件,其中,通过子流域分割和合并的方法将河段上下断面所在的区间作为一个单独的子流域划分出来。
优选地,S1中,所述水文分析包括:填洼、生成流向、计算累积流、定义河流、河流分段、集水区划分、集水区多边形处理、排水线处理、流域聚合、提取目标流域。
优选地,S1中,所述等间隔时间序列的时段长度根据降雨径流特性确定,湿润半湿润地区,时段长度为1小时。
优选地,S2中,所述在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面文件中添加的各水文单元包括水源、河段、汇流点、水库,对于水源单元确定的计算方法包括产流计算的方法、汇流计算的方法;对于河段单元确定的计算方法为洪水演进的方法;对于水库单元确定的计算方法为水库的蓄泄关系;对于汇流点确定的计算方法为其上下相连接的水文单元。
优选地,S3中,所述空间插值方法包括泰森多边形法、距离倒数平方法。
优选地,S4具体为:
S401,根据参数的物理意义及经验确定一个参数的初始值;
S402,确定定量描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流量拟合优度的目标函数;
S403,通过优化方法确定目标函数的最小值,通过优化计算得到单场降雨径流过程的水文模型最优参数,再通过多场降雨径流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得到多组最优的水文模型参数,取每个参数的多组平均值,作为模型的综合最优参数;在构建好的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的水文模型中找出河段区间子流域的综合最优模型参数;
优选地,S402中,所述目标函数选择峰值加权均方根误差函数、残差平方和函数、残差绝对值函数或峰值流量百分比误差函数,S403中,优化方法选择遗传算法或粒子群算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首先通过自然流域分割的方法,将河段区间分割成一个单独的子流域,然后根据各子流域的降雨过程和流量过程,得到流域模型子流域的河段区间的水文模型参数,再根据河段区间的水文模型参数单独建立河段区间流域水文模型,由模型直接计算河段区间的汇流过程,即河段区间入流过程。所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掌握资料较少的情况下通过简单操作可以得到任意河段区间的较高精度的区间入流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河段区间流域示意图;
图3是河段区间流域在花园水文站以上流域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A站以上流域1989年5月6号20时至1989年5月21日8时时间步长为1小时的降雨径流过程示意图;
图5是河段区间流域模型示意图;
图6是河段区间19890506号洪水入流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资料收集与处理
收集所研究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的雨量站以及该水文站的经纬度信息,并将这些点通过GIS软件点绘在图层中将其制成面文件,文件名记为GageStation.shap;收集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范围的DEM图,并将该文件类型转化为栅格文件类型,在GIS软件中加载GeoHMS工具条,将该栅格文件通过GeoHMS工具进行水文分析,经过填洼、生成流向、计算累积流、定义河流、河流分段、集水区划分、集水区多边形处理、排水线处理、流域聚合、提取目标流域等操作,得到按照自然流域划分的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图面文件,通过子流域分割和合并的方法将河段上下断面所在的区间作为一个单独的子流域划分出来,记为河段区间流域Subbasin.shape。
收集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流域各雨量站场次洪水的降水过程以及该水文站所在断面相应场次洪水的流量过程,并把降水过程和流量过程由不等间隔时间序列转化为等间隔时间序列,时段长度根据降雨径流特性而定,一般湿润半湿润地区,时段长度取1小时。
步骤二,生成流域模型
在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面文件中添加水源、河段、汇流点、水库等水文单元,生成流域模型,并且为不同的水文单元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对于子流域水源单元需要确定产流计算的方法、汇流计算的方法;对于河段单元需要确定洪水演进的方法;对于水库单元需要确定水库的蓄泄关系;对于汇流点需要确定其上下相连接的水文单元。所研究的河段区间流域有两种水文单元,分别是子流域水源单元和河段单元,在子流域水源单元中需要设定产汇流计算方法,子流域水源直接汇到河段中,记为研究所要推求的区间入流。在河段单元中需要设定洪水演进的方法。
步骤三,确定各子流域的降雨过程以及水文站所在断面的流量过程
各子流域的降雨过程需根据S1中得到的各雨量站的等间隔的降水数据选择一定的空间插值方法确定,比如泰森多边形法、距离倒数平方法等。场次洪水的流量过程取S1中等到的等间隔的流量过程。
步骤四,确定河段区间流域水文模型参数
首先估算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的水文模型参数然后在在其中找出作为该流域模型子流域的河段区间的水文模型参数,进而构建出河段区间流域水文模型。具体做法是:在确定河段下断面水文站以上流域水文模型参数时,先根据参数的物理意义及经验确定一个参数的初始值,然后确定定量描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流量拟合优度的目标函数,可以选择峰值加权均方根误差函数、残差平方和函数、残差绝对值函数、峰值流量百分比误差函数等,然后通过遗传算法或粒子群算法等优化方法确定目标函数的最小值,通过优化试算得到单场降雨径流过程的水文模型最优参数,再通过多场降雨径流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得到多组最优的水文模型参数,取每个参数的多组平均值,作为模型的综合最优参数。在构建好的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的水文模型中找出河段区间子流域的综合最优模型参数以及产汇流方案,构建河段区间流域水文模型。
