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10153A - 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0153A
CN109710153A CN201811626243.0A CN201811626243A CN109710153A CN 109710153 A CN109710153 A CN 109710153A CN 201811626243 A CN201811626243 A CN 201811626243A CN 109710153 A CN109710153 A CN 109710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operation
graphic
control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6262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裕强
陶冶刚
邓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Jiub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Jiub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Jiub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Jiuba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262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015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0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01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取所述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确定视平面;接收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针对所述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触控操作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根据所述物理属性和所述模拟属性,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实现所述三维图形的运行动作。不仅可以实现3D图形的任意旋转,而且其操作方式、操作反馈等更符合现实人们观察和操作3D图形的习惯,更具真实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3D图像技术已经大量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其中,娱乐、制造、视觉传达等,更是大量运营3D图像技术来提升画面的表现力,使其更具有真实感。同时,3D图像技术并不仅限于视觉呈现,伴随而来的交互也成为人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热门方向。目前主流的显示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还是基于2D屏幕,虽然画面可以让人产生比较真实的3D视觉效果,但由于设备的限制,还是只能在2D屏幕上通过手势交互来对3D图形进行操作。
手指在屏幕上的移动本质上是基于2D平面,所采集的数据也是2D数据,而我们要操作的图形中的物体是3D场景中的,这其中涉及平移、旋转、远近等更高维度的操作。这对交互方面的实现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如何有效的将2D手势运动的轨迹映射到3D场景里,同时满足人们操作和反馈的预期。这方面的探索一直在人机交互领域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相比于平移、远近操作,旋转操作更具有挑战,原因是旋转涉及到X-Y-Z三个轴向的角度变化,而屏幕上的手势只在X-Y平面上采集数据。虽然目前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把屏幕手势的X-Y坐标映射到三维场景下的X-Y-Z,但其真实感较差,给用户造成较差的三维图形操作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目前将2D手势运动的轨迹映射到3D场景时存在真实感较差,给用户造成较差的三维图形操作体验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
提取所述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确定视平面;
接收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针对所述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
获取所述触控操作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
根据所述物理属性和所述模拟属性,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
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实现所述三维图形的运行动作。
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理属性包括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触控力度,所述模拟属性包括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轨迹。
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物理属性和所述模拟属性,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力度,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轨迹,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
根据所述触控参数和所述触控位移,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
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触控参数和所述触控位移,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的步骤,包括:
通过预设均值法计算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力度,与预设触控采样数据中的预设触控力度之间的触控力度差;
如果所述触控力度差在预设力度范围内,则通过预设均值法计算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大小,与预设触控采样数据中的预设触控位移大小之间的触控位移差;
若所述触控位移差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根据触控位移的方向确定模拟角位移的旋转方向,以及根据触控位移的大小计算模拟角位移的大小。
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触控位移起始点与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预设点的距离选取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
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选取的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视平面确定模块,用于提取所述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确定视平面;
触控操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针对所述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
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触控操作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
模拟角位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理属性和所述模拟属性,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
运行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
运行动作实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实现所述三维图形的运行动作。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提取所述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确定视平面;接收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针对所述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触控操作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根据所述物理属性和所述模拟属性,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实现所述三维图形的运行动作。解决目前将2D手势运动的轨迹映射到3D场景时存在真实感较差,给用户造成较差的三维图形操作体验的问题。通过本发明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不仅可以实现3D图形的任意旋转,而且其操作方式、操作反馈等更符合现实人们观察和操作3D图形的习惯,更具真实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提取所述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确定视平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取移动终端显示的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为三维模型的当前旋转角度,根据旋转角度计算视平面。移动终端可为手机、平板电脑、车载多媒体系统等。对于三维图形的具体特征信息,以及移动终端具体对应的产品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制。
步骤102,接收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针对所述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移动终端的二维显示屏幕上展示三维图形时,通常接收用户对于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针对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方式与二维图像的触控操作方式不同,一般可以由用户针对三维图形于的应用中进行选择。
当然,预设的三维图形显示应用预设的触控操作通常都是由应用开发人员在应用开发时预置的触控操作集,用户通过选择预设的触控操作对当前应用中的三维图形进行操作,如单指轨迹触控操作,双指或多指轨迹触控操作。
当然,三维触控操作的设定也可以是预置在相关的移动终端触控操作集中,并可以结合当前移动终端的重力感应参数、压力感觉参数等,对于触控操作的类型和具体设定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制。