步骤五,区间入流推求
将河段区间流域的等间隔降雨量数据代入到在S4中得到的河段区间流域水文模型中,推求场次洪水的区间入流过程。
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湖北孝感地区太平镇水文站所在子流域河段R50水量演进为实例,以表现本发明达到的效果。
所研究的R50河段位于湖北省孝感地区,河段干流长15.551km,河段下断面下游最近的水文站为花园水文站,有实测降雨径流资料,花园水文站以上流域有7个雨量站分别为太平镇站、应山站、广水站、草店站、姚家店站、三里城站、广水站和花园水文站;流域出口断面所在的水文站为花园站。R50区间总面积为158.76km2,占A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的6.1%。实施例以起止时间为1989年5月6日20时至1989年5月21日8时,时间步长为1小时的A水文站以上流域雨量站A、B、C、D、E、F、G降雨量系列和A水文站的流量系列作为基础降雨径流数据,计算R50河段区间入流过程。本实施例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收集花园水文站以上流域7个雨量站经纬度信息,并将这些点通过GIS软件点绘在图层中将其制成面文件,文件名记为GageStation.shap;收集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范围的DEM图,并将该文件类型转化为栅格文件类型,在GIS软件中加载GeoHMS工具条,将该栅格文件通过GeoHMS工具进行水文分析,经过填洼、生成流向、计算累积流、定义河流、河流分段、集水区划分、集水区多边形处理、排水线处理、流域聚合、提取目标流域等操作,得到按照自然流域划分的花园水文站以上流域图面文件,通过子流域分割和合并的方法将R50河段所在区间作为一个单独的子流域划分出来,记为河段区间流域,见图2。R50河段区间流域在花园水文站以上流域的位置图见图3。
收集花园水文站以上流域各雨量站1989年5月6日20时至1989年5月21日8时的降水过程以及流域出口断面相应场次洪水的流量过程,并把降水过程和流量过程由不等间隔时间序列转化为时间步长为1小时的降水过程和流量过程,见图4。
步骤二:在花园水文站以上流域面文件中添加水源、河段、汇流点、水库等水文单元,生成流域模型,并且为不同的水文单元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子流域单元的产流计算方法为初始常速率法、汇流计算的方法为斯奈德单位线法;河段单元洪水演进的方法为马斯京根法。
步骤三,确定各子流域的降雨过程以及花园水文站所在断面的流量过程
各子流域的降雨过程需根据步骤一中得到的各雨量站的等间隔的降水数据通过泰森多边形法确定。场次洪水的流量过程取步骤一中等到的等间隔的流量过程。
步骤四,确定河段区间流域水文模型参数
首先估算花园水文站以上流域的水文模型参数然后在在其中找出作为该流域模型子流域的R50河段区间的水文模型参数,进而构建出河段区间流域水文模型。具体做法是:在确定花园水文站以上流域水文模型参数时,先根据参数的物理意义及经验确定一个参数的初始值,然后选择残差平方和函数作为定量描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流量拟合优度的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确定目标函数的最小值,通过优化试算得到单场降雨径流过程的水文模型最优参数,再通过多场降雨径流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得到多组最优的水文模型参数,取每个参数的多组平均值,作为模型的综合最优参数。在构建好的花园水文站以上流域的水文模型中找出河段区间子流域的综合最优模型参数以及产汇流方案,构建河段区间流域水文模型,见图5。
步骤五:区间入流推求
将河段区间流域要预报的19890506号洪水(1989年5月6日20时至1989年5月21日8时)的等间隔降雨量数据代入到在步骤四中得到的河段区间流域水文模型中,推求该场洪水的区间入流过程。19890506号洪水的区间入流过程见图6。
从图6可以看出: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详尽地得出19890506号洪水在所研究的河段区间的完整的径流过程。
所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掌握资料较少的情况下通过简单操作就可以得到任意河段区间的较高精度的区间入流过程。
通过采用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首先通过自然流域分割的方法,将河段区间分割成一个单独的子流域,然后根据各子流域的降雨过程和流量过程,得到流域模型子流域的河段区间的水文模型参数,再根据河段区间的水文模型参数单独建立河段区间流域水文模型,由模型直接计算河段区间的汇流过程,即河段区间入流过程。所以,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掌握资料较少的情况下通过简单操作可以得到任意河段区间的较高精度的区间入流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GIS图层中,将河段上下断面所在的区间划分为一个单独的子流域;
获取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各雨量站场次洪水的降水过程,以及该水文站所在断面相应场次洪水的流量过程,并把降水过程和流量过程由不等间隔时间序列转化为等间隔时间序列;
S2,在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面文件中添加各水文单元,并生成相应的流域模型,确定对应的计算方法;
S3,根据S1中得到的各雨量站的等间隔的降水数据,采用空间插值方法确定各子流域的降雨过程,将S1中得到的等间隔的流量过程作为水文站所在断面的场次洪水的流量过程;
S4,根据S3中得到的降雨过程以及场次洪水的流量过程,估算出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的水文模型参数,并根据该参数得到该流域模型子流域的河段区间的水文模型参数;
S5,根据河段区间的水文模型参数建立河段区间流域的水文模型;