步骤103,获取所述触控操作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触控屏幕在显示三维图形,并接收对应触控操作时会感知触控操作的物理属性(如感知触控温度、湿度、压力、重力、轨迹等),以及感知触控操作的模拟属性。模拟属性是针对物理属性产生对三维图形的控制属性,这种对应关系为模拟属性。例如,单指、双指或多指轨迹触控操作实现对三维图形的旋转操作。
可以理解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不限于上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制。
步骤104,根据所述物理属性和所述模拟属性,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上述获取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获取触控操作在触控屏幕上的运动轨迹,运动方向,以及运动轨迹在屏幕上产生的实际距离,计算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以及操作距离,并转换成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的方向及大小,从而确定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
例如,手指在屏幕移动时的模拟采样,通过采样数据计算手指在触控屏幕上移动的模拟角位移。
步骤105,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合理的映射算法将模拟角位移变换成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旋转的真实角位移,即三维模型的运行参数。例如,三维图形与触控产生的模拟角位移之间设置一个比例,当触控模拟角位移为向右旋转15°,则三维模型相对视平面为向右旋转30°等。
当然,映射算法将模拟角位移变换为三维图形的相对视平面旋转的真实角位移的计算方法不限于上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制。
步骤106,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实现所述三维图形的运行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确定的三维模型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移动终端在三维模型对应应用计算三维模型的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执行该三维模型的运行动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取所述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确定视平面;接收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针对所述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触控操作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根据所述物理属性和所述模拟属性,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实现所述三维图形的运行动作。不仅可以实现3D图形的任意旋转,而且其操作方式、操作反馈等更符合现实人们观察和操作3D图形的习惯,更具真实感。
实施例二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提取所述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确定视平面;
此步骤与步骤101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步骤202,接收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针对所述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
此步骤与步骤102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步骤203,获取所述触控操作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
此步骤与步骤102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优选地,所述物理属性包括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触控力度,所述模拟属性包括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轨迹。
步骤204,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力度,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
具体地,识别触控操作在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力度,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例如通过设定合理的阈值解决手指在触碰屏幕时的细微抖动对手势识别的影响。
其中,还可以通过均值算法解决手指在屏幕移动过程中可能的细微偏差和抖动对识别造成不必要的灵敏。
例如,通过手指离开屏幕时的运动预测技术让物体的移动表现出一定的惯性,如用户在触控屏幕上的滑动时产生的压力超过阈值,则用户手指离开屏幕后,可以控制三维图像旋转运动,以更加符合现实世界中的运动规律,从而带来更具真实感的交互体验。
步骤205,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轨迹,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
具体地,通过上述不同的触控轨迹,在通过触控屏幕中的物理属性识别用户的触控操作在屏幕上的触控轨迹,确定上述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方向及触控位移大小。
步骤206,根据所述触控参数和所述触控位移,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
具体地,根据上述得到的触控参数和所述触控位移确定所述触控操作对应三维图像的模拟角位移。例如,在识别触控操作时,计算该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方向及触控位移大小,获取该触控操作对应操作三维图像的旋转动作。
子步骤A1,通过预设均值法计算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力度,与预设触控采样数据中的预设触控力度之间的触控力度差;
具体地,接收到的触控操作中包含触控压力以及摩擦力数据,则利用预设均值法计算手指在在屏幕移动过程中可能的细微偏差和抖动,与预设阈值,即通过预设触控采样数据中的预设触控力度的偏差和抖动之间的差值。
子步骤A2,如果所述触控力度差在预设力度范围内,则通过预设均值法计算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大小,与预设触控采样数据中的预设触控位移大小之间的触控位移差;
具体地,通过判断上述偏差和抖动差是否超过预设力度范围内,来判断对三维图像控制的具体影响。如果力度差在预设力度范围内,那么进一步通过预设均值法计算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大小与预设触控采样数据中的预设触控位移大小之间的触控位移差。
子步骤A3,若所述触控位移差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根据触控位移的方向确定模拟角位移的旋转方向,以及根据触控位移的大小计算模拟角位移的大小。
具体地,如果上述得到的触控位移差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根据触控位移的方向于预设采样数据中提取模拟角位移的旋转方向;例如,触控位移的方向为向左,则模拟角位移的旋转方向向左,触控位移的方向为向右,则模拟角位移的旋转方向向右等等;根据触控位移的大小通过预设的转换算法计算模拟角位移的大小;从而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
步骤207,根据所述触控位移起始点与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预设点的距离选取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
具体的,所述触控位移起始点与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预设点(例如,触控屏幕中心点)的距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可以成正成关,触控位移起始点与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预设点的距离越远,则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就越大,触控位移起始点与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预设点的距离越近,则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就越小。
步骤208,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选取的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
具体的,通过选取的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将模拟角位移变换成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旋转的真实角位移,即三维模型的运行参数。例如,当选取的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为1时,如模拟角位移为向右旋转15°,则三维模型相对视平面为向右旋转15°;当选取的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为0.1时,如模拟角位移为向左旋转15°,则三维模型相对视平面为向左旋转1.5°。
步骤209,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实现所述三维图形的运行动作。
此步骤与步骤106相同,在此不再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取所述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确定视平面;接收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针对所述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获取所述触控操作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力度,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轨迹,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据所述触控参数和所述触控位移,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根据所述触控位移起始点与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预设点的距离选取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选取的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实现所述三维图形的运行动作。上述交互的操作和反馈符合人们在现实中操作物体的习惯;操作具有一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们都可以掌握并根据其意愿完成期望的旋转操作;通过真实感加强技术,将物体的惯性等赋予在反馈中;从而实现具有真实感的通过2D手势操作3D模型旋转的交互方式。
实施例三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所述移动终端300包括:
视平面确定模块301,用于提取所述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确定视平面;
触控操作接收模块302,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针对所述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
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获取模块303,用于获取所述触控操作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
模拟角位移确定模块304,用于根据所述物理属性和所述模拟属性,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
运行参数获取模块305,用于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
运行动作实现模块306,用于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实现所述三维图形的运行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视平面确定模块,用于提取所述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确定视平面;触控操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针对所述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触控操作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模拟角位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理属性和所述模拟属性,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运行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运行动作实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实现所述三维图形的运行动作。于所述移动终端上不仅可以实现对3D图形的任意旋转,而且其操作方式、操作反馈等更符合现实人们观察和操作3D图形的习惯,更具真实感。
实施例三是方法实施例一对应的装置实施例,详细说明可以参照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所述移动终端400包括:
视平面确定模块401,用于提取所述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确定视平面;
触控操作接收模块402,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针对所述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
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获取模块403,用于获取所述触控操作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
优选地,所述物理属性包括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触控力度,所述模拟属性包括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轨迹。
模拟角位移确定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物理属性和所述模拟属性,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拟角位移确定模块404,包括:
触控参数生成子模块4041,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力度,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
触控位移生成子模块4042,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轨迹,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
模拟角位移确定子模块4043,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参数和所述触控位移,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
优选地,所述模拟角位移确定子模块4043,包括:
触控力度差计算单元,用于通过预设均值法计算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力度,与预设触控采样数据中的预设触控力度之间的触控力度差;
触控位移差计算单元,用于如果所述触控力度差在预设力度范围内,则通过预设均值法计算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大小,与预设触控采样数据中的预设触控位移大小之间的触控位移差;
模拟角位移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触控位移差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根据触控位移的方向确定模拟角位移的旋转方向,以及根据触控位移的大小计算模拟角位移的大小。
运行参数获取模块405,用于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行参数获取模块405,包括:
预设映射比例选取子模块4051,用于根据所述触控位移起始点与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预设点的距离选取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
所述运行参数获取模块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预设映射比例选取子模块所选取的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
运行动作实现模块406,用于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实现所述三维图形的运行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视平面确定模块,用于提取所述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确定视平面;触控操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针对所述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触控操作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所述物理属性包括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触控力度,所述模拟属性包括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轨迹;模拟角位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理属性和所述模拟属性,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所述模拟角位移确定模块,包括:触控参数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力度,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触控位移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轨迹,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模拟角位移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参数和所述触控位移,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运行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获取模块,包括:预设映射比例选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位移起始点与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预设点的距离选取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运行动作实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实现所述三维图形的运行动作。
于上述移动终端进行的交互操作和反馈符合人们在现实中操作物体的习惯;操作具有一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们都可以掌握并根据其意愿完成期望的旋转操作;通过真实感加强技术,将物体的惯性等赋予在反馈中;从而在移动终端实现具有真实感的通过2D手势操作3D模型旋转。
实施例四是方法实施例二对应的装置实施例,详细说明可以参照实施例二,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 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拍摄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取所述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确定视平面;
接收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针对所述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
获取所述触控操作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
根据所述物理属性和所述模拟属性,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
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实现所述三维图形的运行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属性包括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触控力度,所述模拟属性包括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物理属性和所述模拟属性,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力度,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
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轨迹,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
根据所述触控参数和所述触控位移,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控参数和所述触控位移,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的步骤,包括:
通过预设均值法计算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力度,与预设触控采样数据中的预设触控力度之间的触控力度差;
如果所述触控力度差在预设力度范围内,则通过预设均值法计算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大小,与预设触控采样数据中的预设触控位移大小之间的触控位移差;
若所述触控位移差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根据触控位移的方向确定模拟角位移的旋转方向,以及根据触控位移的大小计算模拟角位移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触控位移起始点与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预设点的距离选取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
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选取的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视平面确定模块,用于提取所述三维图形的特征信息,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确定视平面;
触控操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在所述移动终端上针对所述三维图形的触控操作;
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触控操作对应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的物理属性和模拟属性;
模拟角位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物理属性和所述模拟属性,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
运行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
运行动作实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实现所述三维图形的运行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属性包括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触控力度,所述模拟属性包括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轨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角位移确定模块,包括:
触控参数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力度,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参数;
触控位移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操作在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轨迹,生成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
模拟角位移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参数和所述触控位移,确定所述触控操作的模拟角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角位移确定子模块,包括:
触控力度差计算单元,用于通过预设均值法计算所述触控屏幕上的触控力度,与预设触控采样数据中的预设触控力度之间的触控力度差;
触控位移差计算单元,用于如果所述触控力度差在预设力度范围内,则通过预设均值法计算所述触控操作的触控位移大小,与预设触控采样数据中的预设触控位移大小之间的触控位移差;
模拟角位移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触控位移差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则根据触控位移的方向确定模拟角位移的旋转方向,以及根据触控位移的大小计算模拟角位移的大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参数获取模块,包括:
预设映射比例选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控位移起始点与所述移动终端触控屏幕预设点的距离选取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
所述运行参数获取模块根据所述模拟角位移与预设映射比例选取子模块所选取的所述三维图形的预设映射比例,获取对应所述触控操作的所述三维图形相对视平面的运行参数。
CN201811626243.0A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97101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6243.0A CN109710153A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26243.0A CN109710153A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0153A true CN109710153A (zh) 2019-05-03

Family

ID=66259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26243.0A Pending CN109710153A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015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9383A (zh) * 2010-11-26 2011-08-31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旋转手势的识别方法
CN105786392A (zh) * 2016-03-24 2016-07-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方法、触控显示系统和终端
CN106959808A (zh) * 2017-03-29 2017-07-18 王征 一种基于手势控制3d模型的系统及方法
CN107506038A (zh) * 2017-08-28 2017-12-22 荆门程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三维虚拟地球交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9383A (zh) * 2010-11-26 2011-08-31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旋转手势的识别方法
CN105786392A (zh) * 2016-03-24 2016-07-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方法、触控显示系统和终端
CN106959808A (zh) * 2017-03-29 2017-07-18 王征 一种基于手势控制3d模型的系统及方法
CN107506038A (zh) * 2017-08-28 2017-12-22 荆门程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三维虚拟地球交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6632B2 (en) Interaction engine for creating a realistic experience in virtual reality/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s
US20240168602A1 (en) Throwable interface for augmented reality and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s
US9886102B2 (en)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system and use
CN103336575B (zh) 一种人机交互的智能眼镜系统及交互方法
CN105074617B (zh) 三维用户界面装置和三维操作处理方法
CN109557998B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JP580768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575160A (zh) 根据用户视点识别动作的界面提供方法及提供装置
JP2018533099A (ja) 三次元ディスプレイを用いたデータ可視化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A2921056C (en) Three-dimensional virtualization
KR20140130675A (ko) 화상 처리 디바이스,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EP278883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ponding to user's selection gesture of object displayed in three dimensions
US9244590B1 (en) Three-dimensional navigation using a two-dimensional surface
CN108431734A (zh) 用于非触摸式表面交互的触觉反馈
CN109725782A (zh) 一种实现虚拟现实的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存储介质
CN109254766A (zh) 基于移动端的可视化编程平台及二维图纸三维可视化方法
US20200104028A1 (en) Realistic gui based interactions with virtual gui of virtual 3d objects
WO2014194148A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involving gesture based user interaction, user interface and/or other features
EP2943852A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 virtual interactive surface and interactive display systems
CN109710153A (zh) 一种三维图形旋转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020468A (zh) 一种手套控制的增强现实系统
CN109643182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云处理设备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9669609A (zh) 一种三维图形操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302310B (zh) 一种手势识别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4750905B (zh) 用于设计三维建模对象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