S6,将河段区间流域场次洪水的等间隔降雨量数据以及率定好的河段区间模型最终参数代入到河段区间流域的水文模型中,得到场次洪水的区间入流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在GIS图层中,将河段上下断面所在的区间划分为一个单独的子流域,具体为:获取所研究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的雨量站以及该水文站的经纬度信息,并将这些点通过GIS软件点绘在图层中将其制成面文件;获取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范围的DEM图,并将该文件类型转化为栅格文件类型,在GIS软件中加载GeoHMS工具条,将该栅格文件通过GeoHMS工具进行水文分析,得到按照自然流域划分的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图面文件,其中,通过子流域分割和合并的方法将河段上下断面所在的区间作为一个单独的子流域划分出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水文分析包括:填洼、生成流向、计算累积流、定义河流、河流分段、集水区划分、集水区多边形处理、排水线处理、流域聚合、提取目标流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等间隔时间序列的时段长度根据降雨径流特性确定,湿润半湿润地区,时段长度为1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在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面文件中添加的各水文单元包括水源、河段、汇流点、水库,对于水源单元确定的计算方法包括产流计算的方法、汇流计算的方法;对于河段单元确定的计算方法为洪水演进的方法;对于水库单元确定的计算方法为水库的蓄泄关系;对于汇流点确定的计算方法为其上下相连接的水文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所述空间插值方法包括泰森多边形法、距离倒数平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具体为:
S401,根据参数的物理意义及经验确定一个参数的初始值;
S402,确定定量描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流量拟合优度的目标函数;
S403,通过优化方法确定目标函数的最小值,通过优化计算得到单场降雨径流过程的水文模型最优参数,再通过多场降雨径流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得到多组最优的水文模型参数,取每个参数的多组平均值,作为模型的综合最优参数;在构建好的河段下断面下游水文站以上流域的水文模型中找出河段区间子流域的综合最优模型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02中,所述目标函数选择峰值加权均方根误差函数、残差平方和函数、残差绝对值函数或峰值流量百分比误差函数,S403中,优化方法选择遗传算法或粒子群算法。
CN201910048973.5A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 Active CN1097110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8973.5A CN109711095B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8973.5A CN109711095B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1095A CN109711095A (zh) 2019-05-03
CN109711095B true CN109711095B (zh) 2019-11-01

Family

ID=66261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8973.5A Active CN109711095B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10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9587B (zh) * 2019-06-21 2020-10-13 武汉大学 利用距平残差识别河道调整对水位影响幅度的方法
CN110288147A (zh) * 2019-06-21 2019-09-27 北京师范大学 流域水文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125969B (zh) * 2019-12-25 2022-02-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跨水库流域河道径流演算方法和系统
CN111339711B (zh) * 2020-02-24 2021-12-07 三峡大学 一种小流域设计洪水推求方法
CN111985106B (zh) * 2020-08-20 2021-10-15 三峡大学 一种基于多点并行校正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参数率定方法
CN115798147A (zh) * 2022-09-22 2023-03-14 广东省水文局惠州水文分局 一种实时洪水预报及洪灾模拟的方法和系统
CN115964855B (zh) * 2022-11-22 2023-11-17 水利部信息中心 一种基于水工程及水文站的子流域划分方法
CN117408173B (zh) * 2023-12-16 2024-03-01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水文流量整编智能模型构建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13296B1 (ko) * 2010-04-23 2012-02-29 주식회사이피에스솔루션 U-물순환 통합 의사결정 지원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143049A (zh) * 2014-07-30 2014-11-1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效果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4978451A (zh) * 2015-08-12 2015-10-14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ArcGIS的复杂平原河网地区水文模型处理方法
CN105912861A (zh) * 2016-04-12 2016-08-31 四川大学 基于gis的非参数概念性水文模型
CN107341354A (zh) * 2017-07-11 2017-11-10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计算整个河段生态需水量的方法
CN109214072A (zh) * 2018-08-24 2019-01-15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水文模型参数移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7783B (zh) * 2014-03-21 2016-03-30 北京千安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河流污染物泄漏扩散预测的河段离散化处理方法
CN104765977A (zh) * 2015-04-27 2015-07-08 河海大学 考虑局部水头损失的河段综合糙率的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13296B1 (ko) * 2010-04-23 2012-02-29 주식회사이피에스솔루션 U-물순환 통합 의사결정 지원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143049A (zh) * 2014-07-30 2014-11-1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效果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4978451A (zh) * 2015-08-12 2015-10-14 河海大学 一种基于ArcGIS的复杂平原河网地区水文模型处理方法
CN105912861A (zh) * 2016-04-12 2016-08-31 四川大学 基于gis的非参数概念性水文模型
CN107341354A (zh) * 2017-07-11 2017-11-10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计算整个河段生态需水量的方法
CN109214072A (zh) * 2018-08-24 2019-01-15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水文模型参数移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区间入流预报的右江河道洪水演进;麻荣永等;《人民长江》;20180214;全文 *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河网提取及子流域生成;叶爱中等;《水利学报》;2005052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1095A (zh) 2019-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1095B (zh) 一种基于水文模型获取河段区间入流的方法
CN109815305A (zh) 一种无资料地区场次洪水径流过程反演的方法
CN110298076B (zh) 一种基于gis和swmm的城市内涝智能建模及分析方法
CN106884405B (zh) 一种无资料地区溃堤型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方法
CN111339711B (zh) 一种小流域设计洪水推求方法
CN110852577B (zh) 基于城市韧性与城市流域水文模型的城市洪涝评估方法
CN108399309B (zh) 一种大尺度复杂地形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子流域划分方法
CN111651885A (zh) 一种智慧型海绵城市洪涝预报方法
CN103093114B (zh) 一种基于地形和土壤特性的分布式流域缺水量测算方法
CN106991278A (zh) 一种集合降水预报与实时洪水概率预报的耦合方法
CN107423546A (zh) 基于Copula函数的多变量水文不确定性处理方法
CN106971034B (zh) 一种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对无资料地区径流量推求方法
CN113762618B (zh) 一种基于多因子相似分析的湖泊水位预报方法
CN113065090B (zh) 一种区域农田灌溉用水量分析计算方法
WO2015043180A1 (zh)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流域水文模拟方法
CN110274656A (zh) 一种城市内河水位预报预警方法
CN112149314A (zh) 一种基于虚拟库容修正的多沙水库库容冲淤模拟方法
CN113807545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物理模型的河湖生态流量预报预警方法
Jain et al. Estimation of sediment yield for a rain, snow and glacier fed river in the western Himalayan region
CN116151013A (zh) 小流域城市河道设计洪水的推求方法
CN113946964A (zh) 一种草原河流河道流量汇流计算方法
CN103870699B (zh) 基于双层异步迭代策略的水动力学洪水演进模拟方法
CN103823936A (zh) 一种确定等流时线的方法
CN116542021A (zh) 一种水文-水动力学耦合的河道型水库调洪演算方法
CN109902266A (zh) 一种基于Copula函数的河道流量演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